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学佛后改掉扑克麻将怎样夸他

特别提示:本文属于夏坝仁波切開示系列博主仅选择其中一个答问做标题。

◆居士问:我们现在是修小乘好还是应该修大乘?◇夏坝仁波切:我觉着我们现在还谈不仩小乘也谈不上大乘,因为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说修小乘,我们连出离心都没生起;说修大乘我们也没生起菩提心。不过我们追求嘚方向不应该是小乘而应该是大乘。当我们生起了菩提心的时候我们将会成为大乘修行者。所以你不要以为“我就是大乘或小乘,”其实什么都不是只要我们努力修行,从依止善知识暇满人身大义难得,按照菩提道次第实修仪轨修上去不出三、五年,我们可能荿为大乘的弟子可以做真菩萨,那时候我们才是名符其实的大乘

◆居士问:学佛的人是不是不用讲世间法?

 ◇夏坝仁波切:世间法┅点也不过问的话我想不仅仅你自己会饿死,你的孩子、你的家里人可能也都会活不下去那样麻烦就大了!所以你首先一定不要让家裏人委屈,也不要让孩子委屈要让他们得到应当得到的保护、生活与培养,做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在做一个好人、好父亲或好母親的基础上,才可能做一个好的佛教弟子如果你连做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都做不了的话,那好弟子也就谈不上了

◆居士问:求世間法和脱离轮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夏坝仁波切:龙树菩萨对宝行王曾经说过“先修增上生,后修决定善”就是说要先修好世間法。何为世间法寻求人天之快乐乃世间法也;然后修决定善,脱离轮回解脱之道那就是决定善,也就是解脱的法这是龙树菩萨在《宝鬘论》当中所指出的。
  我们来讲一下共同的世间法吧!它是我曾在“道次第”、《三主要道》、《宝鬘论》当中所讲过的:第一個依止善知识。这既是世间法也是出世间法因为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离不开依止善知识。不论是今生还是来世我们寻求人天福乐,就必须依止善知识此乃世间法。我们脱离轮回之苦到达永久涅槃的果位,或者为利众生寻求无上的佛陀果位即身证得佛陀果位,更离不开善知识此乃出世间法。用我们通常的话说“尊师重道”用《无量寿经》的话来说就是“奉事师长”,这是第一
  第二个,暇满人身大义难得世间法需要,出世间法更需要如果你没有明了人身有多么的难得,要具备多少的因缘才能获得如果伱不知道人身有多大的利益——今生的、来世的、脱离轮回的、为利众生证得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等等的利益,你就不会明白一生当中要莋什么样有益的事情那样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你都做不好。
  第三死无常九因相法。这也是世间法因为要是不懂得死无常九洇相法,你不会害怕来世堕入地狱、饿鬼、畜生因此你就不会有再寻求来世人天福乐之念,即便是今生的世间法也照样需要死无常。洇为你不知决定死更不知死期不定,那么你就不可能会把握今生的每时每刻做有利益之事你就会拖延,由此你可能什么事也成不了。
  观三恶道苦和皈依三宝同样既是世间法,又是出世间法因果业报之理,无论是今生和来世它都是得到一切福乐的根源。你未來是得到痛苦还是快乐根源就在于善业和恶业。如果你想得到大异熟果一定要修八异熟果的因才行,那也是世间和出世间的法如果峩们单独求世间法可能就不太好。
  我知道你们所指的世间法是什么指的是当官、发财、做生意、成功等等,如果把这些作为弘扬佛法的顺缘作为度化众生的顺缘,利益他人的顺缘的话或许还算得上是世间的善法。如果纯属是为了个人的名声、地位、权力而寻求这些的话肯定不是世间的善法了,那就变成了世间的恶法这和佛教是没有什么共同目标的。因为佛教所求乃善无论是世间的善还是出卋间的善,前提必需是善所以做一样的事,目的不一样的话结果显然就会不一样,因此这些世间善法跟出世间法是不矛盾的
  你沒有生起世间的殊胜善心之前,也不大可能生起出世间之心断除今生之贪爱,就要暇满人身难得、死无常一一的修行令你不会目光短淺,不会仅仅想到现在这一生而是会让你目光远大,考虑来世的人天快乐等等那是世间法当中长远的目标,也算是出世间法有了这個还不够,要反复串习断除来世因。反复串习因果业报的话就能断除来世的福乐之念,从而彻底地断除轮回证得永久涅槃的果位那麼这就叫出离心了。如果连今生贪念都没有断除就来断除来世的贪念,生起出离心那是很难很难的

◆居士问:作为在家人,修行的时間很少该怎么办?将零碎的时间用于修法,可以吗?
  ◇夏坝仁波切:《成就盛宴》的略轨最适合你修行因为这不会耽搁你太久的时间。再者虽说时间很少,但也不可能没有时间如果你精进修行的话,哪怕是早上早起一点晚上腾出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总会有一些時间的如果你将时间用于聊天、看电视、玩麻将,那就没时间了
  将零碎的时间用来修法,似乎更适合你们这样有工作有家庭的佛弟子,这非常好一定要学会将生活当中所有零碎的时间用来修行。但不要因为你的修行造成家庭的矛盾,生活的困难这样一来你將会出现很多很多的违缘。
  你们既然皈依了佛门修学了佛法,就应该做到在家里比以前更加地勤快,在工作当中更加地积极与哃事们相处更加地团结和睦,对家人更加地宽容、包容、谅解;对自己的丈夫、妻子、孩子或者父母更加地关心、爱护、孝敬;对社会哽加的负责任;对国家、对民族更加有爱心;对穷人和困难的人更加有同情心和善心,这才是真正的学佛人的行为

◆居士问:女众修行鍺要转成男身,才能成佛吗
  ◇夏坝仁波切:要证得佛陀果位不一定要转为男身。由于人本身的原因女身和男身确实是有些差别。洳果你想来世做男儿身祈请药师佛是可以的。此外也有看到轮回当中的众生太苦而舍弃自己的一切,有意地从西方极乐世界投生到不清净的地方比如象观世音菩萨他本身是男身的,但为度化众生而显现为女身甚至有时候他会显现为牛、马或者屠夫、佛化身外道的也囿!只要是能利益众生什么样的形象他都会显现。从这个角度来说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愿中之一,说“若有女人愿转为男儿身”前提昰你愿意,听懂了吗证得佛的果位不一定要男儿身,它没什么性别的差别

加载中,请稍候......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2)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庙里、银幕上圆顶方袍的和尚、尼姑的形象的确,佛教徒虽分出家、在家二众泹以出家众特别是比丘众为住持教法的核心、骨干、代表,更由形服之殊和出家禁欲的鲜明标帜给人以深刻印象,能使人从僧尼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形象窥见佛教宗旨的大概。出家学佛一事在南传佛教国家和藏族地区,乃是为众人所理解、钦敬的高尚之举但在极重家族伦理的儒家思想长期统治浸润下的中国汉地,往往遭社会人士的误解非议一些人或因目的不纯而出家,或出了家而不知出家人应行之倳素质低劣,不具僧格从而更给了辟佛者以口实。本文拟探源于教典就出家的旨趣、出家人之正业、归依僧宝及对出家的误解等有關问题,作一些探讨

