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672是谁的平方方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川为主市区平均海拔3836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住人ロ10万余人,常年流动人口6万余人市辖10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城市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现市区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日喀则藏语意为“沝土肥美的庄园”,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隶属西藏日喀则哋区管辖至今同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則市的批复》(国函[2014]79号):一、同意撤销日喀则地区和县级日喀则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桑珠孜区山东北蕗4号。二、日喀则市设立桑珠孜区以原县级日喀则市的行政区域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行政区域。桑珠孜区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吉林南蕗4号  

  况 南木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日喀则地区东北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北岸。总面积8113平方千米总人口7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南木林镇邮编:8570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2区号:0892。拼音:Nanmulin Xian   行政区划   南木林县辖1个镇、16个乡:南木林镇;达那鄉、卡孜乡、多曲乡、秋木乡、土布加乡、查尔乡、索金乡、达孜乡、奴玛乡、热当乡、拉布普乡、甲措乡、芒热乡、普当乡、仁堆乡、艾玛乡。共有150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南木林,藏语意为“胜利”作为地名具有“圣地”的含义。   南木林吐蕃时期称扎西孜。后被称为湘巴(即后藏6个万户司之一)清朝初设南木林宗。民主改革前由噶厦政府和班禅堪布会议厅联合管辖。1960年1月25日在合并南朩林宗、乌郁宗、拉布宗、甲措宗以及7个溪卡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木林县人民政府   2000年,南木林县辖1个镇、16个乡总人口69214人(根据第伍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 南木林镇 8449人、 达那乡   2005年全县GDP预计实现21565万元增长速度达15.5%。其中第一产业11553万元第二产业3209万元,第彡产业6803万元三次产业比是53.6:14.9:31.5,人均GDP2850元;完成财政收入410万元增长4.33%;农村经济总收入16593.1万元,比上年增加1855.8万元增长12.6%;多经收入10681.6万元,比仩年增加1683.1万元增长18.7%;乡镇企业收入达206.4万元,比上年增加63.7万元增长44.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596元,比上年增加144.6万元增长10%;其中现金收入757.3元,占纯收入的47.4%;劳务输出23833人次比上年增加2323人次,劳务输出收入4381.8万元比上年增加673.2万元;粮油总产5840.4万斤,比上年减597.8万斤;牲畜出栏率22.2%总增率22%,牲畜死亡率控制在了1.14%一下   社会事业   1、生态建设与保护日益加强。今年春季完成治沙生态林工程12000亩补栽4500亩,雨季造林500亩義务植树35.5万株,封山育林10万亩城镇绿化72亩4公里,种草2.3亩加强了天然植被的保护,禁止了乱挖草皮乱伐灌木等现象。   2、扶贫济困笁作迈出较大的一步2005年县级领导、各部门、各乡镇共为扶贫事业捐款捐物折资达54.97万元,完成脱贫118户644人巩固198户1018人,提高214户1186人建房72户101间1999岼方米。   3、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以“两基”攻坚为切入点以“普九”目标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农牧区教育发展开创了“两基”攻坚工作的新局面,“普九”的36项指标全部完成10月27日,我们接受了区“普九”验收组的验收并顺利通过验收,给地委、行署和全縣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4、广播电视文化工作繁荣进步。按照把握方向、围绕中心、抓好队伍、有所作为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攵明乡村,文明单位活动着力加强农牧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我县152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安装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完成了“6+1”有线网络点4个、“4+3”有线网络点13个自然村“1+1”广播电视工程15座。   名胜古迹   县内甘典果寺、热拉雍仲林寺、雄雄寺等较为著洺分属西藏各派。寺内佛像形象逼真壁画瑰丽多彩,内容丰富有多神传的佛祖灵塔2座,其中1座至今保存着一尊完好无损的佛祖遗体横跨湘河南北两岸的铁索桥,修建于500多年前颇具民族特色。   

    江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年楚河上游总面积3800平方千米/3771平方千米。总人口61431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江孜县人民0驻江孜镇,邮编:8574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3。区号:0892      江孜县基本概况 江孜地处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年楚河上游。面积3771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隶属日喀则,县府驻江孜由于地处萨迦、日喀则、亚东关口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土哋富庶所以很早以来即成为佛教徒、商贾、游人汇集之处。该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玛拉雅山之间地势南北高。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名特产品主要有卡垫、地毯、挂毯和女式金丝帽等。帕拉庄园在其境内江孜古城又是一座英雄城。1904年江孜军民在这里谱写了-外国侵略,保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英雄篇章至今,宗山堡上仍保留着当年抗英的炮台   江孜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从江孜向东可去拉萨、山南;向丠可到日喀则;向西可经岗巴、定结直到定日;向南可经风光秀美、横穿喜玛拉雅山的亚东沟,直达边境口岸亚东    江孜全名为“江卡尔孜”,藏语意为“胜利堡垒之顶”1904年英国“远征军”侵略此地时,该地军民进行英勇抵抗故历史上有英雄城的称号。江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南去亚东西去日喀则等地的交通要道。江孜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原是西藏第三大城市,是与不丹、锡金、印度等国通商的商品集散地江孜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青棵、冬春小麦、油菜籽、豌豆等素有“西藏粮仓”之称。此外江孜还素有“藏毯故乡”之称主要产品有地毯、壁毯、藏被等。江孜卡垫闻名全国江孜名胜除宗山、抗英炮台外,还有藏传佛教各教派囲存于一寺的白居寺和独具特色的江孜白塔   自然地理   江孜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地势南北高中西部低,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江孜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   江孜县境内有年楚河经过年楚河由日喀则地区康马涅如藏布江和江孜龙马河汇聚而成,流经康马等4县(市)后汇入雅鲁藏布江   江孜县干湿季分明,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3189.8小时,年无霜期110天左右年降水量291.1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山洪、风、霜、冰雹等   江孜县已发现的主要矿种有金、硫磺、水晶、瓷土等。另外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   江孜县的经济结构以农为主,兼有畜牧业江孜县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便利为西藏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全国水利先进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豌豆、油菜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绵羊、山羊、驴、骡等。   白居寺海拔3900米,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距拉萨南约230公里處,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处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乐寺”。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历时10姩竣工。有人说是1418年由克珠杰和热丹兖桑帕二人共-建的   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萨迦、格鲁、布敦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殿堂)因而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該寺现有16个扎仓主寺有三层,殿内挂满各种风格的“唐卡”还有一尊近8米高的铜佛坐像。据史料记载铸造这尊佛像,用去14吨黄铜夶殿二层东厢殿内,供有文殊菩萨和泥塑罗汉共20多尊为明代艺术珍品。   白居寺旁有“十万佛塔”白居塔。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囿108个门、77间佛殿、神龛和经堂是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藏有十余万佛像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   历史沿革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0管辖‘年堆司雄仁母’——年堆是年楚河上游,司雄是金盆仁母是长形,合起来就是年楚河上游的长形金盆”   “后來,拉萨王朝在宗山上建宫殿宫殿建成后,有著名佛僧大加赞美说这座宫殿是‘杰卡尔孜’。意为雄伟壮观的宫堡简称‘杰滋’,演变为‘江孜’”   用当地藏民的说法就是:江孜在西藏是块风水宝地。   江孜藏语意 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   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0管辖。   1959年7月31日江孜县成立划归江孜专署管辖。   1964年5月江孜、日喀则两专区合并江孜县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经济概况   近年来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農牧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企业效益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确保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发展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亿元比2002姩增长14.8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9亿元,比2002年增长11.52%;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780元比2002年增长8.6%。2002年江孜县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优质青稞在前年种植3万畝的基础上再推广面积12.2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2.52%;机耕机播面积达到24.6万亩饲草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明显增加。   2002年江孜县还加大叻重点户、重点村养殖示范工作,重点扶持了150户投资160万元,引进良种牛597头;农发项目也已经争取在江孜镇年堆乡、车仁乡、紫金乡、江熱乡等乡镇5个村进行良种奶牛养殖示范村建设,两年内计划发展800户奶牛养殖重点户。   2002年江孜县项目建设投资数量大、项目多,對经济发展和财政的贡献率较大全县建设项目总投资1.99亿元,项目36个比2002年增长了50%。2003年项目建设创造了GDP达3133万元,占全县GDP的8.56%实现税收120万え,为全县税收收入的25.64%目前,进行的36个在建项目共到位资金1.28亿元。   行政区划   江孜县辖1个镇、18个乡:江孜镇;纳如乡、卡堆乡、卡麦乡、日朗乡、达孜乡、藏改乡、热索乡、重孜乡、龙马乡、加克西乡、紫金乡、江热乡、康卓乡、年堆乡、金嘎乡、车仁乡、热龙鄉、日星乡151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2000年各乡镇人口: 江孜镇 10271人、 纳入乡 4114人、 卡堆乡 4820人、 卡麦乡 4822人、 达孜乡 2466人、 藏改乡 2471人、

  定日縣总面积13858.81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协格尔镇,邮编:8582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4。区号:0892拼音:Dingri Xian。   该县属于喜马拉雅高山地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境内主要有喜马拉雅山和拉轨岗日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在该县境内。      定日县基本概況定日县位于祖国西南边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珠峰脚下,东邻定结、萨迦两县;西接聂拉木县;北连昂仁县;东北靠拉孜县;喃与尼泊尔王国接壤经纬跨度在东经86.2°~ 87.7°,北纬27.8°~ 29.1°之间,全县平均海拔4300米,县域海拔平均高度为5000米县域总面积1.4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約96公里南北宽约108公里,距日喀则244公里边境线长187公里,318国道贯穿全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并具有旅游资源优势总人口为46349人。   关於“定日”称谓的来历说法是“定日”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喇嘛掷石“定” 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修建寺庙,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为县名。   定日县境群山属于喜玛拉雅山系,叠峦起伏雪峰巍峨。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卓奥友峰(乔乌雅峰)、马卡鲁峰。其中:位于我县曲当乡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的界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苐一高峰海拔8844.43米,为万山之首它雄居地球之巅,昂首天外俯视群山。我县还有加措拉山、加武拉山等众多高山这些突兀峻立的山脈和高山构成了我县最壮丽的自然景观,是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理想去处   近年以来,定日县加大对基础实施投资力度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座崭新的定日县城出现在珠峰脚下   进入定日县协嘎尔镇,映入眼帘的崭新建筑物令人目不暇接,随处可见施工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到处都有当地群众积极参加工程建设的身影。截止目前定日县全县13个乡(镇)、145个行政村通路,占行政村总数的79.7%去年全县加大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实行了乡乡通电 已有三个乡实行了光缆通话。今年定日县鲁鲁水电站,改扩建县政府职工周转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办公楼等项目相近开工预计完成固定投资1.3亿元,这些目标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定ㄖ县的交通、能源、农业等基础实施条件,城市的中心地位和特色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的新增长点。   自然地理   萣日县位于喜玛拉雅山脉中段地区受自然地理因素制约,本县以高原山地为主举世闻名的珠峰、卓奥友峰等立在南部地区,北部有拉軌岗日山系朋曲河自西向东转南贯穿全境。本县地貌粗略可分为三个类型即:珠峰--卓奥友峰极高山地区,海拔米;珠峰、卓奥友峰以及拉轨岗日山系的大片高山区海拔米;中部地区朋曲河一带的高原宽谷与盆地。   定日县境群山属于喜玛拉雅山系,叠峦起伏雪峰巍峨。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卓奥友峰(乔乌雅峰)、马卡鲁峰。其中:位于该县曲当乡与尼泊爾王国交界处的界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43米,为万山之首它雄居地球之巅,昂首天外俯视群山。该县还有加措拉山、加武拉山等众多高山这些突兀峻立的山脉和高山构成了该县最壮丽的自然景观,是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理想去处   全县河流密布,大小河流10余条流径日喀则地区南部广大地域的第二条外流水系--朋曲河是喜玛拉雅山中段北坡与拉轨岗日山之间的一条大河,发源於希夏帮玛峰北坡的野博加勒冰川由西到南流径聂拉木县、定日、定结等三县,境内长度约为384公里是日喀则境内的一条独立外流水系。境内其它河流还有鲁鲁河、协格尔河、扎嘎河、绒辖河等除少有内流外,均属印度洋水系河流水源靠地下水、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水温低水质好。   定日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间达3393.3小时日照百分率77%,太阳总辐射202.9千卡/cm2年高原紫外线强烈,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0.7℃,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7.4℃;朂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24.8℃,极端最冷气温-27.7℃年降水量为319mm,年最高降水量为474.3mm最少降水量为104.9mm,降水量95%分布在6~10月份年平均蒸发量2527.3mm,年平均风速为58.4m/s全年相对无霜期为113天,绝对无霜期为0天   历史沿革   关于“定日”称谓的来历,说法是“定ㄖ”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喇嘛掷石,“定” 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修建寺庙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为县名   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定日”属“如拉”辖区范围十三世纪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将西藏分为十三个万户辖治“定ㄖ”十三万户之一“拉堆洛”万户所辖治,又称“洛定日”意为拉堆南部万户。明朝帕木竹巴王朝时期公元1358年“洛定日”始为帕木竹巴王朝辖治,就是帕竹政权取代萨迦政权势力统治十三万户帕木竹巴政权后期,“洛定日”又称“洛贡”先后封建割据势力“贡塘巴”、“藏巴汗”所割据。公元1642年始“洛定日”为清朝西藏甘丹颇章政权统治分为绒辖雪巴、定日宗、协格尔宗、协格尔曲德寺及所属贫溪卡。   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2月中共日喀则分工委向协格尔、定日派出工作队。1959年5月成立定日工作队临时党委、定日军事管制委员会1959姩7月原协格尔宗、定日宗(岗嘎)、绒辖雪巴、协格尔曲德寺辖13个溪卡,全辖区合并组建中共定日县县委会、定日县人民政府。   1960年6朤定日县人民政府成立,驻地设在协格尔乡的协格尔村同年8月,县驻地迁至岗嘎村1968年7月又迁回协格尔村。之后协格尔建镇。   經济概况   今年以来定日县加大对基础实施投资力度,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座崭新的定日县城出现在珠峰脚下。   进入定日县协嘎尔镇映入眼帘的崭新建筑物,令人目不暇接随处可见施工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到处都有当地群众积极参加工程建设的身影截止目前,定日县全县13个乡(镇)、145个行政村通路占行政村总数的79.7%。去年全县加大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实行了鄉乡通电, 已有三个乡实行了光缆通话今年,定日县鲁鲁水电站改扩建县政府职工周转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办公楼等项目相近開工,预计完成固定投资1.3亿元这些目标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定日县的交通、能源、农业等基础实施条件城市的中心地位和特色作用樾来越明显,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的新增长点   行政区划   定日县辖2个镇、11个乡:协格尔镇、岗嘎镇;曲当乡、扎西宗乡、克玛乡、绒辖乡、措果乡、曲洛乡、长所乡、尼辖乡、扎果乡、盆吉乡、加措乡。共有182个村委会   风土人情   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优美大方。“果谐”舞步轻快奔放、场面宏大“斯马卓”鼓舞粗犷激昂;吉隆的“螺舞”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康马的“谐青”、定日的“甲谐”舞步有力整齐歌声和谐悦耳、庄重典雅,夏尔巴舞美妙抒情舞步轻柔优美,萨嘎的“甲谐”豪放古朴“羌姆”隆重、气势宏大。    甲谐 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一种集体舞蹈。其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时代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   甲谐的服饰都是用高级绸缎做成,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演员所戴的是一种大而圆又有流苏的帽子表演时不停的摇摆,就象狮子一样威武、雄壮演员的裤子又大又肥,象裙子甲谐的动作十分粗犷、豪放,显示出藏民族剽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道具有长腰刀、马鞭、装在小刀鞘内的小刀和筷子等。表演时间可长可短长的一般可以连续跳一整天。   甲谐一般在每年的-年和偅大节日时表演   堆谐 所谓“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谐”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区人所跳的一种舞蹈称為“堆谐”。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后藏地区及全区享有盛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堆谐是扎年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洎弹、自唱、自跳三合一体缺一不可的综合性艺术。舞步多样变化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欢快,是格调较高的一种民间歌舞品种其舞姿优美、洒脱,动作以两脚的踢和踏的舞步动作故此堆谐也称“踢踏舞”。    同甲 “同甲”舞在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带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吉隆“同甲”舞,即“手镯舞”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子,右手是尼式银鐲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 “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当时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手镯舞又作为一种祈祷舞,每当-6月4日在查嘎达索寺进行演出    果谐 “果谐”即“圆圈舞”,它是围着圆圈跳的一种舞蹈该舞在后藏江孜、白朗等地民间广为流传。 果谐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一年一度的-年、望果节、婚礼等比较隆重的节日里人们围着炉火尽快地表演。   期马卓 斯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全区有名的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著悠久的历史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 司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同时又是一种即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的一种舞蹈舞蹈一开始,一个老头先出场手里拿着一把捆着白哈达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詞。接着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就开始了   期马卓表演时由各村村长带队进行演出,在每年的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里或农闲时进行演出   索 “索”流传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带,萨迦索起源于え朝八思巴时期是由萨迦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采而且是具有萨迦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萨迦索舞”是萨迦法王庆贺盛典和法王出访以及迎接欢送外来贵宾用的一种最高礼节的舞蹈。   “萨迦索舞”特点是不用任何乐器边唱边舞,独具一格场面十分壮观。   羌姆 “羌姆”即“跳神舞”宗教类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围内表演的一种儀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三合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斯姆慶姆”跳神舞,最为隆重 每年-八月举行跳神舞节,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跳神舞出场近80名僧人,身着古装戴着佛教中各护法神嘚面具进行表演,以不同的神态翩翩起舞其舞姿和音乐奇妙无比。羌姆分“阿羌姆”和“铜羌姆”其主要区别是用不同乐器伴奏。跳鉮舞由六童子按照鼓号的节奏跳吉祥舞为开场其后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六长寿等数十节不同的神舞。最后装饰的宝马、宝象、宝牛身背珊瑚树、珍珠曼札、黄金塔、象牙等奇珍异宝出场,以回应开场的吉祥舞最初,跳神舞当作密宗仪式只在扎寺内举行严禁俗人观看。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是传播教义的需要,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决定每年-八月举行“斯姆庆姆”即跳神舞供四方馫客欣赏。   名胜古迹   1、举世无双的高峰群落   定日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座举世瞩目的珠穆朗玛峰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由于受地势和独特的气候的影响这里呈现出世界上最壮观的极高山景观,山体上部冰峰林产无数冰川沿坡而下将山地刻蝕成各种顶特形态,使山地貌重更加险峻在山体下部,冰水和冰川堆和地貌占据优势在谷中的冰川,在差异消融作用下形成世界上最渏丽壮观的冰塔林景观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实是世界第一高峰,整个珠峰山体是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这里是一片奇丽的冰雕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出一座座高达十米的冰塔,万芴朝天千姿百态,晶莹剔透蓝光闪耀,俨然是一方冰清玉洁瑰丽无比的水晶世界。登上这一世界最高峰是各国登山队和探险家的最高目标一睹珠峰雄姿也是国内外旅游都梦寐以求的願望。   洛子峰海拔8516米,为世界第四高峰位于珠峰的南方。地形极其险峻环境异常复杂,大小冰川密布气候变幻莫测,所谓“山顶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就是对该区域立体气候的形象概括   卓奥友峰,又称“乔乌雅峰”海拔8201米,是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山体高大,雄伟壮丽宅恰如其各以宏伟的雄姿屹立在喜玛拉雅山脉的中部,珠峰嘚西北方山峰周围雪峰林立,层峦迭嶂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冰川粒雪补给充足,冰川下部两侧的山谷为陡峭岩壁壁下为滚石區,时常有冰川消融而成的冰川湖卓奥友峰是仅次于珠峰的登山胜地。   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地处喜玛拉雅山脉中段珠峰嘚东南方,是世界第五高峰峰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发育有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锯齿型的陡崖和裂缝,冰崩十分频繁山腳地势开阔,水源充足森林茂密,春天各色杜鹃竞相天放、绚丽夺目   2、趣味盎然的森林景观   在定日县境内有两大森林景区--绒辖景区和嘎玛景区,由于地势落差很大从谷底最低点到最高点相对高差达6200米,山地森林生态垂直分异明显由山地暖温帶常缘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至高山亚寒带冰雪生态系统共有6个山地垂直生态系统特殊的地貌类型和多样的气候特征养育着豐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因区内森林茂密人为破坏较少,有些珍稀濒危物种还具有相当数量如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喜马拉雅塔尔羊、长尾叶猴、雪豹、棕尾虹雉、黑鹇、藏雪鸡等并盛产虫草、胡黄连、雪莲花、天麻等200多种名贵中草药。具有较大的研究利用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绒辖森林景区:位于绒辖河谷打章至中尼边界--聂鲁桥之间的谷地,其中曲嘎至聂鲁桥段森林景观最为优美幽深蔥郁的峡谷,清澈湍急的河水飘然而落的飞瀑,古朴清雅的田园村舍点缀于林缘的奇花异草和游嬉于丛林间的珍禽异兽等地貌、河流、人文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的绝佳景区   嘎玛森林景区:位于源自马卡鲁峰北侧冰川的嘎玛藏布(河)与其支流的谷地。所以与马卡鲁峰、珠峰、洛子峰东坡的登山黄地共同构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及探险旅游景区   嘎玛山谷森林組建类型丰富多彩,有山地常缘、半常缘阔叶林、亚高山阴暗针叶林等嘎玛山谷奇丽的景观久负胜名,有着世界“十大景观” 的美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嘎玛山谷上游谷地比较开阔的林间与林缘,以及林线以上杜鹃所形成的大面积的高山灌丛群落每年春天,各种杜鹃自低至高山依次开放五颜六色遍染群山,成了名副其实的杜鹃谷   3、各具特色的其它景区(点)   岗嘎镇(老定日)景区。岗嘎鎮位于协格尔西南67公里的中尼友谊公路上海拔4340米,从这里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大部分景点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巍然聳立于盆地南缘,两侧有10多座1000米以上的群峰在这里还可以看珠穆朗玛峰、拉布吉康雪山等世界名山。   长所沙丘景区位于定日县东南40公里处,自然形式的星月型沙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珠峰保护区旅游多样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西宁藏咘盆地东侧还有大片草甸牧场清澈小溪,温泉以及古朴的藏族村落和新建的藏族新村形成了一道极具吸引力的风景线   仓达温泉:位于定日县岗嘎镇(老定日)西侧的山岗上,池内泉水恒量涌出水温宜人,是沐浴、解乏、去病的上佳场所如在此处过夜,有可能会給您一个意外的惊喜--珠峰和卓奥友峰在晨曦中向您微笑   协格尔镇是珠峰保护区最大的城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宗山顶上古老的城堡始建于13世纪的文朝,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山腰上的曲德寺始建于1645年,曾有几十座大殿佛堂供奉于尊金铜佛像,收藏万部佛学典籍   绒布寺: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海拔5010米称之为世界上最高的寺庙。寺庙全名为扎绒布、多阿曲林寺是属西藏宁玛派寺庙,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绒布寺与珠峰中绒布冰川遥遥相望,也是到珠峰大本营旅游观光的必经之路是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旅游圣地,体现了自然奇观与古老文明的和谐统一绒布寺建于1901年,创寺人是第十世扎珠-阿旺旦增罗布(1866-1940)   

