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算业绩的用音乐英语怎么说说

您现在的位置: >> 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英语怎么说
心得体会 英语怎么说
来源: 时间:
第一篇:英语培训心得体会江陵县秦市中学
黄知森湖北省给我们英语老师提供了一次相当不错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我听课的感受:在听完如何上好一节英语课的讲座中,我明白教与学这个双边关系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短时高频率”作为教学的一个注意事项。 英语教师要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预习新知和巩固复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不仅要加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个人魅力。还要不断反思,要想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少不了这个环节;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此次 培训,更新了我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了我驾驭 英语课堂的能力,为我的 英语新课堂教学打开新天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都会铭记这段 培训的日子,在 英语课堂教学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这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受益匪浅,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上的奋斗目标,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省、小学 英语理论 培训心得体会市教研员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一、不断充实自己,扫除自己在 英语知识方面的盲区,尤其要扎实课堂用语。教师除了要熟悉书本上的词汇、短语、句子外,还应结合生活实际,熟悉一些生活常用语,在这次培训中, 英语培训心得体会常用句子、短语,尤其是在课堂中要使用的句子,教师要达到熟练使用。比如说教室里的每个物件用 英语怎么说,学生打报告应怎么说,教师应怎样回答等。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教师达到在课堂上能无所顾忌地使用 英语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提高。二、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培训中,指导老师们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做法,有很多是经验之谈,但经过我在实际中的实践反思,我发现有些方法不一定就实用于我所教学的班级,因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关于教师 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摸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借鉴并变通使用别人成功的做法,要常反思,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合理使用直观教具,充分发挥教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到直观教具,我们首先想到的将会是多媒体设备,但通过参加 培训以及和老师们的交流,我觉得,多媒体设备的确有其先进的一面,但如何用好它,在什么时候用,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四、营造学习 英语的氛围,使 英语学习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爱好。 培训中,老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不喜欢学 英语,学校里没有良好的 英语学习氛围。问题提出来后,我就在思考,没有氛围,那我们就应该去营造氛围,就应该从自身做起,首先,教师要做好榜样,在平时教学中或和学生的交流中要尽量使用 英语,至少在自己教学的班级是可以实现的,虽然这做起来的确有些难,就像普通话的推广一样,这么多年了,依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要知难而上,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去尝试,只要你做了,就总会有收获的,当你通过努力使一部分学生喜欢使用 英语说话、交流,喜欢学习 英语的时候,你会觉得你没有白付出。我想老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赞扬不断,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要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今后我要给学生精神上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我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课堂上我要全程参与学生的任务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活动,代替学生思考。五、课堂教学新的观点:英语课是以语言为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教师要放眼看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我通过这次培训,明确了英语课最终的落脚点是在知识上,要让学生能解决将可能遇到的问题,最终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达到交流的目的,以此为最终目标。我作教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艺术,感受最深的是:每位教师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讨论到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时的提纲挈领----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水到渠成的衔接美。