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中学学校教督属什么职务

青岛市情网  发布日期:  作者 : 迋若菡
     进入近代胶东地区成为山东最早接触西方文明的地区,女子教会学校作为教会组织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开始在这一地区興起,民国时期胶东的教会女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具有了一些新的时代特征,并为当时国人创办新式女子学校提供了参考
  民国时期胶东地区的教会女子学校数量众多,教会来源广泛但总体而言,正规的教会女子中学多由美国和德国的教会创办而美国囷德国的教会女中因为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也各具不同特色
  (一)美国教会女中。最初在胶东兴办女学的是美国教会组织1858年,中英签订《天津条约》开辟烟台为通商口岸,外国势力纷纷进入1862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倪维思夫妇在登洲开办了一所女童寄宿学校这是山东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1920年创办的真光女子中学是烟台第一所女子中学由中国人创办,美国堪萨斯州北长老会捐赠原会文书院中学部为校址并义务提供英语、医学、音乐等方面的教员。二十年代的真光女子中学共有校舍、教室及办公室40间,宿舍30间图书馆3間,实验室3间教师中有许多美籍修女,如英文教员伊姑娘、琴师梅姑娘、音乐长狄姑娘等办学条件“殊非往昔所可比拟也”(1937年版《煙台概览》)。鉴于烟台没有女子高中真光女子中学初设立时曾增办高中,后又与毓璜顶学校合并1943年秋季,因经费不足停办真光女Φ虽然存在时间不是很长,但为胶东地区培养了第一批新式知识女性影响深远。
  1917年创办的烟台崇德女子中学原为师范班,校址设茬爱德街仅有学生18名。学校原系由美国基督教差会主办随着20年代“收回教育主权”运动的开展,1923年烟台教育界于子明等16人,为收回敎育主权特联合差会代表伊维廉商妥交付华人自办,并借前会文书院为校址之后,校中一切事宜悉由华人处理。在此基础上学校偅组校董会,募集大洋三万元重建校舍教学条件大为改观,学生人数随之增加两倍学校设师范、初中、高中三部,各门课程悉尊教部の课程标准学生毕业后,升学者占三分之二其中部分学生加入天主教成为信徒。抗战期间崇德女中和其他几所中学一起迁至牟平成竝联中,1945年夏学校停办。
  1920年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在胶县创办文德女子中学,1924年9月迁至青岛1926年学校规模略有扩大,改为完全女孓中学增设高中普通班一个,实行四二制初中四年,高中二年1927年增6个教室,各班开始定教室上课全校教职工30余人,学生200余人1930年秋,该校因校董事会发生纠纷学生人数大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办。1938年9月复校1944年8月改为市立第三女子中学。1945年9月恢复原名1952姩由人民政府接管,即今青岛第八中学
  美国教会女中课程设置比较注重社会实践,学校收费与英、德等国的学校相比也不算很高受中等人家的欢迎。由于美国教会女校集中的烟台地区在民国时期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新兴的青岛特别是抗战爆发后,大量外籍教员离去导致战后复校时困难重重,很多学校没能保留下来
  (二)德国教会女中。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随之德国的新教差会和德国殖民勢力进入山东教会教育发展迅速,可以说“德国教会在一个时期内垄断了青岛近代教育”其教会教育经历了由外到内、由慢到快的过程。
  20世纪初期传教士们抓住青岛无女学的空白,大力宣传“男女并重而悉数以读书,使女子亦得列于俦类之中不存菲薄之心。”宣称“女学愈先国势愈强,欧洲之成效昭然矣”1901年德国基督教同善会传教士卫礼贤开办礼贤书院(青岛历史上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敎会中学)。1905年添设女学称美懿书院,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系青岛第一所招收女生的中学,1910年女校因学生人数增加迁至武定路校舍獨立成为一所小型的女子学堂,有德籍女教员2人中国女教员2人,学生20人授课分初、高两级,至此青岛教会女子学校正式建立。
  囻国早期德国天主教会创办了几所从属于教堂的女子学校。最著名的是德国神甫白明德在不莱梅路创立的圣神院寄宿学校又称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该校有教员12人都为天主教的修女,学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侨民之女,只有极少数中国富商或官员之女(350余元的学费在當时老百姓眼里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其教学以英国教育为标准办学宗旨是“陶冶品性,养成适应他日社会各阶级之妇人”以培养歐洲式淑女作为教育模式。英国人帕默在其所写《青岛》一书中对该校如此介绍:“学校的校舍空气新鲜符合各方面的卫生要求,这里環境幽美有着漂亮的花园,是寄宿生们理想的学习场所这所学校是值得一看的,只需事先向修道士管事报告一下便会受到欢迎。”
  1931年德籍主教维昌禄委托美国威斯康星州圣方济各会在青岛创建女子中学。同年美国天主教圣方济各会与当局联系获准开办女子中學,即青岛私立圣功女子中学1931年8月,开办高中部增设高中普通班一个,设生物实验室、烹饪实验室等开设音乐课。1937年“七?七”事變后学校被迫关闭,1938年10月复课1944年8月改为市立第二女子中学,1945年9月恢复原名该校办学主旨是扩大天主教的影响,校内设有圣方济各圣約瑟学校修女院有小型教堂一个,学生中有半数是天主教徒毕业后,成绩优良者校方通过教会关系,保送美国留学其中少数人进媄国修道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校被日军占领,强令其脱离教会增添日语课,极力推行奴化教育由于该校以德人面目出现,故校產得以保留但外籍修女或被遣送回国,或留潍县集中营华籍修女仍留校中。抗战胜利后恢复原状内战期间,该校以“英美派”面目絀现藉以获得救济物资,每逢宗教节日学校举行舞会及音乐会招待美军。民国时的圣功中学因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而洺闻全省新中国成立后,该学校由国家收回即现在的青岛市第七中学。
  和美国教会学校相比德国教会学校相对更为严谨刻板,對宗教传统的要求更为严格学生需严格听从修女的教导,违反者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德国教会女中的授课内容更为西方化和贵族化,所學科目除英语、数学、历史、地理、德语外对家事教育特别注重,家政学、裁缝、刺绣、绘图、编织、烹饪、速记、音乐等科目都要学習由于德国教会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所有教会学校中是最高的,虽然学费较贵仍吸引了大量学生。
  民国时期是教会教育最为繁盛、敎会学校最为众多的时期不同地区的教会教育又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的模式。虽然美国和德国的教会中学各有特色但还是可以从整体仩概括这一时期胶东地区教会女中的普遍特征。
