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兰州大学新生群入学考不考试?(环境科学系)

兰州大学环境工程历年考试复习题--真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免费2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3页免费1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1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30页3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8页免费24页免费1页5下载券10页免费2页1下载券
兰州大学环境工程历年考试复习题--真题|这​是​朋​友​发​给​我​的​,​在​此​上​传​仅​方​便​研​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基础学科领域国际领军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教育部于年分别在北京大学等19所大学实施本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兰州大学作为实施该计划的19所院校之一,于2010年8月成立了萃英学院,作为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试点平台,全面负责“计划”的实施工作。
  按照教育部要求,萃英学院将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四个一级学科中进行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并在我校“隆基班”的基础上配套实施人文基础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和哲学三个学科的拔尖学生的培养工作。
  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主要负责兰州大学留学生招生宣传、留学生招生录取、留学生管理、各种类型留学生教学培训计划的组织与实施。我院留学生主要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校际交流生、高级进修生及各种长短期语言培训生,来自于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4月,受国家汉办委托,兰州大学和哈萨克斯坦民族大学签署协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共建汉语中心,由我院每年负责选派教师,为中亚五国培养社会各方面所需的汉语人才,培训当地汉语教师,提高该地区汉语教学水平。日,举行了隆重的汉语教学中心正式启用揭幕仪式。同时,经中国国家教育部、国家汉办批准,设立HSK考点,为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考试提供方便的条件。
  本院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讲师20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0人。设有6个研究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中心、语音实验室、《秘书之友》杂志编辑部、兰州大学西部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资料室藏有中外图书近16万册。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授权一级学科,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接收世界各地区的留学生。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
  学院设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2个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和从事文化管理、行政管理、文秘、宣传编辑及其他文字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顺利阅读中国古籍和外文专业文献,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影视文化市场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评论、导演、制作、理论研究,以及影视管理、批评创作的专门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写作训练、影评剧评基础。
&&& 本院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新闻传播学基本素养,熟悉现代传播新技术,深刻领会各类现代媒体传播特点,能够在新闻媒体、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广告公司等从事新闻采编、公关宣传、教学以及广告设计、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本系现有1个实验中心、2个研究所、3个教研室。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3个本科专业。具有新闻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传播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2个专业):本系立足宽口径、厚基础,从2004年起,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2个专业按新闻传播学类招生。新生入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后两年根据学生兴趣志愿选择专业,学习专业课,使学生具备广阔的学科视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 ★广告学专业:仍按专业招生,学生将在四年中全面系统地学习广告学基本理论与实务课程,侧重对学生进行广告营销策划与创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 本院各专业统一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传播学、新闻理论、新闻采访写作等课程,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将赴全国各媒介及广告公司参加为期一个学期的业务实习。
  本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9人。拥有历史学、民族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博士点一级学科1个;民族学、历史学硕士点一级学科2个。本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民族学、敦煌学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国家级重点学科,主办《敦煌学辑刊》等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
  ★历史学基地班(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少而精的史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培养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的特点。主要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历史文选、史学概论、考古学通论等。采取导师制加强对学生学习和科研创新的指导。毕业生基本为研究生生源。
  ★历史学类(含历史学、世界历史、民族学、博物馆学4个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史学人才和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新生入学后,前两年统一学习历史学类基础课和公共课,后两年学生再具体选择专业。注重外语水平、计算机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的相当一部分为研究生生源,也适宜从事教学、科研、文化交流、行政管理等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方向):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和多媒体技术,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素养、旅游学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生授予管理学学位。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导游规程、市场营销学和旅行社及饭店经营管理等。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是2000年批准成立的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心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第二轮评估中列第19位。现任基地主任为高永久教授。
  为进一步推动中心建设,2009年学校依托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成立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负责基地的运行和行政管理。院长由高永久教授兼任。
  本院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7人。设有3个研究所和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与评价中心、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主办《科学o经济o社会》杂志。设有2个本科专业。现有哲学、社会学两个一级硕士学科点,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社会学、人口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学科为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哲学学科为甘肃省一级重点培育学科。
  ★哲学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体系以培养思想家、学术后备人才和政府、企业的战略分析、人事管理人才为目标。主要课程有:哲学概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等。适宜到党政机关、企事业、高校、部队、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理论研究与宣传、管理、教学工作。可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社会学专业:培养社会学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三大领域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方法、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等。毕业生适合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和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
  本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教学手段现代化。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经济学理论扎实,数学基础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外语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在某一领域内有专长和实际技能的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从事财政、金融、外贸、教学、科研等工作。
  本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等3个本科专业和经济学学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金融学6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区域经济学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为实现培养目标,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办学思想,本院实行按类培养,新生入学后,前两年学习经济学类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后两年根据学生志愿分专业,学习专业课。
