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名博优品销量最好的鞋子品牌每年每个季度会出多少新品?

一 什么是设计1 设计是创造设计就是上帝干的工作,原来是没有的,你去把他完善,而且相信自己能做好。地球的第一把石斧是制造出来的,但是电影,音乐都是设计出来的,人类不用于动物就在于人类比动物会制造工具,工具让我们更加便捷,作为一个设计者,需要每天思考世界缺什么?2 设计更加了解自己有人说设计师是魔法师,你的大脑就是你的魔法棒,有人说设计就是神笔马良,其实设计都是自己的延生,每个作品都是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我们看有些电影,就知道这是谁的风格,设计是人思想的物化。设计让我们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因为设计需要分析人,需求,物体,在看物的演化,人心的演化,还有焦点,每个电影都有焦点,每个产品也有焦点。对产品设计人而言,你的产品原则就是你判断体系的规则,是可执行的、具体的条款,有点像法官判定案件依据的法律一样。3 设计让生活美好我们的整个理性世界都是经过设计的,从国家形态、到社会制度、到法律、到金融系统、到区域经济战略、到产业、到教育和医疗、到交通设计、到城市、到大型工程、到房屋、到工业产品、到消费品、服装、游戏、文化、娱乐产品、广告、营销,设计是对世界和人的内在逻辑的把握,设计是发现人们共同遭遇的问题,然后创造出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解决方案。设计是对世界和人的内在逻辑的把握,设计是发现人们共同遭遇的问题,然后创造出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解决方案。设计是计算未来的能力,我们变成时间的生物,时间的价值。所以一切发现问题,并试着去解决的人,都应该称为设计师。 设计是按照一定的设想和计划,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可以把任何活动中的计划过程和对技术的有意识地使用理解为设计。于是我们试着与更多来自不同行业的用户交换了这一观点,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印证。 设计几乎存在于人类所有活动领域,不同领域的设计经历了非常相近的过程,问题诞生,技术诞生,技术被用于解决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优化信息的排序,实现更优质的方案等等。在不同的设计方案的表象背后,设计便于人民,设计是感动用户,感动自己的作品,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衔接器,我们感谢苹果,我们对美好的东西的认识,生活升级了,生活和艺术一样。设计师的工作,是为了让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有机关系,从而帮助用户和产品有效达成各自的目标。具体来说,设计师需要同时理解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需要经常查看用户反馈,并且深入使用产品,了解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碰到哪些问题。同时也包括对线上环境的走查,以及开发实施效果的跟踪。如果不跟踪,最终开发实现效果一塌糊涂,发布上线你才知道,那是工作失职;如果不跟踪,最终上线效果不理想,产品得不到改善,那也是工作失职。除此之外,日常也包括建立和维护设计规范来提升设计的品质和效率。4 设计核心=改变一个产品设计灵感经常发生在生活中,和写小说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是一样的,是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的改进,改变,你会心里想着怎么更好,对已经有了的,怀疑的眼光看待存在是否合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方案。5 互联网产品设计产品的本质是让人的生活更美好,所有影响用户体验的显性和隐性的因素都是产品影响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审美、交互、业务逻辑、内容、服务。数据是为了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一切皆可被数据化,企业必须构造自己得大数据平台。6 变化了么科技是工业革命的核心,无数企业的奋斗,创造了未来,科技化的革命,我们做互联网搞了十几年,以为已经改变了世界,我们经常有很多人自以为改变了世界,但自己离开那个小的乌托邦,回到现实社会,回到我们老家,回到农村,跟20年前没有任何变化,骗子照样在骗人,你照样挂不上号,你照样升不了学,这些行业有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有任何的变化吗?没有。7 产品设计就是解决问题一个方式解决方案=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在于思考,在生活中找到设计的灵感,思考产品的需求,得到注意,失去什么,将心理学用的极致用到产品设计。设计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别人更加容易懂,数据,业务怎样的表达方式,我们有好的表达方式应该积累下来。