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很多70后80后90后的无劣迹艺人演到85岁的话,那么他们90后演技无争议的演员艺生涯是不是还远未结束?

确实被神话了,一个学历不高,仅仅靠捡来的一把吉他自学,在那个依靠背景,翻唱的香港圈凭着自己作词作曲编曲加唱,出过国语,粤语,日语专辑,出过纯音乐,开过不插电演唱会,歌曲涉及国家,政治,世界和平,个人情怀,励志向上等,从地下走到台上,从香港走到大陆,台湾,东南亚,日本,可惜在最灿烂的时刻,不幸来临……

就这么一个被神话的人,被印上邮票,甚至大部分明星到香港开演唱会都会唱他一首歌向他致敬,家驹六月天,不死传奇,骄阳岁月这些专门为他拍的纪念专题……

他的歌曲海阔天空,成为汶川地震魂歌,光辉岁月成为汕头大学校歌,邓紫棋翻唱他一首歌曲喜欢你红遍大江南北,美国摇滚乐队Metro翻唱海阔天空红遍中国……

就这么一个平凡的人,被神话了吧!




家驹创作的音乐,都是他细心观察所得的灵感,他是一个喜欢关心国家大事,动向的人,如新闻里今天播出“海湾战争”今天什么地方又打仗了,这些新闻,其他人都没有留意到,但是只有黄家驹留意到,他会留意到这些新闻,并且通过把这些素材写到他的歌曲里,以此呼吁和平,黄家驹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一生热爱和平,讨厌战争。所以在他歌曲更多的是大爱。

在黄家驹刚出名的时候,他的姐姐黄小琼也是唱片公司的制片人,但是终其一生,黄家驹短暂的31年人生,在beyond出道初期非常艰难的时候,亲姐姐并没有给他任何帮助,也没有提携他,可以说黄家驹今日的成就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那时候刘德华的一部电影里面有一个镜头需要用到乐队伴奏,于是姐姐打电影给弟弟家驹,家驹听到之后,二话不说就赶了过来。并且带上乐器工具,自己去布置场地,让姐姐感动不已。

姐姐说:“一开始只觉得他的音乐特别吵,直到大众开始欣赏赏识他的音乐的时候,我也没有赏识他,也不懂他”。直到后来认识到他的音乐的时候,懂得他的理想之后,弟弟已经不在了,姐姐说到这段话的时候,想起当初没有帮助弟弟,觉得非常愧疚,并且流下了眼泪。

世事就是这样变幻无常,所以人一定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花无百日红,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家驹没有学过专门的音乐,只有高中学历,全因是热爱音乐,当他专心致志把音乐玩到极致的时候,就是他成龙的时候。而且家驹沉迷吉他,弟弟黄家强曾说过他是一个“吉他痴”。无论是演出,还是平常休息,都抱着一把吉他,垂头弹唱。

所以黄家驹只因为热爱音乐,就创作出了这么多经典歌曲,说他是天才一点也不为过。很少有很多音乐人达到他的这个成就。他一生致力于音乐,就算是公司付给他的钱,他也会拿去购置新的乐器,并且买上更好的设备,去世界各地寻求不同的灵感。所以家驹是为音乐而生的一位天才。




小编设置这个问答极其弱智,这是在侮辱大家!什么叫过誉?能得到这么多赞誉,说明在这些人心中有共鸣,什么他的音乐打动这些人!你可以不喜欢,但是请不要管别人喜不喜欢!达明一派,草蜢我都听过,个人感觉他们是契合了某个时间段人们的共鸣。而黄家驹则从更高的人生角度打动大家。说起来难以相信,我开始喜欢他的音乐不就,他就去世了,那是1993年,在一个报纸上有一个小方块,说黄家驹在日本去世。我当时就在想,可能我们70后就算是黄家驹最后的歌迷了。让人欣慰的是80,90甚至部分00都听他的音乐。我想道理其实非常简单,能打动内心深处的音乐必然永恒




