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四那一年让你印象最深

2016年,那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

时隔三年后的今天我才有勇气去回味高三和高四的全部历程,在梦中我已多次回到了高中时代,不论是高三还是高四,但是最多的还是高四吧!

每次在梦中的时候,自己都好像是在考试,而且每次考试好像都考砸了, 梦中的自己真的是十分慌张不已,但是醒来的时候都在不断庆幸自己已经熬过来了。

第一次高考只考了548分,可以说是高三下学期以来考的最差的一次,而这一次高考的失利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一是失败很多时候并不是由某一个问题导致的,而是由许许多多个小问题不断累积才导致全面崩盘。

二是你最擅长科目却也是最容易考砸的科目,就比如我的数学。

高一到高三的时候我并没有住在学校,而是在校外租了一间三室两厅的房子,房子的户主是母亲一个朋友的朋友。

第一次高考分数出来的那一段时间内,母亲多次问我:“ 你想不想复读?如果你选择复读的话,我们就不退房子了”。那时的我出于对高三那段艰苦时期的恐惧,便摇摇头,对母亲说到:“ 不了,我不想再吃一年苦了”。母亲和蔼地回道,“ 考了个一本也算是不错了,不读就不读了吧”。

注: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我们高中有一个传统,高考出成绩之后要回学校去找班主任拿自己的档案袋,还记得那天班主任问我高考比一本线多了多少分?我如实地告诉班主任,“ 19分”。那时的我脸皮极薄,说完便向班主任告辞了。

而且后来据我所知,我当时的高考成绩在班级里排在第六位, 然而讽刺的是我当初高三时期的成绩从来没掉出过前三。

就在我和母亲在要回老家的前一天晚上,我有了复读的念头,但是我没有对母亲说这件事情。

直到我回到家后的几天之后,我和母亲说了我想复读一年的想法。母亲一如她原本的和蔼并没有对我生气,母亲只是简单地说了句,“ 好,我知道了”。

之后母亲便开始为我复读做准备了,去问一下原先我们租房的户主那户房间有没有租出去,然而不幸的是房子已经被其他人租去了。

母亲让我打电话给我高三的班主任询问一下关于复读的事情,我当时怀着忐忑的心情给班主任打了一个电话,电话接通后,我给班主任讲了一下我想要复读的想法,班主任也很细心地给我讲了复读所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什么时候来学校报道,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然后提到了带准考证来学校报名,但是我的准考证已经被我不知道给丢到哪里去了,当下我心中有些慌张,在旁边听我打电话的母亲悄悄附在我耳边说道,“ 儿子,你就给老师说妈妈不小心将你的准考证给弄丢了,问问老师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

我按照母亲的原话说给班主任听,班主任说丢了准考证也没关系,到时候你来学校报名的时候给值班的人说一下就好了。

去学校报道完之后,我在班级的花名册是居然看到了自己的几个原来高三的同班同学和一个初中要好的同学名字。

那时我们一群人并没有想到大家会来复读,并且在此聚首于此地。之后的每个晚上我们都一起熬夜苦读,早起晨读;一起度过那寒冬,熬过那酷暑。

重新再做一遍一模一样的试卷,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在做一遍高考试卷并在老师的讲解之下,发现原来高考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一样有套路可循。

当时我的语文老师也是当时高四的年级主任对我们这些复读生讲了一句 “没有读过高四的高中是不完整的高中”

是啊!读过高四的高中的确给我不一样的体悟,不说别的,单单是那老师给我们讲解当年的高考试卷怕就没有多少高中学子体验过吧!

我第二次高考考了617分,除了英语还是跟上一次高考考了一模一样的分数,连一分没多,也一分没少,两次高考英语成绩都是122分。除了英语之外的其他科目分数我都大幅度地提高了。

这也是因为高四那一年的时光我大多用在了其他科目上,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会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英语上, 因为当我在读大学之后才发现英语比之其他科目更为重要,四六级要用,考研要用,参加保研夏令营也要用。

我将成绩的提高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

须知所有辅导书上总结的知识点都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总结记入脑海里才是自己的,总结后的知识点或者说一些技巧可以写在笔记本上,但是切记记入脑子里才是最重要的。

外在条件有提升也有降低的地方,提升在于高四的师资力量远比我高三的要强的多,我高四的老师大多来自于原先我高三时的清华班的老师,高四的六个老师有两个特级教师,其他老师也是那一届中的佼佼者,可想而知高四老师的强大之处了。

外在条件降低在于自己在校外租的房子远逊于原来租的房子,虽然当时我是极为厌烦这套房子,觉得它将我压地喘不过气来,那种窒息感我记忆犹新,久久不能忘记。

在我感冒的时候不顾工作带我去看医生,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来给我做早餐,要么就是亲自把早餐送去学校给我,让我趁着下早读的那一段时间吃早餐。 高中时期的我身体并不是太好,经常感冒连累母亲睡不好觉,晚上还要担心我踢被子受凉感冒。

无数次于梦境之中回到高中,但是我知道我真的再也回不去了。高四带给我的影响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并且在之后的生活中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往事如烟,就让它随风飘去吧!

