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拜主命拜少叩了头怎么办

【导语】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15篇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2022“大学生村官”调研实践报告

1、选聘“大学生村官”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动机不纯、素质不高、作风不实、形象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即失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大学生考任村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大学生退学争选村官,博士后争聘村官的现象。但跟一些报考村官的大学毕业生谈心,他们最直接的动机就是考任村官有相对诱人的工资待遇,相对安稳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生刚被考录为村官,就急着托关系,找门子,要求直接进入条件较好的乡镇机关工作,根本不想去农村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接受艰苦条件的磨练,经受农村工作得历练,显然心里准备不足。考任村官无非就是先找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获取一个考任公务员加分的难得机会,将其作为将来跳出农村的有效踏板,合同期满后,再通过考取公务员,重新回到城里工作。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即使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由于一直忙于学业,对农村的事情也知之不多,了解甚少。光有书本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心高能低,眼高手低,用理论指导实践不会用,不管用,又不愿付苦、不肯屈身向广大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基层实践学习,致使工作无起色,与大学生能力素质不相符。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需要老同志领着适应一下农村工作环境,调整一下角色定位也在情理之中。有的甚至入村一年多,没有撰写过有价值、有见地的调研报告,大学生村官的应有价值没有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有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不高,却摆谱派头十足,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就把尾巴翘到天上,不知天高地厚;有的大学生村官对村情不十分了解,就乱发议论,品头论足,甚至拉帮结派,人为制造矛盾,影响班子团结;有的不去在提高“知民度”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而是挖空心思攀龙附凤、攀权结势提高“知名度”,千方百计为自己登高升迁搭梯子、找路子。群众戏说,现在大学生村官不是来“炼金”,而是来“镀金”的,与咱群众心离得远,指望不上,高攀不起。

2、“大学生村官”岗位作用发挥难;具体体现在:

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村干部冷。不少大学生村官成了 “困置设备”。

农村经过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单向输出而不输入,农村人力贫困已是事实,但这并不说明派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真正派上用场,叫大学生村官,但实际上又不是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位置。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 “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干部冷的局面。

第一个热冷现象是:中央政府很热,要选派十万大学生村官下基层,各级县以上政府也层层加码,好不热闹,但你去问一问乡镇领导,不少人会大倒苦水,说你编制要五年只减不增,目前还要把已有大批的乡镇干部大大缩减,让他们如何开展工作?他们心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其实是冷冷的,挺为难的。

第二个热冷现象是媒体热,家长冷。媒体对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重墨浓抹,因为大学生村官是新生事物,所以要多多宣传。不少媒介也大炒热炒明星村官,却对这个群体的大部分无所作为不愿或者不敢披露。而与此对照的是,家长冷得出奇,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是特别不愿意孩子当村官的,好不容易鱼跃龙门,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搞得许多家长在众乡友面前抬不起头,有无法交待的味道。而城里的家长更不愿让孩子到农村当村官了,因为农村那么穷,那么苦,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苗苗,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要到农村吃苦去,城里的家长们那能放心?

第三个冷热是村民热,村干部冷。村民热,是村民认为比起原有的村干部,大学生可能更有热情,也更愿意为村民做实事,村民与村干部本来就是一对怨家,不少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抱有新鲜的感觉,但村干部的压力就大了,可能会觉得这些大学生村官迟早会抢了他们的位置,所以不少当地村干部表面也可能赞成,但内部却很是惧怕。

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模糊与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是两大成因。

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设置不清楚,非官非民,角度很模糊。“大学生村官”既不是村民,又不是村官,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也没有组织管理权。工作岗位不明确,基层没有指派具体任务。大学生村官一般选聘结束后也没有多少实际的培训与指导,不少大学生村官被扔进“茫茫人海”,让他们自己去“玩”。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不少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感到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应对。

不少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也不知道如何做农村工作,大学生在校学到的各种知识与农村实际相脱节,也是造成他们无用武之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当“村官”的越来越多,但是,对大学生“村官”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却没有进入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

end#土地使用权流转,为经济发展积聚了“软动力”,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我村土质特性为柔性壤土土质,主要为小麦、水稻、棉花、油菜传统作物种植。由于耕种面积较为丰富,土壤肥力肥沃,作物耕种正由人工作业向自动化转变,加上近年来国家对粮食启动的市场保护价格和粮食补贴政策,传统的粮食种植已经出现扭亏为盈的局面;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或本地就业,半工半农,想法设法增加收入,这样传统农业种植在务工文化的带动下也正在彰显蓬勃的经济效益。也正是这样的帮带效应和不敢尝试的传统守旧思想遏止住了我村外放型高效农业的发展。既然高效农业的各种条件还不成熟,又无法催孵其发展,就只能在传统的种植业上做文章,就要想法设法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传统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村50%以上的土地已经正常流转并使用,而且相关产业(如种植粮食、河蟹养殖、生猪养殖等)都初具规模,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良好趋势。而由种植粮食带来的来料加工也也初具规模,为我村的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在村支书甘贤贵、村主任郑雷云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设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50名,其中女性党员8名,流动党员7名,获多次殊荣,20**荣获“先进基层党支部”光荣称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步奖”等。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是xx乡最团结和最优秀的村级领导班子之一。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搭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承诺等载体,引导党员切实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全面执行阳光村务和村财乡管工作,实行村级“三资”委托代理;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我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三项制度”,扎实开展了“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整修了村级活动室。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四议两公开”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等制度,使村社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三)乡风文明建设情况

我村在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中,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村在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环境”活动的过程中,全村治保组织、调解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健全,防火防盗措施到位,农村土地等各类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并呈现下降趋势,村内具有较强的自我化解矛盾能力。号召全村发扬优良乡风民俗,强调邻里和睦、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骂人,以好的乡风民俗来约束不好的做法,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借助“四百工程”之力,通过上门走访、党员承诺、组织送温暖等多种形式,与扶贫对象开展连心活动。

目前我村治安状况良好村民生活稳定和谐,村民大多能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社会事业建设情况

1、道路建设:村内主干交通线为安胥水泥路1、48公里,外加“村村通”水泥路0、943公里,其余为待修建机耕路7、3公里,架设桥梁13处的,堤设涵管12处,交通状况较以前有所改观,但仍需加大投入力度,依托“组组通工程”的建设,完善个自然村的交通联系网络,并且考虑村民耕种的需要,完善耕机路的建设,并与村级道路相衔接,形成完整有机的道路系统。为此,在村委会的领导和筹划下,我村正在积极筹划修建从11组到14组的1、5公里的机耕路,并与将今年九月初正式开工建设,现快已铺设完成,预计将在九月末正式完工。

