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给唐国强和张国立敬礼是什么电影?

  唐国强(饰演毛泽东)
  唐国强的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使他的心灵得到了美的陶冶,读小学的时候就担任学校儿童艺术团的团长,中学时期任文体委员。1970年中学毕业后进入青岛市话剧团,五年话剧舞台生活锻炼,使他成长为剧团的业务骨干、主要演员。 1977年担纲主演八一厂故事片《走在战争的前面》,唐国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在坠马受伤后仍坚持拍摄,虽然该片公映后反响平平,但这也让年轻的他清醒地面对他的事业,并逐步走向成熟。
  1979年是中国电影的黄金岁月,也是唐国强演艺生活一次全新的高峰,由他担任男主角的影片《小花》被誉为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创作在观点和手法上一次成功的尝试,该片荣获了该年度的“政府奖”、“百花奖”,唐国强也获得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并随中国电影代表团首次参加戛纳电影节。
  张国立(饰演蒋介石)

  张国立透露,最开始自己辞演这个角色,就是因为觉得和人物外形差距大,后来,在韩三平的多次劝说下才答应出演。他说为了让自己的外形像蒋介石,“我拼命减肥!每天只吃一顿饭,饿得头昏眼花,半个月时间,从146斤瘦到135斤。”张国立还表示,当时造型师们来试妆的时候,带了很多东西。他们开始时完全想按照蒋介石的样子造一个脸蛋放到我脸上来。我反对,我说:“要是那样子的话,你们不要找我演,我不会演。你们打消这个念头吧,就算我非常不像,我也绝对不会粘任何一样东西来演《建国大业》人物定妆照(12张)这个蒋介石。”
  许晴(饰演宋庆龄)
  说到自己演的宋庆龄,许晴曾表示:“导演找到我,希望我演宋庆龄,说我特别合适。其实在中国,要找谁特别像宋庆龄是很难的,再说我也不是那种特型演员,我也不会迅速吃成宋庆龄那么胖,还要扮成比我大很多的宋庆龄。他们看中的可能是我的‘神似’吧,导演希望一个有‘气场’的人来演宋庆龄,于是找到了我。”
  邬君梅(饰演宋美龄)
  继《宋家三姐妹》之后,邬君梅再度扮演宋美龄,她说12年后再演宋美龄,自己演戏的感觉成熟了,连穿旗袍的感觉都不一样了。谈及和“蒋介石”张国立的合作,邬君梅称一到片场就喊张国立“darling(亲爱的)”培养感觉。
  陈坤(饰演蒋经国)
  在历史上第一位饰演蒋经国这一角色的陈坤,给观众们展现了他前所未有的硬朗形《建国大业》人物表(20张)象。制片人韩三平,导演黄建新、陈凯歌都对陈坤的表现赞赏有加,称陈坤的表现出乎他们的意料。韩三平更是表示,陈坤演出了一个军人的气质。重头戏是与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之间的父子之情和与冯小刚饰演的黑帮老大的冲突。
  陈好(饰演傅冬菊)
  陈好饰演片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人物之一的傅冬菊,在和平解放北平的过程中,她对父亲的劝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人不但在国家大义的上同心同德,父女感情也是相当深厚。她在片中有较多的戏份,基本都是和父亲傅作义演对手。本来她的戏已经在11日全部完成,但由于表现出色,突然接到导演组的通知,说后面又为她加了一场。
