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流公司来说,ERP订单管理仓库erp系统有哪些是否适用?有哪些优势?

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1
论文提要:随着医疗卫生行业“三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启动,“全民医保”趋势确立,消费需求得以释放,全国药品市场总量将不断增长;医改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升了行业集中度;“医药分家”和“药品挂网限价竞价采购”试点,使医药流通行业的变革不可避免,寡头垄断,高度整合的格局日渐清晰,药品电子商务渐行渐近,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作为价值链整合者的机会依稀可见。与外资合作,亦是医药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国际化的途径之一。
一、政策环境背景
中国医改的20年——五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给政策不给钱。卫生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大争论。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第三阶段(2000年):产权改革的号角。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第四阶段(2005年):医改突然变奏。卫生部官员称“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第五阶段(2006年至今):医改再现曙光。医改基调已定,政府将承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新方案即将出台。
2007年7月2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施,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加上原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普及和完善,标志着“全民医保”在制度层面上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到“十一五”末期,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将基本形成,将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同时,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造就了医药行业内生性需求,一旦新医改方案使“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得以解决,医疗保健需求的释放将是十分可观的。“全民医保”趋势下,医疗卫生行业“三项改革”联动,医药流通行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传统流通企业该怎样调整自身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
二、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现状、
我国医药流通领域长期以来秩序混乱,药品购销中行贿、索贿、回扣等不正之风盛行。由于传统医药经营模式需要通过批发商、供应商及医药公司等众多中间环节,正是这些中间环节大大抬高了药品的价格。业内人士指出,药品销售0,6%的利润率并不稀奇。去年,医药流通领域的盈利空间随着药品分类管理、药品价格透明化和药品降价等政策的陆续推出而进一步压缩。中国的医药商业竞争已日趋激烈,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将通过政策调整和竞争,压缩掉90%的医药商业企业。
1.医药流通环节过多
在我国,从药厂出来的产品到最终的消费者,往往有5个个流通环节,而在国外的成熟市场,药品流通环节一般为2个—3个。流通环节繁多必然导致效率和效益的损失,导致我国医药商业的平均流通费用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2.流通方式落后
我国目前的医药物流企业采用的是仓库、车辆和人员的堆积方式,实现以人工为主的商品储运,管理效率不高,流通方式落后。据统计,目前国内医药商业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10%以上,而美国医药批发商仅为2.6%。
3.商业贿赂猖獗
商业贿赂问题是导致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商业贿赂存在多个方面,卫生部部长高强历数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三大危害,包括:第一,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以回扣等商业贿赂为手段,向医疗机构推销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导致医药服务价格不断攀升。第二,一些医务人员为获得回扣、提成,滥用某些药品和高值耗材,既损害患者健康,又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第三,一些医务人员成为不法企业的代言人,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其中,第一、第二两种是涉及医药流通领域的商业贿赂。据统计,在药品收入利润分配过程中,医生的灰色收入大约占15%。
三、医改新政对流通行业的影响分析
“全民医保”作为医改的突破口,2007年成为新医疗体制改革破题之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重视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重大举措和目标任务。国家《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中不仅首次对“医改”定了时间表,还指明了未来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坚持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解决医疗机构的收入补偿问题,借此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
1.“全民医保”带来新增的市场空间
医改对第三终端的扶持给商业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这种机会主要表现在药品需求绝对量的增加。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是自费看病。新农村合作医疗,采取国家补贴和个人出资结合的方式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按计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农合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全民医保”给医药商业带来新增的市场空间,特别是龙头企业可以通过为此提供配送服务获得网络增值。
2.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加速了行业整合,加强了大型流通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和在产业链中的竞争能力
新医改背景下,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整合加剧,大医药商业集团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这将有利于提升医药商业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外部竞争环境,这些都为毛利率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规模效应将提升医药商业自身盈利能力;流通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加强后,成为价值链整合者,由此带来信息服务增值;品牌价值提升,企业可以通过委托普药企业加工自己品牌产品获取工业利润,等等。国外药品批发业发展的过程表明,药品流通渠道的两端(生产商和零售商)对医药批发商的依赖会越来越明显。一是生产商对大型批发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生产商愿意借助大型批发商广泛而专业的分销网络帮助其提升产品的销量;二是零售商越来越乐意更便捷地从批发商那里购进品种齐全、低价、优质的药品。随着“医药分家”的逐步推进,我国医药商业企业与上下游的关系将向这个方向发展。以南京“药房托管”改革方案为例,如果改革成功医药商业不再需要看医院的脸色,而是亲自控制了最大的药品销售终端——医院药房。凭此条件,大的商业企业还可以在跟制造商的谈判中提高话语权,借此彻底改变医药商业企业在医药流通过程中受挤压的局面。
3.药品流通体系的“瘦身”有利于行业做大做强
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有上万家,这就使得药品在由生产商进入消费者手中,在流通环节内部就要进行数次交易。无形中就增加了药品流通费用,反映到终端就是药价过高。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把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变成“哑铃”,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及行政手段,完成药品流通体系的“瘦身”。医改提速必将加快医药流通秩序规范的步伐,迫使绝大多数中小批发企业退出,将业务让予充当主渠道的大型流通企业。
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措施:第一,提升医药流通业的进入门槛。监管部门正加强对GSP执行的检查,未来可能通过严格标准来提高进入壁垒。第二,政府在改革过程中会扶持大的医药商业企业。例如南京和北京东城区的医改方案中,都是由政府选择几个商业公司,作为医院药房药品的分销商。这种措施在赋予大企业权力的同时,也使得小企业的生存更加恶劣,加速了行业的瘦身。
4.商业企业向专业配送商的角色转换,有利于防范商业腐败
医改新政明确商业企业作为专业配送商的角色,杜绝各种腐败问题的发生。医生的灰色收入将通过政府补贴、提高诊疗费等方式,实现阳光化;而药品经营环节中的非法收益受到打击,让利与患者。同时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灰色支出,医药商业企业的成本必然降低。
四、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1.由分散竞争转向寡头垄断、高度整合
医改为医药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全民医保”给医药市场带来较大增量;另一方面,医改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这种变化将带来龙头公司利润爆发性增长,医药流通行业将出现寡头垄断、高度整合的趋势。在中国药品销售渠道中,医院渠道约占据80%的销售总额,随着医药分家的逐步推进,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将分享这一巨大蛋糕。