首先,黄家驹是一位不懂五线谱,却能通过吉他创作出大量优美歌曲的全才型歌手,他生前担任乐队团长、主唱、作词、作曲、编曲等多项职责,从一首歌曲的构思到唱片出来,他几乎一手包办,而且在BEYOND的歌中,吉他谱几乎都是家驹写并弹的,他的技术是没有什么可质疑的,这是任何一个不懂五线谱的人很难做到的。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音乐的创作上,发自内心得向我们呼喊和平,向世界呼喊和平。彻底表达了我们很多年轻人在理想道路上的艰辛与磨难,以及偶尔温存浪漫的世界。

他的出现,改变了香港乐坛“摇滚音乐向来套用或模仿英式摇滚”的局面,他又让很多人懂得了什么是音乐,让很多人能够抱起吉他……不能说他的吉他水平高到极点,但就凭以上这几点,足以说明他是一位难得的天才。




一句话“经典永流传!”别的不说,单说黄家驹歌曲的传唱度之广,流传之远,他在整个华语乐坛属于第一梯队中的第一梯队,应该是没有异议的。

口水歌会流行一时,但是绝不会经受的起时间的磨砺。而黄家驹的歌到现在都被人传唱,视为经典,仅这一条就可以证明他的音乐水平没有出神入化,但是说成是登峰造极,应该不为过。

好的音乐除了给人共鸣,让人感动。更要有自己的责任感,beyond的《光辉岁月》是为致敬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所写,这首歌里是对曼德拉的致敬,更表达了反对种族歧视的观点。

摇滚精神,不只是愤怒,更是超越和感同身受的携手同行。这样的黄家驹他的音乐地位永远不会被撼动,更不会被遗忘。




每一次看到beyond的时候,大家都会习惯性的在乐队名称前加一个形容词就是“殿堂级摇滚乐队”,其中的“殿堂级”三个字就说明了beyond在大家心里的无法被取代的地位。

熟悉beyond的朋友们一定对他们组合的每一个成员都很了解,其实beyond乐队的经典歌曲基本上都是由主唱黄家驹来创作的。遗憾的是他走的太早,没能和beyond一起陪伴我们更多的时间,也没能留给我们更多好的音乐作品。但曾经他创作的歌曲,直到现在也依然备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由此可见黄家驹的影响力有多么强大。

在beyond的所有作品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实在是太多了。像《光辉岁月》、《大地》、《真的爱你》、《海阔天空》、《喜欢你》、《Amani》等等始终都是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但其实大家知道吗?在黄家驹创作的这些歌曲中,基本上每一首作品里都饱含深意。他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和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寄托在了他深爱的音乐中。

《光辉岁月》是小编听到的第一首beyond的作品,黄家驹通过这首歌表达了对南非黑人总统曼德拉的敬意。《真的爱你》是他送给妈妈的一首歌,用来感谢妈妈对自己一路以来的支持和鼓励。《喜欢你》是黄家驹写给前女友的一首歌,因为忙于音乐事业而无暇照顾女友,所以不得已选择了分手,分手后黄家驹就写下了这首《喜欢你》纪念已经结束的感情。基本上黄家驹的每一首歌都是这样的,寄托了他无法言说的感情。

小编觉得我们是没有资格去评价黄家驹的音乐水平的,因为他真的是很难得的音乐才子。在他年轻而短暂的生命里,除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外,还有数不胜数的音乐大奖。这些无疑都是对黄家驹最大的认可,以及现在大家依然执着的对黄家驹的喜爱,也都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有黄家驹在的beyond才是真正的光辉岁月,在黄家驹之后再无beyond,也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取代他在所有人心中的位置。




和周星驰一样,都被神化了。真正70后的我们见证了香港乐坛、影坛的兴衰。我们才是香港那个时代的忠实粉丝!70年代的古装武侠片,80年代到90年代的枪战片,那个年代香港的影片歌曲出产量惊人!那个年代的明星歌星数不胜数!各有特色!高手如云!所以60、70后,真正经历过那个年代,见证过港台流行音乐兴衰的人,不会神话某一个人!因为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现在在网上瞎BB的,都是一些90后居多,那是他们还没有出生呢!




