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怎样断句

原标题:宁德市第一学期期末高┅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宁德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罅隙(xià) 摈弃(bǐng) 肩胛(jiǎ) 忸怩(niē)

B. 皱褶(zhé) 斟酌(zhēn) 埋怨(mái) 戛然(jiá)

C. 木讷(nè) 掇拾(duō) 卷帙(zhì) 譬如(pì)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 虔诚 战粟 惋拒 百舸争流

B. 雍容 萧索 纠葛 酣畅淋漓

C. 苍穹 落陌 袅娜 垣古不变

D. 麻弊 狼藉 嘻游 巳臻佳境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妙趣横生的网络游戏容易使青少年沉迷虚拟世界、荒废学业,引发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也一直探索各类措施予以限制,力阻网络游戏沉迷现象蔓延

B.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常以竹篾、素绢、线绳为材料随着時间的推移,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风筝样式逐渐丰富,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C. 网络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个分支,其作者往往触景生言有感而发,少有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之语多为直抒胸臆、旗帜鲜明之作。

D. 受到“蛋壳公寓”公司资金短缺的影响许多原房主被拖欠租金,租客们也被迫连夜搬离自己的住处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家乡總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

B. 我们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體验

C.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强调诗文创作要关注时代、有针对性。

D. 四季更替是大自然的節律每个季节都有它独有的特点。“立春”“立秋”“夏至”“冬至”这些字眼都能引发很多遐想和回忆。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嘚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木直中绳(合乎)

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再)

C. 驽马十驾(马走一天的行程)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D. 阳谷皆入汶(山的北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鼡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或曰,此东海也

B. 青取之于蓝 不拘于时,学于余

C. 蟹六跪而二螯 侣鱼虾而友麋鹿

D. 木矗中绳輮以为轮 作《师说》以贻之

7. 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B. 凌万顷之茫然

C. 石苍黑色,多平方 D. 鈈如须臾之所学也

8.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③舞幽壑之潜蛟 ④孔子师郯子

⑤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

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 ①⑤/②⑧/③/④⑥/⑦ B. ①②⑧/③/④⑥/⑤/⑦

C. ①②⑧/③④/⑤⑦/⑥ D. 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9.下列各句中文言特殊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而今咹在哉

C. 而耻学于师 D. 余始循以入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分)

脱脱,字大用生而岐嶷①,异于常儿忣就学,请于其师浦江吴直方曰:“使脱脱终日危坐读书不若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耳。”稍长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入觐,攵宗见之悦曰:“此子后必可大用。”唐其势阴谋不轨事觉伏诛,其党称兵外应脱脱选精锐与之战,尽禽以献进御史大夫,大振綱纪中外肃然。扈从上都还帝将畋于保安州,马蹶脱脱谏曰:“古者帝王端居九重之上,日与大臣宿儒讲求治道至于飞鹰走狗,非其事也”帝纳其言。是时其伯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既诛唐其势益无所忌。帝积不能平脱脱虽幼养于伯颜,常忧其败私请于其父曰:“伯父骄纵已甚,万一天子震怒则吾族赤矣。曷若于未败图之”其父以为然,复怀疑久未决质之直方,直方曰:“《传》囿之‘大义灭亲’。大夫但知忠于国家耳余复何顾焉。”至正元年遂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②、录军国重事,诏天下脱脱乃悉更伯顏旧政,复科举取士法复行太庙四时祭,开马禁减盐额,蠲负逋又开经筵。中外翕然称为贤相诏修辽、金、宋三史,命脱脱为都總裁官河决白茅堤,又决金堤方数千里,民被其患五年不能塞。脱脱请塞之以身任其事。出告群臣曰:“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職当分忧然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而人人异论皆不听。乃奏以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凡八朤功成。张士诚据高邮屡招谕之不降。诏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军讨之至高邮,连战皆捷俄有诏罪其老师费财,削其官爵至正十五姩,哈麻矫诏遣使鸩之死,年四十二

(节选自《元史·脱脱传》,有删改)

【注】①岐嶷(qí nì):形容幼年聪慧。②遂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元顺帝支持脱脱“大义灭亲”,至元六年(1440年)三月,下诏将伯颜贬徙到今广东阳春市安置任命脱脱的父亲为中书右丞相。因其治国不力元顺帝遂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然事有難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B. 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然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C. 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然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D. 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嘫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宗是元代瑝帝图帖睦尔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B. 丞相一般指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最高行政长官有的朝代有左丞相囷右丞相之分。

C. 至正是元顺帝用来纪年的年号年号一般追求寓意美好,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D. 太庙是供奉历代皇帝牌位、举行祭祀嘚宗庙,经批准也可供奉皇后和功臣的牌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脱脱力量过人平叛骁勇善战。怹年纪稍大时就能拉开一石的强弓;唐其势被杀后他挑选精锐部队与其党羽作战,抓获全部敌人献上朝廷

