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模式如果分为市场和销售分段模式,如何快速实现市场和销售的有机衔接呢?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营年度总结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国内外产业基本情况

(五)企业、合作社及交易市场

(一)国内外核桃进出口贸易情况

(二)国际市场形势与趋势

(三)国内市场形势与趋势

(四)产品的市场定位与目标人群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做“优”一产,好品种栽培出好果子

(二)做“强”二产,把好果子加工成好产品

(三)做“精”三产,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一)标准化核桃基地建设

(二)规模化有机绿色基地建设与认证

(三)产地标准化初加工建设

(四)加工龙头企业培育

(五)企业营销能力提升

(六)核桃产业支撑平台建设

(一)国内外产业基本情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核桃收获面积达130.43万公顷,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土耳其、墨西哥和伊朗,全球占比分别为48%、11%、10%、8%和3%,中国核桃收获面积全球占比较2018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全球核桃总产量421.5万吨,产量排名前五的依次为中国、美国、伊朗、土耳其、墨西哥,全球占比依次为57%、13%、7%、5%、4%,中国核桃产量的全球占比较2018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

图1 2018年世界核桃收获面积及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图2 2019年世界核桃收获面积及产量情况

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核桃种植面积达1.22亿亩,其中云南省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占43%,其次是四川、陕西、山西、贵州、新疆和甘肃,分别占14%、10%、7%、5%、5%和4%;从产量来看,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云南、新疆、四川、陕西、山东、河北、河南、贵州和湖北。

图3 2018年全国核桃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综上所述,中国核桃无论面积还是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一,且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云南作为中国第一大核桃生产基地,在世界核桃产业中的地位逐步凸显,具有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资源优势。

云南是世界深纹核桃的原产地,拥有世界最独特最复杂的栽培环境,最多样、最特异的品种资源,最优质最生态的产品品质。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山区人民的持续努力下,核桃产业已成为云南覆盖面最广、汇集群众最多、助力脱贫攻坚作用最大,生态效益显著、持续发展潜力最大的高原特色林草产业之一。初步具备了引领和主导全国乃至全球核桃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1.面积位居全国、全球首位,产量持续增长

云南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核桃与云南各民族的生存、繁衍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省以1995年为转折,启动了核桃种植基地建设工程,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2009年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后,核桃产业全面进入规模加大、速度加快的10年大发展期,年均新增核桃200多万亩。截至2020年底,全省核桃种植面积达4300万亩,约占全国35%;投产面积2600余万亩,进入盛果期1200余万亩,产量148万吨,约占全国28.7%,产业综合产值412.3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09.93亿元,第二产业160.45亿元,第三产业41.98亿元),已发展为全省第一大木本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均居全国、全球首位,产量持续增长。可以预见,在今后30年内,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替代云南核桃的冠军地位,核桃已经具备做大做强的产业基础和条件。

2.种植覆盖全省大部分区域,效益初步显现

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6个县(市、区)形成核桃种植产业,占90%,重点分布在澜沧江、怒江及金沙江流域,品种主要有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细香核桃、大砂壳核桃、鲁甸大麻核桃、云新、娘箐夹绵核桃等7个品系、占核桃面积90%以上。

目前,全省拥有各类示范基地283个,其中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8个,有机基地认定面积113.9万亩。凤庆、云县、永平、隆阳、腾冲、昌宁、大姚、云龙等12个县(市、区)的种植面积突破了100万亩,鲁甸、华宁、会泽、南华等25个县(市、区)的种植面积达到50-100万亩。2020年核桃产业综合产值412.36亿元,1000多万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200元,其中600多万主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1500元,核桃树已成为1000多万各民族难以割舍的“母亲树”“致富树”“希望树”“幸福树”,承载着云南高原人民大山般厚重情感。核桃不仅是广大山区群众增收致富重要产业,同时还兼具良好的生态效果,为云南的森林覆盖率贡献了7.5个百分点。

3.加工机械一体化持续推进,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云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种植和初加工保持核桃生态有机绿色品质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的通知》等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核桃产业稳步发展。2019年起,省级筹措资金900万元,在全省实施核桃初加工机械化一体化试点示范;2020年,又筹集1200万元在15个县(市、区)继续实施核桃初加工机械化一体化试点示范,建成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35条。同时抓住“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永平县完成村级标准化初级加工生产线8条、年产1万吨核桃加工生产线2条,新增核桃干果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凤庆县建成核桃采后处理清洗果加工站54个,正在建设51个,核桃清洗果处理率达66.2%,推进核桃产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建设。此外,大量社会资本不断进入核桃油、核桃休闲食品、核桃乳等深加工领域,形成了云南核桃绿色化、优质化、品质化、品牌化的核桃加工产品体系。

