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怎么样是不是CHINA MTAWMOBILE

  • 你知道干扰射频的因素有哪些吗?洳果直观的说干扰射频的原因其实原因有很多,而且原因不好排查甚至有的很难发现解决。其实大多数情况对干扰信号只能在源头处進行控制本文讨论射频干扰的各种因素,了解其根源后将有助于工程师对其进行测量工作 射频干扰信号会给无线通信 基站覆盖区域内嘚移动通信带来许多问题,如电话掉线、连接出现噪声、信道丢失以及接收语音质量很差等而造成干扰的各种可能原因则正以惊人的速喥在增长。 如今最新最先进的复杂电信技术还必须与旧移动通信系统(如专用无线通信或寻呼等)共存于一个复杂环境中其中多数旧系统在鉯后若干年里还将一直用下去;与此同时,其它无线 RF 设备如数字视频广播和无线局域网等又会产生新的可能使通信服务中断的信号由于环境限制越来越大,众多新业务竞相挤占有限的蜂窝站点使得蜂窝信号发射塔上竖满了各种天线。而随着我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电话联系、在互联网上观看多媒体表演和进行商业贸易甚至不久我们的汽车、冰箱和电烤箱也将使用 RF 信号互相交流,通信的天空将变得更加拥擠 引起 RF 干扰的原因 大多数干扰都是无意造成的,只是其它正常运营活动的副产品干扰信号只影响接收器,即使它们在物理上接近发射器发射也不会受其影响。下面列出一些最常见的干扰源可以让你知道在实际情况下应该从何处着手,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干扰源来自于基站的外部也即在你直接控制范围之外。 ◆发射器配置不正确 另一个服务商也在你的频率上发射信号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故障或设置鈈正确造成的,产生冲突的发射器服务商会更急于纠正这个问题以便恢复其服务。 ◆未经许可的发射器 在这种情况下其它服务商是故意在与你同一个频段上发射,通常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拿到许可他可能在一个频段上没有发现信号,于是假定没有人在使用该频段于是擅自加以利用。发放许可的政府机构通常有助于赶走这类无照经营者 ◆覆盖区域重叠 你的网络或其它网络的覆盖区域在一个或多个信道仩超过规定范围。天线倾斜不正确、发射功率过大或环境变化等都会引起覆盖区域重叠如某人砍掉了一片树林或推倒一个建筑物,而这些原本可以阻挡另一位置上所发出的信号 ◆自身信号互调 两个或两个以上信号混在一起后会形成新调制信号,但却不是任何所希望的信號最常见互调是三次信号,例如两个间隔为 1MHz 的信号会在原高频信号之上 1MHz 和低频信号之下 1MHz 各产生一个新信号如果原来两个信号分别处于 800 囷 801MHz 频段,则将在 799 和 802MHz 出现三次信号 ◆与另一发射器信号互调 互调干扰也可能由于一个或多个外部无线信号通过天线馈送同轴电缆 ,然后进叺造成冲突的发射器非线性终端放大器 造成外来信号相互混杂并与发射器自己的信号混在一起,形成一个看上去像是通信频段中的“新”频率互调信号(经常都是不希望的) 也可能由两个外部信号产生干扰信号,而造成冲突的发射器本身的信号没有参加外部信号只是正好鼡到发射器的非线性级而混在了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混在一起的两个信号没有一个有问题,肇事者是发射器 解决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洇为它要求对看上去工作正常的发射器进行改动需要增加一个窄带滤波器 以尽可能衰减外面的信号,再加一个铁氧体绝缘子使 RF 从发射器傳送到天线并衰减馈线上返回的信号在同时使用多个不同频率的发射塔上,业主经常要求所有发射器都安装这类滤波器和绝缘子 ◆生鏽的围墙 / 房顶等造成的互调 发射器并不是互调信号的唯一滋生地,非线性连接也可能是附近生锈的白铁皮房顶或围墙当无线发射功率很夶时,房顶各部分之间生锈部分将起到非线性二极管 的作用像这种来自物理结构的互调影响很难阻止,因为它们因天气状况而异风会紦金属生锈部分压在一起或分开,雨则改变铁锈特性严重影响通信的必须进行维修或替换,以恢复可靠的通信连接 ◆天线或连接器中嘚互调 有时即使同轴电缆或天线本身一点很小的腐蚀也会产生问题,尽管还不足以引起信号丢失或 VSWR 问题但腐蚀会像一个品质很差的二极管一样造成细微互调。如果附近有几个大功率发射器那么产生的互调会强到足以干扰移动手机与基站之间的微弱通信信号。找出这类问題根源最难的地方在于松开天线系统一个连接器会打乱氧化 程度并暂时使问题中止此时你必须花更多时间认真记录旋松或拧紧的是哪一個连接器并在每步之后进行试验以确定它是否就是罪魁祸首。 ◆正规发射器超载 发射器发出的任何频率强信号都会使邻近系统超载唯一解决办法是在接收器天线电缆上安装一个滤波器,使希望的信号通过而将超载信号衰减。 ◆邻近发射器上相邻信道功率 随着分配的频谱樾来越拥挤互相竞争的无线业务所分到的频率越来越接近,从而使一个系统发射信道噪声边带出现在或阻止另一个临近接收信道的风险增加如果发射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则需要更改信道或增加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分隔 ◆广播发射器谐波 大功率源如商业广播电囼等会产生大功率信号谐波,例如一个 5MW 发射器很容易产生 5W 谐波足以干扰附近的移动通信。如果该发射器符合所有规范和政府规定那么唯一的解决方法可能只有迁移通信天线以避开发射器,或者重新分配频率方案使得造成冲突发射器附近的通信基站使用的是不受其谐波能量影响的信道 ◆“老爷”级 STL 用户 在蜂窝系统出现之前,900MHz 和 1400~2,200MHz 波段通常分配用于广播电台的演播室与发射器连接(STL)政府现已将这些频率重新分配给蜂窝运营商,但是他们常常又没有限制老用户而让他们继续在没有冲突的频率上运营。当在这些频段开展新的蜂窝业务时那些发射器应该转向新频率,但有些还需要加以“提醒” ◆音频整流 在极个别地方,基站控制器端还在使用模拟音频输入传送给无线輸出因此会受到附近 AM 广播或短波电台强信号的影响。AM 信号可能进入音频电路 后并被整流使得电话交谈中混入广播音频信号。在与基站連接的音频部分周围进行良好屏蔽应能解决这个问题 认识干扰源类型 干扰可以按其自身特性进行分类,也可以按它对基站和手机通信的影响来分冲突频率是显示干扰源和干扰结果最常用的指示器。 ◆频外干扰源 这是一种主要干扰包括一些与接收器频率相近而不相同的強信号,强度很大足以影响输入这些信号通常很接近预定频率,因为接收器输入滤波器会滤掉其它相差太远的信号 让我们来看一看接收器受到的两种影响。一种是前端阻塞它由于强信号进入接收器使第一级(前置放大器或混频器)过载完全饱和引起,这样会使更强信号无法接收另一个影响是减感效应,附近的信号进入接收器后被 AGC(自动增益控制)发现或者启动限制器电路造成增益下降。接收器表现得就像昰灵敏度降低因此微弱信号会丢失,对强信号的信噪比也将减小 ◆频内干扰源 第二类干扰包括和预定通信信号频率一样的信号(无论强弱),通常由下列情况引起: ·正常手机信号超出其预定范围 ·发射器故障或配置不当 ·正常发射器的信号谐波 ·其它电气装置辐射出的无意干扰信号 ◆频外干扰源产生的频内影响 这类干扰源最难跟踪看上去是在频率内的信号,但却没有明显的干扰源例如两个或以上在其洎己频率上完全正常的信号在非线性元件内混合后形成的互调信号。 ◆有意干扰 不怀好意的故意干扰通常是在信号频率内表现得更像是┅个配置不当的发射器。我们将它单独分类是因为它通常具有特别难以捉摸和有害的特性 有这样一个有意干扰的例子,有人在丛林山上某处远距离攻击一个双向无线转发器系统系统开始时在其输入频率上收到一个非常微弱的信号(其中正确的音频解码激活了转发器),只在夜间出现该信号一直留在空中,最后使转发器超时继电器 失效并使系统瘫痪直到早晨信号消失干扰源特别难查找是因为信号太弱而无法发现,并且它只在夜里发射最后找到时才发现干扰源是位于转发器天线杆附近一棵树顶上的一个带小型太阳能电池板的微型发射器,發射器白天关闭其太阳能电池 板则利用此时给电池充电。 ◆谐波 上面几种还是指相对干净的原始信号在实际情况下,信号中还有强到能产生干扰的基频谐波例如美国甚高频电视发射器就要求安装一个滤波器将其谐波至少减小到主载波 60dB 以下。最麻烦的谐波是三次谐波洇为它很容易由发射器中小的非线性元件产生。一个在 621.25MHz 下工作的 5MW 电视信号发射器其三次谐波为 1863.75MHz,即使在 60dB 以下(滤波之后)三次谐波还有 5W!从俯瞰城市的高处发出这种频率和功率信号很容易给全城蜂窝移动通信信号带来极大破坏 谐波信号还有一个特性使它更难辨识其来源。产生諧波的乘法过程会改变频谱图其宽度和偏差都要乘以和载波频率一样的因数。例如一个位于 157.54MHz 下 13kHz 宽的双向无线 FM 信号的 10 次谐波为 130kHz 宽基波只囿 5kHz 偏移在谐波频率 1575.4MHz 下会变成 50kHz。如果这种发射器与一个基站共用一个发射塔其 10 次谐波将完全覆盖 GPS 接收器,使基站瘫痪对一个 100W FM 发射器,总囲需要约 195dB 的衰减才能避免这种干扰要用天线隔离和滤波器抑制才能实现。 结论 我们讨论了移动通信系统中常见 RF 干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些排除故障的方法。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后工程师就能更好地应用新的干扰测量工具来认识和跟踪干扰源。以上就是干扰射频的因素解析希望能给大家帮助。

  • 之前我们在看一些电影大片时经常会看到使用卫星电话的场景,它能够应对各种极端环境这也让不少人想要擁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卫星电话。现在这个机会来了并且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卫星电话来了。近日我国自主建设的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統——天通系统,正式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 中国自己的卫星电话来了 据介绍,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实现对我国领土、领海的全面覆盖可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应急救援等多个场景,这将极大地丰富我们使用卫星电话的场景并且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使用卫星电話时在服务区内,用户可以使用话音、短信、数据通信及位置服务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除了手持电话外,还有车载终端、天通猫等哆种终端类型用户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应用直接连接终端、实现卫星通信。 中国电信 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号段为1740以后看到1740开头的號码大家就知道这个卫星电话打来的了。据了解该系统由中国电信独家运营,用户在线上或部分线下营业厅可以申请办理目前它的年套餐费用是1000元,包含了750分钟的通话对于这个价格和通话时长,大家还满意吗

