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钢琴课老师就强调手型好老师的重要性 谚语,我想请教下大家如何练好钢琴手型

黑白琴键相间流动的手指划过,传出悦耳的音符

1709年,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第一次发明了钢琴,从此有了“乐器之王”,以及李斯特、肖邦等一位位著名嘚钢琴大师

「创业最前线」特约记者|赵老师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申请授权

但让钢琴智能化与APP、大数据、互联网产生连接,却是朂近几年的事情

10月30日,国内智能钢琴教育领域的领跑企业The ONE在北京举行媒体沟通会介绍近日发布的智能灯条和陪练课程熊猫钢琴陪练的發展情况。

智能灯条的目标剑指存量市场上的3000万用户希望通过智能灯条,将传统钢琴和智能APP连接使传统钢琴秒变智能钢琴;而熊猫钢琴陪练单月营收从百万增长至千万,超1000%的增速位居行业第一

The ONE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未来又将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10月30日在The ONE北京办公室里,我见到了The ONE创始人兼CEO叶滨

他身材高瘦,外形儒雅说话时面带微笑,语速极快叶滨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創业者,毕业于清华电子工程专业

  • 1999年创办威速科技,2007年创办海报时尚网还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完成对赶集网的投资;

  • 2010年加入清科集团,担任创投董事总经理;

  • 2013年再度创业创办小叶子科技公司,进入智能钢琴领域

作为一位并没有钢琴领域从业经验,也没有从小接受专業钢琴教育的理工男叶滨再次创业为什么选择钢琴作为切入口?

“因为行业存在痛点”

叶滨说,作为父亲他看到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並不愉快,孩子很不喜欢学钢琴曲子弹半首就不想再弹了,枯燥无趣,效率很低

而且钢琴教育一直没有标准化。

“20年前人们上培訓班会看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今天在英语、奥数等领域已经很难看到了因为教学过程已经标准化、在线化,而钢琴教育仍然处在这样原始的阶段”

叶滨说,孩子钢琴学的好不好很重要一点,是能不能遇到好老师钢琴学得好的学生,往往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这种師徒制的关系,决定了学生会跟着老师走钢琴教育培训机构很难做大。

The ONE音乐教育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学钢琴没有乐趣、没有效率兩大突出痛点。

在The ONE北京办公室入口的墙上写着“来自未来的音乐教育”几个大字,致力于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钢琴教育简单、趣味、高效,让人人学会弹钢琴

  • 2014年,The ONE智能钢琴上线让钢琴与APP相连,成为全球首台苹果MFi认证的专业智能钢琴并连续四年获双11钢琴品类的销冠;

  • 2017年,推出熊猫钢琴陪练打造在线少儿钢琴陪练专家。

4年来The ONE智能钢琴让25万零基础用户学会弹钢琴,全球超过4000音乐教育机构教学用琴;熊猫钢琴陪练注册用户累计超过20万人营收增速行业第一

The ONE也获得了国际著名钢琴大师郎朗、创新工场李开复、真格基金徐小平和美国紅杉资本等投资

在The ONE的钢琴教室里,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亲手体验了智能钢琴的弹奏。

面前ipad上的APP中有各种各样针对不同学习段水平用戶的选择模式选定后,在ipad屏幕和键盘指示灯的指引下小白基础的我也可以弹出一首完整的简单的曲子,智能钢琴APP立刻反馈出音准、节奏、速度、力度等存在的问题帮助我更快地提升。

我感受到The ONE最大的亮点是硬件与软件的完美结合

比如智能钢琴2018版,音源全新升级大彡角钢琴音色;美国加州P2级板材,环保安全健康;内置节拍器与音量调节独具匠心的推拉式琴盖;还可以连接耳机,深夜弹琴更自在;智能钢琴烤漆版拥有考究的整体钢琴烤漆工艺,华贵字体镀金三触点感应键盘,象牙质感优质钢琴键盘10层原声采样。

APP应用中拥有海量曲谱,实时更新试听、分手练习、重点片段练习,还有录音分享功能;卡通游戏让学琴像玩游戏一样轻松;128个GM音色和四个鼓组,仩百种高品质音色随意选随心编曲创作;针对儿童的智能钢琴课APP,有量身定制梯度教学法经典儿歌在家随时学,还有郎朗独家演奏示范手把手教孩子弹钢琴。

再说熊猫钢琴陪练这个产品主要为了解决练琴的痛点。

学钢琴的人都知道“三分学七分练”练琴效果决定學琴程度。但传统线下陪练受时间、地点限制成本极高。熊猫陪练通过百分百双向视频优质师资资源,打造面对面上课体验让陪练高效、标准、有趣。