国家发改委日前的(2006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指出,在医药商业领域,2006年销售净额预计达到2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销售利润16.8亿元,比上年增长6.1%。但是在药品流通行业销售费用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药品销售利润率仍非常微薄,近年来一直徘徊在0.55%一0.73%之间。
医药商业是一个规模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目前,医药商业销售额前10名的企业占全国医药商业销售额的比例虽然只有24%,但利润总额占比已经达到72%;而占有76%销售份额的其他企业,利润总额只占行业的28%。十强企业的利润率达到1.23%,而剩余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仅为0.22%,其中大批企业已经处于亏损境地。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取得更高的利润率,企业就拥有了规模化经营的内在动力。未来几年之内,企业并购、重组仍是医药流通领域的常态。
2.零售药店挑战与机遇并存,注重品牌和管理、连锁规模化、人性化深度服务及差异化经营是出路
医改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部分将不纳入医保范围,会加大患者的负担。此举会促使患者自诊,到药店直接购药,增加药品流通公司的纯销业务。国家定点生产的基本药物,需要大型的药品流通公司来配送,有助于此类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医药分开是大势所趋,医生所开的部分药物将来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增加了药品零售企业的营业收入。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人们对保健药品和器材的需求增加,零售药店将是保健药品和器材的主要购买渠道。
随着类似北京、上海等地的“零差价”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全国的基层医疗单位的推广应用;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和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项目免费诊疗、OTC价格管理的改革,药店价格优势会极大地削弱,药店的用药模式会受到严重冲击。OTC产品的主要销售阵地也会转向那些数量有限的医保定点药房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广大的基层医疗单位。但随着“医药分家”的逐步推进,医院处方向社会零售药店开放,连锁化经营的零售药店可以依赖其强大灵活的物流配送能力和规模经济效应,立足社区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深度服务和人性化的购药体验,建立品牌,在服务手段和模式上实现差异化经营。此外,随着国家两网建设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和加速发展,农村市场的开拓也是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战略布局的需要。
3,“药房托管”等尝试医药分开的模式给流通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对药房托管权的争夺将引发流通新一轮洗牌
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五年之内取消“以药养医”制度。医改新方案鼓励医药流通企业尝试“药房托管”等措施,作为医药分开的尝试。这样,使得医药流通企业直接获益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品牌医药企业与之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携手后双赢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提高。近几年,不断有医院和医药公司开展“医药分家”尝试,其中包括九州通托管武汉艾格眼科医院药房,青海保康医药托管青海红十字会医院药房等10多个案例,其中动作最大的是南京市对全市近200家二级以下医院推行药房托管。如果医药分离,原来被医院获得的药品销售利益将获得重新分配,而从中最有可能获得好处的就是医药流通企业。
实行“药房托管”改革后,一家医药公司全权负责一家医院成百上千种药品的采购,只与几家企业“沟通”显然不再适应业务需求,医药流通企业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南京市医院推进“药房托管”改革不仅使医院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同时还撼动了南京的药品流通市场。从医药公司的普遍状况来看,一般的医药公司仅仅几种到几十种药品的销售,甚至有些医药公司只要掌握了某一两种药的高级权就可以高枕无忧。医院进行药房托管招标时一般都会开出一张药品目录给应标者,一般来说,一级医院用药在六七百种左右,二级医院的用药就要超过千种。如此品种繁复的药都要一家公司来采购,如果医药公司不具有四通八达的采购网络,就很难获得差价。个别药品不再适应新的医院药房托管模式,在医药公司投标“药房托管”这场“大鱼吃小鱼”的竞争中,很多小公司根本无法承担起托管医院药房的工作,这正是新一轮医药流通企业重新“洗牌”的开始,小型医药企业可能被挤出局。
4.医药流通渠道的七大业态并存——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企业抓住机遇的前提
第一类:中央军团——以国药控股为代表;第二类:五大联盟——以中国医药商业联盟的五大成员为代表的北京医药股份、上海医药股份、重庆医药股份、天津医药、广州医药;第三类:地方军团——以四川科龙、长沙双鹤、徐州淮海,类似于这样一些寡头为代表的有很好的生命力的企业;第四类:民营军团——以九州通为代表的,也在快速增长,也有很好的活力,获利、盈利情况也比较好;第五类:外资军团——以永裕新兴为代表的,专业分销,几百个品种做好几个亿,很强的医院开发能力和比较好的学术推广能力;第六类:特种部队——以朗欧医药、深圳金活等商为代表,他们是生产企业以招商模式寻找的重点客户,他们有资源,他们有招标和进医院推广的能力;第七类:第三方交易平台——以海虹为代表。医药产业链从研发、生产、流通到零售终端,率先要实现整合的是批发环节。特种部队这一类更多的朝分销这个方向过渡,类似于九州通更多的侧重于配送。分化的结果,中国医药分销市场一定是一个寡头垄断的行业格局,因为这样七个大类的存在,国内医药流通企业的竞争关系非常复杂。在某一个局部区域市场,大企业不一定竞争得过小企业,全国性的跨国公司也不一定在某一个区域市场能够竞争得过当地一个区域的寡头。新型的跨区域业态在某些地方也不一定能竞争得过已经存活几十年、效率非常低下的老业态O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靠得更多的是人脉关系带来的对医院网络资源的经营,而不是靠市场经济规律的业务往来的合作。但是这种复杂的关系不代表它能够持久下去。2005年,全国前532家医药商业统计的销量占据整个医药行业的84%,美国1995年前三家(Mckesson。CardinalHealth,AmerinetBergen)医药商业占据整个美国市场31%,到了2005年,美国前三家医药商业占据整个美国市场份额96%。日本1995年前三家医药商业占据的市场份额是21%,到了2005年占整个日本市场的67%。2005年中国前三家,国药、上药、九州通占据整个中国医药市场份额的20,4%,和日本的21%比较接近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企业唯有做大做强或者做精做专,在抢占“新农合”和“社区医疗”药品份额中尽早布局,找准定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
5.宏观政策为药品电子商务开道——网上交易平台的发展
在市场行情与政策环境日渐紧缩而行业利润趋微的医药产业形势下,以海虹为代表的新兴医药公司借助电子商务的东风,通过经营模式的变革,开发医药行业的下一个“金矿”。
更重要的一点是,随着医药电子商务的开放及挂网采购的全国大面积铺开,部分传统的医药经销公司和物流配送公司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国务院、卫生部等有关部门曾发文,要求“在药品购销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流通费用”,这些宏观政策为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药品网上销售可以避开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药品价格得以大幅降低,价格优势显著。同时还可以提高药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因此医药电子商务行业被认为是互联网技术的下一个“金矿”。
以海虹为代表的新兴医药电子商务公司已开始试尝这块蛋糕,并迅速做大。据了解,海虹医药电子商务公司是国内医药电子商务老大,2006年年交易额接近300亿元,占全国网上药品交易的90%,并在2006年首个拿到了网上药品批发牌照。广东天弛、北京先锋环宇等企业也先后获得了从事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的资格证书。挂网采购逐步得到大家认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有效降低药价,提高流通效率,防止腐败。
目前挂网采购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大包干,像广东,实行政府主导,另一种是符合市场经济,坚持第三方平台,政府只是监管。国内对两种模式仍存在分歧。但第三方平台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将给药品流通电子商务带来巨大机遇。目前,我国的药品流通市场规模大约为3000亿元,并逐年增长,这意味着网上销售还大有空间可挖。随着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的持续推广,传统药品招标模式将终结,而招标中介也将逐步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网上交易平台经营商。目前四川、广东、福建等12个省(自治区)已经试水这种全新的招标采购方式。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近日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改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将争取在全国范围内推开。网上采购将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
同时,药品流通企业需要具备前瞻性眼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整个流通价值链中变被动为主动,力争成为医药流通价值链整合者。
6.与外资携手,在管理模式、信息技术、渠道和资金等多方面合作,提升竞争力