图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 联系立删

  老师常说没有高四的高中是不完美的高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当真是度过了一个完美的高中。
  一起说说自己度过的难忘的高四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还记得刚复读时,语文老师开导我们的话没有经历过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他也是复读过来的,对我们的心理把握的很好,很感谢他,我才能坚持下来,并且面对未来,我有信心,有勇气。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编者按:关于高考,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不曾忘记的过去。这个不同寻常的考试,是一段美好时光的结束,也是另一段梦想的开启,承载了个人理想和家国情怀。

时隔17年,迎来了2003年以来又一次的“7月高考”,曾经的“火热7月”再次涌入很多人的记忆当中。那时候,城市很小,考场很近;没有电扇,没有空调;考前也许都在挑灯夜战,考场上个个挥汗如雨,而如今再忆起,只剩下考后的如释重负和意气风发。本报记者采访到当年参加“7月高考”的考生,讲述当年的故事。

◎讲述人:董文明(下塘中学老师)  ◎高考时间:2001年夏季高考、2002年春季高考、2002年夏季高考

明天就是2020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对于长丰县下塘中学的董文明老师而言,7月高考的记忆似乎就在昨天。“不但赶上了最后一次7月高考(2002年)的末班车,还顺便体验了一下一年三次高考的快感。”

董文明的初高中时代均是在合肥市包河中学(原名为合肥市第五十二中学)度过的,“我是52中第三届高中班的学生,文科班人数不多,仅30多人。”在董文明的记忆中,他当年的高中生活似乎并没有如今学生的辛苦,虽然当时的学校刚开办高中部,但各任课老师还是相当负责的。“可能是因为我们当时玩心有点重,所以,后来的结果就是‘一年体验了三次高考’。”

包河中学是一所位于合肥市郊区的中学,学生大都来自周边乡村,由于学校当时没有住宿条件,很多学生都是早出晚归的作息时间。“没有私家车的年代,有些同学单程骑车到校要四五十分钟。所以,学校考虑到学生安全,没有开设晚自习。这一定程度上也是考验了当时学生的自觉和自律。不过,好像我们那时挺不自觉的,经常不写作业。”回忆起第一年参加高考(2001年夏季高考)的场景,董文明似乎没太多印象,“就感觉高中三年不知不觉结束了,然后就去考试了。家长还非要陪同送考,大热天的,挺不好意思的。”

不出所料,第一年的高考成绩不够理想。估分填志愿的时候,董文明和几个同学还自嘲式地在重点本科一栏填上了“清华、北大、复旦”。“不过,拿到分数单的时候,还是很有感触的,狠狠地把自己批斗了一番。”2001年的暑假,董文明和几个小伙伴早早地找好了复读班,开启了“高四”生活。

“这一年的生活倒是很有感触,几个小伙伴一起租住在复读学校附近的一个工厂办公楼里,自己买锅买灶生火做饭,然后上课、放学、上自习、考试,偶尔和小伙伴在操场打打球,或者开个卧谈会吹牛到半夜。”董文明告诉记者,高中时代,最不后悔的应该就是“高四”了,这一整年似乎把高中三年的东西都补回来了,“后来同学聚会的时候,几个小伙伴都在感慨,如果高中三年都像高四这一年努力,估计就可以按自嘲式填报志愿了。”

随之而来的2002年春季高考,再次给董文明等人浇了一盆冷水。“虽然春季高考里的学校和专业不咋滴,但最终分数线还是超过了预期。”此时的董文明深深意识到高考的压力,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在几个月后拼一拼。“当年我们有一波同学在高考(2001年夏季高考)中失利,后来分散在各处复读,都是在拼了命地学习,每天应对无休无止的考试。”据董文明透露,有一个同学第一年考前体检时体重130多斤,等到第二年考上大学军训完,体重直接掉到87斤。

“我曾经也一度想过放弃,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到外地打工。”不过,就在他左右摇摆不定的时候,一同复读的小伙伴给了他一句话——“拼一下也就是熬几个月,不拼的话,估计会熬一辈子”。于是,董文明决定继续拼一下。

“所有的汗水和努力还是值得的!你们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成功!”18年过去了,已经送走三届高中毕业生的董文明总是会不厌其烦地和自己的学生说这句老话。

董文明去年刚带完高三毕业班,今年正负责高一新生。他建议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最后几天的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整理错题,及时有针对性处理些疑点,适当保持一定练习量。“同时保持饮食正常,保持心情乐观,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文/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里令我印象最深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