2、水利建设:我村处于江心洲的中下段,水利建设和防洪抗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借助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重视和支持,我村对我村周边的江堤做了精心的排险加固工程,确保了大圩安全渡汛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村委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我村对2600多米的大沟渠进行了清淤排查工作,并组织群众对1000多米的小沟渠进行了修复工作,确保了农作物的灌溉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农作物的收成和农户的收入。

3、卫生事业:为响应国家政策安排,在县卫生局的支持和扶助下,我村现已建立标准卫生室,并已正式投入使用,极大的满足了村民就近就医问题。自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统一定价以来,村民在卫生室看病比以前在乡或县医院看病费用减少了近四成,这还不算上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并且,卫生室的医生还可以很方便的去一些体弱不能来卫生室的家里看病。通过建立村卫生室,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看病,而且极大的减少了看病的费用,让群众受到了比大医院更加细心的照料和服务。

4、社会保障:积极推进“新农保”、“新农合”政策,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共完成养老保险863人,未完成983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46、75%,发放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参保2059人,参保率达到96%以上,农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4%;全村符合农村低保、五保条件72人全部纳入低保,做到低保、五保全覆盖。以人为本,弱势群体倍受关注。

该村五保、低保对象,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基本生活保障金,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5、电网改造:前期实施的新一轮电网改造工作,为农村用电安全稳定进一步打好基础。我村已完成新电网“家家通”工程,得到县乡供电部门的质检合格,彻底完善了我村的电网建设工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和赞许。

垃圾处理:根据乡党委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求和我村建设环境美好村的目标,在村领导的关心下,现已修建垃圾池6座,并聘请环卫工人四名,有效改善了我村人居环境,彻底改变了以前脏、乱、臭的局面,为我村建设环境优美旅游村提供了坚实保障。

6、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我村总人口214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四百多人。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村民们的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有所淡化,在家的已婚育龄妇女能按单月康检的要求,准时参加孕检,外出人员也能按时将孕检证明寄回。但是仍需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采取惩罚与奖励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避免反弹现象的发生。国家对计划生育模范户采取的奖励扶助政策也大大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稳步进行,我村支书甘贤贵说:“对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改善这部分人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能使他们更加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也让广大群众看了到实行计划生育的美好希望,群众现在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奖励扶助制度使群众的婚育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少生优生,少生快富,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在群众中逐步形成”。我村在全面按照乡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下达的20**年我村各项人口计生指标下开展工作,在乡计生办的指导、村“两委”干部和计生宣传员的细致入微的工作下做好育龄妇女的健康检查,做好对流动人口的生育文化建设服务,及时向他们提供避孕药具及生育知识指导,全面保证我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正常开展。

7、社会治安与信访稳定。加强农村信访稳定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xx村两委一直对本村的稳定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我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我村一直努力保持全村综合治理稳定,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解决群众纠纷和矛盾,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从根本上消灭引起上访的诱因,维护农村稳定。变村民上访为深入群众,积极发现本村的不稳定因素,将并努力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维护本村社会稳定,实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因此,这几年在信访稳定工作方面,在全乡名列前茅。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一是输出难。农村信息不畅,渠道不通,劳动力信息网络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运作机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程度不高,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劳务输出工作机制还不十分完善,大部分农民外出都是自发的,处于无序状态,再加之现有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不规范,使得外出务工农民找工作比较困难。二是缺技能。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无一技之长,只能参与体力劳动,不能进行智力劳动。而用工企业对务工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无技术的没人要,有职业技能的供不应求。三是报酬低。由于外出务工农民不懂法律知识,很多外出务工农民只求能干活,难求合理的报酬。那些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往往报酬少甚至不能按时兑现。四是无保障。由于无序分散,自发的外出务工,加之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一些不安全事故、劳务纠纷、合法权益如用工单位随意加大劳动强度、超时加班加点、拖欠克扣务工人员工资工伤事故频发、不执行劳动合同、不按时交纳社会保险费等。以及孩子入学、老人赡养等后顾之忧无人管。

五是务工环境不佳。当前全国上下都十分重视改善民工务工环境,保障民工合法权益,从中央到地方,从输出地到输入地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当前民工在工作、生活中,仍存在不少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出面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子女上学免交赞助费、借读费问题;工作时间超长问题;工资遭到克扣与拖欠问题;工伤事故赔偿损失不到位问题,等等。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一是村组道路虽然在今年得到修缮,但是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下雨天仍不利行走,而且较多数机耕路没有得到有效修缮,从而影响了民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二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村组建设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但今年来由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的实施,目前已经得到很到的提高;三是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娱乐设施较欠缺,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投入资金不足、投入困难,均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四是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不足,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村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很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等。

3、传统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我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很多棉花、水稻、小麦等还靠人工种植、施肥和收获,缺少机器操作。养殖业也多为各家各户自家养殖,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家禽的饲养、防疫治病和销售。村民们各自生产,各自经营,缺少科学种养带头人,缺乏信息交流沟通,农业发展速度较为迟缓。传统农业作为带动我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大多数农作物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发展规模经济的颈瓶。以传统作物种植为经济来源的收入结构单一,缺少特色支柱产业的支撑,农产品一般品种多,精品名牌少,农产品加工原料及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企业和深度加工品少,导致效益不高。专业化、高效化、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如今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潜力所在。而我村目前的农业格局则仅仅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与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4、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居更大的跨越发展。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管理费用。集体资产总额少,加上近年来农村的税费改革以及多予少取的政策,靠收缴费用提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极大扼制住村居的经费来源。在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我村较大的跨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

1、抓实各项工作,促进农民外出务工。

当前,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的实际问题涉及面广、复杂多样,要通过各项工作,全面改善务工环境,提高服务管理质量,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务工增加收入。一是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力度,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以增加务工效益。随着劳务输出工作的逐步开展,用工单位对劳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培训可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对农村青年特别是高中、初中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二是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在农闲季节能大量吸收富余劳动力企业。带动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达到一年四季十二月,季季有活干、月月能输出的目标。三是要鼓励、支持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农村能人组织兴办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我村要以今年成立的锴沣劳务有限公司为基础,做好劳务输出的相关工作,积极开拓渠道,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各项服务。各有关部门也要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引导、服务和管理,提高我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性,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质服务,逐步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国家有关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及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全村范围内形成出“去打工光荣、出去挣钱光荣”的氛围。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劳动法规观念,教育了他们懂得如何敬业工作又要善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寻求有价值招商线索。鼓励引导自主创业,发展外放型高效农业,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解决我村出现的空巢现象、留守问题以及缺少年轻党员问题。积极排查招商引资线索,寻找好的招商信息平台,合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营造良好创业氛围,鼓励优秀青年创业,以一带百,全民致富;充分结合利用好土地流转,积极探索适宜本村的高效农业,形成产业带。