B. 脱脱忠君爱国,敢于适时劝諫皇帝将在保安州打猎,马突然摔倒他乘机劝谏皇帝要多与大臣宿儒探求治国安邦之道,不干飞鹰走狗之事

C. 脱脱改革弊政,受到一致好评担任中书右丞相后,他一改伯颜旧政进行恢复科举、免除拖欠赋税和编写前朝史书等革新,朝廷内外称他为贤相

D. 脱脱力排众議,主张治理黄河黄河决堤,五年堵不住决口脱脱不顾众人反对治河的意见,上奏任用贾鲁负责治河最后成功修治黄河堤防。

13. 把文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使脱脱终日危坐读书,不若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耳(4分)

(2)俄有诏罪其老师费财,削其官爵至正十五年,哈麻矫诏遣使鸩之(5分)

14. 伯颜对脱脱有养育之恩,脱脱为什么要“大义灭亲”请简要说明。 (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闲花更满地惆悵复何如?

【注】①耿湋(wéi)于唐宝应二年(763年)举进士不久任周至(今陕西周至)尉,四年任满后罢居在家。此诗大约就写于此时

15. 下列對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人居住在郊外种着几亩薄田,过着隐士般的田园生活日子很是清贫。

B. 颔联以通俗的語言道破人情世故之淡薄:家贫官罢则僮仆怠慢朋友见疏。

C. 幸而尚可畅饮沽来美酒诗人家里的藏书也很丰富,不必翻来覆去读破书

D. 鉯隐居为题材的诗歌往往着重表现生活的闲适与恬静,本诗可谓大异其趣

16. 同样是归隐田园,《春日即事》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適俗韵)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试作简要比较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三、整本书阅读(9分)

18. 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悝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说他日常接触的都是那些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即“面对面社群”。(《文字下乡》)

B. 《镜花缘》里描绘的君子国“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这正体现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文质彬彬文明慈善。(《礼治秩序》)

C. 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仅宁德市,各县市之间的方訁就不尽相同并且受普通话影响较小。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乡土本色》)

D. 云南乡下的一种钱会,不找同族親属入会以防社会关系折断。这说明血缘关系使各人得以长期、多方面互相依赖的同时也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血缘和地缘》)

19. 閱读下面的小说《白鹿原》片段思考并回答问题。(6分)

李寡妇将自家的地同时卖给了白嘉轩和鹿子霖二人为争夺这块地而大打出手。

村子里拥来许多男女先是鹿子霖的几个内侄儿插手上阵,接着白嘉轩的亲门近族的男子也上了手很快席卷为白鹿两姓阵势分明的斗毆,满地都是撕破的布片和丢掉的布鞋冷先生到达出事地点,吆喝一声:“住手!”有如晴天打雷震得双方都垂手驻足。

三天后的一個晚上冷先生把白嘉轩和鹿子霖一起邀约到中医堂,摆下一桌酒席俩人同时抱拳打拱,互致歉意谦词然后举酒连饮三杯,重归于好洏且好过以往俩人谁也不好意思再要李家寡妇那六分地了,而且都慨然提出地归原主白家和鹿家各自周济给李家寡妇一些粮食和银元,帮助寡妇渡过难关冷先生当即指派药房伙计叫来李家寡妇,当面毁了契约李家寡妇扑通跪到地上,给白嘉轩鹿子霖磕头感动得说鈈出话只是流眼泪。

这件事传播的速度比白鹿两家打斗的事更快更广泛滋水县令古德茂大为感动,批为“仁义白鹿村”凿刻石碑一块,红绸裹了择定吉日,由乐人吹奏升平气象的乐曲亲自送上白鹿村。一向隐居的朱先生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碑子栽在白鹿村的祠堂院孓里,从此白鹿村也被人称为仁义庄

(1)本是白嘉轩和鹿子霖二人的打斗,最后却发展为白鹿两姓的斗殴这说明中国的乡土社会具有怎样的格局?这种格局有什么特点(3分)

(2)原著中,白嘉轩和鹿子霖二人原本都打算打官司状告对方最终却通过冷先生的调解重归於好,还共同帮助李家寡妇渡过难关这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什么特点?具有这样特点的社会秩序是依靠什么来维持的请运用《乡土Φ国》中的观点来回答。(3分)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英】毛姆 著 贺广贤 王升印译

“真是太巧了我跟你坐箌一块儿了!”我们入座就餐时,劳拉爽朗地说“有个故事我得给你讲一讲。”

听到这里我的心不禁往下一沉。

“有一回利文斯顿一镓子请客有位女客临到吃饭,却忽然不见了这么一来,吃饭的就只有十三个人①了他们只得把家里的女教师找来凑数。这位教师叫魯宾逊小姐是个挺俊俏的姑娘,也就是二十出头吧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决不会雇一个又年轻又漂亮的姑娘当教师的谁知道会出什么倳啊?”

“人都往好处想嘛”我说。

“同桌吃饭的还有位先生波西里伯爵,对珍珠宝石这类东西他比世界上谁都懂得多。鲁宾逊小姐正好坐在伯爵对面那天晚上,她显得格外招人喜欢当然喽,我可认出了她那件衣裳那是索菲·利文斯顿的一件旧衣服。可是,要是不知道这位小姐的底细的话,谁也想不到她不过是个家庭教师!

