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朱砂痣那段话经典语录白月光

近日,一首《白月光与朱砂痣》全网刷屏,从抖音、快手传播,到微信微博,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歌曲之一,可谓是火爆全网。想必大家也都像我一样被这首歌曲给洗脑了吧!高潮部分歌词: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朱砂痣久难消,你是否能知道。窗前的明月照,你独自一人远眺,白月光是年少,是她的笑。这首歌是由大籽演唱、黄千芊和王佳滢作词作曲,在酷狗音乐上发行于2021年1月1日。这首歌的歌词取自于张爱玲的一本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在书中这样写道:“也许每一个男人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当男人得到了红玫瑰,她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则成为窗前皎洁的白月光,让他望不可及;而男人得到了白玫瑰,她就成为一粒大米饭,而红玫瑰则成为他胸前的朱砂痣,使永远的痛,永远的记忆。”可能有人爱慕朱砂痣的骚动,也许有人会喜欢白月光的矜贵。可是,无论是白月光亦或者朱砂痣,都不过只是一种辩词罢了。换言之,你愿意去用白月光或朱砂痣这两个简简单单的词语去形容你的挚爱吗?答案显然易见--你不会。因为一旦你真正将一个人放在心上,你便不会再去想她到底是你的白月光还是朱砂痣,也就是,你的全世界是她,白月光是她,朱砂痣也是她。汝非心头朱砂痣,宛似锁骨两寸胸;也非窗前明月光,恰若过喉绕指柔。白月光是寄予希望却无法拥有的人,朱砂痣是拥有过后却无法再拥抱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意难平。白月光被放在了心里,可是,却只在心里;朱砂痣陪在自己身边,可却正是因此成为了黄昏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月光是可望而不可及、一直在心上而不在身边;朱砂痣是拥有过后的无法忘怀。得不到的叫白月光,得到了的叫地上霜;得不到的叫朱砂痣,得到了的叫烂玫瑰。《白月光与朱砂痣》这首歌下面的一条评论使我深有感触:我不期待成为谁的白月光,也不想成为谁的朱砂痣,白月光爱而不得,朱砂痣得而不惜,说白了,都是意难平罢了。如果此生有幸,我想成为你的小红花,那朵你拼了命也想守护的小红花。张爱玲曾这样形容过女人: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也许在骚动中得不到的攀上了天梯升格为男人心中拂之不去的朱砂痣,而被偏爱的却在有恃无恐中沦落成被一巴掌拍在黄昏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月光是猝不及防的温柔,任凭我兜兜转转,走过四季,这缕清辉依旧让我魂牵梦绕。朱砂痣是命中注定的羁绊,任凭我跌跌撞撞,历经千帆,这抹红尘依旧与我藕断丝连。梦里的飘摇,是那份轻灵的心动,是白月光掠过的暗喜。心海间的汹涌,是历经心劫后愈发激烈的浪潮,是朱砂痣艳红的炽热。或许白月光可以让一切苦恼涣然冰释,但朱砂痣却不愿冰释前嫌,至少,舍不得曾经的纠缠与喜悲……熹微晨光里一抹浅笑,是照入心间的白月光,漫漫红尘中一瞬回眸,是刻在心口的朱砂痣……很多人认为,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白月光”。事实上,拥有白月光并不是什么问题。所谓的“白月光”她(他)可能是一个被你深深藏于心底的人,可能是一份青涩的算不上恋爱的暗恋,可能是一缕他人善行照进你内心的美好阳光。白月光就是一个我们曾经喜欢过的男孩或女孩,可能随时间的流逝你不会在清晰的记得那个人的模样。但是,你知道,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个稚嫩的部分是独属于她(他)一人的,那也便成为了那个人曾在你世界里路的痕迹与证据,因为你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甘心将那个人从自己的生命中彻底抹去。