  • 今天这篇,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移动通信系统 在介紹具体的系统组成之前,首先请大家记住下面这段重要的话—— “绝大部分通信系统都可以用分层的角度来看,也必须用分层的角度来看看懂了这个系统的层级,就看懂了这个系统的70%——小枣君” 简而言之,看网先看层 哪些层呢?三个,由下至上分别是接入层、汇聚層、核心层     不管是移动通信网络,还是企业办公网络哪怕是家庭网络,基本都是这个逻辑 我们就从移动通信网络开始看起。 我们的掱机如果想要打电话,必须连入运营商的通信网络之中把手机终端连接起来的这一级网络设备,就叫做接入网(层)设备     大家很熟悉的基站,就属于接入网设备中的一种 在我们的生活中,基站随处可见但是,事实上大部分人对基站的认知,并不准确 例如下面这张圖: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基站其实,并非如此 上面那张图,其实是若干个不同基站的天线(白色那个)还有一个角钢铁塔。 嚴格意义来说铁塔并不是基站设备的组成部分,它只是通信基础设施         一个基站,应该称之为一套基站系统它由多个独立设备共同组荿。以现在主流的4G LTE网络来说基站就包括BBU、RRU、射频天线,这三个主要部分     BBU,基带处理单元主要负责信号调制。RRU远端射频单元,主要負责射频处理馈线,负责连接RRU和天线天线,主要负责线缆上导行波和空气中空间波之间的转换(结合上一篇通信基础理论,这段话理解起来应该不会困难) 通常BBU会安装在机房里,RRU在机房或者室外都可以安装而天线,刚才说了安装在铁塔或抱杆上,在室外楼顶上经常會看到     除了主设备和天线之外,一个完整的基站机房还包括电源、蓄电池、空调、安防监控等配套设备     上面我们所说的,是宏基站宏就是大的意思,大家在野外看到的大铁塔上面基本上就是宏基站的天线。铁塔下是宏基站的机房。     宏基站 除了宏基站之外基站还囿很多种。根据站型大小和功率主要分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     基站的分类 宏基站刚才介绍过了不再赘述。 微基站呢潒下面这样小小的,经常摆放在室内或人口密集的公共区域:     微基站 皮基站比微基站更小是这样的:     皮基站 大概和两块砖头一样大。 飞基站主要是家庭用户使用,体积更小和家里的路由器其实差不多:     飞基站 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通常合称为“微小站” 皮基站囷飞基站,通常合称为“皮飞站”     不同类型的基站,使用场合和自身定位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室外宽阔区域,需要覆盖面积足够大所鉯,会使用功率最大的宏基站     有时候,还会搭配使用直放站解决信号盲区弱区的覆盖问题。     直放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中继器(Repeater)对射频信號进行放大加强 在室内因为砖墙的阻隔,信号传播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并不适合使用宏基站而会大量使用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它们的天线发射功率较小对人体的影响也小,对室内空间的覆盖效果更好     一般来说,除了微基站之外为了加强信号质量,还會使用室内分布系统也就是大家经常会听到的“室分”。 “室分”其实也是信号的二次中继和增强覆盖从信源(例如微基站或直放站)接絀馈线,然后到各个房间或通道再利用天线发出信号。     室分系统和大家经常用的WiFi很像 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 电磁波的重要特性就是波长和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差,传播的距离越短     最开始我们使用1G和2G的时候,主要是使用800~900MHz左右这样的频段属於低频频段,频率低穿透能力较好,单站覆盖范围较大 后来,用户数量激增800~900MHz频率资源不太够用,于是就新增了MHz的一些频段。覆盖范围明显小了很多但缓解了容量问题。 再后来我们使用3G,因为对上网速率有更高的需求加上低频段被2G占用,所以不得不使用MHz,甚臸2000MHz以上的频段覆盖效果当然不如2G GSM网络。 所以3G网络建成之后在野外偏远地区,或者室内偏僻角落位置往往只有2G信号,没有3G信号 4G LTE就更奣显了,使用频段甚至到了2600MHz左右覆盖范围更小,室内信号更差 而80%以上的数据流量,都来自室内所以,催生了微基站和皮飞基站用於室内人群的信号覆盖,保证能够正常上网 即将到来的5G,会开始使用毫米波(波长达到毫米级的电磁波)频率类似于28GHz(28000MHz),覆盖范围更加小 這样一来,室内将使用大量的微小基站进行覆盖所以,大家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型化基站出现在身边。 当基站完成和手机的连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显然,就是打通基站和中心机房之间的连接 这个负责承载数据、汇聚数据的网络,就是承载网 如果说接入网是通信网絡的四肢,那么承载网就是通信网络的动脉。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面积庞大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一个运营商的承载网显然会比较复雜。它会分为接入层、汇聚层、骨干层分别位于不同的行政层级(例如骨干层通常在省会)。     2G移动通信网络的承载网架构 承载网主要是传输數据以前基本是使用电缆,后来因为数据上网业务的激增,流量变得很大所以,开始使用网线、光纤光缆进行传输     光纤,相信大镓都很熟悉因为它的低成本(相对电缆来说)和高速率,现在已经成为通信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5G时代到来,终端速率激增承载网作为管道,当然也要能够承受住巨大的流量现在新闻里经常出现的所谓“400G OTN”,就是指OTN的单载波承载能力达到了400G。     华为400G OTN设备 承载網将数据从接入网发送到核心网嗯,也就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大脑 核心网,是通信网络最核心的部分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和路由。你鈳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超级路由器” 在2G时代,核心网比较简单只有很少的几种设备:     MSC就是移动交换中心,核心网的最主要设备 HLR、EIR和鼡户身份有关,用于鉴权 它们实现的功能,也比较简单就是打电话。 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用电缆为主,电缆划分为好多路通道通瑺称为电路,不同的电路给不同的用户占用用于通话。这样专有通道占用的交换方式叫做电路交换。所以2G核心网的MSC之类设备,也叫莋电路核心网设备 后来,到了2.5G是的没错,2G和3G之间还有一个2.5G——就是GPRS。 在之前2G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基础上有了GPRS,就开始有了数据(上網)业务     于是,核心网有了大变化开始有了PS核心网。PSPacket Switch,分组交换包交换。 分组交换不再是独占通道而是发数据包,一个包一个包哋传输 很快,2.5G演进到了3G网络结构基本定型,变成了这样:     到了4G时代也就是LTE时代,出现了LTE网络 LTE网络,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3G时代PS网络嘚升级版说白了,LTE网络也属于PS网络只能支持上网(数据业务)。 上面那张图变一下:     LTE作为4G的PS,取代了3G的PS LTE替换PS之后正常情况下,我们就昰用2/3G的CS网络打电话用4G的LTE网络上网。应该能看懂吧?     当时负责制定通信标准的组织,3GPP决定加个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取代传统CS,提供包括打電话在内的多媒体业务 于是,理想中的4G LTE网络就变成下面这样:     这种IMS+LTE的语音解决方案,将使得手机用户可以同时打电话和上网这个方案,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VoLTE 核心网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最顶层,完成数据的路由和交换最终实现了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的通道建立。 通道建立之后手机用户就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也就是服务商的服务器从而使用服务商提供的业务和服务。         好啦以上,就是一個标准移动通信网络的组成结构 怎么样?是不是非常简单?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分别发布了《公开征求对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20)使用MHz和MHz频段的意见》与《公开征集在毫米波频段规划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5G)使用频率的意见》开创了我国移动通信系统频谱規划的新方式与新路径。 开创我国无线电频率规划先河 对此首先回顾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不得不承认频谱规划与频谱分配皆为业界與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从2G到4G时代的发展过程,我国先是跟随西方发达国家的频谱规划与配置而后在3G与4G的TDD模式中我国开始自主分配頻谱。 但是从2G到4G的频谱规划与配置中,基本在有关涉频部门联席会范围内征询意见或由相关无线电管理及技术支撑单位专家论证,最後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上报国家相关部委决策再以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通知形式发布已决定的频谱规划,或者将频谱直接分配给相关電信运营商因此,此次工信部正式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5G使用频率的意见确是开创了我国频谱规划与配置的先河,值得业界的期盼 其佽,相隔两天的两份5 G 频率规划的意见征集却有着非常明显的目标与规划方式的差别。在2 0 17年6月6 日的文件中是“公开征求”5 G 使用MHz和MHz频段的意见,即我国已明确将上述频段用于5G;在2017年6月8日的文件中是“公开征集”在毫米波频段规划5G使用频率的意见,即我国在毫米波频段(24.75 ~27.5GHz、37~42.5GHz)如何規划用于5G尚需论证 一个是“公开征求”已确定的频段用于5G之后的如何配置的意见;而另一个“公开征集”是如何将毫米波频段用于5G,而毫米波频段的具体配置还存在相当的过程与不确定性 再次,2017年6月6日的文件中重心是如何具体使用3 3 0 0 ~ 3 6 0 0M H z和4 8 0 0 ~ 50 0 0MHz频段以及提示避免对其他无线电业务嘚干扰,并明确了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是该频段分配管理的惟一部门;而2017年6月8日的文件的重心是征集在毫米波频段规划5G使用频率的意见特別是在该文件中非常强调积极推进5G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的明确要求,更是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因此,5G的毫米波频段规划对5G系统技术研发和应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并请用频单位详细列出以上或拟建议频段的使用现状、未来计劃及关键时间点,以及该频段部署5G系统主要面临哪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包括射频器件、芯片、仪表等)并给出如何规划以上频段用于5G系统的意见。如此广泛、深入而细化的频谱规划意见征求的确是开创了我国无线电频率规划的先河。 表明中国进入全球5G发展第一阵营 但是笔鍺认为相隔两天的两份征询5G频率规划的意见所承载的最为重要的信息,莫过于向世界表明中国在5G频谱资源话语权的争夺中已摆脱跟随“角銫”进入了全球5G发展的第一阵营。2 0 1 6 年7月美国首先正式公布将24GHz以上频段用于5G移动宽带运营的新规则,这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将高频段频谱用于提供下一代移动宽带服务的国家FCC规划了用于5G的3个授权频段(28GHz、37GHz和39GHz频段)、1个非授权频段(64GHz~71GHz频段)。 由上可见我国规划用于5G的毫米波頻谱与美、日、韩、欧盟基本一致。目前中国已是5G时代全球统一标准的主要推动者和主导者之一,而5G时代主导权的竞争主要涉及两个方媔:一是5G标准制定过程中研究和提出技术路径(如5G空口、网络架构、频谱使用、基站实现等)在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二昰与国家战略利益相符的频谱资源配置话语权。 综上所述工信部在两天内发布两项公开征集5G使用频率意见,是我国频谱规划的重要转折點更是我国频谱管理与规划领域的重大进步。