那么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好习惯:(1)、养成根据发音规律记单词的习惯。初中教师教学中要教记忆单词的方法,使每个学生知道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音节的划分,促使学生养成按发音规律记忆单词的习惯。(2)、上课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大胆提问的习惯。进入中学后,有的学生因害羞、怕出错,发言逐渐减少,这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学好外语就要脸皮厚一点,不怕出错,积极参与,有问题大胆提出,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语言能力得到快速提高。(3)、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整理的习惯。 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讨论问题;课后整理笔记,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中学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过度依赖老师。培养他们预习、记笔记、整理的能力可以促使他们学得更积极、更有效(4)、每天自觉听、读、背、说英语的习惯。 要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必须强化听读说的习惯。每天至少半小时读背英语,使学生养成自觉说英语的习惯。我们应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选择,要超越书本,发表独立见解,我要大胆创新,使教学成为充满创意和激情的过程,要解放学生,为学生创设自由思想和自由选择的空间,学会容忍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质疑,还要注意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成长。通过这次培训,让自己认识到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在领悟的过程中心灵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不仅要加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个人魅力。还要不断反思,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使自己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上一级的部门能够给我们基层的英语老师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让我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第一篇:自由职业翻译的英语学习心得英语学了很多年,用了很多年,从考试到工作,积累了一些心得。一方面,自己写下来也算个总结;另一方面,也想夹带私货,做个硬广告。希望斑竹看在心得码字不易的份上,对广告高抬贵手吧,拜谢。英语有没有用?越用越有用,用时方恨差。07年夏,女足世界杯志愿者选拔。当时没有任何学生会或者志愿者工作经验,但是靠语言优势,还是最终入选。之后作为挪威女足的联络官,24小时随队,以中英文为工作语言连续工作一个月。结束之后一周,参加上海高级口译口试,通过。07年末,求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群面环节,英文案例讨论。小组陈述被安排到最后一个,原定3分钟的内容,只剩下1分30秒可以讲。急中生智,临场改换结构和句式。时间终了之前2秒钟,堪堪讲完,一身冷汗。面试通过。09年,辞职。离开普华永道,转为自由职业翻译。近两年来,做过中英文口笔译数十个项目。接触五湖四海的客户,涉及五花八门的领域。算上译前准备的资料和出差飞行的里程,“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就成为现实。引用一句蔡康永的话吧: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从总体而言,真正“以文为业”在做翻译的人很少;但在全球化的今天,需要“文以载道”用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学好英语,给自己多开扇窗,多铺条路。机会只等待有准备的人,永远不变的只有改变。 英语多好才算好?够用就好。应届生想进外企,能用英文面试,会写英文邮件,基本就够了。在职人士,根据工作环境不同,听说读写各有侧重,能沟通无碍就行。所有的考试和证书都只是佐证,&用&才是硬道理。 干了一年多翻译,经常被客户夸,但是至今不敢自认“英语好”。一来知道人家是在客气,二来自己觉得不“自如”。不过自己也明白,英语不是母语,要“自如”谈何容易。于是自己也调整了心态:够用即可,尽量讲究。有时候也安慰自己:也许正是因为接触的频繁,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知道得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怎么学英语?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太大了。所以,与其丢出一个大而无当的答案,不如介绍一下“提问的方法”――越细越好。阅读的时候遇到太多生词怎么办?英文句子太长,不懂得断句怎么办?中文有的俗语没法翻译成英文怎么办?听VOA Special对中级口译口试有什么好处?问题越具体,越容易得到有针对性的答案。依法施为,取得的效果也就越明显。点滴积累,也就能逐渐逼近“提高英语”的总体目标。 看美剧能学英语吗?能,也不能。美剧的字幕会造成“我听力相当不错”的错觉。但真正的听力是“裸看”+“词汇积累”才能培养的。看美剧基本上只能起到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和检验学习成果的作用(哪天看出/听出字幕没能翻出来的弦外之意,就说明英语水平进步了)。当然,如果能够每看一集都积累20个单词,并且记住如何使用,那么看美剧也能把英语水平看得突飞猛进。看什么剧最好?说“体面英语”的剧比较好,最典型的是“绝望主妇”。动作、探案、军事之类的,黑话行话太多,学了也用不到。 俚语重要么?知道意思就好,少说。我在做翻译的时候,遇到另一个翻译在正式场合用Hi guys, what's up?和初次见面的客户打招呼。 听VOA和BBC有用吗?光听是没用的。听只是被动输入,“泛听”尤甚。把VOA或者BBC开着当背景音乐,听再久也就顶多把语音语调混个耳熟。