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爆火的体育旅游到底是什么?

人民网南昌12月10日电 近日,“寻访古村记乡愁”定向系列赛(江西瑞金站)在江西省瑞金市九堡镇密溪古村举行,比赛吸引了赣南各县市区300余选手参加。

本次活动包含篝火晚会、美食节、脐橙采摘、定向赛、趣味淘金等活动。

密溪古村以客家民居、文物古迹和传统客家文化风俗比较集中而著称,较完整地反映了明清时期赣南客家村庄风貌和特色风情,有“明清古建筑的乡村博物馆”之称,2003年7月评为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此次比赛由瑞金市委、瑞金市人民政府、赣州市体育局主办,旨在推动“体育+旅游”,将瑞金优质旅游资源、与乡村建设及体育运动有机结合,展示红、古、绿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秦海峰 江丽 崔晓燕)

(责编:邱烨、黎中元)

被传公司遭破产清算?途牛:造谣者刘某已书面道歉

4月30日消息,针对网上流传的途牛破产清算的传闻,途牛今日回应媒体称,公司目前运营正常,已经定位到造谣者,正在做对外发文的准备。随后途牛发文称,刘某于4月24日上午8点59分在微信群里面发布了关于途牛的谣言。后经多方努力,查询到了谣言的编写者刘某。刘某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积极弥补自己的过失,向途牛道歉。

中宣部、文旅部会议:“五一”假期各地景区应安全有序开放

据文旅部官网信息,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27日召开2020年“五一”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今年的“五一”假期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旅游小长假。

文旅部:游客“五一”出游热情非常高涨

文旅部部长雒树刚介绍,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有三个因素在叠加。第一,广大的游客居家防疫已经相当一段时间了,“五一”出游的热情非常高涨。

文旅部:全国近70%的旅游景区已有序开放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70%的旅游景区已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有序开放。但另一方面,现在还是疫情防控期间,疫情防控压力还不小。

北京将有序推动旅游市场复苏

4月30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将有序恢复都市旅游、乡村旅游,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推动北京市旅游市场复苏

北京发布健康出行提示:不建议长途和国际旅行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及一些不确定因素,北京建议市民以京郊和京津冀周边短途旅游为宜,以室外活动为主,在人员较少的空旷地带、郊野公园等处游玩,以家庭游为主,不建议长途旅游和较多人群聚会,不建议国际旅行,不要前往疫情仍严重的境外国家和地区

北京这六类行业暂不开放,集中在文旅体育行业

在5月2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应疫情防控需要,北京市采用清单管理方式,有六类行业暂不开放。主要包括六类:影剧院、歌舞娱乐场所、游戏厅、网吧、KTV、小区内外棋牌室、娱乐室暂不开放;篮球、足球、排球等团体项目及柔道、拳击、散打等对抗项目暂不开放;游泳场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的体育健身场所及各类健身场所的淋浴设施暂不开放;以室外游览为主的自然山水景观类等级旅游景区中的室内场所,如溶洞等,和以室内游览为主的人文景观类等级旅游景区暂不开放;高风险旅游项目以及玻璃栈道暂不开放;跨省(区、市)和出入境的团队旅游业务及“机票+酒店”旅游业务暂不开展。

北京发放5000万元惠民消费券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的补贴商户涵盖图书音像、文艺演出、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教育娱乐、文创产品、文化体育七个领域。

北京“解封”:市民抢完机票抢酒店,囤酒店需求大涨650%

自4月30日0时起,北京突发公共卫生时间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对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出差返京人员,不再要求居家隔离14天。携程北京用户抢购高星酒店券数大涨650%,北京、秦皇岛、杭州、上海、丽江、三亚、厦门、安吉、宁波,成为“囤酒店”热门目的地。

5月1日起,北京酒店不再主动提供“六小件”

4月27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宣布《北京市宾馆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录》 将从5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今后北京市宾馆不得主动提供以下六类一次性用品: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根据5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旅馆经营单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的,将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湖北:支持文旅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债等直接融资