  李连杰(饰演陈绍宽) 他在片中一袭黑色制服、头发梳得油亮。他的戏份是在吧台边,喝着红酒与一位老者聊天,台词只有三句:“八年了,为国捐躯,那是种荣誉”、“再打,打谁?中国人打中国人,到时候我不干”、“我要解甲归田”。据悉,片酬过亿的李连杰出演这个角色并不收取任何报酬。
  客串一名采访时任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的记者,梳着那个时代比较流行的“包头”,换上了当时流行的中山装,成龙尽管只是客串一个镜头,据说带了14个助手,当然成龙客串《建国大业》也是“零片酬”。
  赵薇(饰演政协女代表)
  她在片中参与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与毛泽东、周恩来、田汉等人征选国旗和国歌的情节,她对田汉的歌词提出意见,认为“新中国要新国歌,展现新面貌”,“为什么非要用一首老电影的插曲呢?”
  甄子丹(饰演作家田汉)
  甄子丹透露,戏中自己的对白虽然不足10句,但是也不轻松,“这可能会是我所经历的剧情中最严肃的一幕了。”他的主要戏份是有关国旗的评定,他将第一轮淘汰的五星红旗选稿提选出来,坚持五星红旗比较适合作为国旗。黎明(饰演蔡廷锴) 黎明在片中客串领导了淞沪会战的19路军军长、爱国将领蔡廷锴,后成为首届全国政协会议民主党派代表。剧中他褐色西装、背头的造型,与其在《半生缘》中的沈世钧极其相似。黎明表示虽然很多演员在片中都是客串,彼此无法见面,但想到这么多演员会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刘德华(饰演俞济时)
  蒋介石侍从室主任俞济时戏份虽然不多,但台词颇多。刘德华只花了12个小时就完成了自己的戏份。剧情讲述蒋介石密谋在开国大典时轰炸北京,交由刘德华扮演的副官俞济时来执行。但老蒋派出的飞机从台湾起飞,到北京要飞三四个小时,而且轰炸后飞机因油不够无法飞回去了,当时俞济时出主意,说希望借用韩国的美军基地,最后遭到美军拒绝,阴谋破灭。
  冯小刚(饰演杜月笙)
  杜月笙是上海滩的黑帮老大,冯小刚的造型是黑色中式短衫搭配尼龙礼帽,典型旧上海风格的小圆黑墨镜,身边经常是十多位黑帮护 卫,无论从扮相还是阵势,这个杜月笙和他在《功夫》中扮演的“鳄鱼帮老大”都有几分相似。
  陈凯歌(饰演冯玉祥)
  他的戏份出现在影片的开始部分,不过一出场就遇难了。作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毛主席曾给他写信邀请他参加政协会议。
  姜文(饰演毛人凤)
  毛人凤是国民党军统头子,姜文穿军装、叼雪茄,派头十足。姜文的戏份也不多,他的重头
  戏是与“蒋介石”张国立的秘密商谈。姜文的台词说得干脆利落,导演韩三平也忍不住喝起了彩。
  陈道明(饰演阎锦文)
  阎锦文是国民党时期上海警备司令部高官,戏中讲述毛人凤要对当时民盟领导人张澜和罗隆基动手,陈道明的主要戏份是以起义将领身份营救张澜。因为这部戏里参演的大导演不少,除了总导演韩三平,
  还有黄建新、张国立、陈可辛、陈凯歌等4位执行导演,或许是担心导演意见太多,陈道明在演戏时半开玩笑地问:“这么多导演,我听谁的?”
  葛优(饰演四野团长)