8 设计力Facebook 的设计总监曾说过,“未来的10年,是设计的10年。”确实,设计已经渗透到这个开发产业链中,这点单从名字就可看出,从最早的美工,到现如今人们口中的“UI 设计师”、“用户交互师”。未来,用户对产品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也要有相对应的高水平。最近在看谷歌公司写的书,《如何定义一家公司》,看过创京东,小米,360,阿里巴巴的公司书籍,多少有点粉饰,谷歌这本书我看了不到一半,感觉很真实,创客文化让人佩服,我在思考一个公司的设计力的重要性和所需环境。9 一个产品引导的公司需要重视设计名创优品为什么能成功,因为对产品和设计非常重视。他们公司,财务找ceo、行政找ceo,先放一边。产品经理找ceo、设计师找ceo,赶快坐,咱们聊,聊到中午不吃饭也可以。这就是企业一把手对产品和设计的重视程度,不管你企业做多大,你企业一把手不重视也没有办法,推动不了。小米副总裁刘德说小米一款产品光打板打了300多次。他跟富士康交流的时候,富士康说,苹果有一些产品在富士康打样打1000次以上。各位想想,打样1000次,不满意退回去再打样,但坚决不改设计,只改模具。经典产品就是在设计上反复打磨的极度简约。10 设计也是一种语言达芬奇的画有力量,没有文字,当你去看的时候却又很多语言来表达,产品也是一种沟通的语言,你的图表,你的产品的的输出表达都是语言。二 怎样设计1 需求销售和消费连在一起,设计也是对未来,对生活的理解。同样的东西、同样的额度,在不同时候、不同场景下,表现出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因为好色,于是有了直播和图片网站;因为懒惰,于是有了电商和送货上门;因为空虚,于是有了陌陌和探探;因为爱美,于是有了美图和光影;因为想告白,于是有了树洞和秘密;因为想当英雄,于是有了网络游戏。裂变式传播,同样建立在这层逻辑之上。每年都会出很多概念性的东西,一项客户的发展需要,外国的设计师都很体验,中国的技术人员在站台上就是一个大裤衩龌龊,直男的形象,产品要问5个为什么?有些理论上不合理,直接丢掉,那些需求是处于什么目的,业务的补足?提升体验?如果只是提升体验, 只是在运营的时候才考虑,用户增长的时候才考虑,那个阶段做那些事,经常说这个功能好不好,却很少考虑产品怎么影响到企业的生死,经常说产品的价值,却很少考虑产品经理本身的价值,你在设计解决方案还是只是一个产品爱好者,忙着战术,忽略了战略等于假忙。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2 移花接木抄袭还是偷袭?还是借鉴,现在有比较好听的名词叫跨界,我要关注竞品,竞品分析很重要,知道自己处在行业那种水平,知道活多久,就像你去泡澡,住酒店,住一圈下来,你会比较那个好,那个坏。也要关注别的行业,那些地方可以借鉴。认知决定你的视野,乔布斯不要去看施乐的那个,他也不会想到图形界面,比尔盖茨如果没有去苹果参加也不会有windowsA 其他行业的创业可以借鉴,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学校等都有一些可学习的地方,往往在一个行业呆的久了,有些封闭,思想受限,需要多角度,洞察周边行业,跨界到本行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B 集成更多生态产品,强化护城河,完善产业数据链。C 挖掘数据,很多AI的算法开始产品化和接口化,用成熟的算法对行业信息进行个性化建模处理,产品越来越可配置化和标准化,但是对用户来说信息展示,接受信息越来越个性化。总结下:拙工抄,巧匠盗。3 创新和匠心没有兴趣你将一事无成,用极限思维打造产品,我认为所有的创业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你这个创业本身没有让民众某一方面的生活感受被到提升,注定要失败,好的设计让人快乐和幸福,世界短缺得是设计,创新,设计就是想象,创新思维传播,设计引导和创造产业。最能震撼人心的设计,无意不是处于最热爱的真挚之作,洞察力,同理心, 理解业务,然后去创新市场定位创新,我在做混凝土监管施工端的时候,单个施工项目和单位很难突破,最后找的质量监督站,以数字化办公等模式,或者集团化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来做的,还是比较难,经验和模式很难扩张,最后只做了江苏的扬州,福建,江西谈了几次最后都没立项,对这个行业和行业从业者保持敬畏之心。创新的商业模式搭载产品进行服务客户,单纯的销售软件的模式已经很难了,需要有创新,比如软件搭载保险服务,或者这两年增长比较快的按照效果付费模式,外包模式等。4 集成归纳将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律,整理出来并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在找破绝代,设计的思想就是你自己要清楚,讲给别人听,思路决定出路,一定要把产品说清楚。交响乐有人擅长一种,有人把它调动起来了,这就是乔布斯。5 灵感设计的核心是idea,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设计人员在不断的想问题,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会有idea出来,并且把idea转化为设计方案。养成很好的工作习惯,思考,学习,记录创新,制约我们的只是我们的认知,思考能力,思维的方式,未来也是很多idea实现。人们在感冒好了之后很难想起来感冒是多么的难受,idea记下来,墙上写字,可以贴,和团队碰撞。