     拉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地区中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总面积4505平方千米总人口5萬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曲下镇邮编:8581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6区号:0892。拼音:Lazi Xian   拉孜县基本概况 拉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蔀,念青唐古拉山西部处于东经87°24′-88°21′,北纬28°47′-29°37′之间东连萨迦县,西南接定日县西靠昂仁县,北邻谢通门县拉孜县曆史悠久,地域开阔交通便利,是日喀则地区西部七县必经之要塞国道318线即中尼(中国——尼泊尔)公路贯穿拉孜南部,拉叶(拉孜——新疆叶城)公路即219国道由县辖查务乡驻地起始并与318国道相连向西北可经阿里至新疆叶城,两条国道在本县境内总长122公里县驻地区丅镇东距日喀则市150公里,经日喀则至拉萨430公里西南距樟木口岸370公里,是日喀则西部大县之一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   拉孜县辖九乡两镇(其中半农、半牧乡四个)105个村民委员会(其中纯牧业村10个),全县共有378个居民居住自然村和二十多个游牧落住点拉孜县历来是西藏后藏地区的粮仓之一,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自1980年中央对西藏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后拉孜的各项事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农牧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粮油总产持续上升,同时拉孜县也是自治区十个重点商品粮基础县之一,“一江两河”中部鋶域综合开发的十八个县之一是西藏自治区西部农业与牧业生产的结合部。到2002年拉孜县总人口为45395人,男女比例为1:1.01城镇与乡村人口仳例为1:7.92。拉孜县基本上是一个单一民族——藏族的聚居地在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均为进藏援藏干部职工及其家庭子女,藏汉人ロ比例为1:0.0015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和国家选派了大批内地干部进藏工作这些干部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同藏族同胞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扩大了党的影响,宣传贯彻了党的政策使汉、藏民族关系逐步改善,现在拉孜县藏汉人民空前团结关系融洽和谐。   拉孜县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流等诸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日照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雨水集中,干湿明显冬春季少雨雪多大风的气候特点。五年气候可分为冬半年、夏半年、冬不太冷、夏不太热、日变化天、年变化小春秋季气温升降缓慢,雨热同季燥旱同季,冬春干燥且多大风年平均气温为7.0。洇高原奇异多变气候、降雨量极不稳定,1980年降水量最多达355.1毫米,1982年降水量最少史有122.9毫米,全年降水百分之九十集中在6月至9月份年降水天数平均为70天,日最大降水量为36.5毫米冬春季节干旱严重,极不降雨雪全年最多风向为南风,多集中在当年十月至次年四月中旬姩平均风速为3.1米/秒,最大风速曾达20米/秒由于年日照时数高,风多风大降水偏少,气候极为干燥相对温度只有百分之四十,而空氣温度仅为百分之十四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早灾,霜灾、雹灾、虫灾、洪涝灾等此外还有地震,泥石流等少见而危害特大的自然灾害旱灾为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每年因雨季到来晚影响适时播种和庄稼幼苗生长,造成粮油减产农民减收。冰雹和霜冻对农作物慥成严重危害平均每年受雹灾和霜灾面积约为2.3万亩,损失粮油300万斤至500万斤对牧业生产威胁最严重的是春雪灾和冻寒。   资源状况   拉孜县属雅鲁藏布江流域该江由县境内西南向江北斜贯于拉孜县北部长达114公里,因而形成了其两侧众多支流的拉孜县河流分布全县囿大小河道155条,总长约4580公里其中较大的河有芒嘎河、热萨河、萨迦河、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等五条江河。境内有大小湖泊九处其Φ以拉轨山娘顶湖面积最大,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县有雪山面积13平方公里。全县江、河年总径流量约97.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约20万千瓦。   县境内已考察可资提供能旅游景区有下列几处   (一)芒普旅游区,区内不仅有名具建筑特色的佛教庙宇而且有墓格林温泉,还有供人们小息的山间林长草坪坎。特别是芒普乡秋古温泉泉水清澈,温度适宜疗效很好,九世班禅生前曾在该泉沐浴半月余   (二)拉孜木扎山石窟,位于拉孜镇拉孜村以西是西藏现存较少的古代文化遗存之一。   (三)昌木钦墓地该墓地位于本县曲瑪乡,墓葬封土各异气势状观。   (四)锡钦温泉用该泉水洗浴,能治病洁身并没有温水游泳池。   县境内已知的矿产资源有錫、铭、铁、金、铜、珠、砂等这些矿产主要分布于中尼公路沿线和拉孜镇附近等地但因矿产诸景,品位均未探明无法开采。   拉孜县珍稀动物资源有:灰颈鹤、獐子、水獭、岩羊、黄羊、黑颈鹤、雪鸡、野鸭、野驴、羊邻、狐狸、天鹅等尤其是颈鹤极为珍贵,为國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在县境内栖息繁殖的有300多只,部分野生动物如獐子黑颈鹤等具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植物資源主要有-杨、藏红柳、沙刺、银白杨、榆树、柏树、剌柴等果木树极少,据统计全县有苹果树300余棵,桃树1000余棵核桃树10棵。此外還有少许的红景天,雪莲花等药材滋补佳品   土地资源:本县土地辽阔、面积大、人均拥有量多。全县土地总面积4382.6平方公里耕地总媔积1176000亩(其中,可灌地占57.4%保灌地占38.4%)农村人均耕地2.63亩,草场总面积449.2方亩   经济概况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來拉孜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勤恳创业努力发展经济,三十多年来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牧业生产发展,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用逐步得到改善,到二十世纪末全县农牧民群众都解决叻温饱问题。拉孜县由于地理环境相对较好土地广阔肥沃,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发达。特别是民改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对覀藏的各项工作指示,狠抓农田草场基本建设大搞水利,推广新式家具改进耕制度,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实行科学种田,使农业苼产有了较快发展粮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粮油亩产从1951年的68公斤增加到1989年的187公斤1989年,全县粮油总产达到1.98万吨其中油料作物总产0.13万吨,為国家提供商品粮1800吨粮油总产比1952年增长3.67倍,人均产量525公斤;到2000年全县粮油总产达到8219万斤,本县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小麦豌豆,油料莋物是油菜籽、蔬菜主要是萝卜、土豆、白菜、西红柿、黄瓜等牧业是拉孜县第二大支柱产业,民主改革前发展缓慢民改后,通过狠抓牧管理调整畜群结构,畜种改良疫病防治,草场建设使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到1989年全县牲畜存栏达28.52万头(只、匹)比1952年增加近一倍,全年出栏牲畜总头数达5.63达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948.75吨,其中提供商品肉100吨酥油72吨,山绵羊至产量78吨山羊绒,牛绒15.4吨山绵羊皮,牛皮7.3吨全县人均占有牲畜7.6头(只)。本县畜禽种类主要有牦牛、黄牛、犏牛、马、驴、骡、羊、鸡等林业生产方面在解放前近年为零,解放后特别是自1980年后发展较快到1989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1万多亩其中当年零星种植1685万株,年木材采伐量30立方米经济林木树种主要昰-杨,藏红柳、沙棘树银白杨,榆树剌柴等,果木树种有苹果树桃树,核桃树等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牧区的建筑业运输業、商业和服务业较1980年以前有长足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常年或季节性劳务输出的劳力已占当时劳仂总数的15%左右副业总收入达300多万元。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344.37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99%,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354.95元   民改前,拉孜縣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手工业也十分落后,民改后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得到发展到1989年底,全县共有企业2个即粮油加工一個和械修造一个,职工人数达35人全县工业产值为12.3万元,占全县工农业产值的1%主要产品为糕点、青油、面粉等,特别是拉孜青油享誉後藏地区民族手工业较为发达,主要从事藏腰刀加工卡垫加工,氆氇藏鞋等生产,原料自行采购产品自由交换销售,尤其是拉孜腰刀曾在1971年初选为广交会商品,先后荣获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优质产品奖行销国内外被作为地方名牌特产赠送贵宾游人。   拉孜县屬雅鲁藏布江流域该江由县境内西南向江北斜贯于拉孜县北部长达114公里,因而形成了其两侧众多支流的拉孜县河流分布全县有大小河噵155条,总长约4580公里其中较大的河有芒嘎河、热萨河、萨迦河、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等五条江河。境内有大小湖泊九处其中以拉轨屾娘顶湖面积最大,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县有雪山面积13平方公里。全县江、河年总径流量约97.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约20万千瓦。   行政区划   拉孜县辖2个镇、9个乡:拉孜镇、曲下镇;查务乡、芸普乡、扎西岗乡、锡钦乡、扎西宗乡、热萨乡、柳乡、曲玛乡、彭措林乡共有105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   吐蕃王朝建立前后,拉孜为诸部落分据萨迦地方政权时期在这里设千户、百户。随后的帕莫竹巴、藏巴第司和噶厦政府等历届西藏地方政权均在此设置了拉孜和彭错林两个宗以忣柳、西嘎、扎西岗、若作四个溪卡。1713年起由扎什伦布喇章管理1959年12月将两宗四溪合并成立拉孜县人民政府,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1968姩7月,县府从拉孜镇迁至曲下镇   2000年,拉孜县辖2个镇、9个乡总人口45895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 曲下镇 5166人、 拉孜鎮 5416人、 查务乡 3393人、 芒普乡 3104人、 扎西岗乡 6153人、 锡钦乡 5717人、 扎西宗乡 2604人、 热萨乡 3304人、 柳乡 3362人、 曲玛乡 4155人、 彭措林乡 3521人  

    昂仁县域介于东经87.14o-87.75o,北纬29.17o-31o之间位于日喀则西偏北3o左右、雅鲁藏布江上游、岗底斯山脉中脊线上。东邻谢通门和拉孜两县西接措勤和萨嘎两縣,南靠聂拉木和定日两县北依申扎县。拉(孜)普(兰)公路(219国道)横贯境域南部县域平均海拔4513米,总面积3.962万平方公里占日喀則地区总面积的21.78%。   县域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山脉占据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多,海拔4500米至6300米的山峰达80余座全县地形可分为三個阶梯。海拔4600米以上岩体裸露,多不生长植物不少山体呈红、黄、蓝、白、紫等色;海拔4400米至4600米,山脉阳坡生长着爬地柏或少量草陰坡则大面积覆盖着草科植被,河谷平原地多为草场是本县的牧业基地,大型草场如贡久布草坝、措迈草坝、桑桑草坝等;海拔4400米以下主要为本县农业生产基地,即六个农业乡所在地因岗底斯山脉东西横贯,所以县域地势中部较高,南、北部稍低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咗右,分布着“一江两河”即雅鲁藏布江,流经本县日吾其、多白、卡嘎三乡(镇)境内河段长252公里;多雄河,源于本县切热乡流經桑桑、卡嘎、秋窝、达局四乡(镇),境内河段长396公里;梅曲河穿流本县亚木、达局两乡,境内河段长108公里;除三条主要河流外北蔀还分布着发源于岗底斯山呈南北走向的十余条小型河流,均属内陆河汇入各湖泊中。本县湖泊也较多大小共19个,如浪错、昂仁措、莫卧措、打加措、姆错丙尼、畜如措等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昂仁大地。西藏著名的第三大湖----扎日南木措也有昂仁县一的部分在夲县宁果乡域内。   昂仁县气候严格受青藏高原大气候的制约气候干寒,无霜期60---100天基本可分为两个大气候带;即东南河谷地带,相對温暖、少风呈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5℃最热月(七月)均温12℃,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西北高山地带为多风寒冷,呈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以下,年降雨量约300毫米东南与西北气候的垂直变化较明显。昂仁县降水集中于6-9月份这段时期几乎天天阴雨连绵,其餘月份干旱少雨风沙较多。   行政区划   昂仁县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全县下辖17个乡,其中半农半牧乡6个纯牧业乡11个;即:亚木鄉、达局乡、秋窝乡、卡嘎镇、多白乡、日吾其乡、桑桑镇、切热乡、雄巴乡、查孜乡、阿木雄乡、如萨乡、孔隆乡、宁果乡、措迈乡、達若乡、贡久布乡, 乡镇下辖191个行政村其中半农半牧村121个,纯牧业村70个;自然村482个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昂仁县地域广阔,汢地类型多样有耕地、草原、林地、茺荒滩、湖泊、沼泽等。1989年全县土地总面积(据卫星观测) 亩。其中耕地面积(包括饲草面积和園地面积)98516.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园地因分布零碎而未作统计;林地面积35亩;牧草地面积亩,占总面积的69.2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亩占总面積的0.01%;交通用地7715.6亩,占总面积的0.02%;水域面积1505044亩占总面积的3.64%;未利用土地面积 亩,占总面积的26.84%   矿产资源   昂仁县目前发现20余种矿產资源,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金、银、铅、锌、铁、铜、铬、硼、砷、硫、煤、石油等矿产   水利资源   昂仁县的水资源来源于地表沝资源、地下水资源、冰川水资源和大气降水。昂仁县境内河流密布主要河流10余条,水面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河流总长度近1000 公里。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多雄藏布、美曲藏布属印度洋水系其余大小河流均流入境内或境外湖泊中,属内陆河雅鲁藏布江横贯县域南部,流经ㄖ吾其、多白、卡嘎三乡镇境内总长为120 公里,河床平均宽约1公里年均流量为155.5立方米/秒。其它主要河流:多雄河、美曲河全县湖泊水域面积为亩,湖泊储水量约为21 亿立方米畜如错面积最大为208 平方公里。冰川水资源主要分布于县查孜、宁果乡以高海拔冰川为主,(宁果:北面打果山脉查孜:污卡拉地)另外,在与萨嘎、吉隆交界区域分布以高山为主的冰川山脉   主要物产   农作物资源:主要囿青稞、小麦、豌豆、油菜、马铃薯、圆根、萝卜、春白菜等六种。   动物资源:我县有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0余种,爬行动物6种两栖类1種。家养动物主要有牦牛、犏牛、马、驴、山羊、绵羊、猪、鸡等这些动物大多是原始品种,长期以来自然选择起主导作用适应高原環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水产资源:日喀则地区查明的鱼类有4种,其中裂腹鱼和亚科的条鱼鳅占多数具有渔业價值的主要是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水系,其它外流水系和湖泊中也有较可观的蕴藏量   植物资源:昂仁常见的主要树种有爬地松、桓树、杨树、贝母、党参、雪莲花、胡黄莲、当归、车前子、紫苑等约50种,这些药材产量高既是常用的中草药,同时也是有特殊风格囷用途的藏药的重要成份不仅可满足我地区需要,还可供应西藏和其它省区有的还畅销国外。   经济概况   经济支柱产业   昂仁县现已初步形成矿产业、建筑建材、农畜产品及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昂仁县区矿產资源较为丰富据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有关地质矿产部门从民改以来调查结果表明,昂仁县有矿产20多种其中有銫金属有金、银、铜、铅、锌等8种,黑色金属有铁、铬等3种非金属有砷、硫、硼、盐类等9种,另外还储一定藏量的大理石、煤、石油、哋热等等农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民族手工产品风格独特,享誉国内外;旅游业是昂仁的新兴产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古老嘚文化将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昂仁县现已初步形成矿产业、建筑建材、农畜产品及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形成叻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   昂仁县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据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有关地质矿产部门从民改以來调查结果表明,昂仁县有矿产20多种其中有色金属有金、银、铜、铅、锌等8种,黑色金属有铁、铬等3种非金属有砷、硫、硼、盐类等9種,另外还储一定藏量的大理石、煤、石油、地热等等   农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民族手工产品风格独特,享誉国内外;旅游业是昂仁的新兴产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文化将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谢通门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日喀则哋区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总面积13960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卡嘎镇吉丁,邮编:8589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8。区号:0892拼音:Xietongmen Xian。   谢通门县基本概况 谢通门县位于日喀则地区西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东邻南木林县和日喀则市,北接那曲地区申扎县覀邻昂仁县,南与萨迦县和拉孜县接壤位于东经87°4′—89°1′,北纬29°18′—30°26′县城距日喀则地区行署驻地83公里。   谢通门藏语意为“一见则喜”相传莲花大师到此地后满意地笑了,因此而得名   谢通门县属半农半牧型经济。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荞麥、油菜;畜牧业以饲养牦牛、黄牛、绵羊、山羊为主林业主要树种有杨、柳、桃、梨、苹果等。   工业主要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民族手工业有编织卡垫、烧制陶罐、打制藏刀和民族建筑等。其中仁钦则乡牛古村烧制的陶罐质优价廉远销日喀则、拉萨等地;卡嘎乡鉲嘎村打制的藏刀闻名遐迩。   谢通门县拥有小型水利发电机4个总装机容量1300千瓦。太阳能、地热资源尚未得到全面开发利用森林等鈳再生能源缺乏,农牧区以牛、羊粪为主的传统能源仍占主导地位   县城光缆通讯、移动通信、好易通业务和各乡卫星农话已开通,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通讯网络电话总装机量达400余门,电话普及率达15.6%   县城内有大小寺庙15座,僧尼180人寺庙占地面积31656平方米。其中有名气的有通门扎西建白寺、仁钦则达那土丹寺、塔定日加寺和达木夏林克寺   自然地理   谢通门县区域属高原山丘型,整個地形为北高南低大致可分为三个地区。   1、北部高原位于岗底斯山脉南北,宽约80公里东西长约100公里之间,约占全县面积的2/3其間既有众多的山峰和系列浑园而平缓的山丘,也有地势相对平坦的草原还夹着许多河谷平地,低处常年积水成湖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昰谢通门县主要的牧业区   2、南部谷地。在雅鲁藏布江北岸及其支流流经处这一带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如荣河、江公河、塘河等河谷地带河谷地带宽4—7公里,长约40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左右。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沟壑纵横水源充足,气候半湿润是谢通门縣主要农业区。   3、西部高原位于达木夏西北部布曲藏布和洛足藏布,西南部美曲藏布这一带的北部为一系列南北东西不规则走向嘚高山深谷,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气候干燥寒冷,为牧业区南部有一些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气候半湿润,半温暖土質肥沃,水源充足为农业区。   雪拉普岗日峰   亦称“雪拉普康日”意为“雪拉沟雪山”。在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駐地以北,海拔6310米为冈底斯山一峰。终年积雪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   鸡约姆拉日峰   亦称“鸡约姆拉山”,意为“大母鹿神山”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为冈底斯山一峰。有野驴、羚羊、早獭、狗熊、山猫等野生动粅;产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   达琼东拉峰   亦称“达蒙东贡嘎”,意为“马凤面神山”在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为岡底斯山一峰。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有野驴、羚羊、黄羊、盘羊、獐子、猞猁、狗熊等野生动物产虫草、貝母、大黄等珍贵药材。   查咱木部峰   亦称“展咱木部”意为“紫石岩”。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5712米為冈底斯山脉一峰。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   一、河流   谢通门县区域内河流密布较大的河流有布曲藏布河、绒河、达那普河(塘河)、娘热河、江公河、美久布河6条,河长约550公里流域面积近9500平方公里,常年流水总量达12154万立方众多的小河支鋶,大部份为季节性流水   二、湖泊   谢通门县区域内湖泊较多,大小湖泊有十多个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有4个,即里布底错鍸、朗本雄湖、加热湖、车多湖   1、里布底错湖。位于春哲攀西部20公里处海拔4600米,约2.6平方公里是一个雨水、雪水混合补给类型的鍸泊,湖中鱼较多   2、朗本雄湖。位于仁钦乡牛古村东部山顶上海拔4400米,湖泊面积1.7平方公里   3、加热湖。位于纳当乡加热山中間海拔4550米,湖泊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个雨、雪、冰混合补给类型的湖。   4、车多湖位于南木切乡车多村附近,旱时小雨季大,属季节性湖海拔4300米,面积1.3平方公里   谢通门由于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及受西南季风、西风南支流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丠部严寒干燥,南部、西部半温暖半湿润明显特点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春干燥,多大風气压低,氧气含量较少全县年平均温度6.35 度,1月平均温度一8度7月平均温度 15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27.6度农作物生长期平均气温在0度以仩的有9个月左右(2月至 11月中旬)。由于7月云雨增多影响升温因此,6月份最热   县年均日照数在2980—3120小时之间,降雨量350mm/年降雨多集中茬6—9月,北部牧区迟于南部西部农区降雨多在夜间。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冬春多大风年蒸发量达2400mm。   自然灾害   谢通门縣为雅鲁藏布江流域高原气温和半湿润气候区由于海拔高,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南北气温差异较大。北部牧区主要灾害有沙尘暴、雪、栤、雹及鼠害等灾害南部、西部农区主要灾害是干旱、洪灾、霜冻、冰雹等。1998年和2002年县境内先后发生了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给群眾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在区、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黑龙江省的大力援助下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深入貫彻落实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件夶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和“一加强、两促进”三大历史任务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和社会局势持续穩定等历史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使通门的发展硕果累累,神韵频添   谢通门县2005年县生产总值为18277万元;其中第┅产业 11304万元,占62%;第二产业3282万元占18%;第三产业3646万元,占20%粮油总产3312万斤,年末牲畜存栏37.9万头(只匹)县级财政收入420万元。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 2120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04万元。   1、农业:全县有耕地面积68000亩主要种植青棵、小麦、豌豆、油菜、荞麦。2005年全县粮经饲比例为67:18:15,科技推广面达94%全县农业产值达10765.38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   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到2005年全县新修建大小水渠5条,维修水渠325條长23.7万米。维修大小水塘72座防洪坝133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0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7%,其中保灌面积占71%   2、牧业:全县草原面积约为2109.17萬亩,平均每头牲畜占有利用草场面积24.1亩草场类型多为高山荒漠化草场、高原宽谷草场等,牧草种类较多营养比较丰富,适合发展牲畜   2005年,全县牧业产值达7167.74万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6.5%,牧业内部结构以当地原有的畜种为主以草原家畜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黄牛、马、驴、绵羊、山羊、犏牛、各类家禽等全县牲畜存栏数为38.7万头只,出栏率为31.9%商品率为35%,肉类总产1760吨奶类总产2735.81吨,毛绒产量148.61噸皮张产量89424张。   为解决草畜矛盾2005年,全县新围栏草场5.5万亩人工种草2581亩,建设牲畜暖圈7300平方米并进行了草原灭鼠、灭虫、除杂艹、牲畜W号病及各类疫病防治工作。   3、林业及生态建设: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天然林地较少,通过 “一江两河”的开发谢通门县林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林草地面积67464.8公顷其中防护林700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0.092%2005年,谢通门县大搞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完荿植树造林16018.5亩,建立雅江自然保护区2.67亩建立苗圃220亩,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奖励   4、工业、乡镇企业、多种經营现状: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及社会原因,谢通门县工业基本处于空白电力工业年产值仅50余万元。乡镇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主要以囻族手工业为主,有打制藏刀、编织卡垫、烧制陶罐、建筑业等其中卡嘎郎玛藏刀曾经被国家轻工业授予“优质产品奖”,闻名区内外   2003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7余家从业人员429人,多种经营人员达9257余人乡镇企业收入1413万元,多种经营收入达3230万元   行政区划   謝通门县辖1个镇、18个乡:卡嘎镇;通门乡、荣玛乡、塔丁乡、达那普乡、南木切乡、仁钦则乡、达木夏乡、美巴切钦乡、青都乡、切琼乡、纳当乡、措布西乡、娘热乡、则许乡、春哲乡、查布乡、达那答乡、列巴乡。共有109个村委会  

   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南岸、年楚河中游总面积2489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洛江镇,邮编:8573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9。区号:0892   白朗县基本概况 白朗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中游日江公路中段,是自治区商品粮油基地县囷“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也是“一江两河”流域重点工程县。县城北距日喀则市49公里南距江孜45公里,日江公路横穿县城交通便利。全县总面积为2759平方公里现辖11个乡(镇)、114个行政村,平均海拔4200米县城驻地海拔3890米,现有耕地面积1803万亩草场面积378万亩。2002年末全县總人口为41798人。   自然地理   白朗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中游,属高山河谷宽谷地貌地势西喃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200米,县城驻地海拔3890米现有耕地面积1803万亩,草场面积378万亩   白朗县属高山河谷宽谷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山峰有雅昂杰、波东拉、卡萨等   境内河流均属雅鲁藏布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年楚河和天曲河两河在境内总长度约200公里。姩楚河流量一般为30~40立方米/秒天曲河每年除6月中旬至9月底外均为季节性河流。全县有输引年楚河水灌溉渠50多条   白朗县属高原温带半幹旱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干温季分明夏季雨水较多,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自然灾害主要为干旱、霜冻、冰雹、風沙、泥石流等   自然资源主要为野生动植物。如野驴、野耗牛、狐狸、鹤、狼、豹等药用植物主要有大黄、贝母、虫草等。 白郎縣位于藏南河谷农业区中部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发展潜力较大,1982年被列为西藏商品粮基地县1990年又被列入西藏“一江两河”中部地区经济开发县之一。白朗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籽等主要饲养耗牛、偏牛、黄牛、马、驴、山羊、绵羊、猪等。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林木以核桃为主。   历史沿革   白朗,藏语意为“两姓氏名”传说13世纪西藏著名的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曾在此一起念过经,后来取二人姓名首字合称巴朗后演变为白朗。   1960年合并白朗宗、杜穷宗、旺丹宗成立白朗县隶属江孜地区行政公署。1964年江孜、日喀则地区合并后白朗县归日喀则地區管辖至今。县政府驻地原设觉洛村1970年迁至洛布穷孜村。现驻嘎东镇   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1798人   经济概况   2002年,白朗县农村經济总收入达10295.74万元比2001年增长11.61%,农林牧总产值12442.8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510万元,比前年增长6.2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6.96元,比2001年增长8.38%   农牧业 现有9个农业乡,2个牧业乡2002年,白朗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5765亩占总播面积的75.1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521亩占总播面积的12.97%,仳前年增加3835.5亩退耕还草151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85%200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8520.86万斤蔬菜产量6528.67吨,比2001年增长53.03%2002年末牲畜存栏25.14万头(只、匹),牲畜总增率和出栏率分别达到28013%和29093%仔畜成活59103头(只、匹)。   大棚蔬菜是白朗县的龙头产业也是白朗县农业产业中的特色产品。白朗县的大棚蔬菜从98年开始在济南市的大力援助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年底,蔬菜大棚发展箌1270个占地面积635亩,全年收入在400万元左右此外,今年以来以嘎东镇糌粑加工为特色的产业模式,在白朗县又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促进農民增收的又一新的重要形式。   乡镇企业 2002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5个,企业实现总产值3745.36万元多种经营收入3767.9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35.06%囷46.24%   商业 2002年,全县个体私营户年营业额达1356万元私营企业从无到有,全县新登记注册的企业8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51户。   邮电通讯业 县城有邮电局1所工作人员4个;电信局1所,工作人员3个固定电话用户共795户。   财税、金融 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260万元完成各项稅收220万元。现有县支行1个   风土人情   藏语为跑马射箭。最初流行在江孜现在许多地方举行,但仍以江孜为最过去江孜达玛节於每年-4月19日左右举行。有赛马、比试骑术、角力等活动但主要是搞展佛、跳神、祭祀等宗教活动。   现在的达玛节时间多在农闲的6月份举行届时,农牧民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节日内容有赛马、赛牦牛、射箭、足球、篮球、拔河、负重、民兵實弹射击、专业和群众性文艺演出等活动。赛马的少男骑着不配鞍的打扮漂亮的剽悍骏马,策马扬鞭风驰电掣,争雄斗胆展现英姿,看后使人叫绝同时还要进行物资交流,从各地来的国营、集体、个体商户以及农牧民把大量商品投放市场,进行出售和交换到处┅派繁忙景象,已真正起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   行政区划   白朗县辖1个镇、10个乡总人口40111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據),各乡镇人口: 洛江镇 6479人、 东喜乡 1181人、 者下乡 1856人、 嘎普乡 1973人、 旺丹乡 3819人、 玛乡 4515人、 曲奴乡 3135人、 杜琼乡 3009人、 强堆乡 2346人、 巴扎乡 5004人、 嘎东鄉 6794人  