本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我们要拓宽信息渠道,壮大村级经济。首先,要加强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面对时时处处产生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管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其次,要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并努力将其落到实处,善于和农村的致富能人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把获取致富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再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指导农村工作的作用,扩大信息的来源。

3、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

我村现有人口两千一百多人,现有耕地两千七百多亩,建设了较为配套、合理的供排水体系。目前尚有一些耕地,灌溉用井紧张。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借助现有的水利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动农经比例的缩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土地流转承包经营规模,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农业产业模式,可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健全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双赢机制。根据当地特色产品争取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大力开发高、新、特、优农产品和安全、保健、绿色食品,充分挖掘新兴特色产业等是在目前状况下xx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继续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如河蟹养殖等,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目前我村农户主要以种粮、种棉花、河蟹养殖、养猪为主,所以就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针对好的致富项目,应加以鼓励并给予支持,在农村小额贷款方面给有致富项目的农户加以支持,使农民更快的富起来。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如河蟹养殖、特色农作物种植等,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该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大力发展棉花、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目前农产品存在着生产的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积的数量,而没有注重质量的提高,也忽视了品牌效应,有时还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复等现象。把“一村一品”建设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实现品牌效应,使农民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

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

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创一流班子。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借助此次“第八届村干部换届选举”的契机,我村选出了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委会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搞好文化大院建设,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我村已经建设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并配备一些适合村民的基础设施,村民们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聊天、看看书、读读报,同时还配备有远程教育录像,可以学习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以来,既加强了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摩擦,也可以大大减少打牌、赌博人员的数量,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也可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要想提高农村发展速度,自身努力和外部相关政策扶持两者缺一不可。作为xx村党支部主任助理,我会积极配合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及村两委班子工作,搞好团结,拧成一股绳,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并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工作。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村子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同时做好村子的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做好垃圾清运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农村,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氛围。还要协助两委班子做好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居民的集体意识,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通过近几周对xx村的调研,我对xx村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掌握了一些情况,可能了解的还不够全面,还有更深层次的情况有待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将一如既往地深入农村,踏踏实实去学习,为村建设建言献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村里更好的服务。我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家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相信,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深深爱上这片天地,我将努力工作,为四新庄村的发展而努力,不辜负组织和乡亲们的信任和期望。

本次调研工作得到了乡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以及xx村“两委”成员的大力支持,在他们忙碌工作之际仍抽出时间配合我的调研,本次调研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领导的教导和默默奉献,在此感谢xx乡党委书记xxx、组织委员xxx、xx村支部书记xxx、主任xzx、文书xxx、治保主任xxx、委员xxx、计生主任xx,以及广大的xx村村民,谢谢!

【第15篇】关于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确保他们生活有保障、干事有劲头、发展有空间,我镇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培养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仔细分析,认真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涌泉镇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基本情况

自xx年2月以来,我镇先后选聘大学生村官20人。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培养使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离职的7人中,有1人进入镇领导班子,4人进入行政事业单位,2人进入国有企业;在职13人中,有10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3人担任村民委主任助理,5人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1人创办了“网络餐厅”。这些大学生村官大多是涌泉本镇人,熟悉本地情况,能快速融入所在村,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农业农村政策、献计献策村务管理、引导村民增收致富、调解村民矛盾纠纷等工作中发挥了有力作用。

二、涌泉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涌泉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坚持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模式,努力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个性特长,多元多向发展,尽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和骨干力量。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分层分类,因人定岗,明确大学生村官培养方向

大学生村官拥有不同的学业专长和个性特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科学分类是关键。涌泉镇结合大学生村官聘期的不同阶段,因人制宜、多次微调,科学制订每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培养方向。对首次聘任的大学生村官,遵循“因村选人、因人定村”的原则,综合考虑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和选派村的实际安排工作岗位和职务。如:将土建类专业的选聘生徐云安排到康居工程建设任务较重的小炉头村;将爱好摄影,懂市场营销的周达贵,安排到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兰田村等。这样的安排,为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优势创造了有效平台,徐云协助村里完成了农民建房40间,周达贵将兰田山起名为台州市的“香格里拉”进行宣传,带领村民建起了农家乐,卖起了特色农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上山度假休闲。从选聘的第二年开始,大学生村官对基层工作有了切身体会,镇、村两级也对大学生村官加深了了解。涌泉镇在综合评定各人个性特征、兴趣志向和发展潜质的基础上,将大学生村官划分为社会管理、便民服务和创业致富三种类型,安排到合适的岗位短期挂职锻炼。对聘期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村官,我镇着重考虑出路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村官竞争力。同时,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的自由空间,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

(二)导师帮带、创业帮扶,促进大学生村官快速成才

大学生村官一出学校大门,就跨入广阔农村舞台,缺少工作经验与资金技术,导师帮带、创业帮扶是加快他们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我镇拓宽视野,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帮带导师资源库,在镇机关、行政村、企业等不同领域选聘了全国劳模孔先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金铿等优秀人才20多人,有针对性的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村官提供指导。

对社会管理型大学村官,列为党政后备干部及村两委干部预备人选,由镇班子成员担任主要帮带导师,着力培养组织协调和行政能力。同时,积极放手让大学生村官参与村级具体事务,对部分优秀的,直接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让他们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积累经验、锻炼成才。大学生村官项玉君先后担任村情复杂的炉头村、横路村党支部书记,极大改善了两村面貌,被提拔为涌泉镇人大副主席。

对便民服务型大学生村官,着力培养为民办事的专业技能,由机关事业单位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担任主要帮带导师,指导业务工作开展。并安排到镇“三中心”,便民服务窗口等进行轮岗,加强实践锻炼,熟悉工作流程和性质。通过结对帮带、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大学生村官专业技术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蒋雅君、夏玲芳、冯兵胜大学生村官考入了事业单位队伍。