继广州医药有限公司携手欧洲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联合美华,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将其上海沪中医药有限公司同日本医药流通第二大公司、医院直销第一大公司的铃谦公司合作成立上海铃谦沪中医药有限公司之后,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九州通),作为国内异军突起的民营药品流通企业,其2006年的年销售总额已达到1,288,153万元,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管理能力,解决资金需求,2007年上半年,已引入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作为战略投资者;2007年9月,九州通再次对外融资,此次对外融资的成功,说明外资进入中国医药流通领域不仅有了实质性的开始,而且还在不断加速。广州医药和上海医药相继完成了海外资金的引入,除了资金合作之外,还有经营层面的合作,即借助外资成熟的渠道,以打开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分销渠道。同样,国内企业已有的网络也被外资看好。外资、外商进入中国医药商业合作对象聚焦在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前1O大家。原因在于只有规模化、集约化,才可能在市场上站稳脚。对于外来投资者而言,大公司的管理、市场、网络、渠道都是比较强的,兼并不是为了做加法,而是为了在市场上提高占有率、控制力和盈利能力。而对国内企业来说,寻求外资合作的原因之一,就是形成规模,体现实力,这样才能够控制得住上游、下游的网络。九州通经过近两年的境外融资工作,现已成功引进外资6000万美元,并已将九州通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九州通集团的境外投资者是通过一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的境外公司以增资方式向九州通集团投资。本次境外投资者包括“发展合作基金”(DevelopmentPartnersFund)、“ITO.CHU公司”(ITOCHU Corporation)、“荷兰发展金融公司”(NetherlandsDevelopmentFinanceCompany)等七家机构。九州通集团以截至2006年底评估的净资产值为基础与境外公司合资,境外公司占合资后九州通集团29.63%的股权。九州通集团本次引进的外资主要用于集团现代医药物流设施建设以及充实流动资金,将会解决九州通集团在近两年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问题,并将极大地改善九州通集团的财务结构。同时,本次融资的境外投资者既有战略投资者,也有财务投资者,这对于改善九州通集团的法人治理结构,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提高集团整体信息与物流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流通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快。
7.将形成规范有序的专业化市场中介组织
美日两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药品流通中介服务市场。在药品采购方面,美国专门成立了“药品集中采购组织(GPO)”,该组织通过接受多家医疗机构的委托,形成较大的药品采购订单,再与药品生产商或批发商谈判,在获得比医疗机构分散采购更低的药品价格的同时,也把医疗机构从繁琐的采购事务中解放出来,降低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美国的“药品购买福利组织(PBM)”则专门面向医疗保险公司提供和制订药品目录、审核医生处方和办理药费支付等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各家医院分散操作的低效率。随着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三项改革”的逐步深入,药品流通市场将实现规范运作,政府在药品采购管理方面的主导作用逐渐转化为监管作用,药品流通中介服务市场将取得长足发展。“医药分家”和“全民医保”的逐步实施,类似美国“药品集中采购组织(GPO)”和“药品购买福利组织(PBM)”等中介机构将会出现。部分传统药品批发企业可以借助其长期以来与医院建立的密切关系和采购经验,向“药品集中采购组织(GPO)”和“药品购买福利组织(PBM)”等中介组织转型。
五、小结
医改新政对流通行业的影响——有利于医药流通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
1.“医药分家”打破医院药品逐利驱动,使得整个医药行业的利润链条、医药行业药品流通链上的企业利益、医和药的利益重新排列和重新分配,行业购并不断,流通企业应找准定位,在“第三终端”市场及早布局。,
2.行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将促使行业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医改将为医药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全民医保”给医药市场带来较大增量;另一方面,医改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寡头垄断,高度整合,将给“强者恒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带来机会。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2
关键词:OTC;现状;2015年
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在医药行业指非处方药[1-3]。非处方药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营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本文对OTC营销现状及2015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1 OTC产品概况
目前有OTC产品4727个,中成药占百分之七十八点七,化学药占百分之二十一点三。近几年我国OTC市场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位居全球第一。
2 OTC产品及其发展趋势
由于基药政策的限价和招投标限制,部分企业的一部分产品会以OTC渠道为主进行营销运作。大健康产品越来越多。“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保健养生到药店”的消费行为习惯的形成崔进了大健康产品的发展。大健康产品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鸿茅药酒、江中健胃消食片、灵芝孢子油、甘麦大枣汤、龟龄集、龟苓膏、维C、维E等。最近国家政策鼓励扶持健康产业,大健康产品将成为药店最畅销的OTC品类。
3 2015年OTC市场营销现状
尽管有人觉得基药在蚕食OTC市场,但我国OTC还在快速增长的,目前OTC零售市场规模约在2000亿元左右。政府实施医改,提高底层居民医疗水平,但医改进行的较艰难,OTC市场是非常乐观的。目前我国OTC市场占医药市场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比例为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自我保健和自我医疗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对大健康常品的需求。城镇化带来大量的新增城镇人口,这个新增群体,对医药保健品的需求是刚性的。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2015年达到2.16亿,这给OTC大健康行业带来巨大商机。OTC市场的冲击主要有医保定点药店非药品的限售;产品变成基药后,最高售价被限制,导致被其他品种取代;零售终端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4 2015年OTC市场发展趋势
4.1 大连锁与品牌厂商的品牌药品的战略合作区域紧密趋势
品牌药企认识到主流连锁代表医药零售发展方向,因此开始正视和重视主流连锁,开始和连锁药店战略合作。工业不重视和让利连锁就会失去这部分零售的份额,连锁不重视品牌产品,不卖品牌产品会失去消费者的支持,所以未来的工商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工商合作可以快速提升某一个品类在连锁中的销售份额,有利于做大。未来合作还会出现的合作模式有:请连锁高管到工业参观体验;工业建立服务连锁药店;工业做自己产品的专柜营销等。
4.2 OTC市场的精细化管理趋势
以前那种“广告+商业渠道”运作的模式效率效果都越来越低,因此OTC市场的精细化管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精细化营销管理工作:细分消费者需求和媒体接触习惯,多种方式塑造品牌;细分不同区域市场;细分不同终端类型;细分渠道与终端队伍,各种类型不同商业渠道零售终端都有队伍开拓与维护上量;细分产品及其合适的运作模式。
4.3 终端推广取胜趋势
零售商要给患者建立档案,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节假日打折活动、定期的健康检查等。服务营销一项内容是工商一起走进社区,地点可选在社区内公园、小广场、出入口、老年活动中心、菜市场等地、写字楼、企事业单位等。会议活动可采取“主题讲座”的方式,并为活动参与者准备小礼品。会议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客户档案并定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所得出的数据向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服务。
4.4 与连锁合作共建品类管理中心趋势
工商协作,做大做强,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各种品类管理中心。品类管理是药店真正开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体现。新品类中心,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来定义品类,提供一站式疾病解决方案,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4.5 提高人员素质的趋势
和人员索质提高是医药营销的当务之急,日趋完善的OTC分类管理办法正在实施,这一办法的实施对零售市场在人员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配送质最、销售行为等方面提供了相应的管理要求。提高人员素质是OTC营销的发展趋势之一。
4.6 重视大众健康宣传的趋势
根据国家“四进社区”的精神,利用强大的销售网络,宣传健康卫生知识,介绍企业的产品。老年人人均每年用药水平比总体平均水平高好几倍。社区宣传有利于对老年人的直接服务,是一块非常有开发潜力的市场。企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知识、药品知识讲座,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拉近了销售代表与患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并建立起忠诚度。同时,加强社区服务,企业可在第一时间内捕捉到市场变化的真实信息,及时作出营销策略的调整。
4.7 做终端品牌趋势
大众媒体费用高,大部分企业转而寻求投入终端品牌。终端品牌:经常把连锁药店组织起来搞活动,通过药店行业媒体来做软硬广告投入,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常用的方式是:组织连锁药店老板参与各种文化之旅、高峰论坛等;组织店员、店长、药师的各种选秀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依靠终端品牌,产品也可以实现一定规模的销售。服务营销一项内容是工商一起走进社区,地点可选在社区内公园、小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居民集中地、早夜市、菜市场等地等。活动需准备的工具主要包括桌子、顾客登记表、笔记本、椅子、条幅、展架、笔、DM单等。
4.8 基药对OTC市场短期内的冲击趋势
基药品种增加以后几乎涵盖了各个治疗领域且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买药可以按照比例报销,零售市场就无任何价格优势可言。医药分开进展缓慢,药店零售的生意越来越差。政府招投标垄断严重打击了第三终端零售市场。笔者认为对于独家品种可以通过提高中标价格,放量增涨,但对于已经在广告的品牌OTC产品,限价后就很难运作,广告费可能都挣不回来。
