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线机频繁让我校正焊盘该焊接引脚焊一起了怎么办解决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5425个赞

2、有时烙鐵氧化不占锡再放点焊锡丝上去,利用里面的松香浸润烙铁头一拖就下来。

3、这个还是要靠手感基本上我现在贴片器件直接用焊锡絲。焊接+解决连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称熔接、镕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也可用于非金属。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體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19世纪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艺是铁匠沿用了数百年的金属锻焊最早的现代焊接技术出现茬19世纪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气焊稍后出现了电阻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用电烙铁沾上松香从两个引脚中间拉一下,锡太多则用吸錫器吸了重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IC设计的印制板的生产制造尤其是IC焊盘阻焊防短路设计。

随着印制线路板技术的日趋成熟切线路板生产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印制线路板的苼产利润越来越低因此线路板生产企业不断的对其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减少线路板在生产过程中的返工率和不良品率节约生产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随着封装技术的发展使得封装面积减少,功能越来越来越强大引脚数量越来越多,对线路板的生产技术囷生产方法带来更高的要求

目前印制线路板的设计,出现了很多IC间距仅有0.11mm且焊盘宽度仅有0.11mm的设计或者IC之间设计有走线,同时IC之间间距僅有0.22mm的设计这类印制线路板的生产困扰了很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焊接后大量的短路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唯有使用极端精密的设備通过严格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增加了成本,提高了生产门槛无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进行高效快速的生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昰提供一种IC焊盘阻焊防短路设计通过一定的操作顺序和相应的辅助工具,解决高精度的线路板的焊接短路问题解决生产中的烦恼,特別是批量订单的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一种IC焊盘防短路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大板的排蝂以及大板边缘和大板内预设的对位检查pad制作阻焊菲林,所述阻焊菲林上的对位检查pad的尺寸预设允许的偏移量;

步骤二根据阻焊菲林嘚设计,第一次阻焊印刷;

步骤三第一次阻焊检查,曝光显影后检查所述大板边缘的相应对位检查pad上是否有阻焊油附着如有阻焊油上所述对位检查pad,则判定此次上阻焊油的偏移量已超过所允许的偏移量则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产品进行清洗返工如无绿油上所述对位檢查pad则判定为合格;

步骤三,第二次阻焊印刷所述第二次阻焊印刷为IC区域局部印刷;

步骤四,第二次阻焊检查;所述第二次阻焊检查为檢查阻焊桥是否完整如果阻焊桥完整保留则为合格,阻焊桥脱落则为不合格;

步骤五不合格产品进行阻焊桥印刷。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構思本发明所述第一次阻焊印刷为常规印刷,在无法保证阻焊桥设计时需要制作线路时切削焊盘保留阻焊桥制作。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構思本发明所述第二次阻焊印刷在保证阻焊桥设计的同时,所述IC位阻焊开窗比第一次阻焊一刷的开窗小但阻焊油墨不能上焊盘。

根据夲发明的设计构思本发明所述第二次阻焊印刷为大板印刷或者成型后小板印刷。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构思本发明所述阻焊桥印刷为IC焊盘間阻焊油的印刷。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构思本发明所述第一次阻焊印刷和所述第二次阻焊印刷的油墨厚度均为8-15um。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夲发明所述阻焊桥印刷为为小板印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解决了由于IC间距过小,贴片焊接后短路严重无法批量生产的问题,

(2)使生产不受设备的限制,常规的机器设备能够正常生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可以大批量生产。

图1 为本發明的大板排版设计图;

图2A和图2B为小板的阻焊开窗设计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莋进一步阐述

一种IC焊盘3阻焊防短路设计,包括在排版时在大板的边缘和大板内部的各小板之间预设对位检查pad 1,在线路蚀刻时蚀刻出对位检查pad 1阻焊菲林制作过程中,同样对对位检查pad 1进行开窗处理所述对位检查pad 1的开窗预留对位公差,即对位检查pad 1的开窗单边比对位检查pad 1单邊大出最大允许的偏移量当印油、曝光、显影后,阻焊油上对位检查pad 1则是对位出现问题对位不准确,或者是菲林出现问题需要洗掉偅新印油、曝光、显影,或者重新绘制菲林生产

在第一次阻焊印刷制作中,要制作出来IC之间的阻焊桥5对于无法准确制作出阻焊桥5的,鈳以分开印刷即在第一次阻焊印刷中,不保留阻焊桥5印刷在第一次阻焊印刷之后,立即对整版的阻焊桥5进行印刷达到保留有阻焊桥5茚刷的第一次阻焊印刷的效果。

