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三保时代购物广场佳木斯华联电影院今日电影怎么购票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天水市西北,渭河中游。地处东经104°58′至105°31′,北纬34°31′至35°03′之间,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全县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49公里,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10乡,405个村委,2210个村民小组, 6个社区,97个居民小组,城乡共15.2万户,总人口61.2万人。

甘谷属黄土高原地区,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境内长度41.6公里。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如棋。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便利,宜于种植,是全县主要农业经济区,也是全县工商服务业集中地,素有“金腰带”之称。全县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1228米(六峰镇觉皇寺村东),最高2716米(古坡乡大条梁),相对高差1488米。

    甘谷县地处大陆腹地,属东亚季风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5℃,其中最高(7月)月均气温25.4℃,最低(1月)月均气温-1.1℃。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分布极不均匀,一般一至三月雨量偏少,七至九月雨水较多。全年日照2350小时左右,日照率约50%,无霜期190天左右。

全县耕地面积88.23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洋芋、高梁、玉米、黄豆、糜谷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药材、瓜类、蔬菜、水果、花椒、辣椒等。其中甘谷辣椒独具特色,素以肉厚色艳味香着称,深得消费者青睐,已远销全国各地及韩国、美国和东南亚各国。甘谷白条党参、红富士苹果久负盛名,远销东南沿海及世界各地。以“燕家韭菜”、“雒家蒜苗”等为代表的无公害精细蔬菜畅销全国。月季花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继“99年昆明世博会”获1金6银7铜14枚奖牌后,又在全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上获得6枚奖牌,甘谷已成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畜牧业以牛、驴、马、猪、羊、鸡的饲养为主,广袤的天然次生林和草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质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已逐渐由自产自用转变为农民从事商品生产、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良种化和规模养殖有了很大发展,涌现出了以丰裕养殖公司为龙头的一大批规模养殖村和规模养殖公司,肉、蛋、奶产品远销周边省市。

第二产业以发电、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龙头企业有大唐甘谷发电厂、甘谷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甘谷县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甘肃新恒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祁连山佑安制动有限公司等,产品种类丰富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建筑业整体实力雄厚,资质较高,年输转劳务10万人(次),效益显着。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花岗岩、磷矿、赤铁矿等二十多种,丰富的石灰石为甘谷县水泥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渭水峪高品位的花岗岩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已开发利用。

    甘谷交通十分便利,渭河北有陇海铁路东西延伸,境内有两个车站,路长37公里;渭河南有316国道(福州至兰州)过境,境内路长40公里。以316国道、秦甘、麦甘、通甘四条交通大动脉为主线,县、乡、村公路交错纵横,把甘谷和外地、城镇和乡村紧紧联系在一起,天定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竣工将为甘谷经济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交通条件。

    县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增强,通信网络覆盖全县,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商贸流通自古以来比较发达。自唐代起,甘谷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重镇,宋有“茶马大市”之名,明享“商旅之家”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流通异常活跃,以冀城大商场为中心的各类集贸商场共44处。大型购物超市有三保时代购物广场、万家福购物广场、华东超市、金胜电力超市等,群众购物十分方便。

甘谷为陇上久负盛名的文风之地,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99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4所,农职业技术学校3所,教职工5634人,在校学生13811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二00七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629人,上线人数和上线率连续八年名列全市第一。全县现有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卫生机构22个,卫生技术人员611人,病床547余张;村级医疗点608个,医疗人员670人,医疗设施完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较高。

甘谷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688年置县,迄今已有2695年的历史,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初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县内文物古迹众多,仅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古迹就有11处,古墓葬18处,国家一级珍贵文物人面鲵鱼瓶、唐三彩凤首壶图案分别搬上邮票烟标。遐尔闻名的大像山石窟位于县城西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时期的石胎泥塑大佛高23.3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此外,华盖寺石窟、天门山、蔡家寺、姜维墓、巩建丰纪念馆、尖山寺森林公园等,已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甘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二OO七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0.6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88元,财政收入779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5.2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1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41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6.5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12亿元。

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崇文尚武,重教兴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为全国县制肇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先后荣获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县、全国劳务基地县、全国辣椒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开心果中国繁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大唐甘谷发电厂的投产运营、75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项目的实施以及天定高速公路(甘谷段)的开工建设,必将对甘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前方风景如画,未来岁月如歌。热情友好的甘谷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甘谷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甘谷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境内距县城五华里处。那里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 ,旧名文旗,现名大象山 。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

    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 现存二十二个窟龛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 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2001年该石窟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距离火车站有8公里。在车站有直达甘谷的汽车,也可乘火车直接从甘谷车站下车。