  据导演黄建新透露,葛优的台词和场景相当有喜感。主要戏份是担任解放军团长的葛优,他的排长
  下属向他报告,说前面有家地主的院子很大,又很坚固,大炮都打不过去,结果葛优过去发现:“这不是北京城墙吗?怪不得那么结实。”
  胡军(饰演顾祝同)
  顾祝同曾担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胡军在戏中也仅仅有3场戏、5句台词、零片酬出演。对于安排演什么角色,他从没挑剔过,坚决服从安排。他说《建国大业》是电影圈的朋友们第一次聚这么齐,人这么多,很好玩,很有趣,关于戏份,“我比李连杰还多十多个字呢!”
  孙红雷(饰演胡立伟)胡立伟在戏中是《中央日报》记者,只有两句台词,但他采访的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片中“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从两侧走下楼梯,在楼梯的交汇处握手留影。此时,孙红雷第一个提问:“我是《中央日报》的记者,我注意到蒋主席和毛先生今天都穿了中山装,请问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穿一样
  的着装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第二个问题是追问两党在政治和军事上是否有共同点。
  刘烨(饰演红军老兵)
  红28团老兵因为喝醉而被取消参加阅兵,他不服气要找毛主席评理,最后冲到阅兵现场向毛主席作报告。为了演好醉酒老兵,刘烨在戏前还特意喝了两瓶啤酒,“
  醉酒大闹”演得活灵活现,还受到陈凯歌导演的称赞。
  张涵予(饰演刘从文)
  刘从文,国民党特务。后被依法枪毙。
  冯远征(饰演傅泾波)
  扮演司徒雷登私人秘书傅泾波,有三场戏,剧中大部分台词是用英文完成的。黄建新称赞冯远征可以拍全英文戏了。
  黄圣依(饰演播音员)
  扮演一名延安战地播音员,穿着军装梳着两条长辫子,年轻而靓丽,在片中她要表现出热情的革命精神、高度的政治觉悟,把当时共产党的施政纲领、部队纪律和百姓心声传达给解放战区。
  黄晓明(饰演李银桥)
  李银桥是毛泽东卫士长。在戏中黄晓明与饰演毛泽东的唐国强和客串厨师的范伟大演对手戏。黄晓明参与拍摄的内容讲述的是在1948年的轰炸中,李银桥命令用担架强行将毛泽东救出的故事。
  王学圻(饰演李宗仁)
  说起自己扮演的李宗仁,王学圻说:“我翻阅了不少资料,李宗仁在历史上是一位帅才,也很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这部电影对他的评价很客观。我扮演李宗仁在‘形’方面肯定不能尽善尽美,但求在‘神’上能够贴近人物吧。”
  章子怡(饰演学生龚澎)
  她扮演的学生龚澎和其他妇女代表发表了国歌的意见。
  邓超(饰演徐悲鸿)
  邓超扮演爱国画家徐悲鸿先生。不同于其他演员严肃的暗色系中山装,他的造型是白色衬衫黑色马甲,是为了符合徐悲鸿先生曾留洋国外的经历。他在评选国旗国歌时力挺田汉,表现也比其他人更加活跃和轻松。
  佟大为(饰演孔令侃)
  孔令侃是孔祥熙的大儿子,佟大为在戏中西装革履、小分头、翘着二郎腿、骄气的神情,颇有公子哥的架势。佟大为说:“孔令侃可不是公子哥这么简单,他在商界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公子哥的性格那只是他的一面,因为他做生意确实是继承了他父亲的一些能力。