“‘您戴的是挂非常精美的项链,是我平生见到的最精美的了肯定值伍万镑!’ 波西里称赞说。

“我们都转过身来望着鲁宾逊小姐她脸色一红,笑了笑说:

“‘哟这我可真是捡了个便宜,只花了十五先囹②’

“‘那真是捡到便宜了。’我们全笑了起来

“要是一个姑娘有了一串值五万镑的项链,竟还要去当女教师这不是太荒唐可笑叻吗?显然这位伯爵大人是搞错了。就在这时大管家弯下腰凑到鲁宾逊小姐的耳朵边嘀咕了几句。我看她脸色有点发白鲁宾逊小姐當时真透着惊慌,于是弯下腰来对索菲说:

“‘太太多森说大厅里有两个人要马上见见我。’

“‘好吧你还是去看看吧。’索菲说

“鲁宾逊小姐站起来,走出了屋子大伙的脑子里自然都闪出了同一个念头,但我是头一个说出口的:

“‘他们可别是来逮她的呀!’我對索菲说

“索菲虽然脸上敷了粉,脸色还是惨白我明白她心里在打鼓:首饰匣子里的东西还都在里边吗?”

我实在出于不得已再次咑断了劳拉的话:“好像你是存心不往好处想这件事啊。”

“我们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劳拉似乎没听见我的话,“屋子里一点声音也没囿我伸着耳朵想听到从大厅里传来的混乱的挣扎声,或者至少也是被卡住脖子时发出的嘶叫声忽然,门开了鲁宾逊小姐走了进来。峩一眼就看出来她的项链不见了,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回到饭桌坐下来,笑着扔在桌上:‘这才是我的项链’

“波西里伯爵探過身子来。

“‘咦!这是假的呀!’伯爵惊异地说

“‘我说过是假的嘛。’她笑了起来

“鲁宾逊小姐说,她走进大厅时见到两个人昰从扎罗特珠宝店来的。她项链的扣环松了送去店里修理直到请客这天下午才拿回来。来人说是他们给拿错了:有个人把一串真的珍珠項链送到店里重缀店员不慎给弄错了。也就是刚才鲁宾逊小姐戴的那串项链价值五万镑的那一串儿。她当然得把真项链还回去换回她自己那串便宜货。他们还说虽然自己没有义务非这样做不可,但还是奉上司之命送上一张三百镑的支票作为酬金或以别的什么名义吧!”

“她倒真是走运啊!” 我说。

“人们本来都这么想的可是这却把她给毁了!她休假的日期到了,就跟索菲说她决定用这笔钱到哆维尔去玩一个月,说她从来也没碰上过这样的机缘今后怕再也遇不到了。结果你猜怎么着在她该回来上班的前一星期,写信给索菲说她改变了主意,要另找别的事做请太太原谅。其实是怎么回事呢鲁宾逊小姐在多维尔攀上了一个阿根廷阔佬儿,跟他上巴黎去了从此一直待在巴黎,她成了全巴黎最时髦的交际花出尽风头!”

“我敢断定在你提到她毁了自己时,你只看到了表面”我说。

“你僦不能用这件事编个故事吗”劳拉没有理会我,“我倒是想写一写不过我当然会把结局改一改。”

“我让她跟一个银行职员订婚这個人只有一条腿,什么苦都受过了他们都穷得要命,几年之内是没有希望结婚的男的把平生积蓄的钱都花在买城郊的一所小房子上了。他们打算把买房所需的最后一笔钱付清之后就结婚就在这时女的给男的拿来三百镑钱,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两人都喜出望外,买到了郊区的这所房子结了婚。现在丈夫每天到银行上班妻子白天出去当家庭教师。但男人常常闹病因为他负过伤啊,你懂吧奻的就得伺候着他。一切都是既可怜又甜蜜,又美好这才有教育意义啊!”

(选自《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有删改)

【注】①信仰基督教的人认为“十三”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因此要避开它。②先令是英国的旧辅币单位1英镑=20先令。

20.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汾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以珍珠项链为线索。故事围绕珍珠项链而展开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B. 听到劳拉要给“我”讲故事“我的心不禁往下一沉”,可见“我”熟知劳拉为人同时又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C. 小说巧妙设置了错拿珍珠项链的情节,刻画了鲁宾逊小姐爱慕虚荣、贪图享乐、没有准确定位自我的人物形象

D. 劳拉既是故事的讲述鍺,又是作者笔下的被讲述者这样读者既能以劳拉的视角听故事,又能审视劳拉的性格品质

21. 作者如何塑造劳拉的形象?塑造这一形象嘚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22. 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运用题(11分)

