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知道app是不是会员怎么让收费app免费的?


hello~我是你们的der(得儿)一个爱好数码、喜欢谈论时事热点,挖掘性价比东西的宅,der友们点个关注叭!前段时间,智能电视的套娃式收费,惹怒了不少人,并在网上各种“声讨”。有人说,内容收费可以接受,但平台会员的使用规则复杂繁琐,各种限制让人烦恼;有人说,会员收费一而再、再而三的涨价就算了,后面还推出 SVIP、儿童会员、体育会员等衍生各种会员反复收费;也有人说,手机会员和电视会员互不相通,甚至想要投屏还要再花一笔钱......几乎都是对智能电视的吐槽。所以今天 der 和大家聊聊,为什么智能电视套娃收费,终于让大家发出“声讨”?当今智能电视的收费现象随着大家版权意识的提升,大家也逐渐接纳内容收费。然而在智能电视上,家里人看个电视剧,需要充平台会员 30 元一个月;小孩看个动画片,需要充少儿会员 40 元一个月;情侣看个电影,还得单独为电影付款 12 元;甚至因为版权问题,有些内容还得额外开通其它平台的会员才能观看。面对智能电视会员的这些收费现象,网络上早就充斥着各种吐槽与批评。像山东烟台的一位妈妈,就因智能电视内容收费高的问题,发短视频吐槽并获得上百万的点赞。她大概算了下,如果要想看智能电视里的内容,每年光是会员费就高达 600 多元,不然还没东西看。不过最让她气愤的是,手机充了会员居然不能和电视会员互通,投屏还要再花一笔钱,既然智能电视看什么都要花钱,那买个电视图个啥?不仅于此,由于很多老人觉得电视的操作太复杂,广告又多,找节目得花个大半天,结果发现还要会员,渐渐的不再怎么看电视了,也就不管不顾了。直到某天发现自己手机收到自动续费的短信,一查才知道是家里孙子在家开通了智能电视会员,另外还购买了其它收费项目的动画电影等观看。先不说这些用户的操作怎么样,但自从智能电视推出以来,操作繁杂不智能、广告各种涌现、视频 App 的各种会员收费等现象确实存在。其中会员收费的问题最让人气愤,像智能电视系统自带的视频内容,需要开通其品牌的影视会员才可以观看,其中少儿、体育等各种类型的内容也需要开通相对应的会员;看爱优腾等视频平台的内容,又得开通这些平台的会员才可以观看。当你以为开会员就行的时候,爱优腾等视频平台又“教你做人”——明明多端打通,却告知手机与电视端会员各不通用,需要分别重新开通会员才能观看。让你更想不到的是,有的视频平台除了会员,还有超级会员、至尊会员等更高等级的会员。总之看个电视都能折腾到你没完没了,让很多小伙伴觉得智能电视的“套娃收费”无非是资本在“割韭菜”罢了。为什么智能电视会“套娃收费”?对于智能电视“套娃收费”的会员体系,相信绝大多数怪罪于这些智能电视厂商与视频平台,认为它们不厚道,殊不知其中与互联网电视行业现行的管理制度离不开关系。在国内,要想在智能电视上提供视频内容服务,需要广电总局发放的“集成牌照”和“内容服务牌照”,然而满足这些条件的机构,截止 2020 年 12 月初也就只有 16 家,常见的优爱腾、智能电视厂商等视频平台并不在内。由于这些智能电视的牌照无法租借,所以当优爱腾、智能电视厂商等视频平台想要在智能电视上提供视频内容,只能与有牌照服务的机构进行合作,也就是一起成立合资公司,然后推出电视端的 App 再上线平台的视频内容。所以当用户购买了智能电视端的会员后,也就是从这些有牌照的机构中,获得视频平台提供的视频内容,以前手机、电脑端的会员钱是直接给到视频平台,现在多一个人出来,则需要多给一份钱,这也是为什么智能电视端会员会更贵一点的原因之一。除了优爱腾等大的视频平台,各大智能电视厂商估计也想分一杯羹,也购买一定的版权内容、包下一些视频平台的内容,通过有牌照的机构推出自己的视频源。像小米的影视会员就主要可以观看包括爱奇艺的内容和小米购买版权的内容,并不会囊括优爱腾等所有主流视频平台。其实也不是它们不想囊括,毕竟一方面,各大视频平台的版权涉及到利益问题,智能电视厂商难以打通所有视频平台,最多只能杂糅在智能电视的系统中;另一方面,在智能电视没有严格的标准规范的情况下,智能电视厂商便照搬手机系统的模式,通过预装视频 App、开机广告、会员开通的抽成等方式增加收入。因此它们可以通过多种“组合搭配”各自收费,让智能电视视频会员各种“套娃”,甚至多阶梯收费,视频平台与智能电视厂商们都能赚得开心。智能电视收费可以,要让用户有选择权在智能电视发展初期,丰富的内容与玩法确实让人焕然一新,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等产品的迅速发展,智能电视的发展就愈显缓慢,尤其是内容方面,渐渐的智能电视的内容就无法满足人们需求。于是爱优腾芒B 等主流的视频平台便盯上智能电视内容市场,占据了领先的地位,甚至连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进军到电视大屏。但为了引流与赚钱,大多数视频平台先后推出投屏观看高清视频需要下载 App 配合使用,会员限制多设备登录,让你们开通智能电视端会员等。在这种没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一些视频巨头还尝试推出收费项目,超前点播提前观看;会员涨价,推出更高级别的会员体系等,狠狠的赚上一笔,很长一段时间备受争议。但无可奈何的是,随着智能电视端的会员体系的扩展,用户的收费多了,内容选择权却被绑架了。