参考文献
[1]杜业明,周海生.WTO架构下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1).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3
关键词:药品;流通;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2011年5月,国家出台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到,“到2015年,通过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充分市场竞争,培育1~2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跨地区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过百亿的区域性大型医药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占全行业年销售总额80%以上。”我国现有药品批发企业1.6万余家,在政府对药品流通行业的规范和整顿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国内现有主要药品流通模式
目前我国药品流通最为常见的模式为,药品经生产企业检验合格后,流通到某个行政区域的省会或者核心城市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一级批发企业),这些大型流通企业除了将药品配送到其销售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和药店之外,更大部分的药品将分销到该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市、县级的药品批发企业(二级批发企业),再由这些批发企业配送到该行政区域内的市、县级的医疗机构和药店。现有药品流通模式使得全国范围内药品批发企业数量较多,其中处于一级分销地位的企业在其所属的行政区域内凭借其规模、渠道、资金等优势从而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一般而言,这种大型的医药流通企业所占比例较小,绝大部分的药品批发企业均处于二级、三级分销地位,企业规模和销售渠道覆盖范围都较小。跨区域配送和分销的大型流通企业十分缺乏,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传统的药品分级供应体系,使得各种区域范围内药品流通形成一定的垄断,药品物流配送效率亟待提升。
二、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发展趋势
1.企业兼并重组加剧,部分中小型企业逐步被淘汰
我国现有药品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物流技术低下,市场集中度低。国家鼓励医药流通企业间的兼并和重组,因此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面临更好的政策利好,以收购、吞并、控股等形式拓展其销售网络覆盖范围。中小型药品批发企业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其现有的药品配送区域内做精、做细、做强,将逐步并入大型批发或零售企业,发挥其现有的基层药品流通网络的作用。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现有数量较多,因此其兼并、重组、淘汰需要一个过程去实现,不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市场的完全竞争将主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现有的医药流通流通企业根据自己所处的配送领域,逐步形成商业联盟,通过联盟的形式增强竞争力,希望在此次药品流通业的洗礼中得以立足和发展。
2.创建企业品牌,形成特色经营
我国部分药品流通企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主导着药品的销售网络,有着较高的信誉和商誉,但它们并未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创建企业品牌。医药流通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使得药品配送的效率得以提升,同时这些企业在相应的行政区域或者经济区域范围内形成寡头垄断。因此医药流通企业逐步创建企业品牌,以品牌提升顾客忠诚度,促进药品销售。品牌的建设需要企业长期关注和投入,待品牌形成企业的资产权益后,将有助于增加企业的销售,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品牌经营。医药流通领域企业以创建品牌为特色的经营方式,将成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也是有效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对品牌建设缺乏正确认识,从而忽视企业的品牌建设,随着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品牌战略将逐步成为企业的发展目标,从而创建医药流通行业的知名品牌。
3.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提升服务能力
当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数量较多,管理水平落后,物流技术低下,存在药品采购不及时造成缺货、库存药品不合理使得资金积压、仓储成本居高不下使得销售费用增加、物流配送信息不完全使得配送效率低下等问题。与国外的医药物流相比,我国医药物流技术相当落后,使得我国药品流通的净利润率相当低下。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是我国医药流通企业今后必然的选择,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降低库存成本,增加资金周转次数,获得上下游客户的信息,并逐步提升企业服务能力。从而使得医药流通企业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价格和质量方面,更体现在企业的物流水平和服务能力方面。
三、结语
总体而言,医药流通企业现有竞争者之间将面临市场的争夺之战,大型企业兼并和收购部分企业,同时部分中小型企业在竞争中逐步被淘汰。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重视医药流通企业的销售网络覆盖范围,更倾向于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合作,实现共赢。药品的销售终端则看重医药流通企业产品的价格、质量、物流水平和服务能力。潜在的市场进入者将借助资金等优势在医药流通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医药流通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些因素都将有利于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使得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提高,药品的分销和物流能力提升,医药品流通企业在药品的物流配送环节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庾莉萍.我国医药商业现状及未来医改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2007(02).
[2]舒进.浅谈我国医药商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医药,2005(07).
[3]杨恺钧.中国医药流通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01).
[4]胡芳.大小企业联系抱成巨无霸西南医药商业模式再造[N].中国医药报,2006,10-12(01).
[5]张燕.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9(09).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4
作为我国最大医药企业集团的CIO,雷万云已经习惯了这样忙碌的工作,但同时,他的大脑也在思考总结。“国际一流企业需要国际一流的信息化水平来武装。”这就是雷万云这次美国之行的最大感受。
见到一流企业
《计算机世界》:您这次美国之行参观了哪些企业,给国药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什么样的思路?
雷万云:在这紧张而愉快的9天行程中,我们访问了国际IT巨头IBM、Oracle、SAP公司以及世界医药分销巨头Mckesson。这次学习交流访问取得了成功,学习了解到国际IT巨头推进信息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尤其是学习到国际生命科学与IT融合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我们还拜访了同行,北美最大的医药分销商Mckesson加州的物流分销中心,了解到国际一流医药分销企业的IT架构和信息化建设情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美国之行的成果,将对国药集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拓展和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国药集团要成为国际一流企业,就需要国际一流的信息化水平来武装。
《计算机世界》:Mckesson是北美第一大医药分销商,占北美医药30%的份额。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您认为国内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差距在哪里?
雷万云:国外医药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在我们之上,其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搭建得非常完备,使分支机构的IT系统得到有效整合,从而进一步融合信息资源,提高企业效率。
Mckesson 加州物流分销总部在加州首府Samcramento市。接待我们的是Mckesson商业技术集成解决方案部总监Steve Tadevich,他给我们讲述了Mckesson药品跟踪系统基本功能和开况。然后我们参观了立体药品物流分销仓库,他们演示了一些药品出入库流程的情景以及RFID的使用情况。
Mckesson在美国有31个物流配送中心,其仓库管理系统WMS使用的是MA系统,这跟我们国药使用的WMS是同一个厂商。在这31个物流中心之上有一套全国统一的订单管理系统,用以管理全美31个物流仓库,实行一体化的全美统一分销、物流配送。Mckesson每年营业额在100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医药营销额的30%。它的IT架构情况对国药集团一体化运营和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起到了借鉴作用。
云计算再上一层楼
《计算机世界》:您的两本书《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和《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给企业构建云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国外的云计算发展情况如何,给国内企业带来怎样的启示?