4.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品牌建设持续推进

全省有核桃企业4470家(加工型企业103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6家。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5家;核桃专业合作社5311户(加工型合作社1249家);核桃个体户15152户(加工型个体户1260户)。全省有5个县的核桃年产值超过10亿元,32个县超过1亿元。大理州被评为中国核桃第一州。漾濞、昌宁、大姚、楚雄、南华、凤庆、会泽、鲁甸8个县(市)获得“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荣誉,大姚县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第一个核桃生物产业基地县,凤庆县、永平县、漾濞县成为全省“一县一业”核桃产业示范创建县。

全省认定22项核桃地理标志品牌、商标,17个省级驰名、著名商标,23个名品优品;南涧县红云核桃、云南摩尔农庄、云南磨浆、维西县康邦美味等公司相继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果亮核桃仁”“红云核桃”畅销北京、上海、广东和泰国、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国内外市场,摩尔农庄“聪滋”牌核桃乳是全国第一个被中国航天员中心审核授权的航天级功能食品。

5.探索发展新模式,助力产业链纵深发展

大理州永平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营、群众参与”的思路,采取“互联网+”的模式,对永平(曲硐)传统交易市场全面改造提升,建设辐射滇西的集散交易中心,搭建信息化、现代化的交易平台,实现新老市场深度融合发展。临沧市凤庆县成功探索“水洗果联盟+大龙头+合作社(小龙头)+村集体+果农(基地)”的凤庆核桃产业发展“5+模式”,发动广大果农积极投身核桃基地建设及初加工标准化生产,使各利益主体与果农形成利益共同体。大理州漾濞县从核桃文化入手,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借助苍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光明村和阿尼么为主的古树核桃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年参观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00余万元,以此来带动核桃生产、加工和销售。

6.加大合作研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科研院所:以高原木本油料种质创新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木本油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木本食用油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昆明)、云南省核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产品质量检测平台为支撑,加强与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南大学、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中心等省外从事坚果研究开发单位的合作研究,在核桃良种选育、高效栽培和精深加工方面取得了突破,开发出系列新型核桃产品,审定良种6个、认定3个,注册登记园艺植物新品种1个;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

通过多年努力,建成全球深纹核桃种质数量最多的基因库,保存有深纹核桃特异种质1931份;选育出品质上有重大突破的云林系列核桃新品种;构建起从品种选择、水肥调控、病虫防控、树体管理、复合经营到采后处理全环节的山地核桃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开发出核桃多酚降脂粉、分心木速溶茶、粉末核桃油、蛋白肽、发酵饮品(酵素)、活性炭等各类新产品。

企业研发: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云南核桃行业的代表性企业,通过深入核桃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获得国家专利技术133项;正在研发核桃青皮、核桃花、核桃叶、核桃枝条等专利技术12项。目前,3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3个保健食品获得批准文号,2个产品获得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证书,3个产品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荣誉。

科技推广:云南省现已建立较为完备的省、市、县三级核桃技术推广体系,包括省级推广机构1个,机构人数18人;州市级机构14个,人数301人;县级机构99个,人数2541人。2020年科技推广转化投入资金3680万元,建立示范基地1200亩,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林农5829人次。

重大科研课题及项目:根据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的需求,省内各科研院所和企业围绕核桃产业关键技术环节开展系列研究工作,在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精深加工及副产物利用方面得到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20年度在研的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专项和省重点研发项目10余项。

核桃产业链包括为以核桃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体的生产经营链;配置以核桃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核桃科教支撑链;以核桃专用肥、专用药、专用机械为主的装备支持链;以科技、政策与产品供求信息宣传发布及产品网上交易平台、专家咨询决策系统为主的核桃信息服务链;以核桃园艺观赏与休闲、民族音乐歌舞绘画、博物馆等为主的核桃文旅传播链;以产业政策、经营体制与组织方式为主的组织保障链;共同构成了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总体上看,初步形成了从生产经营链到科技支撑链、装备支持链、信息服务链、文旅传播链、组织保障链构成的完整核桃产业链条。但存在各个链条支撑力不强、配合度不高的症结,整体“小、散、弱、乱”问题突出。云南核桃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补齐补强下述六个链条,着力打造具有国内外市场强劲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才能种出优果,产出名品,卖出优价,获得高效。