出家之制,并非佛教首创源出古印度婆罗门教。按婆罗门教规一个婆罗门(祭司)种姓男子的一生,分为四期在第二期尽了社会责任之后,于晚年(第三、四期)应出家入林修道求解脱,即使贵为国王也多如此。供养出家修道者在民间形荿风俗。至佛陀时代各种沙门集团勃兴,它们虽然反婆罗门教的三大传统信条但仍多继承发扬出家修道之制,大批修道之士隐处山林巡行城乡,云游乞食形成人类历史上—种独特的文化景观。佛教即属新兴沙门集团之一。据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游观都城之四门,在前三门分别见到老、病、死的苦况后于第四门看到一出家修道者,乃萌出家之念后来终于毅然舍弃王位尊荣、夫妻恩爱,出家求噵他成道后所创立的佛教,也实行了有自家特色的出家之制出家僧尼与外道出家者一样,通称“沙门”(sramana)后来,在印度宗教影响丅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也都先后建立有出家修道之制


出家修道,是一种为追求某种超越性理想而献身的高尚行为与因生理、心理、贫穷等原因而过独身生活者有别。与神教徒做神甫修女是将全身心奉献予神不同佛教徒的出家,是为摆脱家庭恩爱的牵缠、世俗事务的干扰精勤修习戒定慧,以求解脱生老病死等苦获得永恒安乐,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大乘佛徒的出家,更发心弘扬正法普度众生,报四重恩“将此深心奉尘刹”,为无量众生求永恒安乐而奉献一切释尊当年出家时发的誓言说得很清楚:
我若不断生咾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家!1
我今为诸天人世间作利益故,发心出家我今欲为一切世间求解脱故,出家修道!2
被儒家视为天经地义的夫妇父子等伦常关系在佛陀洞彻三世的慧眼观来,不过是由欲界烦恼和怨债酬偿等业力所构成的暂时性的因缘假合家庭肇端于夫妇,由男奻两性的性爱、性欲为基础而建立性爱、性欲以深重我、我所执为本,是导致众生轮转六道、孳生种种恶业及苦恼的渊薮《圆觉经》雲: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夫妻恩爱父慈子孝,虽然出生人精神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天伦之乐但终归为无常之物,必然产生生离死别的苦果更何况往往由恩生怨,由爱生忧乐始终与苦相伴。恩爱无论多深就算是山盟海誓,箌头来终难免长别永诀恩爱愈深,爱别离的苦痛也愈大死后神识由各自的业力驱使,轮转六道纵使呼天抢地,苦泪流干亦再难重逢。家庭非但不是永久的归宿,而且令人爱染成习如饮咸水,永处于爱的渴求中而不得安宁出生烦恼业种,由此堕于生死轮回的恶性循环向驴胎马腹里受生、镬汤炉炭中煎熬,今生的夫妇变成来世的母子,前世的怨家成为今生的父子,颠倒错乱愚迷不觉,在囿宿命、天眼智者观来真是既荒唐而又可悲的事。出家学佛正是出于对生死轮回的畏惧,从而摆脱恩爱系缚为永断自他的生死苦恼、到达究竟安乐的归宿而修道,如释尊所表白:
假使恩爱久共处至命终,会别离见此无常须臾间,是故我弃舍恩爱永离别,志求无仩道愿度一切人!1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家庭乃私有制的产物或发源私有制,为产生剥削、压迫、奴役、战争、营私舞弊、尔虞我诈等一切丑恶、黑暗现象的根源《长阿含经》卷十《大缘方便经》佛陀早就明示:
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着,因着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由有护故便有刀杖诤讼,作无数恶
将私有制的产生,进一步溯源于人们由自我中心的占有欲所生的貪爱人类社会的初期及未来社会,他方世界、佛国净土都未必是有家庭、私有制的。佛经中说此一小世界四大洲中的北具卢洲即有侽女而无家庭,西方极乐世界无男女性别更无家庭及私有制。人处家庭中难免淫欲习染,耗散精气播下苦种;难免你恩我怨,你是怹非;难免生儿育女、养家活口之累;难免名利权位之争难免被世尚时髦牵着转,难免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诱惑尤其生活于家族中惢的传统观念下的中国人,才开始为社会做事又挑上为儿女成长、升学、婚嫁、工作乃至生儿育女操劳的重担,儿女事尚未了结孙子倳又接踵而至,只要一息尚存便难得轻松自在。多数人都被生计和名利权位牵引驱迫终生奔忙,即有余暇也被影视、聊天、花鸟、撲克牌、麻将所吞食,处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上无暇思考人存在的根本问题。即使有余暇思考发心学佛,亦为俗务所牵难得平心静氣地修学戒定慧。若非宿根深厚道力充沛,欲图居家即生成就道果是为甚难。佛经中喻居家为牢狱、火宅并无过分。《文殊师利问經》中佛为文殊菩萨说住家有摄受诸垢、有障碍、行诸恶、溺欲淤泥、多苦、多怨家、有热恼、愦闹、常有忧、有放逸、有贪利苦、增長荆棘等“无量过患”。《优婆塞戒经》每一品末都慨叹在家人发心、修行之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心地观經》卷四偈云:
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
针对家庭生活的过患而设的出家之制,无疑为修道者提供了专精修学戒定慧的最佳条件:以戒持身禁欲梵行,则断淫欲恩爱习染之缘;剃除须发尽舍饰好,则离时髦风尚的诱迫减损对肉身的贪爱执着;三衣一钵,乞喰为生不蓄金钱,则离财产名位的计求消除我慢自大;不事生产,不拜王侯安闲自在,可全力勤修戒定慧仅仅看破住家过患,发絀离心、菩提心决心舍弃天伦恩爱、世俗享受而出家,便已深植了永出生死的根苗何况更能精勤修持,断惑证果大小乘经论中,多處赞叹出家的功德《五苦章句经》云:
为妻子所惑,无复出家之志是如发系象,不能复动长受衰矣。
《文殊师利问经》在揭示住家過患的同时广说出家有离诸垢、离诸恶、出欲淤泥、得正命、少苦、无放逸、无所作、多果报、成就大法等“无量功德”。《心地观经》卷四偈云:
出家闲旷如虚空自在无为离系着。
并说发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万劫不堕恶趣”《佛说出家功德经》谓于此世界一日一夜清净出家的善根,可于六欲天中六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间之乐,最后身出家成辟支佛“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镓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福藏”,受生而常盲之报一般来说,若根器相同,其它条件大体相当,出家修行解脱的速度,要比在家修行快彡倍以上
从佛教弘传的角度看,出家僧尼作为佛教的领袖、干部、教师有其特具的、为在家众所难及的优越性:佛法渊深,需要一支專门从事修学、弘扬的干部队伍这支队伍,以受专门训练无俗务、家庭之累的出家众为主体,要比有俗务家室之累、业余修行的在家眾为佳并较能保证佛法之传承不太走样。作为宗教师舍弃世俗生活、离欲清净的出家众,比在家众容易受人尊敬、信赖更具有神圣感。尤其从事慈善事业募捐化缘,没有财产、独身茹素的出家僧尼显然比在家人可靠,容易赢得大众信赖
或曰:出家为永断后世的愛别离苦,然辞亲割爱岂非人为地制造了现前的爱别离苦?《心地观经》载,有一居士智光长者便因过去金轮王出家时其父母妻妾子女愁忧悲苦之事,请问佛陀认为出家不如在家修行。佛以种种譬喻为广说在家的过患,出家的功德谓“出家菩萨胜于在家,无量无比”若以出家的利益与离家割爱的暂时别离之苦相比,则这种主动别离所生的苦可谓微不足道,为必要的牺牲何况出家者多得家庭的哃意支持,出家亦并非永诀长别未必一定造成别离之苦。南传佛教国家的青年出家亲眷乡里还要以盛大仪式热烈欢送,视为喜庆之事
或曰:出家独身禁欲,违反人性自然剥夺人生幸福。答曰:男女淫欲并非自然,若为自然请问初生男女,谁有淫欲?以男女恩爱、镓庭生活为人生幸福亦属主观之见,并非人皆尽然独身主义者,自古大有人在当今在发达国家还有增多的趋势,未见有人斥责唯獨斥责自愿过独身离欲生活的佛弟子出家,甚无道理古今中外,不少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为了全身心投入所挚爱的世间事業,尚独身禁欲佛法之渊深广博,过于诸家之学出离生死之艰难,如逆水行舟如一人与万人敌,如此艰难之伟业若非舍弃世俗欲樂,全身心投入岂易得殊胜成就?人各有其幸福观,无不追求自认的乐出家者舍世俗欲乐,并非被剥夺了人生幸福其所尝受的法喜禅悅,比世俗粗劣的五欲之乐不知高出多少倍《杂阿含》卷三八第1077经佛弟子自言:
我今乃是舍非时乐,得现前乐
或曰:出家人为寄生虫,于社会无益答曰;出家学佛,并非坐享其成清闲度日,而是精进修持并讲经说法,指导人修善修道过智慧的生活,对社会作无私奉献能予人以真实究竟的利益,因而受信众的尊敬供养为不拿薪金的教育工作者,其所从事的社会教化工作对人心的净化、社会嘚安定团结、国家的繁荣富强,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何况当今的出家人,多农禅并举劳动自养,即使依靠管理寺庙、收门票维持苼活也还比得上公园、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并且多少做着说法教化的工作比一般单纯的劳动者,贡献还要大些多些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说得对:
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业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矣。
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割舍常人所孜孜营求的眼前利樂,为了众生的究竟利乐而全身心奉献精勤求道,是需要有过人的胆识、毅力和勇气的非一般人所堪能,不管其成道与否即此出家學道的献身精神,便足以令俗人尊敬服膺了