雷万云:Mckesson的药品跟踪系统正在计划基于云平台实现,一体化的药品物流分销运营也是通过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来支持的。在美国期间,我们与Oracle 云计算专家和全球副总裁交流企业私有云,了解到Oracle 企业云计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更进一步理清了企业云计算的演进路径和发展方向。
国外大的IT厂商都在云计算方面有技术投入。IBM硅谷实验室的生命科学全球总经理Katherine Holland 女士等IBM生命科学和IT领域专家接待了我们,主要交流的主题有IBM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战略分享、云计算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趋势、IBM医药跟踪系统和大数据解决方案。
这对丰富国药集团的企业云战略和思路有着实际的借鉴意义。
一体化趋势
《计算机世界》:通过一周多的访问交流,您对医药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企业云计算的开发应用、演进路径,又有了哪些新的思路?
雷万云:主要有5点想法和大家分享。
1.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行业整合、企业整合、一体化集约化运作是大势所趋。支持这样的企业运作要有成熟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来支持。因此,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理念,要用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
2.在做好企业内部ERP基础上,医药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向客户、供应商、医院延伸服务,这也是创新商业模式的机会。
3.药品跟踪系统扩展成为医药健康云平台是一个很好的演进路径。
4.企业云计算不是泡沫,北美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平台和应用案例。我们的企业云计算理论和解决方案基本与巨头的思路一致,这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5. 500强的企业需要用500强的信息化水平来武装,这样才能达到世界一流,要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水准。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5
[关键词]医药企业 创新策略
一、我国医药企业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特别是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计划免疫范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医药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然而,很多医药企业的发展还是在靠规模和优势打天下,广泛存在管理水平低、药品科技含量低、市场开拓能力差、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产权制度单一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医药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创新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医药企业的创新策略
面对目前国内、外环境变化给我国医药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医药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能为企业的成长提供新的血液,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是企业的生命。因此,医药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创新策略来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1.以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世界医药行业呈现出制药高新技术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高新技术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由于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扩散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难以长期享受某一技术创新成果的收益,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成果保护的也更加有效,使技术的模仿和引进更加困难,因此,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重点做好以下基础工作:第一,要选择恰当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根据技术创新的自主开发战略、合作开发战略、引进吸收消化创新战略和模仿战略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应建立自己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走“仿中有创,创中有仿,仿创结合”的发展道路;第二,要做好技术的预测、评价和选择工作。分析医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准确评价,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要做好研究开发过程的管理工作,包括对研究开发的项目决策、研究开发的资源配置和研究开发项目的实施等过程的管理。
2.以产品创新,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随着世界各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药品的消费出现差异化需求,从以治疗为主转向治疗与预防、保健并重,医药企业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我国医药企业产品创新的重点领域应放在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和优势化学原料药上。医药研究的重点应转向预防和治疗慢性及老年性疾病、代谢失衡及癌症上来,而这正是中医药的特长和机会。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开发适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坚持以质取胜、树立品牌形象、搞好中药材生产、扩大中药出口,另一方面要通过进行中药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和中药的国际化实现中药现代化。
3.以营销售后服务的创新,增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
由于产品、技术、生产很容易被竞争者模仿从而失去竞争优势,而营销售后服务由于难以模仿则能较长久的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应通过合理地调动、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在营销、售后服务两个领域不断地进行创新,以增强市场开拓能力,确保技术创新的成果成功地走向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4.以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企业制度是造成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医药企业要进行制度创新。第一,要对现有医药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通过内部产权重组和外部并购,将规模较大、管理较先进的大中型企业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可试行经营者和职工持股、期权激励制度等形式。第二,要通过战略重组,实现规模经营。根据全球巨型跨国制药企业资本购并高潮迭起的趋势,我国医药企业应以自身条件为主,以市场为基础,运用市场机制组建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的能力。同时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特色经营的优势,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第三,要大力发展配送、零售连锁经营和医药电子商务。配送制是高效率的流通组织方式,有利于医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效率,实现物流现代化。零售连锁经营是把社会化大生产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原理引入商业经营领域,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的一种企业经营组织形式。
5.以管理创新,实现对企业的战略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企业应该运用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和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构建知识型企业组织结构,透明、民主的企业决策机制,良好的员工知识交流和沟通环境,以及企业文化,更好地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实现企业和员工的知识共享与创新,以团队精神凝聚员工队伍。在知识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作为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活动内容,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战略管理强调用企业战略指导企业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通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和战略控制,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从而实现对企业的战略管理。
三、结论
通过对我国医药企业现状分析,认为医药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品创新,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营销售后服务的创新,增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通过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通过管理创新,更有效地实现对企业的战略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衡.浅谈新时期下我国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现代企业.
[2]洪星.改革医药营销,迎接入世挑战.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4).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医疗卫生;电子病历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57-01
引言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商业流程,在医疗卫生领域也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电子商务可以更加方便医院采购设备、物资、药品;可以对病人提供快捷、方便、不受地域限制的各种新服务模式。
1建立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现如今,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第五种媒体——数字媒体。借助Internet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医院可以方便快捷的把医院的服务信息发向全世界的每个角落。所以建立国际互联网站是医院发展电子商务的第一步,并且可以大大提升医院对外的形象窗口以及社会知名度。
目前在建的“中国医药卫生电子商务网”是我国第一家大型医药专业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在全国10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地区网站,形成了以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并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该系统还将陆续建立100个地区服务网站,与Internet相联,形成覆盖全国,并与世界相连的医药网络系统,并且以网络形式提供现代高科技的服务保障平台,开展信息交流、科研教学、统计分析、生产管理、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等全方位服务。