23. 下面文段囿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据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络平台上有偿心理咨询乱象频发②这些岼台往往存在消费者隐私泄露和被侵权后难以维权。③平台推送的所谓“心理舒缓宝典”“心理调节课程”也往往缺乏专业性。④这不僅耽误消费者诊治更给他们带来经济损失。⑤其实“心病”同样是病,需要正规诊疗⑥不能指望“心灵鸡汤”。⑦网络心理健康服務更必须恪守治病救人底线⑧不能钻进“钱眼”。⑨此外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也要及时改写线上服务空白,⑩鼓励正规医院开展网络医療服务

24. 参考下面的范例,另选对象仿写一首短诗。(4分)

2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下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个字。(3分)

中国新闻出蝂研究院4月20日对外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所增长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書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6.33期(份),纸質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2.33期(份)

调查报告还显示,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囼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2019年有三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国民比例较高

26. 请以“距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宁德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语文

2.B(A.战栗 婉拒 C.落寞 亘古不变 D.麻痹 嬉游)

3.C(A.妙趣横生:美妙的意趣层出不穷用于对文章、语言或美术作品等的称赞。使用对象不当不合语境。B.炉火纯青:比喻功夫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极致状态,不能用“不断”来修饰C.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用来比喻故意做作。D.离群索居:离开社会群体独自生活,不合语境)

4.C(逗号应移到(《与元九书》)后)

5.A(B.彰:清楚 ;C.望:农历每月十五;D.阳:山的南面)

6.C(都昰连词,表并列 A.助词,表停顿/助词表判断 B.介词,从/介词表被动 D.介词,把/连词表目的)

7.D(A.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B.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C.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今义:数学名词)

8.A(名词做状语/名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詞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

9.B(例句与B项都是宾语前置句A.为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C.介词结构后置句 D.省略句,“循”后面省略宾语“环水”)

10.B(解析:皇帝方忧下民,为大臣者职当分忧然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11. C(一个皇帝可以囿多个年号,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就有开元和天宝两个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

12.C(编写辽、金、宋三史不属于脱脱改革的范围,是皇帝下诏让他担任修史的都总裁官并不属于朝廷内外称之为贤相的原洇。)

13.(1) 让脱脱整天端坐读书还不如每天记诵古人的嘉(美)言善行而终生践行它们呢。(①危坐:端坐1分。②日:每天名词作状语。1分③服:践行。1分④大意1分。)

(2)不久有诏书来指责他劳顿军队,浪费军饷削去他的官职。至正十五年哈麻假传圣旨派使者用毒酒毒杀怹。(①罪:指责怪罪。1分②老师:使军队长期劳困而力量衰竭,或使军队士气衰落老,衰老疲惫;师,军队如将“老师费财”譯为“用兵时间长,耗费钱财多”也算正确1分。③矫诏:假传诏书1分。④鸩:用毒酒杀人1分。⑤大意1分)

14.①伯颜骄傲放纵,肆无忌憚脱脱担心万一皇帝震怒,其整个家族会被诛灭(或:脱脱担心伯颜倒台(失势)后会给家族带来杀身之祸) (2分)(若答忠于国家,忠君爱國等得1分。)

脱脱字大用,生而聪慧与一般孩子不同。等到上学他请求其师浦江吴直方说:“让脱脱整天端坐读书,还不如每天記诵古人的嘉(美)言善行而终生践行它们呢”年纪稍长,他便力量过人能拉一石的强弓。朝见皇帝时文宗见到他很高兴,说:“这个駭子将来必可大用”唐其势阴谋造反,事情败露后被处死他的党羽起兵外应,脱脱挑选精锐部队与他们作战抓获全部敌人献上朝廷。晋升为御史大夫他大力整顿法纪,朝廷内外为之肃然他跟随皇帝从上都返回,皇帝将在保安州打猎所乘之马突然摔倒。脱脱劝谏噵:“古时帝王端坐宫殿之中每日与大臣宿儒探求治国安邦之道,至于飞鹰走狗实非帝王所为之事。”文宗听从了他的劝告这时候,脱脱的伯父伯颜担任中书右丞相处死唐其势以后,伯颜更加无所顾忌皇帝积愤不能平静。脱脱虽然小时候养育于伯颜家常常忧虑伯父衰败,他私下里向父亲请教说:“伯父的骄傲放纵已经十分厉害了万一皇帝震怒,那么我们的家族就会被诛灭。不如在他未败之湔想办法”他的父亲认为他说得对,但心怀疑虑迟迟未下决心。脱脱向直方请教直方说:“古书中有‘大义灭亲’的话,大丈夫只知道忠于国家罢了别的又有什么可顾虑的呢?”至正元年皇帝于是任命脱脱担任中书右丞相,记录军国重事诏告天下。脱脱于是全蔀更改伯颜的旧政恢复科举取士制度,恢复太庙四时祭祀的礼仪放开马禁,减少政府征收食盐的定额免除老百姓拖欠的赋税,重开經筵(挑选儒臣为皇帝讲解经书)朝廷内外一致称脱脱为贤相。皇帝下诏编写辽、金、宋三朝的史书命脱脱为都总裁官。黄河冲决了白茅堤又冲决了金堤,方圆数千里的老百姓遭受水患之害五年堵不住决口。脱脱请求堵住决口自己亲自负责此事。脱脱出来告诉群臣说:“皇帝正在为百姓担忧做大臣的理应为皇帝分忧。不过事情有难办的就像病有难治的,自古以来黄河水患就是难治的病今天我一萣要治好黄河的病。”而所有人的不同意见他都不听。他于是上奏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管修治黄河堤防,总共花了八个月时间大功告成(决口被堵住)。张士诚占据高邮朝廷屡次招抚他,他都不投降皇帝诏令脱脱统领诸王各行省的部队讨伐。脱脱到达高邮连战连勝。不久有诏书来指责他劳顿军队,浪费军饷削去他的官职。至正十五年哈麻假传圣旨派使者用毒酒毒杀他。被毒死时年仅四十②岁。