6你的心里到底能容纳下多大的产品有个故事是问3个瓦匠你们在干啥,一个人说你没看见么,我在砌一面墙,一个说我在建这座大楼,一个说我在建设这座城市,若干年后第一个还是切砖,第二个是建筑师,第三个就是市长了。那么你的干啥了,在设计一个需求功能么,还是在设计一款产品,还是在改变世界?你在干什么,每个人都心里有个蓝图,不确定性的,就是你的心里到底能容纳下多大了个房子多大的城市,然后多大一块砖,就是,你的心里想上到什么程度,有些人看到的是搬砖,有些人是这座大楼,有些人是这座城市。你的设计的高度取决于每个人的高度。7 产品设计和心理学为什么网易云音乐听歌的人总喜欢在评论中讲故事?为什么小米手机其实功能一般却总也抢不到?为什么众多微信公众号都选择在晚上11点推送信息?人类这个最复杂的物种享有最丰富的娱乐,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时候,就突然出现了让我们沉迷至深的新产品。做出这些产品的人似乎有着无穷脑洞,能一眼看穿我们的内心!其实,这些产品经理,不过是研究透彻了用户心理学而已!很多产品都会基于用户心理,让用户觉得时间在变短的基础上,做产品进度条的设计;用户在越接近他的目标时,用户越不会放弃!你的产品是为群体设计的,还是个人设计的,产品经理要在一开始就想清楚;在用户心理学上也有认证:当人越多,形成群体越大时,反而用户的智商会变低,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群体的感情很容易被感染和传播,别人做的事情,我愿意做,别人很多人做的事情,我更愿意做;群体更容易体现感性,很容易受到暗示和影响。个人更容易体现理性,比如今日头条打的标语是“5亿人用的东西”,用户就会觉得这么多人用,那么他也一定要参与。因此你的产品如果是偏感性的,需要用户冲动消费,那么把他变成一个群体属性,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心理学例子:5kg的哑铃,传统的黑色显得比较重,同样5kg的绿色就显示特别轻心理学上讲用户点击某东西,都是潜意识,在选择失去的时候,人们更加有赌性,一些灰色的,完美主义者就想办法把他点亮,设计就是提高我们的体验,让客户的体验更好除了八种基本欲望。第九种是社交,即对同伴和友谊的渴望。第十种是家庭的渴望,即繁育子女的渴望。第十一种是地位的渴望,即对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渴望。第十二种是反击,即对讨回公道的渴望。第十三种是浪漫,即对性和美的渴望。第十四种是食欲,即对满足口腹之欲的渴望。第十五种是运动,即对强健体魄的渴望。第十六种是安宁,即对放松情绪的渴望。我可以颠覆性的推翻现在所有的,剁手这个词太残暴,吃土太悲惨,买买买又显得太萌,好久没有新词来形容购物了,本届消费者语文不行。百度的筷子,可以差地沟油,这些不是给消费者的,而是给检测的人的,检测设备足够权威,给富有的人家,政府肯定不是监管部门的主角,主角是人民大众,随着马路等摄像头的增多,我们生活在一个8 反馈最为最重要的一环,分享是人们的生理需求,用的好的都喜欢分享,吸引而不是改造,沟通和协作成本就很低,很多公司把粉丝招聘来了各个方面吸收各个最优秀的东西,好的学习,不好的改造,很多产品
不高不低,不好不坏,评价都是凑合,服务成本又投入,口牌不高,就是没有重视反馈。9 综合学科设计是门综合学科,达芬奇的艺术也是,细微的内在的东西,解刨了动物和人的内部构造,才会栩栩如生,而且包含了数学,物理等,他不是在画画,而是在创造艺术,有灵魂的绘画。10 思考不设限的思考,深度思考。11 学习营销花呗每天很多奖励,但是你只能选一个,我在网上买醋,我在网上一直买一家店的醋,我很喜欢吃醋,买了次后,我的一瓶醋快吃完了,店家的消息,短信就发来了,醋有优惠,打折,广告捕捉你的信息,我发朋友圈宝宝图片,朋友广告是很多都是小孩培训,小孩摄影等12
观察产品观察和评测别的产品,对你的产品也有很大的帮助13 模仿产品模仿别的产品到你的产品开始推敲。三 设计的价值1 设计转化为商业价值品牌和价值,用户在买了之后得到好的体验,我们创造了完美得体验,最佳时机,风口,窗口期,在一个充满机遇,百花齐放的时代,精致的时代,什么都在变化。汽车也是社交,除了房子另外一个家,车也是自媒体,我们从中得到快乐。设计很重要,做物的连接,结合市场经济,将涉及商业化,商业化是给设计提供燃料。2 设计改变世界很用心在做设计,设计是无价的。3 个性化得产品客户需要什么?产品,超级产品,产品对时间的争夺?在你的产品上花掉多少时间。越来越个性化,一些衣服和包,一周到,你要的都可以定制化组合,可以打上你的名字。未来人分很多圈子,越来越个性化。4 设计不一定是对的我们给客户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就是你能给客户解决问题,带来他没有的东西,而不是你的技术,还有业务方面。我们的优势在于不断的跑很多客户,5 设计对未来意义设计创造未来6 设计师外国得设计新颖,个性,人也活波很有激情,表情很丰富。,中国人显得拘谨,和我们从小被教育的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有关系。四
如何做一个设计人员1 善于发现价值 目前很多it培训很多,社会的it还是个稀缺的,但是未来驱动社会进步的是设计,当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更多的需要设计人员,营销人员。技术可以买的到,设计是买不到的,站在一个设计人员的角度去看问题,看待一个功能,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想做这个功能的目的。要求有设计思想,思想方法,思想决定行动,怎样才能站在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去想问题。2 善于总结,价值转化将要做的东西要能给开发人员说清楚, 设计产品是我们去设计,而不是客户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客户说的我们需要利用我们比较专业的知识去干。3
