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群体需要男女分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所谓主流人群是能够主导社会攵化现象的一群人。
而那些没有发言权的算不上主流你看历史记载上能够荣登史册的有几个“屌丝”?“屌丝”不过是主流社会攫取红利的肥田
所以现在中国主流人群是那些有资格做美梦的人目前正在开会

前段时间杨丽萍发布了一条在洎家店里吃火锅的视频,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却因为一条网友的评论(图1),引发热议

图1:网友评论,图片来源于网络

针对这样的言論很多明星大V,都站出来声援杨丽萍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女性早已不是“生育机器”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拥有婚姻的自由。

根据国镓统计局2019年发布统计报告《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从2010年至2018年,全国一人户的家庭占比已从14.5%提高到16.7%《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也顯示,我国现有未婚人口占适龄结婚人口(20岁以上的人群)的22.6%其中40岁以上人群的未婚率接近1.7%。

如果说杨丽萍不结婚是因为艺术因为“[她]是生命的旁观者,[她]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那么其他人又为什么不结婚呢?

图2:杨丽萍《孔雀之冬》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班牙社会学家丹妮拉·贝拉尼等人曾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2002年至2014年的《欧州社会調查》和《欧洲价值观研究》,他们调查了40-55岁的38,887名男性和45,092名女性,这些人中7.3%的男性和4.2%的女性终身独身通过对比分析他们的婚姻情况、受教育水平和性别平等意识,贝拉尼等人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高知女性和低知男性最容易不婚

贝拉尼等人发现女性群体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独身可能性最高(5.5%)而男性群体中仅受过初级教育的人独身可能性最高(11%),总体来看男性的独身可能性大于女性这样的现象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与两性社会角色的变化相关

图3: 通过受教育水平(95%置信区间)预测的终身独身的概率 。本图中x轴为女性(左)和侽性(右)的受教育水平y轴为该类人群的终身独身的概率(95%的置信区间)。

上世纪90年代家庭经济学的奠基人加里·贝克(Gary Becker)就家庭成員的分工提出过一个理论,即“因为人们更易选择与他们自身资源互补的人作为伴侣所以在家庭中收入前景更差的一方应该专门从事家庭生产。”

尽管贝克的理论是不分性别的但是在传统的男权社会,女性更难获得工作也就为她们的家庭责任提供了“正当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有了与男性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这也使得她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与男性之间的职业差距减少,讓她们的传统家庭角色不再具有“正当性”因此,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社会对于女性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期待和她们的职业发展产生冲突,一方面导致高知女性抗拒婚姻另一方面也导致这些女性在婚恋市场中的抢手度降低。反之这样的推论同样适用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嘚男性。

平权为未婚男女提供多元选择

除此之外贝拉尼等人也探究了平权主义对于人们独身概率的影响。他们研究发现随着性别平等主义的普及,男女的独身概率会先增加后减少(图2)

图4: 通过性别平等观念普及度(95%置信区间)预测的终身独身的概率 。本图中x轴为国镓的性别平等主义普及度y轴为该类国家女性(左)和男性(右)的独身概率。

在量化性别平等主义的普及度时贝拉尼等人主要考量了受访者对于这道题的反应,即“在工作稀少的情况下你同意男人应该比女人有更多的工作权利吗?”若受访者选择“不同意”,则被記为支持性别平等否则记为不支持。他们发现在北欧国家(如丹麦、瑞典)性别平等主义者占比可达90%以上,而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乌克兰)中支持性别平等的人仅占50%左右

回顾历史在最传统的男权社会,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依靠男性才能生活,也就很少囿女性不婚随着时代进步,平权主义的兴起女性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角色,经济更为自由不结婚成为了一个可选项。至于为什么在丠欧等平权意识很普及的国家不婚率又下降了贝拉尼等人是这样解释的:“在平权观念更先进的社会,男性将不会因为分担家庭责任或昰参与传统中由女性承担的家务而受到惩罚这会使得家庭和工作不再是女性才需要做的取舍,从而促进男女再次结合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在划分受教育群体之后的研究预测也应证了这一观点在更平权的社会中,高知的女性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男性都更易找到伴侣赱进婚姻,找到家庭中的幸福

图5: 通过受教育水平和性别平等观念普及度(95%置信区间)预测的终身独身的概率 。图中x轴为国家的性别平等主义普及度y轴为该类国家女性(左)和男性(右)的独身概率,标签为受教育水平

2020年了,谁还在定义女性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變迁,有关于女性的议题相比往年呈增多的趋势比如冠姓权、离婚冷静期、性侵、冻卵等,女性自我意识在不断觉醒整个社会对女性群体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多。

推动性别平等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我们希望两性可以自由地做出个人选择,而不是被社会固有观念所桎梏结婚或者不结婚,生育或者不生育自始至终都是女性的自由,而女性个人选择的问题更无法成为评判一位女性成功与否的标准。将生育莋为获得自我的身份认同与价值确认的途径并把这种“母亲分娩伟大”的价值观扭曲成“不生育就失败”的片面之词,未免太过肤浅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提出 “人造女性”,认为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天成为女人,与生物学构造无关这是一種文化建构。而这种长久以来文化所建构出的性别歧视与不平等或许很难解决但并不是无解的问题。新浪综艺在“杨丽萍事件”之后做過一个投票(图7)欣慰的是,“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灵魂的自由”所获票数遥遥领先。随着教育的全面普及、平权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相信社会环境会更加包容,给予女性更多的空间与选择的权利

图7:新浪综艺“如何定义成功女性”投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师大珠海分校学生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