生产经营链。目前,核桃种植环节普遍管理粗放、单产低,种植标准化率、采后处理机械化率低,难以产出高性价比的优果优品;加工环节存在加工水平低、规模小,增值潜力远未发挥出来,无法形成龙头或优势企业对产业的强势拉动;营销环节存在品牌打造不到位、市场知名度低、供求信息不通畅、线上线下交易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核心竞争力弱,难以取得市场话语权。

科技支撑链。缺乏提高核桃产业竞争力的科技成果;林农等各类经营主体接受科技成果积极性不高,科技成果、科技人员进入广大山区老百姓及企业的动力不足,科技成果难以得到有效转化。

设备支持链。我省在核桃种植及采收加工专用设备方面研究基础薄弱,采收机、脱青皮机、无烟烘烤设备、分级吹空设备的研制与应用未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且推广乏力,难以支撑产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信息服务链。我省在核桃产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在产业多媒体宣传推介,互联网科技、政策与产品供求信息宣传发布及产品交易等方面做的工作很少,云南核桃产业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发展,不能通过信息的高效传播吸引国内外各类生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来助力产业发展。

文旅传播链。核桃与云南各民族的生存、繁衍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深厚的核桃烙印,是我们云南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我省在核桃文旅建设方面才开始起步,多地开展核桃文旅传播试点建设,漾濞、大姚在全国率先建起了核桃博物馆,展出了较丰富的本土核桃文化;大理光明村依托古树资源建成万亩核桃休闲庄园,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组织保障链。全省核桃种植分散,90%核桃种植以农户为主,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集中度不够,产品同质化程度突出;政策扶持体系不健全,持续投入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招商引资力度不大。

云南省核桃产品类型主要为核桃干果、仁、乳、油和休闲食品,还有少量的工艺品、核桃蛋白粉、粉末油、胶囊、核桃仁营养早餐、分心木、活性炭、染发剂等。目前,全省核桃干果产量达148万吨,其中:54万吨用于加工,加工率为36%(不含无烟烘烤直接销售的干果)。总体处在以销售干果原料为主的初级阶段。

不同产品类型及其所占核桃干果产量比例如图4所示。

图4 核桃产品类型及比例

(五)企业、合作社及交易市场

全省有13个州市有核桃企业分布,共计4470家,16个州市核桃企业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大理州1243家,临沧市576家,楚雄州537家,保山市483家,普洱市341家,丽江市277家,怒江州229家,迪庆州212家,昭通市207家,昆明市108家,玉溪市77家,曲靖市75家,红河州42家,德宏州32家,文山州17家,西双版纳州14家。

全省共有核桃专业合作5311个,16个州市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大理州865家,临沧市860家,昭通市679家,普洱市630家,迪庆州497家,楚雄州458家,怒江州411家,保山市268家,丽江市195家,曲靖市138家,昆明市107家,玉溪市83家,德宏州69家,文山州28家,红河州20家,西双版纳州3家。

全省核桃交易市场共100余个,交易量大于33万吨,交易额超100亿元。丽江市核桃交易市场多达44个,其次为大理州24个,临沧市25个,楚雄州18个;大理州的交易量最大,其次为楚雄州、丽江市、曲靖市;大理州交易额最高,其次为楚雄州、丽江市、曲靖市。对于148万吨的全省核桃产量而言,交易市场数量虽多但整体交易量较小,总体交易量仅占产量的22%左右。

图5 核桃交易市场分布情况

目前,永平县以“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建成现代化核桃交易中心,搭建“线上交易、线下交割”的现代交易新模式,配套建设了3.65万平方米以核桃产品为主的特色商业街区—“永平核桃坊”,已签约核桃经营户56户;与京东、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构建永平核桃电子商务平台,引进云南农垦集团电商公司,开发电商平台“收果宝”,在册用户1000多户,实现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凤庆县支持企业“互联网+核桃”经营模式,顺宁坚果公司等通过知名网络电商平台,开设淘宝、1688批发网、拼多多等网店组织销售。

2020年,省林草局编制了《云南省“十四五”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规划,制修订《云南山地核桃提质增效技术规程》《云南核桃产业技术标准》等系列标准,联合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关于着力打造具有国内外市场强劲竞争能力的核桃产业体系的意见》等政策。加强核桃产业顶层设计,提升核桃产业促进林农脱贫增收的水平,积极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规划引领和组织保障。