2电子商务在医药分离方面的应用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医药分离成为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卫生管理部门提出政府药品采购的设想,电子商务系统是实现这一设想所必须的技术支撑环境。这种电子商务建设的目标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通过Internet网络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开放并易于维护的医药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医药购销过程的虚拟市场,使得药品流通中的买方和卖方平等的面对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渠道,而在这个渠道中进行的所有的药品购销行为都会通过现代化的信息采集手段记录下来,并经过相应的信息处理后成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执法监督的依据。这样一种市场渠道以及相应交易模式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药品流通的效率,降低药品流通的成本,同样对与规范化我国药品生产、流通、销售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3电子商务在医疗保险方面的应用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成为该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涉及医疗单位、保险管理机构、参保单位以及居民的财务清算的管理系统。目前国内已有个别地区建立了网络化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医疗机构将病人刷卡记帐信息通过网络转送社会保险中心,再由中心汇总并处理政府、企业和个人医疗费用投入与消费,处理医疗机构费用结算。
4电子商务在业务流程方面的应用
由于医院患者就医过于繁琐的业务流程,医院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医师、护士和管理人员大量时间都消耗在事务性工作上,而真正留给病人的时间却不多,这便会造成我们常常提起的“三长一短"(挂号、候诊、交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现象。
围绕“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思想,需要从优化医院业务流程开始,使医院业务流程科学化,并引入计算机网络管理,开发实施医院信息系统,充分考虑医院各种管理工作,将医院所有需要处理的事务集成在一个稳定、易于使用、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系统之上,让计算机网络信息传递代替病人或护理人员周转,真正把护理人员的时间还给了病人,实现患者就医网络化管理,完成医院管理现代化和自动化。
智能卡将在医药卫生系统广泛应用。目前在个别医院里出现了IC卡进行电话预约挂号,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渐被广泛接受,付费、查询、保健、急救医疗等领域都将出现智能卡的使用。
5电子商务在电子病历方面的应用
电子病历是指计算机化的病历,它能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服务。通过电子病历,可以把病人的病历及曾经拍过的影像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电脑显示器上,通过精确的计算机描述,通过查询、统计、分析医疗数据,可以查找规律,寻求原因,从而促进医疗行业本身的发展。
目前,我国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发展缓慢,分析原因主要有:
(1)电子病历缺乏法律的支撑;
(2)电子病历信息的隐私性存在巨大风险;
(3)电子病历缺乏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来保障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其次是通过数字证书确认医护人员的网上身份和行为,为医院建立基于PKI/CA的安全基础平台,为各应用系统提供安全保证;再次是建立电子病历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从总体趋势来看,电子商务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医疗卫生领域的电子商务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鑫,电子商务安全[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203-224
[2] 戴凤弟,电子商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6-47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7
1、第一终端现状及发展趋势:二甲以上医院为主导的医院仍是中国药品分销的主渠道, 2008年,中国19701家医院的药品销售总量约为3025亿元(占成品药销售额的60%),其中约2800家大型医院的占比就达80%。其中第一终端(医院)市场为国内外大型药企的主要品种,集中度较高,在全国的医院销售中,销售领先的20家企业所占的份额合计为28.8%。外企在医院销售的绝对值和增长均较高。内资企业上榜的有:山东齐鲁、江苏恒瑞、哈药集团、扬子江、北京双鹭、上海新先锋和海南通用三洋7家,在前20家领先企业中销售占比仅为28.32%。第一终端已被外资及国内大型医药企业所占领。
由于公立医院的改革还处于试点和摸索期,故未来几年内第一终端的主流展地位仍将牢不可破,并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或大于产业平均增速),只是其中的县级医院的占比可能会有更多的拉动。
2、第二终端现状与发展趋势:城市的零售与连锁药店占全国药品总体销量的26%,全国零售药店总数已达36.7万家,中国现有连锁零售企业1986家,占全国总门店数的34.96%,连锁经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08年药品零售市场销售规模约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约18.2%。连锁百强的分店总数达43945家,占全国的12%;连锁百强销售额572亿元,占全国的44%。但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颁布,第二终端市场的规模走向目前还难以推测。
国家政策导向:“零售药店全部配备基本药物”+“患者凭处方可以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 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下,零售药店是否也实行“零差率”配送?是否能够在基层医疗机构得以坚决贯彻,目前政策还不是十分确切。
3、第三终端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终端基层医疗机构销售占全年药品销售的14%,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终端增量明显,市场总趋势看好,但由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磨合,其中基本药物制度在2010年对第三终端正面拉动较大。但总的趋势是新医改将极大地扩容。
二、 造成中小型药企生存困境的成因:
1、中国医药市场供求矛盾突出:中国医药产业经过一轮较长时间的持续高速成长后,影响行业良性发展的各种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其中市场竞争与行业监管的矛盾、市场经济与医院垄断的矛盾、健康产业与贿赂经济的矛盾、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等尤为突出。中国医药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危机与转机并存的关键发展时期,相对如此高的发展速度,中国的药品管理法规体系、监管体系和相关的定价、招标、报销、使用、税收等综合体系的完善速度和程度是落后的,至今还不能像国际那样相匹配和成熟!医药企业数量过多,截止2009年12月份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就有4702家,相关的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医药化工生产企业更是多如牛毛,存在着产能闲置和市场无序甚至恶性竞争,药品质量事故不断出现。如果对于数量没有太直观的判决,我们可以看看先进国家医药企业的数量分布,目前国际主要医药大国的生产企业数量,世界医药经济排名第一的美国,医药企业数量不到2000家。排名世界第三的德国,医药企业数量不到1100家,排名世界第五的英国也只有330家而已。
各地政府是重复建设的主要引导者(省级集中采购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抬头),对于医药企业缺乏必要的限制,行业外资本是重复建设的主力军,缺乏风险警示。导致了医药企业之间同质化严重,竞争过度,缺乏创新能力。最为说明问题的是:其中在3244个化学药物品种中(不分剂型),262个品种却占据了注册文号总量中的70%,本土企业在产品科技含量、管理水平、质量控制、营销能力等与外企还有相等的距离,缺乏全球竞争能力。
而中国境内的原料药的出口大国地位是靠高污染、高能源于原料消耗与超低价格等换来的,制剂更是几乎没有出口。
当前医药企业赢利能力低,亏损面居高不下。2008年1~11月亏损企业1445家,行业亏损面为21.1%;累计亏损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0.3%,2009年1~5月亏损面仍为20.2%。即使是领先企业的人均产值也远远低于国际水准医药商业的利润率长期蹒跚在0.8%以下,最低曾为0.56%。由于资产回报率低下和缺乏相关鼓励政策,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左右,远低于国际水平的15%,而且也低于我国其他高技术产业。国内药企对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大量依赖仿制,陷入低端竞争的恶性循环。研发产出效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研发投入以政府资金为主,虽近年来增幅很大,但创新研究和技术转化研究却效果不显著,整体行业鲜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重磅新产品,又缺乏产业升级所必需的技术支撑,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低,让出了国内市场也未换来技术,中高端医院市场基本被进口药、合资药垄断,而且有大举进军低端趋势。
“企业多,药品供应链过于复杂”是罪魁祸首,进而引发“小、散、低”,造成从一般的“过度竞争”,演变为“恶性竞争”,许多企业甚至是不计后果、不计成本进行最后的血拼。造成“多”的局面与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地方一味追求产业经济指标、地方保护主义抬头、舆论不当宣传与误导、缺乏必要的退出机制和药监省级以下垂直管理解散等因素紧密相关,造成了当今药品安全体系相当脆弱,目前内资骨干企业上有跨国集团的压制,下有众多小企业利用非法竞争手段搅局,异常无奈和无助。应借鉴日本的医药改革经验,首先解决行业无序发展的问题,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
三、 中小型药企的生存出路:
对需求总量的扩张(本次改革特点是增量改革),政府追加投入直接促进了医药产业的需求。2008年,卫生总费用已达到1221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915元。近两年来,政府和社会的卫生费用支出在持续增加,而个人支付比例在下降。未来三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追加投资8500亿元,其中今年的中央财政已安排1181亿元(不含地方投入)。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将激发居民的就医热情。08年底,全国卫生机构已达30万个。3年内使全民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大学生、农民工纳入医保覆盖范畴。这些举措,已使2008年全国就诊和住院人次分别增加3%和4.8%。
2、中小型药企顺势而为:基层医疗机构大量建设、医疗条件逐步改善。将首先增加对低端医疗市场的需求,其次将对普药生产和医药商业产生重大影响。价格杠杆引导医疗需求向基层医院倾斜。未来基层医院的医疗收费标准和个人支付比例都将远低于中高级医院,可降低高价药的市场增速。新医改对县级医院的强化将对处方药的销售产生一定影响。随新医改的推进,县中心医院将成为区域的医疗诊断中心,未来处方药的销售将有一定比例的逐步分流,医保向重大疾病倾斜将使重症用药面临更大机会。这将给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用药也带来较大增量的机会。
3、找准营销模式:
(1)、学术推广模式:如果药企有良好的产品力可以关注学术专家和处方医生,具有大量的科学、专业的学术证据。建立和维护专家网络,从局部强势的大医院逐渐影响到小医院。通过依靠学术活动和专业拜访、产品促销来维系与医生的关系从而达到产品销售提升的目的。由于中小药企资金有限最好从几大强势市场着手,有利成本的控制。
(2)招商模式:如果药企拥有良好的产品力,产品多为市场竞争力强、临床市场潜力大、利润空间丰厚,但受限于中小型药企的销售网络和人力未能覆盖。通过各地的医药商、居间人进行市场运作。可采用招商模式灵活多样、找到合适的居间人和商产品上量较快、企业风险小、资金回笼快。