黄家驹的音乐水平、不容置疑的、他就是为音乐而生的人、

其实应该感谢他在有生之年带给我们那么多好歌曲好乐句。

写歌作曲 、不能老拿文化水平多了几年书来说事、

读万卷书的人未必就能写出好歌词、有些东西真的只有内心的感觉、才能达到当时的情景写作出那么样的曲子和歌词、这个只有音乐人才懂 创作一首歌是有多难、而且还要大家都能接受都能喜欢就更难、

在我心里他的音乐水平的很高的、我本身也是搞音乐的也是玩乐队、深知一个啥都不懂的人、发展到自己写歌 搞乐队、而且还开演唱会、还拿奖、除了天赋天才、你无法有什么语言再来形容黄家驹。

他不可能仅仅靠运气或者靠他死后内地媒体的炒作出名的(各位应该有印象 谋杀阴谋论)

真不知道有些人天天拿 不同音乐风格 不同年代的音乐、音乐人来和黄家驹对比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个能比吗? 这不是傻逼吗?




虽然我不算是他们的歌迷,但我认为并没过誉,是人家过世后才意识到是多么优秀。这里可以拿来比的只有达明,一个超级有才,另一个超级会唱,最主要的是音乐有料。BEYOND在香港地位不及另外几个团体,是因为其当时的音乐风格并不合香港人的审美习惯。快歌劲舞小调是港人的主旋律,所谓四大天王几大天后都唱了大量这类歌曲赢销量。而绝大多数快歌旋律经不起时间的打磨,像口水歌一样很快消失过气。BEYOND的很多歌可以慢慢一遍遍品,听听还是很有味道的。




什么叫(过誉)请问现在在国内某些节目中。某些所谓的导师。有哪一个的作品多过他?请问(黄家驹)先生在世时有没有对哪一个歌手进行过人身攻击?请问(黄家驹)先生他创作的歌曲,演唱的歌曲!比那些所谓的导师少吗?为什么有的歌手过世后没有像他(黄家驹)先生那样被这么多人赞誉呢?在我看来。(黄家驹)先生只不过是应了中国一句老话(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向你致敬!(黄家驹)先生!愿你在不分肤色界限天堂安息!

1、娱乐圈中的事情真是一点小事情就能扬起大风沙,没有定力的人会被娱乐圈中的龙卷风刮的无影无踪在也不会呈此刻公共的视线傍边,袁立此刻就站在娱乐圈龙卷风的正中央抵当着来自浙江卫视,新浪,各个媒体的进击,一功夫铺天盖地。

2、可以或许是袁立太永劫间没有出来拍戏的缘故,她在舞台上的扮演的确有欠妥的处所,可是却没有不美观众看到了的那么猖獗如癫,袁立蒙受到国人的指责和咒骂以后,她说原本谁晋级都是节目组提前筹议好的,可是本应该投给自己的导师临场变。

3、第二个原因是她多年来一直糊口在尘肺患者的贫困线以下是普通人的糊口和慈善的力气窜改了她离开娱乐圈是她自己的抉择,但从事慈善事业才是她真正的目的今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对于袁立的事情,你可以听到一个消息她已。

4、如果广电局对艺人的封杀令劣迹在扩大点,不知道有几集团真的能继续呆在娱乐圈相比那些娱乐圈里当红的话题女王们,袁立收到网友的过激言行根柢便是小儿科了,如此还能被骂哭的话,不知道几何同行在笑呢。

5、一个谬误的逻辑是支持袁立=支持袁立做公益=支持公益事业无论任何人都别太自觉得是了,不要觉得有了公益护身符,大家就不敢支持她的任何特别言行了倡议袁立做个纯正的公益人,即使不做公益,大家也不会讨厌她。

6、张国立我感受应该是支持袁立的,究竟他们的干系长短常好的可是演员究竟是演员,张国立也是个演员,他集团的力气照旧不能与一个电视台相匹敌的所以,想措辞,他也不敢说,如果说袁立欠好,估计会干犯许多人如果说浙卫不。