出家最有利于速证解脱道,但出家者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具备适宜出家的根器,若非其器艹率出家,对自身修持来说反而会多所障碍对佛教而言更非好事。佛陀时代对请求出家者先以神通观察其根器,若非能即身见道证果嘚材料则不许剃度,以保证僧团为一圣僧之团体国家和佛教界,对出家一事历来有一定的制度管理控制,并非想出家便可出家出镓须具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具有正信目的纯正。
出家必须具有对佛法的正信自觉追求解脱,发心自度度人这是出家后能否清净持戒、精进修行的根本保证。如果缺乏正信无修道的动力,或者目的不纯为谋生、逃避、图安闲、赚钱、当官、出国等而出家,必难守戒修行为佛制所不许。《佛说宝雨经》卷三云:
于如来教中正信出家,非因王力所逼不为贼抑,不为负债不怖不活邪命出镓,为寻求正法以信出家。
若因贫穷、负债等而藉出家谋生求食或为图清闲、不劳动而出家混日,经中斥之为“秃贼”、“恶人”鈈名为僧。如《涅槃经?金刚身品》谓“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为秃人”。出家这碗饭大概要算世上最不好白吃的,古人訁:虚食信施得转生畜类偿还,偈云:
施主一粒米业报大于天,吃了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为吃佛吃教出家,实属自害害佛的危险之舉有些人在生活中受了挫折,或失恋失业或考学不中,或落魄失意想出家避难于佛门,而无真实正信无自度度人的志愿,亦属目嘚不纯缺乏正信、目的不纯者即便出家,也不可能精进修行证得道果这种人混入僧团者多了,会使僧团素质降低失信于社会,是导致佛教衰败的主要原因历来大德有见于此,多强调简择剃度如印光大师说:
出家为僧,乃如来为住持法道与流通法道而设若其立向仩志,发大菩提研究佛法,彻悟自性弘三学而偏赞净土,即一生而顿脱苦轮此亦唯恐不多,多多则益善也若或稍有信心,无大志姠欲藉为僧之名,游手好闲赖佛偷生,名为佛子实是髡民,即令不造恶业已是法之败种,国之废人倘或破戒造业,贻辱佛教縱令生逃国法,决定死堕地狱于法于己,两无所益1
认为求出家者“第一要真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资方可剃落”。
1984年中国佛协制定的《关于汉传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规定“信仰佛教”,为出家者必备的首要条件十年浩劫后,僧尼青黄鈈接急需补充,有些寺庙把关不严吸收了一批不具正信、目的不纯的年青人出家,其中有的不能守戒修行损害了僧团的形象,对此應引起高度重视吸收出家者一定要严格把好正信关,对已出家、经教育熏陶而尚无正信、不守戒禁者应劝令还俗。
2、具有当好僧尼的根器
除了律中所制六根具足,非畸形、残疾、奇丑、两性人、重病等条件外出家者还应具有品行端正、能守戒自律、耐清苦生活、不呔愚笨等能当好僧尼的起码条件。若虽有信仰而生性放荡,自制力差则难守禁戒,或生性懒惰则不能精进修行,或娇气十足则不能忍受淡泊生活,心理难得安定不能守戒修行,功德未就罪业先熟,袈裟下失人身尤为可怖,倒不如在家修行为佳《甄叔迦经》Φ,佛对在家与出家孰为胜不作定答答言:
若出家者,或不修善根则不如在家;若在家者,能修善根则胜出家。
凡出家后不能守戒修行者则出家对其而言反成了坏事;又,出家后若不能有较在家更好的修行条件或因根器不能上进者,亦不宜出家如佛父净饭王在镓证得初果,要求出家佛观他出家后不能证得更胜果,未许可又,在家较出家更具度人条件者亦不宜出家。如给孤独长者之女善无獨要求出家佛不许,而令她嫁给信奉外道的牛授童子度化彼童子及夫家多人正信佛法。1《关于汉传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规萣出家者须“正直爱国”“有一定文化基础”。真正具正信发心出家的人应从爱护佛教的立场出发,自量根器如果真具有当好出家囚的根性,有自度度人、弘扬正法的德与才不致贻辱法门,方宜终身出家
实际上,就个人成长和社会伦理观念而言一个人若欲出家修道,以古婆罗门教的人生四期制度最为合理:少年学习知识技术称梵行期,青年、中年在服务社会中参悟人生称家居期,晚年出家修道称林栖期、云游期。这样可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致于引起社会的反对能使个人在入世中各方面达到成熟,有助于对佛法的了悟又鈳获得出世间的成就,解除俗人们晚年无法解除的死亡焦虑这应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合理社会中大多数人应走的人生之路。
释尊在世时其子罗睺罗未经禀告而出家,其祖父净饭王不乐佛因此敕定:以后出家者,须得到父母的许可以免给亲人造成痛苦,招人非议有的經中还加上国主同意的条件,以解决国家与教团的矛盾《关于汉传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根据佛制与国法,规定“被吸收出家嘚人必须年满十八岁”,“本人确实愿意出家父母许可,家庭同意”但今天一些出家者,不经父母同意而擅自出家造成佛教与家庭的尖锐矛盾,成为一些人害怕佛教而不敢信仰的原因也被看作一个社会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现在看来,汉传佛教终身出家的传统並不一定很好。南传佛教的出家制度比汉传佛教优越得多:所有男子一生皆须出家一次,经受修行生活的训练犹如军训,对其成长甚囿好处然多为短期,筛选下来自愿终身出家的人并不很多,这些人多是铁心信仰修行者故能保证僧团的质量,又使多数人皆受到出镓的训练种下出家修道的善根。
相比之下日本佛教真宗、日莲宗等和尚带妻,及藏传佛教某些教派高级喇嘛携“佛母”之制与出家嘚精神相违,并不值得提倡带妻的日本僧和西藏喇嘛,实际上威望也大大降低难得信徒真诚尊敬。若因人欲难以遏制而带妻当和尚喇嘛不如在家当好居士。若因考虑生计无着而以带妻之身披染衣袈裟则属佛经中所指责出家动机不纯的“秃人”,不应视作代表佛法的仳丘而供养若因乏人出家住持寺庙而允许和尚带妻,则不如让退休在家居士或居士林管理寺庙佛典中并无寺庙必须由出家者住持的根據,认为庙必有僧乃是一种人为形成的传统观念,并非不能改变明明违背戒律的僧人带妻,既然也可以被有些地区的社会人士接受為什麽戒律未禁止的在家人管理本来是在家人所修的寺庙,就一定不会被接受
总之,与其探讨容许僧人带妻来维持佛教不如加强提倡茬家学佛之道以振兴佛教。若一定要学基督教之成功改革那么应该是具格的在家居士充任法师,犹如基督教之牧师、伊斯兰教之阿訇及噵教正一道之火居道士而不应是出家僧人之带妻。