(3)普药深度分销模式:如果药企所拥有的产品多为几十家甚至是上百家生产的普药品种,品种无特色、在医疗市场中普及度较高。价格几乎卖穿、利润空间低、多通过物流公司带动销售,量是利润的核心来源。可通过与全国性的物流性商业和各地的快批、快配分销至县级及县级以下新农合、社区医药等第三终端市场。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医药流通;应用前景
一、电子商务及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指两方或多方通过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它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商务活动。医药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医药相关信息的传播,以促进和达成医药类商品的交易,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于医药流通中,药品品种繁多,程序复杂,工作量大,为了高效、高标准地完成医药的招标采购任务和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操作程序的合理公平和有效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电子商务应用于医药流通的集中性和广泛性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医药体制改革,并提出在医药流通领域进行改革,这为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电子商务的重大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电子商务在现代流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流通的重要手段,它与现代流通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从根本上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电子商务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用户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医药行业引进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医药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医药流通方式,可以对医药流通中的物流链、价值链进行整合,对产品、服务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降低医药流通的成本,提高医药流通的效率,这也对规范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中的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正不断向前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是:
(一)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动力与阻力并存。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过严,导致医药流通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但这个压力一定程度上是促使医药流通企业变革经营模式和发展电子商务的外在动力。
(二)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医药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和影响小,业务类型单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
(三)医药流通网络分散。医药流通网络相互独立,信息流、资金流等不能有效集成,导致资源浪费,也限制了医药电子商务充分发挥提高医药流通速度的作用。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从发展现状况看,在法律规范上的状况趋于完善,国家药品监管局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有所松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发展,同时可以自主地开展药品电子商务;在医药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上,很多医药企业只是部分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内部却难以实现计算机的统一管理,尽管有些实现了资源的管理,但计算机水平还很低,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同时也缺乏专业性的人才,产业化发展水平整体来说偏低,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仍处于初级阶段。
四、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上的应用前景
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实施医药电子商务是医药流通体制的一项改革,在未来的日子里,医药电子商务将成为医药行业营销模式变革、经营模式转变和医药流通行业产业格局发生重组的最大的推动剂,会促使整个医药行业发生深刻的变革,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上的应用前景主要表现在非处方药、处方药和原料药三个方面医药流通上的应用前景。
(一)非处方药的电子商务应用前景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进行判断,并决定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相对于处方药,更能显示出其一般消费品的特征,对消费者的需求反应和愿望比较敏捷。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处方药的市场得到不断扩大,国家对非处方药流通的相关政策监管也不是很严格,药监部门对非处方药的监管和对一般消费品的监管有接近性。由于非处方药所具有的消费者自主选择性使得其在网上交易更能突出优势性,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网上药店都是非处方药运用电子商务流通的主要流通模式,只要网上药店得到大力发展,那么非处方药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药品流通就能够得到广泛的运用,因此电子商务在非处方药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处方药的电子商务应用前景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开立处方后才能进行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在我国,处方药主要是从医院的药房中进行出售,国家药品监管局对这类药的管理也较严格,明确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药品监管局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并且凭处方来销售处方药。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用网上药店向消费者销售处方药的模式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再加上医改政策的推动,为网上销售处方药提供了可能。网上药店销售处方药与电子处方密切相关,电子处方指的是执业医师开立的以电子形式为主的处方,其具有格式规范、字迹清晰、低差错率和高效率的特点,同时,电子处方还实现了网上存档,这样就能够加强对医院的管理和监督患者用药情况方面的工作,虽然目前电子处方仅仅限于在医院内使用,但在未来,电子处方完全有可能实现在网上药店使用。从这些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在处方药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原料药的电子商务应用前景
原料药是用于生产各种制剂的原料药物,属于生产资料商品,它的销售特点是直接面向生产厂家且客户数量较少,交易和采购成本高,为降低采购成本和交易成本,就必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从这里可以看出原料药的电子商务应用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子商务和医药电子商务在发展迅速并且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电子商务行业和医药电子商务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问题的同时也有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上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要不断开拓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并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达到更好地为国家、企业或个人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9
作为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嘉事堂不但建设了适合自己使用的医药物流系统,还将其扩大延伸到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上,并取得了显著的业绩。为了解国内医药物流运作和发展现状与第三方医药市场情况,本刊特地采访了北京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嘉和嘉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铁军先生。
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贵公司物流的发展情况。
李铁军:嘉事堂最初由6个分公司组成,除了连锁零售公司以外,其他五家分别是原北京市石景山、海淀、丰台、房山医药批发公司改制后并入嘉事堂的。在嘉事堂对物流业务整合前,6家分公司各自做各自的物流,即仓储配送,当时有6个库房,700多人,公司整体物流效率低,成本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嘉事堂于2005年整合6家分公司的物流业务,成立北京嘉和嘉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并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了物流一期工程,建设了一座占地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库。仓库建成后,只使用了4000平方米的仓库面积和70余工作人员就完全解决了整个嘉事堂公司医药物流的配送工作,其他多余的人员分流到公司发展急需的零售药店。
此外还可以看出,物流服务与主营业务分开,实行专业化管理将是一种趋势。
目前国内医药物流利润率极低,但整个物流费用却仍高达10%左右,原因就在于传统的物流模式运营成本太高。因此,包括嘉事堂在内的国内一些大型医药企业,都把原有的物流业务、资产人员剥离或托管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实行独立结算、相互考核。
个人分析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化运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为母公司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二,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为母公司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剩余资源为社会上其它企业提供相似产品的物流服务。这对于初期投资巨大的医药物流项目而言,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实现集约化经营。
以嘉事堂为例。物流一期工程建成后,嘉和嘉事在兼顾本公司药品零售、批发业务之外,还为国内外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及药品相关产业提供服务,成为真正的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商。其配送半径为北京市及周边300公里范围以内区域,进行第三方物流服务不久,储存与配送规模大约就达到了30亿元。
为了应对本公司快速增长的物流量和占据第三方物流市场,目前公司正在建设物流二期工程,上市募集到的资金也会投入一部分到该工程的建设,嘉事堂希望通过加强自己的物流能力,形成在北京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区域优势。
物流在嘉事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支撑作用不容置疑。通过建设运营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公司增强了与供应商和终端客户的对话能力,减少了经营的流通环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依仗强人的物流网络,公司不仅使得自身的物流费用比率逐年降低,也增强了自己对上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这些变化都体现了物流对增强公司竞争力的作用。