7、二袁立被裁汰不是因为我演技有问题,而是因为节目组前段功夫袁立参预了某演技类的综艺节目,在这个节目中被裁汰了,其实这种综艺便是让不美观众看个冷清并没有人会因为这个综艺质疑某位演员的演技,但袁立不这么认为,被。

8、当有一集团和大家的思想不一样就会被当成异类但往往是这种异类,在大家都在盲目自信过份自负的时候让大家看清现实,有时候多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没有什么害处袁立说的很大白,依据行规应该是要先签完条约拿到工钱再去参预。

9、近乎精神病般的女演员,事先气不过的她怼了某档卫视,可功效是没有势力的她立即遭到了严重的封杀,以后以后袁教员就告辞了回归影坛的想法,彻底把自己的所有肉体都放到了公益事业傍边其实在很早之前袁立教员就开始带着自己。

10、我认为,袁立被质疑私吞善款是假的比来,袁立盗用慈善资金的故事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你以前没有在袁立关注过这件事,你可以或许不知道袁立盗用捐款意味着什么,从哪里开始连年来,很少见到她事实。

11、许多明星城市抉择做公益,一局部人是真的想要辅佐贫困人群,这样能晋升自己的口碑,尽管尚有一局部人做公益对照低调,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可是针对袁立做公益被嘲的这件事情,我感受可以或许是这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引发袁立做公益。

12、这个很正常吧,其实首先我们抛开她这集团不说,原本明星做公益,这种事情便是对照会引人注目的一种存在,所以大家会去会商,研究,评价等等都很正常,这个是我们抛开事情零丁看来说之前有件事袁立说她拿到80万,全都。

13、2月10日,袁立发微博说,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演戏了我说,演戏,如果能即刻让我关切的这群人开心高鼓起来,并切实的帮到他们,我即刻演走红地毯,各类颁奖,和这群人有什么干系能帮到他们什么呢所以,我爱,我。

14、厥后,袁立就直接开撕节目组可是她为什么敢直接和节目组作对呢首先,她一开始是已经算是退出娱乐圈了,已经把大局部的肉体转到了公益事业经由过程自己的尽力,她的公益事业的规模已经掩盖到了整个国家,所以支持她的不美观众照旧。

15、就没什么人气作品了跟着能看到的袁立的新闻便是她离异手撕前夫,与老外成婚有身流产参预颁奖礼身着渔网透视装 渔网透视装走红毯 继续走红毯 厥后跟着袁立参预颁奖礼穿渔网装后,14年广电下达封杀劣迹艺人令时,有。

16、对女性温柔点,太侮辱的文字不易呈现!我就暗暗地跟你说一声,帮我措置惩罚一下好吗”不知百度会作何措置惩罚网友纷纷暗示心疼袁立,支持袁立维权请侮辱袁立教员的媒体闭上嘴巴,公正自在人心!人在做,天在看。

17、斯琴高娃便是如此,二人联盟了一部电视剧,这确凿是一部十分值得傍不美观的电视剧,艺人的演技也都十分好不过这种好,就只是规模于电视剧里了在剧组接管采访的时分,袁立就已经是直抒己见解陈述记者“斯琴高娃先生打了羊胎。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标注,均为互联网文章,由发表,共 1784个字。


“矮大紧”也有了铁血迷妹

高晓松又双叒叕一次喜提热搜。

而此次有关他的热议话题,却如同一桶82年的鸡血,让我瞬间忘却寒冷,并感受到一股从眼球直至灵魂的火辣:

矮大紧(高晓松)也有站姐了!