  角色 —— 演员★ 角色——演员 ★ 角色——演员
  毛泽东——唐国强★蒋介石——张国立★宋庆龄——许晴
  周恩来——刘劲★蒋经国——陈坤★朱德——王伍福
  刘少奇——刘沙★任弼时——王健★李济琛——金鑫
  张澜——王冰★宋美龄——邬君梅★李宗仁——王学圻
  角色 —— 演员★ 角色——演员 ★ 角色——演员
  政协女代表——赵 薇★政协代表——英达★政协女代表—王馥荔
  政协代表——冯 巩★政协代表——陈数★政协女代表—沈傲君
  田汉———甄子丹★高岗———谢钢 ★徐悲鸿——邓 超
  谭平山——葛存壮★摄影师——郭德纲★李德全——张秋芳
  张治中——杨晓丹★戴季陶——叶小铿 ★李璜———刘仪伟
  陈诚———李强★陈绍宽——李连杰★ 顾祝同——胡 军
  何应钦——肖文阁★白崇禧——尤勇★杜聿明——孙 兴
  罗隆基——毕彦君★郭沫若——乔立生★沈钧儒——张世忠
  冯玉祥——陈凯歌★孔令侃——佟大为★闻一多——吴 刚
  贺龙———赵雍 ★江青———张二丹★于右任——许还山
  吴铁成——陶泽如★蔡廷锴——黎 明 ★老红军战士——王学兵
  记者———陈红 ★李银桥——黄晓明★阎长林——马 跃
  郭本财——范伟 ★刘从文——张涵予★毛人凤——姜 文
  聂荣臻——敖杨 ★吴国桢——曹可凡★何香凝——李 滨
  廖梦醒——徐帆 ★杜月笙——冯小刚★记者———成 龙
  林彪———由立平★罗荣桓——禄长恩★刘亚楼——赵宁宇
  甘介侯——林栋甫★卢广声——丁志诚★孙科———赵晓时
  潘汉年——王华英★邵力子——夏刚 ★邓小平——史 鑫
  邓颖超——黄薇 ★阎锦文——陈道明★王成俊——马树超
  黄绍竑——仲星火★俞济时——刘德华★傅泾波——冯远征
  警卫员——屠夏岩★政协代表——赵宝乐★政协代表——苗圃★政协代表——宁静
  龚澎———章子怡★周至柔——陈宝国★廖承志——陈 凯
  上海经警—黄子轩★四野战士—王宝强★四野团长——葛优
  女播音员——黄圣依★国军连长—郭晓冬★俄语翻译——张申
  老红军战士——刘 烨★解放军代表—梁家辉★校场口警察—刘 桦
  货仓口警察——黄子轩★蒋介石侍卫官——张建亚★中央日报记者—孙红雷
  吴宇森 夏刚 侯勇 张建亚 何群 陆川 宁浩 路学长 刘江 杨江 王琛 申捷
  叶进 韩童生 宗利群 李立宏 车永莉 杨若兮 高宝宝 董璇 龚蓓苾 王雅捷 李凤绪 屠夏岩等
  韩晓黎 江涛 陆红实 汪天云 庄澄 丁立 利雅博 孙向东
  《建国大业》演员阵容可用“星光熠熠”来形容,几乎囊括中国所有实力明星。除了主角张国立、唐国强,参与主演的有刘劲、刘沙、王学圻、陈坤、修宗迪、王伍福、许晴、王健、邬君梅、王冰、王鑫,而姜文、陈好、葛优、孙红雷、刘德华、陶泽如、陈凯歌、冯小刚、陈道明、陈宝国、尤勇、冯远征、侯勇、江珊等都将在片中友情出演,分别对位扮演重量级政治人物。 另外还有国内顶级幕后制作团队,如金牌编剧王兴东,金牌摄影指导赵晓时,金牌化妆师王希钟都倾情加盟此片,使《建国大业》更加金碧辉煌。
  二、张国立陈坤演蒋氏父子
  蒋介石由张国立扮演,这是他的首次挑战,而陈坤出演蒋经国,与张国立上演一场父子戏。毛泽东则由“专业户”唐国强扮演。
  三、陈凯歌冯小刚甘心当绿叶
  陈凯歌、冯小刚等导演加盟出演,让这部题材沉重的主旋律电影陡增看点。 陈凯歌、冯小刚则将在影片里分别客串冯玉祥和杜月笙
  相关影片:1989年纪念建国四十周年的影片《开国大典》