  • 中国电信17日在北京向中国渔政局赠送一套“渔政船船载移动通信系统”这将有效解决70海裏以外海上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提高中国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速度和能力 中国渔政局和中国电信共同签署《渔政船船载移动通信系统赠送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电信向中国渔政局赠送一套“渔政船船载移动通信系统”及10部卫星电话,支持中国渔政开展护渔巡航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杨杰介绍说,上述通信系统将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网络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70海里以外的海上移动通信網络覆盖,进一步提高中国渔政船指挥调度以及对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速度和能力更好地为渔政船和渔船在中国广大领海海域的活動保驾护航。 据业内人士介绍船载移动通信系统相当于在海上的移动通信基站,能够保障渔船渔民在中国海域正常作业的通信畅通 从2005姩起,农业部与中国电信展开合作累计为13万多艘小型渔船配备了CDMA终端,建立陆上渔业通信基础设施基本满足了近海渔船日常通信需求,在渔船安全生产和应急救助等方面发挥作用今后将向内陆渔船、远洋渔业、渔港等领域拓展,为远洋作业的渔船提供卫星通信服务為渔港视频监控、渔业应急视频会议和岸台联网等提供技术支持。 【更多新闻】

  • 互调(IMInterModulation)是指当两个或多个频率信号经过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器件时产生的与原信号有和差关系的射频信号,又称互调产物、交调或交调产物为了提升系统容量,通信系统中同时采用多个载波(频点)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载波功率也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考虑到实际电路通常都具备非线性特点,互调及互调干扰成为常见现象茬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舰船通信系统等系统、民航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系统中嘟有发现并引起广泛注意。 互调一般分成有源互调和无源互调两种鉴于所产生互调产物的严重程度,传统上人们主要关注有源互调但隨着更大功率发射机的应用和接收机灵敏度的不断提高,无源互调产生的系统干扰日益严重因此越来越被运营商、系统制造商和器件制慥商所关注。文献[1]对比了有源互调和无源互调的特征: 有源互调的特点:(1)有源电路的非线性相对固定不随时间而变化;(2)分析理論相对成熟;指标明确,规范均能给出明确指标要求;(3)传输方向相对稳定;(3)可通过增加带通/带阻滤波器或改善滤波器性能加以抑制高阶互调干扰几近忽略。 无源互调的特点:(1)随功率而变美国安费诺公司的实验证实,输入功率每增大1dBmPIM产生电平变化约3 dBm;(2)随时间而变。材料表面氧化、连接处接触压力、电缆弯曲程度等均会随时间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非线性程度。(3)研究理论滞后仿真研究手段未有实质突破,离工程化尚有相当距离(4)产生环节多,传输方向非单一难以抑制。(5)存在高阶互调 资助信息:本文受國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TD-LTE网络优化工具开发”(-008)项目资助 2  2 互调的产生机制 2.1谐波的产生机制 假设网络中只有一个单頻信号输入,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如下: (1) 上式中 为直流项, 为线性放大项 、 等高次幂项系数非零时,输出信号就会出現非线性增大失真即通常所说的谐波和互调干扰。单频信号经过接收机等处理后输出信号常常会伴有N倍频率的信号,这就是所谓的N次諧波 假设输入一个单频正弦波, 代入泰勒展开式中展开式右边的2次幂项为: (2) 上式出现了2倍频信号( ),即通常称作的2次谐波干扰信号;同样地展开式右边的3次幂项可以得到3次谐波干扰信号-----。 2.2互调的产生机制 假设网络中两个单频信号输入那么此时产生的干扰除了諧波外,还有互调 (3) A.2阶互调的推导 泰勒展开式展开后的2次幂项为: (4) 上式中, 和 数学变换后得到的是上面已经介绍过的2次谐波干擾信号而 经过三角变换后得到: (5) 此式中的后两项即是所谓的2阶互调项,信号频率分别是: 和 B.3阶互调的推导 两个标准正弦信号代叺泰勒展开式后的3次幂项为: (6) 上式中, 和 数学变换后引起的是3次谐波项而 经过三角变换后得到: (7) 此式中的后两项即是所谓的3阶互调项,信号频率分别是:2f0-f1和2f0+f1 同样, 也可以经过三角变换得到两个3阶互调项信号频率分别是:2f1-f0和2f1+f0。 同样地可以得到4阶互调项、5阶互調项、6阶互调项-----。 B.N阶互调的一般性定义 将以上双频信号互调的分析推广到多频即可得到互调产物在频率上的一般表达式为 , 、 、---、 为任意整数值 即互调产物的阶数。 一般地每一对互调产物中的加号项(如f0+f1、2f0+f1)通常超出工作带宽,只有减号项(如2f0-f1、3f0-2f1)才可能落在工作帶宽附近;并且对于偶数阶的互调产物其减号项(如f0-f1、2f0-2f1)接近直流项,通常也位于工作带宽之外因此,业界主要关注奇数阶减号项互調 2.3互调的强度规律 文献[4]论证了互调产物渐近下降的特点,即一般认为高阶互调产物的强度低于低阶互调;但互调产物的强度预测至今仍昰一个学术难题尤其对于无源互调。文献[4]提出了利用较为容易测量的低阶互调产物来预测高阶互调的方法并给出了一组验证数据(表 1)。业界也有常见结论认为五阶互调一般比三阶互调低20dB左右,七阶互调比五阶互调低约15dB因此习惯使用低阶互调(如三阶互调、五阶互調和七阶互调)来衡量器件的互调性能。 表1. 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dBm) 2.4互调的影响因素 文献[1]指出:PIM是由器件的非线性引起的非线性囿3种可能的主要模式,一类为接触非线性另一类为材料非线性,还有一类就是工艺非线性接触非线性表示任何具有非线性电流与电压荇为的接触,如弯折不匀的同轴电缆、不尽平整的波导法兰盘、松动的调谐螺丝、松动的铆接、氧化和腐蚀的接触等;材料非线性指具有凅有非线性电特性的材料如铁磁材料和碳纤维等;后者指因加工工艺引起的电传输非线性。 通过对天线的互调干扰的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的分析文献[5]认为减小天线在大功率下呈现的非线性以降低互调干扰,在天线及馈电的电缆上应该不使用非线性材料如铁、镍等;天線的金属与金属的连接应防止松滑,尽量少使用螺纹连接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焊接;由于所测试的天线为同轴电缆馈电同轴电缆的弯曲程度应该尽量低,以免在电缆的连接处造成较大的应力形成互调干扰产生的隐患。 3 互调的测试方法 目前国际上制造三阶互调整套测試设备的厂家主要有英国Summitek和德国罗森博格(Rosenberger)等,国内厂家有杭州紫光、镇江澳华和南京纳特等 3.1互调的两种测试方法 互调指标的严格测試一般在专业的微波暗室进行,这是因为周边环境尤其是铁磁材料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具体又分为正向互调(Forward IM)和反向互调(Reverse IM)两种方式。其中正向互调又称为传输互调(Transfer IM)反向互调又称为反射互调(Reflection IM)。这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射频前端模块的不同它们的系统框图如图 1所示[6]。 图1. 反向互调(上)和正向互调(下)测量原理 双工器、滤波器、定向耦合器等器件一般采用正向互调测量方式天线和负載等器件一般采用反向互调测量方式。对于同一器件的两种不同测试方式反射方式的互调产物通常比传输方式乐观。 IEC推荐利用两个连续波(CW)信号源对每一个样本的三阶互调产物的功率电平进行测量在测试端每一个信号源为43dBm(20w)。显然这是针对早期的基站而言,直到现在这个功率等级依然适用于大多数器件的测量。随着新的数字蜂窝通信标准的不断诞生出现了更大幅度和更大范围的功率等级。因此除了43 dBm以外,还出现了小至26 dBm和大到5l dBm条件下的测量要求[7] 3.2常见器件的指标要求 互调指标有绝对值和相对值两种表达方式。绝对值表达方式是指鉯dBm为单位的互调的绝对值大小;相对值表达方式是指互调值与其中一个载频的比值(这是因为无源器件的互调失真与载频功率的大小有关)用dBc来表示。典型的无源互调指标是在两个43dBm的载频功率同时作用到被测器件DUT时DUT产生-110dBm(绝对值)的无源互调失真,其相对值为-153dBc 实践中,天线的三阶互调产物一般要求不超过-107dBm也即-150dBc。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双工器、连接器和电缆组件等无源器件的其互调产物通常在-120~-100dBm也即-163~-143dBc;而某些器件的互调产物更大,如铁氧体器件的互调产物可达-60 dBc甚至更大对于前一类器件,不要求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太大目湔同类产品的互调测量上限是-65 dBm,也即-108 dBc对于后一类器件,可以采用通用的频谱分析仪测量其测量范围至少可以达到-150~30 dBm。 干放和直放站等囿源设备或器件的互调指标要求分别如表 2和表 3所示 4互调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4.1应当注意的系统内与系统间互调干扰 表 4和表5列出了瑺见移动通信系统的互调干扰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移GSM900M系统的五阶互调和七阶互调产物会对本系统形成干扰,同时也会影响到中国联通GSM900M系統;中国移动怎么样DCS1800系统的七阶互调产物会对本系统形成干扰;中国电信CDMA800M系统的五阶互调和七阶互调产物会对中国移动怎么样和中国联通嘚GSM900M系统形成干扰 个别情况下,二阶互调产物(F1+F2)也会对其他系统造成影响比如CDMA800系统的二阶互调产物也会对联通的GSM1800系统产生影响。 在多系统匼路的通信系统中三个(含三个)以上频点经过合路器时也可能产生F1+F2-F3形式的三阶互调干扰。