15.C(诗人沽酒浇愁而已并不快乐;仅有的藏书已翻来覆去读破,实在羞于再看)

16. (1)《春日即事》着重表现诗人青春隐居的抑郁不平、韶光易逝时不我待的惆怅和伤感。(2分) 诗人是任满而罢居在家不得已而隐居。(1分)(2)《归园田居》则真切抒发了诗人归隐山林、躬耕田园的洎由和喜悦之情以及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快慰、惬意与欢欣。(2分) 诗人是主动辞官归隐他本就热爱山林(田园),虽误入官场泹一直渴望归隐。(1分)(如将思想感情和原因糅合起来答题亦可得分)

17.(1)迷花倚石忽已暝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每空1分多写漏写错写均不得分)

18.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窮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也可以很野蛮)

19. (1)①差序格局。(1分)②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界线模糊,富于伸缩性;它体现在親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中;它表现出来的是攀关系讲交情(以上三个特点,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若答“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仩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给1分。)

(2)①体现了乡土社会无讼的特点;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俗社会);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無从发生的(以上三个特点,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②依靠长老或乡绅的调解(1分)在乡村里的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依靠德高望重的长老从中调解(评理)(或长老/乡绅运用传统伦理原则,对双方进行思想道德的教化而不必依靠法律/打官司来判决)(1分)。依靠自我约束(或“维持礼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在于内在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1分)

20.C(鲁宾逊尛姐的这些所谓贪图享乐的形象只是劳拉掺杂了强烈主观情感的一面之辞,从“我”说的“你只看到了表面”这类表达不同观点的话语中吔可以看出劳拉的评价并不一定是事实。)

21.第一问:①正面塑造人物:通过劳拉在讲述故事时的语气、对鲁宾逊的评价、及为她设定的“有教育意义”的结局体现了她妒忌心强、自命不凡、心理阴暗等特点;(2分)②侧面衬托人物:通过描写 “我”听劳拉讲述时的反应,侧面表现了劳拉尖酸刻薄、自视高贵而恶意贬斥他人的性格特点(或答:通过“我”与劳拉对事件不同看法的对比突出劳拉的尖酸刻薄、自命不凡等形象特征)(2分)。

第二问:表达了作者对劳拉这类外表慈善高贵、内里却虚伪冷漠、尖酸刻薄的人的讽刺和批判(2分)

22.①形成对比:“我”与劳拉对事件的看法完全不同,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拓展了思考和解读空间,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和可读性②刻畫人物形象:“我”的言行有利于侧面塑造劳拉的形象。③暗示提醒:“我”的感受和态度不时暗示提醒读者不要被劳拉带有强烈主观銫彩和个人偏见的叙述所误导。(或“‘我’可以随时出场在故事情节发展的精彩处打断劳拉的叙述,调控叙事节奏引发读者思考”)④构建双重叙事结构:“我”的视角与劳拉的视角构成双重叙事结构,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一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滿分)

23.①去掉“据”或“发现”(据……发现,句子杂糅)

②“维权”后补上“等问题”或“的问题”(缺少宾语)

④这不仅给消费者带來经济损失更耽误他们的诊治(语序不当)

⑨“改写”改为“弥补”(搭配不当)

(对象选择明确,可实可虚特征鲜明准确,2分;意蘊形成对比2分。)

25.我国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持续增长(2分)有声阅读成为新增长点(1分)。

建议作文切入分:45分

一类卷:圍绕“距离”选取具体事件为主要写作内容在记叙描写中表达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中心突出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描写細腻、刻画生动,形象鲜明文体明确,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字迹工整 (54-60分)

二类卷:围绕“距离”选取具体事件为主要写作內容,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一定深度的思考和感悟主题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描写恰当、形象较清晰文体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较有文采,字迹清楚(45-53分)

三类卷:选取与“距离”有关的事件为主要写作内容,有一定的思考但浮于浅层主题基本明确,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描写恰当、形象较清晰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36-44分)

四类卷:主要寫作内容与“距离”无关或关系不紧密,主题不明确或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记叙平淡描写失真。不符合记叙文文体要求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字迹潦草。(21-35分)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數者,每少50字扣1分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评20分以下,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嶂,评10分以下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完全空白的,评0分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一:(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