想“听懂”,甚至是通过“听”来学习地道的写法和说法,就必须“主动的听”,也就是“精听”。找有文稿的资料听,力争听懂每一个字,听完要能复述文章内容。然后对照文稿,找出自己没听出来的字句。查字典也好,问人也好,想办法搞清楚相应词汇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最好再动笔写个英文综述,用自己的话写,把新学到的东西用进去,然后再和原文对照。以此积累,才算是“有用的听”。 背字典有用么?没有,而且大多数号称自己背字典的培训老师都是在吹牛。人脑不是电脑,字典排布并不是储存单词的最优方式。我们需要把单词和语境相结合,与句子相结合,与现实相结合,与我们想表达的感情和意图相结合。根据字典释义把英文单词和中文释义“钉牢”在一起,对于用英语而言,有害无益。 要不要记一词多义?千万别。在什么语境之下碰到新单词,就记那个语境之下表达的意思。贪多嚼不烂。语言学有句话:无语境,无词义。(No context, no meaning.)词义和词的用法都是依托上下文而存在的。罗列一词多义,是编字典的人要干的事情,不是英语学习者要干的事情。口语和写作不好怎么办?一个字:用。有条件要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用。练口语,可以从自言自语开始。找一个主题的资料,先读/听,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写作也类似,只不过是把说改成写。还有一个小绝招,就是上各大英文网站看评论/回复。例如这里:以下这条评论就是学口语的好材料:When most Indians don't get enough to eat, lack clean water or toilet facilities, and hundreds of millions are illiterate, talking of hope is a cruel joke. 大意:大多数印度人都吃不饱饭,用不上干净水,厕所条件还不给力,文盲就有好几亿。谈希望?这蛋也扯得太残忍了。口语和写作都是表达,而表达可以分成两类:主动表达和被动反应。主动表达就从文章正文里学,被动反应就从评论里学,一举两得。 “用英语思维”是学好英语的捷径吗?未必。在自己的脑子里用英语“演内心戏”,然后再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时对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有害无益。因为,由于词汇量的限制,用英语“演内心戏”的过程,阻碍了我们真实意愿的完整表达。将一个英语学习者现有的表达能力看成一个水池,那么“用英语思维”的极致,也就是在这个水池里自如的游来游去。而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也许是咫尺之外的另一个地方。只有以意为先,想清楚自己要实现的表达效果,再克服现有表达能力和预期表达效果之间的障碍,才能够在“达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而这个跨越障碍的过程,就是翻译。从表达的角度看,学英语,就是在学翻译。这门翻译技巧的最终目的是自如的将“所思所想”翻译成英文的“所写所述”,但在达到这一步之前,我们也许要先经历“思想→中文→英文”这一中间阶段。 怎么提高中翻英的水平?靠英翻中的积累。直接问老外或者请教明师自然是更好的选择。但是条件不满足的时候,从英翻中的角度学习中翻英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脑子里要一直开着雷达,戴上“原来可以这样说”的有色眼镜,主动的从阅读和听力材料里面发现可以为我所用的“地道”表达。
翻译谁都能做吗?否。并不是中国人拿着金山词霸+谷歌翻译就能做英译中,中译英就更不用说了。口译就更难。具备双语能力的人(比如:海归)能够胜任一般交际性的口译,但是正式场合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都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和实习之后才能胜任。 英语好就能做翻译吗?非也非也。就语言而言,光英语好是不够的,中文也要好。翻译文稿内容芜杂,文体各异,遣词造句各有讲究。以英汉笔译为例,读懂英文原文是第一步,以中文通顺表达是第二步。往往跟头都摔在第二步上:中文译文磕磕绊绊,不堪卒读。口译就更难了,当时当场,就要把话说得得体流畅。如果像“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嘴里倒不出来,那也不行。自由职业翻译=钱多事少离家近?不一定。钱多吗:就像世界五百强公司里,有拿几千块一个月的打工仔,也有年薪上百万的高级经理人。自由职业翻译的收入波动较大,在初期尤其如此,和项目的多少好坏都有关系。但是进入稳定期之后,月入几千(初级笔译+口译)到几万(金牌会议口译)都有可能。事少吗:接到好项目(通常是高端口译项目),也许工作一个星期,收入就几千上万。但是为了做好这一个星期的工作,往往要另花一个星期以上的时间专门准备。但是总体而言,自由职业翻译在取得同等收入的前提下,对于时间上的安排是相对自由的。离家近:笔译可以在家里做,的确近得很。口译就要看情况,跨省甚至跨国出差都有可能。我自己目前只跨过省。跨国的offer接到过一次,去印度,不过时间冲突,就没去...同声传译是不是真的很厉害?一天几千块?是。同声传译在听原文的时候就要同时进行理解、翻译和表达,一心多用,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价码自然也高,初入行的译员在2000元/天左右,资深议员一般4000元/天左右,高则近万。 是不是考了证就能入行做翻译?不是。翻译行业是个圈子,证是敲门砖,入门要靠人。达到一定水平,取得资格证书之后,向翻译公司广投简历的确是一种入行方法。但是,想做高级会议口译,通过资深执业译员的推荐和带教会更加有效。 口译是不是青春饭?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并不是所有能做口译的人都会一直做到退休。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译员的好奇心。做口译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信息,而每一个新的领域对于译员来说都是挑战。当一个译员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不再抱有好奇心,那么他就很可能转行。说不是,是因为译员如果对翻译一直抱有热情和好奇,熟极而流却乐在其中,那么他就真的能活到老,做到老。一个著名的例子是香港政界名人陈方安生的哥哥方顺生,他在联合国做口译员做到了六十多岁。目前上海行内也不乏四五十岁,正当壮年的同传译员。我打算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用英语怎么说_百度知道
我打算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用英语怎么说
拜托,5分钟时间给我好不好!!