“站姐”:流量明星在人气达到一定的量级时,粉丝会牵头以微博/贴吧为基地,建立一个后援会/应援站(个站);

而粉丝中的领头人、“个站”主人,就是“站姐”。

而屡屡被人诟病油腻、戏称为“矮大紧”的高晓松,竟然也有了顶级流量艺人般的待遇,拥有了粉丝后援团。

更喜提才华横溢的“站姐”一枚。

“站姐”也不隐瞒对高晓松火热的爱,在大方展示自己为偶像P过的硬照后羞涩表白:

“哥哥的眼睛里有星星”。


高晓松“站姐”为他P的现场照

为什么我打字的手微微颤抖。

偶然的一个初秋夜晚,我听到了《晓说》。

那一期的主题是《白银帝国》,听到一半我就开始兴奋,继而一整晚都没睡好。

花了4周时间,不停歇地听完了高晓松《晓说》所有内容后,我惊讶地发现,以前一直以为的那个高晓松,歌手/艺人/导演/酒驾艺人/评委钉子户……

这些有关他的“斜杠”和标签,瞬间土崩瓦解。

在我眼前重新建立起形象的,是一个才华不设边界、自然、真挚又热烈,丰富的、有趣的灵魂。

出生在终点是怎样的体验?

从世俗意义的角度来讲,高晓松是一个幸运而又成功的人。

出生在清华园的他,拥有航空母舰般豪华的家族阵容。

高晓松的外公张维先生,是深圳大学创始校长、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

外婆陆士嘉是钱学森的“师姑“,北航奠基人;外舅公施今墨,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舅舅张克潜是清华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

而他的生父母均为清华教授,值得一提的是,其母曾师从顶级建筑学家梁思成。

高晓松的继父黄二陶,则是水利大师黄万里之子、开国副总理黄炎培之孙……

写到这里我简直出离“愤怒”了。

凭什么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终点,而我睡了一觉还在村口的起点?

高晓松的家族使命,本应是继承优良的学术基因,成为高级知识分子,顺理成章地加入“清华全家桶”;

然而他却不屑于愿意扛起学术的大旗,在“被迫”读清华期间,他就开始捣鼓乐队,甚至一度退学做音乐。

此后更是选择从清华退学,前往北影学习导演专业,从此与主流学术圈无缘。

如果说怀才就像是怀孕,时间长了总会有人看见。

那么高晓松怀的,很可能是多胞胎。

他的第一次从学生到文艺工作者的人生转型,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同桌的你》一炮而红,从此开启了他作为知名音乐人的鲜花着锦之路。

导演系出身的他,本专业也没有荒置。他先后导演了《大武生》、《同桌的你》等院线电影。

而且,早在1996年,他就和宋柯创办了自己的音乐公司“麦田音乐”(太合麦田的前身),签约了朴树等著名音乐人,商业布局也是风生水起。

到此时,他的人生都似乎是一部完美的剧本。

然而,前半生鲜衣怒马的他,却在42岁这年,遭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

2011年,在电影《大武生》庆功宴上,众星捧月,作为导演的他喝的有点嗨。

此时正值“醉驾入刑”、严查酒驾的舆论风口,艺人高晓松顶风酒驾,被判处最高刑罚:


醉驾入刑后第一位涉事公众人物:高晓松

人生赢家身陷囹圄是怎样的体验?

如果只歌颂个体如何幸运、人生如何成功,其实意义是不大的。

我真正要讲的故事,其实从他入狱开始。

因为,他之后的经历,才是真正能给我们普通人以启发的。

因酒驾被判入狱半年时,这个生在终点、衣食无忧、桀骜不驯的大脸男人,或许才头一次感觉到了从峰顶跌落的失意。

但令人惊讶的是,面对警方的指控,以口才著称的他,没有为自己做任何开脱辩解,低头认罪、乖乖伏法,并且亲笔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道歉书。


在所有很多人都觉得高晓松此生辉煌可能就此戛然而止时(毕竟劣迹艺人一蹶不振的例子并不少见):

出狱后的他,事业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老树长新芽”,体现出惊人的回弹力。

他重新收复了自己的商业失地、并开启了新的业态。

甚至先人一步,赶上了知识产品的风口,将自己成功打造成一个泛文化IP,并且以近乎魔性的号召力,带红了一批脱口秀节目:

《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等等。

谈笑自若间,他吸粉无数、人格魅力多头迸发,如清华园荷塘里的蛙鸣般此起彼伏,防不胜防。

才华恩赐的光环,让他从油腻苟且、身陷囹圄的矮大紧,逆袭回英俊而诗意的高晓松。


高晓松才华横溢的站姐帮他P的硬照

然而本文不想当个歌颂者,我查了那么多资料,就想弄清楚以下两点:

其一,高晓松众口一词的才华光环,是否名副其实?