对创业富民型大学生村官,提供人员、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激发他们创业创新的热情。一是建立创业顾问团。聘请优秀企业家、农村致富能手等担任创业导师和技术顾问,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引道路,随时解决村官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二是建立学习平台。组织参加syb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大讨论,促使大学生村官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同时,在“忘不了”专业合作社、梅尖山橘场、葆隆食品等企业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学习水果种植、管理及合作社经营等技术。三是提供创业帮扶。与市人劳局、市农村信用联社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村官创办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目前,我镇大学生村官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创办网络餐厅1家,农家乐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三)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

规范的管理是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今年,我镇出台了《涌泉镇大学生村官分类培养十项制度》、《涌泉镇大学生村官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十项制度》对镇、村、大学生村官各自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加强了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考核办法》分共性项目、个性项目、组织评价和群众公认度、奖励加分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了镇、村两级重点工作和大学生村官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民主监督、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多方面的因素,为全面考察大学生村官打下了基础。同时,我镇按照跟踪考察、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大学生村管实行工作周志、实绩月评、季度检查、年终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

三、大学生村官管理与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践来看,我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培养使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大学生村官参与村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我镇历届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仅1人是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其余都是通过任命的方式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民委主任助理。在工作岗位上缺乏村民认同,在目标任务上没有明确要求,以致个别大学生村官镇、村安排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为工作“文书”化,承担了大量应当交由村文书完成的事务性工作,如做会议记录、建工作台账,报送材料等琐碎事项,真正以村两委成员身份主抓的工作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官的成长。

二是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动机有较强过渡化倾向,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不景气、高校扩招等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另一方面,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级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双重驱动下,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目的性更加现实和功利,多数人将此作为职业生涯的一个过渡,对自身的大学生村官身份缺少认同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村官们在思想上扎根农村,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是大学生出路选择有待进一步拓宽。明年2月,第一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就要满两个服务期。往后,历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要逐年有序流动。从我镇的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选择还比较狭窄。大家都将目标定位为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每年的行政、事业单位考试,大学生村官无一例外都会报名参加。在其他出路上,有5人正在尝试自主创业,1人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任职,至今没有1人以自主择业的形式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他们出路问题的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涌泉镇对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是要设岗定责,强化培养。大胆给大学生村官搭台子压担子,根据他们学历专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结合所在村实际,参与村级班子实质性分工,每个大学生村官至少独立分管一条线的工作,让他们直接参与具体工作,在处理村务中提高能力,树立威望。同时,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农村政策法规、实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配强导师,做好传帮带工作,在他们遇到具体困难和问题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多教方法、多出点子,增强大学生村官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农村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健全制度,落实保障。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机制,完善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工资待遇,增强他们职业认同感。及时把考察考核优秀的,作为村级班子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对特别突出的列入乡镇党政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培养,使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愿意扎根基层。

三是要提早谋划,拓宽出路。要利用各种媒介积极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政策,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扶持自主创业,尤其是对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项目要重点支持;鼓励自主择业,对临近聘期结束的大学生村官要进一步加强关怀,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安排到企业挂职锻炼,给予一定时间参加招聘会等形式提升再就业竞争力,缩短再就业磨合期。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自清《绿》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游记散文《温州的踪迹》里的一篇,作于1924年2月8日,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文章不仅取题为《绿》,也用“绿”自然地将全文勾连在一起。

  文章结构小巧,全篇只有四段文字,大约有一千二百字。这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而是通过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所以,第一段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起笔突兀,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这样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要描写的中心相照应。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停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起笔不凡,收束利索。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是传神之笔。经过作者的一番描绘,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

  “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像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解了。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而后三者,即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绿》虽是一篇写景散文,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他对祖国山水的一片“至情”融于对梅雨潭景物的细致刻画之中,“溶景入情”,情景交融,使景物既写得细腻生动,又具有绵密深厚、真挚清幽的情致,抒写出“作者心灵的歌声”,从而使全文充满着诗情画意。同时,作者这种情感的抒发并不象奔腾的长江大河,一泄千里,直抒胸臆,而是在构思上采用了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笔法。先以“惊诧”一词道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总体感受,也象征着作者要追捉、探究梅雨潭胜景的内在驱力。然后,通过拟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立体画卷。

  在《绿》一文中,作者还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如诗似画般的艺术境界,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真挚充沛地情感,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先生在语言上颇有造诣。其散文语言多用口语,简洁朴素,*易自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加工,注重创辞炼字,努力以生动而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于朴素之中见风华,达到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

  《绿》的语言就很有代表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美感特征:绘画美、动态美、音乐美。

  绘画美,体现在作者描写山间瀑布,只用了一句话“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以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动态美,作者写梅雨亭的形象是“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一个“踞”字,气势尽出,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音乐美,《绿》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明朗、和谐的旋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能使读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产生“既能悦耳,又可赏心,兼耳底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朱自清《绿》的女性美赏析

  朱自清先生在其散文名篇《绿》中,将梅雨潭的“绿”当作“艺术的女人”(朱自清散文《女人》中语)来观照和描绘,以或隐或显的美女意象群,构成了一道丰富而优美的女性风景线,充分显现了“绿”诗意盎然的形象魅力,真可谓“艺术的女人的聚会”!

  1、“洛神”:珠光熠熠的服饰美: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离合的神光”本来是描绘梅雨潭水波光闪闪、忽明忽暗的神奇景象。但在此处,作者将“绿”比作了绝美的洛神来赞颂和倾慕。曹植在《洛神赋》中极力铺写了洛神之美,又写自己“解玉佩”以通“诚素”,表达了对洛神的无比倾心,然后写道:“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如同诗词中“用典”一样,此处“用典”同样是为了引起我们的联想,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梅雨潭的“绿”有如那“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的洛神,她是那么华贵亮丽、光彩炫目,展现了一种“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美,引人追捉和渴慕。

  2、“少妇”:婀娜多姿的体态美:

  体态美是人体姿势、动作的美,是人体的具有造型性因素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它比人的相貌更能表现出人的精神气质,而且“动作的敏捷与优美,是人体端正和匀称的发展的标志,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令人喜爱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语)。《绿》中描写潭水的外形时写道:“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在朱自清眼中,梅雨潭“*铺着、厚积着的绿”,仿佛一块巨大的绿绸,微风拂过,柔波漾漾。这种“曲曲的波”所呈现的柔和的曲线,被英国画家威廉·荷加斯称为一切线条中“最美的线条”,是“美的顶点”,因为“它引导着眼睛以一种爱动的天性去追逐它们”(《美的分析》),这种流畅、轻快的美感,仿佛风韵可人的少妇,穿着紧身的、下摆曳地的绿色长裙,迈着匀称而轻盈的步伐款款走来,犹如盛开的花朵,浣纱透玉、暗香袭人。其身姿体态优雅的曲线和整体起伏的轮廓,以及背后轻舞的裙幅,体现着年轻女性的婀娜妩媚和健美丰姿,给人一种飘逸、和谐、生机勃勃的美感,自然会使人感到她卓然超群的女性魅力。