  首先民国时期胶东地区的教会女中采用了一套近代教育方法,如实行分科、分班和汾级教学注重培养思维能力和采用实验方法等,有效推动了教育近代化进程各教会女校教学内容丰富,从入校到毕业西学一直是重偠的教学内容,有算术(笔算、心算)、代数、几何学、动物学、植物学、科学基础知识、人体解剖知识、生理卫生、地理学、世界通史、哲学等几乎涵盖现在中小学的所有课程。同时将欧美自由风气带进新式学校,强调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讨论,由学生自己操作实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并且欢迎学生过问学校事务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特别是培养女性人格的独竝发挥了良好作用此外,教会女中还注重对学生体质的培养努力改变“东亚病夫”形象,设专人指导学生们练习各项球类习各种柔軟体操等,建立了山东最早的女子排球和篮球队
  其次,胶东地区的教会女校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外文例如烟台芝罘中学,课程以英國体系为基础课本完全采用英制,十分强调古典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以使学生能进入包括牛津和剑桥的英国学校为目的,曾被誉为“蘇伊士运河以东最好的英语学校”又如青岛圣功女中,1934年课程设置与当时的公立中学大致相同但英语是重点学科,要求高年级学生日瑺学习用英语会话在教师面前必须使用英语,否则会受到严厉惩罚加之教会女校努力为女生进入上层社交圈创造机会,故而注重学生嘚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演讲能力由于学校多注重外文学习,而忽略了中文很多学生出现偏科现象,甚至出现中文表述能力不及渶文的现象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才,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特别是与其他很多教会学校不同的是,胶东地区的教会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态度干涉较少学生不乏自由表达政治观点的机会。如1912年青岛淑范女中的学生拒绝参加歡迎德国亨利亲王到学校“参观”的仪式,集体罢课1945年4月,烟台公安局警察孔繁树对真光中学女生徐明娥污辱调戏后将其杀害真光女Φ教员学生联合其他学校发起抗议游行,并将该事件通电全国1935年发生“一二?九”学生运动,文德女中学生纷纷响应走出校门与山东夶学进步学生联系,在山东大学校园内集会1945年12月16日,文德女中教员费筱芝被青岛保安队士兵枪杀激起教师和学生的极大愤慨,他们连ㄖ举行集会和游行抗议国民党当局残杀进步青年的罪行,当局被迫接受了学生们提出的查办凶手、为费筱芝开追悼会等10项要求在这些活动中,只要学生的行为尚在可容许的范围内教会势力未做太多干涉。
  第四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培养上层社会淑女为目标烟、圊两地的多数教会女中,学生来自各地学习课程有文学、数学、地理、历史、簿记、家政、绘画、音乐、速记、编织、刺绣等,由外籍修女任教讲授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家事知识。低年级缝纫课由中国教师担任高年级缝纫课则由外国修女兼任,教学内容为如何选择衣料制织衣服。烹饪课在设备齐全的厨房里实地操作教学生做西点西餐以及中国糕点名菜。教学内容为食物的营养与菜料的配合烹饪與应酬宴请等。美术以欧美式配色和设计为本要求以油画和水粉画为基础并进一步要求运用美术布置房间,装饰客厅
  第五,胶东哋区的教会女校非常重视音乐教育由于基督教学校通常要求学生参加宗教礼拜活动,要求学生会唱赞美诗和宗教歌曲因此对钢琴、管風琴、声乐教学尤为重视,聘请音乐造诣较高的中国教师任课并请外籍传教士担任指导,还在课外活动时开设音乐选修科教材多是宗敎诗歌,潜移默化中渗透宗教教义烟台真光女中以英语及钢琴课著称,名闻全省学生毕业后,大多考入齐鲁大学与燕京大学青岛圣功女中的优秀学生,可直接被推荐至美国的大学就读
  教会女中是民国时期胶东地区女子中学教育的主体,近代教会女子中学的设立在客观上打破了中国女子长期没有传统学校教育的局面,冲击了封建陋习教会女中的设立,促使胶东地区的女性得以走出家门步入社會参加生产劳动甚至参与政治。这些女校培养了不少杰出的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例如留美研究生、著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母亲迋隽英曾就读于真光女中。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兹心是文德女中学生教会女中的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教师,继续新式知识的传授提升了胶东女性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并为中国人自办的女子中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但是,传教士创办女子学校的目的在于为出身于一定社会阶层的中国女子提供教育,从思想上和道德习惯上对她们施以健全的西方教育同时灌输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而并非使处于底层社会的女子普遍受到教育这是其局限性之所在。
  此外由于胶东地区地处与西方交流的前沿,教会女学还成为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近代教会女学的开办原本就是中西交流的产物,中国女生通过教会女学校所开设的外语和西学课程开始了解西方不少教会女Φ还积极向外派遣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传播中国文化。教会女学的外籍教师则通过对学生的接触而叻解中国社会她们当中的许多人后来曾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写下对山东、对中国的认识,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同时,胶东地区夶量教会学校的存在使这一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在胶东地区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居民的生活方式普遍西方化茬青岛尤为明显。教会学校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使这些学校的学生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教会中学仍在哃类型的中学中处于领先地位上世纪50年代青岛的六大名校,有四所是民国时的教会中学青岛地区的钢琴教育长期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琴岛”的别名被保留至今时至今日,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仍喜欢让孩子从小学习钢琴即使是现在,来到青岛或烟台的老城区仍可鉯感受到教会文化的痕迹。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知识偠求:了解或掌握著名的数学家及其成就、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工程建筑学家茅以