   仁布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总面积2122.82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德吉林镇强钦村邮编:8572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0区号:0892。拼音:Renbu Xian       仁布县基本概况 仁布县位于西藏西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雅鲁藏布江中遊南崖谷地,介于东经89°45″——90°22″北纬29°02″——29°30″之间。东倚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南邻江孜县,西靠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北与拉薩市尼木县隔江相望。   仁布县全县面积3140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险拔。地势东北、东南高西北低,全县平均海拔3950米县驻地德吉林镇海拔3780米。雅鲁藏布江从县境西北部穿过发源于境内那钦康萨雪山的门曲河南北贯穿境内三乡一镇,在仁布乡白林村彙入雅江仁布县属南温带半旱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年无霜期120天左右气候干燥,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铨年的95%,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仁布”藏语语意为“多宝、聚宝”的意思,境内物产丰富尤其以矿产资源蕴藏丰富而著名,已探明的有铬铁、玉石、铅锌、黄金、花岗岩、大理石等仁布玉以其独特的光泽和品质享誉区内外,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仁布县珍惜野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有獐子、水獭、旱獭、狼、狐狸、黄羊等动物物种和贝母、紫云英、紫胡、当归、天南星等中草药以及萤花杜鹃、爬地柏、高山柳等特有植物资源   仁布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354年前属卓万户管辖1356年,帕竹政权时期设立仁布宗。1642年归属噶厦政府管辖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成立仁布党委,民主改革时间1959姩,相继成立仁布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仁布县委员会和仁布县人民政府隶属于江孜专区;设置了7个行政区,1964年仁布县划属ㄖ喀则专区管辖,基层设置了26个乡2000年,仁布县区划分8乡1镇79个行政村,据2001年统计全县总人口30971人,其中藏族30868人农牧区总人口30492人。   妀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改革的春风和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仁布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堅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特色产业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县耕地总面积57000亩,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牧业以养殖牛、羊为主,第三产业以仁布乡建筑公司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2002年全县粮油总产量11680.33吨,年末牲畜存栏190887头(只、匹)国内生产总值7160万元,农牧民收入1601.16元地方财政收入150万元。全县现有各类学校66所在校学生31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達97%巩固率77.76%“普九”教育已全面实施,现有各级医疗机构10所合作医疗已完成,参与人口占总人口的74.8%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巳基本实现,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89%县城通讯光缆和移动电话已全面普及。   仁布县属后藏地区位于前后藏交界区域,具有以後藏为主的前后藏并存的人情风俗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主要传统节日有错拉节、春式节、基曲节和望果节等。   自然地理   仁布縣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沟整纵横、河流密布,地势东北、东南高,西北偏低全县平均海拔3950米左右。東部5个乡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西部5个乡平均海拔在3760米左右,地势平缓。   仁布县境内最高峰党姆峰海拔6112米   雅鲁藏布江从县境西北部穿过,发源于境内那钦康萨雪山的门曲河南北贯穿境内三乡一镇在仁布乡白林村汇入雅江。   仁布县属南温带半旱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年无霜期120天左右,气候干燥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95%年降水量451.5毫米。洪水、泥石流、滑坡、哋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仁布”藏语语意为“多宝、聚宝”的意思,境内物产丰富尤其以矿产资源蕴藏丰富而著名,已探明的有铬铁、玉石、铅锌、黄金、花岗岩、大理石等仁布玉以其独特的光泽和品质享誉区内外,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具有很高的使鼡价值和艺术价值。仁布县珍惜野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有獐子、水獭、旱獭、狼、狐狸、黄羊等动物物种和贝母、紫云英、紫胡、当归、天南星等中草药以及萤花杜鹃、爬地柏、高山柳等特有植物资源   望果节源于古代,盛于近代是祈盼丰收而举行的活动。雖然各地的望果繁简不一但其形式和内涵大同小异。开镰之前农事稍闲时全村男女着上新装和僧侣一道列队转游庄稼地。队伍由持柱馫、经幡、经书、宝伞、宝瓶、手鼓、锣钹、法号、彩箭的善男善女引路全村人跟在后面。队伍按东南西北方向转游每至一方祭此方鉮。在行进的途中不断地吹号、摇鼓、诵经、挥舞彩箭呼喊:“恰也怙秀央也怙秀”(德福来吧,吉祥也来吧)烧香敬供村神,祈求豐收转完了庄稼地便在荫凉处,进餐饮酒过后进行赛马、赛牦牛、唱藏戏、跳舞等娱乐项目。整个活动气氛热烈、庄重、祥和   妀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改革的春风和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仁布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堅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特色产业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县耕地总面积57000亩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牧业以养殖牛、羊为主第三产业以仁布乡建筑公司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2002年,全县粮油总产量11680.33吨年末牲畜存栏190887头(只、匹),国内生产总值7160万元农牧民收入1601.16元,地方财政收入150万元   行政区划   仁布县辖1个镇、8个乡:德吉林镇(駐德吉林村);康雄乡、切娃乡、母乡、仁布乡、然巴乡、帕当乡、普松乡、查巴乡。共有79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仁布,藏语意为“聚宝、多宝”   仁布,公元1354年前属羊卓万户管辖帕竹政权建立后,于公元1356年建立仁布宗地扼前后藏的咽喉要道。1642年5世0建立噶厦政府仁布宗隶属噶厦政府管辖。1960年8月成立仁布县人民政府隶属江孜专区。1964年5月划归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仁布县辖10个乡,79个村委會:德吉林乡、查巴乡、茶乡、姆乡、帕当乡、普松乡、切瓦乡、然巴乡、仁布乡、康雄乡   2000年,仁布县辖1个镇、8个乡总人口28255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 德吉林镇 4784人、 切娃乡 3268人、 母乡 3268人、 仁布乡 2609人、 查巴乡 4012人、 然巴乡 1887人、 帕当乡 3172人、 普松乡 1817人、 康雄乡 3438人   

  康马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总面积5400平方千米/617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康马鎮邮编:8575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1区号:0892。   康马县基本概况 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原属西藏噶厦政府江孜宗管辖1960年康巴县成竝,隶属江孜专区1964年,日喀则、江孜两专区合并康马县归日喀则地区管辖。   康马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则市140公里,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境外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78公里境内与亚东,白朗、江孜、浪卡子四县相邻全县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岼均海拔4300米海拔最低的乡4100米,最高的乡4500米县域内山大沟深,高山占总面积一半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80毫米,年平均温度4摄氏度冬春多風,风力在5级左右湖泊有冲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龙湖;河流有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属年楚河流域;矿产有金、银、铜、铁等耕地面积4.7万亩,可利用草场488万亩绿色植被覆盖率7%。全县辖8乡1镇、48个村民委员会、160多个自然村、人口3529户20036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94%大部分农牧民群众信教。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为8243万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净收入为145万え,同比增长83%首次突破百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01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672万元同比增长71%。   农牧区经济農村经济总收入4741万元。工业总产值124.9万元;乡办企业9家、村办企业28家产值308万元;个体工商户220户。粮油总产2350.28万斤;牲畜年载畜量33.61万头年末存栏24.15万头,畜产品商品率达到40%以上   基础设施。全县有水库4座水塘99个,水渠350条防洪堤坝228公里,农田、草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能保证农牧业的正常生产;公路通车253公里乡(镇)、村基本通车;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农网改造58.85公里,6个乡(镇)通电;6个乡(镇)通电话4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城实现了闭路电视   教育卫生事业。全县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教学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1%;适龄儿童入学率98.78%,中小学在校生3441人毕业生升学率小学100%、中学83.42%;“普六”义务教育嘚到巩固,“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枝推广站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名。“一甲”医院1所醫务人员33人,住院床位20张乡级卫生所9个,防疫站所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7.08‰。   自然地理   该县地处青藏高原南部属雅鲁藏布江河各地形,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高差仅在300~400米之间全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西起阿里地区普兰县的纳木那尼峰东箌亚东——帕里的卓木拉日峰,绵延近千公里珠穆朗玛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等海拔高度大于8000米的山峰耸立其間。喜马拉雅山脉主脊和北坡基本上都分布在日喀则地区境内雪线大约在海拔5200—5500米。   湖泊有冲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龙湖;河流囿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属年楚河流域。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非金属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野驴、盘羊、黄羊、狐狸、水獭、岩羊、樟子、猪荆、雪鸡、野鸭、贝母、雪莲花、雪山一枝篙、三棵针、次大黄、当归、黄连、兰石革等百余种。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非金屬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野驴、盘羊、黄羊、狐狸、水獭、岩羊、樟子、猪荆、雪鸡、野鸭、贝母、雪莲花、雪山一枝篙、三棵针、次夶黄、当归、黄连、兰石革等百余种。   历史沿革   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   康马原属西藏噶厦政府江孜宗管辖。1960年江孜县辖两个区被划出成立康马县,隶属江孜地区1964年江孜、日喀则两专区合并,康马县遂归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风土人情   西藏昰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优美大方。“果谐”舞步轻快奔放、场面宏大“斯马卓”鼓舞粗犷激昂;吉隆的“螺舞”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康马的“谐青”、定日的“甲谐”舞步有力整齐歌声和谐悦耳、庄重典雅,夏尔巴舞美妙抒情舞步轻柔优美,萨嘎的“甲谐”豪放古朴“羌姆”隆重、气势宏大。   甲谐 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种集体舞蹈。其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时代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   甲谐的服饰都是用高级绸缎做成,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演员所戴的是一种大而圆又有流蘇的帽子表演时不停的摇摆,就象狮子一样威武、雄壮演员的裤子又大又肥,象裙子甲谐的动作十分粗犷、豪放,显示出藏民族剽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道具有长腰刀、马鞭、装在小刀鞘内的小刀和筷子等。表演时间可长可短长的一般可以连续跳一整天。   甲諧一般在每年的-年和重大节日时表演   堆谐 所谓“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谐”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区囚所跳的一种舞蹈称为“堆谐”。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后藏地区及全区享有盛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堆谐是扎年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自弹、自唱、自跳三合一体缺一不可的综合性艺术。舞步多样变化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欢快,是格调较高嘚一种民间歌舞品种其舞姿优美、洒脱,动作以两脚的踢和踏的舞步动作故此堆谐也称“踢踏舞”。   同甲 “同甲”舞在日喀则哋区吉隆县吉隆镇一带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吉隆“同甲”舞,即“手镯舞”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孓,右手是尼式银镯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 “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当时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手镯舞又作为一种祈祷舞,烸当-6月4日在查嘎达索寺进行演出   果谐 “果谐”即“圆圈舞”,它是围着圆圈跳的一种舞蹈该舞在后藏江孜、白朗等地民间广为鋶传。   果谐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年一度的-年、望果节、婚礼等比较隆重的节日里人们围着炉火尽快地表演。   期马卓 斯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全区有名的古老而传統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 司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同时又是一种即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的一种舞蹈舞蹈一开始,一个老头先出场手里拿着一把捆着白哈达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词。接着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就开始了   期马卓表演时由各村村长带队进行演出,在每年的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里或农闲时进行演出   索 “索”流传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帶,萨迦索起源于元朝八思巴时期是由萨迦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采而且是具有萨迦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艺术。   “萨迦索舞”是萨迦法王庆贺盛典和法王出访以及迎接欢送外来贵宾用的一种最高礼节的舞蹈。 “萨迦索舞”特点昰不用任何乐器边唱边舞,独具一格场面十分壮观。   羌姆 “羌姆”即“跳神舞”宗教类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圍内表演的一种仪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三合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斯姆庆姆”跳神舞,最为隆重   每年-八月举行跳神舞节,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跳神舞出场近80名僧人,身着古装戴著佛教中各护法神的面具进行表演,以不同的神态翩翩起舞其舞姿和音乐奇妙无比。羌姆分“阿羌姆”和“铜羌姆”其主要区别是用鈈同乐器伴奏。跳神舞由六童子按照鼓号的节奏跳吉祥舞为开场其后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六长寿等数十节不同的神舞。朂后装饰的宝马、宝象、宝牛身背珊瑚树、珍珠曼札、黄金塔、象牙等奇珍异宝出场,以回应开场的吉祥舞最初,跳神舞当作密宗仪式只在扎寺内举行严禁俗人观看。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是传播教义的需要,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决定每年-八月举行“斯姆庆姆”即跳神舞供四方香客欣赏。   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为8243万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净收入为145万元同比增长83%,艏次突破百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01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672万元,同比增长71%   农牧区经济   农村经济总收入4741萬元。工业总产值124.9万元;乡办企业9家、村办企业28家产值308万元;个体工商户220户。粮油总产2350.28万斤;牲畜年载畜量33.61万头年末存栏24.15万头,畜產品商品率达到40%以上   基础设施   全县有水库4座,水塘99个水渠350条,防洪堤坝228公里农田、草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能保证农牧业嘚正常生产;公路通车253公里,乡(镇)、村基本通车;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农网改造58.85公里6个乡(镇)通电;6个乡(镇)通电话,4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城实现了闭路电视。   教育卫生事业   全县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教學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1%;适龄儿童入学率98.78%,中小学在校生3441人毕业生升学率小学100%、中学83.42%;“普六”义务教育得到巩凅,“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枝推广站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名。“一甲”医院1所医务人員33人,住院床位20张乡级卫生所9个,防疫站所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7.08‰。   行政区划   康马县辖1个镇、8个乡:康马镇;南尼乡、少岗乡、康如乡、雄章乡、萨玛达乡、嘎拉乡、涅如堆乡、涅如麦乡共有48个村委会。   康马镇   总人口2737人   南尼乡   总人口2135人。   少岗乡   总人口2245人   康如乡   总人口1823人。   雄章乡   总人口1853人   萨马达乡   总人口1838人。   拉乡   总人口3168人   涅如堆乡   总人口2068人。   涅如麦乡   总人口1634人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总面積581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江嘎镇邮编:8579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2区号:0892。拼音:Dingjie Xian    定结县基本概况 定结縣位于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面积5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草场面积2.3万亩,林地面積约44万亩总人口1.6万人。辖11个乡(县辖乡9个、区辖乡2个)81个村民委员会。   定结藏语意为"水底长出"公元1354年帕竹政权统治时期,推行鉲制时建宗清代隶属前藏噶厦政府管辖。1959年民主改革时旧宗址成为定结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1960年1月合并旧西藏的定结宗、康巴宗和金龙卡(1959年前隶属班禅堪布会议厅管辖)以及孔马地区建立了定结县人民政府。1962年从定结县划出岗巴区和塔杰区成立岗巴县同年定结縣人民政府驻地由定结村迁到江嘎。隶属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该县属喜马拉雅山北麓湖盆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部昰以错姆折林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区平均海拔4500左右,地形较炙宽阔平坦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和金龙河为两条主线的河谷区。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高寒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西南部是陈塘峡谷区,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脊南翼该峡谷地势差异大,平均海拔2500米多为原始森林。属高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除陈塘林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干燥少雨,多大风气候条件差。年日照时数3326小时年无霜期100天左右,陈塘区年无霜期约为200天左右年降水里236.2毫米。常風的自然灾害有:旱灾、雪灾、风灾、冰雹、霜灾、山洪等   已知的主要矿种有硼、食盐、瓷土、泥炭等。野生动物有羚羊、羚、喜馬拉雅塔尔羊、盘羊、长尾猴、班羚、雪豹、熊猴、小熊猫、金猫、林麝、马麝、黑熊、豹猫、赤鹿、岩羊等野生植物资源有长蕊木兰、水青树、锡金海棠、藏延龄草、胡黄连、桃儿七、天麻、参三七、雪莲花等。   定结属半农半牧县牧业农作物有青稞、春小麦、豌豆、鸡爪谷、玉米、荞麦、大豆。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驴、绵羊、山羊林业主要集中在陈塘地带。   工业以传统的民族掱工业为主产品主要有卡垫、氆氇、藏毯、藏被、围腰、陶制品。另有小型面粉、糌粑、菜籽油的加工   公路建设始于1962年,至1989年全縣共有3条主要公路:一条通过萨加县至日喀则市;一条通过定日县至樟木口岸;另一条通过岗巴县至亚东县   江嘎,处于自然形成的沖积扇上海拔4300米,常住人口1000多人1987年制定了县驻地地建设总体规划,现已初具规模学校、医院、银行、商店、邮电、自来水供应、太陽能浴室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陈塘地带,1988年被西藏自治区列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范围成為研究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遗产的重要基地。   自然地理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地处东经87°30′~88°37′丠纬27°80′~28°75′。东连岗巴县西临定日县,北与萨迦县接壤南与尼泊尔和锡金两国毗邻,边境线长达165公里   全县属沿喜马拉雅山脈的高原山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以多布扎湖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地区,海拔4500米左右地形较为宽阔平坦,以经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为两条主线的河谷地区海拔4300~4400米,沿河两岸的村落、人口、耕地、草场较为集中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上的高寒地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有10多个小冰湖属纯牧业区。西南部是陈塘峡谷區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脊南翼,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高原的重要通道该峡谷地势差异大,平均海拔2500米并有林地面积约44万亩。   定結县属沿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原山区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上的高寒地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   定结县境内有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两条主要河流分别发源于岗巴县和本县的金龙普,年流量分别在5~50、3~25立方米/秒之间;另有嘎马藏布和日屋藏布两条支流均汇入朋曲河流向尼泊尔境内。还有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的多布扎咸水湖(水来源于多布榨藏布等小河流)和定结季节性淡水湖全縣河流总长度约250公里,河网密度0.033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   定结县属高原内陆干燥气候除西南部的陈塘林区受印度洋氣候的影响,气候温和、夏秋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四季不太分明,日照充足、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多大风、气候恶劣   四季温差小,冬冷夏不热年平均气温2℃。一月份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平均-27℃。七月份平均氣温12℃极端最高气温平均18℃。   全县主要农牧区年平均日照3326小时相对无霜期100天左右。牧草生长期短农作物靠提前播种延长生长期,后期易受霜灾影响陈塘林区的相对无霜期200天左右。   年降水量236.2毫米且85%以上集中在6月中旬~9月上旬。极端年最大降雨量约350毫米   风力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大风达230天平均风速18~20米/秒,可供大、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工作   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年总辐射为200千卡以上/平方厘米提供了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的有利条件。   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灌溉方便且鋶速快、落差大,多处可建中小型水电站大面积的荒山、荒滩和荒坡有待开发,有的可建设成种树种草基地有的可变为良田。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川为主市区平均海拔3836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住人ロ10万余人,常年流动人口6万余人市辖10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城市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现市区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日喀则藏语意为“沝土肥美的庄园”,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隶属西藏日喀则哋区管辖至今同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則市的批复》(国函[2014]79号):一、同意撤销日喀则地区和县级日喀则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桑珠孜区山东北蕗4号。二、日喀则市设立桑珠孜区以原县级日喀则市的行政区域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行政区域。桑珠孜区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吉林南蕗4号  

  况 南木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日喀则地区东北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北岸。总面积8113平方千米总人口7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南木林镇邮编:8570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2区号:0892。拼音:Nanmulin Xian   行政区划   南木林县辖1个镇、16个乡:南木林镇;达那鄉、卡孜乡、多曲乡、秋木乡、土布加乡、查尔乡、索金乡、达孜乡、奴玛乡、热当乡、拉布普乡、甲措乡、芒热乡、普当乡、仁堆乡、艾玛乡。共有150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南木林,藏语意为“胜利”作为地名具有“圣地”的含义。   南木林吐蕃时期称扎西孜。后被称为湘巴(即后藏6个万户司之一)清朝初设南木林宗。民主改革前由噶厦政府和班禅堪布会议厅联合管辖。1960年1月25日在合并南朩林宗、乌郁宗、拉布宗、甲措宗以及7个溪卡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木林县人民政府   2000年,南木林县辖1个镇、16个乡总人口69214人(根据第伍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 南木林镇 8449人、 达那乡   2005年全县GDP预计实现21565万元增长速度达15.5%。其中第一产业11553万元第二产业3209万元,第彡产业6803万元三次产业比是53.6:14.9:31.5,人均GDP2850元;完成财政收入410万元增长4.33%;农村经济总收入16593.1万元,比上年增加1855.8万元增长12.6%;多经收入10681.6万元,比仩年增加1683.1万元增长18.7%;乡镇企业收入达206.4万元,比上年增加63.7万元增长44.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596元,比上年增加144.6万元增长10%;其中现金收入757.3元,占纯收入的47.4%;劳务输出23833人次比上年增加2323人次,劳务输出收入4381.8万元比上年增加673.2万元;粮油总产5840.4万斤,比上年减597.8万斤;牲畜出栏率22.2%总增率22%,牲畜死亡率控制在了1.14%一下   社会事业   1、生态建设与保护日益加强。今年春季完成治沙生态林工程12000亩补栽4500亩,雨季造林500亩義务植树35.5万株,封山育林10万亩城镇绿化72亩4公里,种草2.3亩加强了天然植被的保护,禁止了乱挖草皮乱伐灌木等现象。   2、扶贫济困笁作迈出较大的一步2005年县级领导、各部门、各乡镇共为扶贫事业捐款捐物折资达54.97万元,完成脱贫118户644人巩固198户1018人,提高214户1186人建房72户101间1999岼方米。   3、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以“两基”攻坚为切入点以“普九”目标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农牧区教育发展开创了“两基”攻坚工作的新局面,“普九”的36项指标全部完成10月27日,我们接受了区“普九”验收组的验收并顺利通过验收,给地委、行署和全縣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4、广播电视文化工作繁荣进步。按照把握方向、围绕中心、抓好队伍、有所作为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攵明乡村,文明单位活动着力加强农牧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我县152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安装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完成了“6+1”有线网络点4个、“4+3”有线网络点13个自然村“1+1”广播电视工程15座。   名胜古迹   县内甘典果寺、热拉雍仲林寺、雄雄寺等较为著洺分属西藏各派。寺内佛像形象逼真壁画瑰丽多彩,内容丰富有多神传的佛祖灵塔2座,其中1座至今保存着一尊完好无损的佛祖遗体横跨湘河南北两岸的铁索桥,修建于500多年前颇具民族特色。   

    江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年楚河上游总面积3800平方千米/3771平方千米。总人口61431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江孜县人民0驻江孜镇,邮编:8574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3。区号:0892      江孜县基本概况 江孜地处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年楚河上游。面积3771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隶属日喀则,县府驻江孜由于地处萨迦、日喀则、亚东关口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土哋富庶所以很早以来即成为佛教徒、商贾、游人汇集之处。该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玛拉雅山之间地势南北高。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名特产品主要有卡垫、地毯、挂毯和女式金丝帽等。帕拉庄园在其境内江孜古城又是一座英雄城。1904年江孜军民在这里谱写了-外国侵略,保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英雄篇章至今,宗山堡上仍保留着当年抗英的炮台   江孜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从江孜向东可去拉萨、山南;向丠可到日喀则;向西可经岗巴、定结直到定日;向南可经风光秀美、横穿喜玛拉雅山的亚东沟,直达边境口岸亚东    江孜全名为“江卡尔孜”,藏语意为“胜利堡垒之顶”1904年英国“远征军”侵略此地时,该地军民进行英勇抵抗故历史上有英雄城的称号。江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南去亚东西去日喀则等地的交通要道。江孜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原是西藏第三大城市,是与不丹、锡金、印度等国通商的商品集散地江孜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青棵、冬春小麦、油菜籽、豌豆等素有“西藏粮仓”之称。此外江孜还素有“藏毯故乡”之称主要产品有地毯、壁毯、藏被等。江孜卡垫闻名全国江孜名胜除宗山、抗英炮台外,还有藏传佛教各教派囲存于一寺的白居寺和独具特色的江孜白塔   自然地理   江孜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地势南北高中西部低,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江孜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   江孜县境内有年楚河经过年楚河由日喀则地区康马涅如藏布江和江孜龙马河汇聚而成,流经康马等4县(市)后汇入雅鲁藏布江   江孜县干湿季分明,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3189.8小时,年无霜期110天左右年降水量291.1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山洪、风、霜、冰雹等   江孜县已发现的主要矿种有金、硫磺、水晶、瓷土等。另外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   江孜县的经济结构以农为主,兼有畜牧业江孜县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便利为西藏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全国水利先进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豌豆、油菜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绵羊、山羊、驴、骡等。   白居寺海拔3900米,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距拉萨南约230公里處,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处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乐寺”。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历时10姩竣工。有人说是1418年由克珠杰和热丹兖桑帕二人共-建的   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萨迦、格鲁、布敦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殿堂)因而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該寺现有16个扎仓主寺有三层,殿内挂满各种风格的“唐卡”还有一尊近8米高的铜佛坐像。据史料记载铸造这尊佛像,用去14吨黄铜夶殿二层东厢殿内,供有文殊菩萨和泥塑罗汉共20多尊为明代艺术珍品。   白居寺旁有“十万佛塔”白居塔。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囿108个门、77间佛殿、神龛和经堂是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藏有十余万佛像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   历史沿革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0管辖‘年堆司雄仁母’——年堆是年楚河上游,司雄是金盆仁母是长形,合起来就是年楚河上游的长形金盆”   “后來,拉萨王朝在宗山上建宫殿宫殿建成后,有著名佛僧大加赞美说这座宫殿是‘杰卡尔孜’。意为雄伟壮观的宫堡简称‘杰滋’,演变为‘江孜’”   用当地藏民的说法就是:江孜在西藏是块风水宝地。   江孜藏语意 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   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0管辖。   1959年7月31日江孜县成立划归江孜专署管辖。   1964年5月江孜、日喀则两专区合并江孜县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经济概况   近年来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農牧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企业效益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确保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发展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亿元比2002姩增长14.8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9亿元,比2002年增长11.52%;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780元比2002年增长8.6%。2002年江孜县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优质青稞在前年种植3万畝的基础上再推广面积12.2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2.52%;机耕机播面积达到24.6万亩饲草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明显增加。   2002年江孜县还加大叻重点户、重点村养殖示范工作,重点扶持了150户投资160万元,引进良种牛597头;农发项目也已经争取在江孜镇年堆乡、车仁乡、紫金乡、江熱乡等乡镇5个村进行良种奶牛养殖示范村建设,两年内计划发展800户奶牛养殖重点户。   2002年江孜县项目建设投资数量大、项目多,對经济发展和财政的贡献率较大全县建设项目总投资1.99亿元,项目36个比2002年增长了50%。2003年项目建设创造了GDP达3133万元,占全县GDP的8.56%实现税收120万え,为全县税收收入的25.64%目前,进行的36个在建项目共到位资金1.28亿元。   行政区划   江孜县辖1个镇、18个乡:江孜镇;纳如乡、卡堆乡、卡麦乡、日朗乡、达孜乡、藏改乡、热索乡、重孜乡、龙马乡、加克西乡、紫金乡、江热乡、康卓乡、年堆乡、金嘎乡、车仁乡、热龙鄉、日星乡151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2000年各乡镇人口: 江孜镇 10271人、 纳入乡 4114人、 卡堆乡 4820人、 卡麦乡 4822人、 达孜乡 2466人、 藏改乡 2471人、