  本院各专业统一开设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库及应用系统、信息检索与利用、经济法学等课程,注重对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技能、经济应用文写作及其它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综合性“985工程”大学中的综合型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涵盖了管理学、法学2个学科门类中的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和政治学5个一级学科,其中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国际政治为甘肃省重点学科。现有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自主设置了政府绩效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情报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和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权类型;设有甘肃省管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行政管理、会计学/会计学(ACCA方向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等8个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授18人、萃英讲席教授4人、客座教授1人,副教授43人。设有7个院级研究所,有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下设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及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虚拟组织与服务科学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华夏文化资源数据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研究院(深圳)和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5个校级研究机构。在学生培养方面,成立了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大学生领导力与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与德国莱比锡商学院、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马克o汉菲尔德政府学院、英国萨瑞大学管理学院、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管理学院、法国国家电信学院管理学院、意大利都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印度IBS商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管理学院、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商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国家管理系、韩国首尔大学行政大学院等34所国(境)外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邀请外方专家来院授课、“3+1”合作培养本科生、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生、暑期学校、海外游学、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等合作项目。
  学院的院训是“学习管理就是学习成功”。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1人,常年聘有外籍教师14人。新建有数字同传、笔译、语用学、专业四八级考试等实验室。藏书3.8万余册,长期订阅中文期刊60余种,外文期刊30余种。设有英、俄、日、德、法5个本科专业,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俄语语言文学、翻译4个研究所及翻译硕士学位(MTI)教育中心。毕业生适宜在高校、科研、外事、外贸等部门工作。
  ★英语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词汇学、翻译、英美文学等。其中“英语诗歌”为甘肃省精品课程。
  ★俄语专业 培养系统掌握俄语基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俄语精读、俄语泛读、写作、高级俄语、翻译等。
  ★日语专业 培养系统掌握日语应用能力、日本国家文化和文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本专业得到日本“协力”等组织的大力支持。主要课程有:日语精读、听说、会话、日本文学、翻译等。
  ★德语专业 培养系统掌握德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德语精读、德语泛读、德语写作、高级德语、翻译等。
  ★法语专业 培养系统掌握法语基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法语语音、法语精读、法语泛读、法语写作、翻译等。
&&& 本院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下设4个研究所,10个教研室,2个实验室。具有经济法学、民商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6个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法律硕士(J.M)授权点。
&&& ★法学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从事管理工作及法律实践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私法、国际公法、行政法学、法医学、刑事侦察学等课程。注重对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司法应用文书写作和法学理论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毕业生适宜从事法律实际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
  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现代政治发展研究所、国际问题5个研究所,1个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拥有2个专业图书资料室和1个网络计算机室,专业图书12万余册,国内外报刊杂志数百种。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职教师62人;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讲师31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9人。8人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4人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为甘肃省教学名师,7人为甘肃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
&&&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对外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对外关系4个硕士授权专业;政治学学科设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个硕士授权专业。学院设有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与行政学3个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政治系省级重点学科,国际政治专业也是省级特色专业,并是兰州大学萃英学院招生专业。
  学院在做好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教学培养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全校三万余名各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拥有2门教育部“精彩一课”和6门甘肃省“精品课程”。科学研究特色明显,多次承担国家和教育部重大、重点课题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及中亚问题、西部边疆稳定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科研成果和研究报告多次受中央领导的批示和肯定,获得国家各级职能部门的认可和赞扬。
&&& 本院现有教师4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2人。设有音乐表演和艺术设计 2个本科专业,具有音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常年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从事教学工作。拥有1万余平米的艺术大楼,教学设施良好。
&&&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高水平表演技能和良好人文素养的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研究等专门人才。教学注重专业基本功训练,着力强化主干课的教学,注重音乐艺术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课程有: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电脑作曲、音乐MIDI配器制作、台词正音、舞台表演、综艺主持、现代综合艺术创新与实践等。
&&&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宽阔的视野及创造能力,能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科研、创意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教学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设计创意训练。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设计构成、电脑辅助设计、图形创意、商业摄影、装帧、标志、广告与招贴、POP设计、企业识别系统设计、中外美术史、设计史等。
  兰州大学是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较早的国内高校之一,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筹备和发起主要单位。
&&& 教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学院目前设有教育学系和教育技术学系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三个科研基层组织,设有兰州大学西部基础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兰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兰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兰州大学文科实验教学中心等科研、教学、服务、咨询附属机构。
&&& 学院具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有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2个硕士点。现设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方向)2个本科专业和应用心理学辅修专业。&&&
&&& 学院现有教职工37人。有专兼职教授16人,专兼职副教授9人,讲师10人。专任教师中36%具有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0名。
&&& 学院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科研激励制度与行政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并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在高等理科教育、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与网络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西部基础教育等方面形成了特色。
&&& 学院承办《高等理科教育》和《西北高等教育》两种学术期刊。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分别为兰州大学数学系和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成立于1946年,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在60年的办学过程中,兰州大学数学学科在老一代数学家陈文塬先生、陈庆益先生的带领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从纯粹本科生教学型逐渐发展成教学研究与本科生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为一体,并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省级重点学科。本院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7人。设有2个本科专业、学校数学学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个博士点;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5个硕士点。