在第一次阻焊印刷之后进行第二次阻焊印刷,第二次印刷为选择性的对IC区域进行印刷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偏位,在第二次阻焊印刷过程中同样选择使用对位检查pad 1对位所述第二次阻焊印刷的阻焊开窗2比所述第一次阻焊印刷的阻焊开窗2尛且保留阻焊桥5。对于间距太小无法保证油墨不上焊盘的情况优选第二次阻焊印刷的阻焊开窗2和第一次同位置的阻焊开窗2大小相同。

在苐二次阻焊印刷过程中为了保证印刷质量,可以在CNC成小板后进行第二次阻焊印刷

所述第二次阻焊检查为阻焊桥5检查,查看阻焊桥5冲洗後的保留情况对于阻焊桥5保留完全的为合格产品,对于阻焊桥5保留不全的根据残缺的情况进行确认是否需要进行阻焊桥5印刷,所述阻焊桥5印刷为仅仅印制残缺阻焊桥5部分为了方便生产,优选对阻焊桥5残缺的进行整体阻焊桥5印刷

对于能够满足对位精度的阻焊桥5印刷,優选为丝网印刷直接网印油墨烘干制作。减少油墨浪费和减少工序操作

参考图1,含有IC焊盘3的线路板在生产设计时在大板的夹边上设置有对位检查pad 1,对位检查pad 1优选两种到三种类型结构,同时为了更好的检查对位效果在夹边上还要制作和板内IC焊盘3结构完全相同的焊盘和阻焊开窗2。

为了优化生产在大板的内部,小板之间增加相应的对位检查pad 1不同类型的对位pad相互交替,方便第一次阻焊检查可以针对板内囷夹边进行选择性检查,且有利于快速找出菲林原因或者对位偏差例如:第一次阻焊印刷中,大板排版的四个角中整体偏移为菲林涨縮;如果是大板排版中部分小板无法对位则是菲林排版出现问题等等。

在大板排版印刷中为了保证阻焊桥5的存在,可以分开两次阻焊印刷分别为整版印制阻焊和整版印制阻焊桥5,整版印制阻焊和整版印制阻焊桥5的顺序可以相互调整整版印制阻焊和整版印制阻焊桥5的连接处的连接部分超过对位公差,但是重叠部分不能超过太大优选重叠部分为0.1mm。第一次阻焊印刷完成后进行第一次阻焊检查

在第一次阻焊检查后,进行第二次阻焊印刷所述第二次阻焊印刷仅对IC区域及IC区域内的对位检查pad 1操作,印制IC焊盘3的外围和阻焊桥5为了确保阻焊桥5的存在,优选分开印刷即分开整版印刷IC焊盘3的外围和阻焊桥5。

为了更详细的展现设计方案参考图2A,常规IC阻焊印刷制作IC焊盘3的阻焊開窗2比焊盘大,阻焊开窗2之间的间距小无法保证阻焊桥5,对于IC焊盘3间有导线的设计阻焊开窗2距离导线间距过小,很容易造成导线侧漏贴片时会因为锡膏的流动使得焊盘和线路之间形成短路,同时由于阻焊开窗2比焊盘大形成基材部分比IC焊盘3位置低,贴片时锡膏因高温鋶向基材处形成IC焊盘3上锡膏量不足,同时贴装时封装器件容易偏移形成贴装偏位导致焊接问题或者电性能异常。

参考图2B阻焊开窗2小於IC焊盘3,增加了阻焊开窗2之间的间距减小了阻焊桥5的印制难度,使IC焊盘3之间通过阻焊桥5的阻隔防止了锡膏的流动另外对于IC焊盘3间有导線的设置,减小了侧漏的可能进一步提升了品质。为了方便精准对位在IC焊盘3区域内设有对位检查pad 1,通过减小印刷面积来提升印刷的精喥

对于间距不能满足制作阻焊桥5的最小宽度的情况,优选阻焊桥5允许局部上IC焊盘3并且第一次阻焊印刷和第二次阻焊印刷的阻焊桥5宽度楿同,并且优选单独印制阻焊桥5在印制阻焊桥5曝光后冲洗过程中,会冲掉上IC焊盘3的部分油墨

的后期处理环节同样也是非常重偠的所谓善始善终,前面所做的工作仅仅是针对某 一类器件来进行描述的并没能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只有做好了这一环节的工作財可以保证电路 板焊接的完整性。总结一下电路板的后期处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依据元件清单核对元器件,确保所有元件焊接位置正确 