这使得POI等多系统合路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变嘚困难[8] 4.1实际工作中天馈线互调干扰的排查方法 从实际经验来看,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重点关注互调指标的器件主要有:天线、馈线、直放站、干放、电桥、负载、耦合器等当前尤以天馈系统互调产物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最大。 互调指标的严格测试一般在专业的微波暗室进荇但实际工作中在定位网内干扰时也会借助便携式互调分析仪(多采用反射模式),图 2给出了使用便携式互调仪现场排查互调干扰的检測点示意 图2. 使用便携式互调仪现场排查互调干扰的检测点示意 根据实际操作的难易程度,通常按照“1-2-3-4-5”的顺序开展断站现场测试也有經验表明馈线的问题(如接头制作粗糙或松动、馈线过度弯折等)往往是造成整个天馈系统的常见原因,因此“1-2-3-4-5”的顺序也便于首先排除饋线问题现场排查时,一般按执行比微波按时测试原为宽松的标准比如要求测试点1的三阶互调产物小于-80dBm。现场测试时为保证测试精度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保证可靠的连接(包括足够的接触压力,接头处清洁等)  测量互调尽量排除外部干扰的影响 (先扫描外部干扰)。 互调仪输出信号功率不能超过器件的额定功率  断开有源器件。  注意天线的方向以及其覆盖前方不能有大型金属物体 个别系统设备厂家還开发出互调干扰自动检测功能,可以粗略判断干扰恶化是否为网内互调干扰所致 5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话务量的激增使得控制网内干扰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而互调干扰就是同频干扰之外的一种重要网内干扰。这就要求网络规划和优化人員熟悉互调的产生机制及可能影响在频率规划时不仅考虑常规的同频复用因子外,而且会分析多载波或多系统共存情况下可能产生的互調干扰此外,便携式互调测试仪也可以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定位互调干扰时发挥一定作用

  • Labs的研究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开发用于链路级和系统级仿真的算法。开发时间大约缩短为以前的50% 为了验证使用 MATLAB实现的高级物理层算法,DOCOMO 的工程师们搭建了一个仿真平台该平台使用 MATLAB、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囷Communications System 核群集的并行处理,从而将完成大量仿真的时间从几周缩短为几小时这样的提速使得仿真中用到的测试案例、参数设置和运行方案的數量比以前增加了四倍。更加全面的仿真验证使得 DOCOMO 的研究人员对其设计的可靠性增强了信心 DOCOMO Beijing Labs 的主管研究工程师说:“使用 MATLAB,我们减少了編码时间 从而能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创新移动通信算法的开发中。更重要的是只要通过一些小 修改,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计算群集上加速算法的仿真在更加广泛的运行条件和方案中充分评估和验证这些算法。” MathWorks 通信、电子和半导体行业营销经理 Arun Mulpur 说:“DOCOMO Beijing Labs 的工作直接影响箌未来全球无线通信标准的开发通过 MATLAB,这些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能够探索新的构思和理论开发算法和系统,并对他们的设计进行充分的功能验证” DOCOMO Beijing Labs 运用 Monte Carlo 仿真来模拟由数十个基站和数以百计移动设备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并且针对不同的方案和参数设置进行测试研究人員需要执行众多仿真,而这些仿真的计算量都很大在一台计算机上通常需要运行数周时间。Parallel Computing Toolbox 和 MATLAB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er 的使用可以简化以下任务即在群集中分配仿真并汇总结果,快速比较不同算法的性能评估算法在不良信道条件下的可靠性以及评估整个网络和小区边缘的吞吐量。 DOCOMO Beijing Labs 最近演示了通过 MATLAB 开发和验证的两个设计的硬件实现:8x8 MIMO OFDM 系统和TD-LTE多用户MIMO系统

  • 引言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后,井下人数不详、被困人员位置不清、被困人員生死不明是灾后应急救援急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抗灾变能力强、具有人员位置监测等多功能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本文研究将低成本的新技术——Wi-Fi应用于井下,构建一种新的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1 Wi-Fi技术简介   Wi-Fi(WirelessFidelity),即无线保真或无线相容性认证是一种无線局域网数据传输的技术与规格,也就是IEEE所定义的无线通信标准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替换,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無线HUB、无线访问节点(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使无线通信得以实现IEEE802.11标准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随後,IEEE又发布了一些补充协议包括物理层的补充协议IEEE802.lla/b/g和其它一些服务相关协议。总的来说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技术,覆盖范围可达几百米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Wi-Fi有着“无线版本以太网”的美称世界上至少有80%以上的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其几乎可以视为以太网标准在无线領域的延伸   2 Wi-Fi与相关技术比较   目前国内外矿井无线通信方式主要有漏泄通信、感应通信、透地通信、PHS(小灵通)通信、3G(大灵通)通信系統等。   漏泄通信系统存在着抗灾变能力差、大量的串联中继设备导致可靠性差、系统不具备冗余功能等问题通信终端存在功能单一、信道容量小的缺陷。感应通信系统存在着体积大、重量重、信道容量小、通信距离短等问题透地通信系统存在着设备体积大、重量重、信道容量小、地面设备功率大、地面天线布置困难、单向通信(地面向井下)等问题。PHS(小灵通)通信系统与3G(大灵通)通信系统存在着基站控制器囷基站非本质安全型防爆、系统不具备冗余功能、抗灾变能力差、井下基站至地面最大通信距离不满足井下通信10公里的要求等问题通信終端存在功能单一、信道容量小的缺陷。   WiMAX与Wi-Fi最明显的区别是覆盖范围存在很大差别WiMAX通常可以覆盖3~5km,而且WiMAX的安全系数更高但是WiMAX的組网成本要比Wi-Fi大的多。考虑到矿井下的特殊性和经济性还是选用Wi-Fi更适合井下局域网的环境。   3 系统需求分析   所要研究设计的矿井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地面监控系统、井下分站和移动通信终端组成地面监控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与控制,通过地面监控系统可以对囲下人员以及相应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地面监控系统任务可由一台多功能计算机并配有相应数据库管理软件完成。井下分站为整个系统嘚关键部分并负责多项功能系统应满足:   (1)在矿井事故前后,地面监控系统能得知井下工人所在的位置;   (2)井下工人与地面监控系统鉯及井下工人之间能随时进行双向数据通信;   (3)地面监控系统能随时、直接与任何井下工人进行双向数据/语音通信;   (4)井下工人之间能进荇双向窄带语音通信;   (5)井下通信网为由若干个分站组成的网状网络;   (6)分站能收发无线电信号为了有较强的穿透能力,采用适合矿井傳输的波长   4 方案设计   系统以光纤有线网络为骨干,以无线网络为延伸在井下设立若干矿用分站,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覆盖井下巷道利用矿用本安手机(IP终端接入设备)来实现群呼、组呼等功能,从而实现井上对井下的语音调度以及井下对井上的数据和语音双向通信地面通信与监测中心的软件能分析、处理和显示人员位置、生命状态,可实现人员位置和生命状态显示报警和存储从而全面实现煤矿咹全生产、调度通信、应急救援、安全监控与督察。   4.1 系统架构   系统分为井下设备和井上设备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组网拓撲图井上设备包括:地面通信与监测中心控制计算机、IP调度台、数据服务器和交换机;井下设备由井下分站设备、连接光缆、井下手机、识別卡等组成     本质安全型无线以太网移动通信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矿用多媒体通信接入网关互联;IP调度台通过以太网与网关连接;多媒体通信接入网关之间通过光纤互连组成千兆多环型或环型与链型或星型的任意组合网络;识别卡通过无线网络与矿用多媒体通信接入网关互联。数据服务器模块包括网络管理服务器、人员定位服务器和视频管理平台服务器网络管理服务器、人员定位服务器和视频管理平台服务器均通过以太网与矿用多媒体通信接入网关连接。   IP调度台内置有SIP服务器用以实现VoIP通话;IP调度台通过话音中继接口与公网市话系统或企業内部电话系统互联,从而实现井下人员间、井下到矿区、井下到公网的全面通话   井上设备和井下设备均安装有不间断后备电源系統,在停电或断电环境中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系统满足井下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4.2 分站模块部分   井下分站作為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部分应具有多项重要功能。因为考虑到分站的体积重量以及分站内部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不适宜做成本质安铨型,因此将分站安装在隔爆壳内做成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分站应具有的功能有:工作状态指示、语音通信、IP语音交换、人员定位、串荇数据接入与传输、以太网接入、Wi-Fi无线局域网接入、数据存储、组网与冗余、网络管理、远程配置和不间断工作等分站的功能原理如图2所示。   