80年代末,李连杰在拍《龙在天涯》时与大导演罗维之子罗大卫结识。由于该片上映后反响平平,罗大卫便介绍李连杰进入嘉禾电影公司,并与之签订了2年合约。没过多久,李连杰便凭借与徐克合作的《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在香港影坛大放光芒,随后嘉禾又为其接连打造了续集《男儿当自强》,可此时却闹出了李连杰的“罢演风波”。

其实这也不能怪罪于李连杰,当时是嘉禾没有按照合约支付他片酬,并且罗大卫和嘉禾还强迫他再续约。但由于前两部《黄飞鸿》的空前成功,再加上李连杰的“无可替代”,于是嘉禾只能妥协,最后付清了他的所有片酬。但是李连杰在拍完《黄飞鸿3之狮王争霸》后,便自立门户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正东”。无奈之下,该系列第四、第五集的黄飞鸿只能换成了来自黑龙江的赵文卓接替,虽然其表现正如第四名片名一样,非常具有《王者之风》,但毕竟还是难以拯救该系列票房一路走低的颓势。

当人们都以为李连杰彻底告别了黄飞鸿一角时,1996年,永盛电影公司又创造出机会,让李连杰和徐克再次合作了一部《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不过徐克实为监制,导演换成了洪金宝)。然而这部电影的风格与前五部《黄飞鸿》都有着较大差异,第一,它将故事舞台从广东,京城等地搬到了美国的旧金山。第二,黄飞鸿竟然还玩起了“失忆”。

影片将背景放到了美国,自然就促成了“武侠片”与“西部片”两种不同电影风格的融合。尽管黄飞鸿从前几部里的民族英雄,一下子变身成为西部片中的普世英雄,但影片传递出的价值观,自始至终都是具有连续性的。而这其中,黄飞鸿失忆又是个重要的情节点。巧合的是,1998年上映的成龙作品《我是谁》中也有类似的情节,那么它是否又借鉴了这部《西域雄狮》呢?

这一切都要从90年代中期说起。当时成龙本来要与《教父》的导演科波拉合作拍摄一部名为《西域雄狮》的电影,但却出于某些原因而不了了之。随后该剧本到了洪金宝手中,他和徐克商量把剧本改编成了《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后来成龙也没有放弃该本子,他将剧本的设定分解成《我是谁》和《上海正午》两部片子,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三部片子有很类似的叙事风格和故事情节。

尽管这部《西域雄狮》剧情衔接的缜密性不如之前几部,但影片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是一以贯之的。比方说影片一开头,倒在路边的比利向来往的马车求救却得不到呼应,最终是黄飞鸿把他救下;在印第安部落,语言不通的黄飞鸿,通过行动跨越种族和语言的鸿沟,最终赢得尊重并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宝芝林店庆被人栽赃时,黄飞鸿敢于自己承担一切舍生取义的精神也依旧让人触动。

这些情节设定其实只有在东方的语境下才会发生,所以说本片是披着西部片外壳的东方武侠片并不为过。而与之相反的是,里面的国人依然是麻木不仁,在受到洋人歧视欺负后,也仍旧是无可奈何。当黄飞鸿恢复记忆,看到华工们在赌钱,于是就加入其中,结果大家伙就不好意思赌了,并对黄飞鸿说:你都这样了还让我们怎么办。于是黄飞鸿慷慨而谈,但镜头一转,华工们都听得睡过去了。

因为在华工们的眼里,只喜欢看黄飞鸿打拳,不喜欢听他高谈阔论。因为他们文化水平和领悟能力有限,只注重眼前之事。所以影片最后,华工们如众星捧月般围着新到小镇的妓女,他们所付出的热情,是在黄飞鸿说教时所没有的,这也意味着黄飞鸿试图通过说教来改变华工命运的做法彻底失败,让人好气又好笑。不知,这是否又对应着当年《黄飞鸿》系列“在功夫场面上引人叫好,在主题表达上却鲜少有人深究”的尴尬处境呢?所以我们能从这个结局里听出黄飞鸿,甚至是徐克在人物背后的一声冷笑。

影片除了一开始那场惊险刺激的伏击戏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打戏莫过于影片中段,鬼脚七分别使出佛山无影脚,严振东的铁布衫,和纳兰元述的布棍跟黄飞鸿对打,帮他恢复记忆的一段了。这场打戏起到了回顾与致敬前几部《黄飞鸿》的作用,当它出现时,等于在无形之中告诉观众——电影版《黄飞鸿》该走向完结了。

影片的公映日期是1997年2月1日,正值香港回归前夕,所以本片借黄飞鸿失忆后找寻自己身份,来反映当时香港人对自我身份的迷茫,以及对未来的焦虑情绪。而本片在当年斩获票房3030万港元,位居当年票房榜单第三名,仅次于《一个好人》、《97家有喜事》,这也为徐克版“黄飞鸿”系列电影画上了一个圆满且传奇的句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国荣给梅艳芳的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