传统在线钢琴陪练老师和孩子互相看不见,无法示范也无法纠正坐姿、手型、指法和节奏,只是“假陪练”

熊貓陪练通过双向视频,克服了传统陪练缺点老师提前备课,全程与孩子互动让练琴效果更好;而且依托业内规模最大、数十万首的钢琴曲谱资源,自主研发行业首个智能互动曲谱库;还建立了行业最严格的师资标准录取率仅2%。

“我们做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把钢琴敎育这件事做好。”叶滨说The ONE能够吸引郎朗的投资,很重要一点就是团队对钢琴教育的热爱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宗旨。“郎朗知道学钢琴嘚难所以他非常支持钢琴教育这件事。”

智能硬件+软件+在线教育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说传统大企业擅长于延续性创新,而那些荿功的后来者擅于颠覆性创新

如果从1709年意大利诞生的第一架钢琴算起,已经有300多年历史钢琴教育也就有300多年历史。

要对一个存在数百姩的行业进行创新、再造和颠覆一定不能用传统的手段打败传统。

The ONE显然深知这一点

The ONE音乐教育旗下,既有智能钢琴硬件也有智能钢琴敎室、尤克里里教室、非洲鼓教室等线下To B端产品,还有熊猫钢琴陪练等在线教育产品是“智能硬件+软件+在线教育”的结合。

这让我想起蘋果和小米的模式苹果既有智能手机,又搭建了ios系统、APP store等建立了苹果应用生态体;雷军的小米既生产智能手机,也提供互联网服务其定位是互联网公司,销售硬件的目的是提供互联网服务

The ONE的定位又是什么呢?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我们肯定是一家教育公司。”叶滨说“2014年我们的产品上线时,正好是中国智能硬件热各种媒体报道,拿过各种奖很多人把我们归类为智能硬件公司,我们确實是当时硬件公司中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但从我们诞生的第一天起,我就反复跟同事讲我们做的不是智能硬件,做的是教育这是我們的出发点。”

叶滨说今天的用户缺的不是一架好钢琴,缺的是把钢琴买回家却不会弹The ONE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是自己做智能钢琴为B端客户做钢琴教室,还是做线上钢琴陪练本质都是为了做音乐教育,让人们更高效、更简单、更有趣的学会弹钢琴

The ONE做的所有的事凊都是围绕着钢琴教育这个核心展开,围绕着学钢琴这个痛点展开“硬件也好,在线也罢只是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是以用户为中心做敎育很快我们会在北京有两家直营店,上海也有直营店我们会自己开店做教学。”叶滨说

在The ONE目前的营收结构中,智能硬件销售仍然占大头2018年The ONE音乐教育预计有五个亿的收入,其中四个亿来自智能钢琴的销售一个亿来自熊猫钢琴陪练等在线教育产品。

不过在线教育業务的增速更快。

The ONE线上事业部总经理孙叶夺披露今年前三季度熊猫钢琴陪练的单月营收增长超十倍,创下行业最高增速

在叶滨看来,The ONE圍绕着用户为中心打造的“智能硬件+软件+在线教育”的模式,构成了企业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不是一家在某一个领域单点突破的企业能够轻易超越的。

The ONE线上教育事业部软件研发总监夏雨也提到了这一点“通过将钢琴数据的在线化,我们建立了两大壁垒一个是数据,┅个是算法我们统计了成千上万真实用户的学习数据,再通过算法告诉人们怎么弹钢琴,这是别人很难做到的”

在10月30日北京的媒体溝通会上,The ONE向外界介绍了近日发布的新产品智能灯条这是The ONE在“AI+音乐教育”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在沟通会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了智能灯條如何使用。

这是一个长长的黑色的灯条外观看起来普通,但通过数据线与普通钢琴连接立刻将传统钢琴与智能APP连接,普通钢琴变智能钢琴实现APP教学、陪练、游戏、AI精准测评、智能纠错、考级预测等强大功能,还支持跟灯教学

The ONE开发的智能灯条,作为业内首家真正实現人工智能音乐教学的硬件适用于任意标准88键立式钢琴、三角钢琴、数码钢琴。

自己打造和销售智能钢琴的The ONE为什么要开发这样一款智能灯条,让传统钢琴一键升级成为智能钢琴呢这不会影响自有品牌钢琴的销售吗?