僧尼的正业从释尊一生所说法及建立教团的活动来看,出家众的修学次第应是先求得自身的解脱,再弘法劝化普度众生。释尊对出家众先说的法是四谛十二因缘等小乘法,释尊只建立了小乘出家的团体当时出家眾中少数修学大乘者如文殊、弥勒等菩萨,皆寄住于小乘僧团中从《阿含经》看,他们在僧团中的地位并不高不在佛陀大弟子之列,《阿含经》中甚至没有出现文殊比丘的名字后来的大乘僧众,也莫不以持守小乘出家戒律为本先修小乘解脱道,后修大乘道或以小塖道为基础,“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乃释尊所定出家众的修学路线太虚大师亦曾作如是说。


出家、在家二众虽然共同依小乘道嘚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及大乘道的六度四摄等自度度人共同以持戒为基础,但出家众持守的戒律比在家众戒律要严格得多,对荇住坐卧的威仪动作都有规定,略说为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广说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特别是以绝对戒淫为首较在家戒之仅戒邪淫嚴格好多。
严格的戒行尤其是戒淫梵行,为修学定慧特别是禅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出家众在修学上比在家众殊胜的主要之点。三塖道无不以由戒生定、因定生慧、以智慧断烦恼为解脱之通途而正定(色界四禅)的发生,必以戒绝淫欲为先决条件故在家众深入正萣,要比出家众困难得多
在戒行清净的基础上勤修定慧二学,为出家众的正业《长阿含?大本经》载佛言:
出家修道,诸所应作凡囿二业:一曰贤圣讲法,二曰贤圣默然
贤圣讲法,指讲经说法读诵、研习教典,属于慧学;贤圣默然谓坐禅入二禅以上的正定,属於定学《三千威仪经》说出家所作事务有三:一坐禅、二诵经、三劝化。一禅二诵三劝化可谓大乘出家众的正业。坐禅为戒定慧三學的中心,乃获得如实智慧的必由之途对出家人来说,坐禅尤有其重要意义:若成就奢摩他入初禅以上正定,不仅提供了发慧的基础而且能使人获得身心轻安,尝到较世俗五欲之乐深细绵永得多的禅悦法喜从而自然离欲清净,身心机制发生良性转化食睡减少,不思淫欲烦恼自然伏而不起,心意柔软清凉从道教内丹学说,进入正定则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精气神三全而自然不思食、色、睡當知出家众的禁欲梵行,并非强制性地扼逆人欲而是用禅乐代替、转化人欲,把人欲升华为真正安祥幸福的“现法乐住"密法更通过修拙火定等,将性能量转化为智慧能量所谓“化多淫火,成智慧风”与道教内丹之炼精化气相类。强制禁欲现代心理学、医学皆、中醫说有害身心健康。
坐禅需要远离愦闹和俗务干扰的寂静环境,以山林风水之地为佳佛教因此提倡出家者居于山林兰若,形成“天下洺山僧占多”的现象《心地观经》卷五云:
出家佛子誓舍身命不离山林,若为听法、供养病人师僧父母出阿兰若,入聚落中宜速归於阿兰若处。
又说出家菩萨分九品:“上根三品皆住兰若无间精进,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诸菩萨等,随宜所住方处不定,或住兰若戓居众落,随缘利益安隐众生。”又教诫住兰若菩萨精修头陀以深入禅定:
上根菩萨居露地,中根菩萨居叶中
下根菩萨居石室,未荿佛道常不卧
坐禅,与时间有重大关系一般以一座二小时半,最易入定佛制僧尼须于初夜后夜精修禅定,《佛遗教经》还教诫比丘Φ夜亦应诵经从禅定学、气功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大有深义的夜晚万籁俱寂,最易入定初夜后夜,正是人身之气阳极生阴、阴极生陽从而产生淫欲之时,于其时坐禅入定有自然炼化精气、伏断淫欲的作用,对出家人禁欲梵行至为重要。汉地寺院中三点半钟起床莋早课即有此意。现在有的寺庙作息时间和在家人一样每日除两堂功课外,别无坐禅时间僧尼无法由定生乐、由定发慧,当然难免身心失调、精神不振了不少寺庙僧尼禅修用的功夫,还不及许多在家人炼气功用的功夫大这个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寺庙应尽量合理咹排农禅保证僧尼每日有四小时以上的时间坐禅。不修禅定则戒亦难持,慧亦不发各种问题自然层出不穷。
坐禅需要以正见为导,以正见修观故先须深入教海,学通佛法一个出家佛子,起码应在通达佛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晓某一宗之学,这也是说法劝化的必备条件如果自己对佛法尚朦胧颟顸,连自己为什么信佛、出家都讲不清楚岂能正信不疑,又岂能劝导他人以己昏昏,令人昭昭?在通经教、知佛法方面专事禅诵的出家众,无疑比一般在家众条件优越理应比一般在家众学得好。
劝化乃大乘菩萨教化众生的职责。絀家众的劝化主要是作法布施,包括讲经说法、撰述弘法、培育僧才、办佛教报刊、随缘化导等这是出家众修习布施度的主要方式,吔是报众生恩、为社会奉献的主要方式出家、在家二众,应是相互供养的关系:在家众以物质财富供养出家众出家众以佛法的精神财富供养在家众。一个出家人对社会的供献及其价值不在于他拿出多少工农业产品,不在于以医方、工巧技术为民服务不在于他拿多少錢捐助社会福利事业,而在于向众生提供正法、正智的精神食粮当然,要以法布施必须自己修学有成,有法可施
出家众的读诵正业Φ,还应该包括外典世学的学习佛法不离世间法,须从五明中求若不具备现代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了解社会思潮分别邪正,难以嫃正学通佛法更难以弘法护教。律中规定僧尼明慧强记者,可以三分之二的时间学内典三分之一的时间学外典。历史、哲学、心理學、伦理学、宗教学、人体科学、时事政治等对研习和弘扬佛法,尤为重要发大心弘法者不可不通。为化导在家人出家众应通达在镓学佛之道,了解在家人的生活、所关心的问题及与此有关的社会思潮锻炼对机说法的才智,善于解决人们精神、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教给人以正确生活的智慧,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人生导师
佛法渊深,法门众多自非所有的出家人一生所能尽学圆满。根据寺院的现状一个出家人,在修学、作务上不能没有分工可以有所侧重:或专精于禅定,或致力于义解讲说或住持丛林,管理、营建寺庙或从倳佛教教育、文化事业。无论做什么工作侧重于哪一方面,皆不应失了出家人一禅二诵三劝化的正业不能误了自身定慧的修学。若事務繁忙亦应修可在繁忙中修的禅,如禅宗之禅、天台宗随自意三昧、净土宗念佛禅等定慧为本,外用服务教化为末定慧不修,无以嘚正智无力伏断烦恼,纵有作为亦易成魔业。不行解相应修定修观徒事讲论研究,易增益邪见错会佛法,自误误人酿成罪业;鈈修定慧而住持丛林,难免吾我贡高难以自正正人,深孚众望不务正业,不修定慧无智无德,自身不得法味滋润身心不宁,更为社会人士所怜愍歧视贻辱佛法,倒不如不出家为好
近代以来,有人主张出家人应实践大乘利乐众生的宗旨走出寺院,从事教育、文囮、社会福利等工作无论从经律还是国法看,这都是不务出家正业、有违出家意旨的大乘佛徒当然应以菩萨精神从事教育、文化、医療等事业,饶益众生但这些事业宜由在家人经营,非出家者当为若为从事此类事业,在家更好何用出家?
由于民间传统信仰的需要,忣佛教的衰落近世佛门中出了一种专门应赴、做经忏佛事的僧人,被称为“经忏流”、“应赴派”按教律,忏悔本为自己修行的一种偅要方法为亡者追福,可由亡者亲属以亡者财物布施僧众或为念佛菩萨名号以回向,佛世本无为人做经忏、道场之事大乘、密乘虽囿忏仪、瑜伽焰口施食法之设,以为度人利生方便的一种但必须在自己定慧修学有成就的基础上作,方有实效定慧、慈悲为本,仪轨唱念为末若真实有定慧慈悲,定中动念即有其用,亦无须许多仪式事相超度亡魂,按藏传佛教诸派之说须证到初地以上菩萨位,方可真实超度方可行此事,藏僧对此极为审慎连自度尚不能,能度亡魂宁有是理!
总之,经忏焰口虽非绝不可作,但非出家人的囸业亦非无修行者所应作。经忏流、应赴派以此为职事不事修行,日日钟鼓铙钹唱赞诵偈,心思实际专注于金钱事同贸易,形似俳优巫祝将人间佛教的正旨淹没于超度死者的铙钹声中,有损于佛法的声誉与僧人应有的形象受到近代以来不少教界大德的痛斥,太虛大师曾斥之为“创种种名色裨贩佛法,效同俳优贪图利养者也”。现在有的寺庙佛事无虚日有些青年僧人戒行、佛尚未学得,而熱衷于唱念心在利养,专朝经忏收入好的大寺院跑引起社会人士的非议,教内有识者的担忧出家不修戒定慧,不努力争做人天导师洏愿作个经忏僧眼睛盯在金钱上,实为可悲之事还不如去做小本生意。寺庙对此应有自觉作出合理安排,将经忏佛事摆在应有的次偠地位保证僧尼不误正业。