多年来,省林草局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发达地区及省内开展了以森林生态产品展销洽谈、主题推介、产销对接、线上直播宣传等多种形式结合的展会活动,签订意向销售订单及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永平县采取核桃收储贷款贴息、销售额度上亿的核桃企业给予奖补等措施,鼓励县内具有出口资质的核桃产业企业拓宽国际市场。由县国资公司、永平博信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县域内10家核桃民营企业,共同成立融资担保基金,为核桃收购提供流动资金。凤庆县创新银政企合作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撬动金融资本参与核桃产业建设。采取用省级奖补、县级涉农资金为资本金,撬动8倍农发行长期贷款,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解决融资难题;采取政府注入产业风险金,以小龙头为主体,以小龙头企业与大龙头企业利益联结为基础,撬动农商行、农行贷款,破解小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保障瓶颈,保障小龙头企业运转;通过实施林业贷款贴息,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加速企业高效运转。

省委、省政府设立“绿色食品牌”发展专项资金,推进从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到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的全产业链打造,支持“绿色食品牌”八大重点产业发展。2020年,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在“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方面,给予永平、凤庆两县各3000万元资金支持;国家林草局及省林草局支持核桃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省林草局统筹资金用于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技术项目和核桃提质增效技术标准、产业技术标准等标准制定工作。

近年,我省核桃销售价格不断走低,果农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有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和总量增加等原因,但最主要原因是核桃产品供给质量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低质低端供给过剩、高质高端供给不足形成很大反差。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十分突出,生产成本增加正在不断地挤压果农的盈利空间。产业没有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整个产业体系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要求仍不相称。

一是企业小、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我省有4470余家核桃企业,但缺乏全国知名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实力不强,龙头带动效应不明显,标准化程度低,深加工能力不足,收储能力弱,市场销路不宽等问题。由于无大型知名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组织化程度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致使全省的核桃产品质量、成本、价格的竞争力不强。

二是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云南核桃主要是深纹核桃,品种好、品质优良,但是后期的处理环节一直是云南核桃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比如清洗、脱青皮、烘干等加工环节,规模化和标准化不完善,导致我省核桃产品的稳定性、均一性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标准体系落后,不利于云南核桃“走出去”。急需从种植、采摘、初加工到深加工建立一系列的标准。

三是加工规模小、技术落后,产业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云南核桃产业规模大,产量逐年提升,仅依靠一产难以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云南核桃深加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且主要以生产核桃乳为主,对核桃消耗量不高。对大量消耗核桃原果经济效益好的粉、油、休闲食品研发力度相对滞后,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不多,难以实现产业效益的充分发挥。

四是机械化程度低。云南核桃以山地栽培为主,采收机械化程度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核桃生产成本逐年上涨。以凤庆、昌宁、永平、漾濞、南涧、大姚5县为例,上树采收、捡拾、脱青皮、烘烤每公斤核桃干果平均成本在6元左右,比美国加州高4元/公斤,比新疆等产区高2—3元/公斤。采后去壳取仁以手工剥壳为主,平均成本3元/公斤,比新疆高1.5元/公斤。此外,云南核桃成熟期正值雨季,由于智能化、标准化无烟烘烤比例只占20%,人为凭经验控温无烟烘烤占30%左右,有烟(柴火或煤)烘烤占50%左右,烘烤设备和技术普及率低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达到中、高端市场和大型采购商的标准。

五是基础条件差,单产较低。一是品种混杂。核桃的快速发展时期,由于良种苗木数量供应不足,导致引种不科学、外地购苗、品种杂乱现象极为普遍,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做得不够,良种与适地栽培没有有机结合,出现核桃成林不丰产的现象。二是组织化程度低。云南核桃大多种植于山地,均采用传统种植管理模式,集约化、组织化、设施化程度低。目前挂果面积约2600万亩,平均亩产仅50余公斤,与新疆的平均亩产214公斤,美国的平均亩产221公斤差距较大。

总之,我省的核桃生产和初加工基本上还停留在种植锄头挖,脱皮镰刀砍,取仁锤子敲,干燥太阳晒(或是土法烘烤)的落后生产方式上。核桃初加工以作坊式手工为主,核桃机械化生产水平低下,机械化程度仅为20%—30%。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外观、质量参差不齐,达不到市场标准。

(一)国内外核桃进出口贸易情况

1.中国核桃进出口贸易情况

根据全球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Database)统计,2019年度中国向世界各国出口的带壳核桃果数量为6.04万吨,占全球交易数量的12%,出口的核桃仁数量为1.91万吨,占全球交易数量的6%。近5年来,向世界各国进口核桃壳果数量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1730吨上升到2019年的1.08万吨,核桃仁进口量则从2015年的2865吨到2018年下降至589吨,2019年又反弹回2054吨。