  3、“少女”:娇羞含情的风度美:

  风度美是人的风采、气质,主要是以神态表情、举止行动、待人接物中显露出来的美。“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参见《朱自清文集》,语文课本已删节,下同)。潭水因瀑流的汇入,在水下湍流和涡漩,水面泛起悠悠涟漪。这情景使作者想起初恋的少女。她情窦初开,娇羞含情,怀着玫瑰色的相思跟情人约会,却又腼腆、羞怯、难于启齿,只好轻轻地抚弄着衣角或花帕借以掩饰。表面上*静矜持,而内心却燃烧着爱的激情,像怀揣玉兔,剧烈地跳荡着,跃动的声息依稀可闻。这种充满意趣的描写,表现了“绿”似静非静、静中含动的难以言传的神韵,赋予了“绿”以初恋少女那种既缠绵悱恻,又含蓄适度的羞涩之美,真是意脉暗传,“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全在“那一低头的温柔”(徐志摩:《沙扬娜拉》)里了!

  4、“妻子”:温柔细腻的性格美:

  “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绿”的色泽和质地,一是明亮,二是柔嫩。在朱自清的感觉经验中,“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自然是自己的妻子和当时只有4岁的女儿采芷的皮肤,“雪肤凝脂”、“皓质呈露”,是那么柔软滑润、白皙细腻,正如杜甫所写的那样:“肌理细腻骨均匀”(《丽人行》),充满了匀称和谐之美。同时, 又不禁使人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使人“清爽”。特别是他的夫人武钟谦,温柔敦厚,性格如“水”──当然不是那江海中狂奔乱跳之水,而是涓涓山泉潺潺溪流,满蓄着水乡女儿的似水柔情,恬静、委婉、和顺、细腻、贤良,“从来没发过脾气”,“连一丝怨言也没有”(朱自清:《给亡妇》),使家庭生活弥漫着浓浓的蜜意。

  5、“玉人”:晶莹纯净的品质美: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碧玉”本指清绿色的玉石,后常用来比喻女人(所谓“小家碧玉”),“如花似玉”就是比喻美女。玉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能用来比做君子所崇尚的`高贵品德,《诗经·秦风·小戎》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话,便以玉石的温润来比喻温和、宽厚;在《世说新语》品藻中也把素质美好的人称作玉人。梅雨潭的“绿”明净、纯洁、通体丽质,有如清丽非俗、品格高洁的“玉人”一般,百媚横生、魅力无穷,想看却看不透她──如出水芙蓉,*在咫尺,美而可悦而又不可亵玩,可爱更可敬!从这里,我们也仰望到了朱自清伟大人格的美的闪光。

  6、“西施”:“充内形外”的精神美:

  既然难以看透这美丽诱人的“绿”,又舍不下“她”,作者只好继续寻找自己的感觉,借助联想引起对比来表现“绿”的奇异:梅雨潭的“绿”,绿得浓淡相宜、明暗和谐,使人想起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从而将眼前的“绿”和国色天香的越国美女西施联系了起来。温州古为越地,西施是越人,地理人物之灵是相应的。梅雨潭的“绿”的美,实为西施之美的再现。西施不仅具有倾国之貌,更具有一种忍辱报国的自我牺牲精神,“蛾眉何惜千般死,为报君羞故国恩”(萧军:《吴越春秋史话》)。正是有这种深蕴的内在性格和精神“形之于外”,西施的美才能永放光芒。这里,作者从“西施”的“奇绝”想象并描述着“绿”的“奇异”,表现了“绿”的令人“惊诧”的美,实在是独具匠心!

  7、“女神”:神奇善良的心灵美:

  当作者捕捉到“绿”的奇异之后,又追捉到她的“神奇”:“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此时此刻,作者神与物游,借助联想的羽翼,夸张着“绿”的魔法与伟力:可以使舞女飘飘欲仙,可以使盲妹明眸传情,这是怎样一片神奇无比的“绿”啊!作者在捕捉“绿”的迷狂中,俨然感觉到“她”就是一位道法无边、伟力无穷而又乐善好施的“女神”。这种善良的心灵和美好的愿望正是朱自清“为人生而艺术”的审美理想的折射。

  8、“女儿”:活泼可爱的生命美:

  “绿”是醉人的。作者在神醉心迷之中,把“绿”当作了活泼可爱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又进一步把“她”当作自己渐渐长大的“女儿”,拍着她、抚摩她、亲她,并别致地称她为“女儿绿”。情真意切,委婉曲折而又洒脱酣畅,将父亲之于女儿的爱喷发而出,语句和生命迸合为一,使“女儿绿”这一诗意形象充满了无限的意趣和生机,透露出作者对健康活泼的生命之美的礼赞,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升腾着作者蓬勃向上的激情。“绿”,象征着生命,象征着盎然的生意,象征着跃动的生长的力量,更象征着作者勇于进取的精神!

  把“水”比作女人,并非朱自清的独创。但他却独具慧眼,发现了其中“女性美”的底蕴,并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加以浓丽纤细的描绘,足见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对高尚艺术境界的追求。他从满眼的“绿”感到“惊诧”,领略到大自然的生命力,进而“作种种幽邈的遐想”(夏丏尊:《白马湖之冬》),妙悟到“绿”的“女性美”,将长期萦绕在心际的圣洁的“艺术的女人”和眼前碧绿秀美的潭水相互交融:一切描绘都落到“绿”上,尽展“绿”之秀、之艳、之奇、之美,可谓“*而不浮”(司空图:《诗品》,下同);又从“绿”写到女性的服饰、容貌、体态、肌肤、举止等外表美,展现出性格、品质、精神、心灵等内在美,则又是“远而不尽”。远*交流,古今合力,神人同一,内外和谐,以有形表无形,以“刹那”展永恒,表现为思维空间的多维拓展,使“绿”的“女性美”成了一种立体的无与伦比的美。这便是《绿》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功能之所以充分发挥的原因。

  拓展阅读:朱自清《绿》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对绿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的心情,这种心情总在心头涌动,但总说不清道不明,直到读了我的扬州老乡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

  先生在文章的开头这样说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初读文章,就被这他的惊诧所吸引,我不明白一色的绿为何让他这般的惊诧,从小生长在农村,见惯了禾苗的青绿,到处都是铺天盖地的绿,怎么还会有人对绿有这样的感觉呢?我顺着他的惊诧望去,梅雨潭在他的笔下竟然有着如此“醉人的绿、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飞花碎玉”般的瀑流流入像“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的潭中,“闪闪的绿色”如“离合的神光”,皱缬着的绿波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滑滑地明亮着的水光像“柔软鲜嫩的鸡蛋清”,纯净的水色像“温润的碧玉”,整个深潭像是“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鲜润”。先生用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比喻,从视角、触角、感觉等角度展示“奇异的绿”、“醉人的绿”。置身于他的绿中,我也被感染,被陶醉,也惊诧于梅雨潭的那一片绿意,甚至生发出许多感悟来!