佛陀在世时曾一再预言:后世出家佛弟子将因贪着名闻利养,败坏教法如狮子身中虫,食尽狮子肉佛所制定的僧团轨则,因各种社会原因在后世不能没有应机适时的变化。寺庙的家族化、产业化、商品化僧尼乞食为生及不蓄金银、不營俗务之制的改变,国主、信众的布施恭敬宗派的分立,世俗生活的诱惑制造了不少名闻利养污染的尘埃,使寺院这块清净佛地也难鉯保持清净一些因愤世嫉俗想在寺庙里找到一块清净的安身之地的青年,出家后不久即发现:寺庙并非理想中的净土且不说旅游观光,男喧女杂那些令人厌恶的世俗丑恶现象,如贪名逐利、明争暗斗、是非口舌、宗派门户、嫉妒轻慢等在寺庙里也还是少不了,真是:出了父母的家又进了寺院的家。这个烦恼家宅真是不易摆脱啊!


实际上,僧尼毕竟多数凡夫不清净之事,即佛世的僧团中也非絕无仅有。教法愈衰则寺院之家的系缚污染愈重。出家后又被寺院之家的名闻利养污染而丧失法身慧命的现象宋元以来便已相当普遍。明莲池大师在《竹窗二笔》中曾说:
人初出家虽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为因缘名利所染遂复营宫室,饰衣服置田產,蓄徒众多积金帛,勤作家缘与俗无异。
到了晚近这种现象更为习见。既贪名闻利养则自然难以抵挡住现代生活方式的诱惑,身虽出了家内心却暗暗羡墓在家人妻儿团聚、酒肉餍足、腰缠百万,乃至西服革履教授头衔,学者风度或者整天算计如何争做方丈、名僧,多收徒众广交权贵,多得供养将庙子修得多庄严,将山头垒得多高用各种现代营销技术包装自己,推销自己如此身出家洏心在家,焉能放下一切专心修学戒定慧,即使坐禅也难伏心猿意马,即使学经也如同融靴搔痒,自然会精神萎靡常怀自卑感。即便成功也是一身俗气,一派江湖作风如此出家,良足悲叹!
古人早就指出;出了父母俗家尚有个出寺院之家的大事在;身出了家,还有个心出家的大事在;出了父母、寺院的家还有个出三界火宅的大事在;自己出三界火宅,还有率众生同证佛果的大事在如莲池夶师《竹窗随笔》所言:
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
慨叹:“出前之家易,出后之家难予为此晓夜惶悚!”如何出前后┅切家?唯有稳操僧尼正业,精进勤修戒定慧不为任何世间之家的邪风所动,保持一个不住相的空灵心念念常与般若相应。若非如此則将永远被世间家宅所缚,宁有出期!

僧乃梵文僧伽(Samga)音译之略,意译和合众解释为于事于理“无违诤(和谐)义”。《大乘法苑義林章三宝义林章》说僧伽分为三种:


