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古琴的小白,大概学多久能报名考级?

张林弹奏古琴。记者 于滈 摄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青岛古有琴岛之称,历史上古琴大师辈出,崂山道教古琴音乐传承已有千年之久。及至今日,崂山琴派、诸城琴派、九嶷琴派等流派在青岛根深叶茂,呈现古琴艺术争芳的盛景。就在6月上旬,青岛九嶷派古琴艺术成功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名录,令岛城琴人为之欣喜。九嶷派古琴与岛城有何渊源,它的传承现状如何?记者近日来到华阳路6号青岛古琴家协会所在地,拜访了九嶷琴派第四代传承人张林,从他的故事中探秘岛城古琴艺术的昨日今朝。

指尖触碰琴弦演奏出优美的韵律。记者 于滈 摄

    走进市北区华阳路6号大院,穿过成荫的绿树,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呈现在眼前,阵阵悠远的琴声和淡淡的香气从里面传来,这是青岛古琴家协会所在地。房间布置精巧雅致,外间桌案上摆放着几床古琴,旁边摊开写满奇怪符号的古琴谱,两位琴友正襟危坐正在认真弹奏。九嶷派古琴第四代传人张林身着朴素,机敏和善。他领着记者在里间坐下,一边斟茶一边讲述他和古琴的故事。

    张林今年47岁,非古琴世家出身,18岁接触古琴时,身边也无人会弹奏,可以说是古琴领域的“小白”。“1986年,有一天我听广播时,里面播放了一段已故古琴家张育瑾的琴曲,我顿时就着了迷。”张林说。这段余音绕梁的琴声一直徘徊于他脑中,他下定决心要入手一床古琴学习。

    古琴在上世纪80年代的青岛还十分罕见,他听说北京王府井有乐器店卖古琴。他向父亲要了200元,这相当于父亲3个月的工资,然后只身乘火车来到北京。可走进王府井大街的民俗乐器商店,一看价格,他顿时就傻眼了,一床古琴标价为850元。店员推荐他去北京工农兵乐器厂,说那里的古琴会便宜一些。可是在乐器厂,一床古琴最便宜也要650元。他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又给北京的亲戚打电话。张林从亲戚那儿借来500元才买到了自己的第一床古琴。就是这把琴音一般的古琴,他也弹奏了20多年,最后送给了一个弟子。

教室里每一架古琴都是张林亲手制作的。记者 于滈 摄

    由于当时青岛本地会弹奏古琴的人很少,为了拜师学艺,他曾到过济南、淄博等地,最终在唐山拜九嶷派第三代传人李天桓为师。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他渐渐得其心法。

    2006年,张林开始通过青岛古琴家协会传授九嶷派古琴,但他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古琴数量不够。市场上一床古琴动辄就要几万、十几万,于是他想自己斫琴。后来看望师父李天桓时,他提出了这个想法,并希望师父教教他,但师父笑笑说自己并不擅长斫琴,论斫琴技艺,还要数自己的师兄、张林的师伯张松延最好,建议他向师伯求教。

    张林随后前往天津求教师伯张松延斫琴技艺,但师伯就是不肯传授。张林几次三番登门拜访,不断央求。终于,有一年春节,张林到唐山看望师父师母,意外发现师伯也在。这一次,师伯终于向他讲起了斫琴的精髓,他一边支棱着耳朵听,一边用手机快速记录要诀,前后只用了半个小时。“斫琴必须要掌握要诀,否则古琴就缺少灵气,我师伯斫琴多年,造诣很高深。”张林说。师伯讲完后,还嘱咐他第一年斫琴三床即可,第二年六床,循序渐进。然而他回来后为了尽快做出所需的古琴,第一批就做了40床。师伯第二年来青岛看到他的进度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嗔怪他急于求成。但看到他将每一床古琴制作的细节用文字和照片都记录了下来,才表示了认可。

300多年历史的雕花横梁被张林买来制作古琴。记者 于滈 摄

    如今,张林再也不为缺古琴而发愁了,因为他学会斫琴后,每年都会做48床,每批选出三床收藏,还供学生们使用。但是制作这么多古琴需要大量的杉木,这些杉木不仅要出自南方,而且对材质还有苛刻的要求。“杉树是生长在水边,还是生长在沙地乱石滩,都会影响古琴的品质,北方的杉木就不能用。”张林说。上好的杉木还要有一定年头,因此为了找到这样的木材,他在2006年后多次到江西、广西等地乡下收购陈年杉木。