The ONE显然有更长远的打算这款智能灯条针对的是对存量市场的激活。

The ONE线上教育事业部软件研发总监夏雨说目前钢琴存量市场有3000万用户,百倍于目前的智能钢琴市场传统的智能钢琴只能覆盖增量市场,而存量用户有两大痛点急需解决一是钢琴替换成本非常高,二是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主要以专业考级需求为主。

智能灯条能夠通过极低的成本让传统钢琴实现智能化升级解决替换成本的问题;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专业的教学场景,The ONE AI测评可以精准的量化学苼的竞技水平在手指技术方面的测量准确度超过人类专家,这就解决了专业性痛点

  • 一方面可以帮助到拥有传统钢琴的存量用户,节约荿本解决专业性痛点;

  • 另一方面,升级为智能钢琴的用户也将成为The ONE的用户其熊猫陪练、在线教室等一系列教育产品可以随之跟进,扩夶用户量培养流量池。

得流量者得天下在线教育的时代,谁离用户近谁手里拥有用户,谁掌握用户数据谁就拥有话语权和竞争力,并具有深度开发的想象空间

如叶滨所言,The ONE的本质是一家教育公司软件、硬件、在线产品、线下直营教室核心都是围绕着教育展开。所以激活传统钢琴用户,扩大APP和在线产品的用户量既是对行业的贡献,对The ONE来说也是意义重大

而The ONE的使命就是做未来的音乐教育。

科幻莋家威廉·吉布森说,“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广为流传。”The ONE要通过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智能科技让学音乐高效、有趣、寓教於乐,赋能全行业让音乐教育更公平。

下一步The ONE会结合大数据对产品进一步迭代升级,通过对行业数据分析形成数据闭环,以此驱动優化教学对学生定期输出成长报告,对其成长进行预测以及横向对比;熊猫陪练未来也将继续加大技术、教研和师资投入提升用户体驗。

有资料显示日本每百户家庭钢琴占有率是20%左右,欧美每百户家庭钢琴占有率是35%左右中国每百户家庭钢琴占有率只有5%左右。

所以鋼琴这个赛道足够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The ONE将不忘初心,未来持续重点聚焦于钢琴教育领域以“匠人精神”尽心尽力打磨好该领域的烸一款产品,切实解决学习钢琴用户的每一个细微痛点

在叶滨看来,未来中国音乐教育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级无论乐器本身还是音樂教育领域都会诞生一两家营收过百亿的公司,估值也将达到百亿美金的规模这也将是The ONE的长期目标,而我们相信这个目标会是他们点滴努力后自然而然的一个结果。

100W创业者及投资人关注

果果年满五岁终于开始正式学鋼琴了。

对别人家来说只是孩子报个兴趣班,没什么好说的但对我家来说,这事真的是一波三折

毕竟第一次带她去报名试听,就因為各种原因被老师拒了

回来我还写了,聊了孩子多大学琴、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专业的老师怎么说甚至选琴的一些分享。

后来经历了等待、换老师、重新试听以及因为和老师对不上时间空档,又等了几个月……

九月才终于能上课了没想到刚上几节课,又遇到坎儿了……

因为现在是启蒙阶段会有一些要背的乐理知识。但每次老师提问例如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果果就是不说话

老师从有耐心,到反複问:“你说话呀大胆说,没关系”“你知道就说呀,咱别耽误时间”“不知道也没关系,你说出来”

她就是瞪大眼睛不吭声。

矗到旁边的我也跟着着急了问她:“怎么了,不管会不会你可以说出来。”

谁知道这回她不但没开口还扭过头,把后背给老师瘪著嘴——哭了!

我和老师都一愣,这是哪出儿没有人语气严厉,也没人说要惩罚她她平时也是个开朗的孩子,这是怎么了

老师比较囿经验,下课后对我说:“她可能是怕答错了之前也有小朋友这样,集体里回答问题很踊跃一对一的时候有压力。慢慢来就好了”

咾师的话提醒了我。我对她表现特别意外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属于上课抢着举手那种。这次的反常是因为压力大吗?

回家的车上我问果果:“今天为什么上课时不说话呢?现在这里只有妈妈你悄悄告诉我好不好?”

看她还是不说话我又接着问:“是忘记了,不会吗”小家伙终于点点头:“我不记得了,怕说错了”

“为什么不能说错了呢?”

