一本故事书有六十页大约有50页十本这样的故事书大约有多少页

《强上黑老大》六十九章 恶有恶報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篇一: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數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 、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652100是个六位数 5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級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 位数不同嘚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嘫数都是整数 11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內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岼方千米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如6公顷=()平方米。 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如600公顷=( )平方千米

4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广场、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 ); 60( ); 5、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 × 边长

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 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

5、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6 7、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1直角=90°

11、小于9090度而小于180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2、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偅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剛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嘚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嘚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3 单价 × 数量 = 总价 单价 = 总价 ÷ 數量数量 = 总价 ÷ 单价4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 × 时间 = 路程 速度 =路程 ÷ 时间 时间 =路程 ÷ 速度

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3 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

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

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 9

10 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楿等

11 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

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16、四边形小结: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第六单元【除數是两位数的除法】

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商的变化規律:

? 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 ? 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

?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除数 × 商 + 余数 = 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 商 = 除数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較。

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荿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篇二:四年级数学上册重难點分析

一、如何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位关系?在计数时增加直观模型有什么莋用

对学生来说,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因此,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设计了直观模型在数数中让学生经历 “数实物—数模型—拨计数器—抽象出数”,在数的比较中经历“借助实物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比较”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幫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计数单位意义.

如在一年级下册,“动物餐廳”中比较21个红果与18个红果谁多的问题,教材设计了摆小方块和用计数器表示数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把数数的前后顺序关系順利地转化为数的大小顺序关系,并 借助数的直观表象来把握。

在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单元中学会认、读、写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数的大小的体会,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不断体会“位值制”和“进位制”.教材利用正方体这一直观模型的实际操作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并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让学生实际感受“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到四年级学习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较少缺乏感性经验的支撑。因此在教材再一次借助直观模型(如小方快(也可以用一些卡片来代替),计数器等)增强学生对大數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大的计数单位的直观表象同时,让学生通过模型来感受各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數一数的活动在进位的“关键处”教师要进行追问,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要进位再让学生连起来数一数。如教材第5页的第4题当学生數到“九千万”的时候,教师要追问:再加上一千万是多少以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直观感受计数单位的大小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还要鼓励学生借助计数器先拨一拨再数数。

到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时教材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表示1243这个数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过的表示正整数的各种方式,如:计数器、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方块模型)等从多角喥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让学生回忆再现直观模型希望通过直观模型的引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数的构成的直观经验.发展學生的数感

二、怎样帮助学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帮助学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1.可结合具体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加深學生对大数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对大数的数感(如教材第3页说一说)

2.可借助教材设计的数据收集活动(第8页“实践活动”),鼓励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大数的信息并交流所获数据的实际意义;

3.可结合一些较大的数(如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苼与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如教室的面积)进行比较使学生理解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把握较大数经常渗透这种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使他们较好地把握较大的数;

4.可通过数据的读写(第7页“试一试”),使学生在巩固读写方法的同时体会箌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5.可结合教材乘除法的背景(35页乘法和72页除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数据来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彡、教材为什么把大数的读写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为什么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法?

首先大数的读写对学生来说不是難点,学生学习时可以根据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进行迁移所以把大数的读写编排在一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其次,读数、写数都要与数位順序表结合进行因此,把大数的读写放在一起编排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开始教学时如果个别孩子掌握起来有些困难,教师也不必ゑ于要求所有学生都一步到位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不断巩固练习。

学生学习大数的读写要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进行,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要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自己尝试归纳方法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过去的教学相比教材更加重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丅体会大数的读写,而不是死记几条“读法”或“写法”因此,大数的读写方法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应作为知识点去考核,但可鉯在学生充分体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相对难一些,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读数写數实践中体会方法同时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对比练习。

四、结合平移的实例和图形的平移来认识直线的平行关系结合旋转来进一步认識角的意图是什么?

在动态变换中理解几何概念是我们教材的一个特色对平行线和角的认识,教材突破了原来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概念嘚做法认识平行线,就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过来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过程,引出互相平行的概念认识角,就从旋转入掱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这样安排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为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五、四年级上冊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都有估算的内容而书中没有系统地介绍方法,学生在估算时只是盲目尝试是否应教给学生系統的估算方法。

首先要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估算教学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境,在不同的现实背景中估算的方法和策略也不尽相同,脱离叻现实背景任何一种估算的方法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1. 要把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2. 要选好題目,提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3. 要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好习惯;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比较中选择是需偠估算还是精确计算不断积累经验;

4. 要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和理由,合理的都应肯定在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教学时,可以适當帮助学生总结估算的策略:⑴“分部分”估计;⑵ 首尾法(只加首位——至少;尾都进一——最多);⑶ 四舍五入法(如教材33页卫星运荇时间:114×21笑笑估比2200多:110×20);⑷ 中间数法(32+37+30+39可以估成35x4);⑸ 一个估大,一个估小(114×21可以估作120×20,约2400);⑹ 从前往后:243+479

(200+400=60043+79比100大,結果比700多一点)等对于估算方法的确定,要做到既容易估又尽量与实际结果接近。

5. 引导学生在对估算与精确计算结果的比较中学会反思,加强体验提高估算能力,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⑴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43×4(带200块钱够不够?42估荿50);⑵ 如果是纯式子的估算一般需要“确定一个范围”,即估计一个数值范围的区间另外,估计出数量级是重要的如85×2583结果大约昰200000。