    古冀戎地,秦置冀县,后魏改置当亭县,北周改曰冀城,寻省入黄瓜县,隋改黄瓜县曰冀城,唐改置伏羌县,后没于吐蕃,宋置伏羌寨,升为伏羌城,元升为县,清属甘肃巩昌府,今属甘肃渭川道。

    民国18年(1929年),伏羌县改名甘谷县。民国23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次年,改称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10县。

位于甘谷县城南,海拔1500米,是甘谷县名胜风景旅游区之一,自古以来有“天门春晓”的美誉。山巅有始建于秦汉、重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公元1031年)的东岳庙,有泰山之神东岳天君的塑像,苍柏环抱的古庙是采伐本山原始松木所建。塑像壁画,庄严肃穆;殿宇楼阁,巧匠精工;楹联匾额,出于名家。庙院内两株红白牡丹植于北宋,系珍贵的文物树木。天门山山势巍峨连峰耸峙,古木成林,山花似锦。南岭渠水,潺潺环绕;盘山公路,直通山顶。正如《甘肃通志》描述甘谷县城的景色:“关岭东峙,朱圉西雄,南仰天门,北环渭水,万山四塞,复岭重网。”是观赏城区景色的最佳去处。每当旭日东升,登临山顶,晨雾中环视四野,但见层峦叠嶂,绵延起伏,颇为壮观;俯瞰渭水平川,烟雾缭绕,玉带蜿蜒,高楼林立,霞光映彩。夕阳西照时,则四野涂金,山峦辉映。清康熙年间伏羌(今甘谷)县令曹思义赋诗曰:

    秦陇名山眼底收,天门翠耸更无侔。

甘肃省安委办安全生产综合督导检查甘谷县安全生产工作

2月20日至22日,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七组督导组莅临甘谷县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恒刚就甘谷县安全生产工作向督导组做了汇报。

督导组一行先后来到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商务局、工信局、文旅局、林草局、水务局、消防救援大队、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像山景区、阳光锦绣城一期项目、福泽雅居二期项目、浙江商贸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三保华盛购物中心、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安济燃气有限公司、甘谷客运中心、华誉实业有限公司武家河建筑用砂矿,通过现场检查、查阅台账、问询座谈、列席会议等方式,对甘谷县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情况、全面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情况、督办反馈发现问题隐患整改情况、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检查。通过督查,督导组对甘谷县安全生产等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希望甘谷县要以此次综合督导检查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站在甘肃省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高度,自觉将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督导组强调,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15条硬措施、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35条具体措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全面责任、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应急救援‘五大体系’,用心用情、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立体施策、综合施策筑牢安全堤坝,切实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甘肃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决策部署,督促县乡党委政府安全生产领导和属地责任、行业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烟花爆竹、矿山、燃气、旅游、农村取暖安全等重点领域和医院、商场、超市、集市、景区、养老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切实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2月23日,县安委办组织召开省安委办安全生产综合督导检查反馈问题交办会议,会上学习了《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露天煤矿坍塌事故的重要指示。传达学习了甘肃省安全生产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综合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通报了省安委办综合督导甘谷安全生产大检查查出问题,并交办主管行业部门及相关企业限期整改。

甘谷县属于甘肃省天水市管辖。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天水市西北,渭河中游。地处东经104°58′至105°31′,北纬34°31′至35°03′之间,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全县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49公里,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10乡,405个村委,2210个村民小组, 6个社区,97个居民小组,城乡共15.2万户,总人口61.2万人。

甘谷属黄土高原地区,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境内长度41.6公里。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如棋。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便利,宜于种植,是全县主要农业经济区,也是全县工商服务业集中地,素有“金腰带”之称。全县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1228米(六峰镇觉皇寺村东),最高2716米(古坡乡大条梁),相对高差1488米。

甘谷县地处大陆腹地,属东亚季风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5℃,其中最高(7月)月均气温25.4℃,最低(1月)月均气温-1.1℃。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分布极不均匀,一般一至三月雨量偏少,七至九月雨水较多。全年日照2350小时左右,日照率约50%,无霜期190天左右。

全县耕地面积88.23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洋芋、高梁、玉米、黄豆、糜谷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药材、瓜类、蔬菜、水果、花椒、辣椒等。其中甘谷辣椒独具特色,素以肉厚色艳味香著称,深得消费者青睐,已远销全国各地及韩国、美国和东南亚各国。甘谷白条党参、红富士苹果久负盛名,远销东南沿海及世界各地。以“燕家韭菜”、“雒家蒜苗”等为代表的无公害精细蔬菜畅销全国。月季花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继“99年昆明世博会”获1金6银7铜14枚奖牌后,又在全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上获得6枚奖牌,甘谷已成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畜牧业以牛、驴、马、猪、羊、鸡的饲养为主,广袤的天然次生林和草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质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已逐渐由自产自用转变为农民从事商品生产、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良种化和规模养殖有了很大发展,涌现出了以丰裕养殖公司为龙头的一大批规模养殖村和规模养殖公司,肉、蛋、奶产品远销周边省市。