也许有人会问,“宁做朱砂痣,不为白月光”,那么是不是就是表明朱砂痣比白月光更为总要呢?我想说,为什么要去纠结白月光或者朱砂痣呢?我相信大家总有一天会遇见这么一个人,他(她)的眼中只看见你,白月光是你,朱砂痣也是你,你就是他的全世界。自此,他会用自己的爱去守护你,呵护你,绝不会让白月光久而久之成为衣袖上的一粒饭粒,让朱砂痣经过世事摧残成为墙上的一抹蚊子血。那么,是该有多么幸运啊!关于白月光和朱砂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那么,小编在这里就祝愿大家都能在自己情窦初开的时候遇见自己的白月光,在遇到自己想要与其共度一生的朱砂痣,也希望大家所遇见的白月光和朱砂痣是同一个她(他)。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是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开篇的一句话,可是当我们看完小说之后,却发现,这句话充满了讽刺意味。佟振保自以为聪明,他先是和红玫瑰娇蕊玩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游戏,之后便以“朋友之妻不可欺”来搪塞,转身娶了一个身世清白的白月光孟烟鹂。然后最后他发现,自己抛弃的红玫瑰变成了别人的“床前明月光”,而自己一心寻来的白玫瑰却成了一个长着瘌痢头裁缝的情妇。佟振保只能像一个孩子似的发泄心中的不满,他索性豁出去了,天天在外面寻欢作乐,回家后就砸东西。终于,当他觉得这些都无趣了,于是便改邪归正,成为了一个好人......其实,我觉得小说中最为可怜的人是孟烟鹂,她被动地成为了白玫瑰,然而却被佟振保嫌弃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后来为了抗争,成为一个鄙陋的裁缝的“红玫瑰”,却再次仓惶逃离。01讨好型的人格,令孟烟鹂事事处于被动状态,存在感极低孟烟鹂是一个被动性人格,她总是被动接受,然后就一股脑地投入,不管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她上大学如此,因为程度差,所以只能选一个比较马虎的学校去读书,虽然这是被动接受的,但她却非常投入,成为了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学生。中学时候有同学的哥哥给他写信,家里人看到了阻止了她,她未作任何抗争便停止回信。就连自己的婚姻都是如此,佟振保觉得她是一个好妻子的选择,而且并没有恋爱便直接进入了婚姻。而小说中的另一个女主人公娇蕊却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当初她第一眼看到佟振保时,就动心了,于是便舍弃前来约会的男友,对佟振保几次的试探和挑逗,欲拒还迎,终于两人冲破了道德的底线走到了一起。如果说一开始两人还是一种情欲上的吸引,后来娇蕊真的爱上了佟振保,她勇敢地向丈夫摊牌,坦言了一切,本来这件事应该由男人来做的,可是她却完全没有那种瞻前顾后的踌躇。可佟振保做了爱情的逃兵,孟烟鹂也没有寻死觅活地纠缠,她的勇敢最后成全了自己,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反观,孟烟鹂一辈子都是在过别人安排好的生活,无论是上学,还是婚姻,主动权都是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总是过着一种委屈、别扭的生活,同时也无法取悦他人,毫无存在感。不得不说,她这个性格是造成她悲剧的一个内在原因。02无云雨无爱的婚姻,令她成为了一个乏味无趣的人对于这桩婚姻是有着无限期盼的,虽然她的内心有着一点遗憾和惋惜,觉没有经历什么恋爱过程就直接进入了婚姻,但却没有丝毫表露。到了结婚那天还是觉得很高兴。看到这里,我不禁疑惑了,一般人如果就这么和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男人进入一段婚姻,心里该是彷徨无措的。