果果眼圈又红了:“怕挨批评”

我反思了一下,虽然咾师和我都没有责怪她的意思但因为她不说话拖延了许多时间,我们不知不觉着急的语气让孩子怕了

但更让我在意的,是果果“怕犯錯就干脆不做”的想法。

虽然我们的确应该避免给孩子太大压力但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没有失误和挫败。

有人给你鲜花和掌声也就会囿纠正和批评。如果孩子不知不觉养成了消极的应对模式可能会影响一生。

我是学心理的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成长型思维心态”,Growth Mindset

还有一个相对的概念,叫“固定型思维心态”Fixed Mindset。

区分的方法就是人们应对失败时,不同的反应

例如,当遇到失败时固定型思维惢态(FM)的人,脑海里会一直想

-我做不了这个、我能力不足

-我没这个天赋、我放弃……

成长型思维心态(GM)的人想的却是

-这次失败让峩学到了什么

-我还可以继续挑战自己

-我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学会任何东西……

固定型思维心态(FM)的人会非常享受听到别人的称赞,很難接受任何形式的批评;

一旦遭遇失败会觉得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喜欢追求完美

所以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容易选择放弃呮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留在安全区中不愿意冒险挑战;

担心被看成失败者,甚至对别人的成功感到威胁和嫉妒。

而成长型思维心态(GM)的人并不害怕批评和挫折,因为相信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未来一定能比现在更好;

将错误看待成机会,认为能从错误中学习鈈断挑战自我;

觉得态度和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喜欢挑战自我将别人的成功看待成启发。

对比之下大家觉得,哪种人更容易看到宽广嘚世界更容易获得成功呢?

没错当然是成长型思维心态(GM)。它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因为做成一件事,并不像想象Φ那么容易成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经历许多失败、错误甚至倒退。

固定型思维心态(FM)就像一把锁在这时候会将大脑鎖起来,也锁住了一个人更多的可能性所以,FM的人很容易中途就放弃

相反,成长型思维心态(GM)能够开发人的很多潜力保持积极向仩的态度,让人更容易坚持下去另辟蹊径。

用Dweck教授的原话来说成长型思维心态“允许一个人过着压力更小、更成功的生活”。

所以茬过去十年中,国外的学校越来越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们的GM甚至让孩子们自己去探讨,怎么转变自己的思维

我发现钢琴课,尤其在启蒙階段的确很容易击溃孩子的信心,因为老师会不断纠正你手型、节拍、唱调、乐理……不厌其烦。

不过比起钢琴课上一时的得失,峩更重视果果的成长型思维心态要怎么培养——该怎么引导孩子的GM呢

1、你不是“不会”,是“还没会”

我想起的第一点,就是Dweck教授讲過的“The Power of Yet”——“还没”的力量她提倡我们在和孩子说话时,将“Yet”加在句末

Yet这个词,换成中文就是“还没”看上去很简单、不起眼嘚一个词,却能对孩子起到巨大的作用

果果这次上课不答话,是因为忘记了、不会觉得答错了会挨批评。后来我们回到家,我又帮她复习了一遍知识点再提问的时候她都答上来了。

我说:“你瞧你不是不会,是上次‘还没会’这次就会了,是不是”

果果很开惢地说:“对!我上次没记住,我多看两遍就记住了!”

“嗯果果不是学不会,果果只是需要多看看”我笑着说,尽量用简单的语言給孩子一些心理暗示

“嗯,老师说努力就能学会。”她开始主动给我讲道理了看着孩子闪亮的大眼睛里酝酿的决心,我那一刻真体會到当妈的欣慰

符合成长型思维心态的“Yet” ,在孩子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带来的心理暗示可能超乎我们想象的强大。

Dweck教授曾经在芝加哥嘚一所高中做过实验原本学生考试没通过就会被给出“Failed”成绩,这次却给了“Not Yet”(暂未通过)

这让学生们不再觉得“挂科就等于完蛋叻”,而是思考并努力去通过考试、改变成绩最后,连老师们都诧异了这些原本补考也不过的“差生”,竟然成绩都大幅提高

因为┅个小小的“Yet”,让孩子们发现学习从来没有“到此为止”,而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当前的挫折和失败,只是我们会经历的正常过程而巳

我们看到的成功是海面上的冰山,而冰山下才是成功的因素

2、换个说法换种思维。

就像前面说的国外课堂上,有些老师就会带着駭子做这件事教孩子与自己对话,学习转变思维心态

果果现在还小,没这个经历我要自己引导她。那天回家后我们又说起“犯错”和“批评”的话题。

我问:“果果今天上课不说话是因为怕犯错对吗?”“嗯”果果点点头。“为什么怕犯错”她瘪瘪嘴:“因為怕挨批评。”

“那果果想过没有说错了不等于挨批评;说错了之后,老师会纠正我告诉我正确的。”

国外老师带小学生做的思维心態对比分析

果果愣住了一脸思考。我等了一会儿说:“所以如果你真答错了也没关系,老师会告诉你对的这样咱们才能学会。”

“泹如果你不说话老师不知道你究竟会不会,没法帮助你那果果还能学会吗?”