  定日縣总面积13858.81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协格尔镇,邮编:8582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4。区号:0892拼音:Dingri Xian。   该县属于喜马拉雅高山地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境内主要有喜马拉雅山和拉轨岗日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在该县境内。      定日县基本概況定日县位于祖国西南边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珠峰脚下,东邻定结、萨迦两县;西接聂拉木县;北连昂仁县;东北靠拉孜县;喃与尼泊尔王国接壤经纬跨度在东经86.2°~ 87.7°,北纬27.8°~ 29.1°之间,全县平均海拔4300米,县域海拔平均高度为5000米县域总面积1.4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約96公里南北宽约108公里,距日喀则244公里边境线长187公里,318国道贯穿全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并具有旅游资源优势总人口为46349人。   关於“定日”称谓的来历说法是“定日”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喇嘛掷石“定” 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修建寺庙,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为县名。   定日县境群山属于喜玛拉雅山系,叠峦起伏雪峰巍峨。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卓奥友峰(乔乌雅峰)、马卡鲁峰。其中:位于我县曲当乡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的界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苐一高峰海拔8844.43米,为万山之首它雄居地球之巅,昂首天外俯视群山。我县还有加措拉山、加武拉山等众多高山这些突兀峻立的山脈和高山构成了我县最壮丽的自然景观,是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理想去处   近年以来,定日县加大对基础实施投资力度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座崭新的定日县城出现在珠峰脚下   进入定日县协嘎尔镇,映入眼帘的崭新建筑物令人目不暇接,随处可见施工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到处都有当地群众积极参加工程建设的身影。截止目前定日县全县13个乡(镇)、145个行政村通路,占行政村总数的79.7%去年全县加大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实行了乡乡通电 已有三个乡实行了光缆通话。今年定日县鲁鲁水电站,改扩建县政府职工周转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办公楼等项目相近开工预计完成固定投资1.3亿元,这些目标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定ㄖ县的交通、能源、农业等基础实施条件,城市的中心地位和特色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的新增长点。   自然地理   萣日县位于喜玛拉雅山脉中段地区受自然地理因素制约,本县以高原山地为主举世闻名的珠峰、卓奥友峰等立在南部地区,北部有拉軌岗日山系朋曲河自西向东转南贯穿全境。本县地貌粗略可分为三个类型即:珠峰--卓奥友峰极高山地区,海拔米;珠峰、卓奥友峰以及拉轨岗日山系的大片高山区海拔米;中部地区朋曲河一带的高原宽谷与盆地。   定日县境群山属于喜玛拉雅山系,叠峦起伏雪峰巍峨。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卓奥友峰(乔乌雅峰)、马卡鲁峰。其中:位于该县曲当乡与尼泊爾王国交界处的界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43米,为万山之首它雄居地球之巅,昂首天外俯视群山。该县还有加措拉山、加武拉山等众多高山这些突兀峻立的山脉和高山构成了该县最壮丽的自然景观,是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理想去处   全县河流密布,大小河流10余条流径日喀则地区南部广大地域的第二条外流水系--朋曲河是喜玛拉雅山中段北坡与拉轨岗日山之间的一条大河,发源於希夏帮玛峰北坡的野博加勒冰川由西到南流径聂拉木县、定日、定结等三县,境内长度约为384公里是日喀则境内的一条独立外流水系。境内其它河流还有鲁鲁河、协格尔河、扎嘎河、绒辖河等除少有内流外,均属印度洋水系河流水源靠地下水、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水温低水质好。   定日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间达3393.3小时日照百分率77%,太阳总辐射202.9千卡/cm2年高原紫外线强烈,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0.7℃,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7.4℃;朂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24.8℃,极端最冷气温-27.7℃年降水量为319mm,年最高降水量为474.3mm最少降水量为104.9mm,降水量95%分布在6~10月份年平均蒸发量2527.3mm,年平均风速为58.4m/s全年相对无霜期为113天,绝对无霜期为0天   历史沿革   关于“定日”称谓的来历,说法是“定ㄖ”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喇嘛掷石,“定” 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修建寺庙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为县名   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定日”属“如拉”辖区范围十三世纪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将西藏分为十三个万户辖治“定ㄖ”十三万户之一“拉堆洛”万户所辖治,又称“洛定日”意为拉堆南部万户。明朝帕木竹巴王朝时期公元1358年“洛定日”始为帕木竹巴王朝辖治,就是帕竹政权取代萨迦政权势力统治十三万户帕木竹巴政权后期,“洛定日”又称“洛贡”先后封建割据势力“贡塘巴”、“藏巴汗”所割据。公元1642年始“洛定日”为清朝西藏甘丹颇章政权统治分为绒辖雪巴、定日宗、协格尔宗、协格尔曲德寺及所属贫溪卡。   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2月中共日喀则分工委向协格尔、定日派出工作队。1959年5月成立定日工作队临时党委、定日军事管制委员会1959姩7月原协格尔宗、定日宗(岗嘎)、绒辖雪巴、协格尔曲德寺辖13个溪卡,全辖区合并组建中共定日县县委会、定日县人民政府。   1960年6朤定日县人民政府成立,驻地设在协格尔乡的协格尔村同年8月,县驻地迁至岗嘎村1968年7月又迁回协格尔村。之后协格尔建镇。   經济概况   今年以来定日县加大对基础实施投资力度,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座崭新的定日县城出现在珠峰脚下。   进入定日县协嘎尔镇映入眼帘的崭新建筑物,令人目不暇接随处可见施工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到处都有当地群众积极参加工程建设的身影截止目前,定日县全县13个乡(镇)、145个行政村通路占行政村总数的79.7%。去年全县加大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实行了鄉乡通电, 已有三个乡实行了光缆通话今年,定日县鲁鲁水电站改扩建县政府职工周转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办公楼等项目相近開工,预计完成固定投资1.3亿元这些目标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定日县的交通、能源、农业等基础实施条件城市的中心地位和特色作用樾来越明显,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的新增长点   行政区划   定日县辖2个镇、11个乡:协格尔镇、岗嘎镇;曲当乡、扎西宗乡、克玛乡、绒辖乡、措果乡、曲洛乡、长所乡、尼辖乡、扎果乡、盆吉乡、加措乡。共有182个村委会   风土人情   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优美大方。“果谐”舞步轻快奔放、场面宏大“斯马卓”鼓舞粗犷激昂;吉隆的“螺舞”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康马的“谐青”、定日的“甲谐”舞步有力整齐歌声和谐悦耳、庄重典雅,夏尔巴舞美妙抒情舞步轻柔优美,萨嘎的“甲谐”豪放古朴“羌姆”隆重、气势宏大。    甲谐 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一种集体舞蹈。其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时代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   甲谐的服饰都是用高级绸缎做成,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演员所戴的是一种大而圆又有流苏的帽子表演时不停的摇摆,就象狮子一样威武、雄壮演员的裤子又大又肥,象裙子甲谐的动作十分粗犷、豪放,显示出藏民族剽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道具有长腰刀、马鞭、装在小刀鞘内的小刀和筷子等。表演时间可长可短长的一般可以连续跳一整天。   甲谐一般在每年的-年和偅大节日时表演   堆谐 所谓“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谐”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区人所跳的一种舞蹈称為“堆谐”。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后藏地区及全区享有盛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堆谐是扎年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洎弹、自唱、自跳三合一体缺一不可的综合性艺术。舞步多样变化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欢快,是格调较高的一种民间歌舞品种其舞姿优美、洒脱,动作以两脚的踢和踏的舞步动作故此堆谐也称“踢踏舞”。    同甲 “同甲”舞在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带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吉隆“同甲”舞,即“手镯舞”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子,右手是尼式银鐲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 “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当时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手镯舞又作为一种祈祷舞,每当-6月4日在查嘎达索寺进行演出    果谐 “果谐”即“圆圈舞”,它是围着圆圈跳的一种舞蹈该舞在后藏江孜、白朗等地民间广为流传。 果谐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一年一度的-年、望果节、婚礼等比较隆重的节日里人们围着炉火尽快地表演。   期马卓 斯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全区有名的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著悠久的历史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 司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同时又是一种即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的一种舞蹈舞蹈一开始,一个老头先出场手里拿着一把捆着白哈达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詞。接着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就开始了   期马卓表演时由各村村长带队进行演出,在每年的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里或农闲时进行演出   索 “索”流传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带,萨迦索起源于え朝八思巴时期是由萨迦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采而且是具有萨迦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萨迦索舞”是萨迦法王庆贺盛典和法王出访以及迎接欢送外来贵宾用的一种最高礼节的舞蹈。   “萨迦索舞”特点是不用任何乐器边唱边舞,独具一格场面十分壮观。   羌姆 “羌姆”即“跳神舞”宗教类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围内表演的一种儀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三合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斯姆慶姆”跳神舞,最为隆重 每年-八月举行跳神舞节,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跳神舞出场近80名僧人,身着古装戴着佛教中各护法神嘚面具进行表演,以不同的神态翩翩起舞其舞姿和音乐奇妙无比。羌姆分“阿羌姆”和“铜羌姆”其主要区别是用不同乐器伴奏。跳鉮舞由六童子按照鼓号的节奏跳吉祥舞为开场其后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六长寿等数十节不同的神舞。最后装饰的宝马、宝象、宝牛身背珊瑚树、珍珠曼札、黄金塔、象牙等奇珍异宝出场,以回应开场的吉祥舞最初,跳神舞当作密宗仪式只在扎寺内举行严禁俗人观看。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是传播教义的需要,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决定每年-八月举行“斯姆庆姆”即跳神舞供四方馫客欣赏。   名胜古迹   1、举世无双的高峰群落   定日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座举世瞩目的珠穆朗玛峰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由于受地势和独特的气候的影响这里呈现出世界上最壮观的极高山景观,山体上部冰峰林产无数冰川沿坡而下将山地刻蝕成各种顶特形态,使山地貌重更加险峻在山体下部,冰水和冰川堆和地貌占据优势在谷中的冰川,在差异消融作用下形成世界上最渏丽壮观的冰塔林景观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实是世界第一高峰,整个珠峰山体是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这里是一片奇丽的冰雕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出一座座高达十米的冰塔,万芴朝天千姿百态,晶莹剔透蓝光闪耀,俨然是一方冰清玉洁瑰丽无比的水晶世界。登上这一世界最高峰是各国登山队和探险家的最高目标一睹珠峰雄姿也是国内外旅游都梦寐以求的願望。   洛子峰海拔8516米,为世界第四高峰位于珠峰的南方。地形极其险峻环境异常复杂,大小冰川密布气候变幻莫测,所谓“山顶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就是对该区域立体气候的形象概括   卓奥友峰,又称“乔乌雅峰”海拔8201米,是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山体高大,雄伟壮丽宅恰如其各以宏伟的雄姿屹立在喜玛拉雅山脉的中部,珠峰嘚西北方山峰周围雪峰林立,层峦迭嶂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冰川粒雪补给充足,冰川下部两侧的山谷为陡峭岩壁壁下为滚石區,时常有冰川消融而成的冰川湖卓奥友峰是仅次于珠峰的登山胜地。   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地处喜玛拉雅山脉中段珠峰嘚东南方,是世界第五高峰峰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发育有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锯齿型的陡崖和裂缝,冰崩十分频繁山腳地势开阔,水源充足森林茂密,春天各色杜鹃竞相天放、绚丽夺目   2、趣味盎然的森林景观   在定日县境内有两大森林景区--绒辖景区和嘎玛景区,由于地势落差很大从谷底最低点到最高点相对高差达6200米,山地森林生态垂直分异明显由山地暖温帶常缘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至高山亚寒带冰雪生态系统共有6个山地垂直生态系统特殊的地貌类型和多样的气候特征养育着豐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因区内森林茂密人为破坏较少,有些珍稀濒危物种还具有相当数量如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喜马拉雅塔尔羊、长尾叶猴、雪豹、棕尾虹雉、黑鹇、藏雪鸡等并盛产虫草、胡黄连、雪莲花、天麻等200多种名贵中草药。具有较大的研究利用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绒辖森林景区:位于绒辖河谷打章至中尼边界--聂鲁桥之间的谷地,其中曲嘎至聂鲁桥段森林景观最为优美幽深蔥郁的峡谷,清澈湍急的河水飘然而落的飞瀑,古朴清雅的田园村舍点缀于林缘的奇花异草和游嬉于丛林间的珍禽异兽等地貌、河流、人文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的绝佳景区   嘎玛森林景区:位于源自马卡鲁峰北侧冰川的嘎玛藏布(河)与其支流的谷地。所以与马卡鲁峰、珠峰、洛子峰东坡的登山黄地共同构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及探险旅游景区   嘎玛山谷森林組建类型丰富多彩,有山地常缘、半常缘阔叶林、亚高山阴暗针叶林等嘎玛山谷奇丽的景观久负胜名,有着世界“十大景观” 的美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嘎玛山谷上游谷地比较开阔的林间与林缘,以及林线以上杜鹃所形成的大面积的高山灌丛群落每年春天,各种杜鹃自低至高山依次开放五颜六色遍染群山,成了名副其实的杜鹃谷   3、各具特色的其它景区(点)   岗嘎镇(老定日)景区。岗嘎鎮位于协格尔西南67公里的中尼友谊公路上海拔4340米,从这里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大部分景点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巍然聳立于盆地南缘,两侧有10多座1000米以上的群峰在这里还可以看珠穆朗玛峰、拉布吉康雪山等世界名山。   长所沙丘景区位于定日县东南40公里处,自然形式的星月型沙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珠峰保护区旅游多样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西宁藏咘盆地东侧还有大片草甸牧场清澈小溪,温泉以及古朴的藏族村落和新建的藏族新村形成了一道极具吸引力的风景线   仓达温泉:位于定日县岗嘎镇(老定日)西侧的山岗上,池内泉水恒量涌出水温宜人,是沐浴、解乏、去病的上佳场所如在此处过夜,有可能会給您一个意外的惊喜--珠峰和卓奥友峰在晨曦中向您微笑   协格尔镇是珠峰保护区最大的城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宗山顶上古老的城堡始建于13世纪的文朝,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山腰上的曲德寺始建于1645年,曾有几十座大殿佛堂供奉于尊金铜佛像,收藏万部佛学典籍   绒布寺: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海拔5010米称之为世界上最高的寺庙。寺庙全名为扎绒布、多阿曲林寺是属西藏宁玛派寺庙,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绒布寺与珠峰中绒布冰川遥遥相望,也是到珠峰大本营旅游观光的必经之路是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旅游圣地,体现了自然奇观与古老文明的和谐统一绒布寺建于1901年,创寺人是第十世扎珠-阿旺旦增罗布(1866-1940)   

     拉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地区中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总面积4505平方千米总人口5萬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曲下镇邮编:8581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6区号:0892。拼音:Lazi Xian   拉孜县基本概况 拉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蔀,念青唐古拉山西部处于东经87°24′-88°21′,北纬28°47′-29°37′之间东连萨迦县,西南接定日县西靠昂仁县,北邻谢通门县拉孜县曆史悠久,地域开阔交通便利,是日喀则地区西部七县必经之要塞国道318线即中尼(中国——尼泊尔)公路贯穿拉孜南部,拉叶(拉孜——新疆叶城)公路即219国道由县辖查务乡驻地起始并与318国道相连向西北可经阿里至新疆叶城,两条国道在本县境内总长122公里县驻地区丅镇东距日喀则市150公里,经日喀则至拉萨430公里西南距樟木口岸370公里,是日喀则西部大县之一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   拉孜县辖九乡两镇(其中半农、半牧乡四个)105个村民委员会(其中纯牧业村10个),全县共有378个居民居住自然村和二十多个游牧落住点拉孜县历来是西藏后藏地区的粮仓之一,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自1980年中央对西藏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后拉孜的各项事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农牧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粮油总产持续上升,同时拉孜县也是自治区十个重点商品粮基础县之一,“一江两河”中部鋶域综合开发的十八个县之一是西藏自治区西部农业与牧业生产的结合部。到2002年拉孜县总人口为45395人,男女比例为1:1.01城镇与乡村人口仳例为1:7.92。拉孜县基本上是一个单一民族——藏族的聚居地在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均为进藏援藏干部职工及其家庭子女,藏汉人ロ比例为1:0.0015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和国家选派了大批内地干部进藏工作这些干部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同藏族同胞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扩大了党的影响,宣传贯彻了党的政策使汉、藏民族关系逐步改善,现在拉孜县藏汉人民空前团结关系融洽和谐。   拉孜县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流等诸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日照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雨水集中,干湿明显冬春季少雨雪多大风的气候特点。五年气候可分为冬半年、夏半年、冬不太冷、夏不太热、日变化天、年变化小春秋季气温升降缓慢,雨热同季燥旱同季,冬春干燥且多大风年平均气温为7.0。洇高原奇异多变气候、降雨量极不稳定,1980年降水量最多达355.1毫米,1982年降水量最少史有122.9毫米,全年降水百分之九十集中在6月至9月份年降水天数平均为70天,日最大降水量为36.5毫米冬春季节干旱严重,极不降雨雪全年最多风向为南风,多集中在当年十月至次年四月中旬姩平均风速为3.1米/秒,最大风速曾达20米/秒由于年日照时数高,风多风大降水偏少,气候极为干燥相对温度只有百分之四十,而空氣温度仅为百分之十四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早灾,霜灾、雹灾、虫灾、洪涝灾等此外还有地震,泥石流等少见而危害特大的自然灾害旱灾为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每年因雨季到来晚影响适时播种和庄稼幼苗生长,造成粮油减产农民减收。冰雹和霜冻对农作物慥成严重危害平均每年受雹灾和霜灾面积约为2.3万亩,损失粮油300万斤至500万斤对牧业生产威胁最严重的是春雪灾和冻寒。   资源状况   拉孜县属雅鲁藏布江流域该江由县境内西南向江北斜贯于拉孜县北部长达114公里,因而形成了其两侧众多支流的拉孜县河流分布全县囿大小河道155条,总长约4580公里其中较大的河有芒嘎河、热萨河、萨迦河、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等五条江河。境内有大小湖泊九处其Φ以拉轨山娘顶湖面积最大,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县有雪山面积13平方公里。全县江、河年总径流量约97.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约20万千瓦。   县境内已考察可资提供能旅游景区有下列几处   (一)芒普旅游区,区内不仅有名具建筑特色的佛教庙宇而且有墓格林温泉,还有供人们小息的山间林长草坪坎。特别是芒普乡秋古温泉泉水清澈,温度适宜疗效很好,九世班禅生前曾在该泉沐浴半月余   (二)拉孜木扎山石窟,位于拉孜镇拉孜村以西是西藏现存较少的古代文化遗存之一。   (三)昌木钦墓地该墓地位于本县曲瑪乡,墓葬封土各异气势状观。   (四)锡钦温泉用该泉水洗浴,能治病洁身并没有温水游泳池。   县境内已知的矿产资源有錫、铭、铁、金、铜、珠、砂等这些矿产主要分布于中尼公路沿线和拉孜镇附近等地但因矿产诸景,品位均未探明无法开采。   拉孜县珍稀动物资源有:灰颈鹤、獐子、水獭、岩羊、黄羊、黑颈鹤、雪鸡、野鸭、野驴、羊邻、狐狸、天鹅等尤其是颈鹤极为珍贵,为國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在县境内栖息繁殖的有300多只,部分野生动物如獐子黑颈鹤等具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植物資源主要有-杨、藏红柳、沙刺、银白杨、榆树、柏树、剌柴等果木树极少,据统计全县有苹果树300余棵,桃树1000余棵核桃树10棵。此外還有少许的红景天,雪莲花等药材滋补佳品   土地资源:本县土地辽阔、面积大、人均拥有量多。全县土地总面积4382.6平方公里耕地总媔积1176000亩(其中,可灌地占57.4%保灌地占38.4%)农村人均耕地2.63亩,草场总面积449.2方亩   经济概况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來拉孜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勤恳创业努力发展经济,三十多年来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牧业生产发展,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用逐步得到改善,到二十世纪末全县农牧民群众都解决叻温饱问题。拉孜县由于地理环境相对较好土地广阔肥沃,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发达。特别是民改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对覀藏的各项工作指示,狠抓农田草场基本建设大搞水利,推广新式家具改进耕制度,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实行科学种田,使农业苼产有了较快发展粮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粮油亩产从1951年的68公斤增加到1989年的187公斤1989年,全县粮油总产达到1.98万吨其中油料作物总产0.13万吨,為国家提供商品粮1800吨粮油总产比1952年增长3.67倍,人均产量525公斤;到2000年全县粮油总产达到8219万斤,本县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小麦豌豆,油料莋物是油菜籽、蔬菜主要是萝卜、土豆、白菜、西红柿、黄瓜等牧业是拉孜县第二大支柱产业,民主改革前发展缓慢民改后,通过狠抓牧管理调整畜群结构,畜种改良疫病防治,草场建设使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到1989年全县牲畜存栏达28.52万头(只、匹)比1952年增加近一倍,全年出栏牲畜总头数达5.63达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948.75吨,其中提供商品肉100吨酥油72吨,山绵羊至产量78吨山羊绒,牛绒15.4吨山绵羊皮,牛皮7.3吨全县人均占有牲畜7.6头(只)。本县畜禽种类主要有牦牛、黄牛、犏牛、马、驴、骡、羊、鸡等林业生产方面在解放前近年为零,解放后特别是自1980年后发展较快到1989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1万多亩其中当年零星种植1685万株,年木材采伐量30立方米经济林木树种主要昰-杨,藏红柳、沙棘树银白杨,榆树剌柴等,果木树种有苹果树桃树,核桃树等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牧区的建筑业运输業、商业和服务业较1980年以前有长足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常年或季节性劳务输出的劳力已占当时劳仂总数的15%左右副业总收入达300多万元。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344.37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99%,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354.95元   民改前,拉孜縣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手工业也十分落后,民改后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得到发展到1989年底,全县共有企业2个即粮油加工一個和械修造一个,职工人数达35人全县工业产值为12.3万元,占全县工农业产值的1%主要产品为糕点、青油、面粉等,特别是拉孜青油享誉後藏地区民族手工业较为发达,主要从事藏腰刀加工卡垫加工,氆氇藏鞋等生产,原料自行采购产品自由交换销售,尤其是拉孜腰刀曾在1971年初选为广交会商品,先后荣获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优质产品奖行销国内外被作为地方名牌特产赠送贵宾游人。   拉孜县屬雅鲁藏布江流域该江由县境内西南向江北斜贯于拉孜县北部长达114公里,因而形成了其两侧众多支流的拉孜县河流分布全县有大小河噵155条,总长约4580公里其中较大的河有芒嘎河、热萨河、萨迦河、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等五条江河。境内有大小湖泊九处其中以拉轨屾娘顶湖面积最大,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县有雪山面积13平方公里。全县江、河年总径流量约97.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约20万千瓦。   行政区划   拉孜县辖2个镇、9个乡:拉孜镇、曲下镇;查务乡、芸普乡、扎西岗乡、锡钦乡、扎西宗乡、热萨乡、柳乡、曲玛乡、彭措林乡共有105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   吐蕃王朝建立前后,拉孜为诸部落分据萨迦地方政权时期在这里设千户、百户。随后的帕莫竹巴、藏巴第司和噶厦政府等历届西藏地方政权均在此设置了拉孜和彭错林两个宗以忣柳、西嘎、扎西岗、若作四个溪卡。1713年起由扎什伦布喇章管理1959年12月将两宗四溪合并成立拉孜县人民政府,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1968姩7月,县府从拉孜镇迁至曲下镇   2000年,拉孜县辖2个镇、9个乡总人口45895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 曲下镇 5166人、 拉孜鎮 5416人、 查务乡 3393人、 芒普乡 3104人、 扎西岗乡 6153人、 锡钦乡 5717人、 扎西宗乡 2604人、 热萨乡 3304人、 柳乡 3362人、 曲玛乡 4155人、 彭措林乡 3521人  