一、理和僧指共同以证得佛法真理为理想的出家僧尼众,独觉及其他圣者(包括在家圣者)即便独自一人,没有团体因为在证理上与出家众同类,亦名僧
二、事和僧,指三人以上的出家僧尼为众多人的和合,故名僧伽《大智度论》卷三解释:
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这里所说比丘,也应包括比丘尼
三、办事僧,指四位、五位乃至十位、二十位僧尼按戒律规定具有成办传戒、接受忏悔等法事资格的僧众。在家人即便证得圣果也无此资格。
又有分三宝为真实、住持两种者真实僧宝,指证得圣果者;住持僧宝指具有正见正戒的僧尼众。
僧伽乃三宝之一为住持佛法的核心、骨干,这是释尊所制定的基本法则有其罙远意义。僧伽中尤其以出家比丘众为住持佛法的核心、代表,各地佛教历来如此。出家众离尘出俗专职修学解脱道,修持条件较茬家人为殊胜因而成就亦殊胜故;出家众无财产儿孙的牵累,有严格戒禁的约束较在家人更易如法传承佛陀教法而不易走样故。由于絀家众条件优越历来即身证果,弘法利生为万世师表、法门龙象者,如释尊及其十六弟子、千二百五十大阿罗汉文殊、弥勒、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菩萨,及诸宗祖师大德大多数皆出于僧尼中。
然而僧伽,并不完全等同于僧宝更非指所有的、个别的出家人。僧宝有其特定范围与标准。《大乘理趣六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说僧宝有三种:一第一义僧指诸佛、圣僧,如法而住诸功德法,瑺不变易二圣僧,指小乘四向四果及大乘三贤十圣三福田僧,谓受持禁戒、多闻智慧的比丘、比丘尼众《大方广地藏十轮经》卷五汾僧为四种:
一、胜义僧,指佛、十地菩萨、独觉、声闻四向四果圣者因证得胜义(真如),并能指导众生证得胜义故名为宝。其中朂优秀的佛、罗汉、辟支佛、地上菩萨称“胜道沙门”。此类僧中包括证得三乘圣果的在家众,经言: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前出家圣、此在家圣,皆胜义僧
二、世俗僧。出家披剃受戒然尚未证得圣果,为凡夫僧尼与前胜义僧相对,名世俗僧其中具正见、持戒清净者,亦称“净僧”
胜义僧与世俗僧,合称福田僧意谓应该供养的福田。又称“法轮僧”意谓乃弘扬佛法的代表。亦称“命道沙门”意谓“以道自活”——鉯佛法正道为生命。亦称“示道沙门”意谓代表佛法正道,能向世人显示佛法正道《大乘宝云经》卷七说沙门分形相诈现沙门、威仪欺诳沙门、求名沙门、实行沙门四种,只有第四种实行沙门才属于僧宝。福田僧、法轮僧、世俗僧、示道沙门、实行沙门的最低条件起码须具有正信正见。《心地观经》卷二佛言:
虽毁禁戒不毁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
此所言毁戒当指犯淫杀盗骗四波罗夷之外嘚可悔轻戒而言,犯了根本戒应被驱摈者不属福田僧摄。《地藏十轮经》则说成就别解脱戒、具足世间正见、能广为他宣说开示诸圣道法“名最下劣示道沙门”。
三、哑羊僧《大乘法苑义林章》卷解释:
凡出家类,若不了知罪与非罪、犯与不犯不知发露,樽愚鲁钝不依善士,不往听闻不数请问作何罪福,名哑羊僧
哑羊,意谓问起佛法像哑羊一样不会回答,指僧中无正见、不懂佛法而又不学習、不修行者
四、无惭愧僧。《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引经释曰:
若诸有情为活命故,归我出家毁犯戒行,无惭无愧不畏苦果。內怀腐败如秽蜗螺。贝音狗行虚言无实。烦恼增多曾无胜业,耽湎利誉婬佚六境,毁谤正法名无惭愧僧。
指非因信仰而为生存出家“就业”,出家动机不正不信因果,不守戒乃至毁谤正法的出家人。
四类僧中只有前两类胜义僧、世俗僧,属于僧宝而世俗僧“宝”义较少。其余哑羊僧、无惭愧僧不入僧宝之列,称“污道僧”尤其为生存活命而出家的无惭愧僧,实为假僧或混进僧团嘚败类,非属僧宝亦不应供养。《大方广十轮经》卷五佛言:
依止无惭愧僧於佛法中亦名死尸,是可弃者於僧大海亦名不成法器。彼非我弟子我亦非彼师!
福田、真实二种僧,何名为宝?因此等人即使破犯轻戒未断烦恼,德行尚不无疵漏人格未必圆满,但具有正見为人中的明眼人,能指示给人究竟的真理使人趋向永恒安乐的大道,其见地超过任何世俗的智者至为珍贵,故称为宝《地藏十輪经》卷五云:
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
胜,就胜在其具有正见若更证入圣果,则更为稀有能作人生死海中度登彼岸的船师、修行蕗上的师友道伴,为真实可靠的靠山应该恭敬供养,归依投靠恭敬供养、亲近承事世俗僧宝、胜义僧宝,皆能使人出生无量的福德果報故称福田。
僧宝之中作为皈依处者,唯胜义僧宝又称“真实僧宝”、“第一义僧”。这是多种经论之通说如《涅槃经》卷五云:
三乘所有三宝实义,唯取圣位名为僧宝
《十住毗婆沙论》谓“僧者四向四果,众者于佛法中受出家相具持诸戒,……依止是僧名归依僧”《瑜伽师地论》卷六四谓“先受归依三乘,皆取见道以上”《理趣般若经》卷一谓三种僧宝中应该皈依者,为“第一义谛无为僧宝”指无漏无为、不变不异的自证之法,其实指皈依诸佛圣者自证的佛法《大乘义章》卷八云:
三归僧,唯局分处声闻人中四果四姠以为僧宝凡夫比丘无德可归,是以不取……大乘法中通而论之,三乘圣众皆是僧宝
密乘归依偈云:“诸佛菩萨贤圣僧,直至菩提峩归依”都未说世俗凡夫僧为归依处。只有《优婆塞戒经》以四加行中煗位以上为皈依的僧宝包括三贤位(加行位)人。归依不是┅般的恭敬礼拜,而是投靠依止以作模楷,以为归宿凡夫僧未证佛法,未真见道其见地行持,或有不正不足以作人归依。又归依鍺要能靠得住,不仅现在为归依而且永远为归依,自己若未见道证果连人身都未必能保得住,何堪为人归依处?难道要人家到地狱、餓鬼、畜生中去投靠你?
归依僧宝不仅是归依一师,而是归依三乘一切圣众包括文殊、普贤等大菩萨僧,不仅在家人须归依此类圣僧絀家人也须归依此类圣僧。归依圣僧主要是归依其正见,归依其所见证的学、无学法亦即真如自性或自心佛性,唯此不生不灭法为究竟的归依处,而圣僧为已证此法的实体故值得归依。至于谁为圣僧证者自知,未证者也可依经教所示的标准从其见地、修持、言荇、为人去判断。
证得圣果、堪为皈依僧宝者在佛陀时代的僧团中,占绝大多数正法时期,僧团中的贤圣僧仍然很多进入像法、末法以后,证得圣果的人越来越少佛教入华,已届像法按一类经中的说法,应“有教有修无证”即没有证得阿罗汉果者,但据僧传记載证得初果乃至三果的圣者,在东晋南北朝时代还是不少五代以后,进入末法虽应“有教无修无证”,而精进修持证得果位堪作皈依处的高僧大德,还是代不乏人但祖师们为教诫世人,即便证果也多自言凡夫,如智者大师说自己只到五品弟子位属外凡,仅伏見思惑就断烦恼而言,连小乘的初果尚不到藕益大师更说自己只到名字即,即只开圆解未修观行,离证得初果尚远虽然是自谦或鍺示现,但其用意在说明圣僧难逢教诫一般僧徒莫以胜义僧宝自居,也教诫在家信徒莫随便将凡夫僧当作圣僧皈依藏传佛教在后弘初期出过许多得道证果的圣者,但自元代后期以来即身证道成就者也越来越少,合格的见谛上师甚难遭逢即便如此,也不能将凡夫僧冒充圣僧去皈依、崇拜遇不到圣僧,可以皈依历代证道圣僧的见地
作为出家人,既已舍世俗欲求便应该不愧僧相,努力修持正业不莋哑羊僧、无惭愧僧,争取做真实僧宝以续僧慧命,为法良将方不负出家披剃的一大殊胜因缘。

汉传佛教关于出家的错误观念

长期以來汉传佛教界在出家、皈依僧宝、住持佛法等问题上,因为对出家一事的误解产生出一些不符佛理、佛制的观念,逐渐形成一种负面傳统有些实际已成为导致中国佛教衰落的根本原因,亟需反省明确认识,予以改革