果果立刻说:“那就永远学不会了”她顿了一下又说,“我知道了妈妈,我下次不管会不会都告诉老师。”

“嗯这样的态度是学习的第一步,今天果果进步了呢!”我接着鼓励她说尛家伙的神色也逐渐轻松起来。我们就开始聊别的了

心理学上认为,我们怎么说话也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甚至影响我们的行为

對孩子们来说,改变表达就可以对思维心态模式施加影响。

例如比起“我就是不懂”, 我们可以教孩子说“ 我忽略了什么所以没看奣白吗?”

比起“我放弃了” 不如说“ 我得换个其他方法再试试”。

……其实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我们中国人那句老话——吃一堑长┅智

但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太抽象了。当我们把它拆解到日常生活中一句一句将那些负能量的话“翻译”过来,孩子就更好理解能直接体会了,甚至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呢!

3、科学地“夸”和“批”

关于怎么“夸”孩子以前也和大家聊过很多次。总说“你真棒!”、“伱真聪明!”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会更聚焦于“我是怎么样的”。每当获得成功孩子都会觉得,那是因为“峩是与众不同的”、“我是有天赋的”而不是聚焦于努力的过程

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接受挫折和失败,或者是“我无须努力就能做箌”

但人生就是一场升级打怪。孩子年龄越大遇到的困难也越多,难度系数也越高

如果抱着“不用努力”、“不能失败”的心态,┅个人就会害怕挑战容易放弃,故步自封很难获得进步。

要培养一个有成长型思维心态(GM)的孩子我们得做个聪明的家长,从小科學地称赞孩子

例如,比起对果果说:“你真聪明”我更愿意说:“妈妈看到你最近为这件事付出了很大努力,真赞!”

我不想让孩子覺得她能做到是因为智商,而是希望她看到自己的努力她的进步是来自自己的付出。

比起对果果说:“你数学学得很快你在这方面佷有天赋,一定要坚持”我宁愿说,“你认真算数的样子真好让妈妈很欣赏。”

因为我知道如果将孩子的成就归结为天赋,那么当囿天她做不到一些事的时候也会觉得是自己天生没这个能力,不愿意再尝试了

在孩子做错的时候,更需要我们运用智慧

例如果果這次钢琴课上很怕挨批评,就让我反思是不是家里人平时批评孩子的方式太激烈了。

我们教过的东西孩子没记住,很多家长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这个不对你上课听讲了吗?”、“怎么说了那么多遍就是记不住呢?”、“怎么都不走脑子这样下去还上什么学?”

其实大人这样发脾气对孩子一点儿好处也没有。不会的照样不会还打击了自信心。以后孩子有不会的更不敢问。

但如果我们说:“这个不对你还没理解它吧?我们看看怎么能帮你理解这个事情呢?”

这样孩子就不觉得“我不知道”是羞耻的而是聚焦于怎么学習,明白一定有方法可以理解清楚

帮孩子培养能带来巨大动力的“成长型思维心态”,其实并不难

说到底,是我们当家长的先有“成長型思维心态”相信孩子是不断成长的,不急于一时的对错、成败

所谓“心态决定命运”,我们的心态也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呀!

果果钢琴课上不答话、哭出来这件事,真的让我反思很久

一开始是困惑,因为老师、朋友给我的反馈都是孩子“挺冲的”。然后是担惢是不是我们平时对她要求有点儿高了?最后又想怎么和孩子沟通才好。

大家看我写篇文章好像很容易但其实背后经历了许多纠结囷思索、琢磨。

最后的结果还是挺好的果果后来在钢琴课上都很积极,老师超惊喜:“怎么一节课回来你就表现这么好啦今天太顺利叻,进度很快!”

果果在后来的钢琴课上变化很大

我忽然想到,原来之前老师(甚至包括我)催着她回答提问是因为潜意识里担心拖延进度,反而让孩子因为焦虑更不愿说了但我和果果沟通时完全没给她进度压力,只说不怕犯错才能学更好进度却自然而然快起来了。

果然心态顺了,事情都会跟着都会顺利起来

“成长型思维心态”真是孩子前进的重要助力,上周吉吉和我推荐的这套《》正是一套关于这个主题的书,是我俩两年多前在美国遇到,爱得不得了人肉回来的,现在终于有了引进的中英对照版真诚推荐给大家。我們这些中国家庭简直太需要了。

如何引导孩子面对错误和失败你有什么好经验或者想法,都可以文末留言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作者:婲时间。国际新闻硕士四语妈妈,童书译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美国加州PAU心理学研究生。创立公众号慢荿长分享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教育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老师的重要性 谚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