换言之,我们到底有没有放大他的有趣?

其二,更重要的是,每个没有出身在终点的普通人,如何摆脱眼前的苟且,成为有趣的灵魂?

毕竟他的幸运和才华,要get同款比较难,那我们至少可以从他身上汲取哪些养分?

词人、导演、商业,都不是他最重要的标签

高晓松出道以来,身上最大的标签是词人。

他曾经为许多歌手作过词,比如: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恋恋风尘》;

《万物生》;《白衣飘飘的年代》……

(以上歌曲都听过的读者请文末留言,便于领取枸杞和保温杯)

但其实,作为词人,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纵观两岸三地的华语乐坛,作词界不乏才华横溢、惊艳时光的才子。

比如 “写了很多词,却始终赢不到一个人“的林夕。

林夕的词看似漫不经心,却能唱碎都市男女精致而紧张的琉璃心。

比如那首“拦路雨偏似雪花“的《富士山下》:

“曾沿着雪路浪游/为何为好事泪流/谁能凭爱意/让富士山私有”

——陈奕迅《富士山下》

方文山的style独树一帜:他擅长将古典词句运用在现代歌曲中,混搭出绚丽的视效: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而大紧制造的歌词,一般是这样的: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间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

“习惯你/就把我当做你/我们就在一起/呼吸/安静而整齐”

——李宇春《冬天快乐》

不惊艳也不穿魂,是不是有一种白描般波澜不惊,不炫技也不玩概念、就像隔壁老王讲故事一般接地气?

是的,这就是高晓松所作的词,简单,干净,有想象力,朗朗上口。

把简单的词句写出韵味和画面感,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他自己知道,自己或许并不是最最有天分的那个人。

“(有些灵感)这种绝对天给你的……我觉得林夕是我见过的可能通天次数比较多的”

但是,作词人其实也并不是他身上最重要的标签。

清华园长大的男人怕过谁?

大紧哥除了会作词外,还能作词、作曲,还能唱,还是全能制作人。

这一点和专业写词的林夕、方文山的区分度就出来了。

然而对比同一领域的其他民谣歌者,高晓松的识别度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他的微博上自我介绍里关于商务头衔的介绍都快超过140字了。


高主席:爱我你怕了吗?

比起朴树、许巍、老狼、李健等淡泊佛系的民谣歌手,高晓松可以算得上是最儒系(入世)的一个音乐人。

看得出来他也很珍惜自己在世俗世界的成功。

作为电影人,其实高晓松也绝非顶级。

这一点就不展开说了。《大武生》、《同桌的你》豆瓣得分,分别为5.2、5.9分,实在是有点羞于示人。

至于他在脱口秀节目中展示出的,宽广无界的知识储备量,如果仔细琢磨的话,他的一些观点,其实都可以在细分著作中找到对应内容。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高晓松,他并非是什么天才、大师。

他更像是一个出身优越、阅历丰富、天资聪颖、善于表达的泛知识分子。

他打通了某些领域知识的边界,加入了广泛阅读、游历世界的感怀,加上滔滔不绝的口才,看着确实像一位学富五车的才子。

虽然并不是什么令人惊艳的大师级别的理论认知水准,但这里恰恰体现出矮大紧的突出优点。

赤子之心:最热烈的真挚

生活中我认识一个很有趣的女孩,她是高晓松8年的铁粉。

她曾经很动情的用一段话,描述了她为何会如此喜爱她大紧:

“他每次讲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就开始一直笑,哈哈哈哈哈哈哈,感觉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仔细回忆了一下我听过的《晓说》,好像的确是这样。


每次讲到得意的地方,高晓松就开始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这就是一个千帆过尽的杂家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

人生赢家的他,一点也没有拿腔拿调的优越感。

他热衷于与普通人分享每一次旅行、看过的书、对事物的点滴看法、甚至深度思考。

这种乐意分享的真诚,可不是每一个出生在终点的人都有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会愿意与同事、潜在竞争对手甚至陌生人,分享你刚出炉的最新、最华彩的智慧果实吗?