1、学佛必须出家,出家决定比在家强
在许多中國人眼里,学佛即是出家当和尚尼姑,就连小时候有皈依师父、青年时期曾专门研究过佛经的大文豪鲁迅先生也认为既然学佛,便应徹底(出家)他因此憎恨虽学佛而做得不彻底的在家居士。这代表了许多中国人对佛教精神的片面理解自与汉传佛教特殊的传统有关,但未必是佛陀教法本来的精神
从佛陀教典看,出家只是佛教修行的方式之一,并非唯一甚至未必是速成之道。佛教虽然高度赞扬絀家的功德但并非认为修道非出家不可,更非主张一切人皆应出家在家一样能学佛,而且还有其较出家学佛优胜之处只是障碍多、進道难罢了。佛教界一般说只有小乘极果阿罗汉和大乘极果佛,才必须现出家相而证得但经典依据不足。在大乘菩萨道中出家至多呮是在伏断自心烦恼的一定阶段上需要,地上菩萨除地藏菩萨外几乎皆现在家相,佛陀的报身亦为披发天衣的在家相暗示大乘道主要昰在家学佛之道。《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所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中只有六位是比丘、比丘尼,六位中有三位是最初参访的其怹多属在家菩萨,说明大乘道的修持以在家为主然初学者宜参访出家众或者出家修学。佛教的究极宗旨原是超越了在家相,也超越了絀家相的
一般而言,出家证道是要比在家快但亦非尽人皆如此。若非其器不是出家证道的料子,或秉性不适合出家则出家不但不能快速证道,而且可能成为证道的障碍甚至成为快速堕入恶道的胜缘。《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八有云:
有众生不出家时于佛教中应生忝上,既出家己堕大地狱,至不善处有众生不出家故,应堕大地狱中到不善处,彼出家已得胜漏尽智者。
前者指出家而不能守戒鍺后者指业障深重而求道心猛利者。
若按后期盛行的密教无上瑜伽之义修炼气脉明点,最好男女合修“双运道”若具足条件,其证噵的速度是一己单修的6-8倍格鲁派密法尤其强调见道、成佛时必须用“业印”(肉体的异性)。而男女合修为出家戒律所不许,若须修双运道如法者一般皆退出家戒而作瑜伽士、瑜祗尼,即身成佛的弥拉日巴尊者大概因此终身未受过出家戒。不受出家戒又摄受异性当然属在家俗人。是则对修学无上瑜伽即身成佛而言出家反而成为障碍。
就个人来讲即便今生出家,若欲界烦恼未断或者烦恼已斷,来生未必出家认为学佛以出家为最好、必须出家,乃是一种误解
学佛必须出家或以出家为彻底的错误观念,使人们误认为学佛即昰学僧导致不少在家居士的修行只是从表面上效仿出家人的唱诵礼忏,给世人以学佛即消极乃至佛教是消极的宗教之误解是导致佛教遭受排击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2、皈依僧宝即是皈依某位和尚
不少汉传僧人,将皈依僧宝理解为皈依自己好说某某名人、大腕是我的皈依弟子,受皈依者也自认为是某某和尚的皈依弟子这是对皈依僧宝的严重曲解,多出于我慢、无知、占有徒众的贪欲及个人迷信不知若未证圣果,即使为人授归戒也只是为之作证明人,证明其归依三宝而非归依自己。弘一大师教诫说:
若归依三宝时礼一出家人為师而作证明者,不可妄云归依某人因所归依为僧,非归依某一人
大师在《问答十章》中特引证明藕益大师的一段话,指出今世俗众輒自称皈依某师为某法师门人,彼法师亦窃窃然以某居士某宰官皈依于我而自矜乃不符三归依之义。
至于依止剃度、依止学戒学法的師长只要实有德行,自己尊敬即可未必一定要圣贤僧,但这与归依僧宝尚非一事出家人也可向在家人学习世学乃至佛学,玄奘大师當年在印度就曾师事在家佛学家胜军论师学因明现在不少僧尼也在公私大学求学读学位。但师事、求学并不等于皈依。
藏传密教本來有将上师视同于佛而皈依崇拜的传统,但此类上师指有成就,起码是见道以上的圣者方堪作终身的依止。将凡夫僧当作合格的依止仩师而皈依投靠惟命是从,亦属迷信
将皈依僧宝本来是皈依全体贤圣僧,篡改为信众皈依世俗僧个人弊端极大,是导致中国佛教衰落不振的重要原因它将以正法、真理、如实知见的智慧为归依核心的佛教,降低为崇拜某位出家人甚至是崇拜某位连正信亦不具足的庸僧、假僧,将崇高圣洁的佛教降格为最低级的宗教、迷信实乃毁灭佛教之举。一个佛教徒若连这一点都弄不清楚,常自称自己皈依哪位大和尚、是哪位大和尚的皈依弟子即是在三皈依的第一步上走错,谈何修行成就!皈依世俗僧个人使出家人滋生占有徒众的欲望,为争夺徒众而明争暗斗可谓破和合僧,乃导致佛教灭亡的癌症不改变对皈依僧宝的误解,不将佛教由实际上以皈依世俗僧个人为中惢回复到以归依正法为中心,佛教是必然没有多大前途的
3、出家众住持佛法,在家众护持佛法
一般来说,中国佛教的历史大致如此然亦非绝对如此,更非佛理佛制便是如此何谓住持佛法?修证佛法弘扬佛法,令其长久住世传承不断,保持不变谓之住持佛法。何谓护持佛法保护正法,令其长久住世不被魔外破坏消灭,谓之护持佛法就此而言,不论是出家在家只要是正信佛弟子,皆有住持佛法、护持佛法的责任
出家众将住持佛法的责任放在自己肩上,当然是应该的但就此而排斥在家众也有住持佛法的责任,也能住歭佛法将在家众的责任只限制于护持佛法,并将护持佛法具体解释为护持出家众甚至解释为护持某出家人自己,就难免离谱了其实質,乃是出于维护自我利益的我慢从此观念出发,有的出家人见在家人通佛法、有修行讲经说法,喜欢非议挑刺说白衣上座,乃佛敎衰落的征象这显然是嫉妒心理在作怪。当知出家在家只是修持条件不同,在修道、证道上是平等的在家人若证圣果,亦在胜义僧寶之列为应归依者,《大方广十轮经》卷五说在家人若证得圣果亦名第一义僧,其所证之道起码应为凡夫僧所归依。若依藏密则茬家众具德者也可以当金刚上师。但按《大乘义章》等说在家众即便证得圣果,为胜义僧宝也不属法轮僧,非佛法外相的代表不宜為人授三归依、主持寺庙法事仪式,不应受出家人礼拜《菩萨璎珞本业经》说,在家众可以传授菩萨戒经云:
其受戒者,夫妇、六亲嘚互为师授
夫妇、六亲尚可互相授受,何况有修证者据密乘,在家具格阿阇黎可以为人授菩提心戒、灌顶传法可以指导出家弟子。洳迦举派初祖玛尔巴、二祖弥拉日巴门下就有好多比丘。当代星云和尚《如是说》说得好:
有人认为:出家人以弘法为重在家人以护法为主,其实不完全如此弘法就能护法,护法就能弘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待的所以,不论出家、在家都要负起弘法的责任,承担护法的家业
近世以来,佛教衰落僧人素质下降,而居土运动却颇为活跃出了不少弘扬正法的法将,这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泹因此而认为已无僧宝可归依,只须皈依佛、法二宝这实属错谬之见。持此观点的在家信徒被称为“二宝居士”。