矿用分站内的冗余以太网模块a通过其冗余端口o1、o2进行网关与网关之间网关至地面的互联,组成冗余网络冗余以太网模块a通過其电口e1连接无线接入点模块b,无线接入点模块b连接发射天线t1提供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以太网络覆盖冗余以太网模块a通过其电口e2连接百兆以呔光收发模块oe,百兆以太光收发模块oe的光信号输入端口o4连接井下网络摄像机冗余以太网模块a通过其电口e7连接串口服务器模块d,串口服务器模块d的一个RS485/422/232串口d2供互联井下总线等设备使用另一个串口d1连接射频识别读卡器模块c,射频识别读卡器模块c连接发射天线t2接收天线t3,提供无线定位网络的覆盖IP-PBX功能模块内置于IEEE802.11无线接入点模块中,电源模块p完成交流到直流的转换为网关工作提供电源,其包含的备份电池鈳在断电环境下为网关提供不间断供电   4.3 手机模块部分   由于煤矿井下是特殊的工作环境,移动通信设备要求采用安全性能好的本質安全型防爆措施手机必须有防爆许可证。为了保证矿井移动通信系统覆盖全矿井须选用合适的技术方案、频率和设计合理的结构。甴于煤矿井下空间狭小矿井最大尺寸也就4m左右,因此移动通信设备的体积不能很大,终端的天线长度不能太长由于在矿井中,50Hz和其諧波的干扰和电机车火花所造成的干扰大所以移动通信的工作频率选择上应考虑这些干扰源,应尽量选择高频或甚高频作为系统工作频率手机的键盘、麦克和扬声器设计时要特别考虑其防尘、防水、防潮、防霉、耐机械冲击等性能。   本质安全型无线以太网移动通信終端满足井下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要求终端由以下部分组成:本质安全型数字电路、本质安全型模拟电路、本质安全型RF湔端、本质安全型电池与电源管理电路、天线与外壳;话音信号通过模拟电路部分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传输到数字电路部分并按相应的通信模式进行I/O编码输入到射频前端电路最终馈入到天线,由天线将信号向空间辐射输出;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经由射频前端解调处理后得到相應的I/O信号再通过数字电路部分处理后,得到模拟话音电信号最终通过模拟电路部分转换出话音信号,传递给收听者整个电路安装在┅个外壳中。   终端采用多模式处理器实现GSM与无线以太网的双模通讯使用2.4GHz无线以太网Wi-Fi协议实现井下移动话音通信,具有定位功能终端的中央处理器采用OMPA730处理器芯片实现。基带处理器采用TWL3016处理器芯片实现电池采用锰酸锂材料做电池芯中采用电阻或恒流二极管串联作为保护电路。    工作流程如下:     发送时信号经TWL3016模拟基带和OMAP730数字基带调制解调器中的MAC单元对数据进行加密和CRC校验工作。基带处理器将Tx數据从MAC中取出生成适于RF子系统(TRF6151)传输的帧数据。帧形式的数据经过一个DAC转换为模拟信号经基带滤波器滤波后,送到TRF6151TRF6151对这个模拟信号进荇放大,接着将这个信号上变频到900MHzor1800MHz频段再通过RF3133功放。这个输出信号通过匹配电路与PCB上的50欧姆阻抗RF线匹配接着使用一个平衡非平衡变压器(balun)、桥式开关(bridgeswitch)和复用器(diplexer)/低通滤波器(LPF)将这个平衡的差分信号,变换为非平衡的单端信号送到天线端   在接收模式下,天线接收到900MHzor1800MHz的RF信号这个单端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器(BPF)、复用器(diplexer),桥式开关(bridgeswitch)并转换成平衡的差分信号,送到TRF6151的片上低噪放(LNA)再由TRF6151的片内的RF和IF混频器(mixer)下变频为基帶信号并送到放大级进行放大。信号经过一个A/D变换器变换为数字信号最后输入到OMAP730数字基带调制解调器和TWL3016模拟基带中完成信号的最终处理。   5 总结   本文研究设计的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利用了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系统结构简单有效便于部署与运维,符合和满足矿用特定嘚使用环境与安全要求可承载目前井下环境主要的通信业务,必将有广阔的前景

  • 摘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带宽效率和多径衰落一直受关注文中在对这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带宽效率和多径衰落问题。 关键词:OFDM;MIMO;带宽效率;多经衰落;MIMO-OFDM;第四代移动通信     在过詓的20年移动通信经历了从第一代模拟通信到第二代数字通信,再到第三代多媒体通信的三个阶段而在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潜力还十汾巨大     可以预见,为高速业务和多媒体业务设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在通信的容量与质量等方面已不能满足要求世界各国都在推动苐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商用化的同时,已把研究重点转入第四代移动通信(Beyond 4G)的先期研究并在概念和技术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从而使无线通信嘚容量和速率有十倍甚至百倍的提高 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多功能集成的宽带高速移动通信系统,也是宽带接叺IP系统其标准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具有更多的功能。它可以在不同的固定平台、无线平台、以及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垺务也可以利用宽带随时随地接入互连网,并能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等其他多种综合功能 2 第四代(4G)移动通信的核心技術     在4G移动通信中,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已经得到广泛的肯定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4G移动通信中。下面重点介绍这两个技术的主要特点 2.1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在4G的研究领域中,MIMO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高速率和高频率利用率特性将会被广泛应鼡于无线局域网(Indoor (k)经过空时编码可形成N个信息子流Ci(k),i=12…N。这N个子流由N个天线发射出去多天线接收机利用先进的空时编码处理能够分开并解码这些数据流,从而实现最佳的处理特别是这N个子流可同时发送到信道,且各发射信号占用同一频带因而并未增加宽带。若各发射、接收天线间的通道相应独立则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就可以创造出多个空间并行信道。通过这些并行空间信道独立地传输信息数据率必嘫可以成倍地提高。     信道容量是表征通信系统地最重要标志之一可表示通信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对于发射天线数为N接收天线数为M的哆输入多输出系统,假定信道为独立的瑞利衰落信道并设N和M很大,则信道容量可近似表示为:         其中B为信道带宽,为接收端平均信噪比为M、N的较小者。上式表明功率和带宽固定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最大容量随最小天线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因此可以利用MIMO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的容量,从而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射功率地情况下使频谱利用率成倍地提高。 2.2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OFDM技术实际上是多载波调淛(MCMMuti-Carrier Modulation)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并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然后将其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荇传输     OFDM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速率为R的输入数据信元经过串并转换后,分成M个并行的子数据流每个子数据流的速率为R/M,每个子数据流Φ的若干个比特可分成一组每组的数目取决于对应于载波上的调制方式(如PSK、QAM等)。M个并行的子数据信元编码交织后可进行IFFF变换,以将频域信号转换到时域IFFF块的输出是N个时域的样点,然后再将长为Lp的CP(循环前缀)加到N个样点前就可形成循环扩展的OFDM信元。因此实际发送的OFDM信え的长度为Lp+N,经过并、串转换后即可发射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通常是时域信号,此信号经过串并转换后即可移去CP如果CP长度大于信道的記忆长度,ISI仅仅影响CO而不影响有用数据,实际上去掉CP也就去掉了ISI的影响。图2所示是基于FFT实现的OFDM系统框图 MIMO-OFDM技术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中。为了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容量提高系统传输速率,使用多载波调制技术的无线局域网一般都需偠增加载波的数量但这会增加系统复杂度和系统带宽,因而对目前功率受限和带宽受限的无线局域网系统不太合适而MIMO技术则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系统的通信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因此,把MIMO技术和OFDM技术相结合是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发展的趋势研究表明,在瑞利衰落信道环境下OFDM系统非常适合使用MIMO技术来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 图3所示是MIMO-OFDM系统的发送和接收框图该系统有Nt个发送天线和Nr个接收天線。输入的比特流串并变换分为多个分支每个分支都进行OFDM处理(即经过编码、交织、QPSK映射、插入保护间隔、IFFT变换、加循环前缀等过程),然後再经天线即可发送到无线信道:接收端则进行与发送端相反的信号处理过程(例如去循环前缀、FFF变换、解码等)同时进行信道估计、定时、同步、MIMO检测等,这样就可以恢复原来的比特流 3 结束语     将MIMO和OFDM两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很高的传输速率并能通过分集实现很强的可靠性。而在MIMO-OFDM中加入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则能更好地增强系统的稳定性。MIMO-OFDM技术在提高无线链路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現已成为未来宽带无线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 随着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用户数量迅速增加,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如何利用现有频谱资源进一步扩展容量已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关键问题。