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ab|=-ab 则a、b?

当前位置: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一定大于a-bB.若-ab<0,则a、b异号C.若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一定大于a-bB.若-ab<0,则a、b异号C.若a=b,则a3=b3D.若a≠b,则a2一定不等于b2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当b是负数时,a+b<a-b,故本选项错误;B、∵-ab<0,∴ab>0,∴a b同号,故本选项错误;C、不论a b为何值,a3永远等于b3,故本选项正确;D、如a=2,b=-2,则a2=b2=4,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一定大于a-bB.若-ab<0,则a、b异号C.若a..”主要考查你对&&有理数加法,有理数乘法,有理数的乘方&&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有理数加法有理数乘法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加法: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 :a+b=b+a;(2)加法的结合律:( a+b ) +c = a + (b +c)。几个有理数相加常用方法:①.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的加数相加,再把异号的加数相加;②.应用运算律把可以凑整的加数相加;③.运用运算律把互为相反数的加数相加。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①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②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③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④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注意事项: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的加法大有不同,小学的加法不涉及到符号的问题,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总是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确定结果的符号;二是求结果的绝对值。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0,从而确定用那一条法则。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先符号,后绝对值”,熟练以后就不会出错了。多个有理数的加法,可以从左向右计算,也可以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计算,但是在下笔前一定要思考好,哪一个要用定律哪一个要从左往右计算。记忆要点:同号相加不变,异号相加变减。欲问符号怎么定,绝对值大号选。有理数乘法定义:求两个有理数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的法则:(1)同号两数相乘,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乘;(2)异号两数相乘,取负号,并把绝对值相乘;(3)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c=a(bc);(3)分配律:a(b+c)=ab+ac。 记住乘法符号法则: 1.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相反,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 2.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数为0,积就是0。 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3.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有理数乘法的注意:1.乘法是指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引入负数后,乘法的意义没有改变;2.有理数乘法与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一样:确定符号、确定绝对值;3.掌握乘法法则的关键是会确定积的符号:“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切勿与有理数加法的符号法则混淆。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2、73也可以看做是乘方运算的结果,这时它们表示数,分别读作“2的2次幂”、“7的3次幂”,其中2、7叫做底数,6、3叫做指数。①习惯上把22叫做2的平方,把23叫做2的立方;②当地鼠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其右上角写指数,指数要写得小些。乘方的性质:乘方是乘法的特例,其性质如下:(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3)0的任何(除0以外)次幂都是0; (4)a2是一个非负数,即a2≥0。有理数乘方法则:①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例如:(-2)3=-8,(-2)2=4②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例如:22=4,23=8,03=0点拨:①0的次幂没意义;②任何有理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③由于乘方是乘法的特例,因此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可以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完成;④负数的乘方与乘方的相反数不同。乘方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一定大于a-bB.若-ab<0,则a、b异号C.若a..”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40031359386222674126899126890537042数轴上有表示x的点A和表示-1的B,若AB=2,则x为多少?_百度知道
数轴上有表示x的点A和表示-1的B,若AB=2,则x为多少?
答案上写的是-3或1
提问者采纳
AB=|B-A|1)|B-A|=B-A=2
X=-32)|B-A|=A-B=2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数轴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参考资料: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若/ab/=-ab,则a,b
若/ab/=-ab,则a,b
A,一定异号& B,一定同号& C,异号或至少有一个为零& D,至少有一个为零
&&&&&&&&&&&&&&&&&& (1)选什么?
&&&&&&&&&&&&&&&&&&& (2)为什么?
&&&&&&&&&&&&&&&&&&&&& (3)ab同号异号是什么意思?
&&&&&&&&&&&&&&&&&&&&&&&&&&&&&&&&&&& 请解释清楚明白,易懂。
&&&&&&&&&&&&&&&&&&&&&&&&&&&&&&&&&&&&&& 谢谢了。
有绝对值的性质知|ab|≥0,又因为|ab|=-ab,所以-ab≥0
由于负负得正得ab≤0,∴ab异号或a=0或b=0.
故选C。
至于同号和异号,用本题来举例就可以。
同号:两个数都大于0或两个数都小于0.设a=1,b=2,代入得|1×2|=-1×2,矛盾!
又或者设a=-1,b=-2,代入的|-1×(-2)|=-(-1)×(-2)=-2,也矛盾!
异号:两个数中一个数大于0,另一个数小于0或两个数一个数小于0,另一个数大于0.
设a=1,b=-2,代入即得等式成立;或a=-1,b=-2也成立。
至于0就不考虑符号。
&
&
其他回答 (2)
选C
/ab/=-ab& ,说明ab为负数或零
ab同号的意思就是它们的正负性相同
那异号什么意思?