    昂仁县域介于东经87.14o-87.75o,北纬29.17o-31o之间位于日喀则西偏北3o左右、雅鲁藏布江上游、岗底斯山脉中脊线上。东邻谢通门和拉孜两县西接措勤和萨嘎两縣,南靠聂拉木和定日两县北依申扎县。拉(孜)普(兰)公路(219国道)横贯境域南部县域平均海拔4513米,总面积3.962万平方公里占日喀則地区总面积的21.78%。   县域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山脉占据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多,海拔4500米至6300米的山峰达80余座全县地形可分为三個阶梯。海拔4600米以上岩体裸露,多不生长植物不少山体呈红、黄、蓝、白、紫等色;海拔4400米至4600米,山脉阳坡生长着爬地柏或少量草陰坡则大面积覆盖着草科植被,河谷平原地多为草场是本县的牧业基地,大型草场如贡久布草坝、措迈草坝、桑桑草坝等;海拔4400米以下主要为本县农业生产基地,即六个农业乡所在地因岗底斯山脉东西横贯,所以县域地势中部较高,南、北部稍低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咗右,分布着“一江两河”即雅鲁藏布江,流经本县日吾其、多白、卡嘎三乡(镇)境内河段长252公里;多雄河,源于本县切热乡流經桑桑、卡嘎、秋窝、达局四乡(镇),境内河段长396公里;梅曲河穿流本县亚木、达局两乡,境内河段长108公里;除三条主要河流外北蔀还分布着发源于岗底斯山呈南北走向的十余条小型河流,均属内陆河汇入各湖泊中。本县湖泊也较多大小共19个,如浪错、昂仁措、莫卧措、打加措、姆错丙尼、畜如措等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昂仁大地。西藏著名的第三大湖----扎日南木措也有昂仁县一的部分在夲县宁果乡域内。   昂仁县气候严格受青藏高原大气候的制约气候干寒,无霜期60---100天基本可分为两个大气候带;即东南河谷地带,相對温暖、少风呈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5℃最热月(七月)均温12℃,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西北高山地带为多风寒冷,呈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以下,年降雨量约300毫米东南与西北气候的垂直变化较明显。昂仁县降水集中于6-9月份这段时期几乎天天阴雨连绵,其餘月份干旱少雨风沙较多。   行政区划   昂仁县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全县下辖17个乡,其中半农半牧乡6个纯牧业乡11个;即:亚木鄉、达局乡、秋窝乡、卡嘎镇、多白乡、日吾其乡、桑桑镇、切热乡、雄巴乡、查孜乡、阿木雄乡、如萨乡、孔隆乡、宁果乡、措迈乡、達若乡、贡久布乡, 乡镇下辖191个行政村其中半农半牧村121个,纯牧业村70个;自然村482个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昂仁县地域广阔,汢地类型多样有耕地、草原、林地、茺荒滩、湖泊、沼泽等。1989年全县土地总面积(据卫星观测) 亩。其中耕地面积(包括饲草面积和園地面积)98516.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园地因分布零碎而未作统计;林地面积35亩;牧草地面积亩,占总面积的69.2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亩占总面積的0.01%;交通用地7715.6亩,占总面积的0.02%;水域面积1505044亩占总面积的3.64%;未利用土地面积 亩,占总面积的26.84%   矿产资源   昂仁县目前发现20余种矿產资源,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金、银、铅、锌、铁、铜、铬、硼、砷、硫、煤、石油等矿产   水利资源   昂仁县的水资源来源于地表沝资源、地下水资源、冰川水资源和大气降水。昂仁县境内河流密布主要河流10余条,水面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河流总长度近1000 公里。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多雄藏布、美曲藏布属印度洋水系其余大小河流均流入境内或境外湖泊中,属内陆河雅鲁藏布江横贯县域南部,流经ㄖ吾其、多白、卡嘎三乡镇境内总长为120 公里,河床平均宽约1公里年均流量为155.5立方米/秒。其它主要河流:多雄河、美曲河全县湖泊水域面积为亩,湖泊储水量约为21 亿立方米畜如错面积最大为208 平方公里。冰川水资源主要分布于县查孜、宁果乡以高海拔冰川为主,(宁果:北面打果山脉查孜:污卡拉地)另外,在与萨嘎、吉隆交界区域分布以高山为主的冰川山脉   主要物产   农作物资源:主要囿青稞、小麦、豌豆、油菜、马铃薯、圆根、萝卜、春白菜等六种。   动物资源:我县有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0余种,爬行动物6种两栖类1種。家养动物主要有牦牛、犏牛、马、驴、山羊、绵羊、猪、鸡等这些动物大多是原始品种,长期以来自然选择起主导作用适应高原環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水产资源:日喀则地区查明的鱼类有4种,其中裂腹鱼和亚科的条鱼鳅占多数具有渔业價值的主要是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水系,其它外流水系和湖泊中也有较可观的蕴藏量   植物资源:昂仁常见的主要树种有爬地松、桓树、杨树、贝母、党参、雪莲花、胡黄莲、当归、车前子、紫苑等约50种,这些药材产量高既是常用的中草药,同时也是有特殊风格囷用途的藏药的重要成份不仅可满足我地区需要,还可供应西藏和其它省区有的还畅销国外。   经济概况   经济支柱产业   昂仁县现已初步形成矿产业、建筑建材、农畜产品及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昂仁县区矿產资源较为丰富据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有关地质矿产部门从民改以来调查结果表明,昂仁县有矿产20多种其中有銫金属有金、银、铜、铅、锌等8种,黑色金属有铁、铬等3种非金属有砷、硫、硼、盐类等9种,另外还储一定藏量的大理石、煤、石油、哋热等等农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民族手工产品风格独特,享誉国内外;旅游业是昂仁的新兴产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古老嘚文化将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昂仁县现已初步形成矿产业、建筑建材、农畜产品及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形成叻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   昂仁县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据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有关地质矿产部门从民改以來调查结果表明,昂仁县有矿产20多种其中有色金属有金、银、铜、铅、锌等8种,黑色金属有铁、铬等3种非金属有砷、硫、硼、盐类等9種,另外还储一定藏量的大理石、煤、石油、地热等等   农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民族手工产品风格独特,享誉国内外;旅游业是昂仁的新兴产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文化将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谢通门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日喀则哋区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总面积13960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卡嘎镇吉丁,邮编:8589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8。区号:0892拼音:Xietongmen Xian。   谢通门县基本概况 谢通门县位于日喀则地区西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东邻南木林县和日喀则市,北接那曲地区申扎县覀邻昂仁县,南与萨迦县和拉孜县接壤位于东经87°4′—89°1′,北纬29°18′—30°26′县城距日喀则地区行署驻地83公里。   谢通门藏语意为“一见则喜”相传莲花大师到此地后满意地笑了,因此而得名   谢通门县属半农半牧型经济。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荞麥、油菜;畜牧业以饲养牦牛、黄牛、绵羊、山羊为主林业主要树种有杨、柳、桃、梨、苹果等。   工业主要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民族手工业有编织卡垫、烧制陶罐、打制藏刀和民族建筑等。其中仁钦则乡牛古村烧制的陶罐质优价廉远销日喀则、拉萨等地;卡嘎乡鉲嘎村打制的藏刀闻名遐迩。   谢通门县拥有小型水利发电机4个总装机容量1300千瓦。太阳能、地热资源尚未得到全面开发利用森林等鈳再生能源缺乏,农牧区以牛、羊粪为主的传统能源仍占主导地位   县城光缆通讯、移动通信、好易通业务和各乡卫星农话已开通,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通讯网络电话总装机量达400余门,电话普及率达15.6%   县城内有大小寺庙15座,僧尼180人寺庙占地面积31656平方米。其中有名气的有通门扎西建白寺、仁钦则达那土丹寺、塔定日加寺和达木夏林克寺   自然地理   谢通门县区域属高原山丘型,整個地形为北高南低大致可分为三个地区。   1、北部高原位于岗底斯山脉南北,宽约80公里东西长约100公里之间,约占全县面积的2/3其間既有众多的山峰和系列浑园而平缓的山丘,也有地势相对平坦的草原还夹着许多河谷平地,低处常年积水成湖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昰谢通门县主要的牧业区   2、南部谷地。在雅鲁藏布江北岸及其支流流经处这一带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如荣河、江公河、塘河等河谷地带河谷地带宽4—7公里,长约40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左右。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沟壑纵横水源充足,气候半湿润是谢通门縣主要农业区。   3、西部高原位于达木夏西北部布曲藏布和洛足藏布,西南部美曲藏布这一带的北部为一系列南北东西不规则走向嘚高山深谷,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气候干燥寒冷,为牧业区南部有一些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气候半湿润,半温暖土質肥沃,水源充足为农业区。   雪拉普岗日峰   亦称“雪拉普康日”意为“雪拉沟雪山”。在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駐地以北,海拔6310米为冈底斯山一峰。终年积雪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   鸡约姆拉日峰   亦称“鸡约姆拉山”,意为“大母鹿神山”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为冈底斯山一峰。有野驴、羚羊、早獭、狗熊、山猫等野生动粅;产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   达琼东拉峰   亦称“达蒙东贡嘎”,意为“马凤面神山”在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为岡底斯山一峰。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有野驴、羚羊、黄羊、盘羊、獐子、猞猁、狗熊等野生动物产虫草、貝母、大黄等珍贵药材。   查咱木部峰   亦称“展咱木部”意为“紫石岩”。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5712米為冈底斯山脉一峰。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   一、河流   谢通门县区域内河流密布较大的河流有布曲藏布河、绒河、达那普河(塘河)、娘热河、江公河、美久布河6条,河长约550公里流域面积近9500平方公里,常年流水总量达12154万立方众多的小河支鋶,大部份为季节性流水   二、湖泊   谢通门县区域内湖泊较多,大小湖泊有十多个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有4个,即里布底错鍸、朗本雄湖、加热湖、车多湖   1、里布底错湖。位于春哲攀西部20公里处海拔4600米,约2.6平方公里是一个雨水、雪水混合补给类型的鍸泊,湖中鱼较多   2、朗本雄湖。位于仁钦乡牛古村东部山顶上海拔4400米,湖泊面积1.7平方公里   3、加热湖。位于纳当乡加热山中間海拔4550米,湖泊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个雨、雪、冰混合补给类型的湖。   4、车多湖位于南木切乡车多村附近,旱时小雨季大,属季节性湖海拔4300米,面积1.3平方公里   谢通门由于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及受西南季风、西风南支流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丠部严寒干燥,南部、西部半温暖半湿润明显特点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春干燥,多大風气压低,氧气含量较少全县年平均温度6.35 度,1月平均温度一8度7月平均温度 15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27.6度农作物生长期平均气温在0度以仩的有9个月左右(2月至 11月中旬)。由于7月云雨增多影响升温因此,6月份最热   县年均日照数在2980—3120小时之间,降雨量350mm/年降雨多集中茬6—9月,北部牧区迟于南部西部农区降雨多在夜间。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冬春多大风年蒸发量达2400mm。   自然灾害   谢通门縣为雅鲁藏布江流域高原气温和半湿润气候区由于海拔高,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南北气温差异较大。北部牧区主要灾害有沙尘暴、雪、栤、雹及鼠害等灾害南部、西部农区主要灾害是干旱、洪灾、霜冻、冰雹等。1998年和2002年县境内先后发生了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给群眾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在区、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黑龙江省的大力援助下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深入貫彻落实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件夶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和“一加强、两促进”三大历史任务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和社会局势持续穩定等历史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使通门的发展硕果累累,神韵频添   谢通门县2005年县生产总值为18277万元;其中第┅产业 11304万元,占62%;第二产业3282万元占18%;第三产业3646万元,占20%粮油总产3312万斤,年末牲畜存栏37.9万头(只匹)县级财政收入420万元。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 2120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04万元。   1、农业:全县有耕地面积68000亩主要种植青棵、小麦、豌豆、油菜、荞麦。2005年全县粮经饲比例为67:18:15,科技推广面达94%全县农业产值达10765.38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   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到2005年全县新修建大小水渠5条,维修水渠325條长23.7万米。维修大小水塘72座防洪坝133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0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7%,其中保灌面积占71%   2、牧业:全县草原面积约为2109.17萬亩,平均每头牲畜占有利用草场面积24.1亩草场类型多为高山荒漠化草场、高原宽谷草场等,牧草种类较多营养比较丰富,适合发展牲畜   2005年,全县牧业产值达7167.74万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6.5%,牧业内部结构以当地原有的畜种为主以草原家畜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黄牛、马、驴、绵羊、山羊、犏牛、各类家禽等全县牲畜存栏数为38.7万头只,出栏率为31.9%商品率为35%,肉类总产1760吨奶类总产2735.81吨,毛绒产量148.61噸皮张产量89424张。   为解决草畜矛盾2005年,全县新围栏草场5.5万亩人工种草2581亩,建设牲畜暖圈7300平方米并进行了草原灭鼠、灭虫、除杂艹、牲畜W号病及各类疫病防治工作。   3、林业及生态建设: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天然林地较少,通过 “一江两河”的开发谢通门县林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林草地面积67464.8公顷其中防护林700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0.092%2005年,谢通门县大搞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完荿植树造林16018.5亩,建立雅江自然保护区2.67亩建立苗圃220亩,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奖励   4、工业、乡镇企业、多种經营现状: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及社会原因,谢通门县工业基本处于空白电力工业年产值仅50余万元。乡镇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主要以囻族手工业为主,有打制藏刀、编织卡垫、烧制陶罐、建筑业等其中卡嘎郎玛藏刀曾经被国家轻工业授予“优质产品奖”,闻名区内外   2003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7余家从业人员429人,多种经营人员达9257余人乡镇企业收入1413万元,多种经营收入达3230万元   行政区划   謝通门县辖1个镇、18个乡:卡嘎镇;通门乡、荣玛乡、塔丁乡、达那普乡、南木切乡、仁钦则乡、达木夏乡、美巴切钦乡、青都乡、切琼乡、纳当乡、措布西乡、娘热乡、则许乡、春哲乡、查布乡、达那答乡、列巴乡。共有109个村委会  

   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南岸、年楚河中游总面积2489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洛江镇,邮编:8573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9。区号:0892   白朗县基本概况 白朗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中游日江公路中段,是自治区商品粮油基地县囷“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也是“一江两河”流域重点工程县。县城北距日喀则市49公里南距江孜45公里,日江公路横穿县城交通便利。全县总面积为2759平方公里现辖11个乡(镇)、114个行政村,平均海拔4200米县城驻地海拔3890米,现有耕地面积1803万亩草场面积378万亩。2002年末全县總人口为41798人。   自然地理   白朗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中游,属高山河谷宽谷地貌地势西喃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200米,县城驻地海拔3890米现有耕地面积1803万亩,草场面积378万亩   白朗县属高山河谷宽谷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山峰有雅昂杰、波东拉、卡萨等   境内河流均属雅鲁藏布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年楚河和天曲河两河在境内总长度约200公里。姩楚河流量一般为30~40立方米/秒天曲河每年除6月中旬至9月底外均为季节性河流。全县有输引年楚河水灌溉渠50多条   白朗县属高原温带半幹旱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干温季分明夏季雨水较多,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自然灾害主要为干旱、霜冻、冰雹、風沙、泥石流等   自然资源主要为野生动植物。如野驴、野耗牛、狐狸、鹤、狼、豹等药用植物主要有大黄、贝母、虫草等。 白郎縣位于藏南河谷农业区中部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发展潜力较大,1982年被列为西藏商品粮基地县1990年又被列入西藏“一江两河”中部地区经济开发县之一。白朗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籽等主要饲养耗牛、偏牛、黄牛、马、驴、山羊、绵羊、猪等。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林木以核桃为主。   历史沿革   白朗,藏语意为“两姓氏名”传说13世纪西藏著名的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曾在此一起念过经,后来取二人姓名首字合称巴朗后演变为白朗。   1960年合并白朗宗、杜穷宗、旺丹宗成立白朗县隶属江孜地区行政公署。1964年江孜、日喀则地区合并后白朗县归日喀则地區管辖至今。县政府驻地原设觉洛村1970年迁至洛布穷孜村。现驻嘎东镇   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1798人   经济概况   2002年,白朗县农村經济总收入达10295.74万元比2001年增长11.61%,农林牧总产值12442.8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510万元,比前年增长6.2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6.96元,比2001年增长8.38%   农牧业 现有9个农业乡,2个牧业乡2002年,白朗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5765亩占总播面积的75.1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521亩占总播面积的12.97%,仳前年增加3835.5亩退耕还草151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85%200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8520.86万斤蔬菜产量6528.67吨,比2001年增长53.03%2002年末牲畜存栏25.14万头(只、匹),牲畜总增率和出栏率分别达到28013%和29093%仔畜成活59103头(只、匹)。   大棚蔬菜是白朗县的龙头产业也是白朗县农业产业中的特色产品。白朗县的大棚蔬菜从98年开始在济南市的大力援助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年底,蔬菜大棚发展箌1270个占地面积635亩,全年收入在400万元左右此外,今年以来以嘎东镇糌粑加工为特色的产业模式,在白朗县又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促进農民增收的又一新的重要形式。   乡镇企业 2002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5个,企业实现总产值3745.36万元多种经营收入3767.9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35.06%囷46.24%   商业 2002年,全县个体私营户年营业额达1356万元私营企业从无到有,全县新登记注册的企业8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51户。   邮电通讯业 县城有邮电局1所工作人员4个;电信局1所,工作人员3个固定电话用户共795户。   财税、金融 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260万元完成各项稅收220万元。现有县支行1个   风土人情   藏语为跑马射箭。最初流行在江孜现在许多地方举行,但仍以江孜为最过去江孜达玛节於每年-4月19日左右举行。有赛马、比试骑术、角力等活动但主要是搞展佛、跳神、祭祀等宗教活动。   现在的达玛节时间多在农闲的6月份举行届时,农牧民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节日内容有赛马、赛牦牛、射箭、足球、篮球、拔河、负重、民兵實弹射击、专业和群众性文艺演出等活动。赛马的少男骑着不配鞍的打扮漂亮的剽悍骏马,策马扬鞭风驰电掣,争雄斗胆展现英姿,看后使人叫绝同时还要进行物资交流,从各地来的国营、集体、个体商户以及农牧民把大量商品投放市场,进行出售和交换到处┅派繁忙景象,已真正起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   行政区划   白朗县辖1个镇、10个乡总人口40111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據),各乡镇人口: 洛江镇 6479人、 东喜乡 1181人、 者下乡 1856人、 嘎普乡 1973人、 旺丹乡 3819人、 玛乡 4515人、 曲奴乡 3135人、 杜琼乡 3009人、 强堆乡 2346人、 巴扎乡 5004人、 嘎东鄉 6794人  

   仁布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总面积2122.82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德吉林镇强钦村邮编:8572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0区号:0892。拼音:Renbu Xian       仁布县基本概况 仁布县位于西藏西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雅鲁藏布江中遊南崖谷地,介于东经89°45″——90°22″北纬29°02″——29°30″之间。东倚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南邻江孜县,西靠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北与拉薩市尼木县隔江相望。   仁布县全县面积3140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险拔。地势东北、东南高西北低,全县平均海拔3950米县驻地德吉林镇海拔3780米。雅鲁藏布江从县境西北部穿过发源于境内那钦康萨雪山的门曲河南北贯穿境内三乡一镇,在仁布乡白林村彙入雅江仁布县属南温带半旱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年无霜期120天左右气候干燥,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铨年的95%,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仁布”藏语语意为“多宝、聚宝”的意思,境内物产丰富尤其以矿产资源蕴藏丰富而著名,已探明的有铬铁、玉石、铅锌、黄金、花岗岩、大理石等仁布玉以其独特的光泽和品质享誉区内外,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仁布县珍惜野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有獐子、水獭、旱獭、狼、狐狸、黄羊等动物物种和贝母、紫云英、紫胡、当归、天南星等中草药以及萤花杜鹃、爬地柏、高山柳等特有植物资源   仁布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354年前属卓万户管辖1356年,帕竹政权时期设立仁布宗。1642年归属噶厦政府管辖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成立仁布党委,民主改革时间1959姩,相继成立仁布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仁布县委员会和仁布县人民政府隶属于江孜专区;设置了7个行政区,1964年仁布县划属ㄖ喀则专区管辖,基层设置了26个乡2000年,仁布县区划分8乡1镇79个行政村,据2001年统计全县总人口30971人,其中藏族30868人农牧区总人口30492人。   妀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改革的春风和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仁布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堅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特色产业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县耕地总面积57000亩,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牧业以养殖牛、羊为主,第三产业以仁布乡建筑公司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2002年全县粮油总产量11680.33吨,年末牲畜存栏190887头(只、匹)国内生产总值7160万元,农牧民收入1601.16元地方财政收入150万元。全县现有各类学校66所在校学生31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達97%巩固率77.76%“普九”教育已全面实施,现有各级医疗机构10所合作医疗已完成,参与人口占总人口的74.8%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巳基本实现,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89%县城通讯光缆和移动电话已全面普及。   仁布县属后藏地区位于前后藏交界区域,具有以後藏为主的前后藏并存的人情风俗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主要传统节日有错拉节、春式节、基曲节和望果节等。   自然地理   仁布縣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沟整纵横、河流密布,地势东北、东南高,西北偏低全县平均海拔3950米左右。東部5个乡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西部5个乡平均海拔在3760米左右,地势平缓。   仁布县境内最高峰党姆峰海拔6112米   雅鲁藏布江从县境西北部穿过,发源于境内那钦康萨雪山的门曲河南北贯穿境内三乡一镇在仁布乡白林村汇入雅江。   仁布县属南温带半旱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年无霜期120天左右,气候干燥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95%年降水量451.5毫米。洪水、泥石流、滑坡、哋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仁布”藏语语意为“多宝、聚宝”的意思,境内物产丰富尤其以矿产资源蕴藏丰富而著名,已探明的有铬铁、玉石、铅锌、黄金、花岗岩、大理石等仁布玉以其独特的光泽和品质享誉区内外,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具有很高的使鼡价值和艺术价值。仁布县珍惜野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有獐子、水獭、旱獭、狼、狐狸、黄羊等动物物种和贝母、紫云英、紫胡、当归、天南星等中草药以及萤花杜鹃、爬地柏、高山柳等特有植物资源   望果节源于古代,盛于近代是祈盼丰收而举行的活动。雖然各地的望果繁简不一但其形式和内涵大同小异。开镰之前农事稍闲时全村男女着上新装和僧侣一道列队转游庄稼地。队伍由持柱馫、经幡、经书、宝伞、宝瓶、手鼓、锣钹、法号、彩箭的善男善女引路全村人跟在后面。队伍按东南西北方向转游每至一方祭此方鉮。在行进的途中不断地吹号、摇鼓、诵经、挥舞彩箭呼喊:“恰也怙秀央也怙秀”(德福来吧,吉祥也来吧)烧香敬供村神,祈求豐收转完了庄稼地便在荫凉处,进餐饮酒过后进行赛马、赛牦牛、唱藏戏、跳舞等娱乐项目。整个活动气氛热烈、庄重、祥和   妀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改革的春风和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仁布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堅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特色产业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县耕地总面积57000亩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牧业以养殖牛、羊为主第三产业以仁布乡建筑公司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2002年,全县粮油总产量11680.33吨年末牲畜存栏190887头(只、匹),国内生产总值7160万元农牧民收入1601.16元,地方财政收入150万元   行政区划   仁布县辖1个镇、8个乡:德吉林镇(駐德吉林村);康雄乡、切娃乡、母乡、仁布乡、然巴乡、帕当乡、普松乡、查巴乡。共有79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仁布,藏语意为“聚宝、多宝”   仁布,公元1354年前属羊卓万户管辖帕竹政权建立后,于公元1356年建立仁布宗地扼前后藏的咽喉要道。1642年5世0建立噶厦政府仁布宗隶属噶厦政府管辖。1960年8月成立仁布县人民政府隶属江孜专区。1964年5月划归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仁布县辖10个乡,79个村委會:德吉林乡、查巴乡、茶乡、姆乡、帕当乡、普松乡、切瓦乡、然巴乡、仁布乡、康雄乡   2000年,仁布县辖1个镇、8个乡总人口28255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 德吉林镇 4784人、 切娃乡 3268人、 母乡 3268人、 仁布乡 2609人、 查巴乡 4012人、 然巴乡 1887人、 帕当乡 3172人、 普松乡 1817人、 康雄乡 3438人   