乐于接受新事物多注意其他行业的软件,解决方案,是否可以借用到我们做的事情中来。模拟显示,我们不出门就像自己出门看到的世界一样的,你可以进入另一个场景,这种技术最早在游戏中,慢慢的我将我们涉及到的环节,连起来,对大家都有利,解决了社会的问题,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对于新的事物理解后多讲,越讲自己越清楚,4 设计要多练习看到一个东西,需要刨根问到底,哪里优秀,好在哪里?接下来怎么推广,从宏观和微观, 产品理解需要求知问解,有自己的主张,好,有原因,坏也需要有原因,培养设计的感觉,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提出的,未来有六种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还有你需要会玩,你需要找到意义感。多问为什么,马桶里面的水蓝色,为啥是蓝色。不是红色?黄色?黑色,因为蓝色是大海的颜色,清澈水的颜色,发现问题,怎么解决,写解决方案,写建议。6 追求产品的品质这就是很重要的一点,产品的品质。移动互联网再好的营销和创意,在快速的传播也都是建立在产品的品质的基础之上。五 产品设计的目的1 快速方便帮助用户解决他们的诉求抓住用户核心诉求,全力攻其一点,事半功倍;如果你的产品非常复杂,无法做到再简单,请为用户做好引导,带领用户一步一步往前走;2 使产品更易用,让业务逻辑更通顺不要让用户选择!产品必须有趣,必须cool,才可能形成传播和口碑;一个APP只做一件事情,一个大而全的APP意味着全面的平庸;产品的主要功能架构是产品的骨骼,它应该今年保持简单、明了,不可以轻易变更,让用户无所适从。次要功能丰富主干,不可以喧宾夺主,尽量隐藏起来,而不要放在一级页面。3 实现产品商业价值4 产品设计的输出包含两大类原型图、交互图:高保真、低保真,视觉设计图5 概念化”阶段进入到“图纸化”阶编写商业需求描述,需求说明书,数据字段,流程图等,把业务抽象为实体化,变成研发可以看懂的语言。六 设计思维1 产品最初应该想的事大多数产品经理是直接就将页面做出来,然后再去考虑用户怎么操作。当你实践的时候,会发现只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当产品上线了,我们经常会发现,我设计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用户是无法理解的。如果再进一步完善产品的思维模式,那么应该如下:(1)明确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写下来,不定期的查看。(2)设计功能规格,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展示哪些字段,以及操作按钮和跳转逻辑。考虑增、删、改、查、空、异常,确定每一种状态的应对方式;考虑后台管理设计,输出你想要的内容;考虑业务之间的关联,实现后对其他业务的影响。(3)交互反馈,模拟用户真实的操作体验感受。(4)确定页面重点展示元素,交给设计同学重新排版布局。(5)用户引导。新功能上线后,如何教育新手,让其快速理解;其次,用户如何快速找到我们,给我们真实的反馈。2 设计思维就是穿着用户的鞋子,来回走首先要关注用户,再关注用什么桥把用户连接起来,关注了用户的feel,用户的现在,未来,状态,痛点, 多问问why,以什么方便,达到什么目的,不是一下子推出好多功能,功能没有焦点,不符合用户的期望和锚定。做细致的人物画像,用户的标签,类型,多重视角观察,访谈用户,在现场观察用户是怎么说的,怎么感受的,怎么想的。模拟出场景地图,富有极强的同理心,躬身入局去感受,要么用户的体验你永远感受不到,你设计的产品和他们有鸿沟,即使这样还是有鸿沟,需要有原型,然后验证,反馈修改,即使上线也也要反馈,小米就是根据用户反馈做的产品,而不是商学院讲的用户不懂产品,乔布斯从来不征求用户的建议,这个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切记不可教条主义,闭门造车,井底观天。我觉得其设计理念印证了王坚老师在《结网》一书中关于用户体验设计的“三不要”观点,即“不要让我等,不要让我想,不要让我烦”别让用户思考也是件很有挑战的事3 想法勾勒出来比如产品要实现3个目标,3个三峰,先把他用最简单,哪怕草稿纸标记下来,就相当于一个靶心,然后在发散,混合,聚合,整理出商业画布,找到价值,找到重要的成本。可能一次不成熟,日积月累就会逐步成熟。4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IBM的设计课上,老师让设计一座桥, 产品立马开始动手,各式各样的桥梁样式就开始了,但是没人问为啥要建这座桥?这个故事在狠多产品的故事真被提及,但是在现场被提及后你还是没有想起这个故事,而且很多时候产品都是被动的接受需求,短时间出原型,很少问为什么,尤其是b端的产品,或者客户定制化的项目。所以设计思维不是教会你5+5=10,而是几加几等于10?5 创新是一个有价值的体验,说过很多次创新,这是唯一低成本弯道超车的路子,也是解决问题的最优解,我们一定要不停的创新,创新用户过程体验,创新产品的价值。创新最好的办法是丰富知识量,和头脑风暴,这也是设计师能产生创新方案的重要环节。