提问者采纳
I plan/intend to thank my teacher with my results.(我打算用自己的成绩来感谢老师。)希望对你有帮助~天上~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I intend to return with their achievements in English teacher how to say
自己上百度搜 那么多翻译工具呢
I intend to return with their teacher performance
I planned that uses own result to repay teacher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英文翻译论文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实践的理论归纳与评价_百度作业帮
英文翻译论文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实践的理论归纳与评价
On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YANG Ying-ming(English Department, Yiyang Teachers College, Yiyang
413049, 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consists onl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without concrete methodology and it can not be applied to practical translating.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account to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probes into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makes convincing exposition of it by using relevance theory so that it enriches its content. Key words:
functiona exposition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涉及三种文本:原语文本、译者的图式文本和译语文本.对于原语文本,最重要的是抓住作者的修辞功能正确理解原语的修辞功能,是产生理想的图式文本的关键.而正确把握原文的认知图式又是正确理解原文修辞功能的基础.理想的图式文本来自原文的认知图式,来自对原文作者的修辞意图的准确把握.在这个图式文本的基础上,产生怎样的译语文本,除了修辞功能等值之外,还应该考虑翻译的目的和读者对象.
功能翻译理论简述 (一)、
功能翻译理论的要点
根据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学术报告和出版的专著,功能翻译理论的要点简述如下:
分析概念段(conceptual paragraph,具有明确主题意义一个或多个自然段)和句子的修辞功能,使修辞功能的形式重现,从形式的等同中求得功能的等值,意义的等值,这种翻译叫做功能翻译.翻译应该是在修辞功能等值的前提下,遵守“信、达、X”规范;文体不同,翻译的目的不一样,X不一样.(张梅岗,《中国科技翻译》,1994,(3);刘重德,《三湘译论》,湖南出版社,1995;周笃宝,《中国翻译》,2000,(2))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修辞形式等同和功能等值的一致性,修辞是手段,是形式;功能是修辞产生的结果或达到的目的,是内容的总和.修辞包括概念段内和句内的修辞,即语言语境的修辞,也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用语境的修辞.(《科技英语修辞》,1998)换句话说,在概念段和句子中,语义、语法和语用三者合为一体表达修辞功能.
功能是靠结构(structures)来体现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四种符号元素(词、词标识、词序和语调)构成.语言结构(constructions)的认知图式与其他认知领域的认知图式类似,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构成语言因果网络.概念段贯穿了一条主题链,或称因果键.这条因果键是命题或语言事件构成的,也是它们的概念化的参考点.(《中国翻译》,1998,(5)此文已被美国Colby Information Center of Science & Culture收录,网上转载.)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认知图式理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作用,各种普遍结构和特殊结构的认知图式越具体、越丰富,对翻译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就越强,是译者形成图式文本的基础.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是个斡旋推理过程,因果链是逻辑推理的基本结构,利用已知信息,对非语言要素(如情景、文化和语用等语境)的修辞功能进行判断,产生正确的推时结论.(《英汉功能翻译》,1999)
功能翻译理论的方法论
我们用修辞功能等值的原则来看待翻译和翻译研究,自然有正确理解原文、翻译表达的一整套与此相应的方法论.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最突出的地方.由于功能翻译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只能概括一些基本的、主要的方法加以研究.