  是啊!绿也许就是生命的本源,绿也许就是生命的体现,绿也许是生命的慰籍,绿也许就是生命的圆满。张开眼,绿随处可见。不管是枝繁叶茂的大树,还是零星点大的小草,都在向你昭示绿的存在。绿,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每一片绿,都洋溢着生命的希望和澎湃的激情。无需纷乱的点缀、无需斑斓的色彩,简简单单、素面朝天,也能给人深深地感动。每一片绿都能让人联想到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无论是春天的播种、夏天的勃发,还是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孕育,无一不是绿的创举。领略着自然界各种生命舒展着的绿色生机,人的心头会滋生出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的绿色面前,人可以也应该让精神世界留一抹葱茏的绿意和一脉天籁的气息,留住生命中绿色的纯粹,让自己的生命状态轻松、自由、博大、快乐。当你遇到挫折或是不愉快的事情后,为何不扑入绿的怀抱中呢?绿意融融足可熨*你心灵的褶皱。尽情欣赏这种简单,用心感受这份自然,难道还不够吗?

  回眸先生文章里满潭撩人欲醉的绿和悠然宁静的美,我已不知归途。“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探寻先生的感情脉络,我想先生已把勇于探索进取的精神和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蓄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了。这一切应源于先生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沉浸在先生描绘的深深的绿中,我觉得自己的灵魂升腾起来,仿佛变成一只扇动着翅膀的绿蝶,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绿色世界快乐地翔舞!

  品味绿色,感受生命;品位绿色,感悟生活。那一片我心中的绿啊


朱自清《绿》赏析扩展阅读

朱自清《绿》赏析(扩展1)

——朱自清作品《绿》原文及其赏析

朱自清作品《绿》原文及其赏析

  《绿》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朱自清作品《绿》原文及其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⑴ 仙岩:山名,位于浙江省温州与瑞安两市之间。

  ⑵ 惊诧(chà):惊讶。

  ⑶ 踞(jù):蹲。

  ⑷ 绺(liǔ):量词。

  ⑸ 倏(shū):极快地,忽然。

  ⑹ 离合的神光:形容水光一闪一闪的,神奇莫测。

  ⑺ 皱缬(xié):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褶皱着。缬,有花纹的丝织品。

  ⑻ 尘滓(zǐ):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⑼ 秦淮河:在江苏省西南部,经南京市区西入长江。

  ⑽ 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

  ⑾ 明眸(móu)善睐(lài):出自曹植《洛神赋》。意思是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睐,看,向旁边看。

  《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游记散文《温州的踪迹》里的'一篇,作于1924年2月8日,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文章不仅取题为《绿》,也用“绿”自然地将全文勾连在一起。

  文章结构小巧,全篇只有四段文字,大约有一千二百字。这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而是通过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所以,第一段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起笔突兀,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梅雨潭是一个瀑布”,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这样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要描写的中心相照应。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 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起笔不凡,收束利索。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是传神之笔。经过作者的一番描绘,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

  “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解了。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而后三者,即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我认为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绿》虽是一篇写景散文,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他对祖国山水的一片“至情”融于对梅雨潭景物的细致刻画之中,“溶景入情”,情景交融,使景物既写得细腻生动,又具有绵密深厚、真挚清幽的情致,抒写出“作者心灵的歌声”,从而使全文充满着诗情画意。同时,作者这种情感的抒发并不象奔腾的长江大河,一泄千里,直抒胸臆,而是在构思上采用了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笔法。先以“惊诧”一词道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总体感受,也象征着作者要追捉、探究梅雨潭胜景的内在驱力。然后,通过拟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立体画卷。

  在《绿》一文中,作者还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如诗似画般的艺术境界,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真挚充沛地情感,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先生在语言上颇有造诣。其散文语言多用口语,简洁朴素,*易自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加工,注重创辞炼字,努力以生动而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于朴素之中见风华,达到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绿》的语言就很有代表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美感特征:绘画美、动态美、音乐美。

  绘画美,体现在作者描写山间瀑布,只用了一句话“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以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动态美,作者写梅雨亭的形象是“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一个“踞”字,气势尽出,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音乐美,《绿》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明朗、和谐的旋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能使读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产生“既能悦耳,又可赏心,兼耳底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绿》写于1924年2月8日,选自朱自清《踪迹·温州的踪迹》。1923年,朱自清就聘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闲暇时,他便结伴去瑞安仙岩的“梅雨潭”游玩。在萧索、悲凉的季节里,写下了这篇散文。

  1、朱自清似乎不是在写散文,对着梅雨潭的绿,他是在吟诗,在歌唱,在倾诉他由衷热爱的心声。古人说诗人作诗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而当感情最激动的时候,便“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上引这段话,是巧妙的比喻,是美丽的联想,和那有声(如音乐)有色(如画幅)的描绘,都如散碎的珍珠,而把它们串起来的,则是感情,动人的激情,《绿》魅人的秘诀就在这里。

  ——艾治*《现代散文选读》

  2、朱自清的一篇千字短文,*添了“梅雨潭”隽永的韵味,鲜活了一处景点。如果说《绿》造就了温州人的一种朱自清情结,那么《绿》也就是朱自清的一种温州情结。

朱自清《绿》赏析(扩展2)

  导语: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自清春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5、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6、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7、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8、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9、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是一篇诗情画意相融合的散文名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顺序与事情发展规律一致。

  一、开头一节是盼春。

  春天尚未来临,就热盼春天的来到。通过重复的“盼望着,盼望着”,既直抒了人们对春的渴望,也为全文定下热情活泼的基调。

  作者先从概括总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春天特点,然后用笔细致入微地描绘有春天特征的五幅图。

  描绘出春天嫩草勃发如茵景色。先写出了春草的旺盛、多和新,接着写出人在春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点明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