6 客户为中心B端的产品需要面对一个行业,用户是一个组织,我们经常限于某个固定的场景,模式,需要跳出来,不让自己的脑袋固化,B端的产品重视管理,管理不是你怎么方便怎么来,而是你怎么规范了别人怎么方便,整体方便。以衣服为例,可能两件不同价位的衣服带给人的保暖、舒适等生理体验是差不多的,但它们的差异来自于优越感、文化认同感、自卑感等心理体验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根源是社会氛围、是一个组织的共识观念。7 学习设计思维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在上而下的思考:战略的模式不同,目的就不同,要素也不同,自下而上的思考:小河汇聚成大河。设计思维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去发现问题的思维训练,不断的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而且是多练,提高准确率。8 设计者区分(1)修饰者,主要美化产品页面,体现较为底层的基础价值(2)区分者,根据不同的产品打造不同调性,赋予产品差异性(3)驱动者,在战略高度思考产品,引领整个公司,这是价值感非常强的阶段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是一家设计师驱动、以设计为导向的公司,创新设计能力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每一位设计师梦寐以求的阶段。要成为杰出的区分者乃至驱动者,就意味着需要具备全链路的开阔视野和综合能力,既有用户需求和商业需求的洞察能力,也有交互设计的思维能力,还有视觉设计的审美能力。9设计冲刺谷歌提出的一套为期5天的创新设计流程方法,集思考、设计、分析、产品原型产分为6个步骤:(1)理解:即理解用户需求、商业需求,了解技术可行性(2)定义:定义关键和重点问题,既定义需求(3)发散:围绕定义的需求尽可能探索更多的想法(4)决策:选择目前来说最好的方案(5)原型:制作低保真原型进行用户测试(6)验证:与用户、商业利益相关者、技术专家进行方案验证测试,最后迭代优化出为一体,对设计师来说:请别忘记初心——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10简而未减合理的部分是理性,不合理的部分是人性。一个产品简单到极致。好产品 = 10% 生理体验 + 90% 心理体验。11 设计和商业分众技术走向大众技术,我们都不知道行业的边界在哪里?设计师是带着镣铐去跳舞,考虑到商界的价值,知道我们能力的边界,艺术家是天马星空。12 好的细节好的细节会让这个世界变的温暖而美好。存在感,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要记录在本子上,存在感对自身很重要,我在车间工作,我走的时候我的柜子贴我的名字,我犹豫不要扯下来,带有自己的标签和属性的东西, 这个和狗撒尿是不一样的。品牌在你心里有很强的烙印,就像之前的老铁印在马的屁股上。13 思想没有天花板Stay young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相反,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个天花板后,就不再成长了,因为是安稳,工作中焦虑,生活中轻松,我们经常一刀切,没有切换过来,就会失衡。14 思维能力才是我们最稀缺的能力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思维能力才是我们最稀缺的能力,改变,是你最大的资产”15 需要逻辑上推敲已知问题,探索更多可能性到最终实施,设计师在设计思维流程中解决问题时面临更多的是创新挑战。16 设计思维流程遵循从发散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过程,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提问、头脑风暴、Idea 分类和完善、方案设计四个环节。(1)提问
每个产品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存在的。提问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提问是一个从发散到抽象的过程。首先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需要我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避免走进一个狭窄的「既定命题」里。之后对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取舍。到这个环节结束时,我们应该确定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2)头脑风暴 接下来,我们要基于核心问题,自由地、无拘无束地阐述解决方案。这个环节我们不关心对错、优先级、复杂度,而是要确保我们不会错失有关产品设计的各种可能性和细节。到这个环节结束时,我们应该得到了 100-200 个 Idea。(3)Idea 分类和完善 在这个环节我们把所有 Idea 分类,整理出 100-200 个 Idea 中暗含的产品逻辑和需求。这些抽象出来的需求就可以为设计师提供具体的产品思路。(4)方案设计 最后我们要落地到可用的产品。设计师根据抽象出来产品需求分别绘制产品草图。决策者决定采用其中哪一个方案。