1、概念段的主题认知法
首先,把原文文本划分成概念段,研究概念段的主题思想,找出连接标志,抓住概念段的因果链(《科技英语修辞》),把握语言的功能取向和对概念段整体内容的正确理解.
2、功能分类法
根据功能分类语言学(Functional Typological Linguistics)把英语分为五大类修辞功能:描述功能、陈述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和指令功能,每大类功能又划分出若干小功能,然后与汉语进行分类功能对比研究,探索译的规律.例如,英语陈述功能(陈述部分)总是放在句首,而汉语则置于句末.(张梅岗:《中国翻译》,1999,(5);2000,(5);《中国科技翻译》,1998,(1、4))
3、图式研究法
根据图式理论,研究和比较原语和目标语的各种结构的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例如,英语的SVO句、SvoO句、SVOC句和被动句等各种句子的结构图式.与目标语的结构图式比较,研究发现它们的翻译规律和方法.(张梅岗:《中国翻译》,1994,(1、5);《英汉功能翻译》1999)值得指出的是,用认知理论去研究结构图式尤为重要.请看下面两句: (1)
The policeman caused Mary to die. (2)
The policeman forced Mary to die.
这两句的结构完全是一样,只有动词的语义不同,而第一句是符合逻辑的,是正确的,第二句不符合逻辑,因而不正确.从这种SVOC结构的认知图式看,主语总是表示原因的,OC表示结果,V主要起连接作用,使之构成符合语法的句子.Force是“逼迫”之义;既然policeman已经成为“Mary to die”的原因,何需再加“逼迫”.根据认知图式理论,必须对结构的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等的内部结构和语义,加以具体分析,才能正确把握句子的功能.
4、积木切分法
形象地说,语言是由积木块和子句构成(张梅岗,1994;William Croft,1998),运用语言就是摆弄“积木”,因为子句一般而言离不开积木.积木包括名词、合成名词、名词性词组、名词化结构等.除了专有名词和具体名词,积木一般都有内部结构,而且,它们的内部结构都是句子.一个句子成分的表层,表示一个句子意义的深层内容,这对翻译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翻译的基本任务就是译出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即内在意义.
5、事件切分法
语言是由事件构成的因果网络,根据认知的基本规律和语义原则,必须把事件从因果网络中切分出来,使之概念化.切分的基本方法是研究事件的内部结构,即时间结构和因果结构.必须分析事件的参与者以及参与者之间相互的因果作用.(《中国翻译》,1998,(5))事件的切分非常复杂,是翻译过程理解和表达的关键.
6、逻辑推理法
逻辑学的研究有助于译者对所译段落真正意义的确定.一切句子的存在都有其先决条件,在句子模糊不清的地方,译者不得不确定其先决条件是什么.(纽马克)
语言是个因果网络,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任何一个句子都具有背景信息(已知信息).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求得未知信息,并符合逻辑地用目标语言表达.(《中国翻译》,1995,(6);1996,(1);《上海科技翻译》,1993,(1);《英汉功能翻译》1999)
7、概念转换法
原语言表达的概念转换成目标语言表达的概念,是翻译的概念化过程,这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一般而言,翻译不只是概念的正确转换,还必须涉及原语的修辞环境,作者的修辞意图,即修辞功能.但是作者的意图,或语用意义是在句子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受修辞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因此,翻译还必须考虑话语的动态意义.翻译单位的择定与所译的文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原语的语码的概念意义,能表达充分的语境效果,即修辞功能,“积木”则成为概念的主要载体,一般目标语言有对等语,自然成为理想的翻译转换为单位,常采用直译的方法.如果原语的语码意义不能充分表达语境效果,则必须考虑整个概念段的语言环境和修辞意图,以句子或称小句(罗选民)为翻译单位,一般用意译法. 8、直译法
在功能等值的原则下,语码的语义意义能产生等值的语境效果时,应“直说还它直说,比喻还它比喻,在消除语言上的差异的同时,保留了言语上的差异.”(冯世刚,《翻译通讯》,1982,(2)保存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特色,“不妄解原文的字句”.即用符合译语规范和习惯和对等语再现原文的全部意义.有时,归宿语言中没有的,而表达功能所必需的,即使生搬硬套出发语的词语和句型也视为正法.例如:
He walked at the head of the funeral procession, and every now and then wiped away his crocodile tears with a big handkerchief.