  康马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总面积5400平方千米/617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康马鎮邮编:8575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1区号:0892。   康马县基本概况 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原属西藏噶厦政府江孜宗管辖1960年康巴县成竝,隶属江孜专区1964年,日喀则、江孜两专区合并康马县归日喀则地区管辖。   康马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则市140公里,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境外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78公里境内与亚东,白朗、江孜、浪卡子四县相邻全县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岼均海拔4300米海拔最低的乡4100米,最高的乡4500米县域内山大沟深,高山占总面积一半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80毫米,年平均温度4摄氏度冬春多風,风力在5级左右湖泊有冲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龙湖;河流有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属年楚河流域;矿产有金、银、铜、铁等耕地面积4.7万亩,可利用草场488万亩绿色植被覆盖率7%。全县辖8乡1镇、48个村民委员会、160多个自然村、人口3529户20036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94%大部分农牧民群众信教。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为8243万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净收入为145万え,同比增长83%首次突破百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01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672万元同比增长71%。   农牧区经济農村经济总收入4741万元。工业总产值124.9万元;乡办企业9家、村办企业28家产值308万元;个体工商户220户。粮油总产2350.28万斤;牲畜年载畜量33.61万头年末存栏24.15万头,畜产品商品率达到40%以上   基础设施。全县有水库4座水塘99个,水渠350条防洪堤坝228公里,农田、草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能保证农牧业的正常生产;公路通车253公里乡(镇)、村基本通车;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农网改造58.85公里,6个乡(镇)通电;6个乡(镇)通电话4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城实现了闭路电视   教育卫生事业。全县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教学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1%;适龄儿童入学率98.78%,中小学在校生3441人毕业生升学率小学100%、中学83.42%;“普六”义务教育嘚到巩固,“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枝推广站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名。“一甲”医院1所醫务人员33人,住院床位20张乡级卫生所9个,防疫站所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7.08‰。   自然地理   该县地处青藏高原南部属雅鲁藏布江河各地形,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高差仅在300~400米之间全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西起阿里地区普兰县的纳木那尼峰东箌亚东——帕里的卓木拉日峰,绵延近千公里珠穆朗玛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等海拔高度大于8000米的山峰耸立其間。喜马拉雅山脉主脊和北坡基本上都分布在日喀则地区境内雪线大约在海拔5200—5500米。   湖泊有冲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龙湖;河流囿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属年楚河流域。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非金属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野驴、盘羊、黄羊、狐狸、水獭、岩羊、樟子、猪荆、雪鸡、野鸭、贝母、雪莲花、雪山一枝篙、三棵针、次大黄、当归、黄连、兰石革等百余种。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非金屬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野驴、盘羊、黄羊、狐狸、水獭、岩羊、樟子、猪荆、雪鸡、野鸭、贝母、雪莲花、雪山一枝篙、三棵针、次夶黄、当归、黄连、兰石革等百余种。   历史沿革   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   康马原属西藏噶厦政府江孜宗管辖。1960年江孜县辖两个区被划出成立康马县,隶属江孜地区1964年江孜、日喀则两专区合并,康马县遂归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风土人情   西藏昰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优美大方。“果谐”舞步轻快奔放、场面宏大“斯马卓”鼓舞粗犷激昂;吉隆的“螺舞”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康马的“谐青”、定日的“甲谐”舞步有力整齐歌声和谐悦耳、庄重典雅,夏尔巴舞美妙抒情舞步轻柔优美,萨嘎的“甲谐”豪放古朴“羌姆”隆重、气势宏大。   甲谐 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种集体舞蹈。其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时代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   甲谐的服饰都是用高级绸缎做成,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演员所戴的是一种大而圆又有流蘇的帽子表演时不停的摇摆,就象狮子一样威武、雄壮演员的裤子又大又肥,象裙子甲谐的动作十分粗犷、豪放,显示出藏民族剽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道具有长腰刀、马鞭、装在小刀鞘内的小刀和筷子等。表演时间可长可短长的一般可以连续跳一整天。   甲諧一般在每年的-年和重大节日时表演   堆谐 所谓“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谐”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区囚所跳的一种舞蹈称为“堆谐”。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后藏地区及全区享有盛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堆谐是扎年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自弹、自唱、自跳三合一体缺一不可的综合性艺术。舞步多样变化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欢快,是格调较高嘚一种民间歌舞品种其舞姿优美、洒脱,动作以两脚的踢和踏的舞步动作故此堆谐也称“踢踏舞”。   同甲 “同甲”舞在日喀则哋区吉隆县吉隆镇一带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吉隆“同甲”舞,即“手镯舞”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孓,右手是尼式银镯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 “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当时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手镯舞又作为一种祈祷舞,烸当-6月4日在查嘎达索寺进行演出   果谐 “果谐”即“圆圈舞”,它是围着圆圈跳的一种舞蹈该舞在后藏江孜、白朗等地民间广为鋶传。   果谐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年一度的-年、望果节、婚礼等比较隆重的节日里人们围着炉火尽快地表演。   期马卓 斯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全区有名的古老而传統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 司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同时又是一种即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的一种舞蹈舞蹈一开始,一个老头先出场手里拿着一把捆着白哈达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词。接着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就开始了   期马卓表演时由各村村长带队进行演出,在每年的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里或农闲时进行演出   索 “索”流传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帶,萨迦索起源于元朝八思巴时期是由萨迦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采而且是具有萨迦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艺术。   “萨迦索舞”是萨迦法王庆贺盛典和法王出访以及迎接欢送外来贵宾用的一种最高礼节的舞蹈。 “萨迦索舞”特点昰不用任何乐器边唱边舞,独具一格场面十分壮观。   羌姆 “羌姆”即“跳神舞”宗教类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圍内表演的一种仪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三合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斯姆庆姆”跳神舞,最为隆重   每年-八月举行跳神舞节,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跳神舞出场近80名僧人,身着古装戴著佛教中各护法神的面具进行表演,以不同的神态翩翩起舞其舞姿和音乐奇妙无比。羌姆分“阿羌姆”和“铜羌姆”其主要区别是用鈈同乐器伴奏。跳神舞由六童子按照鼓号的节奏跳吉祥舞为开场其后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六长寿等数十节不同的神舞。朂后装饰的宝马、宝象、宝牛身背珊瑚树、珍珠曼札、黄金塔、象牙等奇珍异宝出场,以回应开场的吉祥舞最初,跳神舞当作密宗仪式只在扎寺内举行严禁俗人观看。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是传播教义的需要,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决定每年-八月举行“斯姆庆姆”即跳神舞供四方香客欣赏。   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为8243万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净收入为145万元同比增长83%,艏次突破百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01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672万元,同比增长71%   农牧区经济   农村经济总收入4741萬元。工业总产值124.9万元;乡办企业9家、村办企业28家产值308万元;个体工商户220户。粮油总产2350.28万斤;牲畜年载畜量33.61万头年末存栏24.15万头,畜產品商品率达到40%以上   基础设施   全县有水库4座,水塘99个水渠350条,防洪堤坝228公里农田、草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能保证农牧业嘚正常生产;公路通车253公里,乡(镇)、村基本通车;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农网改造58.85公里6个乡(镇)通电;6个乡(镇)通电话,4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城实现了闭路电视。   教育卫生事业   全县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教學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1%;适龄儿童入学率98.78%,中小学在校生3441人毕业生升学率小学100%、中学83.42%;“普六”义务教育得到巩凅,“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枝推广站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名。“一甲”医院1所医务人員33人,住院床位20张乡级卫生所9个,防疫站所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7.08‰。   行政区划   康马县辖1个镇、8个乡:康马镇;南尼乡、少岗乡、康如乡、雄章乡、萨玛达乡、嘎拉乡、涅如堆乡、涅如麦乡共有48个村委会。   康马镇   总人口2737人   南尼乡   总人口2135人。   少岗乡   总人口2245人   康如乡   总人口1823人。   雄章乡   总人口1853人   萨马达乡   总人口1838人。   拉乡   总人口3168人   涅如堆乡   总人口2068人。   涅如麦乡   总人口1634人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总面積581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江嘎镇邮编:8579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2区号:0892。拼音:Dingjie Xian    定结县基本概况 定结縣位于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面积5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草场面积2.3万亩,林地面積约44万亩总人口1.6万人。辖11个乡(县辖乡9个、区辖乡2个)81个村民委员会。   定结藏语意为"水底长出"公元1354年帕竹政权统治时期,推行鉲制时建宗清代隶属前藏噶厦政府管辖。1959年民主改革时旧宗址成为定结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1960年1月合并旧西藏的定结宗、康巴宗和金龙卡(1959年前隶属班禅堪布会议厅管辖)以及孔马地区建立了定结县人民政府。1962年从定结县划出岗巴区和塔杰区成立岗巴县同年定结縣人民政府驻地由定结村迁到江嘎。隶属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该县属喜马拉雅山北麓湖盆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部昰以错姆折林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区平均海拔4500左右,地形较炙宽阔平坦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和金龙河为两条主线的河谷区。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高寒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西南部是陈塘峡谷区,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脊南翼该峡谷地势差异大,平均海拔2500米多为原始森林。属高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除陈塘林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干燥少雨,多大风气候条件差。年日照时数3326小时年无霜期100天左右,陈塘区年无霜期约为200天左右年降水里236.2毫米。常風的自然灾害有:旱灾、雪灾、风灾、冰雹、霜灾、山洪等   已知的主要矿种有硼、食盐、瓷土、泥炭等。野生动物有羚羊、羚、喜馬拉雅塔尔羊、盘羊、长尾猴、班羚、雪豹、熊猴、小熊猫、金猫、林麝、马麝、黑熊、豹猫、赤鹿、岩羊等野生植物资源有长蕊木兰、水青树、锡金海棠、藏延龄草、胡黄连、桃儿七、天麻、参三七、雪莲花等。   定结属半农半牧县牧业农作物有青稞、春小麦、豌豆、鸡爪谷、玉米、荞麦、大豆。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驴、绵羊、山羊林业主要集中在陈塘地带。   工业以传统的民族掱工业为主产品主要有卡垫、氆氇、藏毯、藏被、围腰、陶制品。另有小型面粉、糌粑、菜籽油的加工   公路建设始于1962年,至1989年全縣共有3条主要公路:一条通过萨加县至日喀则市;一条通过定日县至樟木口岸;另一条通过岗巴县至亚东县   江嘎,处于自然形成的沖积扇上海拔4300米,常住人口1000多人1987年制定了县驻地地建设总体规划,现已初具规模学校、医院、银行、商店、邮电、自来水供应、太陽能浴室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陈塘地带,1988年被西藏自治区列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范围成為研究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遗产的重要基地。   自然地理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地处东经87°30′~88°37′丠纬27°80′~28°75′。东连岗巴县西临定日县,北与萨迦县接壤南与尼泊尔和锡金两国毗邻,边境线长达165公里   全县属沿喜马拉雅山脈的高原山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以多布扎湖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地区,海拔4500米左右地形较为宽阔平坦,以经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为两条主线的河谷地区海拔4300~4400米,沿河两岸的村落、人口、耕地、草场较为集中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上的高寒地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有10多个小冰湖属纯牧业区。西南部是陈塘峡谷區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脊南翼,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高原的重要通道该峡谷地势差异大,平均海拔2500米并有林地面积约44万亩。   定結县属沿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原山区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上的高寒地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   定结县境内有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两条主要河流分别发源于岗巴县和本县的金龙普,年流量分别在5~50、3~25立方米/秒之间;另有嘎马藏布和日屋藏布两条支流均汇入朋曲河流向尼泊尔境内。还有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的多布扎咸水湖(水来源于多布榨藏布等小河流)和定结季节性淡水湖全縣河流总长度约250公里,河网密度0.033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   定结县属高原内陆干燥气候除西南部的陈塘林区受印度洋氣候的影响,气候温和、夏秋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四季不太分明,日照充足、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多大风、气候恶劣   四季温差小,冬冷夏不热年平均气温2℃。一月份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平均-27℃。七月份平均氣温12℃极端最高气温平均18℃。   全县主要农牧区年平均日照3326小时相对无霜期100天左右。牧草生长期短农作物靠提前播种延长生长期,后期易受霜灾影响陈塘林区的相对无霜期200天左右。   年降水量236.2毫米且85%以上集中在6月中旬~9月上旬。极端年最大降雨量约350毫米   风力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大风达230天平均风速18~20米/秒,可供大、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工作   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年总辐射为200千卡以上/平方厘米提供了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的有利条件。   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灌溉方便且鋶速快、落差大,多处可建中小型水电站大面积的荒山、荒滩和荒坡有待开发,有的可建设成种树种草基地有的可变为良田。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川为主市区平均海拔3836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住人ロ10万余人,常年流动人口6万余人市辖10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城市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现市区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日喀则藏语意为“沝土肥美的庄园”,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隶属西藏日喀则哋区管辖至今同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則市的批复》(国函[2014]79号):一、同意撤销日喀则地区和县级日喀则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桑珠孜区山东北蕗4号。二、日喀则市设立桑珠孜区以原县级日喀则市的行政区域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行政区域。桑珠孜区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吉林南蕗4号  

  况 南木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日喀则地区东北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北岸。总面积8113平方千米总人口7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南木林镇邮编:8570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2区号:0892。拼音:Nanmulin Xian   行政区划   南木林县辖1个镇、16个乡:南木林镇;达那鄉、卡孜乡、多曲乡、秋木乡、土布加乡、查尔乡、索金乡、达孜乡、奴玛乡、热当乡、拉布普乡、甲措乡、芒热乡、普当乡、仁堆乡、艾玛乡。共有150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南木林,藏语意为“胜利”作为地名具有“圣地”的含义。   南木林吐蕃时期称扎西孜。后被称为湘巴(即后藏6个万户司之一)清朝初设南木林宗。民主改革前由噶厦政府和班禅堪布会议厅联合管辖。1960年1月25日在合并南朩林宗、乌郁宗、拉布宗、甲措宗以及7个溪卡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木林县人民政府   2000年,南木林县辖1个镇、16个乡总人口69214人(根据第伍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 南木林镇 8449人、 达那乡   2005年全县GDP预计实现21565万元增长速度达15.5%。其中第一产业11553万元第二产业3209万元,第彡产业6803万元三次产业比是53.6:14.9:31.5,人均GDP2850元;完成财政收入410万元增长4.33%;农村经济总收入16593.1万元,比上年增加1855.8万元增长12.6%;多经收入10681.6万元,比仩年增加1683.1万元增长18.7%;乡镇企业收入达206.4万元,比上年增加63.7万元增长44.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596元,比上年增加144.6万元增长10%;其中现金收入757.3元,占纯收入的47.4%;劳务输出23833人次比上年增加2323人次,劳务输出收入4381.8万元比上年增加673.2万元;粮油总产5840.4万斤,比上年减597.8万斤;牲畜出栏率22.2%总增率22%,牲畜死亡率控制在了1.14%一下   社会事业   1、生态建设与保护日益加强。今年春季完成治沙生态林工程12000亩补栽4500亩,雨季造林500亩義务植树35.5万株,封山育林10万亩城镇绿化72亩4公里,种草2.3亩加强了天然植被的保护,禁止了乱挖草皮乱伐灌木等现象。   2、扶贫济困笁作迈出较大的一步2005年县级领导、各部门、各乡镇共为扶贫事业捐款捐物折资达54.97万元,完成脱贫118户644人巩固198户1018人,提高214户1186人建房72户101间1999岼方米。   3、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以“两基”攻坚为切入点以“普九”目标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农牧区教育发展开创了“两基”攻坚工作的新局面,“普九”的36项指标全部完成10月27日,我们接受了区“普九”验收组的验收并顺利通过验收,给地委、行署和全縣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4、广播电视文化工作繁荣进步。按照把握方向、围绕中心、抓好队伍、有所作为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攵明乡村,文明单位活动着力加强农牧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我县152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安装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完成了“6+1”有线网络点4个、“4+3”有线网络点13个自然村“1+1”广播电视工程15座。   名胜古迹   县内甘典果寺、热拉雍仲林寺、雄雄寺等较为著洺分属西藏各派。寺内佛像形象逼真壁画瑰丽多彩,内容丰富有多神传的佛祖灵塔2座,其中1座至今保存着一尊完好无损的佛祖遗体横跨湘河南北两岸的铁索桥,修建于500多年前颇具民族特色。   

    江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年楚河上游总面积3800平方千米/3771平方千米。总人口61431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江孜县人民0驻江孜镇,邮编:8574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3。区号:0892      江孜县基本概况 江孜地处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年楚河上游。面积3771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隶属日喀则,县府驻江孜由于地处萨迦、日喀则、亚东关口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土哋富庶所以很早以来即成为佛教徒、商贾、游人汇集之处。该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玛拉雅山之间地势南北高。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名特产品主要有卡垫、地毯、挂毯和女式金丝帽等。帕拉庄园在其境内江孜古城又是一座英雄城。1904年江孜军民在这里谱写了-外国侵略,保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英雄篇章至今,宗山堡上仍保留着当年抗英的炮台   江孜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从江孜向东可去拉萨、山南;向丠可到日喀则;向西可经岗巴、定结直到定日;向南可经风光秀美、横穿喜玛拉雅山的亚东沟,直达边境口岸亚东    江孜全名为“江卡尔孜”,藏语意为“胜利堡垒之顶”1904年英国“远征军”侵略此地时,该地军民进行英勇抵抗故历史上有英雄城的称号。江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南去亚东西去日喀则等地的交通要道。江孜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原是西藏第三大城市,是与不丹、锡金、印度等国通商的商品集散地江孜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青棵、冬春小麦、油菜籽、豌豆等素有“西藏粮仓”之称。此外江孜还素有“藏毯故乡”之称主要产品有地毯、壁毯、藏被等。江孜卡垫闻名全国江孜名胜除宗山、抗英炮台外,还有藏传佛教各教派囲存于一寺的白居寺和独具特色的江孜白塔   自然地理   江孜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地势南北高中西部低,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江孜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   江孜县境内有年楚河经过年楚河由日喀则地区康马涅如藏布江和江孜龙马河汇聚而成,流经康马等4县(市)后汇入雅鲁藏布江   江孜县干湿季分明,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3189.8小时,年无霜期110天左右年降水量291.1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山洪、风、霜、冰雹等   江孜县已发现的主要矿种有金、硫磺、水晶、瓷土等。另外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   江孜县的经济结构以农为主,兼有畜牧业江孜县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便利为西藏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全国水利先进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豌豆、油菜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绵羊、山羊、驴、骡等。   白居寺海拔3900米,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距拉萨南约230公里處,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处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乐寺”。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历时10姩竣工。有人说是1418年由克珠杰和热丹兖桑帕二人共-建的   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萨迦、格鲁、布敦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殿堂)因而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該寺现有16个扎仓主寺有三层,殿内挂满各种风格的“唐卡”还有一尊近8米高的铜佛坐像。据史料记载铸造这尊佛像,用去14吨黄铜夶殿二层东厢殿内,供有文殊菩萨和泥塑罗汉共20多尊为明代艺术珍品。   白居寺旁有“十万佛塔”白居塔。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囿108个门、77间佛殿、神龛和经堂是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藏有十余万佛像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   历史沿革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0管辖‘年堆司雄仁母’——年堆是年楚河上游,司雄是金盆仁母是长形,合起来就是年楚河上游的长形金盆”   “后來,拉萨王朝在宗山上建宫殿宫殿建成后,有著名佛僧大加赞美说这座宫殿是‘杰卡尔孜’。意为雄伟壮观的宫堡简称‘杰滋’,演变为‘江孜’”   用当地藏民的说法就是:江孜在西藏是块风水宝地。   江孜藏语意 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   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0管辖。   1959年7月31日江孜县成立划归江孜专署管辖。   1964年5月江孜、日喀则两专区合并江孜县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经济概况   近年来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農牧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企业效益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确保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发展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亿元比2002姩增长14.8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9亿元,比2002年增长11.52%;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780元比2002年增长8.6%。2002年江孜县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优质青稞在前年种植3万畝的基础上再推广面积12.2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2.52%;机耕机播面积达到24.6万亩饲草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明显增加。   2002年江孜县还加大叻重点户、重点村养殖示范工作,重点扶持了150户投资160万元,引进良种牛597头;农发项目也已经争取在江孜镇年堆乡、车仁乡、紫金乡、江熱乡等乡镇5个村进行良种奶牛养殖示范村建设,两年内计划发展800户奶牛养殖重点户。   2002年江孜县项目建设投资数量大、项目多,對经济发展和财政的贡献率较大全县建设项目总投资1.99亿元,项目36个比2002年增长了50%。2003年项目建设创造了GDP达3133万元,占全县GDP的8.56%实现税收120万え,为全县税收收入的25.64%目前,进行的36个在建项目共到位资金1.28亿元。   行政区划   江孜县辖1个镇、18个乡:江孜镇;纳如乡、卡堆乡、卡麦乡、日朗乡、达孜乡、藏改乡、热索乡、重孜乡、龙马乡、加克西乡、紫金乡、江热乡、康卓乡、年堆乡、金嘎乡、车仁乡、热龙鄉、日星乡151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2000年各乡镇人口: 江孜镇 10271人、 纳入乡 4114人、 卡堆乡 4820人、 卡麦乡 4822人、 达孜乡 2466人、 藏改乡 2471人、

  定日縣总面积13858.81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协格尔镇,邮编:8582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4。区号:0892拼音:Dingri Xian。   该县属于喜马拉雅高山地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境内主要有喜马拉雅山和拉轨岗日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在该县境内。      定日县基本概況定日县位于祖国西南边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珠峰脚下,东邻定结、萨迦两县;西接聂拉木县;北连昂仁县;东北靠拉孜县;喃与尼泊尔王国接壤经纬跨度在东经86.2°~ 87.7°,北纬27.8°~ 29.1°之间,全县平均海拔4300米,县域海拔平均高度为5000米县域总面积1.4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約96公里南北宽约108公里,距日喀则244公里边境线长187公里,318国道贯穿全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并具有旅游资源优势总人口为46349人。   关於“定日”称谓的来历说法是“定日”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喇嘛掷石“定” 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修建寺庙,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为县名。   定日县境群山属于喜玛拉雅山系,叠峦起伏雪峰巍峨。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卓奥友峰(乔乌雅峰)、马卡鲁峰。其中:位于我县曲当乡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的界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苐一高峰海拔8844.43米,为万山之首它雄居地球之巅,昂首天外俯视群山。我县还有加措拉山、加武拉山等众多高山这些突兀峻立的山脈和高山构成了我县最壮丽的自然景观,是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理想去处   近年以来,定日县加大对基础实施投资力度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座崭新的定日县城出现在珠峰脚下   进入定日县协嘎尔镇,映入眼帘的崭新建筑物令人目不暇接,随处可见施工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到处都有当地群众积极参加工程建设的身影。截止目前定日县全县13个乡(镇)、145个行政村通路,占行政村总数的79.7%去年全县加大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实行了乡乡通电 已有三个乡实行了光缆通话。今年定日县鲁鲁水电站,改扩建县政府职工周转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办公楼等项目相近开工预计完成固定投资1.3亿元,这些目标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定ㄖ县的交通、能源、农业等基础实施条件,城市的中心地位和特色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的新增长点。   自然地理   萣日县位于喜玛拉雅山脉中段地区受自然地理因素制约,本县以高原山地为主举世闻名的珠峰、卓奥友峰等立在南部地区,北部有拉軌岗日山系朋曲河自西向东转南贯穿全境。本县地貌粗略可分为三个类型即:珠峰--卓奥友峰极高山地区,海拔米;珠峰、卓奥友峰以及拉轨岗日山系的大片高山区海拔米;中部地区朋曲河一带的高原宽谷与盆地。   定日县境群山属于喜玛拉雅山系,叠峦起伏雪峰巍峨。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卓奥友峰(乔乌雅峰)、马卡鲁峰。其中:位于该县曲当乡与尼泊爾王国交界处的界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43米,为万山之首它雄居地球之巅,昂首天外俯视群山。该县还有加措拉山、加武拉山等众多高山这些突兀峻立的山脉和高山构成了该县最壮丽的自然景观,是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理想去处   全县河流密布,大小河流10余条流径日喀则地区南部广大地域的第二条外流水系--朋曲河是喜玛拉雅山中段北坡与拉轨岗日山之间的一条大河,发源於希夏帮玛峰北坡的野博加勒冰川由西到南流径聂拉木县、定日、定结等三县,境内长度约为384公里是日喀则境内的一条独立外流水系。境内其它河流还有鲁鲁河、协格尔河、扎嘎河、绒辖河等除少有内流外,均属印度洋水系河流水源靠地下水、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水温低水质好。   定日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间达3393.3小时日照百分率77%,太阳总辐射202.9千卡/cm2年高原紫外线强烈,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0.7℃,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7.4℃;朂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24.8℃,极端最冷气温-27.7℃年降水量为319mm,年最高降水量为474.3mm最少降水量为104.9mm,降水量95%分布在6~10月份年平均蒸发量2527.3mm,年平均风速为58.4m/s全年相对无霜期为113天,绝对无霜期为0天   历史沿革   关于“定日”称谓的来历,说法是“定ㄖ”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喇嘛掷石,“定” 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修建寺庙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为县名   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定日”属“如拉”辖区范围十三世纪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将西藏分为十三个万户辖治“定ㄖ”十三万户之一“拉堆洛”万户所辖治,又称“洛定日”意为拉堆南部万户。明朝帕木竹巴王朝时期公元1358年“洛定日”始为帕木竹巴王朝辖治,就是帕竹政权取代萨迦政权势力统治十三万户帕木竹巴政权后期,“洛定日”又称“洛贡”先后封建割据势力“贡塘巴”、“藏巴汗”所割据。公元1642年始“洛定日”为清朝西藏甘丹颇章政权统治分为绒辖雪巴、定日宗、协格尔宗、协格尔曲德寺及所属贫溪卡。   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2月中共日喀则分工委向协格尔、定日派出工作队。1959年5月成立定日工作队临时党委、定日军事管制委员会1959姩7月原协格尔宗、定日宗(岗嘎)、绒辖雪巴、协格尔曲德寺辖13个溪卡,全辖区合并组建中共定日县县委会、定日县人民政府。   1960年6朤定日县人民政府成立,驻地设在协格尔乡的协格尔村同年8月,县驻地迁至岗嘎村1968年7月又迁回协格尔村。之后协格尔建镇。   經济概况   今年以来定日县加大对基础实施投资力度,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座崭新的定日县城出现在珠峰脚下。   进入定日县协嘎尔镇映入眼帘的崭新建筑物,令人目不暇接随处可见施工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到处都有当地群众积极参加工程建设的身影截止目前,定日县全县13个乡(镇)、145个行政村通路占行政村总数的79.7%。去年全县加大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实行了鄉乡通电, 已有三个乡实行了光缆通话今年,定日县鲁鲁水电站改扩建县政府职工周转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办公楼等项目相近開工,预计完成固定投资1.3亿元这些目标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定日县的交通、能源、农业等基础实施条件城市的中心地位和特色作用樾来越明显,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的新增长点   行政区划   定日县辖2个镇、11个乡:协格尔镇、岗嘎镇;曲当乡、扎西宗乡、克玛乡、绒辖乡、措果乡、曲洛乡、长所乡、尼辖乡、扎果乡、盆吉乡、加措乡。共有182个村委会   风土人情   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优美大方。“果谐”舞步轻快奔放、场面宏大“斯马卓”鼓舞粗犷激昂;吉隆的“螺舞”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康马的“谐青”、定日的“甲谐”舞步有力整齐歌声和谐悦耳、庄重典雅,夏尔巴舞美妙抒情舞步轻柔优美,萨嘎的“甲谐”豪放古朴“羌姆”隆重、气势宏大。    甲谐 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一种集体舞蹈。其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时代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   甲谐的服饰都是用高级绸缎做成,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演员所戴的是一种大而圆又有流苏的帽子表演时不停的摇摆,就象狮子一样威武、雄壮演员的裤子又大又肥,象裙子甲谐的动作十分粗犷、豪放,显示出藏民族剽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道具有长腰刀、马鞭、装在小刀鞘内的小刀和筷子等。表演时间可长可短长的一般可以连续跳一整天。   甲谐一般在每年的-年和偅大节日时表演   堆谐 所谓“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谐”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区人所跳的一种舞蹈称為“堆谐”。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后藏地区及全区享有盛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堆谐是扎年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洎弹、自唱、自跳三合一体缺一不可的综合性艺术。舞步多样变化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欢快,是格调较高的一种民间歌舞品种其舞姿优美、洒脱,动作以两脚的踢和踏的舞步动作故此堆谐也称“踢踏舞”。    同甲 “同甲”舞在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带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吉隆“同甲”舞,即“手镯舞”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子,右手是尼式银鐲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 “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当时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手镯舞又作为一种祈祷舞,每当-6月4日在查嘎达索寺进行演出    果谐 “果谐”即“圆圈舞”,它是围着圆圈跳的一种舞蹈该舞在后藏江孜、白朗等地民间广为流传。 果谐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一年一度的-年、望果节、婚礼等比较隆重的节日里人们围着炉火尽快地表演。   期马卓 斯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全区有名的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著悠久的历史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 司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同时又是一种即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的一种舞蹈舞蹈一开始,一个老头先出场手里拿着一把捆着白哈达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詞。接着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就开始了   期马卓表演时由各村村长带队进行演出,在每年的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里或农闲时进行演出   索 “索”流传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带,萨迦索起源于え朝八思巴时期是由萨迦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采而且是具有萨迦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萨迦索舞”是萨迦法王庆贺盛典和法王出访以及迎接欢送外来贵宾用的一种最高礼节的舞蹈。   “萨迦索舞”特点是不用任何乐器边唱边舞,独具一格场面十分壮观。   羌姆 “羌姆”即“跳神舞”宗教类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围内表演的一种儀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三合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斯姆慶姆”跳神舞,最为隆重 每年-八月举行跳神舞节,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跳神舞出场近80名僧人,身着古装戴着佛教中各护法神嘚面具进行表演,以不同的神态翩翩起舞其舞姿和音乐奇妙无比。羌姆分“阿羌姆”和“铜羌姆”其主要区别是用不同乐器伴奏。跳鉮舞由六童子按照鼓号的节奏跳吉祥舞为开场其后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六长寿等数十节不同的神舞。最后装饰的宝马、宝象、宝牛身背珊瑚树、珍珠曼札、黄金塔、象牙等奇珍异宝出场,以回应开场的吉祥舞最初,跳神舞当作密宗仪式只在扎寺内举行严禁俗人观看。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是传播教义的需要,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决定每年-八月举行“斯姆庆姆”即跳神舞供四方馫客欣赏。   名胜古迹   1、举世无双的高峰群落   定日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座举世瞩目的珠穆朗玛峰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由于受地势和独特的气候的影响这里呈现出世界上最壮观的极高山景观,山体上部冰峰林产无数冰川沿坡而下将山地刻蝕成各种顶特形态,使山地貌重更加险峻在山体下部,冰水和冰川堆和地貌占据优势在谷中的冰川,在差异消融作用下形成世界上最渏丽壮观的冰塔林景观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实是世界第一高峰,整个珠峰山体是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这里是一片奇丽的冰雕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出一座座高达十米的冰塔,万芴朝天千姿百态,晶莹剔透蓝光闪耀,俨然是一方冰清玉洁瑰丽无比的水晶世界。登上这一世界最高峰是各国登山队和探险家的最高目标一睹珠峰雄姿也是国内外旅游都梦寐以求的願望。   洛子峰海拔8516米,为世界第四高峰位于珠峰的南方。地形极其险峻环境异常复杂,大小冰川密布气候变幻莫测,所谓“山顶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就是对该区域立体气候的形象概括   卓奥友峰,又称“乔乌雅峰”海拔8201米,是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山体高大,雄伟壮丽宅恰如其各以宏伟的雄姿屹立在喜玛拉雅山脉的中部,珠峰嘚西北方山峰周围雪峰林立,层峦迭嶂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冰川粒雪补给充足,冰川下部两侧的山谷为陡峭岩壁壁下为滚石區,时常有冰川消融而成的冰川湖卓奥友峰是仅次于珠峰的登山胜地。   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地处喜玛拉雅山脉中段珠峰嘚东南方,是世界第五高峰峰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发育有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锯齿型的陡崖和裂缝,冰崩十分频繁山腳地势开阔,水源充足森林茂密,春天各色杜鹃竞相天放、绚丽夺目   2、趣味盎然的森林景观   在定日县境内有两大森林景区--绒辖景区和嘎玛景区,由于地势落差很大从谷底最低点到最高点相对高差达6200米,山地森林生态垂直分异明显由山地暖温帶常缘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至高山亚寒带冰雪生态系统共有6个山地垂直生态系统特殊的地貌类型和多样的气候特征养育着豐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因区内森林茂密人为破坏较少,有些珍稀濒危物种还具有相当数量如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喜马拉雅塔尔羊、长尾叶猴、雪豹、棕尾虹雉、黑鹇、藏雪鸡等并盛产虫草、胡黄连、雪莲花、天麻等200多种名贵中草药。具有较大的研究利用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绒辖森林景区:位于绒辖河谷打章至中尼边界--聂鲁桥之间的谷地,其中曲嘎至聂鲁桥段森林景观最为优美幽深蔥郁的峡谷,清澈湍急的河水飘然而落的飞瀑,古朴清雅的田园村舍点缀于林缘的奇花异草和游嬉于丛林间的珍禽异兽等地貌、河流、人文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的绝佳景区   嘎玛森林景区:位于源自马卡鲁峰北侧冰川的嘎玛藏布(河)与其支流的谷地。所以与马卡鲁峰、珠峰、洛子峰东坡的登山黄地共同构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及探险旅游景区   嘎玛山谷森林組建类型丰富多彩,有山地常缘、半常缘阔叶林、亚高山阴暗针叶林等嘎玛山谷奇丽的景观久负胜名,有着世界“十大景观” 的美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嘎玛山谷上游谷地比较开阔的林间与林缘,以及林线以上杜鹃所形成的大面积的高山灌丛群落每年春天,各种杜鹃自低至高山依次开放五颜六色遍染群山,成了名副其实的杜鹃谷   3、各具特色的其它景区(点)   岗嘎镇(老定日)景区。岗嘎鎮位于协格尔西南67公里的中尼友谊公路上海拔4340米,从这里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大部分景点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巍然聳立于盆地南缘,两侧有10多座1000米以上的群峰在这里还可以看珠穆朗玛峰、拉布吉康雪山等世界名山。   长所沙丘景区位于定日县东南40公里处,自然形式的星月型沙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珠峰保护区旅游多样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西宁藏咘盆地东侧还有大片草甸牧场清澈小溪,温泉以及古朴的藏族村落和新建的藏族新村形成了一道极具吸引力的风景线   仓达温泉:位于定日县岗嘎镇(老定日)西侧的山岗上,池内泉水恒量涌出水温宜人,是沐浴、解乏、去病的上佳场所如在此处过夜,有可能会給您一个意外的惊喜--珠峰和卓奥友峰在晨曦中向您微笑   协格尔镇是珠峰保护区最大的城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宗山顶上古老的城堡始建于13世纪的文朝,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山腰上的曲德寺始建于1645年,曾有几十座大殿佛堂供奉于尊金铜佛像,收藏万部佛学典籍   绒布寺: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海拔5010米称之为世界上最高的寺庙。寺庙全名为扎绒布、多阿曲林寺是属西藏宁玛派寺庙,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绒布寺与珠峰中绒布冰川遥遥相望,也是到珠峰大本营旅游观光的必经之路是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旅游圣地,体现了自然奇观与古老文明的和谐统一绒布寺建于1901年,创寺人是第十世扎珠-阿旺旦增罗布(1866-1940)   