然后团队用成本最小的方式作出产品原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用户试用并给出反馈。这个环节保证我们所有的想法和需求都能落地成为可见的设计,并且已经可以开始迭代成更成熟的产品。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环节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每个环节也有不同的方法、技巧去完成,甚至可以单独拎出来去解决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六 高压线1 压力在压力下做成的设计,是很脆弱的,因为思考少,在正确和容易的事情往往选择容易实现,其实南辕北辙了。2 考核工作效率评估,切分,谁做的多效率高不适合设计,一般用价值评估,做得有用没用。被采纳是基本价值。大家都说好就是创造了新的价值。成长评估。有没有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就是成长。建议被采纳。大创意。设计的考核本身都很难,不是一个重复的工种,数量,质量,价值,创意都很难衡量,但是好处是设计师大多都是自驱动的,看见不好的就去改变。3 解决痛点而不是痒点很多设计师解决的都是“痒点”的问题而不是“痛点”,他不允许他的团队做这种事情,而是要做真正解决生产力的事。他们要创新、要向生产力进军,创新要改变世界,而不是给世界挠挠痒痒。4 着眼微观而不是宏观大概就是当你处在某个小团队中,几乎无法从宏观的视角去看集团的战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可能为眼前的既得利益受损而耿耿于怀。在不久之前,现任CEO提出,“要做大闭环,不要做小闭环”,也彰显了要打破各事业部之间各自为战的决心。 正因为这些由“大”造成的原因。我强烈感知到在这里做产品的思路和当年在有道词典做一个应用软件完全不同。你需要认真去考虑,你所做的事情,对于集团战略的帮助和价值在哪里,如果想不清楚,估计离团队调整也就不远了。你当然也得考虑,这件事情如果你觉得有价值且可以做,你是不是能去做,当事业部之间业务差异有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的时候,蛋糕怎么分,也挺有讲究。同时,很多大的项目离不开跨团队的合作,就算是走完一个最基本的精准广告营销的解决方案,也涉及多团队多系统之间的整合,往往需要层层汇报研究。而阿里,是一个商业价值至上的公司。做任何事情,你都逃不开的一个问题是:“你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你给客户创造了什么价值,你能给公司带来多少收益?”大概也是在这里,我才理解了用户型产品和商业产品的区别,并喜欢上了这些以商业交换为核心的产品形式。毕竟,无论你的产品多好,如果没有客户买单,总是枉然。而对于to B的产品,我至今收益于老板的那句名言:to B的产品,你的客户并不是你的客户,你需要和你的客户在一起努力去服务好客户的客户。当然,商业的思维也不唯价值收益至上,阿里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平台型的公司,所以无论是集团战略还是产品设计,都往往以平台的思维进行。例如,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场景,阿里从来不会像咨询公司一样靠堆人出报告来盈利,而是在建数据开放的体系,吸引生态里的服务商进来当阿里的大数据产品已经从数据分析报表走向数据开放平台的时候,京东的数据产品还仅仅停留在流量可视化上……做一件事,期初按照逻辑化,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样可以宏观的把握,才能知道怎么去做,当微观的去做的时候你也会发现 有那么多的你没考虑到的因素,一些困难5 井底之蛙不能用自己已知的信息去看待无限的需求,那就是井底之蛙,保持空杯的状态,即使这样我们都有可能出现盲人摸象的囧境。6 纸上谈兵我们需要离客户更近一点,帮助客户,让这个行业变的更好,真的不能闭门造车,猴子捞月判断不是纸上谈兵的唯一原则是你是否知道成本,当你知道成本的时候,你就成熟了。7
抖机灵机灵谁都有,但是没有经过论证。可以变为idea。8 汗牛充栋功能的堆砌就是造烟囱9 猴子辦玉米产品的用户群体,定位在一开始可能就想清楚了,不能没有焦点和核心,专注你的核心用户,不要忙于攻城,这样只能向猴子辦玉米。10 闭门造车自己理所当然的,没有市场的调研,自己认为的,以点带全七 设计落地1 你的图纸要给施工人员讲你的设计需要给研发去宣讲,达成共识后开始建设。今天和技术大牛沟通,感觉顺畅,很多你之前畅想都能实现,而且给你辅助一些建议,因为很多技术心里明白故事说然胡,其实心里就是不想搞,把责任推到产品这里,说啥都不想搞,业务和技术就是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伤害。2 沟通语言老板:在意投入和产出,商业模式,计划,管控业务:也业务很熟悉,简单,怎样给客户带来价值,和不同产品:在意技能,思维逻辑,思考的出发点和思路 hr:匹配度,人怎样,技术:在乎逻辑和流程3 趋势公司还是要有钱,有钱才会去请牛逼的技术,首先你的公司要值钱,挣钱,才能一步步发展,没钱,人才更不上。三线城市没有牛人,牛人的增长慢,他面对的本地的客户慢慢的也会被互联网吃掉,以前随便做个系统几十万,现在都是模块化,成本和价格更加低。八好的设计师应当具备的五点产品思维1 、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迭代过程,不要过早揪着细节不放我曾经合作过的一个设计师,一个用户资料页面设计了长达七天!