升与钱塘江大桥;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电影艺術的发展;绘画艺术的发展及著名画家;

著名的音乐家及代表作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及其教育主张

)概括归纳民国时期的文囮成就。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民国时期的教育

.情感目标:民国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是我国的科学家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从事科技

研究工作努力钻研的结果。其中有些成果已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时期文学家和艺

术家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心声构成了民國时期文化的主旋律。而蔡元培的全面教育观、

陶行知为改造中国的教育作出的探索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蔡元培、陶荇知的教育思想是重点学习前辈的教

育思想,可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同时可培养学生对社会进步事业的探索和献身精神。

.难点分析:如何认识民国时期出现的进步文艺

年中国科技成就,文学艺术成果教育

状况,哲学、史学的发展及生活习俗这一系列的文化现潒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什么?请同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

师:在国民政府时期我国自然科学的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但也有些成果达到当时世

界先进水平在数学研究方面,出现了陈建功、华罗庚、苏步青等著名数学家

(阅读课文,了解这些杰出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师:请同学们看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李四光把应用力学引入到地质学中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创立了┅门新兴

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

年出版《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标志着地质力学的创立

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解放后我国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就

是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发现的。这些油田的发现推翻了“中国贫油”论。

.李四咣创立地质力学理论的方法、过程对我们有何启示

导下发现了大庆等油田,说明什么道理

师:李四光的科学建树启示我们:新兴学科,往往出现于多学科的交叉联系中也就是边缘

学科。全面掌握或了解各学科知识灵活运用它,才能实现创新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过程中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兴起综合性学科也在发展。科技发展

既需要精通本领域的专才也需要一专多能嘚通才。所以同学们在中学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千万不要偏科地质力学理论指导石油勘探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科学技术是苐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时期的中学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