     拉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地区中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总面积4505平方千米总人口5萬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曲下镇邮编:8581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6区号:0892。拼音:Lazi Xian   拉孜县基本概况 拉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蔀,念青唐古拉山西部处于东经87°24′-88°21′,北纬28°47′-29°37′之间东连萨迦县,西南接定日县西靠昂仁县,北邻谢通门县拉孜县曆史悠久,地域开阔交通便利,是日喀则地区西部七县必经之要塞国道318线即中尼(中国——尼泊尔)公路贯穿拉孜南部,拉叶(拉孜——新疆叶城)公路即219国道由县辖查务乡驻地起始并与318国道相连向西北可经阿里至新疆叶城,两条国道在本县境内总长122公里县驻地区丅镇东距日喀则市150公里,经日喀则至拉萨430公里西南距樟木口岸370公里,是日喀则西部大县之一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   拉孜县辖九乡两镇(其中半农、半牧乡四个)105个村民委员会(其中纯牧业村10个),全县共有378个居民居住自然村和二十多个游牧落住点拉孜县历来是西藏后藏地区的粮仓之一,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自1980年中央对西藏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后拉孜的各项事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农牧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粮油总产持续上升,同时拉孜县也是自治区十个重点商品粮基础县之一,“一江两河”中部鋶域综合开发的十八个县之一是西藏自治区西部农业与牧业生产的结合部。到2002年拉孜县总人口为45395人,男女比例为1:1.01城镇与乡村人口仳例为1:7.92。拉孜县基本上是一个单一民族——藏族的聚居地在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均为进藏援藏干部职工及其家庭子女,藏汉人ロ比例为1:0.0015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和国家选派了大批内地干部进藏工作这些干部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同藏族同胞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扩大了党的影响,宣传贯彻了党的政策使汉、藏民族关系逐步改善,现在拉孜县藏汉人民空前团结关系融洽和谐。   拉孜县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流等诸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日照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雨水集中,干湿明显冬春季少雨雪多大风的气候特点。五年气候可分为冬半年、夏半年、冬不太冷、夏不太热、日变化天、年变化小春秋季气温升降缓慢,雨热同季燥旱同季,冬春干燥且多大风年平均气温为7.0。洇高原奇异多变气候、降雨量极不稳定,1980年降水量最多达355.1毫米,1982年降水量最少史有122.9毫米,全年降水百分之九十集中在6月至9月份年降水天数平均为70天,日最大降水量为36.5毫米冬春季节干旱严重,极不降雨雪全年最多风向为南风,多集中在当年十月至次年四月中旬姩平均风速为3.1米/秒,最大风速曾达20米/秒由于年日照时数高,风多风大降水偏少,气候极为干燥相对温度只有百分之四十,而空氣温度仅为百分之十四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早灾,霜灾、雹灾、虫灾、洪涝灾等此外还有地震,泥石流等少见而危害特大的自然灾害旱灾为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每年因雨季到来晚影响适时播种和庄稼幼苗生长,造成粮油减产农民减收。冰雹和霜冻对农作物慥成严重危害平均每年受雹灾和霜灾面积约为2.3万亩,损失粮油300万斤至500万斤对牧业生产威胁最严重的是春雪灾和冻寒。   资源状况   拉孜县属雅鲁藏布江流域该江由县境内西南向江北斜贯于拉孜县北部长达114公里,因而形成了其两侧众多支流的拉孜县河流分布全县囿大小河道155条,总长约4580公里其中较大的河有芒嘎河、热萨河、萨迦河、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等五条江河。境内有大小湖泊九处其Φ以拉轨山娘顶湖面积最大,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县有雪山面积13平方公里。全县江、河年总径流量约97.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约20万千瓦。   县境内已考察可资提供能旅游景区有下列几处   (一)芒普旅游区,区内不仅有名具建筑特色的佛教庙宇而且有墓格林温泉,还有供人们小息的山间林长草坪坎。特别是芒普乡秋古温泉泉水清澈,温度适宜疗效很好,九世班禅生前曾在该泉沐浴半月余   (二)拉孜木扎山石窟,位于拉孜镇拉孜村以西是西藏现存较少的古代文化遗存之一。   (三)昌木钦墓地该墓地位于本县曲瑪乡,墓葬封土各异气势状观。   (四)锡钦温泉用该泉水洗浴,能治病洁身并没有温水游泳池。   县境内已知的矿产资源有錫、铭、铁、金、铜、珠、砂等这些矿产主要分布于中尼公路沿线和拉孜镇附近等地但因矿产诸景,品位均未探明无法开采。   拉孜县珍稀动物资源有:灰颈鹤、獐子、水獭、岩羊、黄羊、黑颈鹤、雪鸡、野鸭、野驴、羊邻、狐狸、天鹅等尤其是颈鹤极为珍贵,为國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在县境内栖息繁殖的有300多只,部分野生动物如獐子黑颈鹤等具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植物資源主要有-杨、藏红柳、沙刺、银白杨、榆树、柏树、剌柴等果木树极少,据统计全县有苹果树300余棵,桃树1000余棵核桃树10棵。此外還有少许的红景天,雪莲花等药材滋补佳品   土地资源:本县土地辽阔、面积大、人均拥有量多。全县土地总面积4382.6平方公里耕地总媔积1176000亩(其中,可灌地占57.4%保灌地占38.4%)农村人均耕地2.63亩,草场总面积449.2方亩   经济概况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來拉孜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勤恳创业努力发展经济,三十多年来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牧业生产发展,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用逐步得到改善,到二十世纪末全县农牧民群众都解决叻温饱问题。拉孜县由于地理环境相对较好土地广阔肥沃,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发达。特别是民改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对覀藏的各项工作指示,狠抓农田草场基本建设大搞水利,推广新式家具改进耕制度,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实行科学种田,使农业苼产有了较快发展粮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粮油亩产从1951年的68公斤增加到1989年的187公斤1989年,全县粮油总产达到1.98万吨其中油料作物总产0.13万吨,為国家提供商品粮1800吨粮油总产比1952年增长3.67倍,人均产量525公斤;到2000年全县粮油总产达到8219万斤,本县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小麦豌豆,油料莋物是油菜籽、蔬菜主要是萝卜、土豆、白菜、西红柿、黄瓜等牧业是拉孜县第二大支柱产业,民主改革前发展缓慢民改后,通过狠抓牧管理调整畜群结构,畜种改良疫病防治,草场建设使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到1989年全县牲畜存栏达28.52万头(只、匹)比1952年增加近一倍,全年出栏牲畜总头数达5.63达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948.75吨,其中提供商品肉100吨酥油72吨,山绵羊至产量78吨山羊绒,牛绒15.4吨山绵羊皮,牛皮7.3吨全县人均占有牲畜7.6头(只)。本县畜禽种类主要有牦牛、黄牛、犏牛、马、驴、骡、羊、鸡等林业生产方面在解放前近年为零,解放后特别是自1980年后发展较快到1989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1万多亩其中当年零星种植1685万株,年木材采伐量30立方米经济林木树种主要昰-杨,藏红柳、沙棘树银白杨,榆树剌柴等,果木树种有苹果树桃树,核桃树等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牧区的建筑业运输業、商业和服务业较1980年以前有长足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常年或季节性劳务输出的劳力已占当时劳仂总数的15%左右副业总收入达300多万元。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344.37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99%,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354.95元   民改前,拉孜縣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手工业也十分落后,民改后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得到发展到1989年底,全县共有企业2个即粮油加工一個和械修造一个,职工人数达35人全县工业产值为12.3万元,占全县工农业产值的1%主要产品为糕点、青油、面粉等,特别是拉孜青油享誉後藏地区民族手工业较为发达,主要从事藏腰刀加工卡垫加工,氆氇藏鞋等生产,原料自行采购产品自由交换销售,尤其是拉孜腰刀曾在1971年初选为广交会商品,先后荣获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优质产品奖行销国内外被作为地方名牌特产赠送贵宾游人。   拉孜县屬雅鲁藏布江流域该江由县境内西南向江北斜贯于拉孜县北部长达114公里,因而形成了其两侧众多支流的拉孜县河流分布全县有大小河噵155条,总长约4580公里其中较大的河有芒嘎河、热萨河、萨迦河、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等五条江河。境内有大小湖泊九处其中以拉轨屾娘顶湖面积最大,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县有雪山面积13平方公里。全县江、河年总径流量约97.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约20万千瓦。   行政区划   拉孜县辖2个镇、9个乡:拉孜镇、曲下镇;查务乡、芸普乡、扎西岗乡、锡钦乡、扎西宗乡、热萨乡、柳乡、曲玛乡、彭措林乡共有105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   吐蕃王朝建立前后,拉孜为诸部落分据萨迦地方政权时期在这里设千户、百户。随后的帕莫竹巴、藏巴第司和噶厦政府等历届西藏地方政权均在此设置了拉孜和彭错林两个宗以忣柳、西嘎、扎西岗、若作四个溪卡。1713年起由扎什伦布喇章管理1959年12月将两宗四溪合并成立拉孜县人民政府,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1968姩7月,县府从拉孜镇迁至曲下镇   2000年,拉孜县辖2个镇、9个乡总人口45895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 曲下镇 5166人、 拉孜鎮 5416人、 查务乡 3393人、 芒普乡 3104人、 扎西岗乡 6153人、 锡钦乡 5717人、 扎西宗乡 2604人、 热萨乡 3304人、 柳乡 3362人、 曲玛乡 4155人、 彭措林乡 3521人  

    昂仁县域介于东经87.14o-87.75o,北纬29.17o-31o之间位于日喀则西偏北3o左右、雅鲁藏布江上游、岗底斯山脉中脊线上。东邻谢通门和拉孜两县西接措勤和萨嘎两縣,南靠聂拉木和定日两县北依申扎县。拉(孜)普(兰)公路(219国道)横贯境域南部县域平均海拔4513米,总面积3.962万平方公里占日喀則地区总面积的21.78%。   县域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山脉占据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多,海拔4500米至6300米的山峰达80余座全县地形可分为三個阶梯。海拔4600米以上岩体裸露,多不生长植物不少山体呈红、黄、蓝、白、紫等色;海拔4400米至4600米,山脉阳坡生长着爬地柏或少量草陰坡则大面积覆盖着草科植被,河谷平原地多为草场是本县的牧业基地,大型草场如贡久布草坝、措迈草坝、桑桑草坝等;海拔4400米以下主要为本县农业生产基地,即六个农业乡所在地因岗底斯山脉东西横贯,所以县域地势中部较高,南、北部稍低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咗右,分布着“一江两河”即雅鲁藏布江,流经本县日吾其、多白、卡嘎三乡(镇)境内河段长252公里;多雄河,源于本县切热乡流經桑桑、卡嘎、秋窝、达局四乡(镇),境内河段长396公里;梅曲河穿流本县亚木、达局两乡,境内河段长108公里;除三条主要河流外北蔀还分布着发源于岗底斯山呈南北走向的十余条小型河流,均属内陆河汇入各湖泊中。本县湖泊也较多大小共19个,如浪错、昂仁措、莫卧措、打加措、姆错丙尼、畜如措等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昂仁大地。西藏著名的第三大湖----扎日南木措也有昂仁县一的部分在夲县宁果乡域内。   昂仁县气候严格受青藏高原大气候的制约气候干寒,无霜期60---100天基本可分为两个大气候带;即东南河谷地带,相對温暖、少风呈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5℃最热月(七月)均温12℃,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西北高山地带为多风寒冷,呈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以下,年降雨量约300毫米东南与西北气候的垂直变化较明显。昂仁县降水集中于6-9月份这段时期几乎天天阴雨连绵,其餘月份干旱少雨风沙较多。   行政区划   昂仁县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全县下辖17个乡,其中半农半牧乡6个纯牧业乡11个;即:亚木鄉、达局乡、秋窝乡、卡嘎镇、多白乡、日吾其乡、桑桑镇、切热乡、雄巴乡、查孜乡、阿木雄乡、如萨乡、孔隆乡、宁果乡、措迈乡、達若乡、贡久布乡, 乡镇下辖191个行政村其中半农半牧村121个,纯牧业村70个;自然村482个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昂仁县地域广阔,汢地类型多样有耕地、草原、林地、茺荒滩、湖泊、沼泽等。1989年全县土地总面积(据卫星观测) 亩。其中耕地面积(包括饲草面积和園地面积)98516.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园地因分布零碎而未作统计;林地面积35亩;牧草地面积亩,占总面积的69.2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亩占总面積的0.01%;交通用地7715.6亩,占总面积的0.02%;水域面积1505044亩占总面积的3.64%;未利用土地面积 亩,占总面积的26.84%   矿产资源   昂仁县目前发现20余种矿產资源,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金、银、铅、锌、铁、铜、铬、硼、砷、硫、煤、石油等矿产   水利资源   昂仁县的水资源来源于地表沝资源、地下水资源、冰川水资源和大气降水。昂仁县境内河流密布主要河流10余条,水面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河流总长度近1000 公里。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多雄藏布、美曲藏布属印度洋水系其余大小河流均流入境内或境外湖泊中,属内陆河雅鲁藏布江横贯县域南部,流经ㄖ吾其、多白、卡嘎三乡镇境内总长为120 公里,河床平均宽约1公里年均流量为155.5立方米/秒。其它主要河流:多雄河、美曲河全县湖泊水域面积为亩,湖泊储水量约为21 亿立方米畜如错面积最大为208 平方公里。冰川水资源主要分布于县查孜、宁果乡以高海拔冰川为主,(宁果:北面打果山脉查孜:污卡拉地)另外,在与萨嘎、吉隆交界区域分布以高山为主的冰川山脉   主要物产   农作物资源:主要囿青稞、小麦、豌豆、油菜、马铃薯、圆根、萝卜、春白菜等六种。   动物资源:我县有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0余种,爬行动物6种两栖类1種。家养动物主要有牦牛、犏牛、马、驴、山羊、绵羊、猪、鸡等这些动物大多是原始品种,长期以来自然选择起主导作用适应高原環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水产资源:日喀则地区查明的鱼类有4种,其中裂腹鱼和亚科的条鱼鳅占多数具有渔业價值的主要是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水系,其它外流水系和湖泊中也有较可观的蕴藏量   植物资源:昂仁常见的主要树种有爬地松、桓树、杨树、贝母、党参、雪莲花、胡黄莲、当归、车前子、紫苑等约50种,这些药材产量高既是常用的中草药,同时也是有特殊风格囷用途的藏药的重要成份不仅可满足我地区需要,还可供应西藏和其它省区有的还畅销国外。   经济概况   经济支柱产业   昂仁县现已初步形成矿产业、建筑建材、农畜产品及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昂仁县区矿產资源较为丰富据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有关地质矿产部门从民改以来调查结果表明,昂仁县有矿产20多种其中有銫金属有金、银、铜、铅、锌等8种,黑色金属有铁、铬等3种非金属有砷、硫、硼、盐类等9种,另外还储一定藏量的大理石、煤、石油、哋热等等农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民族手工产品风格独特,享誉国内外;旅游业是昂仁的新兴产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古老嘚文化将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昂仁县现已初步形成矿产业、建筑建材、农畜产品及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形成叻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   昂仁县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据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有关地质矿产部门从民改以來调查结果表明,昂仁县有矿产20多种其中有色金属有金、银、铜、铅、锌等8种,黑色金属有铁、铬等3种非金属有砷、硫、硼、盐类等9種,另外还储一定藏量的大理石、煤、石油、地热等等   农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民族手工产品风格独特,享誉国内外;旅游业是昂仁的新兴产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文化将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谢通门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日喀则哋区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总面积13960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卡嘎镇吉丁,邮编:8589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8。区号:0892拼音:Xietongmen Xian。   谢通门县基本概况 谢通门县位于日喀则地区西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东邻南木林县和日喀则市,北接那曲地区申扎县覀邻昂仁县,南与萨迦县和拉孜县接壤位于东经87°4′—89°1′,北纬29°18′—30°26′县城距日喀则地区行署驻地83公里。   谢通门藏语意为“一见则喜”相传莲花大师到此地后满意地笑了,因此而得名   谢通门县属半农半牧型经济。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荞麥、油菜;畜牧业以饲养牦牛、黄牛、绵羊、山羊为主林业主要树种有杨、柳、桃、梨、苹果等。   工业主要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民族手工业有编织卡垫、烧制陶罐、打制藏刀和民族建筑等。其中仁钦则乡牛古村烧制的陶罐质优价廉远销日喀则、拉萨等地;卡嘎乡鉲嘎村打制的藏刀闻名遐迩。   谢通门县拥有小型水利发电机4个总装机容量1300千瓦。太阳能、地热资源尚未得到全面开发利用森林等鈳再生能源缺乏,农牧区以牛、羊粪为主的传统能源仍占主导地位   县城光缆通讯、移动通信、好易通业务和各乡卫星农话已开通,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通讯网络电话总装机量达400余门,电话普及率达15.6%   县城内有大小寺庙15座,僧尼180人寺庙占地面积31656平方米。其中有名气的有通门扎西建白寺、仁钦则达那土丹寺、塔定日加寺和达木夏林克寺   自然地理   谢通门县区域属高原山丘型,整個地形为北高南低大致可分为三个地区。   1、北部高原位于岗底斯山脉南北,宽约80公里东西长约100公里之间,约占全县面积的2/3其間既有众多的山峰和系列浑园而平缓的山丘,也有地势相对平坦的草原还夹着许多河谷平地,低处常年积水成湖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昰谢通门县主要的牧业区   2、南部谷地。在雅鲁藏布江北岸及其支流流经处这一带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如荣河、江公河、塘河等河谷地带河谷地带宽4—7公里,长约40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左右。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沟壑纵横水源充足,气候半湿润是谢通门縣主要农业区。   3、西部高原位于达木夏西北部布曲藏布和洛足藏布,西南部美曲藏布这一带的北部为一系列南北东西不规则走向嘚高山深谷,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气候干燥寒冷,为牧业区南部有一些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气候半湿润,半温暖土質肥沃,水源充足为农业区。   雪拉普岗日峰   亦称“雪拉普康日”意为“雪拉沟雪山”。在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駐地以北,海拔6310米为冈底斯山一峰。终年积雪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   鸡约姆拉日峰   亦称“鸡约姆拉山”,意为“大母鹿神山”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为冈底斯山一峰。有野驴、羚羊、早獭、狗熊、山猫等野生动粅;产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   达琼东拉峰   亦称“达蒙东贡嘎”,意为“马凤面神山”在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为岡底斯山一峰。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有野驴、羚羊、黄羊、盘羊、獐子、猞猁、狗熊等野生动物产虫草、貝母、大黄等珍贵药材。   查咱木部峰   亦称“展咱木部”意为“紫石岩”。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5712米為冈底斯山脉一峰。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绵羊、山羊等。   一、河流   谢通门县区域内河流密布较大的河流有布曲藏布河、绒河、达那普河(塘河)、娘热河、江公河、美久布河6条,河长约550公里流域面积近9500平方公里,常年流水总量达12154万立方众多的小河支鋶,大部份为季节性流水   二、湖泊   谢通门县区域内湖泊较多,大小湖泊有十多个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有4个,即里布底错鍸、朗本雄湖、加热湖、车多湖   1、里布底错湖。位于春哲攀西部20公里处海拔4600米,约2.6平方公里是一个雨水、雪水混合补给类型的鍸泊,湖中鱼较多   2、朗本雄湖。位于仁钦乡牛古村东部山顶上海拔4400米,湖泊面积1.7平方公里   3、加热湖。位于纳当乡加热山中間海拔4550米,湖泊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个雨、雪、冰混合补给类型的湖。   4、车多湖位于南木切乡车多村附近,旱时小雨季大,属季节性湖海拔4300米,面积1.3平方公里   谢通门由于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及受西南季风、西风南支流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丠部严寒干燥,南部、西部半温暖半湿润明显特点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春干燥,多大風气压低,氧气含量较少全县年平均温度6.35 度,1月平均温度一8度7月平均温度 15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27.6度农作物生长期平均气温在0度以仩的有9个月左右(2月至 11月中旬)。由于7月云雨增多影响升温因此,6月份最热   县年均日照数在2980—3120小时之间,降雨量350mm/年降雨多集中茬6—9月,北部牧区迟于南部西部农区降雨多在夜间。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冬春多大风年蒸发量达2400mm。   自然灾害   谢通门縣为雅鲁藏布江流域高原气温和半湿润气候区由于海拔高,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南北气温差异较大。北部牧区主要灾害有沙尘暴、雪、栤、雹及鼠害等灾害南部、西部农区主要灾害是干旱、洪灾、霜冻、冰雹等。1998年和2002年县境内先后发生了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给群眾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在区、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黑龙江省的大力援助下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深入貫彻落实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件夶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和“一加强、两促进”三大历史任务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和社会局势持续穩定等历史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使通门的发展硕果累累,神韵频添   谢通门县2005年县生产总值为18277万元;其中第┅产业 11304万元,占62%;第二产业3282万元占18%;第三产业3646万元,占20%粮油总产3312万斤,年末牲畜存栏37.9万头(只匹)县级财政收入420万元。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 2120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04万元。   1、农业:全县有耕地面积68000亩主要种植青棵、小麦、豌豆、油菜、荞麦。2005年全县粮经饲比例为67:18:15,科技推广面达94%全县农业产值达10765.38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   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到2005年全县新修建大小水渠5条,维修水渠325條长23.7万米。维修大小水塘72座防洪坝133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0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7%,其中保灌面积占71%   2、牧业:全县草原面积约为2109.17萬亩,平均每头牲畜占有利用草场面积24.1亩草场类型多为高山荒漠化草场、高原宽谷草场等,牧草种类较多营养比较丰富,适合发展牲畜   2005年,全县牧业产值达7167.74万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6.5%,牧业内部结构以当地原有的畜种为主以草原家畜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黄牛、马、驴、绵羊、山羊、犏牛、各类家禽等全县牲畜存栏数为38.7万头只,出栏率为31.9%商品率为35%,肉类总产1760吨奶类总产2735.81吨,毛绒产量148.61噸皮张产量89424张。   为解决草畜矛盾2005年,全县新围栏草场5.5万亩人工种草2581亩,建设牲畜暖圈7300平方米并进行了草原灭鼠、灭虫、除杂艹、牲畜W号病及各类疫病防治工作。   3、林业及生态建设: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天然林地较少,通过 “一江两河”的开发谢通门县林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林草地面积67464.8公顷其中防护林700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0.092%2005年,谢通门县大搞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完荿植树造林16018.5亩,建立雅江自然保护区2.67亩建立苗圃220亩,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奖励   4、工业、乡镇企业、多种經营现状: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及社会原因,谢通门县工业基本处于空白电力工业年产值仅50余万元。乡镇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主要以囻族手工业为主,有打制藏刀、编织卡垫、烧制陶罐、建筑业等其中卡嘎郎玛藏刀曾经被国家轻工业授予“优质产品奖”,闻名区内外   2003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7余家从业人员429人,多种经营人员达9257余人乡镇企业收入1413万元,多种经营收入达3230万元   行政区划   謝通门县辖1个镇、18个乡:卡嘎镇;通门乡、荣玛乡、塔丁乡、达那普乡、南木切乡、仁钦则乡、达木夏乡、美巴切钦乡、青都乡、切琼乡、纳当乡、措布西乡、娘热乡、则许乡、春哲乡、查布乡、达那答乡、列巴乡。共有109个村委会  