他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还不时用一条大手绢抹去他那鳄鱼泪.
这句译文把原文作者的修辞所要达到的目的,即“猫哭老鼠”,体现得淋离尽致.
你不明白,给你说也是“对牛弹琴”.
You can’t comprehend it, If I explain it, that is “to play the harp to a bull”.
虽然英语中“throw pearls before swine”也有“对牛弹琴”之义,但它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达不到原语的修辞功能.
在功能等值的前提下,消除语言上的差异的同时,没有保存言语上的特色,例如不保存原文的修辞形式和民族特色,词有增减、重复、词性和句型有转换、语序有颠倒、句子有拆、有合、正说和反说互变等译法,应该视为意译.我们把改换法(省略、借用等)、变通法(意译、意译加直译、全不译等)都归为意译.因为这些方法的本质是共同的,过细区分,实用性不大,没有必要.例如:
Her mother’s pride in the girl’s appearance led her to step back.
她母亲看看她女儿,非常得意,所以特地倒退了几步.(张谷若译)
他又说,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农业科学研究、教育和技术推广、人才培训和智力开发.
The money in foreign currency, he added, should be used mainly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agricultur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传统继承法
中国的翻译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算起,有一千七百多年.第一篇论翻译的文章是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悠久的翻译文化传统值得继承.怎样继承,值得研究.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从宏观上作了比较详细的探索,归根结底是围绕“信、达、雅”做文章.对翻译的论述,大多是文艺翻译家们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不乏真知灼见.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成为后人奉为译事的楷模,视为金科玉律.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取得的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和功能分类语言学等对翻译理论产生根本性质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在翻译的文字表达上的论述非常精辟,而且有理论依据,即建立在对比语言学基础上.由于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传统翻译理论的许多翻译表达方法如增译、省译、重译、反译、拆句、合句等都是实用的.翻译包括两方面,“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傅雷)“领悟”更重要.然而传统翻译理论对于理解原语言的方法和理论没有系统地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强调,在继承的同时,必须对传统翻译理论加以检讨,才能建立符合翻译规律的理论体系.(张梅岗,《中国翻译》,1999,(5)周笃宝;2000,(2);《上海科技翻译》2000,(2))
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笔者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功能翻译理论建立在现代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分类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和逻辑思维学的基础上.
理论,是指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某个知识领域里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成为体系.它是在实践的反复过程中形成,随实践而发展.功能翻译理论是以修辞功能等值为基础的方法论体系,在翻译实践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功能翻译理论的认知
什么是功能?“功能就是意义”(胡壮麟《外国语》1998,(3)).意义是什么呢?根据系统语义学观点和概念语义学,意义就是命题的内容.词表达最基础的概念,词构成子句,子句表示命题.命题的集合,构成了话语,成为因果链(T.Givon,1998,美国俄勒冈大学).由此可见,功能就是命题的内容,就是意义,就是修辞产生的目的;命题是形式,是手段.换句话说,功能是命题手段所产生的结果或达到的目的.功能是由形式来体现的,“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和组织”.
“内容指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内在要素的全部意义”.李奇(G. leech)教授在《语义学》(semantics)(1983年第二版)第5章论述了翻译等值的概念,认为理想的译文应该完整地表达原文的交际值(communicative value),在第2章描述了译文和原文交际值等值的七个方面的意义: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含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感情意义(affective meaning)、附带意义(reflected meaning)、词的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第2-第6又叫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
翻译,做到这七个方面的等值,就是理想的译文.意义上等值的翻译,也就是功能等值的翻译.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前辈王宗炎教授早在1981年就有明确的论述,他指出,“在作用上最适当的译法,也就是在意义上最适当的译法,”“在功能上与原文不对路,从整体看来,就不见得忠实”.(王宗炎,1981)
“形式等同”、“功能等值”,有个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容和形式”,“内容总是某种形式的内容,形式总是某种内容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功能翻译理论强调,“形式是由修辞功能、修辞技巧、句型结构等构成的.其中决定因素是修辞功能,因为修辞功能决定修辞技巧、句型和句子结构,甚至许多语法现象也只能从修辞功能上才能得到解释.”(《论EST的功能翻译》,1994)从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功能翻译理论把概念段的语义、语法和修辞紧密结合,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突出修辞功能的重要性,功能靠形式体现,靠结构体现.功能等值的翻译首先必须突出考虑概念段内的语言语境,然后从修辞功能的角度研究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因为修辞功能受词义、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用意义的支配.句子里每个词的义值由本句的上下文所决定.根据Van Dijk的宏观理论,情景、文化和语用等语境的意义对概念段的功能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功能翻译理论的阐释
功能等值的翻译理论,我们用关联理论也可以得到正确的阐明和解释.建立在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基础上的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是从语用学相关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发展的.下面我们再用关联理论来论证功能翻译理论的正确性.