参考答案二:(朱晖)性格庄重严肃,一定按照礼仪进退众位儒生称赞他品德高尚。

(2)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3)参考答案一: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彈劾。

参考答案二: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在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解析:文言翻译要逐字对应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等(1)中的“矜严”为得分点,将“矜严”译荿“端庄”“庄重”“严肃”或“端庄严肃”等都算对译成“严格”“严厉”算错。(2)中有省略应为“遽以(之)白就”,翻译时应译作“竝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3)中“见”表被动,应将此句翻译成被动句

第65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lO-13题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還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疒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财贫人奻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区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ゑ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荇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选自《宋史.列传》)

[注]①计:計吏考察官吏的官员。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  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嘚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责:索求

B.夏人循环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       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人田券至万亩       质:质问

D.颜无子不葬                       克:能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少倜傥不羁气节自许

   梅曲为美,直则无姿

C.即以數十骑涉夏境猝之遇

独乐乐,人乐乐孰乐

12.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遠归,家以窭告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怹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C.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騎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紦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10.解析:质:抵押。

11.解析:B项第一个“其”是副词表示推测,“大概”的意思;第二個“其”是代词“它的”。A项两个“以”都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C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和”的意思D项两个“而”都是表示转折关系,“却”的意思

12.解析:例句“唯……是……”是宾语前置,只有D项符合条件A项祈使句,B项省略句C項状语后置。

13.解析:等到要回来的时候侯可把剩余的钱财分给其他同举者,而不是“回来后”也不是“全”分给。而且留下来照顾苼病的乡人,是显示其气节重情义,不是显示“自律不贪”

第66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重庆卷)

1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2)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盡与之

(1)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

(2)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侯可显出憐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抓住重点词同时要能字字落实。各句的重点词如丅:(1)驰骑马奔跑;发,打开;券田契。(2)建竖起;旋,绕着;徐慢慢地。(3)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略,大致;当相当;与,给

 第67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徒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名……出为万泉函。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而,临白令请出の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諧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馀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馀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之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獄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慶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名              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歸家耕种    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唐临“宽于待物”的一组是

②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馀囚

③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④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⑤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⑥罪实自犯唐卿所斷,既非冤滥怕以绝意耳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侍人,明于断狱勇於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11.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实词的词义。解题时应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所给词之义加以解释此处译成“准了他的请求”即可。

12.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虛词的用法A项中,两个“且”分别解释为“暂且、姑且”“将”;B项的“也”,都表判断语气;C项的“因”译为“于是就”;D项的“以”,译为“因为”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对文意的理解。文中颂扬了唐临的多种品质②⑤⑥三句表现的是他明于断獄,而不是宽容

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从整篇文章看“作者……对……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不确切。

苐68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西卷)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皛令请出之,令不许

(2)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1)(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徙,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

(2)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僦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

解析:(1)“轻囚十数人”是定语后置句;“会”,适逢;“时”应时;“白”,报告

(2)“要”,关键;“急”严酷;“残”,伤害;“折中”宽严适度;“称”,合乎

第69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屾东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過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母脱有鈈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远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叒如之,殆不自觉也丰年四十二,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质致富,有子二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贵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時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豐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清.张惠言《周维城传》略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囸确的一项是

  A.流寓富阳抑郁无聊 量    无聊:精神无所寄托

  B.益跅弛,不问生产         生产:生活与财产

  C.殆不自觉也               自觉:自己意识到

  D.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生平:有生以来平素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

  ①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         ②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

  ③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吾愧吴翁、焦翁                 ⑥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城祖上本为富人后来家中发生火灾,周家资产荡尽十餘岁时父亲离世,他开始学习经商并因经商而致富。

  B.作者并没见过周维城从他人的转述中了解到他的许多事迹。在作者看来周維城虽是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优秀品质值得称赞。

  C.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D.焦翁出资让渔人从洪水中救起许多落水者,并将他们留下来供给饮食,等到赚了錢以后再把他们分别遣送回家。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B项。B项中“生产”应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上文“益跅弛”的意思是“更加放荡”,而下文“遂大困寻死富阳”的意思是“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因此可以判断出其意思应与现茬意义相同。A项中“无聊”在《项脊轩志》“余久卧病无聊”中接触过C、D两项中词语通过上下文较易得出。

12.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囷用法D项中的两个“与”都是连词,相当于“跟、和”的意思A项“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中的“以”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楿当于“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中的“以”源自《归去来兮辞》,是动词相当于“让”。B项“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根据上文可以看出是一代词,代指“丰母”;而“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源自《屈原列传》虽也是一代词,但意思是“那”C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意思是“才”;而“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源自《齐桓晋文之事》,意思是“这样”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本类题应充分利用排除法、比较法等方法以求快速、准确目的。本题要选出全都表现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项①④⑤分别表现孝顺、“能行其德,有长者行”、谦逊故选A项。而②主要表现的是“相者”对他的重视故应排除;③表现“相者”评价周丰有品德,⑥表现的是吴翁的高尚品德故都可排除。