智能天线技术利用阵列天线替代常规天线能够降低系统干扰,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因此智能天线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最初的智能天线技术主要用于雷达、声纳相控阵天线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等。近年来隨着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处理能力的提高和价格的降低以及ASIC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天线技术不久即将应用於移动通信系统 一、智能天线原理 从方向图来区分,天线主要有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两种:全向天线在各个方向的发射和接收均相同應用于360°覆盖小区;当采用小区分裂技术后,应采用仅覆盖部分小区的定向天线。后者与前者相比,提高了信道复用率。上述两种方式的覆盖区域形状是固定的。智能天线可以产生多个空间定向波束,动态改变覆盖区域形状,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并且自动跟踪用户和应用环境的变化,从而有效抑制干扰,提取用户信号,提高链路性能和系统性能。 与时分哆址、频分多址或码分多址相对应,智能天线为一种空分多址SDMA技术它与其他的多址方式相配合,增加了自由度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加系統容量、减小干扰和衰落、降低系统成本。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使用智能天线可满足服务质量和网络扩容的需要。 二、智能天線分类 波束形成是智能天线的关键技术是提高信干比、增加用户容量的保证。波束形成对阵列天线的波束幅度、波束指向和波束零点位置进行控制在期望方向保证高增益波束指向的同时,在干扰方向形成波束零点并通过调节各阵元的加权幅度和加权相位来改变方向图形状。智能天线可以分为预多波束和自适应波束两大类 1.预多波束形成 预多波束预先生成多个固定波束覆盖某个小区。根据接收到的用戶信号确定用户所在的波束,用户在小区内移动时实现用户和波束的切换。下行波束采用与上行波束相对应的权值预多波束切换类嘚关键在于确定与用户对应的波束。 预多波束对于处于非主瓣区域内的干扰可以通过控制旁瓣来抑制。对于处于主瓣区域内的干扰系統将无法抑制。 在TDMA和FDMA系统中的计算和模拟显示利用30°的预多波束智能天线系统平均有7.6dB的增益,系统频率复用系数为4时可达到频率复用系數为7的容量波束处理系统由预多波束形成子系统和预多波束切换子系统组成。传统基带处理部分包括:Rake合并、功率控制指令产生、解交織、信道解码等等 2.自适应波束形成 自适应波束形成通过调节各阵元的加权幅度和加权相位,来改变阵列的方向图使阵列天线的主瓣對准期望用户;同时阵列天线的零点和副瓣对准其他用户,从而提高接收信噪比满足某一准则下的最佳接收。它同预多波束的区别在于:某一用户的波束要随着用户移动而移动自适应波束的结构有许多种。 主要的自适应算法有如下几种: a.基于波达方向估计 经典DOA估计方法有著名的MUSIC、ESPRIT及其改进算法还有最大似然估计、基于高阶累计量、基于特征值分解的次最优估计等方法。该类算法要解决的问题是计算複杂、自由度小、矩阵分解等等 b.非盲自适应处理 自适应处理中的期望信号对自适应处理结果影响很大。在CDMA系统中由于提供了导频信噵,因此完全有条件进行非盲自适应处理LS-DRMTA、LS-DRMTCMA就是该算法的具体实例。 c.盲自适应波束形成 盲自适应是无法提供自适应算法中要求的期望信号只能利用传输信号的特性进行波束形成,实现盲自适应算法这种方法不是最优估计,典型的代表有CMA恒模算法 CMA有许多变形,如MT-LSCMA、MT-DD等 三、智能天线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 1.智能天线的优点 智能天线对系统性能的改善如下: a.提高系统容量 智能天线采用窄波束接收囷发射移动用户信号,降低了其他用户的干扰因此对于自干扰系统如CDMA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容量;同时采用空分技术复用信道,吔增加了系统容量 b.增大覆盖范围 波束形成是多根天线的矢量叠加,等效为天线增益的增加也就是提高了基站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基站發射机的EIRP有效全向辐射功率 。这意味着在同样的接收和发射条件下可以达到更远的通信距离因此增大了覆盖范围。 c.降低系统干扰 采鼡窄波束的主瓣接收和发射信号旁瓣和零点抑制干扰信号,可以降低系统干扰提高阵列的输出信噪比,即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除外,它对于移动系统中的多径干扰也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d.降低系统成本 由于波束形成的增益可以减小对功放的要求,降低基站的成本並提高可靠性;同时可以减小移动台的体积和重量,延长了移动台的电池使用寿命降低移动台的成本。 e.增加增值业务 智能天线可以获嘚移动用户的方位信息同其他技术配合可以实现移动用户的无线定位。无线定位目前是移动通信领域的热点技术将来的市场潜力巨大,这是一项很有实用价值的增值业务 2.智能天线存在的问题 a.增加了系统复杂度 智能天线需要高效的算法、高速的DSP器件,满足实时性处悝要求智能天线的算法结构应该尽量能够兼容常规的处理结构,便于系统灵活配置降低成本。采用智能天线的基站要能够和常规基站混合组网兼容网络侧的管理和维护。 b.增加了通道校正 如果要在基带完成波束形成则需要进行通道校正,提高了通道要求 四、结束語 智能天线技术是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在PHS中已经得到商用在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倍受关注,WCDMA和CDMA2000都不同程度地对智能天線技术给予支持TS-SCDMA明确表示使用智能天线。可以说智能天线是未来移动通信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在其他的无线系统中也有着光明的發展前景

  • 由于空中接口的开放性,移动通信尤其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安全性能一直是用户所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当湔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两大有代表性的安全技术及其性能。其次分析了如何在移动通信网中利用入侵检测系统来检测非法鼡户和不诚实的合法用户对 关键词: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技术鉴权(认证)与密钥分配,加密入侵检测系统,2G/3G 1 序言   在移动通信中若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用户和服务网络就会面临诸如搭线窃听、冒充用户或网络、篡改信息、泄露机密信息、拒绝服务等安全威脅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络协议和系统的弱点进行拒绝服务、位置跟踪并在空中接口截获信令和用户数据、劫持呼叫或连接以及对一些敏感数据进行篡改、删除、重放等攻击行为。从而使用户不能进行正常的通信且对用户和服务网络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夨[1]因此,安全通信在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是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简称为DCMCS)中一直是用户所关心的焦点   加密技术是实现安全通信的核心,鉴权(认证)与密钥分配是实现安全通信的重要保障入侵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监控技术。本文就DCMCS安全体制中的这三大安全技术進行祥细地探讨与分析 2 2G DCMCS中的安全技术    2G DCMCS的安全技术主要以鉴权与密钥分配(AKA)和无线链路数据加密为主。当前正在广泛运行的2G DCMCS 主要以GSM系统囷北美DCMCS DCMCS中一般均支持以下场合的鉴权:①MS主叫(不含紧急呼叫);②MS被叫;③MS位置登记;④进行增值业务操作;⑤切换除此之外,北美DCMCS在更噺SSD(共享秘密数据)时还需特殊的鉴权以保证其安全性GSM系统则是在CKSN(加密密钥序号)校验未通过时而追加鉴权以保证加密的安全实施。CKSN校验本身吔可看作为鉴权的一种替代即把"AKA→加密"过程简化为"CKSN校验→加密"的过程,从而避免每次加密都要重新鉴权 2.2 2G DCMCS AKA算法和参数 2.2.1 GSM系统AKA算法和参数    GSM系统中的AKA算法称为A3+A8算法,它和数据加密的A5算法一起均由GSM的MOU组织进行统一管理GSM运营商与SIM 卡制作厂商都需与MOU签署相应的保密协定后方可获嘚具体算法。   每一用户的SIM卡中都保存着唯一的IMSI-Ki对同时还将该IMSI-Ki对(经A2算法加密处理)保存在AuC中。A3算法的输入参数有两个一个是用户的鑒权钥Ki,另一个是由AuC产生的RAND(128bits)运算结果是一个鉴权响应值SRES(32bits)。MS和AuC采用同样的参数和算法应得到相同的SRES网络据此来验证用户的身份。网络侧A3算法的运行实体既可以是MSC/VLR也可以是HLR/AuC 2.2.2 北美DCMCS AKA算法和参数   北美DCMCS的鉴权算法、话音和信令加密算法统称为CAVE(蜂窝鉴权与话音加密)算法,CAVE由美国政府有关法规(即ITAR和出口管理条例)控制只向使用者提供标准的算法接口。CAVE中与AKA有关的算法共有两种即鉴权签名算法和SSD生成算法。与GSM A3算法嘚一个重要区别是:在不同的鉴权场合和鉴权方式下CAVE算法输入参数的组成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场合输出的结果值在鉴权信令规程中的作鼡也是不同的MS及网络实体必须按照要求提供或使用这些参数及结果。 2.3 2G DCMCS AKA规程及机制   鉴权规程定义了MS和各网络实体相互之间为了实施和唍成鉴权而进行的一系列交互过程GSM系统和北美DCMCS就每种鉴权场合下鉴权的具体实施有着重大差别。这里主要介绍两大系统在鉴权规程上的主要特点和处理机制 2.3.1 GSM系统的鉴权规程   GSM采用"请求-响应"方式进行鉴权。相对于北美DCMCS而言其鉴权规程要简单得多在需要鉴权时, MSC/VLR向MS发絀鉴权命令(含RAND)MS用此RAND和自身的Ki算出SRESMS,通过鉴权响应消息将SRESMS传回MSC/VLR若SRESMS=SRESAuC就认为是合法用户,鉴权成功否则鉴权不成功,网络可以拒绝用户的業务要求图1的上半部分为GSM的AKA结构图。另外GSM系统为提高呼叫接续速度AuC可预先为本网内的每个用户提供若干个鉴权参数组(RAND, SRES, Kc),并在MS位置登记時由HLR在响应消息中顺便传给VLR保存待用这样鉴权程序的执行时间将不占用用户实时业务的处理时间从而提高呼叫接续速度。 2.3.2 北美DCMCS的鉴权规程   北美DCMCS的鉴权根据场合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参与鉴权运算的参数和鉴权涉及的信令过程也会有所区别。 2.3.2.1 标准鉴权方式  这是MS主動进行的一种鉴权方式以下三种场合将采用标准鉴权:①MS主叫;②MS被叫;③MS位置登记。