  描绘了春天百花竞放争春的景象,特别着力于色彩与香味的描绘,又通过具体的三种花与无名的各种野花相照应,进一步展示了春意的浓郁。

  描绘了春风的和煦与清新。春风无形、无色、无味的,如何描写?通过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把空灵的春风居然描绘得有声有色,有味有感,有情有形。

  描绘了春雨的细密轻柔和润物无声的特点。先突出春雨多、细、密、柔特点,然后描绘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特别是雨中夜景图更是把细密绵绵的春雨描绘得如此静谧、安详、*和,另人不禁对南方的春雨格外向往。

  上述四幅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草、花、风、雨完美和谐融合为一体,而每幅画又都写到人,但人又是景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显得如此和谐。

  是五幅图中唯一主要写人的。它抓住*民间“春早人勤”的特点,从“天上”引向“地上”,引出地上“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热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春意盎然闹人间的图画,在写人时又突出了景,再次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最后三节是赞春。

  最后用三个独自成段的比喻句讴歌春天,分别赞美春天带给人新的希望;春天美丽令人喜爱;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美轮美奂的景色;《春》是一幅明媚秀丽的画卷,它描绘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春天的活力;《春》是一曲充满青春活力的颂歌,它使人精神抖擞,对一年充满希望。

朱自清《绿》赏析(扩展3)

——朱自清《春》的赏析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朱自清的《春》散文赏析,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与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好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名篇佳作,但在作者生前,它却没有收入朱先生的散文集中。据陈杰同志考证,《春》最早发表在朱文叔编的《初*文读本》第一册上。该书1933年7月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

  陈说:“在篇名的右上角都注有标记。编者在课文目录后附注,凡有此标记者‘系特约撰述之作品’,可见是《读本》的编者当时特约朱先生等撰写给中学生阅读的文章。”(《关于〈春〉的出处》,《临沂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春》不仅在**前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语文》第一册,也收录了它。但是,后者嫌原作有的词汇“陈旧”,有的语句不够“规范化”,因之对其进行了“加工润色”。这样,在文字上便与原作有了出入。为尊重朱自清作品的原貌,本篇赏析的对象是朱先生写定的未经修改的文字。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我国南方春天特有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与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

  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了。”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

  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情物。

  第二个特写镜头是花木争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第三个特写镜头是春风。较之春花来说,春风是不容易描写的。朱自清写春风,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春风的柔与,二是它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与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的温暖,柔与;他犹恐读者不易领会,马上来了一句人人能领会的摹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传味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两段关于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与着”。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第四个特写镜头是春雨。朱自清写南方春雨连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种雨,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与*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这俨然是一幅春雨农耕图了。

  第五个特写镜头是春境中人的活动。前四幅画面以写自然景色为主,这幅画面则突出人作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春天,花儿“赶趟儿”地开;人们为了迎春,“也赶趟儿似的”走出家门。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在以上盼春、绘春的基础上,作品最后唱起了对春的赞歌: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与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里,作者用三个比喻性的排比句式,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拓展:朱自清春反思

  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养成学*语文的良好*图画,学生在下面认真地作笔记,尽管学生把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我想,这惯。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诗意盎然、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机械地、繁琐地逐一分析五幅也无疑是对新教材的一种背叛,是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结果肯定收效甚微。

  因此,我在第二课时将品位语言作为本课的学*重点,采用“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课的优美语言有真切的体会,加强思维与语言的训练。先给学生做样子,就春草、春花描绘进行分析,明确写了些什么,从哪些角度描绘的,哪个词或哪些词用得特别精当,描绘时主要运用哪些方法。然后帮助同学自读课文,有条理的进行分析。学生把理解、口述、朗读结合起来,学*的效果比较好。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自主实践,合作讨论,探究疑难的方式学*后几部分的内容,使学生人人都在这节课中“动”了起来。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理念,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学*语文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如为了赶课时,后面三部分要挖掘的的内容也很多,可我只给了学生十五分钟时间就进行填空验收,效果不太理想,后又给了节课讨论进行补漏,完成教学任务。

朱自清《绿》赏析(扩展4)

——朱自清《春》的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春》的原文及赏析

  《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朱自清《春》的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

  《春》的课文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

  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至于语言的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则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朱自清《绿》赏析(扩展5)

  《绿》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中一篇写景的游记,作于1924年2月。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绿》朱自清,希望能帮到大家!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

  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绿》写于1924年2月8日,选自朱自清《踪迹·温州的踪迹》。1923年,朱自清就聘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闲暇时,他便结伴去瑞安仙岩的“梅雨潭”游玩。在萧索、悲凉的季节里,写下了这篇散文。

  朱自清《绿》的女性美赏析

  朱自清先生在其散文名篇《绿》中,将梅雨潭的“绿”当作“艺术的女人”(朱自清散文《女人》中语)来观照和描绘,以或隐或显的美女意象群,构成了一道丰富而优美的女性风景线,充分显现了“绿”诗意盎然的形象魅力,真可谓“艺术的女人的聚会”!

  1、“洛神”:珠光熠熠的服饰美: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离合的神光”本来是描绘梅雨潭水波光闪闪、忽明忽暗的神奇景象。但在此处,作者将“绿”比作了绝美的洛神来赞颂和倾慕。曹植在《洛神赋》中极力铺写了洛神之美,又写自己“解玉佩”以通“诚素”,表达了对洛神的无比倾心,然后写道:“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如同诗词中“用典”一样,此处“用典”同样是为了引起我们的联想,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梅雨潭的“绿”有如那“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的洛神,她是那么华贵亮丽、光彩炫目,展现了一种“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美,引人追捉和渴慕。

  2、“少妇”:婀娜多姿的体态美:

  体态美是人体姿势、动作的美,是人体的具有造型性因素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它比人的相貌更能表现出人的精神气质,而且“动作的敏捷与优美,是人体端正和匀称的发展的标志,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令人喜爱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语)。《绿》中描写潭水的外形时写道:“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在朱自清眼中,梅雨潭“*铺着、厚积着的绿”,仿佛一块巨大的绿绸,微风拂过,柔波漾漾。这种“曲曲的波”所呈现的柔和的曲线,被英国画家威廉·荷加斯称为一切线条中“最美的线条”,是“美的顶点”,因为“它引导着眼睛以一种爱动的天性去追逐它们”(《美的分析》),这种流畅、轻快的美感,仿佛风韵可人的少妇,穿着紧身的、下摆曳地的绿色长裙,迈着匀称而轻盈的步伐款款走来,犹如盛开的花朵,浣纱透玉、暗香袭人。其身姿体态优雅的曲线和整体起伏的轮廓,以及背后轻舞的裙幅,体现着年轻女性的婀娜妩媚和健美丰姿,给人一种飘逸、和谐、生机勃勃的美感,自然会使人感到她卓然超群的女性魅力。