核桃壳果出口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巴基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叙利亚,出口量分别为3.84万吨、8200吨、5000吨、4500吨和1000吨;近5年中国核桃壳果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量增长最快,增速达764%。核桃仁出口量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德国、俄罗斯、日本和土耳其,出口量分别为1万吨、1400吨、1300吨、1200吨和1000吨;近5年中国核桃仁对俄罗斯出口量增长最为快速,增长率达129%。核桃壳果和仁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一致,为智利、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

2.云南核桃进出口贸易情况

根据昆明海关统计数据(表1),2020年,云南核桃壳果进出口总量达1742吨,进出口总值669万美元;核桃仁进出口总量797吨,出口总值340万美元。核桃壳果按交易量排序分别为越南、智利、阿联酋和美国,核桃仁按交易量排名前5的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阿联酋、意大利、马来西亚和沙特阿拉伯。

(二)国际市场形势与趋势

随着全球人口和收入的增长,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日益旺盛,保健和护肤产品不断采用核桃作为原料,这都促进核桃市场蓬勃发展。2019年全球核桃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59.2亿美元。具体如下:

全球核桃行业市场区域分布如下,其中亚洲地区占比为63.5%,北美地区占比18.6%,欧洲地区占比13.7%。

2019年全球核桃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未来世界核桃行业分布走势预测如下,亚欧地区市场份额将会提升,北美地区占比将会下降,预计到2026年亚洲地区市场份额为64.2%,北美地区占比17.9%,欧洲地区占比12.3%。

年世界核桃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随着核桃需求的不断扩大,全球核桃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到2026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9.1亿美元。具体如下:

年全球核桃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三)国内市场形势与趋势

我国核桃长时间一直以来处于上涨的态势,2019年国内核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79.4亿元,同比增长约5.73%,预计未来核桃市场在需求推动下仍有持续上涨的空间。

年我国核桃行业市场规模走势

2.产量与消费增长情况

据统计,2019年,国内核桃产量达到391万吨,同比上涨约5.1%,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增产趋势。

国内市场上,核桃需求量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发达的物流网络也进一步促进了跨地区的核桃消费量,2019年,国内核桃表观销量达到383.7万吨,连续多年处于上升的态势。

我国一直是核桃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的产量基本能满足国内的需求量,产销率基本在100%左右,每年虽然有大量的核桃进出口,但总体的进出口量相比于国内的产销规模较低,国内市场基本保持供需平衡,不过近年来出口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率。

年我国核桃行业市场销量走势

年国内核桃市场产销率走势

2015—2019年期间,中国核桃产量逐年增加,核桃价格出现连续下滑,优质优价的市场特征日趋明显,进出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标准化产品效益更高更稳。

年四个主产省区的核桃批发价格走势

(1)国人日益增强的健康生活与消费观念,将推动我国核桃产业更好地发展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健康生活和消费的观念日益增强,对核桃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美容效用倍加青睐,对核桃的消费需求随之增加,消费比例不断上升,每年消费的核桃比整个欧盟的消费总量还要多。在核桃消费量日益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核桃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必将刺激国内核桃生产者为迎合消费者需求而不断开发新的核桃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丰富食品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促进未来我国核桃产业更好地发展,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2)核桃油消费成新宠,未来将成为国家食用油安全的重要补充和保障

核桃油中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还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污垢杂质”,净化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喜欢食用核桃油,目前已成为一种消费趋势,这一点可以从美国将核桃油指定为宇航员食品得到佐证。目前我国的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达70%,国家粮油战略安全易受到威胁。而受土地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仅仅依靠草本油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核桃油为代表的木本油料对我国的食用植物油安全将是重要的补充和保障,开发潜力巨大。

(四)产品的市场定位与目标人群

常见核桃休闲食品有琥珀核桃、蜂蜜核桃、核桃糖、五香核桃、脱衣核桃仁、枣夹核桃仁、核桃糕点等,因其营养丰富、种类多样、风味独特,广受消费者喜爱,已成为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日常生活消费品。国内市场以东部发达区域为主,主要消费群体以80、90、00后年轻白领为主,2019年消费额为207亿元,且呈快速增长态势。影响购买主要因素为口味、食品安全及品牌,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对产品的个性化、品质化、健康化需求日趋明显。

我国2019年食用油消费总量为3338万吨,其中自产1202万吨,其他为进口,作为补充,核桃油市场空间较大。大量研究表明:相较于草本食用油,木本油料对人体更具营养保健功效。随着健康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以木本油料为主的高档油的关注度和销量持续走强,油橄榄油风靡全世界,油茶油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核桃油开发潜力巨大渐成市场共识。核桃油功效成分丰富,对不同人群有不同营养保健功效,可针对不同人群健康需求,开发专用核桃保健油脂。同时,还可开发糕点专用油、粉末核桃油(替代咖啡植脂末,全国速溶咖啡中植脂末的年消费量在180万吨左右)、冰激凌专用油等专用油脂。