  本院下设2个系,11个研究所,1个教学实验中心。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材料学、高等物理教育、计算物理8个硕士点;有物理学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设有2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 学院横跨3个一级学科,已形成了理工结合的学科群。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1人,其中研究生导师35人。学院实验条件优越,有甘肃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共建了先进的大学物理实验室;拥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支持的信息材料、物理测试平台等多个学科和研究平台。
  学院现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2个博士点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原子分子物理、核技术及应用4个硕士点,原子核物理(基地班)、放射化学(基地班)、核工程与核技术(教育部特色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教育部特色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是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单位之一;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国家级重点学科、核科学与技术省一级重点学科、放射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殊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省部级)、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核科学与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自行研制的国内领先水平的强流中子发生器。近年来,学院新建了电工电子学实验室、核技术实验室、辐射防护实验室、核数据获取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修缮和改造了串列加速器实验室,完成了中子实验大楼建设,同时对ZF-300中子发生器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大大改善了学院学习和科研实验的条件。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58人;有本科生612人,硕士研究生133人,博士研究生99人。近5年新增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4人,甘肃省师德标兵1人,兰州大学师德标兵获得者2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1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
  学院伴随着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及“两弹一艇”的辉煌成绩已走过了半个世纪,为我国核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核科学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将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目标,遵循“作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思路,凝练核学特色,争创一流,弘扬两弹精神, 再续辉煌,努力把学院建成我国核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中心。
  学院下设电子与信息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通信工程系和信息科学本科教学实验中心;有现代通信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电路与系统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高性能计算及安全防范与策略研究所、天线研究所。学院拥有开源软件与实时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系统测评(甘肃省)分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学科。
  无线电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无线电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生物医学信息等二级学科硕士点;有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软件工程领域等工程硕士学位授权方向。
  学院已经形成了网络计算与人工智能、数据库与数据挖掘、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软件工程与应用软件、电磁波与新型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智能信号处理与DSP实现、信息隐藏与发掘技术、生物医学信息分析与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研究方向。
  化学化工学院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系、应用化学与精细化工系、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以及15个研究所组成。同时拥有兰州大学-金川公司金属化合物联合实验室、兰州大学-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石油化工延伸产业联合实验室、化学化工产品开发中心、资料室、兰州爱华化学化工公司。学院现有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1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博士生导师39人、教授42人、副教授 32人。
  化学化工学院是首批设置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省级重点学科的单位,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省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是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现有学士学位授权专业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同时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批建立的“创新研究群体”。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是草业科学领域内首家在全国重点综合大学中设立的学院。设有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草业科学博士点,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草业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病理学、草地营养生物学、草坪生物学、草业地理信息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推广学和农村与区域发展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设有草业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草业经济方向)2个本科专业,甘肃省草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甘肃省草业科学重点学科;设有教育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甘肃省西部草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萃英特聘教授1人、萃英特聘讲席教授1人,部、省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教授14人(一级教授2人、二级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29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3名。
  本院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植物学、生态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细胞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12个博士点,12个硕士点。拥有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23人,副教授26人。已形成了一套从大学本科直到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院各专业除共同开设公共基础课和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外,分专业开设专业课、专业大实验课和配套选修课。
  大气科学学院是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获准设有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气象学专业、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和应用气象学专业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两个本科专业,中国气象局与兰州大学联合共建的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大气科学国防生班;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大气科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甲级单位资质。
  学院下设气象学研究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所、环境变化研究所、大气遥感与辐射研究所、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教学实验中心,以及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等教学与科研机构。形成了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大气遥感与资料同化、干旱气候和灾害气象、大气环境与污染防治、大气边界层与大气扩散、大气气溶胶与气候、环境气象预报、全球变化与陆面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医疗气象学等研究方向。现有教授 11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副教授9人,高级工程师2人。
  本院具有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群,下设地理科学系、地质科学系、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系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4个学系,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地理学、地质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地理学);甘肃省重点学科3个(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球系统科学、生物地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与地层学和环境科学);14个硕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球系统科学、生物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8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西部环境),国家级创新群体1个(西部环境变化),国家级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地理科学)。