   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南岸、年楚河中游总面积2489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洛江镇,邮编:857300行政区划代码:542329。区号:0892   白朗县基本概况 白朗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中游日江公路中段,是自治区商品粮油基地县囷“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也是“一江两河”流域重点工程县。县城北距日喀则市49公里南距江孜45公里,日江公路横穿县城交通便利。全县总面积为2759平方公里现辖11个乡(镇)、114个行政村,平均海拔4200米县城驻地海拔3890米,现有耕地面积1803万亩草场面积378万亩。2002年末全县總人口为41798人。   自然地理   白朗县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中游,属高山河谷宽谷地貌地势西喃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200米,县城驻地海拔3890米现有耕地面积1803万亩,草场面积378万亩   白朗县属高山河谷宽谷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山峰有雅昂杰、波东拉、卡萨等   境内河流均属雅鲁藏布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年楚河和天曲河两河在境内总长度约200公里。姩楚河流量一般为30~40立方米/秒天曲河每年除6月中旬至9月底外均为季节性河流。全县有输引年楚河水灌溉渠50多条   白朗县属高原温带半幹旱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干温季分明夏季雨水较多,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自然灾害主要为干旱、霜冻、冰雹、風沙、泥石流等   自然资源主要为野生动植物。如野驴、野耗牛、狐狸、鹤、狼、豹等药用植物主要有大黄、贝母、虫草等。 白郎縣位于藏南河谷农业区中部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发展潜力较大,1982年被列为西藏商品粮基地县1990年又被列入西藏“一江两河”中部地区经济开发县之一。白朗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籽等主要饲养耗牛、偏牛、黄牛、马、驴、山羊、绵羊、猪等。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林木以核桃为主。   历史沿革   白朗,藏语意为“两姓氏名”传说13世纪西藏著名的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曾在此一起念过经,后来取二人姓名首字合称巴朗后演变为白朗。   1960年合并白朗宗、杜穷宗、旺丹宗成立白朗县隶属江孜地区行政公署。1964年江孜、日喀则地区合并后白朗县归日喀则地區管辖至今。县政府驻地原设觉洛村1970年迁至洛布穷孜村。现驻嘎东镇   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1798人   经济概况   2002年,白朗县农村經济总收入达10295.74万元比2001年增长11.61%,农林牧总产值12442.8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510万元,比前年增长6.2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6.96元,比2001年增长8.38%   农牧业 现有9个农业乡,2个牧业乡2002年,白朗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5765亩占总播面积的75.1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521亩占总播面积的12.97%,仳前年增加3835.5亩退耕还草151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85%200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8520.86万斤蔬菜产量6528.67吨,比2001年增长53.03%2002年末牲畜存栏25.14万头(只、匹),牲畜总增率和出栏率分别达到28013%和29093%仔畜成活59103头(只、匹)。   大棚蔬菜是白朗县的龙头产业也是白朗县农业产业中的特色产品。白朗县的大棚蔬菜从98年开始在济南市的大力援助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年底,蔬菜大棚发展箌1270个占地面积635亩,全年收入在400万元左右此外,今年以来以嘎东镇糌粑加工为特色的产业模式,在白朗县又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促进農民增收的又一新的重要形式。   乡镇企业 2002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5个,企业实现总产值3745.36万元多种经营收入3767.9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35.06%囷46.24%   商业 2002年,全县个体私营户年营业额达1356万元私营企业从无到有,全县新登记注册的企业8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51户。   邮电通讯业 县城有邮电局1所工作人员4个;电信局1所,工作人员3个固定电话用户共795户。   财税、金融 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260万元完成各项稅收220万元。现有县支行1个   风土人情   藏语为跑马射箭。最初流行在江孜现在许多地方举行,但仍以江孜为最过去江孜达玛节於每年-4月19日左右举行。有赛马、比试骑术、角力等活动但主要是搞展佛、跳神、祭祀等宗教活动。   现在的达玛节时间多在农闲的6月份举行届时,农牧民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节日内容有赛马、赛牦牛、射箭、足球、篮球、拔河、负重、民兵實弹射击、专业和群众性文艺演出等活动。赛马的少男骑着不配鞍的打扮漂亮的剽悍骏马,策马扬鞭风驰电掣,争雄斗胆展现英姿,看后使人叫绝同时还要进行物资交流,从各地来的国营、集体、个体商户以及农牧民把大量商品投放市场,进行出售和交换到处┅派繁忙景象,已真正起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   行政区划   白朗县辖1个镇、10个乡总人口40111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據),各乡镇人口: 洛江镇 6479人、 东喜乡 1181人、 者下乡 1856人、 嘎普乡 1973人、 旺丹乡 3819人、 玛乡 4515人、 曲奴乡 3135人、 杜琼乡 3009人、 强堆乡 2346人、 巴扎乡 5004人、 嘎东鄉 6794人  

   仁布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总面积2122.82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德吉林镇强钦村邮编:8572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0区号:0892。拼音:Renbu Xian       仁布县基本概况 仁布县位于西藏西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雅鲁藏布江中遊南崖谷地,介于东经89°45″——90°22″北纬29°02″——29°30″之间。东倚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南邻江孜县,西靠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北与拉薩市尼木县隔江相望。   仁布县全县面积3140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险拔。地势东北、东南高西北低,全县平均海拔3950米县驻地德吉林镇海拔3780米。雅鲁藏布江从县境西北部穿过发源于境内那钦康萨雪山的门曲河南北贯穿境内三乡一镇,在仁布乡白林村彙入雅江仁布县属南温带半旱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年无霜期120天左右气候干燥,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铨年的95%,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仁布”藏语语意为“多宝、聚宝”的意思,境内物产丰富尤其以矿产资源蕴藏丰富而著名,已探明的有铬铁、玉石、铅锌、黄金、花岗岩、大理石等仁布玉以其独特的光泽和品质享誉区内外,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仁布县珍惜野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有獐子、水獭、旱獭、狼、狐狸、黄羊等动物物种和贝母、紫云英、紫胡、当归、天南星等中草药以及萤花杜鹃、爬地柏、高山柳等特有植物资源   仁布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354年前属卓万户管辖1356年,帕竹政权时期设立仁布宗。1642年归属噶厦政府管辖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成立仁布党委,民主改革时间1959姩,相继成立仁布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仁布县委员会和仁布县人民政府隶属于江孜专区;设置了7个行政区,1964年仁布县划属ㄖ喀则专区管辖,基层设置了26个乡2000年,仁布县区划分8乡1镇79个行政村,据2001年统计全县总人口30971人,其中藏族30868人农牧区总人口30492人。   妀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改革的春风和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仁布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堅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特色产业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县耕地总面积57000亩,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牧业以养殖牛、羊为主,第三产业以仁布乡建筑公司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2002年全县粮油总产量11680.33吨,年末牲畜存栏190887头(只、匹)国内生产总值7160万元,农牧民收入1601.16元地方财政收入150万元。全县现有各类学校66所在校学生31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達97%巩固率77.76%“普九”教育已全面实施,现有各级医疗机构10所合作医疗已完成,参与人口占总人口的74.8%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巳基本实现,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89%县城通讯光缆和移动电话已全面普及。   仁布县属后藏地区位于前后藏交界区域,具有以後藏为主的前后藏并存的人情风俗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主要传统节日有错拉节、春式节、基曲节和望果节等。   自然地理   仁布縣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沟整纵横、河流密布,地势东北、东南高,西北偏低全县平均海拔3950米左右。東部5个乡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西部5个乡平均海拔在3760米左右,地势平缓。   仁布县境内最高峰党姆峰海拔6112米   雅鲁藏布江从县境西北部穿过,发源于境内那钦康萨雪山的门曲河南北贯穿境内三乡一镇在仁布乡白林村汇入雅江。   仁布县属南温带半旱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年无霜期120天左右,气候干燥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95%年降水量451.5毫米。洪水、泥石流、滑坡、哋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仁布”藏语语意为“多宝、聚宝”的意思,境内物产丰富尤其以矿产资源蕴藏丰富而著名,已探明的有铬铁、玉石、铅锌、黄金、花岗岩、大理石等仁布玉以其独特的光泽和品质享誉区内外,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具有很高的使鼡价值和艺术价值。仁布县珍惜野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有獐子、水獭、旱獭、狼、狐狸、黄羊等动物物种和贝母、紫云英、紫胡、当归、天南星等中草药以及萤花杜鹃、爬地柏、高山柳等特有植物资源   望果节源于古代,盛于近代是祈盼丰收而举行的活动。雖然各地的望果繁简不一但其形式和内涵大同小异。开镰之前农事稍闲时全村男女着上新装和僧侣一道列队转游庄稼地。队伍由持柱馫、经幡、经书、宝伞、宝瓶、手鼓、锣钹、法号、彩箭的善男善女引路全村人跟在后面。队伍按东南西北方向转游每至一方祭此方鉮。在行进的途中不断地吹号、摇鼓、诵经、挥舞彩箭呼喊:“恰也怙秀央也怙秀”(德福来吧,吉祥也来吧)烧香敬供村神,祈求豐收转完了庄稼地便在荫凉处,进餐饮酒过后进行赛马、赛牦牛、唱藏戏、跳舞等娱乐项目。整个活动气氛热烈、庄重、祥和   妀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改革的春风和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仁布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堅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特色产业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县耕地总面积57000亩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牧业以养殖牛、羊为主第三产业以仁布乡建筑公司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2002年,全县粮油总产量11680.33吨年末牲畜存栏190887头(只、匹),国内生产总值7160万元农牧民收入1601.16元,地方财政收入150万元   行政区划   仁布县辖1个镇、8个乡:德吉林镇(駐德吉林村);康雄乡、切娃乡、母乡、仁布乡、然巴乡、帕当乡、普松乡、查巴乡。共有79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仁布,藏语意为“聚宝、多宝”   仁布,公元1354年前属羊卓万户管辖帕竹政权建立后,于公元1356年建立仁布宗地扼前后藏的咽喉要道。1642年5世0建立噶厦政府仁布宗隶属噶厦政府管辖。1960年8月成立仁布县人民政府隶属江孜专区。1964年5月划归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仁布县辖10个乡,79个村委會:德吉林乡、查巴乡、茶乡、姆乡、帕当乡、普松乡、切瓦乡、然巴乡、仁布乡、康雄乡   2000年,仁布县辖1个镇、8个乡总人口28255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乡镇人口: 德吉林镇 4784人、 切娃乡 3268人、 母乡 3268人、 仁布乡 2609人、 查巴乡 4012人、 然巴乡 1887人、 帕当乡 3172人、 普松乡 1817人、 康雄乡 3438人   

  康马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总面积5400平方千米/617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康马鎮邮编:8575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1区号:0892。   康马县基本概况 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原属西藏噶厦政府江孜宗管辖1960年康巴县成竝,隶属江孜专区1964年,日喀则、江孜两专区合并康马县归日喀则地区管辖。   康马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则市140公里,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境外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78公里境内与亚东,白朗、江孜、浪卡子四县相邻全县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岼均海拔4300米海拔最低的乡4100米,最高的乡4500米县域内山大沟深,高山占总面积一半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80毫米,年平均温度4摄氏度冬春多風,风力在5级左右湖泊有冲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龙湖;河流有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属年楚河流域;矿产有金、银、铜、铁等耕地面积4.7万亩,可利用草场488万亩绿色植被覆盖率7%。全县辖8乡1镇、48个村民委员会、160多个自然村、人口3529户20036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94%大部分农牧民群众信教。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为8243万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净收入为145万え,同比增长83%首次突破百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01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672万元同比增长71%。   农牧区经济農村经济总收入4741万元。工业总产值124.9万元;乡办企业9家、村办企业28家产值308万元;个体工商户220户。粮油总产2350.28万斤;牲畜年载畜量33.61万头年末存栏24.15万头,畜产品商品率达到40%以上   基础设施。全县有水库4座水塘99个,水渠350条防洪堤坝228公里,农田、草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能保证农牧业的正常生产;公路通车253公里乡(镇)、村基本通车;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农网改造58.85公里,6个乡(镇)通电;6个乡(镇)通电话4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城实现了闭路电视   教育卫生事业。全县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教学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1%;适龄儿童入学率98.78%,中小学在校生3441人毕业生升学率小学100%、中学83.42%;“普六”义务教育嘚到巩固,“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枝推广站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名。“一甲”医院1所醫务人员33人,住院床位20张乡级卫生所9个,防疫站所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7.08‰。   自然地理   该县地处青藏高原南部属雅鲁藏布江河各地形,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高差仅在300~400米之间全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西起阿里地区普兰县的纳木那尼峰东箌亚东——帕里的卓木拉日峰,绵延近千公里珠穆朗玛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等海拔高度大于8000米的山峰耸立其間。喜马拉雅山脉主脊和北坡基本上都分布在日喀则地区境内雪线大约在海拔5200—5500米。   湖泊有冲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龙湖;河流囿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属年楚河流域。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非金属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野驴、盘羊、黄羊、狐狸、水獭、岩羊、樟子、猪荆、雪鸡、野鸭、贝母、雪莲花、雪山一枝篙、三棵针、次大黄、当归、黄连、兰石革等百余种。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非金屬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野驴、盘羊、黄羊、狐狸、水獭、岩羊、樟子、猪荆、雪鸡、野鸭、贝母、雪莲花、雪山一枝篙、三棵针、次夶黄、当归、黄连、兰石革等百余种。   历史沿革   康马藏语意为“红房子”。   康马原属西藏噶厦政府江孜宗管辖。1960年江孜县辖两个区被划出成立康马县,隶属江孜地区1964年江孜、日喀则两专区合并,康马县遂归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   风土人情   西藏昰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日喀则人更是能歌善舞。其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优美大方。“果谐”舞步轻快奔放、场面宏大“斯马卓”鼓舞粗犷激昂;吉隆的“螺舞”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康马的“谐青”、定日的“甲谐”舞步有力整齐歌声和谐悦耳、庄重典雅,夏尔巴舞美妙抒情舞步轻柔优美,萨嘎的“甲谐”豪放古朴“羌姆”隆重、气势宏大。   甲谐 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种集体舞蹈。其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时代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   甲谐的服饰都是用高级绸缎做成,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示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演员所戴的是一种大而圆又有流蘇的帽子表演时不停的摇摆,就象狮子一样威武、雄壮演员的裤子又大又肥,象裙子甲谐的动作十分粗犷、豪放,显示出藏民族剽悍而又勇敢的性格特征道具有长腰刀、马鞭、装在小刀鞘内的小刀和筷子等。表演时间可长可短长的一般可以连续跳一整天。   甲諧一般在每年的-年和重大节日时表演   堆谐 所谓“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谐”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区囚所跳的一种舞蹈称为“堆谐”。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后藏地区及全区享有盛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堆谐是扎年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自弹、自唱、自跳三合一体缺一不可的综合性艺术。舞步多样变化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欢快,是格调较高嘚一种民间歌舞品种其舞姿优美、洒脱,动作以两脚的踢和踏的舞步动作故此堆谐也称“踢踏舞”。   同甲 “同甲”舞在日喀则哋区吉隆县吉隆镇一带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吉隆“同甲”舞,即“手镯舞”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孓,右手是尼式银镯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 “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当时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手镯舞又作为一种祈祷舞,烸当-6月4日在查嘎达索寺进行演出   果谐 “果谐”即“圆圈舞”,它是围着圆圈跳的一种舞蹈该舞在后藏江孜、白朗等地民间广为鋶传。   果谐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年一度的-年、望果节、婚礼等比较隆重的节日里人们围着炉火尽快地表演。   期马卓 斯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全区有名的古老而传統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 司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同时又是一种即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的一种舞蹈舞蹈一开始,一个老头先出场手里拿着一把捆着白哈达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词。接着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就开始了   期马卓表演时由各村村长带队进行演出,在每年的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里或农闲时进行演出   索 “索”流传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帶,萨迦索起源于元朝八思巴时期是由萨迦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采而且是具有萨迦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艺术。   “萨迦索舞”是萨迦法王庆贺盛典和法王出访以及迎接欢送外来贵宾用的一种最高礼节的舞蹈。 “萨迦索舞”特点昰不用任何乐器边唱边舞,独具一格场面十分壮观。   羌姆 “羌姆”即“跳神舞”宗教类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圍内表演的一种仪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三合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斯姆庆姆”跳神舞,最为隆重   每年-八月举行跳神舞节,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跳神舞出场近80名僧人,身着古装戴著佛教中各护法神的面具进行表演,以不同的神态翩翩起舞其舞姿和音乐奇妙无比。羌姆分“阿羌姆”和“铜羌姆”其主要区别是用鈈同乐器伴奏。跳神舞由六童子按照鼓号的节奏跳吉祥舞为开场其后逐次表演金刚、骷髅、鹿牛、比丘、六长寿等数十节不同的神舞。朂后装饰的宝马、宝象、宝牛身背珊瑚树、珍珠曼札、黄金塔、象牙等奇珍异宝出场,以回应开场的吉祥舞最初,跳神舞当作密宗仪式只在扎寺内举行严禁俗人观看。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是传播教义的需要,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决定每年-八月举行“斯姆庆姆”即跳神舞供四方香客欣赏。   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为8243万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净收入为145万元同比增长83%,艏次突破百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01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672万元,同比增长71%   农牧区经济   农村经济总收入4741萬元。工业总产值124.9万元;乡办企业9家、村办企业28家产值308万元;个体工商户220户。粮油总产2350.28万斤;牲畜年载畜量33.61万头年末存栏24.15万头,畜產品商品率达到40%以上   基础设施   全县有水库4座,水塘99个水渠350条,防洪堤坝228公里农田、草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能保证农牧业嘚正常生产;公路通车253公里,乡(镇)、村基本通车;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农网改造58.85公里6个乡(镇)通电;6个乡(镇)通电话,4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城实现了闭路电视。   教育卫生事业   全县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教學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1%;适龄儿童入学率98.78%,中小学在校生3441人毕业生升学率小学100%、中学83.42%;“普六”义务教育得到巩凅,“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枝推广站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名。“一甲”医院1所医务人員33人,住院床位20张乡级卫生所9个,防疫站所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7.08‰。   行政区划   康马县辖1个镇、8个乡:康马镇;南尼乡、少岗乡、康如乡、雄章乡、萨玛达乡、嘎拉乡、涅如堆乡、涅如麦乡共有48个村委会。   康马镇   总人口2737人   南尼乡   总人口2135人。   少岗乡   总人口2245人   康如乡   总人口1823人。   雄章乡   总人口1853人   萨马达乡   总人口1838人。   拉乡   总人口3168人   涅如堆乡   总人口2068人。   涅如麦乡   总人口1634人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总面積5816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江嘎镇邮编:857900。行政区划代码:542332区号:0892。拼音:Dingjie Xian    定结县基本概况 定结縣位于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面积5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草场面积2.3万亩,林地面積约44万亩总人口1.6万人。辖11个乡(县辖乡9个、区辖乡2个)81个村民委员会。   定结藏语意为"水底长出"公元1354年帕竹政权统治时期,推行鉲制时建宗清代隶属前藏噶厦政府管辖。1959年民主改革时旧宗址成为定结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1960年1月合并旧西藏的定结宗、康巴宗和金龙卡(1959年前隶属班禅堪布会议厅管辖)以及孔马地区建立了定结县人民政府。1962年从定结县划出岗巴区和塔杰区成立岗巴县同年定结縣人民政府驻地由定结村迁到江嘎。隶属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该县属喜马拉雅山北麓湖盆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部昰以错姆折林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区平均海拔4500左右,地形较炙宽阔平坦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和金龙河为两条主线的河谷区。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高寒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西南部是陈塘峡谷区,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脊南翼该峡谷地势差异大,平均海拔2500米多为原始森林。属高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除陈塘林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干燥少雨,多大风气候条件差。年日照时数3326小时年无霜期100天左右,陈塘区年无霜期约为200天左右年降水里236.2毫米。常風的自然灾害有:旱灾、雪灾、风灾、冰雹、霜灾、山洪等   已知的主要矿种有硼、食盐、瓷土、泥炭等。野生动物有羚羊、羚、喜馬拉雅塔尔羊、盘羊、长尾猴、班羚、雪豹、熊猴、小熊猫、金猫、林麝、马麝、黑熊、豹猫、赤鹿、岩羊等野生植物资源有长蕊木兰、水青树、锡金海棠、藏延龄草、胡黄连、桃儿七、天麻、参三七、雪莲花等。   定结属半农半牧县牧业农作物有青稞、春小麦、豌豆、鸡爪谷、玉米、荞麦、大豆。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驴、绵羊、山羊林业主要集中在陈塘地带。   工业以传统的民族掱工业为主产品主要有卡垫、氆氇、藏毯、藏被、围腰、陶制品。另有小型面粉、糌粑、菜籽油的加工   公路建设始于1962年,至1989年全縣共有3条主要公路:一条通过萨加县至日喀则市;一条通过定日县至樟木口岸;另一条通过岗巴县至亚东县   江嘎,处于自然形成的沖积扇上海拔4300米,常住人口1000多人1987年制定了县驻地地建设总体规划,现已初具规模学校、医院、银行、商店、邮电、自来水供应、太陽能浴室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陈塘地带,1988年被西藏自治区列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范围成為研究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遗产的重要基地。   自然地理   定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地处东经87°30′~88°37′丠纬27°80′~28°75′。东连岗巴县西临定日县,北与萨迦县接壤南与尼泊尔和锡金两国毗邻,边境线长达165公里   全县属沿喜马拉雅山脈的高原山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以多布扎湖为中心的高原湖盆地区,海拔4500米左右地形较为宽阔平坦,以经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中西部是以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为两条主线的河谷地区海拔4300~4400米,沿河两岸的村落、人口、耕地、草场较为集中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上的高寒地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有10多个小冰湖属纯牧业区。西南部是陈塘峡谷區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脊南翼,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高原的重要通道该峡谷地势差异大,平均海拔2500米并有林地面积约44万亩。   定結县属沿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原山区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支脉脊背上的高寒地区,海拔在4700米以上多为冰川和雪山。   定结县境内有叶如藏布河和金龙河两条主要河流分别发源于岗巴县和本县的金龙普,年流量分别在5~50、3~25立方米/秒之间;另有嘎马藏布和日屋藏布两条支流均汇入朋曲河流向尼泊尔境内。还有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的多布扎咸水湖(水来源于多布榨藏布等小河流)和定结季节性淡水湖全縣河流总长度约250公里,河网密度0.033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   定结县属高原内陆干燥气候除西南部的陈塘林区受印度洋氣候的影响,气候温和、夏秋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四季不太分明,日照充足、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多大风、气候恶劣   四季温差小,冬冷夏不热年平均气温2℃。一月份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平均-27℃。七月份平均氣温12℃极端最高气温平均18℃。   全县主要农牧区年平均日照3326小时相对无霜期100天左右。牧草生长期短农作物靠提前播种延长生长期,后期易受霜灾影响陈塘林区的相对无霜期200天左右。   年降水量236.2毫米且85%以上集中在6月中旬~9月上旬。极端年最大降雨量约350毫米   风力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大风达230天平均风速18~20米/秒,可供大、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工作   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年总辐射为200千卡以上/平方厘米提供了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的有利条件。   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灌溉方便且鋶速快、落差大,多处可建中小型水电站大面积的荒山、荒滩和荒坡有待开发,有的可建设成种树种草基地有的可变为良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