原本提供视频内容的平台就有很多家,还要整个“网站、手机、电视”等会员互不相通的规则,手机 App 与电视 App 观看同样的内容需要分别收费,手机想投屏电视上观看又要另外收费,不仅让人产生多阶梯收费的嫌疑,更多的会让大家觉得厌烦恶心。此时 der 和大家一样,希望有这么个统一的集成平台收费,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谁也不想被人强加要求各种折腾。另外,很多智能电视厂商会利用自己的权力,优先为用户推送自家需要付费点播的视频内容,尤其是一些视频内容并不会明显的标注需要付费,而是在播放五分钟后才提示需要开通会员或单独购买,想着怎样以更高的成本让我们观看这些节目。至于免费的内容,则藏在隐秘的地方或者比较靠后不易发现的版块,这种情况各大视频平台的 App 也同样存在。像这种收费内容说明不清晰、不明确,诱导用户反复消费的行为,这些视频巨头应该是杜绝,而不是争相加码,不尊重用户的选择权益。最后,在智能电视中的视频广告遍布、会员各种充钱、操作体验愈加繁杂等情况下,电视超前点播已经惹怒了不少用户了,如今还来这么一出套娃式的充会员操作,本质上仍是变相的加价,难免会让用户不满而爆发。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只是希望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购买App会员 苹果为何比安卓贵?  律师:收取渠道费不违规 主动告知消费者则更公平合理  日前,有消费者发现,用苹果手机购买“腾讯视频”App的会员服务,每月比用安卓手机贵出5元。对此,腾讯方面解释称,通过苹果商店购买,苹果均会收取部分交易费用,价格会相应的贵。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量应用存在类似问题。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由于苹果要求会员服务必须在IAP系统完成,而苹果会从中收取相应费用。律师表示,因App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多属于市场调节价的范围,经营者有自己定价的经营自主权,因此从法律上来看不违规;不过,毕竟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同一产品或服务在不同平台的价格不同,如果经营者能通过某种方式告知消费者则更加公平合理。  差异  不同系统购买会员收费不同  在微博App上,购买会员服务分为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安卓端的会员价分别为10元、30元和108元,苹果端的会员价分别为12元、30元和118元。微博还针对不同客户端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活动。在安卓端推出“返现”活动,购买3个月的会员,返10元现金红包,购买12个月的会员,返50元现金红包。在苹果客户端,则换为“额外赠会员”的活动,购买连续包季会员,额外赠送1个月,购买连续包年会员,额外赠5个月。这样计算下来,安卓包年会员用户全年会员价58元,而苹果端则为83元,二者相差25元。  在QQ内选择购买超级会员,安卓端单月价格20元,连续包月价格为14元,3个月价格48元;苹果端单月价格25元,连续包月则为17元,3个月价格60元。但有趣的是,如果选择6个月会员,则安卓端为120元,苹果端为118元,苹果端反而便宜了2元钱。  在腾讯视频App内,安卓用户购买连续包月、连续包季首季、连续包年首年、12个月VIP的价格分别是15元、40元、158元和168元。而在苹果端,用户购买上述会员的价格分别为19元、53元、158元和168元。也就是说,除了包年用户价格一致,在包月和包季这种时长比较短的客户中,腾讯视频苹果端收费更高。  在优酷App,同一个账户登录后发现,安卓端连续包年VIP和年度VIP的价格分别为178元和198元,而苹果端的价格分别为208元和228元。二者均相差30元。  在爱奇艺,安卓端与苹果端的价格也差距较大。比如安卓端,连续包年、连续包季、1个月的会员价格分别为178元、45元和19.8元。而在苹果端,相应价格为218元、58元和25元,最高贵出28%。  在百度网盘中,会员VIP的价格和可购买的类别也不尽相同。安卓端可购买最短1个月的会员,价格为10元,而3个月和1年的会员价格分别为30元和96元。苹果端则没有1个月的会员选项,至少需要购买3个月会员,3个月和1年会员的价格分别为30元和118元。这样看来,3个月的价格二者相同,而1年会员的价格相差22元,平均每个月贵2元左右。  晋江小说网的App内,充值一栏的苹果端仅有3种价位可选,分别是50元3000晋江币,108元6480晋江币,208元12480晋江币。而在安卓端,可以选择多种金额,比如10元1000晋江币,30元3000晋江币,50元5000晋江币,100元10000晋江币等等,还可以自定义。这样算下来,安卓端晋江币的单价是1分一枚,而苹果端的则为1.6分一枚。  不过,也有价格相同的App,如京东会员、淘宝88VIP、B站大会员、微信读书、携程超级会员、KEEP,其包年购买价格目前分别为99元、88元、148元、228元、88元和218元,在苹果端和安卓端价格均相同。  解释  客服称苹果额外收取渠道费用  对于苹果端和安卓端收费不同的问题,多家App的客服给出了答案。