他们之间的恋爱过程就是看了几场电影,两人很少说话,走路也是一前一后,根本就没有爱情的影子,而烟鹂心中还是有一个小小的希望,希望佟振保像一个绅士一样,替她披上外衣,但是这个小小的愿望一直也无法达成。他们的婚姻更像是一件公事公办的事情,佟振保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奋斗,在城市中争得一席之地,事业上略有所成。于是他觉得再找一个白月光做妻子,那就是成家立业,人生就完美了。而对于孟烟鹂来说,她的人生早已被家人和命运安排好了,上完学,在家人的安排下,找了一个不错的男人结婚,这样,她的人生就完美了。然而,孟烟鹂和佟振保还是有一点区别,她的内心对于这个婚姻还是有所期待的,希望能够得到丈夫的温存,可是佟振保却早就享受过轰轰烈烈的爱情,经历过娇蕊那样的风情女人,孟烟鹂对他来说,就像一杯白开水,完全引不起他的任何兴趣和欲望。很快,少女的那点羞涩褪去,孟烟鹂宛然成为了一个无趣寡淡的乏味女人,佟振保宁可在外面嫖宿,也不愿多看她一眼。她则变得愈加小心翼翼,由此更增添了佟振保的讨厌,这场无爱的婚姻彻底将孟烟鹂心中的一点希望打破了。03苟且的现实,令白月光彻底堕落了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婚姻便是孟烟鹂的全部,她和娘家人的关系也不亲密,她身边也没有任何朋友,可以倾诉一下心事。婆婆也对她诸多不满,尤其是在她生下女儿后,婆婆更是不满,婆媳之间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一气之下,婆婆搬走了,佟振保对于孟烟鹂更加不满了。她越发变得惶恐,丈夫佟振保常常当着佣人的面呵斥她,于是慢慢地连家中的佣人都不把她放在眼里了。家对孟烟鹂来说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房子,可是除了这里,她又无处可去。于是,她采取了一个最笨的办法来表达她的抗争和不满,就是和一个更加不堪的人出轨,相信在这段感情中,孟烟鹂应该是主动出击者。这裁缝年纪虽轻,已经有点伛偻着,脸色苍黄,脑后略有几个癞痢疤,看上去也就是一个裁缝。孟烟鹂终于在人生中,第一次成为了主动者,可是却令人感到唏嘘和感慨,她只能找一个如此猥琐的人,来找到一丝安慰和存在感,其实出轨的背后,依然是一个卑微求爱的弱小影子。即便是她的抗争,却依然是那么心虚,对一个从来没有爱过自己的丈夫,没有给予温暖和温情的丈夫,她依然害怕他知晓自己的不堪事,事后主动掐断了这段感情。也许,在孟烟鹂内心中也知道这种方法是见不得光的,于是她换了一种方式抗争,成为了另一个“祥林嫂”,每天向亲戚和周围邻居诉说丈夫的不是,自己的苦楚。如果说出轨是她的第一次抗争和堕落,那么这就是烟鹂的第二次抗争和堕落。生活已经把一个白月光变成了一个无知妇人,每天靠揭疮疤来博得他人同情,来换取一点可怜的存在感。可悲又可叹。04最后一点:其实,说到这里,我觉得佟振保和孟烟鹂都属于一样的人,佟振保为了维持一种在他看来体面的生活,放弃了娇蕊,娶了烟鹂,可是到头来,却是一地鸡毛。曾经被他放弃的娇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自己娶回家的白月光却在家中出轨了,而且出轨的对象还是一个鄙陋的裁缝。但是他却要装着不知情,继续维持这段婚姻。而烟鹂为了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既要忍受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还要忍受婆婆的各种刁难。她短暂的抗争也遭到了丈夫更大的反击,更加肆无忌惮地出去玩女人,甚至都不给家用。可是,这两个人却都选择了认怂,他们都没有娇蕊那样的勇气,敢于走出这段婚姻,寻找真正的幸福,这才是他们最悲哀的地方。这也是小说的蕴意所在,普通人面对现实的那种深深无力感。“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也许生活就是如此,尽管苟且,可是我们已经失去改变的勇气,只好继续苟且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爱玲朱砂痣那段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