近年来,植物蛋白饮料异军突起,成为饮料行业增长最快的子行业,市场规模已超千亿。核桃蛋白饮料以益智、健脑、改善记忆功效为支撑,产品市场认可度和销量持续增长。养元公司打造出四大核桃蛋白饮料产品矩阵,极大地拓展了市场,旗下领军品牌“六个核桃”2019年销售额过100亿。研究表明:核桃蛋白具有分子量小、链短,易于人体吸收,且氨基酸全面,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尤高,相较动物蛋白,核桃蛋白中的精氨酸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是开发“植物奶”及蛋白粉的最佳原料之一。“植物奶”营养功效独特、产品安全性突出,作为动物奶的替代或补充,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云南地区的核桃具有果大壳薄、品质优良、味正清香、食味香醇、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对云南省核桃产业的国内竞争力优劣势进行分析,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产品品牌认同度偏低

中国使用核桃产品的主要有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洽洽、每日坚果、华味亨、阿明、来伊份、口水娃和天喔等品牌,核桃乳品牌主要有摩尔农庄、磨浆、六个核桃、漾宝、滇鲜、郝思嘉等品牌,其中:属于云南本土核桃企业的仅有摩尔农庄、磨浆、郝思嘉、果亮、东方红等,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严重影响着云南核桃相关产品的销售。消费者对于云南省本土核桃及其制品品牌的认可度明显低于对于省外核桃及其制品品牌的认可度。

2.营销渠道广泛但尚未实现规模化

云南省核桃产品的销售渠道较为广泛,有走量的贸易集市,有实体店,也有网上商城,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就云南核桃乳销售渠道而言,摩尔农庄官方网站和磨浆公司官方网站均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天猫、京东等在线商城的连接;同时,沃尔玛、家乐福、山姆会员店等大型超市也积极与线上销售平台联合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产品的销售。但云南尚未形成规范、大型的核桃交易市场,使得销售网络不完善,严重制约着云南核桃产业的长远发展。

3.营销策略多样化但宣传区域过窄

从企业的销售策略来看,云南省的核桃加工企业积极打造“有机”核桃产品,注重品牌宣传。但与国内知名核桃企业营销相比,其宣传手段较为单一,宣传区域过于狭窄,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在销售策略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对自身产品的定位以及精准化定位。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衔接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核桃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采取管用、实用和能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以质量效益提升为核心,创新组织方式,全产业链布局,突破关键环节,补齐发展短板,整体协同推进,扭转云南有好核桃没有好产品,有大产能没有大品牌的被动局面,构建有强大竞争力的云南核桃产业体系,使之成为世界一流的核桃产业。

到2025年,生产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动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具有国内外强劲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核桃产业成为千亿元的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产业,以及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我省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优质核桃产地,将核桃产业打造成支撑云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2025年,面积稳定在4300万亩,产量320万吨,核桃产业综合产值达1060亿元。

1.第一产业:至2025年,核桃种植规模稳定在4300万亩。其中集约经营型面积1100万亩,力争平均亩产干果达到150公斤(青皮果600公斤);庭院经营型面积1500万亩,平均亩产干果达到80公斤(青皮果320公斤);生态经营型1700万亩,平均亩产干果达到30公斤(青皮果120公斤);干果总产量320万吨,农业产值320亿元。

2.第二产业:至2025年,实现年加工干果320万吨,其中:干果销售30%,果仁销售30%,油原料20%,其他食品原料20%,加工总产值517亿元以上。

3.第三产业:至2025年,包括包装仓储物流、农资(肥料、机械、农药等)及科技服务、文旅、电子商务、市场交易、市场营销及金融服务等综合收入,实现产值223亿元。

4.增收致富:2025年,核桃主产区收入逐年递增人均达3000元。二产带动30万以上人员实现就业,并成为核桃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围绕上述设定的核桃产业发展目标,2025年实现并达到如下主要指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紧扣创新驱动这一根本动力,以新的良种、技术与产品,新的经营主体与营销平台,新的管理方式与保障措施等,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新时期,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理念,整合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加大交流合作力度,提升我省核桃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核桃产业牵涉生产、经营、市场、科技、政策、服务等诸多方面,坚持科技与生产、生产与市场、政策与服务协调发展,促进各方面强有力的支撑及高效配合,提高整体效益与竞争力。