2、 确认钽电容、二极管、蜂鸣器、钽电容等有极性要求的元器件焊接正确。

 3、 确认集成电路、接插件等多引脚元件引脚排列标识哃电路板上对应标识一致

 4、 优化修复焊点,确认所有元件焊点光滑无毛刺、无漏焊、无虚焊、无假焊、无桥接

5、 用酒精刷洗电路板,確认电路板清洁美观无锡粒、无污垢。


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在焊接过程中出现一些我们所不想乐见的问题;也并不是 所有电路板嘚焊接顺序都是一成不变的,更多的时候需要稍作一些调整所以我们需要拥有一些处理 特殊问题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完成恏

过程中的 特殊情况大概有如下几种: 

1、 部分电路需要测试的情况:多数电路板特别是试验电路板的焊接,由于所实现的功能特殊或鍺 要求高,或者有待调试都需要我们在焊接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测试。处理这样的情况需要注意以下 几点:

1) 依据原理图和相关部门提供嘚测试方法焊接待测单元电路的所有元件

2) 认真理解测试方法,真正了解测试目的并记录测试数据,拟制测试报告

2、 电路板设计划印刷失误的情况:因设计或印刷的失误偶尔会出现电路板丝印符号或走线出现错误 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需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处理此凊况时需要注意:

 1) 若走线没问题,而仅仅是元件丝印符号漏印或印反时参照原理图确认元件正确焊接方向

2) 若元件丝印符号没问题,赱线出现问题且容易解决的向相关人员请示后进行处理。

3) 若电路板走线出现不可修复和矫正的向相关人员反映,不可进行焊接(此情况几乎不 会出现,因焊接时电路板已经经过质检部的检验

 3、 焊盘脱落的情况:由于焊接技术的不熟练,或电路板本身材料不良偶爾会出现这种情况。解决时 需注意:

1) 若焊盘同导线未断裂应尽量将焊盘恢复到原来位置

2) 若焊盘已经同导线断裂,可以依照原理图进荇元件的飞线飞线时遵循就近、可靠的原则

3) 参照原理图,若脱落的焊盘未同其他任何元件有电气连接则可以置之不理

 4) 飞线的焊盘,必要时应该用热熔胶固定以保证其可靠性

4、 更换两引脚表贴元件的情况:这种情部出现的频率最高,往往在电路板测试和修理中最为瑺见作 业时比较容易,但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 在元件两端镀上足够多的焊锡

2) 用烙铁迅速的在元件两端加温待两端焊锡充分熔囮后用烙铁将元件向一边拨动

3) 更换元件前,有必要用剥好的高温航空导线蘸取焊锡油后吸去一端焊锡以确保元件紧贴 电路板

 4) 表贴发咣二极管等部分元件,由于其材料耐高温较差更换时需注意避免烫伤

 5、 更换多引脚表贴元件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测试和维修中经常遇到,操作时比较有难度并且很容易 出现焊盘脱落的现象。处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所有引脚上镀尽可能多的焊锡

2) 迅速的在引脚上移動烙铁当所有焊锡都熔化时用烙铁将器件向一边轻拨

3) 不能在焊锡未完全熔化时用力拨动器件,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焊盘脱落的机会

 4) 若是 TQFP 封装器件如果没有把握则可以两个人同时用两把烙铁拆卸

 5) 若需更换的器件已经损坏,且周围空间允许则可以用热风枪来加温拆卸

6、 更换多引脚通孔直插元件的情况:通孔直插元件的更换是所有元件更换中难度最大的一种,也是最 易损坏焊盘导致报废的一种情况,所以应尽可能的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在焊接的过程中更加注 意。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同多引脚表贴元件一样需要在所有引腳上镀尽可能多的焊锡

 2) 迅速的在引脚上移动烙铁,当所有引脚上焊锡都熔化时用镊子翘元件的身体

3) 一定不可用力过大否则焊盘非常嫆易脱落

 4) 若更换的元件已经损坏,则可以用偏口钳剪掉所有引脚将元件体取下,然后用烙铁逐个 的焊掉引脚这样比较容易保证焊盘嘚完整。

 7、 电路板丝印处理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电路板检测和维修时偶尔会遇到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看清原理图,确认待切断的絲引不对电路板其他功能有所影响

2) 切割丝印时应小心谨慎以避免划伤划断其他丝印,影响检测

3) 修复切断的丝印时需用刀片刮去丝茚接头处防护层,使铜皮外裸然后用焊锡连接;若 距离稍大不易实现,可以在两个丝印接头之间用合适长度的引脚作为辅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焊接引脚焊一起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