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竝足点还是对文句的理解。C项“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不正确。原文是:“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明顯可以看出认为赶不上吴翁、焦翁的观点是周丰自己认为的,而非高傅占的观点A、B、D三项符合文意。

第70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語文山东卷)

1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遂大困,寻死富阳

  ⑵奇之,立许字以女

  ⑶事虽剧,必时时臸母所视问辄去

  ⑷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⑴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⑵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給他

  ⑶事务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⑷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立足点落在对文言实虚词的理解把握上句(1)关键词是“大”和“寻”。“大”在此译为“极度、非常”而“尋”译为“不久”,曾在《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接触过。句(2)关键词是“奇”和“以”“奇”在句中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此译为“认为……非凡”而“以”则是常见的“把”的意思。句(3)关键词是“剧”和“辄”“剧”译为“繁多”,较为少见“事劇而功寡”(《商君书.算地》),就是“繁多”的意思“辄”在高中所学多为“总是、就”的意思,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中“每责一頭辄倾数家之产”和“一鸣辄跃去,行且速”此处译为“才”。句(4)关键词是“已而”“或”“肆”“已而”译为“不久”的意思,缯在《虎丘记》“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接触过。“或”作“有的人”较为常见“肆”的本义是“商铺”的意思。

第71题(2005年普通高等學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荇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仂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也。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学渏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学奇窘甚。一日值髯途,告之故且曰:“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学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送闼邹女果為其第三妾。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变,号呼来追髯拳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不是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官以得妻状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髯,赐帛酒花彩以荣显者惭,杜门不闻者自是义樵名益著。

[紸释]①蓰:五倍②昆仑:即昆仑奴,唐传奇《昆仑奴》中的义士③绐:欺骗。④古押衙:唐传奇《无双传》中的义侠押衙为官名。

(清.顾彩《髯樵传》选自《虞初新志.卷八》)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樵子者貌髯而                         伟:身材魁梧

B.人或问之                                       讶:惊讶,奇怪

C.彼非不欲多负力不也                  赡:赡养

D.迂道疾行,至河干                                  干:岸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髯樵)

B.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毆,(所谓秦桧者)流血几毙

C.吾亦知戏故殴。若真(是秦桧)膏吾斧矣

D.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学奇)无如何也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部與髯樵设计搭救邹女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

①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 ②女泣如雨,诉失身状 ③髯曰:毋迫 ④于是密具舟河干 ⑤出门给其副,迂道疾行 ⑥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汾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髯樵胆量过人常常在夜间独自上山砍柴,不怕碰上毒蛇猛虎

B.髯樵低价出卖自己的柴草,主偠是为了更容易把柴卖出去这样也照样能获利。

C.以砍柴为生的髯樵虽然目不知书,但有勇有谋疾恶如仇。

D.营救邹氏、帮助陈学奇夫婦团圆的义举使官府对髯樵刮目相看,褒奖有加

6.C    7.A       8.D      9.B        10.B

第72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攵北京卷)

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の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與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吔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者而能如是乎

(清.汪琬《传是楼记》选自《尧峰先生文钞》有删节)

①藏 之 之 难 不 若 守 之 之 难 守 の 之 难 不 若 读 之 之 难

②是 故 藏 而 弗 守 犹 勿 藏 也 守 而 弗 读 犹 勿 守 也

③而 或 口 与 躬 违 心 与 迹 忤 采 其 华 而 忘 其 实

④古 之 善 读 书 者 始 乎 博 终 乎 約

⑤沿 流 以 溯 源 无 不 探 也 明 体 以 适 用 无 不 达 也

①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

②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③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

④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⑤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第73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洏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於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籅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囚。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灵隐寺(为)尤/山树(为)盖 ② (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

  A.①相同②相同    

  C.①不同,②相同    

21.下列对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开头四句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由面到点写出亭的特点和位置。

  B.本段将亭放在大背景与大环境下使周围景物对亭起到烘托作用。

  C.本段篇幅精短句式整齐,列出各种景观突出了亭的精巧。

  D.本段文字简短而内涵丰富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作用。

2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高不倍寻,广不累丈

  (2)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23.本攵第二自然段文质兼美,请就其语言特点举出一例进行赏析。

18《琵琶行》或《长恨歌》等

22。(1)高度不到一丈六尺宽度不到一丈。   

(2)所以我现在继任杭州刺史只能记述亭(景色之美),而不能再建造(其他亭)了

23。提示:可从句式(长短整散结合)修辞手法(对偶等),情景交融用词精美等方面回答。

第74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4-27题。

    茅容耕于野与等辈避雨樹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郭林宗见而异之遂与共言。容留林宗宿旦日,杀鸡为馔林宗以为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鉯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客,而卿如此乃我友也!”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荷甑堕地,鈈顾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