你不会,因为你的思考很有价值。

而高晓松愿意把自己通过广泛涉猎而获取的知识、历经冷暖而终于悟出的人生感怀真诚的与素未谋面的人分享,无论他是否有所保留,我都觉得很珍贵。

这种乐于分享、毫不吝啬的赤子之心,在这个薄情的社会,还是显得那么真诚而讨喜。


来自高晓松粉丝彩虹屁现场

有些人自顾自的成长,追逐一个接一个物质利益与光环,成为社会“精英”,却从不屑于与自己不在同一个阶层与认知层面的人交流任何价值的东西。

他乐于分享特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他的“杂书馆”和“晓岛”。

他的“杂书馆”主要分享国学书籍、“晓岛”则主要分享他在文艺方面的精神食粮。


高晓松“晓岛”:来自文艺青年始祖的暴击

更吸引人的是,杂书馆和晓岛,竟然全是免费开放,公开分享(就是太火了经常预约不上)。

我甚至从这里还看出了矮大紧的使命感。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万世师表,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深刻感悟,通过传道授业的方式与学生们分享,去成就别人,这样的行为无疑是高贵的。

这种真诚,也为他带来了回报。

他酒驾之后写的道歉文,可以说是迄今为止“问题艺人”中最真诚的,因此他的复出,也并没有招来其他劣迹艺人一般的情绪反弹与公众抵触。

毕竟观众也都是有眼睛的。

真正的高贵,是既自信、又包容

高晓松并非不世天才,而是一个真诚的杂家:

那么我们对他的有趣程度过誉了吗?

除了真诚之外,高晓松还有另外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自信

高晓松的颜值令人一言难尽,因此而得名“矮大紧”,其实,以他的世俗成就,想要变脸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他一直坦然自若的与自己平凡的脸庞和谐相处,还经常拿矮大紧这个名字对自己开涮。

这一点是不是就让他在演艺圈中众多医美咖中,宛如一股清流?

除了真诚、自信外,高晓松还有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包容。

客观来讲,每个人在生命的特定阶段,都会有属于某个阶段的局限性。

有的人,像蜷缩的树叶一样尽力舒展,力图挣脱蒙昧和局限。

他们会静下心来阅读,思考,力求突破,与时间相互成就;

而有的人则对自己作为个体的天然局限浑然不觉。

后面这种人你可要离远一点了,毕竟他们是有大概率站上道德的高地,来审判身边每一种与自己稍微不同的人的。

我目前还没有见过高晓松道德审判过谁。

比如当年因为“绵羊音”而被疯狂diss黑幕的超女曾轶可,高晓松也一直对她独树一帜的创作才华以高度赞美。

高晓松见过太多和他自己一样才华横溢的人,却依然对一个看似满身“瑕疵”的选秀歌手基于正面回馈,这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包容。

真正的高贵,是既自信,又包容。

“50岁转身、依然此间少年”

高晓松生在了终点,其实他的人生和苟且最具有关联性的那一段,应该就是他身陷囹圄的半年。

然而他在那半年也没有闲着。他教别人写歌,做音乐,做了狱友的天使投资人。这就是生命力。

所以他在赎罪过后重获自由,表现出了惊人的回弹力。

最近高晓松代言了某招聘网站,印有大紧哥笑颜的灯箱广告,夹击了地铁国贸站的过道。

他接商业广告还真是不常见。

颇值得玩味的是,海报给他打上的标签,不是歌手、导演、更不是学者、评委,而是:

在人生的规划上,他可以说一直都很坚决。

从清华退学开始做喜欢的音乐、音乐做得差不多了、转型做导演、导演尝试过后迅速跟上知识变现的风口,打磨多台脱口秀节目。

他曾经提及他在监狱的日子,其实一天也没闲着,一直在沉淀、学习、思考。

他说,他要在50岁的时候(2019年)来一次彻底转型,过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说真的,这样的勇气和勤奋,是可以毫无保留的赞美的。

回头想想,不难发现,高晓松其实一在再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毕竟,一首《同桌的你》就够他安逸很久了(非针对,但很多歌手都是一首歌吃一辈子)。

而他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发掘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很励志了。

不是每个出身在终点的人都能有矮大紧这般成就;也不是每一个有了成就的人都像他这样一直突破自己的舒适区、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勇敢的说出那一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

说出这句话时候的他,年近五旬,却依然是此间少年。

大时代&小灵魂

那么我们这些普通人,并没有出生在清华园/二环内/人生终点,是否就永远到不了理想和诗意的远方呢?

是否我们就只能在眼前的苟且中,挣扎着苟延残喘?

悲壮地怀揣着“财务自由”的梦想,希望哪天可以有底气跟领导甩一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是的,很多人就是这么将就着、苟且着过了很多年。

在我不长的前半生中,我一直在观察身边各个年龄层的人。

中国大城市的95后、00后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

毕竟,40、50后筚路蓝缕,经历过战争,可以说吃尽了生活的苦。

60、70后则经历了很多不得而知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冲击,所以他们会困惑、迷茫。

80后、90初这一代人是特殊的,他们是各种宏观转型和尝试的实验田,所以他们什么都赶上了,他们也很迷茫。

然而,95后00后就幸运得多了(尤其是在他们的上一辈已经在城市成功扎根的)。

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愁吃不愁穿,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有机会学习各种才艺;

随着公共设施与互联网的发展,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渠道也多且完善。

其实千禧一代,应该感谢前面几代人的付出和奋斗,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有多幸运。

就像约翰·亚当斯说的那句: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们能研究数学和哲学。

我的孩子们应当研究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历史、造船学、航海、商业和农业,目的是让他们的孩子们能够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编织和陶艺。”

把日子过成诗的人,就是我们的远方

我相信许多95后、00后,大概率有机会活成高晓松的模样:

更加忠于自己的内心,多才多艺,灵动而开阔,无惧生活的转型。

毕竟,经过了前几代人的财富积累,他们是有机会成为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的。

然而,自由、无用而有趣的灵魂,并不是指每天时间自由,刷刷抖音微博,做一个全职“沙雕网友”。

充盈的内心,也不是在各类问答APP上抖抖机灵就能自动获取的。

大量的知识输入、持续的思考、实践、突破认知,才有可能拥有稀缺的有趣灵魂。

对于生活看似定型的人来讲,如果你不能像高晓松那样,和梁思成做邻居,或者成为林徽因的闺蜜,也请你多去认识这样的人。

才华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光有才华并不能使你自动变得有趣。

参照一下,是哪些特质让高晓松变得如此喜闻乐见吧:

真诚、自信、勤奋、包容、生命力。

其实说起来,拥有真正称得上是才华与深刻思想的人,活得酣畅淋漓,行云流水,看问题也很通透。


大紧哥的站姐真是人间精品,P得一手好图

他们的人生,拥有广阔的可能性与相当范围的自由度,对于他们而言,生命是如此宏大,世界是那么美。

这样的人,在高晓松活跃的时代是稀缺品,但是假以时日,一定会越来越多。

高端逐渐变为日常,就是文明在进步。

那些把日子过成诗的人,就是我们的远方。

即使你面前是苟且的囹圄,也请你一定不要放弃希望。

最后再来感慨下,原来矮大紧说自己年轻时拥有吴亦凡一般的容貌,原来可能是真的??


文章来源:栩先生(ID:superMr_xu),作者李栩然,知乎个人成长、职场干货领域50万赞答主,微信上最会写毛泽东的人。

俞敏洪:好老师,是一名点火者(文末有福利)

杨绛:想得太多,那就读书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后演技无争议的演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