要知道,因为这七天,整个研发的进度都被拖慢了近半个月。对于一些大厂而言,可能不觉得什么,但是对于创业团队,七天简直要命。其实,一个好的设计是一步一步迭代来的,过早地揪着细节不仅会严重拖慢进度。同时,此时的设计并不是依托于用户的反馈或者市场的反应,而是来自设计师的灵感设计。这其实很可怕,因为你想象的未必是真的。循序渐进会很好地满足设计师对于完美的可控追逐,注意“可控”这个词,所谓“可控”指的是你基于可预期的用户反馈或者产品反应,而带来的一种满足预期的结果。可控是一种客观的情况,而不是你臆想的。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提及到一个概念,叫“设计思维 vs 用户思维”。其实表明的就是,设计师不要妄想一步设计出完美又满足用户使用预期的产品,因为你过多在创造时,就代表了你的产品已经走向了艺术那条路,而不是可用这条路。我的建议是,在早期时,设计师可以用标准化的扁平结构满足产品的功能属性和美观,今早交付研发,然后在迭代中优化细节,如icon可以更优化,这个按钮的交互可以更好,页面跳转可以如此更便捷更人性化等等。这些细节的优化不适用于初期,而是适用于中后期。你回头去看看微信早期有多简单,你就知道了。2、你应该了解设计的可复用性,设计规范是必须的我相信你一定不停地在被提及设计规范,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设计规范呢?在我看来,设计规范无非两方面。其一,你对所有的样式进行了规范,包括字体、对齐方式、按钮、交互跳转以及标准色等等。这部分的定义,是一个设计师的基本能力,我就不做赘述了。我重点说的是其二。其二,你要考虑样式的可复用规则。这个就高级了,如果你不懂复用性,你做的所谓规范其实只是你假象的规范,你丢给前端工程师,他们一定会非常痛苦,这种痛苦希望你能懂。所谓复用,简单说,比如一个选择list页面,你在设计时可能发现,在App中一会儿这里需要一个选择list跳转,一会儿这里需要一个当页下拉列表,一会儿这里又需要一个复选框列表。我已经说了,你不该纠结于这些细节,而是要看看,这些选择list是不是用一套模板就OK了。举个例子,微信拥有一套复选list的设计规范,当你长按某个聊天对话时,可以选择更多,从而可以选中多个聊天对话,但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在微信的收藏列表中,复选的样式和聊天对话的这个是一样的。带着这样一个复选的设计,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在规范的是每个控件。Button在一个App中可能出现多次,那么你就应该规范到底App中需要出现多少种Button,每种样式的操作意义是什么,使用场景是什么。这样一来,你的Button再次出现在其他页面时,你就知道只要摆一个你设计过的Button就可以了,而不用再手忙脚乱再来一个。3、优先级思维导向,是一个设计师的必备技能在我看来,优先级思维导向是一个设计师难能可贵的品质。先举一个例子,购物网站是我们最常用的网站,那么你考虑过一个商品列表中,每个商品信息item所展示的内容的优先级吗?一般而言,一个商品会包含图片、名称、描述、价格、折扣、时间、地域以及保障等等。那么,这些信息要展现在一个小的item入口位置,你如何来排布这些优先级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在面试时问过很多购物网站的设计师,我发现很多人都是现场想答案。这可就很麻烦了,这说明你的排列是凭感觉的,而感觉往往是不靠谱的。一般而言,你需要先搞明白,这个设计要向用户传递什么信息。是刺激点击,还是完成某个操作,或者是展示某个提示。搞明白这些之后,你再看看你的这些信息到底应该如何排列优先级?如果是一个买衣服的购物网站,比如淘宝,一个商品item的作用是刺激用户点击,而在所有的商品信息中,最能刺激用户的无非图片、名称和价格。因为买衣服的人更多看重的是好不好看,所以图片很重要,你要放大了给用户看,名字也得够清楚,而价格又是网上购物的人必须考虑的,所以你的价格一定得显眼明亮。那么剩下的信息呢?我们再看看购物时候你还会基于什么做判断。一般会考虑的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商品有啥特点,这个店靠不靠谱、有什么保障、是不是我所在的城市以及销量怎么样等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加一点描述,而保障什么的就作为一个固定区域放在那里,需要时自然用户会看到。有了这样的优先级思维,你会发现你很多的排版布局都可以遵循这样的优先级规则,你的思路便清楚很多。甚至你一个页面的整体布局也会因为优先级思维而清楚很多。4、你需要即懂UI,也需要懂交互这一点我想简单提一下。交互不是一个简单页面切换或者跳转效果,而是一个重要的交互逻辑。就像我上面说的,交互是有规范的,不能简单去看一个页面的交互酷不酷,而是要看你整个App所传递的交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你需要明白,你的交互是给谁用的,要表达什么,和你整个App的调性合不合。举个例子,一个垃圾清理软件,它的交互一定要酷,给用户一种要飞的感觉,整个交互背后隐藏了很多暗示。火箭飞走了,就是把垃圾带走了,风扇转呀转,就是把垃圾转走了。所以,这样的App里所有的交互都是酷炫的,这就是所谓强交互。而像钉钉,它的交互就会正统很多,没什么强交互,基本上就是列表+表格,简单严肃单一。那是因为整个产品的用户更多是商务人士,而商务人士要的稳重和靠谱,酷炫的交互对他们没用。好的设计师应该多去用用各种类型的App,给自己多积累交互的素材库,并且可以看看这些App的交互是不是满足整个App的调性。