湖北省发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恢复振兴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文旅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和商业票据等方式直接融资。

湖北:鼓励周末罚款了25亿福林(约610万英镑)。GVH认为)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2 或

近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标志着贵州全面开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综观《意见》,目标、思路、措施清晰,特别秉持大开放理念对贵州旅游的“全域”化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在《意见》里,全域旅游不仅仅是地域概念,其已扩展到了旅游业与工业、商业、农业以及交通设施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协调发展思维体现得更加充分,在完善旅游产业链上令人耳目一新,贵州旅游产业化的蓝图令人振奋。

旅发大会助推贵州旅游发展

贵州从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连续15年召开全省旅发大会,实现了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提升一座旅游城市、推出一批旅游景区的目标,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最有效措施。

西江千户苗寨、百里杜鹃、青岩古镇、安顺屯堡……一处又一处养在深闺的美景,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名扬四海的产品,挑起了推动贵州旅游后发赶超的大梁。

2016年至2019年,全省接待外省入黔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跃居全国第3位,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增至11.6%,贵州旅游发展进入中国旅游第一方阵。旅游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

每一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都以造福一方百姓作为使命。

近年来,贵州把发展高质量乡村旅游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工程,让更多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一大批旅游扶贫项目,在历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签约落地贵州,让贵州成为旅游投资兴业的福地,旅游红利惠及贫困群众。

一大批旅游采购合同,在历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缔结,农产品、非遗产品、手工艺品等借力旅游行销全国。

一个又一个乡村,在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推动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并探索出乡村旅游扶贫的多种路径。

第一,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其它地区以山地、丘陵和盆地地形为主。在这种地形环境下,贵州的旅游景点还是很多的。截至2017年,贵州有71个风景名胜区,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就有18个,5A级旅游景区有5个,4A级旅游景区近百个。在贵州比较著名的旅游景区有黄果树瀑布、龙宫风景区、小七孔、梵净山和西江千户苗寨,随着贵州旅游景区的不断开发,贵州旅游的潜力巨大。


第二,贵州的交通越来越便捷。

近年来不仅贵州旅游开发速度快,贵州的交通也是在大力发展,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贵州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硬化路”,民航机场9个市州全覆盖,“市市通高铁”深入推进。

“十三五”,贵州综合交通预计完成投资8873亿元,5年新增高速公路2486公里,2020年底总里程突破7600公里,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同时,贵州还建成世界级桥梁18座,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50座、前10名中有5座在贵州,实现从“地无三里平”到“桥梁博物馆”的华丽转身。

航道方面,建成航道298公里,千里乌江全面复航,全省通航里程达3957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突破1000公里,位居全国14个非水网省份第一。

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超过1400公里,与全国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及重要客源地城市实现全联通;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2019年突破3000万人次。

如今的贵州,俨然已经成为全国的交通枢纽。正是因为贵州的交通如此便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省游客来贵州旅游。

第三,旅游宣传力度大。

近年来,贵州非常重视旅游的宣传推广,不仅在国内的推广力度大,国外的推广更是丝毫不懈怠。2017年,“多彩贵州·风行天下”的主题营销不仅在全国各地打响,更是随着“一带一路”的路线一路向西推广至西欧各国。而“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推介活动不仅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推广,贵州旅游宣传片还亮相到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更是在美国CNN、纽约时报、法国国家电视二台等国外媒体上“独领风骚”!