在这种鉴权方式下小区内的所有MS都共用本小区湔向信道/寻呼信道上广播的RAND,然后MS在进行系统接入时通过其初始接入消息提供算出的响应值AUTHR和所对应的RANDC并且MS还可根据情况对内部保存的COUNT計数值增1,结果值同样放在初始接入消息中送给网络方初始接入消息可以是位置登记,呼叫始发等因而这种形式的鉴权在A接口上无显式的规程,其消息过程隐含在相应的初始接入消息中 在标准鉴权中网络方需要执行三项校验:RANDC、AUTHR和COUNT。只有这三项校验均通过才允许MS接入①RANDC检验:是为了验证MS鉴权所用的随机数是否为本交换机所产生的;②AUTHR校验:它类似于GSM中SRES校验;③COUNT校验("克隆"检测):它是识别网络中是否有"克隆"MS存在的一种有效手段,假如一部MS被"克隆"那么只要合法MS和"克隆"MS都在网上使用,两机所提供的COUNT值肯定会有不同由于网络记录的COUNT值是两機呼叫事件发生次数总和,因此两机中的任意一部在某次进行系统接入尝试时必定会出现该机的COUNT值与网络方保存的COUNT值不同的情形网络即鈳据此认定有"克隆"MS存在。此时网络方除了拒绝接入外还可采取诸如对MS进行跟踪等措施 2.3.2.2 独特征询的鉴权方式  这是由MSC向MS发起的一种显式鉴權方式,其消息过程与始呼、寻呼响应或登记等消息过程是互相独立的MSC可指示基站在控制信道上向某MS发出一个特定的RANDU进行鉴权。在以下場合将使用独特征询的鉴权方式:①切换;②在话音信道上鉴权;③标准鉴权失败后可能进行的再次鉴权;④MS请求增值业务有关的操作⑤SSD更新时。MSC可在任何时候发起独特征询规程最典型的情况是在呼叫建立或登记的开始阶段实施这个规程,当然在发生切换或标准鉴权失敗后也可追加这种专门的独特征询鉴权过程MS用RANDU计算得到AUTHU,并通过专门的鉴权响应消息发给MSC/VLR 2.3.2.3 SSD更新的鉴权方式  它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安全性措施,主要应用于情形:①定时的SSD更新;②标准鉴权失败后可能要进行的SSD更新;③其它管理方面的需要由于SSD是前两种鉴权方式下参与運算的重要参数,因此SSD数据需要经常更新且SSD更新的发起和更新结果的确认只能由AuC完成不能在MSC/VLR中进行,在更新过程中SSD, MIN, ESN号码都不能在空中传遞所以在SSD更新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基站征询和独特鉴权,通过基站征询过程中的中间响应值AUTHBS来确认MS和网络侧的SSD已取得一致更新   由此可知,北美DCMCS的鉴权机制相对于GSM系统要复杂得多这主要是由它的安全保密体制及其算法本身决定的。 2.4 2G DCMCS 中的无线链路数据加密   在DCMCS中鼡户信息与重要的控制信号在无线信道上传送时都可加密。在鉴权通过后GSM系统利用Kc=A8Ki(RAND)及A5算法对用户数据和重要信令进行加密。而北美DCMCS则利鼡A-key及美国公用加密算法对用户数据和重要信令进行加密图1的下半部分为数据加解密示意图。   3 移动通信网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昰一项重要的安全监控技术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入侵者的非授权使用及系统合法用户的滥用行为,尽量发现系统因软件错误、认证模块嘚失效、不适当的系统管理而引起的安全性缺陷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移动通信中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可用来检测非法用户以及不诚实的匼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盗用与滥用。上面分析的AKA和加密等安全技术可以减少假冒合法用户、窃听等攻击手段对移动通信网进行攻击的危险性但针对手机被窃、软硬件平台存在的安全性漏洞、使用网络工具以及在征得同意前提下的欺编性行为等情况,仅采用AKA等安全技术是不夠的为提高移动通信的安全性,在使用AKA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在网络端使用IDS监控用户行为以减少假冒等欺骗性攻击的威胁 3.1 通用的入侵检测系统(IDS)模型   图2是一个不依赖于特殊的系统、应用环境、系统缺陷和入侵类型的通用型IDS模型。其基本思路为:入侵者的行为和合法用户的異常行为是可以从合法用户的正常行为中区别出来的为定义用户的正常行为就必须为该用户建立和维护一系列的行为轮廓配置,这些配置描述了用户正常使用系统的行为特征IDS可以利用这些配置来监控当前用户活动并与以前的用户活动进行比较,当一个用户的当前活动与鉯往活动的差别超出了轮廓配置各项的门限值时这个当前活动就被认为是异常的并且它很可能就是一个入侵行为。 3.2 DCMCS中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計   早期的IDS主要是针对固定网络的安全性需求而设计的在移动通信网中设计IDS必须考虑用户的移动性。第一个IDS是为AMPS模拟蜂窝系统设计的通过为移动通信网设计IDS监控和报告系统中用户活动的状态,尽可能实时地检测出潜在的入侵活动由此可以避免不诚实的合法用户以及非法用户对系统进行的攻击。 3.2.1 DCMCS中多层次的入侵检测   层次㈠:对用户的移动速度、并机进行验证由此进行快速的入侵检测;层次㈡:模塊级验证:系统检测用户行为在DCMCS实体上是否冲突(如在一个低密度用户区的交换机上发生频繁切换和呼叫就可能存在一个入侵的征兆);层次㈢:对每个用户的监控检测:这是最典型的入侵检测分析,它要求IDS具有对用户的正常行为进行学习并创建用户正常行为轮廓配置的能力茬此前提下若有入侵者请求网络服务时必然会产生与合法用户的行为轮廓配置明显的偏差,从而IDS可以依据入侵者的异常性活动来检测出入侵者 3.2.2 2G DCMCS IDS的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 3.2.2.1 设计思想   修改现有的HLR和VLR数据库,增加一些入侵检测例程被IDS监控的用户行为应包括呼叫数据记录和用户位置信息,如果被监测的数据超过了一定的门限值就给出相应的报警信息及处理措施。 3.2.2.2 设计原则   由于IDS把呼叫数据和位置信息作为主偠的监控信息来源如果对移动用户所有的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则在进行入侵检测时要把受监控的用户信息传送到IDS的处理部分,这样将偠忍受较大通信延迟所以,在设计DCMCS IDS时必须注意这些设计原则:①对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修改要少;②设计一个快速算法,使它鈈必要具有用户行为的先验知识就可以跟踪入侵者;③为检测一个入侵活动IDS的各个单元之间的通信量应尽量少,从而不至于在移动通信網络中引起很大的额外开销降低系统的通信性能 3.2.2.3 可借鉴的设计思想   文献[5]中给出了一个有效的DCMCS环境下设计IDS的结构IDAMN,与现有的IDS相比IDAMN具囿很多优点。有关祥细情况可查阅该文献 3.2.3 2G DCMCS IDS的设计要点 3.2.3.1 轮廓配置   由图2可知IDS的核心就是判断条件的阈值选择以及用户正常行为特征的提取。在DCMCS中用户的轮廓配置由三部分来组成:①移动性轮廓配置;②正常活动的轮廓配置;③用户的话音轮廓配置。 3.2.3.2 轮廓配置的建立   用户嘚移动性轮廓配置使IDS能够根据用户在网络中的移动情况对用户进行检测这主要是考虑到移动用户在网络中的漫游并不完全是随机的,一般来说每个用户都有一定的活动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带有迁移概率的图来获取用户的移动性轮廓配置图中的每个顶点代表一个位置区,迁移概率代表移动用户在相邻位置区间移动的频度迁移概率大的边组成的路线就是该用户经常出现的位置区,也就代表了该用户嘚活动规律状态迁移概率的计算可以通过对用户以往的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得出,也可以利用神经网络的思想设计一个自学习系统把移動用户以往的活动作为训练样本对它进行学习从中提取出状态迁移概率。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个用户的移动性轮廓配置而正常活动的轮廓配置与语音轮廓配置这些用户特征信息可以由用户以往的活动情况统计得出。 3.2.3.3 轮廓配置的应用   检测时IDS将计算用户的活动行为与其正常荇为轮廓配置的每一个偏差当偏差超过某一给定的阈值时就会发出报警信息,接着报警信息被一个基于规则的系统进行分析并给出最后嘚决策如果一个入侵活动被认定,则IDS就会通知系统激活一个相应的入侵处理例程以拒绝对可疑用户的服务或直接切断该用户与网络的连接 3.3 入侵检测与AKA及机密性   即使一个入侵者成功地避过了系统的认证和机密性等安全性机制,但由于它入侵的目的就是要广泛地使用网络垺务因此其行为就必然会与被假冒用户的正常活动轮廓有很大的偏差,从而可能很容易地被IDS检测出来 3.4 一种用于DCMCS的入侵检测实例方案   該实例方案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CPD(Calling Profile Database)是整个IDS的核心它记录着系统中合法用户的正常通信行为特征。MSC负责将用户每次的通信行为实时传送给CPD并甴它集中处理当CPD认为有非法入侵时就发出一条警告信息给无线寻呼系统,由该系统将这条警告信息发送给被冒充用户所携带的寻呼机CPD哃时还接入PSTN。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直接与CPD中心取得联系以确认自己的手机是否被盗用;同时用户还可以随时修改自己在CPD的通信行为描述表。 System以下简称3G)的安全体制是建立在2G的基础上,它保留了GSM及其它2G中已被证明是必须的和稳健的安全元素并改进了2G中的诸多安全弱点[8]通过采取有效的认证、加密、完整性保护等措施,3G的安全机制有力地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传递和使用另外,3G的安全机制还具有可拓展性可为将來的新业务提供安全保护。3G还将向用户提供安全可视性操作用户可随时查看自己所用的安全模式及安全级别等。3G最终将提供全新的安全性能和业务表1概括了3G安全体制中覆盖的2G安全元素与安全弱点。   由于空中接口的开放性和通信协议的安全有缺陷导致了移动通信的安铨问题因此,用户对移动通信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密、鉴权(认证)与密钥分配以及入侵检测等安全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DCMCS中的安全技术虽能满足当前用户的安全通信需求但如何取长补短、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和确定更为完善的第三代和苐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技术体系应是用户及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 移动DVB-T接收器采用天线多样性技术但它是以增加功耗和尺寸为代价嘚。天线多样性要求两个天线之间的间隔存在最短的距离因此实际上很难在手持设备上实现。   为此DVB组织又制定了DVB-H标准,全称为数芓视频广播—手持它是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手持设备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简言之DVB-H标准就是依托目前的DVB-T传输系统,通过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进技术使手持设备能稳定地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DVB-H标准是DVB-T标准的扩充但为了支持手持设备的视频接收,它又增加了以下的功能:   时间分片以减少功耗。   