5、体验是有优先级的,切记最后谈一点,就是挂在无数PM和设计师嘴上的体验问题。港真,体验真的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宝宝。很多时候,你过于专注体验,就会陷入到一个怪圈,自己干得很嗨,可是为毛成就感这么低。因为体验本身就是一个细活。回到我最初说的那个问题,不要纠结细节。设计师一般使用的软件包括PS、AI以及Sketch等,用这些软件做一个图一定是要扣细节的,那你其实在扣的就是体验。我问一个问题:一个80分体验和一个20分的体验区别有多大?很大!真的很大,所以你需要把一个20分的体验优化到80分,而往往这个时间成本并不大。比如,一个垃圾清理软件,点击清理按钮没有反馈,不知道清理的情况如何,这个就是一个20分的体验。你可以加一个简单的Gif告知清理了一大堆,然后给个“99%垃圾已清理”之类的文案就好。这就是一个80分的体验。那我再问一下:一个80分的体验和一个99分的体验,差别由多大呢?可能很大,也可能不大。但是你可能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来实现,不仅是你设计的时间,还有开发的时间。比如,回到这个垃圾清理软件。点击清理之后,页面天花乱坠,酷炫的视觉冲击把垃圾带走。这就是一个99分的体验。可是要实现它需要的人力和设计成本都非常大。你可能在后续的迭代中不断可以向那个99分的设计体验靠近,这一方面可能是产品需要的,一方面也是你艺术追求的正途。好的设计师,不仅要拥有以上的这些思维,还应该能够想一个PM一样去思考产品迭代和设计的细节。但这往往对于一个设计师要求难免苛责,因为很多设计师并一定有这样的机会去像PM一样工作。所以我列出如上几个点,希望能够帮助年轻的设计师们更好地支撑产品设计,并且甚至能够驱动产品的开发。就算月饼被抢了,也要友爱和睦相处。
2023-08-22 13:42
来源:
把昨日还给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芫信
8月22日,名创优品(09896.HK)在港交所公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2023财年收入为人民币114.73亿元,同比增长13.8%。经调整净利润为18.44亿元,同比增长155.3%。
港交所的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名创优品门店数量为5791家,同比增长592家,环比增长277家。
其中,位于中国的名创优品门店数量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3604家,同比增长378家,环比增长221家。位于海外的名创优品门店数量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2187家,同比增长214家,环比增长56家。 TOP TOY门店数量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118家,同比增长21家,截至2023年3月31日为116家。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名创优品创立于2013年,华安证券表示,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数字化供应链能力与运营机制,并利用其在国内市场的规模效应进行了业务出海并快速复制。完善的供应链与用户低价高质的心智形成了双边正循环,看好在出海及下沉市场持续扩张及品牌升级下的用户心智强化趋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名创优品能取得这样的业绩,和它独树一帜的零售策略有关。名创优品在行业内是公认的联名大佬,早已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IP运作模式,这两年IP联名的商品频频爆单。
其创始人叶国富在2020年就提出, “兴趣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趋势。后面,名创优品围绕“兴趣消费”构,开创了一个新的生活潮流品类,就如同潮服、潮鞋那样,其以IP设计为特色,让生活好物更加时尚潮流。
如最近上线的 《芭比》IP系列产品,名创优品产出了 超过120个SKU,从包包、帽子等饰物到水杯、笔记本等实用百货,一应俱全地满足了影迷们对芭比的追求。产品上线两周, 售罄率达到70%。芭比限定主题店也以名创优品长沙城市形象店为起点,陆续在全国12城高势能门店进行复刻。
此外,名创优品还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打造大型芭比粉色杂志打卡装置,不仅吸引了不少观影后与芭比产生共鸣的观众,还吸引了许多热衷于打卡的群众。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名创优品已与全球超80个知名IP合作方达成深度合作,如迪士尼、三丽鸥、宝可梦、侏罗纪、故宫宫廷文化等。在2023财年净利润大增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名创优品港股股价大涨。记者发稿时,涨幅为6.12%,报41.6港元/股。今年以来,名创优品港股股价基本翻倍,累计涨幅达98%。“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销量最好的鞋子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