由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云贵高原,这里海拔相对较高,夏季非常凉爽,是我国的避暑胜地。2018年,贵州对广东省、广西自治区、福建省、湖南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这10个省市的游客发出了“邀请”,只要是这十个省市的居民,凭身份证就能享受全省景区5折优惠、高速公路通行费用减半等优惠政策。正好这十个省市有80%位于长江沿线,其省会都是“火炉城市”,夏季热浪难挡。

贵州晴兴高速公路江西坡互通  徐忠庆 摄

旅游+体育,为“山地公园省”注入新内涵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境内占比92.5%的山地和丘陵,与清新的空气、凉爽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的理想之地。

多年的发展,使得贵州山地户外运动沉淀了众多品牌赛事,贵阳国际马拉松、紫云格凸河国际攀岩节、环雷公山超百公里跑、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娄山关海龙屯山地户外挑战赛等,纷纷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落户贵州黔西南。一年之后,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大会登上历史舞台,与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比翼齐飞。在大会的助推下,贵州借力大山又跳出大山,体育旅游所彰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活方式,正日益成为贵州山地旅游快速增长的支撑点之一。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100个生态体育公园、100个汽车露营基地、10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建设,贵州以打造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为突破口,积极开发高桥极限、洞穴探险、路跑健身、山地骑行、户外拓展、水上运动、冰雪运动、低空运动等体育旅游特色业态。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发展,正日益为“山地公园省”注入新内涵。

自2020年5月19日推出“一码游贵州”智慧旅游平台以来,总访问量已突破1亿人次,累计用户超1000万人,入驻商户2.7万多家,实现5A级景区票务数据接入全覆盖,4A级以上景区实现智慧化管理。

2020年以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贵州通过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帮助旅游企业纾难解困,推出“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期让更多的游客来分享贵州山地旅游的精彩和美丽、安全与健康。统计显示,“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上线半年来,访问总量超过8840万人次,累计预约门票量164万张。

2020年9月21日,以“旅游新使命 健康新生活”为主题成功举办第十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此次会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效果明显。

组织开展7场“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和“贵人黔行”主题活动。

推出十大研学基地、十大康养度假旅游基地、十条长征旅游徒步线路、十条夜间文旅消费集聚街区、十大民族特色美食、十大网红旅游打卡点、十大特色民宿、20家长征路上好民宿和100个游客最喜欢的特色旅游商品。

宣传推介贵州10大主题100条精品旅游线路、1800条贵州安心跟团游产品和200多条贵州自由行产品。

省文化和旅游厅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优秀组织奖和2020年国际山地联盟“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奖”。

旅游品牌打造实现新突破

2020年,贵州旅游品牌打造实现新突破,赤水丹霞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六盘水市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乌当区、百里杜鹃管理区、雷山县和荔波县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贵阳市、遵义市成功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铜仁市荣获“中国最美生态康养旅游名城”,“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获得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西江苗寨通过5A质量景观评审,百里杜鹃管理区、万山区列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26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列全国并列第2位,贵州省旅游商品荣获2020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和202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共5金9银13铜。

2020年,全省艺术创作数量大精品多。

聚焦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创作艺术作品1万余个,《腊梅迎香》《村里那些事》《锦绣女儿》《出山!》入选中宣部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雄关漫道》等6部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天渠》入选2020年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汇演;《夫妻观灯》入选2020年国家新年戏曲晚会。

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质进展

77个县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保护规划、文物保护传承、文旅融合、法规建设有序推进。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民族博物馆、四渡赤水纪念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仡佬族民歌等18项19处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永久落户万达小镇。

建成贵州省图书馆新馆,毕节市七星关区图书馆等5个单位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完成三个民族自治州1909个村文化设备配置,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651座,制定颁布了《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贵州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筹建的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通过专家评审。

最有前途的中国旅游目的地

2018年5月7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CNN)报道,作为中国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贵州省一直在稳步升级当地的硬件。如今,它已成为中国最有前途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已不是贵州第一次上榜国际媒体评选出“最”目的地。2016年,《纽约时报》公布了“2016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52个旅游目的地”,贵州与杭州双双上榜。

虽然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严冬,但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贵州旅游仍展现出强大韧劲和巨大潜力。截至2020年10月,贵州接待游客8609.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1.34亿元,分别恢复到疫前同期水平的90.6%和80.5%。

" 春赏花,夏避暑,秋风情,冬康养 ",四季风情各不同的贵州等你来。

策划 刘丹 钟俊怡 田儒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剑飞 综合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些年比较火的综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