就是正负号不一样的意思
可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异号的意思是正负性不同的意思
比如ab=-5,那么a、b之中必有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选C
同号为两个都是正数或两个都是负数
,异数是一个为正一个为负
/ab/=-ab则-ab大于或等于0,所以ab小于或等于0根据同号为正异号为负所以选c
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当前位置:
>>>△ABC中,BC=a,AC=b,AB=c.若∠C=90°,如图1,根据勾股定理,则a2..
△ABC中,BC=a,AC=b,AB=c.若∠C=90°,如图1,根据勾股定理,则a2+b2=c2.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如图2和图3,请你类比勾股定理,试猜想a2+b2与c2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解:若△ABC是锐角三角形,则有a2+b2>c2 若△ABC是钝角三角形,∠C为钝角,则有a2+b2<c2. 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 证明:过点A作AD⊥BC,垂足为D,设CD为x,则有BD=a﹣x 根据勾股定理,得b2﹣x2=AD2=c2﹣(a﹣x)2即b2﹣x2=c2﹣a2+2ax﹣x2.∴a2+b2=c2+2ax∵a>0,x>0,∴2ax>0.∴a2+b2>c2.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 证明:过B作BD⊥AC,交AC的延长线于D. 设CD为x,则有BD2=a2﹣x2 根据勾股定理,得(b+x)2+a2﹣x2=c2.即a2+b2+2bx=c2.∵b>0,x>0,∴2bx>0,∴a2+b2<c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ABC中,BC=a,AC=b,AB=c.若∠C=90°,如图1,根据勾股定理,则a2..”主要考查你对&&勾股定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勾”,“股”)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即“弦”)边长的平方。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应用于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线段求值问题。定理作用⑴勾股定理是联系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两个对象——数与形的第一定理。⑵勾股定理导致不可通约量的发现,从而深刻揭示了数与量的区别,即所谓“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第一次数学危机。⑶勾股定理开始把数学由计算与测量的技术转变为证明与推理的科学。⑷勾股定理中的公式是第一个不定方程,也是最早得出完整解答的不定方程,它一方面引导到各式各样的不定方程,包括著名的费尔马大定理,另一方面也为不定方程的解题程序树立了一个范式。勾股定理的应用:数学从勾股定理出发开平方、开立方、求圆周率等,运用勾股定理数学家还发现了无理数。勾股定理在几何学中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较早的应用案例有《九章算术》中的一题:“今有池,芳一丈,薛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薛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几何?答曰:"一十二尺"。生活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较广泛,举例说明如下:1、挑选投影设备时需要选择最佳的投影屏幕尺寸。以教室为例,最佳的屏幕尺寸主要取决于使用空间的面积,从而计划好学生座位的多少和位置的安排。选购的关键则是选择适合学生的屏幕而不是选择适合投影机的屏幕,也就是说要把学生的视觉感受放在第一位。一般来说在选购时可参照三点:第一,屏幕高度大约等于从屏幕到学生最后一排座位的距离的1/6;第二,屏幕到第一排座位的距离应大于2倍屏幕的高度;第三,屏幕底部应离观众席所在地面最少122厘米。屏幕的尺寸是以其对角线的大小来定义的。一般视频图像的宽高比为4:3,教育幕为正方形。如一个72英寸的屏幕,根据勾股定理,很快就能得出屏幕的宽为1.5m,高为1.1m。2、2005年珠峰高度复测行动。测量珠峰的一种方法是传统的经典测量方法,就是把高程引到珠峰脚下,当精确高程传递至珠峰脚下的6个峰顶交会测量点时,通过在峰顶竖立的测量觇标,运用“勾股定理”的基本原理测定珠峰高程,配合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式,获得的数据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改正计算,最终得到珠峰高程的有效数据。通俗来说,就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在珠峰脚下选定较容易的、能够架设水准仪器的测量点,先把这些点的精确高程确定下来;第二步,在珠峰峰顶架起觇标,运用三角几何学中“勾股定理”的基本原理,推算出珠峰峰顶相对于这几个点的高程差;第三步,获得的高程数据要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的改正计算,最终确定珠峰高程测量的有效数据。
发现相似题
与“△ABC中,BC=a,AC=b,AB=c.若∠C=90°,如图1,根据勾股定理,则a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7754912620310859300681240620196745若实数a,b满足a²+ab+b²=0,则a/b=?
若实数a,b满足a²+ab+b²=0,则a/b=?
如题,要有过程
解:a^2+ab+b^2=0。若a=0,则b也=0,无意义,故ab≠0两边同除ab得a/b+1+b/a=0设a/b=x则x+1/x+1=0x^2+x+1=0有两个解x=(±√5-1)/2。即a/b=(±√5-1)/2。
x^2+x+1=0△不是小于0了吗
哦,我刚才误以为是x^2+x-1=0。
解:a^2+ab+b^2=0
变形:(a+b/2)^2+3b^2/4=0
所以a+b/2=0,b=0
得a=0,b=0,分母不能为0,故a/b无意义。
提问者 的感言:谢啦,真好!~
其他回答 (1)
除以B的平方换元,求解方程
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2 c2 b2 ab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