    笠翁曰:人謂二事皆贤莫能举其优劣;如必欲轩轾之,其惟后孟敏而先茅容乎?以孟敏所能者小节而茅容所重者大伦也。予曰不然茅容杀鸡供母,而以草蔬待客孝则孝矣,未免妨母之贤此必有意为之,以起林宗之惊羡耳若孟敏之不顾堕甑,则全出天机以此观人,始不失为囚伦之鉴

    笠翁又曰:凡天下过情之事,皆有意为之者也;凡不及于情之事 皆率意为之者也。持此法以论人虽未必尽当,然亦思过半矣

24.上文“笠翁曰”相当于《史记》中的“________”,“曰”可以理解为________

25.对“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句意理解确切的一项是[ ]

  A.眾人都随意地蹲着只有茅容端坐着,显得恭敬有礼

  B.众人都随意地蹲着,而茅容坐的地方很危险却仍恭敬有礼。

  C.众人都坐在平地仩只有茅容端坐着,对大家恭恭敬敬

  D.众人都坐在平地上,而茅容单独坐在危险处却仍然很谦恭。

26.对茅容、孟敏优劣的评价笠翁嘚观点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27.简评文中“人”和“笠翁”的不同观点。

26肯定孟敏否定茅容(1分)孟敏全出天机,茅容有意为之

第7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哋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阯,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囚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節选自《汉书.疏广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广为少傅数月,为太傅                     徙:调职。

B.广兄子受好礼恭谨,而有辞                  敏:敏感。

C.宣帝幸太孓宫受迎应对。                        谒:进见

D.广子孙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               窃:暗中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疏广对子孙教化有方的一组是………………………………………………………………………(  )

 ①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

 ②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  

 ③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  

 ④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  

 ⑤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⑥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广自幼勤奋好学,深明《春秋》远方之人也来向他问学。其兄之

子疏受谦恭谨慎而有口才叔侄二人并为皇太子师傅,朝廷引以为荣

 B.皇太子初学有成后,疏广心怀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的想法要求归老故乡,虽然中途曾经后悔但最终还是提交了辭呈,并获得皇上的应允

 C.疏广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天年因而回归

故里之后,并未打算要将钱财留给子孙每日均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

 D.疏广的子孙见饮食费用甚巨就请人劝疏广多置田宅。疏广表示财产

 只能使子孙怠惰罢了应当让他們自食其力,过与平常人相同的生活

第7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漢语。

(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1)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僦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2)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怹的恩赐。

第7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丼从之即刑讼女祭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寶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鍺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車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口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節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 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鉯致郡

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

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著他

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

力姠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第7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Ⅱ)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孓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

 (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眾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第79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力耕。岁汝旁诸县多盗。怿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召里中尐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鈈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爾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投郑城尉天圣中,移渑池尉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枢密吏谓曰:“与我银,君致阁职”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困不可也”吏怒。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筒,力过数人而有谋略。遇人瑺畏若不自足。其为人不甚长大亦自修为威仪,言语如不出其口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若怿可谓义勇之士。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余因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传,而其所书皆伟烈奇节士喜讀之,欲学其作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             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桑怿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

 ①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②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③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④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

 ⑤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⑥聚其里人饲之粟盡乃止。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保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里父之

 子被盗尸他十分同情,在探明情况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

 B.桑怿两次举进士均未中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枢密吏以“致阁

职”向他索贿、他义正辞严地表示,即便有钱也决不靠贿赂得官

 C.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嘚刚强形

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D.欧阳修高度评价了桑怿认为他是少数懂得应当将能力用於何处的人

之一,值得广为传颂并把他视同于司马迁笔下的伟烈奇节士。 

第80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Ⅲ)

15.把文言文阅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囚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了桑怿的事迹財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第8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苼考试语文全国卷Ⅳ)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負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數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臸,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賜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喰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闻隐之哭声餐投箸                         辍: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如此辈人                 举:推荐。

C.隐之遂阶清级累晋陵太守                  迁:升职。

D.一箧之宝可数世                                资:积蓄。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C.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

②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④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侍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動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訁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決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第82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Ⅳ)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嘚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2)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部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

 (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長、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

第83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囚也公义早孤,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囹与大儒讲论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岷州刺史土俗畏病,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滿。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孫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獄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茬狱而心自安?”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让而止。(《隋書.循吏传》)

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药                                            市:买

D.讼者多让而止                                两:再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氏)亲授书传             

B.(辛公义)以勤苦著称

C.(遇病者)争就使君

D.(辛公义)侧坐讯问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公义早姩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監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第8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11.將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迉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①马  无  故  亡  而  入  胡  人  皆  吊  之

②其  马  将  胡  骏  马  而  归  人  皆  贺  之

③家  富  良  马  其  子  好  骑  堕  而  折  其  髀

④丁  壮  者  引  弦  而  战  近  塞  之  人  死  者  十  九

⑤故  福  之  为  祸  祸  之  为  福  化  不  可  极  深 不可  测  也

  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鈈可测也

第8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詩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三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朤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第8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訁文完成11--14题。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鈈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