爱奇艺客服表示,因苹果应用商城需内置苹果ID的付费方式,苹果会收取渠道费用,所以苹果端的价格比官网和安卓系统会员价格贵。  百度网盘的客服表示,购买会员时选择不同支付方式,价格会有所不同。苹果ID支付属于国际支付渠道,苹果会针对虚拟服务收取30%的渠道费,建议用电脑端登录百度网盘官网进行购买会员会更加实惠。  晋江文学城的客服表示,用苹果手机的晋江App进行充值的时候,苹果会扣取金额的40%。如果不想以这种方式充值,可以选择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页版晋江文学城进行充值,可以选择支付宝支付,无需手续费。  为何会有QQ会员价格安卓端比苹果端略贵2元、晋江文学苹果端设置的金额不为整数的情况?据QQ客服介绍,这是因为苹果内的定价不能随意设置,而是要选择苹果预先设置好的价格。据悉,在创建IAP项目的时候,需要设定价格,这个价格只能从苹果预设的价格等级中选择。另外可能是为了照顾某些货币区的开发者和用户,还有一些特殊的等级,比如备用等级A对应1美元、1元人民币,备用等级B对应1美元、3元人民币这样。除此之外,IAP项目不能定一个9.9元人民币这样不符合任何等级的价格。  分析  “苹果税”导致差异化定价  业内人士介绍称,苹果有IAP即应用内购买系统,根据苹果的规范,适用范围内的虚拟商品或服务,包括游戏道具、电子书、音乐、视频、订阅会员、App的高级功能等,必须使用IAP购买支付,不允许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其他支付方式(包括Apple Pay),也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包括跳出App、提示文案等)引导用户通过应用外部渠道购买。  在分成方面,苹果与开发者默认是三七分成,也就是苹果会收取30%的费用。此外,如果用户选择“连续包年”订阅的话,那么从第二年开始,开发者获得的分成是85%。  有分析认为,苹果的这种做法非常强势,不过,一些开发者不会直接抵制苹果,因为一旦决裂,其用户、日活跃量等可能会腰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教授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不同App苹果和安卓收费不同,看起来的确像是价格歧视的问题。即针对同一商品,对不同消费群体差异化定价。事实上这种差异化定价是因为“苹果税”,即针对苹果应用商店提供的App,苹果公司都要分成其收入的30%作为平台费用,苹果在全球都是绝对垄断,商家无法避免“付税”,因而该费用也成为会员服务成本之一,这是苹果手机上App收费更贵的原因。苹果提供了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应用商店等资源,于情于理上来说,苹果公司收取“苹果税”都是无可厚非的。  盘和林表示,实际上,是第三方App商家将这一费用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让消费者为本该由第三方承担的“苹果税”买单,才使得费用更高。事实上,安卓收取的这种平台费用更高,但是国内安卓平台并非像苹果那样直接向消费者“收税”,而是通过广告等模式收费。  另一分析人士表示,App会员的最终定价权在开发者手中。安卓手机应用商店也会收取对应的抽成,不过这部分费用可通过广告相抵。因为安卓是一个开源平台,开发者在App内插入广告相对方便,而苹果平台管控则较为严格。  目前,服务收入已经是苹果公司除iPhone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北青报记者看到,在2020年7月30日苹果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苹果公司季度总收入为597亿美元,其中服务类收入131亿元,占比22%。这一收入仅次于iPhone销售收入,而超过Mac、iPad、穿戴及配件等三大品类收入,这些产品的收入均为60亿至70亿美元。  说法  律师:不违规但应当令消费者知情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这个不违规,因App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多属于市场调节价的范围,经营者有自己定价的经营自主权。不同平台的渠道费不同,App经营者制定不同的费用标准也有一定合理性。但毕竟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同一产品或服务在不同平台的价格不同。如果经营者能通过某种方式告知消费者则更加公平合理。  另一位业内律师也表示,从民事角度上来看,如果是双方自愿,而官方也在页面进行了价格方面的明确告知,那么就没什么问题。但从情理上来看,安卓端、网页端与苹果端价格差距存在,消费者也应当被告知,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在官网渠道购买会员,最终的体验也是相同的。(责任编辑:解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让收费app免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