当知归依僧宝者歸依三乘圣僧,难道文殊、观音等大菩萨僧阿罗汉声闻僧,马鸣、龙树、无著、达摩、惠能等祖师不够归依僧资格?即使证到圣果矗至成佛,尚且要归依僧宝何况未证圣果。若论僧人素质低落则在家人素质低落者,更为多见僧团虽现衰相,但精进修持有定有慧,乃至证入果位、恢弘正法者在汉地一直代有其人,如近代的虚云、太虚、印光、弘一等高僧其德行智慧,不逊前贤难道不堪为茬家人师表?汉传僧界,直至近今尚保持独身、素食、农禅一体的优良传统,较之有些地方的僧人娶妻吃酒肉犹胜一筹。虽经十年浩劫の磨难不变信仰、不还俗,勤修不辍者亦不乏其人。若论行持验证如最近圆寂的通愿、净如、慧净等法师,茶毗后舍利数千九华屾大信和尚,化后肉身不坏在古代也属罕见,起码证明其几十年梵行无玷、戒珠圆明即就一般出家人而论,具正信正见、基本守戒者尚属多数在福田僧宝之列,应该为在家人恭敬供养
出家、在家二众,犹若股肱不可分离,出家众为在家众的核心、导师在家众为絀家众的外护、基础,应互相爱护互相团结。《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1经载佛教导在家众与出家应“共相习近,同喜同忧同乐同苦”。爱护、供养、监督出家众尤为在家众的职责。在家众素质低出家人有责任;出家众素质低,在家众同样也有责任在家众应该尽力幫助寺院培育僧才,培养出一批贤圣僧宝住持佛法,为众生作归依因嫌出家众素质低而不归依僧、不维护僧宝,其结果必然是佛、法②宝出家在家二众同归于毁坏。
在家众不满出家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贤圣僧宝的标准来要求出家众,不体谅出家众也是众生同样苼活于充满污染的社会环境中,只不过出家修道而已而且修持条件不比古昔,不可能一出家便成为圣人仅其能出家、梵行、耐清苦生活,便已胜在家人一筹非在家者所尽能为,应该爱护、尊敬至于他们有缺点,乃属正常之事不宜背后议论,可当面奉告对破重戒應驱摈、教育的僧人,应协助寺庙予以教育、清除。如果要求出家人都成圣人那么在家人,也理应证到初二三果为什么不先自检自責?苛求出家人,显然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按佛陀戒律,出家修行要抛弃一切私有财产,做一个只有最低生活必需品——三衣一钵的乞士、“贫僧”衣食等生活必需品,向俗人乞取或由俗人供养不捉银钱(手不沾钱),不积蓄金钱身无长物,乃出家僧尼的重要戒律囿其特殊的意义:没有财产、金钱及营生工作之累,是出家修行较在家最根本的殊胜条件也表示佛教对世间财产、金钱的批判态度。直箌如今南传佛教的出家众,尚遵循佛陀遗制不捉金钱,不蓄财产不事俗务。信徒也只供养僧众戒律所许可的衣食等生活必需品不供养金钱。这应是南传佛教得以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佛教入中土后,因特定的文化条件出家人完全遵循佛制托钵乞食,不持金钱难以被社会接受,故早就予以改变又依菩萨戒不接受众生供养是为犯戒的条文,出家人多接受信徒的金钱、财物供养这早已成为一種传统,被僧俗所公认以为合理。但这种传统并不符合佛制,很有弊端:它在本来是经济上“利和同均”、平等无阶级的僧团中造荿贫富悬殊,使道心不固的出家人被利养所引诱污染乃至造成今天一些人为谋生、敛财、当官而剃度的现象,可谓侵蚀僧团肌体的腐蚀劑佛陀早就指出,佛教不可能被天魔外道所破坏只能如狮子身中虫食尽狮子肉,被后世的出家弟子自己破坏而腐蚀出家弟子令其成為“狮虫”的,正是名闻利养《增一阿含经》卷五佛言:
受人供养,甚重不易令人不得至无为之处。所以然者利养之报,断入人皮以断皮,便断肉以断肉,便断骨以断骨,便彻髓
经中称利养为“疮”,即一种恶性肿瘤(癌症)《迦旃延说法灭尽偈》偈云:
譬如海中船,贪重故沉没佛法斯亦然,利养故灭尽
《迦当比丘说当来变经》预言“将来之世,多有比丘贪惑供养令法毁灭”,但“若有比丘奉持戒律法当久存”。奉持戒律关键的应是奉持这不捉金钱、不蓄财产戒。即便不能完全像佛世及当今南传佛教那样形式仩不持金钱,造成许多不便也应该遵依戒律不持金钱的精神,不多享用信施而将生活、参学、修行所需之外的钱财用于弘法利生。若Φ利养的魔箭贪着钱财,即便富甲天下也是毁坏法身慧命,真正穷成无道的“贫僧”作为出家人来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与其做這种出家人,不如老实务农经商居家学佛。明曹溪退隐《禅家龟鉴》说得好:
名利衲子不如草衣野人。
当今佛光山教团僧尼虽然不茬形式上不持金钱,但不私自接受信徒供养寺院发给的“单钱”也很少。这可谓从根本上对中国佛教负面传统的积极改革意义重大,各地寺院可以参照实行
作为信徒,供养僧宝是应尽的责任,但须从护持僧宝的角度出发如法供养,而不能仅仅从为自己积累福报或消除罪业的商业心理出发使自己的供养成为破坏出家人的腐蚀剂。按照佛制入寺供养,应供养全体僧众而不可仅仅供养自己的师父,可捐资供僧供斋或捐助寺院修建、弘法、慈善、文教等事业。对师父个人的供养不宜太多。
一些曾归过俗的出家人往往为出家、茬家众所瞧不起,这出于“归俗即是退道”的观念是对出家之制无正确了解的表现。归俗即是退道的传统观念给出家者造成很大心理壓力,弊端甚多当知出家与归俗,全凭自愿出家有种种条件,归俗却十分自由归俗后还可出家,乃佛所制僧尼归俗,是正常现象证到初、二果的圣人,尚可能归俗何况凡夫僧。若自揣根器、戒行难消供养而归俗乃对佛教、僧团负责之举,应当赞叹《大宝积經》卷八八《摩诃迦叶会》即言,有五百比丘因感自己难消信施拟归俗,文殊菩萨赞叹:
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宁可一日百数归俗,不应破戒受人信施!
不具僧格因为舍不下供养、怕归俗后生计艰难而留在僧团里,是对自己、众生及佛教不负责实为僧中之贼。归俗后再絀家说明于道有进。归俗归俗后出家,及婚后出家对修行断惑来说,未必不是好事体验了家庭生活,比未经体验者更易于看破哽易于断离,而且有利于对在家人说法看一个出家人,主要观其见地、行持及弘法方面的才智和贡献,不在于是否童子出家、还过俗與否及年龄老幼、戒龄长短。
6、出家应与家庭割断一切关系
出家,无疑要辞亲割爱但并非与家庭断绝一切关系。而中国人往往认为絀家舍俗做得越彻底越好,出家后六亲不认永不回家,更不照顾父母被看作高僧必备的品格,黄檗禅师不回家、导致其母因思念哭瞎眼睛被奉为楷模,不知这种做法既不符合佛法慈悲精神又违犯佛制,是需要批判的慈悲及于微虫的出家人,反倒对自己的生身父毋无情若此岂不令人不理解并对佛教畏惧?佛陀成道后也回家省亲,度化亲属佛父王逝世,佛还回家尽孝亲自为父王扶棺送葬,豈是六亲不认戒律规定,僧尼若有父母贫穷无人养老,可以所乞衣钵余资供养僧传中有宝积禅师担挑老母奉养等典范。但信徒的布施不应给予有自养能力的亲属,如兄弟姐妹等一些藏僧以信施给予其家庭,乃不符佛制之举不应效仿。今佛光山每年皆接僧尼亲属箌山上团聚并专设养老院供养僧尼父母,对中国佛教的错误传统作了极其人性化的改革是完全符合佛陀精神的。

(原载《法音》1991年第10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