正是依托嘉和嘉事这样优秀的医药物流平台,嘉事堂在北京200多家医药流通企业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北京社区医院药品配送商资格,承担了北京市数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配送任务。
记者:不少大型的医药流通企业都在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请您介绍一下嘉事堂的相关情况。
李铁军:现在虽然不少医药流通企业都有涉足第三方物流,但是达到嘉事堂这样的第三方物流规模还是比较少见。
目前来看,业内多数企业的物流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物流主要还是为了解决本企业内部进、销、存业务整合与流程优化的问题。
长期以来,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以医药批发、零售为主营业务模式的医药商业经营,整体发展速度很快。下属的嘉和嘉事物流公司整体引进日本大福医药物流成套设备及信息系统,是目前国内药品经营企业规模最大、运营水平较高的现代化、专业化医药物流中心。
现代化的物流系统满足了嘉事堂内部的物流需求。在医药零售业务方面,公司主要提供直营连锁药店的服务,由总部对各店铺实施人、财、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统一经营。公司在医药批发业务方面与药品生产企业、社区医院、二、三级医院、药店结成紧密的同盟伙伴关系,依托于公司自身物流平台,为各医药终端提供药品批发服务。
在满足公司自身医药批发、零售需求的基础上,嘉事堂也在积极开展第三方医药物流配送业务,嘉和嘉事作为第三方物流业务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业务扩张极快,在北京地区取得较为明显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目前,嘉和嘉事拥有德国拜耳医药、天津天士力医药、贵州同济堂医药、珠海联邦制药等第三方业务合作厂家。
记者:面对医药物流的发展,请问嘉和嘉事下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铁军:嘉和嘉事会坚持做一家医药领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在医药行业,物流服务与主营业务分离,实行专业化管理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医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壮大是可以期待的。所以我们要加强物流能力,这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当物流二期项目完成以后,我们的仓储配送能力大大加强,已经达到年存储配送100亿元以上的能力,而母公司的业务将只占到我们整体业务的20%左右。我们的重点业务在转向第三方物流服务。
坚持做第三方物流,不光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也是对委托客户真正负责的一种体现。由于医药物流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掌握客户很多销售的信息,如果不能坚守第三方物流这个角色,而通过这种信息优势进行不正当的商业竞争,必定破坏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最终会失去客户的信任。
我们不仅专注于做第三方物流公司,更是专注于以医药为核心的大健康类产品的物流配送。这是由两方面决定的。
首先,医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政府对其物流环节监管严格,其本身对于仓储、配送的条件要求也比较高。嘉事堂的物流体系完全按照国家对医药物流的要求建设的,如二期项目增加了低温恒温库,可以满足需冷链的高端药品的仓储和配送服务。二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全部用于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这也符合未来医药商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如果我们同时还配送其他产品,不光不能降低成本,如果造成药品的污染等事故,还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其次,嘉事堂的优势还是在北京市医药零售市场,专注于大健康类产品的物流配送,更有利于物流公司依托母公司发展业务。医药流通行业趋势篇10
关键词:医院财务 财务分析 财务管理
目前,医院财务普遍存在重现金管理、重收支分析,而忽略实物管理、资本结构及医院前景分析的现象。下面就医院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收支明细分析、综合评价、资金变动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等作一探讨。
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既是对医院运营资金的分析,也是对医院流动财务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分析、流动负债分析以及二者的配比状况分析。
1.1 流动资产分析。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医院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项、库存物资、药品等。
1.1.1 流动资金分析。流动资产的价值表现为流动资金,由固定性流动资金和变动性流动资金组成,前者是维持医院日常所需的最低数额的流动资金,后者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流动资金增减变化。在一般情况下,除重大变动因素外,医院的流动资金需要量与业务收入成正比例变动,运用趋势分析法编列医院数期流动资金比较表,考察其变动趋势,预测未来流动资金的需要量。
1.1.2 流动资产结构分析。将每一项流动资产与流动资产总额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就可以反映医院流动资产的分布状况,以及医院在每一项流动资产上相对投资的多少。
1.1.3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收账款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具体因数分析,可以反映医院资金的占用、业务单位的信用度、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以及医院催款的力度等。
1.2 流动负债分析。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借款,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医疗款、预提费用等。对流动负债进行结构分析,考察流动负债的规模,区别短期借款与结算中形成的负债。
1.3 短期偿债能力的综合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是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2个重要因素,运用比率分析法,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变现比率,综合反映医院日常偿债能力。
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是对医院发展现状和前景的综合评价。通过医院财务的稳健性和增长趋势体现出来。
2.1 资产负债表稳健性分析。财务的稳健性主要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结构、负债与净资产的比率以及资产、负债、净资产的配比关系是分析的重点。
2.1.1 资产构成的分析。医院资产可划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等,可以列示当期或数期资产负债表,以总资产为基数,用各种资产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分析医院资产的分布及构成变化。
2.1.2 资产与负债的比率分析。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的比率,体现了医院的债务状况、偿债能力及经营的风险程度。
2.1.3 资产与净资产的比率分析,主要有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固定资产与负债及净资产的比率。
2.2 医院前景分析。分析医院的前景和发展状况,一般采用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业务收入增长率、收支结余增长率等指标,通过编制连续数年的资产负债表、业务收支总表,运用比率分析法,对以上4个增长指标列表比较分析;也可以采用趋势百分比法,以某年的数字作为基数,考察业务收入、总资产、净资产、收支结余的百分比,分析医院的发展趋势。
3 业务收支明细分析
3.1 收入分析。医院的业务收入包括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按就诊方式不同又分为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每项收入又可分为好多细项。
3.1.1 收入结构分析。运用结构百分比法,将医疗收入或药品收入作为100%,分析门诊、住院收入比例及各项二级科目收入分布情况。
3.1.2 收入比较分析。按收入各明细科目对本期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本期与上期执行数、增减绝对值和相对数几个角度,对医院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对异常项目应查询原因,对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的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医院业务收入的影响;物价调整情况特别是药品价格下调后影响收入的份额;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带来的收入增加等,进行数字分析,使医院能科学组织收入,提高市场占有率。
3.1.3 因素分析。剖析各项收入增减的相关因素,如因工作量增减而导致收入增减多少;因每人次费用变动造成收入的变动的情况。
3.1.4 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对医院的业务收入除进行总量控制分析外,还应进行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的分析,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
3.2 支出分析。医院的业务支出分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两大类。为了维持医院正常医疗活动,医院投入了大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支出分析主要从商品和服务性投入及人力投入结构进行分析。
3.2.1 商品和服务性投入情况比较分析。运用趋势分析,比较实际与计划、本期与数期的投入变化情况,分析引起本期各项投入增减变化的原因,如哪些支出增加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哪些是政策性的,哪些是与服务量的增加相适应的,对部分支出减少的原因也要进行因素分析,是医院的开源节流更有针对性。
3.2.2 人力投入分析。人力投入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除分析人员经费、开支情况外,还应对人力投入的数量、结构、专业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医院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取得最大的整体经济效益。
4 业务收支综合评价分析
主要是对医院的资产使用效率、获利能力、劳动生产率及次均费用等指标进行同期比率分析、评价,也可以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相比较,直观的反映出医院的经营效益及收益水平,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常用的分析指标有:
4.1 资产使用效率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
4.2 获利能力指标:总资产结余率、收入成本率、药品差价率。
4.3 劳动生产率指标: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4.4 次均费用指标: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出院人次费用。
5 基金变动分析
医院的净资产由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固定基金及待分配结余构成,要考察医院的净资产变动情况,就要对基金的明细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以揭示医院净资产的运动及组成。
总之,分析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搞清是医院内部因素,还是外部条件所致,是否可控等,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整改的措施,为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仓库erp系统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