  2009年11月,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以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改制组建,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成员为主要研究力量,主要依托自然地理学和第四纪地质两个学科,涵盖遥感信息系统、生态、水文水资源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平台。
  研究院下设地貌与第四纪地质、新生代沉积与环境、自然地理与环境变化、气候变化与应对、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6个研究所和1个仪器测试中心。现有研究人员4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萃英特聘教授6人、新世纪人才11人。
  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院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重点,兼顾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在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研究生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力图将研究院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校内率先进行了“申请考核制”模式的博士生招生改革试点。现有博士研究生78人,硕士研究生127人。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组建于2005年6月,是学校党委在“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做出的重要决策,由原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力学系和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工程系合并,组建成兰州大学第一个工科学院。学院各学科点有着悠久的历史,力学系前身可以溯源到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成立于1946年,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兰州大学培养的第一位院士――刘人怀院士就是其中的代表。地质工程专业于1977年开始招生,至今也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下设力学与工程科学、土木工程、地质工程三个系,固体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地质工程研究所四个研究所,一个实验中心--工程实验中心。学院现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地质工程三个博士点,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五个硕士点,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地质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于日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历史可追溯到国立兰州大学1946年创办的地理系。1958年地质学本科专业设立,同时地理系更名为地质地理系;1984年地质学部分从原地质地理系分出,独立成系;1999年由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和大气科学系组建成立资源环境学院;2003年设立地球化学本科专业,2006年地质学获甘肃省重点学科。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发展需要,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于日正式揭牌成立。首任院长由中组部2010年引进的“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牛耀龄博士担任。
  学院现有地质学和地球化学2个本科专业;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今后学院将着力发展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能源地质)等专业和学科。
  兰州大学药学院创建于1959年,初建为药学系,2002年正式成立为药学院,自创立至今已有44年历史。44年以来,药学院经历了时代的巨变和风雨的锻炼,今天,药学院已逐步形成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办学定位准确、特色较为鲜明的,为甘肃省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各类成人教育及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药学专业人才基地。
  药学院下设8个教研室,分别是:药物化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生药与药用植物学教研室、药物分析学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药事管理学教研室、分析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及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有1个药学基础实验室,2个专业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生药鉴定实验室,另设有一个中草药研究所。
  药学院与甘肃省较大规模的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三爱堂医院、兰州空军总医院、铁路中心医院、兰州陆军总院等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教学协作关系,拥有相对稳定的药学见习与实习基地。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前身为1932年12月成立的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的医学基础各教研室,现拥有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17个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和3个科学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31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席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萃英讲席教授”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人, “跨世纪学科带头人”8人。
&&& 学院现有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中西医结合临床、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10个: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免疫学、中西医结合基础、遗传学、药理学;本科专业5个: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护理学。教育部创新团队一个:“多肽药物” 创新团队;省级实验室一个:甘肃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建有医学实验中心科学研究开放平台,实验室面积12000多m2,大型、精密科研实验仪器200多台(件)、设备总价值4000万元,面向全校开放。
  口腔医学系建立于1985年,开始招收三年制口腔医学大专生,198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1995年,学院口腔门诊部成立。2000年,利用教育贷款将口腔门诊部改建成为具有现代水平的门诊部,2002年通过省卫生厅审批在原门诊部基础上筹建口腔医院。2003年,口腔临床医学硕士点审批获得通过。2004年11月,随着原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在原口腔门诊部和口腔系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兰州大学口腔医院和口腔医学院。至今,口腔医学院已为甘肃省培养了约300余名合格的口腔专业医师,成为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于一体的特色学科单位,是甘肃省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科研及医疗的中心。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4年11月随着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2005年1月组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院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下设2个系、3个研究所。设有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妇幼卫生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3个本科专业。毕业生适宜在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保健、医院有关部门、社区卫生服务、合作医疗、卫生教育等机构工作。
  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承担全校公共体育教学任务,在43人的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14人,讲师15人。体育设施包括有5个田径场(含5个足球场)26个篮球场、28个排球场、12个网球场、2个体育馆及众多的乒乓球室、健身房、健美操房、武术室等室内教学场地,共计164079平方米。宽敞的活动场地、良好的设施器材为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进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体育教研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指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终身受益的体育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髙素质人才为目标,不断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培养髙素质人才的需要。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构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提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群体相结合、竞技与健身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学生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高水平运动队项目有:田径、武术、男子篮球和女子排球四只队伍。现设有西北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所。
  兰州大学继续教育始于1958年,1991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01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试点网络教育,同年成立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网络教育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合并,成立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既是办学实体,也是兰州大学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学校普通全日制以外的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业余、函授)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本、专科学历教育,承担各种非学历培训工作。
  学院将秉承兰州大学“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弘扬兰大精神,强化开放意识,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实用性专业人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州大学新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