实行一二三产业协同、联动、融合发展。一产降低种植采收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提供高性价比的优质原料;二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三产提升产业综合支撑服务能力,扩大产业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提高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

(一)做“优”一产,好品种栽培出好果子

从根本上改变核桃只栽不培、只收不管的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适用技术集成,制定和推广符合山地实际,符合集约化、庭园化、生态化分类经营标准的“适种、适地、适法”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建设标准化基地。

按照早实、晚实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对过密低产林,采取大树移栽、整形、修剪、育冠等技术措施进行改造。

按照“适地适种”和市场需求的原则,至2025年完成对实生、混杂、不适应当地环境的低产林木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改造。建立标准化的主栽良种采穗圃,保证良种穗条扩繁需要。

加强水源及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冬春灌溉。根据树体需肥规律,基肥追肥相结合,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水肥一体相结合。推广林下种植以耕代抚培肥土壤;鼓励林下养殖增加有机肥料。

建立省、州、县“专家+技术能手+种植基地”技术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指导种植基地提质增效改造。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对经营主体有关人员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措施的适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种植园区水、电、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

积极培育新主体,由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核桃托管经营,以合同方式,将分散种植的核桃集中经营管理,实现“小块并大块”,有利于集中连片组建基地,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

7.实施初加工机械一体化建设

以全省核桃主产区为重点,推广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示范建设,加快“机器换人”步伐,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桃干果品质品相,逐步解决云南核桃产业“卡脖子”难题。

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申报种植基地和各类产品绿色认证、有机认证、无公害认证、森林食品认证、清真食品认证。

(二)做“强”二产,把好果子加工成好产品

加快实施核桃产品机械化、有机化、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生产。到2025年,核桃加工业实现重大跨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发展,引领全国核桃加工业发展。

1.工业化加工提升附加值

以工业生产模式推进核桃产业建设现代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将品相不好但品质优良的“残次”“等级外”核桃干果精深加工,制作高端食品、高端油品,实现优质优价。

2.加快核桃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大力发展品类多样、绿色生态、特色鲜明、高原地域文化浓郁的休闲、餐饮食品加工。着力加快核桃纯油、复配油、调和油等油脂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稳步推进蛋白粉(肽、饮料)、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加快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木本油脂市场份额,全力打造云南深纹核桃精深加工产业新高地。

3.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集群

按照生产要素集聚,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核桃龙头企业,着力引进培育有实力的核桃油等加工企业,加快漾濞、永平、凤庆、昌宁、楚雄等核桃产业园建设,构建生产企业集群。

4.发展核桃专用机械设备制造

依托科研单位和机械制造企业,研发、制造核桃加工集成配套设备。核桃生产、采收、初加工、储藏、保鲜、包装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设备购置纳入农机政策补助和“三化”改造补助。

(三)做“精”三产,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任务,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实体经济服务体系。

1.加强核桃市场体系建设

在核桃主产区加快构建核桃交易中心,打造具有现货交易、电子交易、跨境贸易、电子结算、综合信息、金融服务、初精加工、会展拍卖、检验检测、仓储物流、冷链贮运、生产资料采供等综合功能平台。建设以云南核桃为主的森林生态产品网上商城,提升核桃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电商覆盖率。用好滇沪、滇粤扶贫协作机制万企帮万村平台,拓展核桃产品市场渠道。

2.加强核桃品牌体系建设

加快形成云南核桃区域品牌、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塑造云南深纹核桃形象,逐步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形成稳定的市场份额。推进全省统一的“云南深纹核桃”区域品牌申报认证。全省统一制定区域公共品牌的授权使用、监管保护和推广宣传实施办法。加强“漾濞泡核桃”“大姚三台核桃”“鲁甸大麻核桃”“昌宁细香核桃”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使用监管和宣传推广。挖掘云南核桃文化价值,讲好云南核桃故事,提升云南深纹核桃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强核桃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参照国际标准、有机标准、森林食品标准、尽快构建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云南核桃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追溯体系以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加强对企业及经营主体种植、初精深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全程质量安全监管。

4.加强核桃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一二三产业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构建核桃全产业链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核桃为主的林草产业科学、系统、完备的统计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快建设以核桃为主的林草产业数据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5.加强核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经营主体、合作社、企业信贷投放额度,拓展抵(质)押种类,探索保险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加快仓储物流建设,建立核桃收储贴息机制,有效解决核桃加工和收储季节性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6.加强核桃文旅融合发展

立足核桃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核桃文化,深入推进核桃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世外桃源”、网红旅游目的地,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建设特色核桃乡村,把核桃资源、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探索核桃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一)标准化核桃基地建设