第二产业以发电、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龙头企业有大唐甘谷发电厂、甘谷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甘谷县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甘肃新恒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祁连山佑安制动有限公司等,产品种类丰富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建筑业整体实力雄厚,资质较高,年输转劳务10万人(次),效益显著。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花岗岩、磷矿、赤铁矿等二十多种,丰富的石灰石为甘谷县水泥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渭水峪高品位的花岗岩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已开发利用。

甘谷交通十分便利,渭河北有陇海铁路东西延伸,境内有两个车站,路长37公里;渭河南有316国道(福州至兰州)过境,境内路长40公里。以316国道、秦甘、麦甘、通甘四条交通大动脉为主线,县、乡、村公路交错纵横,把甘谷和外地、城镇和乡村紧紧联系在一起,天定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竣工将为甘谷经济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交通条件。

县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增强,通信网络覆盖全县,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商贸流通自古以来比较发达。自唐代起,甘谷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重镇,宋有“茶马大市”之名,明享“商旅之家”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流通异常活跃,以冀城大商场为中心的各类集贸商场共44处。大型购物超市有三保时代购物广场、万家福购物广场、华东超市、金胜电力超市等,群众购物十分方便。

甘谷为陇上久负盛名的文风之地,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99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4所,农职业技术学校3所,教职工5634人,在校学生13811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二00七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629人,上线人数和上线率连续八年名列全市第一。全县现有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卫生机构22个,卫生技术人员611人,病床547余张;村级医疗点608个,医疗人员670人,医疗设施完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较高。

甘谷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688年置县,迄今已有2695年的历史,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初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县内文物古迹众多,仅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古迹就有11处,古墓葬18处,国家一级珍贵文物人面鲵鱼瓶、唐三彩凤首壶图案分别搬上邮票烟标。遐尔闻名的大像山石窟位于县城西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时期的石胎泥塑大佛高23.3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此外,华盖寺石窟、天门山、蔡家寺、姜维墓、巩建丰纪念馆、尖山寺森林公园等,已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甘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二OO七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0.6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88元,财政收入779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5.2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1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41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6.5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12亿元。

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崇文尚武,重教兴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为全国县制肇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先后荣获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县、全国劳务基地县、全国辣椒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开心果中国繁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大唐甘谷发电厂的投产运营、75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项目的实施以及天定高速公路(甘谷段)的开工建设,必将对甘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前方风景如画,未来岁月如歌。热情友好的甘谷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甘谷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甘谷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境内距县城五华里处。那里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 ,旧名文旗,现名大象山 。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

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 现存二十二个窟龛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 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2001年该石窟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距离火车站有8公里。在车站有直达甘谷的汽车,也可乘火车直接从甘谷车站下车。

古冀戎地,秦置冀县,后魏改置当亭县,北周改曰冀城,寻省入黄瓜县,隋改黄瓜县曰冀城,唐改置伏羌县,后没于吐蕃,宋置伏羌寨,升为伏羌城,元升为县,清属甘肃巩昌府,今属甘肃渭川道。

民国18年(1929年),伏羌县改名甘谷县。民国23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次年,改称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10县。

位于甘谷县城南,海拔1500米,是甘谷县名胜风景旅游区之一,自古以来有“天门春晓”的美誉。山巅有始建于秦汉、重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公元1031年)的东岳庙,有泰山之神东岳天君的塑像,苍柏环抱的古庙是采伐本山原始松木所建。塑像壁画,庄严肃穆;殿宇楼阁,巧匠精工;楹联匾额,出于名家。庙院内两株红白牡丹植于北宋,系珍贵的文物树木。天门山山势巍峨连峰耸峙,古木成林,山花似锦。南岭渠水,潺潺环绕;盘山公路,直通山顶。正如《甘肃通志》描述甘谷县城的景色:“关岭东峙,朱圉西雄,南仰天门,北环渭水,万山四塞,复岭重网。”是观赏城区景色的最佳去处。每当旭日东升,登临山顶,晨雾中环视四野,但见层峦叠嶂,绵延起伏,颇为壮观;俯瞰渭水平川,烟雾缭绕,玉带蜿蜒,高楼林立,霞光映彩。夕阳西照时,则四野涂金,山峦辉映。清康熙年间伏羌(今甘谷)县令曹思义赋诗曰:

秦陇名山眼底收,天门翠耸更无侔。

云开平野田畴绣,雾散高城楼舍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木斯华联电影院今日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