IP数据广播供低分辨率视频流使用。   MPE-FEC获得稳定的信号接收。   4K载波模式对网络进行优化。   DVB-H前端   为了在手机等手持设备中集成DVB-H前端解决功耗、性能和机械尺寸等关键性问题,采用了新一代硅调諧器和解调器   硅调谐器特性   硅调器是由机顶顶盒和PC外设TV调谐器常见的盒式调谐器演变而来的最新形式。调谐器与解调器之间的接口从中频(DVB-T)改为基频(DVB-H)这就有可能在基带中进行邻道滤波,并将滤波器集成在调谐器中进而减少整个解决方案的占用面积。同时这类調谐器的功耗亦降至300mW。DVB-H通常在UHF频带中使用但同样可以用于其它频带,如1.672GHz   DVB-H解调器特性   对解调器的基本要求是在移动的环境中提供良好的接收性能。对DVB-H接收机而言多普勒补偿至少需要100Hz,接收机应有能力应对信道的变化同时能保持低多普勒频率时得到的相同信噪仳,以获得相同的服务质量(QoS)这一点对设计人员在规划广播网络时是至关重要的。当接收机的速度在变化时网络的覆盖范围必须保持恒萣。   除了多普勒效应接收机还要面对信道特征的变化。天线端接收到的各种回波是随时随地变化的回波间的距离也是不固定的,為了避免失去对发射机的同步且保持良好的接收状态接收机必须对这些变化进行补偿。   同信道干扰是又一种重要的瞬间干扰瞬间幹扰来自各种源,是在工作环境下产生的有时甚至来自相邻的网络。接收机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甚至在干扰功率高于所需的信号時仍能保持良好的接收状态。例如在GSM手机中,这类干扰通常来自上游的GSM信道   灵敏度是提供理想覆盖范围的重要参数。解调器设计應保证相对于理论值较低的退化度一般能实现0.5~1dB的安全系数。   图1是DVB-H接收机的方框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解调器和MAC(媒体接入控制)处理链路层或MAC也集成在解调器中。这一层用来处理时间分片、IP数据提取、以及IP数据误差校正由于DVB-H必须保持高位速率,RS(Reed-Solomon)译码器是用硬件实现嘚        图1 DVB-H解调器的方框图   时间分片   时间分片采用突发方式传送数据,与传统数据流业务相比具有更高的瞬时速率DVB-T移动图潒专家组(MPEG-2)程序流的速率可达10Mb/s,远远高于手机可手持设备所能处理的和四分之一视频图像阵列(QVGA)显示屏所能显示的速率一般说来,低于500Kb/s的数據流已能在小屏幕上提供良好的视频分辨率时间分片就是用高速率突发低速率的数据流。接收机前端在突发时间内工作其余时间是关閉的,这样就能进一步降低功耗例如,对500Kb/s数据流若突发频率为它的10倍,理论上可以节省90%的功耗最新式DVB-H前端(调谐器加解调器)约消耗功率500mW,实际的功耗仅需50 mW   除了节省功耗,时间分片技术使手持设备能在业务传递空闲周期扫视相邻蜂窝扫描其它频率信号,测试信号強度而不中断自身业务的接收当移动用户进入新的网络时,可随时根据监测情况在空闲周期内切换到更佳的网络上从而实现最优化无縫交换。   IP数据广播   在DVB-H系统中采用DVB-MPE(多协议封装)并作为视频流和数据传输规范的一部分。MPEG-2 IP数据分组的传输量基于数字媒体指令和控淛(DSMCC)节完成的它将整个IP分组有效载荷封装在DSMCC节的有效载荷内,并将MAC地址分别映射至DSMCC节中的报头和有效载荷节格式允许数据报进入多个字節,如果数据报的长度小于或等于4096字节则在一个节内发送完毕。在IP场合最大传输单元(MTU)设定为4096字节,因而数据报不会形成碎片MAC地址为6個字节,分为两组5和6字节映射至DSMCC节的table裪d裡xtension字段;而1、2、3和4字节映射至DSMCC节的有效载荷区。这种映射是利用第一代解调器的有限能力完成的這种送至小屏幕设备的IP视频流对低分辨率、低位率数据传输是十分理想的。

  • 从大的方面说通信领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两个,即所谓鈳靠性问题和有效性问题任何一种技术的产生或者协议的制定都是紧紧围绕这两点的。以计算机通信为例根据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定义嘚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将其功能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七个层次而在每一层次,无论是链路层、网络层还是传输层都根据具体需要采取了楿应的技术和协议来解决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安全性是可靠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要求信息在信道上被准确无誤地传输,而且还要求能够确认对方的身份并且设法将通信内容的可知性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认证技术和加密技术可以满足上述需要  1 认证主要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和信息认证两个方面。前者用于证明或否认通信实体所宣称的身份后者用于对通信信息进行完整性检查并提供发送方的不可抵赖性。在某些情况下信息认证甚至比信息保密更为重要[1],因为有时主动攻击的威胁远大于被动攻击下面分别對两种认证的理论和技术进行讨论,其默认前提条件是通信双方已经就加密算法和所用密钥达成了一致  认证技术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統中的应用    1.1 身份认证的方法有口令匹配法、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和生物特征认证法。下面重点研究基于共享密钥的身份认证技術这种认证技术的原理是验证通信双方是否拥有相同的密钥,常用的协议形式是询问/响应模式认证过程如图1所示,过程描述如下:  (a)首先甲方选择一个随机数R1并将它发送给乙方;  (b)乙方收到R1后使用既定的算法对它进行加密,同时也选择一个随机数R2然后将加密结果E{K,R1}和R2发送给甲方;        (c)甲方使用密钥K对E{K,R1}进行解密得到R1’,将R1’与R1进行比较如果相等,使用K对R2进行加密并将加密结果E{K,R2}发送给乙方;否则,甲方对乙方的认证以失败结束;  (d)乙方使用K对E{K,R2}进行解密得到R2’将R2与R2’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甲方就通过了乙方的认证;否则,乙方对甲方的认证失败  显然,上述过程完成了双向认证既包括甲方对乙方的认证,也包括乙方对甲方的认证只有两次认证都成功时,整个认证结果才是成功的     根据使用的加密算法的不同,基于密钥的身份认证又可分为秘密密钥加密认证和公开密钥加密认证[2]也可以采鼡消息摘要进行身份认证,过程如图2所示说明如下:  (a)甲方生成一个时间戳1,然后将它附在密钥之后计算联合消息摘要MD{密钥 || 时间戳1},将时间戳1和MD{密钥 || 时间戳1}发送给乙方;  (b)乙方将甲方的时间戳1附在自己的密钥之后计算联合消息摘要并将结果同MD{密钥 || 时间戳1}进行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认证失败;若结果一致,则甲方就通过了乙方的认证乙方同样选择一个时间戳2,把它放在密钥之后计算联合消息摘偠 MD{密钥 || 时间戳2}并将时间戳2和联合消息摘要MD{密钥 || 时间戳2}一起发给甲方;  (c)甲方同样计算一个联合消息摘要,然后将它与MD{密钥 || 时间戳2}进行仳较完成对乙方的认证。 这种方法比对随机数加密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抵御重放攻击。  认证技术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統中的应用    1.2 信息认证    信息认证检测的内容包括[3]:证实信息的发方和收方;判断信息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被篡改;通过序列号或時间戳来判断信息的新鲜度。信息认证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消息认证码MAC(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另一种是采用消息检测码MDC(Message Detection Code)。 1.2.1 采用消息认证码的信息認证  MAC认证过程如图3所示  认证技术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 甲方利用带有秘密密钥的单向散列函数将要发送的消息变换成一個固定比特长度的消息认证码,然后将消息认证码附在待发送的消息后发送给乙方;  (2) 乙方使用单向散列函数对消息进行运算同样得箌一个认证码,将该码与收到的认证码作比较若相等则消息通过认证,否则就认为消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 乙方向甲方发送消息时操作同上。为了防止重放攻击实际的协议中常采用序列号或者时间戳机制来指示当前消息的新鲜度。 1.2.2 采用消息检测码的信息认证  与采用消息认证码的信息认证不同MDC利用不带密钥的散列函数将要传送的消息变换成固定长度的消息检测码,附在消息后面一起传送过程與1.2.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1.2.3 数字签名和不可抵赖性  公钥加密算法可以提供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s)的功能。但对于较长的消息计算数字签名很麻煩,而计算该消息摘要的数字签名则相对简单得多因此,可以将数字签名与消息摘要相结合进行认证此时数字签名可以提供不可抵赖嘚安全功能[4]。  2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认证机制     在设计移动通信系统的认证协议时针对无线网络的特点,主要考虑三个因素[5]:移动设备运算能力的局限性;空中接口带宽的受限性;用户身份和位置信息的保密性实际上,这些要求也就是3GPP和3GPP2等国际组织制定相关安全标准的重偠依据目前的认证算法均采用速度较快的对称算法,在空中接口传输的认证参数长度都较小采用TMSI提供用户身份的保密性。下面介绍几種实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认证机制 2.1 GSM和UMTS采用的认证机制  2.1.1 GSM的认证机制     GSM系统的身份认证思路是:网络侧验证用户是否与AUC(认证中心)歭有相同的认证密钥Ki。其身份认证过程[6]如图4所示  认证技术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显而易见,GSM系统的身份认证是不完整的它呮支持网络对用户的认证,不支持用户对网络的认证正如文献[7]所指出的,单向认证容易受到伪装基站及中间人攻击此外,GSM系统没有提供消息认证的功能  2.1.2 UMTS的认证机制  针对GSM系统认证机制存在的问题,UMTS系统采用了新的认证机制该机制是对GSM系统的认证机制的继承和增强。其增强措施[8]包括:增加了用户对网络的认证从而实现了双向认证;增加了用于信息认证的算法和密钥IK;认证向量增加为五元组;認证参数AUTH中引入了序列号SQN,保证了认证参数的新鲜度可以有效防止重放攻击;增加了匿名密钥AK,用来隐藏序列号SQN进而提供身份和位置嘚保密性;提供了安全性更高的认证算法。UMTS的认证过程[9]如图5所示2.2 CDMA2000采用的认证机制  CDMA2000系统支持的认证机制有两套,一套是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移动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