  3、“少女”:娇羞含情的风度美:

  风度美是人的风采、气质,主要是以神态表情、举止行动、待人接物中显露出来的美。“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参见《朱自清文集》,语文课本已删节,下同)。潭水因瀑流的汇入,在水下湍流和涡漩,水面泛起悠悠涟漪。这情景使作者想起初恋的少女。她情窦初开,娇羞含情,怀着玫瑰色的相思跟情人约会,却又腼腆、羞怯、难于启齿,只好轻轻地抚弄着衣角或花帕借以掩饰。表面上*静矜持,而内心却燃烧着爱的'激情,像怀揣玉兔,剧烈地跳荡着,跃动的声息依稀可闻。这种充满意趣的描写,表现了“绿”似静非静、静中含动的难以言传的神韵,赋予了“绿”以初恋少女那种既缠绵悱恻,又含蓄适度的羞涩之美,真是意脉暗传,“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全在“那一低头的温柔”(徐志摩:《沙扬娜拉》)里了!

  4、“妻子”:温柔细腻的性格美:

  “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绿”的色泽和质地,一是明亮,二是柔嫩。在朱自清的感觉经验中,“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自然是自己的妻子和当时只有4岁的女儿采芷的皮肤,“雪肤凝脂”、“皓质呈露”,是那么柔软滑润、白皙细腻,正如杜甫所写的那样:“肌理细腻骨均匀”(《丽人行》),充满了匀称和谐之美。同时, 又不禁使人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使人“清爽”。特别是他的夫人武钟谦,温柔敦厚,性格如“水”──当然不是那江海中狂奔乱跳之水,而是涓涓山泉潺潺溪流,满蓄着水乡女儿的似水柔情,恬静、委婉、和顺、细腻、贤良,“从来没发过脾气”,“连一丝怨言也没有”(朱自清:《给亡妇》),使家庭生活弥漫着浓浓的蜜意。

  5、“玉人”:晶莹纯净的品质美: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碧玉”本指清绿色的玉石,后常用来比喻女人(所谓“小家碧玉”),“如花似玉”就是比喻美女。玉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能用来比做君子所崇尚的高贵品德,《诗经·秦风·小戎》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话,便以玉石的温润来比喻温和、宽厚;在《世说新语》品藻中也把素质美好的人称作玉人。梅雨潭的“绿”明净、纯洁、通体丽质,有如清丽非俗、品格高洁的“玉人”一般,百媚横生、魅力无穷,想看却看不透她──如出水芙蓉,*在咫尺,美而可悦而又不可亵玩,可爱更可敬!从这里,我们也仰望到了朱自清伟大人格的美的闪光。

  6、“西施”:“充内形外”的精神美:

  既然难以看透这美丽诱人的“绿”,又舍不下“她”,作者只好继续寻找自己的感觉,借助联想引起对比来表现“绿”的奇异:梅雨潭的“绿”,绿得浓淡相宜、明暗和谐,使人想起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从而将眼前的“绿”和国色天香的越国美女西施联系了起来。温州古为越地,西施是越人,地理人物之灵是相应的。梅雨潭的“绿”的美,实为西施之美的再现。西施不仅具有倾国之貌,更具有一种忍辱报国的自我牺牲精神,“蛾眉何惜千般死,为报君羞故国恩”(萧军:《吴越春秋史话》)。正是有这种深蕴的内在性格和精神“形之于外”,西施的美才能永放光芒。这里,作者从“西施”的“奇绝”想象并描述着“绿”的“奇异”,表现了“绿”的令人“惊诧”的美,实在是独具匠心!

  7、“女神”:神奇善良的心灵美:

  当作者捕捉到“绿”的奇异之后,又追捉到她的“神奇”:“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此时此刻,作者神与物游,借助联想的羽翼,夸张着“绿”的魔法与伟力:可以使舞女飘飘欲仙,可以使盲妹明眸传情,这是怎样一片神奇无比的“绿”啊!作者在捕捉“绿”的迷狂中,俨然感觉到“她”就是一位道法无边、伟力无穷而又乐善好施的“女神”。这种善良的心灵和美好的愿望正是朱自清“为人生而艺术”的审美理想的折射。

  8、“女儿”:活泼可爱的生命美:

  “绿”是醉人的。作者在神醉心迷之中,把“绿”当作了活泼可爱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又进一步把“她”当作自己渐渐长大的“女儿”,拍着她、抚摩她、亲她,并别致地称她为“女儿绿”。情真意切,委婉曲折而又洒脱酣畅,将父亲之于女儿的爱喷发而出,语句和生命迸合为一,使“女儿绿”这一诗意形象充满了无限的意趣和生机,透露出作者对健康活泼的生命之美的礼赞,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升腾着作者蓬勃向上的激情。“绿”,象征着生命,象征着盎然的生意,象征着跃动的生长的力量,更象征着作者勇于进取的精神!

  把“水”比作女人,并非朱自清的独创。但他却独具慧眼,发现了其中“女性美”的底蕴,并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加以浓丽纤细的描绘,足见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对高尚艺术境界的追求。他从满眼的“绿”感到“惊诧”,领略到大自然的生命力,进而“作种种幽邈的遐想”(夏丏尊:《白马湖之冬》),妙悟到“绿”的“女性美”,将长期萦绕在心际的圣洁的“艺术的女人”和眼前碧绿秀美的潭水相互交融:一切描绘都落到“绿”上,尽展“绿”之秀、之艳、之奇、之美,可谓“*而不浮”(司空图:《诗品》,下同);又从“绿”写到女性的服饰、容貌、体态、肌肤、举止等外表美,展现出性格、品质、精神、心灵等内在美,则又是“远而不尽”。远*交流,古今合力,神人同一,内外和谐,以有形表无形,以“刹那”展永恒,表现为思维空间的多维拓展,使“绿”的“女性美”成了一种立体的无与伦比的美。这便是《绿》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功能之所以充分发挥的原因。

朱自清《绿》赏析(扩展6)

——朱自清《春》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春》原文及赏析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朱自清《春》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熔铸到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中去。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春》——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了他太多的心灵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拜三不拜四,拜四定坏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