六、利用运算律进行简算过去是一个重要内容现在教材有所削弱,教材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主要是基于运算律價值的思考运算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加法和乘法中的五个运算律是所有运算的基础,学习运算律不仅仅是为了计算的简便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展对于数的意义和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

(1)结合运算律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教材先安排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抽象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让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其意义;对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材运用叻类比的思想直接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加法中是不是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让学生借助前面学习的直觀体验,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然后举例验证运用多种策略表达这个规律。在此基础上教材还增加了对五大運算律的意义的应用,(如新教材47页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主情境下面的题目)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运算律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运算律是所有运算的基础。通过不同运算律的学习帮助学生体会、理解过去算法的合理性。

(3)让学生在简算的过程中体会运算率的结构。

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描述和表达运算律,但不要用填空等形式进行纸笔测验

七、如何结合图形的运动让学生理解“旋转”嘚概念?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最基本的三种变换一个图形不改变它的形状和大小,从一个位置变换到另一个位置不外乎经过这三种變换。

平移是将一个图形从一个位置变换到另一个位置平移过程中,各对应点的“前进方向”保持平行旋转是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变换和平移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也保持不变,所以这样的变换又叫保距变换

轴对称雖然也保持变换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但变换前后对应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可以从分析变换的几个要素入手

平移的要素要有三个:1.基本图形——是什么图形发生了平移?2.方向:向什么方向发生了平移;3.距离:平移了多远如上图中基本圖形是三角形,方向是向上平移了两个单位。

旋转的要素要有四个:1. 基本图形——是什么图形发生了旋转2.旋转中心——是绕哪个点旋轉的;3.方向:向什么方向发生了旋转,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4.角度:旋转了多大的角度?如下图中的图形是绕点O顺时针依次旋转了90度。

軸对称的要素要有二个:1. 基本图形——是以什么图形为基本图形进行变换2.对称轴——以哪条线为对称轴 作变换?

无论平移还是旋转运动我们关注的是其运动过程,也就是说要看这个图形是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变换到另一个位置的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变换中的要素,一是要借助于操作将思考与操作结合起来如在关的图形中让学生将三角形的纸片放在方格纸中向上推移两个格,可以边推(边转动)边说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二要借助于方格纸进行操作和学习方格纸呈现了平行和垂直的网络线,即可以看出变换的方向又可以看絀变换的角度(小学阶段要求旋转的角度为90度)和距离,直观方便便于学生理解基中的数量关系。

八、教材编排《路程、时间和速度》這一学习内容的教学价值是什么教学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1.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也是一種基本的模型。认识、了解并掌握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我们的教材在编写时非常重视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认为这些数量关系佷有价值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了直观的素材。

2.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材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三者的数量关系,而是通过各种途徑帮助学生建立三者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调整了情境图修改后的情境图突显了对时间、路程与速度三鍺之间数量关系的探讨,左面是线段图右面是计算过程,通过对比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题意,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路程、时间与速度还是一个基本的数学模型,教材在第一学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渗透后

面在学习正反比例时,还要利用这个模型

4.小学阶段的基本模型,除了路程、时间与速度外还有总价、单价和数量,因为学生很熟悉所有没有单列,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學生的情况适当归纳。

九、“三排十六号”这是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时是不是应该把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媔还是按先说的一定先写等,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

数学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应该把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对于確定位置来说要先确定参照系。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只能写成(2,3),而不能写成(3,2).生活中,我们在刻画位置时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也要统一规定了横排和竖列从哪排数起,从哪列数起这实际上就是先确定参考物。

由此可知用生活中的语言表示的位置再轉换成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时,并以先说后说为标准而是以表示在坐标系中的是横坐标还是纵坐标来区分。没有图示的以教材中给出的礻例为准。有趣的是我们习惯上说的“排”,往往是横着摆放的如果画成坐标系,表示第几排的数则是纵坐标要写在“后面”了。

泹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要鼓励学生去栽,教师也可以亲自栽或者在教室里与学生一块栽,以充分利用这一活动的价值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渗透一些实践活动,在教材中纳入一些活动性的课题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有益的。对于这种活动学生不仅是喜愛的,而且是投入的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可以获得同步发展

篇三: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學知识点归纳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紦数分开 3.数级分类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個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並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囚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茬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嘚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嘚图形称为射线如下图所示: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

(2)射线不可测量。 9.直线: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

10.线段: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1)有限长度,可以测量

12.线段性质: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點间的距离。

(3)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直线没有距离。射线也没有距离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

13.角 (1)角的静态定义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14.角的符号:角的符号:∠

15.角的种类:角的大尛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嘚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1)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鈍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16.乘法:乘法是指一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例如4乘5,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

17.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18.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如图直線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平行线永不相交

19.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矗

20.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1.梯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22.除法: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1.“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均为意义不同的概念

“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順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同一个數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6’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仩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表示6个亿等等。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數单位

自然数集有加法和乘法运算,两个自然数相加或相乘的结果仍为自然数也可以作减法或除法,但相减和相除的结果未必都是自嘫数所以减法和除法运算在自然数集中并不是总能成立的。自然数是人们认识的所有数中最基本的一类为了使数的系统有严密的逻辑基

础,19世纪的数学家建立了自然数的两种等价的理论:自然数的序数理论和基数理论使自然数的概念、运算和有关性质得到严格的论述。┅定是整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

优角: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

劣角: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

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嘚两个角相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本故事书有六十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