    一次,有人要送他一根“劣质”的杉木横梁,用报纸包着运了过来。他剥掉报纸后看到“万兴隆代”四个大字,请教师伯后才得知,这应该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东西。隆庆、万历是明朝两个皇帝的年号,当时人们为了让“隆”字不放在四字最后,才将“万代兴隆”写成了“万兴隆代”。“师伯说我这是捡了宝了,我兴奋得几天睡不着觉。”张林说。囤积了这些木材后,师伯还常常过来为他鉴定木材品质。如果师伯说是上好的木材,他就急忙写个“A”,如果说适合做朝阴面,他就写个“A-”。

张林展示古琴琴书。记者 于滈 摄

    青岛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荟萃中西文化的中心,古琴艺术中除了本土崂山派,也吸引了诸城派、九嶷派等重要流派来青落地生根。

    杨宗稷(),字时百,原籍湖南宁远,因为当地有九嶷山,故自号“九嶷山人”,他是九嶷派古琴的创始人。杨宗稷曾师从清末著名古琴大师、清皇室宫廷琴师黄勉之。他在黄勉之的琴学基础上发展了指法,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古琴流派,被称为九嶷派。杨宗稷弟子很多,管平湖、李浴星、彭祉卿、关仲航等都出自其门下,当时九嶷琴派活动区域以北京为中心。自第二代开始,李浴星迁居唐山,关仲航迁居贵州,彭祉卿迁居上海,九嶷琴派开始在多个地域获得影响力。上世纪20年代,杨宗稷的入室弟子李静来青岛海关工作,九嶷派于是花落青岛。

    第二代传人李浴星之子李天桓现居唐山,是九嶷派古琴大师。上世纪80年代,岛城的张林拜李天桓为师,成为其第四代弟子。张林回到青岛后培养了一批批琴学后进。九嶷派古琴在青岛逐渐枝繁叶茂,师父李天桓还为其题写了“九嶷一脉”匾额。

古琴技艺通过张林的传授继续开枝散叶。记者 于滈 摄

    在外间,古琴教师赵霄鹏正认真地盯着一名学生,不时教她正确的使用指法。赵霄鹏十分年轻,但他与张林同是李天桓的弟子,是九嶷派古琴的第四代传人。几年前,赵霄鹏与师兄张林等一批志同道合的琴人弹琴会友,经营协会,还涉足教育领域,教了一批批琴学后进。

    张林称,多年前他们就开始将古琴艺术推广到学校,如今他们已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第六十六中学、青岛嘉定路小学等10余所学校开设了古琴课程,培养出的优秀古琴演奏人才不下300人。不过,张林表示对入室弟子的要求则比较严格,如今不过10余人,多是学习弹奏的。

    张林表示,青岛包括九嶷派在内的古琴艺术发展态势良好,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艺考。他希望学生们能不固守门派,到各地学校跟随其他流派的老师学习古琴,吸纳各派精髓,融汇贯通,从而弘扬中国传统古琴艺术。 社会自觉传承更有效

    古琴艺术是一门传统的高雅艺术,这决定了其发展的精英化路线。由于一个流派诞生初期往往人数很少,曲高和寡,一旦遭遇突如其来的外来因素的冲击,就很容易流失。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如今社会上对传统艺术越来越重视,这令九嶷派古琴第四代传人张林等人自信满满。有更多的人学习古琴艺术,能保证古琴艺术传承的活力,也更能肥沃古琴艺术创新的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人们自愿传承的遗产,社会的自觉传承比政策的保护更能保证一项艺术的长久不衰和生命活力。

音乐教育不是一门生意,而是爱的教育。用心传递音乐的美感,激发... (今天)

音乐教育不是一门生意,而是爱的教育。用心传递音乐的美感,激发你我心弦的... (12-21)

枫铃音乐工作室招生啦!!本工作室由聊城市枫铃管弦乐团成员所成立。主要课... (06-04)

聊城枫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人钢琴专业,从小学习钢琴,周六周日可,教学内容包含乐理。零基础或有基... (09-12)

聊城市东昌府区纯棉大花家纺批发部

调钢琴,钢琴调律,钢琴调音,钢琴销售,钢琴补漆,钢琴搬运。古筝销售,吉... (09-15)

1.钢琴启蒙:初级训练,基础训练,教学,因材施教。 2.考前辅导:给钢... (08-07)

常年接艺考声乐伴奏,正谱简谱都可以,合伴奏。曾3年担任山师艺考伴奏,有... (06-16)

本工作室开设:萨克斯,钢琴,单簧管,圆号,古筝等专业。教师经验丰富,学... (12-30)

聊城枫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筝一般学多久可以考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