关联理论的定义:关联是命题(proposition)同语境(context)集合Cl-Cn之间的关系,关联是命题的基本特征,是命题对语境的关系.应该怎样理解这个定义呢?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定义有两层意思:第一,“语境的集合”就是指有明确主题的概念段,关联就是这个概念段的一条意链;第二,命题本身具有关联性,是这条意链上的一小段.这一思想与功能翻译理论关于具有明确主题意义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段为概念段,且有一条主题链的思想吻合.
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强调,任何一个交际行为必须保证自身最佳关联.“交际行为”是什么?就是一个语言事件在时间结构上按内部时间展开,在因果结构上扫因果逻辑展开.我们可以说,事件具有最佳的关联性.而且功能翻译思想阐述了“积木”理论,认为“积木”是组装了的语言单位,即“积木”的内容结构是个子句,关联性最佳.
关联理论还认为,关联性之间与语境蕴含意义(context implication)相关联,认为语境蕴含意义不是命题本身的产物,而是命题与语境集合相结合而产生的含义.我们的“修辞功能等值”认为,交际功能涉及语义和语,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双方交际的参考事件是语义的范畴.交际双方根据语境情景调整各自的语言,符合语用意义.就书面语言而言,根据写作目的的要求,使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描述语言事件,达到预期写作意图,实现修辞功能.翻译让原文和译文在“修辞功能”上等值,除了语言语境之外,自然还必须考虑原语言的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进行的特殊交际形式,只要交际一方的意图为另一方所认识和理解,这就是翻译.关联理论下的翻译的“交际效度”的权重最大,其次是“信度”等其他要素.那么,“交际效度”是什么?就是交际功能,即修辞功能等值的权重最大.“因此,句法意义、修辞意义、句子的联想意义和语义学方面的意义都得服从修辞的功能意义.修辞功能的等值是最高的等值.”(《英汉功能翻译》,55页)
关联理论认为,关联与推理(inference)有着密切的关系,指出话语理解过程主要是个推理过程,其中关联判断(judgment of relevance)对于推理结论的形式起着重要作用.功能翻译理论则更加明确地提出并论证:语言是个因果网络,概念段贯穿了一条因果主题链.阐明怎样抓住这条链,进行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参见《因果链的研究与翻译》,《中国翻译》1998,(5);《科技英语修辞》,1998)
王宗炎,介绍卧铺元任译文忠实性面面观[J],翻译通讯1981,(1).
张梅岗,论EST的功能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4,(3).
张梅岗,试论科学翻译学[J],中国科技翻译,1995,(1).
张梅岗,SVO句的拆句译法[J],中国翻译,1994,(1).
张梅岗,因果链研究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8,(5).
张梅岗,限制性定语丛句传统译法的探讨[J],中国翻译,2000,(5).
符明,科技英语“积木”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1999,(1).
周笃宝,继承传统译论,建立科学翻译学[J],中国翻译,2000,(2).
郭富强,科技英语中因果关系句的表达及其翻译[J],中国翻译,1996,(1).
[10]张梅岗,科技英语修辞[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1]张梅岗,英汉功能翻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2]Michael Tomasello.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8.
[13]William Croft. The Structure of Events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M]. Manchester: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ress, 1998.
Steven Pinker. The Language Instinct [M].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 199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乐英语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