基地种植按照“适地、适种、适法”的原则进行布局,重点向适宜区的50个县集中,并实施分类经营。全省核桃种植面积稳定在4300万亩,其中集约经营型面积1100万亩,庭园经营型面积1500万亩,生态经营型面积1700万亩。

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种植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从2021年开始,每年扶持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开展集约化经营提质增效改造,至2025年完成1000万亩改造。达产年亩产干果150公斤,鲜果优质率达85%以上,种植综合效益增长1倍以上。

根据核桃适宜区各县(市、区)林地资源现状以及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安排在全省核桃产业面积、产量、产值前50名的县(市、区)。

(二)规模化有机绿色基地建设与认证

结合提质增效工程,鼓励、引导、扶持企业,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依托第三方认证机构,政府、企业合力推进有机、绿色基地建设与认定工作。到2025年,全省有机基地认证面积达200万亩,有机核桃认定60项。布局在除西双版纳州外的15个州、市。

(三)产地标准化初加工建设

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等经营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在核桃提质增效重点县建立产地标准化初加工及配套冷链仓贮设施。至2025年,推进脱青皮、水洗、风干、烘烤、分选等初加工环节的机械化、标准化、数字化,实现全省核初加工一体化机械加工率达35%以上。重点布局在50个核桃主产县。

(四)加工龙头企业培育

培育和做精做优一批受众面广、产品特色鲜明、消费群体稳定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大力发展核桃特色初、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核桃产业链条。至2025年,培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15家。重点培育国家级、省级核桃龙头企业。

(五)企业营销能力提升

引进知名营销与品牌策划公司,加强对企业营销与品牌打造人才的指导和培训;加强我省核桃企业省内外市场建设,拓展东盟、日本、美国、欧盟、中东地区等营销市场,发展跨境电商,加大核桃产品出口。到2025年,培育3个国内知名的云南核桃商业品牌。加大物流仓储建设,推进核桃大宗贸易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六)核桃产业支撑平台建设

1.科技与信息支撑平台

建设产学研高度融合的核桃产业科技与信息支撑平台,在已建核桃资源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核桃信息采集平台的基础上,搭建核桃产业数据公报、物联网系统、产品质量追溯、核桃产业投融资、产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全产业链信息及服务共享平台等大数据系统,建立核桃产业科技示范、推广、培训网络。

2.社会化服务与宣传营销支撑平台

引导建立和完善核桃专用农资、农机、病虫害防控、基地管护、采收加工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公司、协会等),建立服务标准,开展精准服务。与主要电商平台联合共建“云南深纹核桃销售与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传播方式宣讲云南核桃环境美、品质佳、生态优、情感真,讲好云南核桃故事,不断扩大云南核桃国内外影响力。

3.产品质量服务与监管平台

依托“国家林业局经济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昆明)”,开展云南省核桃产品质量监测,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核桃产品上市交易和消费。依据国家、省相关食品法规或管理办法,依法对核桃产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省林草部门督促指导、州(市)林草局负总责、县(市、区)林草局具体抓落实”的核桃产业新业态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制。省林草局加强对核桃产业工作组和专家组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其职能。各地要建立核桃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主导、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多方合作的工作协商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核桃产业发展趋势,及时研究解决核桃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强化政策支持,挖掘发展潜能。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协调省级有关部门加强统筹指导,引导各级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在适当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贷款利率、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等方面,加大对核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吸纳社会和金融资金投入核桃产业建设。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研究建立核桃收储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带动金融资本参与核桃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金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对核桃“一县一业”监督指导,更好地带动核桃产业的发展。

培养和壮大一批专门从事核桃生产经营的队伍,加强科学种植和管理的技术推广;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从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人才队伍培养入手,联合科研院所、地方各级政府的基层农林行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和合作社的种植大户等;做好新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如新种质的创制、良种推广、种植水平精细化管理等,将核桃及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将核桃产品多元化;加大技术服务和流通销售的帮扶力度,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省建立龙头企业绑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定种植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分工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联合体,实现对具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核桃种植户全覆盖帮扶,推进组织化发展,让千家万户的“小核桃”变成具有抵御市场风险的“大核桃”。

充分挖掘云南核桃经济、商业和文化价值,结合历史、人文、民俗、生态、健康、现代等元素,突出生态、安全、绿色、健康特点,加大云南核桃在各类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的宣传。通过组织、参与国际国内展销会和原产地推介会,讲好云南深纹核桃故事,不断提高云南核桃的市场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和占有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差异市场策略就是推出一种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