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三年级数学日记记70~80字

优秀数学日记展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一天,爸爸即兴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这样的&爸爸、妈妈和我今年的年龄和是77岁,妈妈比爸爸大一岁,我今年8岁,问8年前爸爸妈妈各多少岁?&
我心算了一下后,告诉爸爸&妈妈8年前27岁,爸爸8年前26岁。&
&&&怎么算的?&&爸爸问。我说&3&8=24,8年前你和妈妈的年龄和是77-24=53岁,因为年龄差是1岁,53-1=52,52&2=26岁,26+1=27岁。&
爸爸又问:&明明先算出的是我,为什么把妈妈放在前面说,把我放后面?&
&呃&&&我迟疑了一会说:&因为我最喜欢妈妈嘛。&
&什么!难道你最喜欢的不是我?!&爸爸&咆哮&道,随即又追上来咯吱我。
于是,家里又开始了一场&龙虎斗&。
身份证号码之谜
一天,爸爸的身份证掉在了地上,我捡起来一看,上面除了爸爸的大头照片,还有一串密密麻麻的数字。我好奇地问爸爸:&这串数字是干什么的?&爸爸回答到:&那是我的身份证号码。是用来确认爸爸的身份的,比如我的号码是0403代表着我的住址是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从台路甲31号2号楼1单元1号,是我的出生日期,091代表着男,3是我的辨识号码,如果有前面信息完全一样的另一个王冬,就要靠这个号码来辨别了。&
我觉得很有趣,又问:&那我的身份证号码是什么呢?&&爸爸说&:你还小,还没有身份证,不过你一出生,就有了身份证号码,那就是403和爸爸一样,是咱们家的住址,是你的生日,122代表你是女孩,6也是你的辨识号码呀.&
这时,妈妈走过来:&你们在说什么呢?&&我吓了一跳,急忙说:&保密!&妈妈&哼!&了一声,去厨房做饭了。
省得真不少
今天,我问妈妈:&听说,北京市今年地铁和公交都减价,那爸爸今年上班的交通费可以省多少钱呢?&
妈妈眨了眨眼睛,一脸神秘的对我说:&以每年365天为标准,需要减去108个周末和12个假日,就是爸爸需要上班的日子,爸爸每天出门先坐510路车到地铁站口,坐上地铁到西直门后,还要再坐一次618路公交车才能到办公大楼。以前公交车票是1元一次,地铁是3元每次,如今公交一卡通每次上公交车刷4毛钱,坐地铁只需刷2元钱了,你帮我算算,爸爸一年下来可以省多少钱呢?&
我急忙拿出纸和笔,边想边算:&一年的工作日是365-108-12=245天,以前每天需要花(1&2+3)&2=10&元,一年需要花10&245=2450元。如今每天只需花(0.4&2+2)&2=5.6&元,&一年只需要花5.6&245=1372元。一年可以省下来78元。
我大声说:&妈妈,我算出来了,能省1078元!可真不少呀!&
妈妈高兴地说:&你算得真快,数学水平提高了不少嘛!&
&原来你是想让我做数学题呀!&我说。
我们都笑了。
郁闷的妈妈
一天,&爸爸给我和妈妈出了一道题:爷爷家和姥姥家相距1000米,妈妈在姥姥家,爸爸在爷爷家。现在爸爸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向姥姥家走去,妈妈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向爷爷家走去,我和爸爸同时从爷爷家出发,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向妈妈跑去。当我遇见妈妈后就从妈妈那儿掉头向爸爸跑去,遇见爸爸后又以原来的速度向妈妈跑去&&&直到妈妈和爸爸相遇时,我才停下。问我一共跑了多少米?
我和妈妈都埋头算了起来,一会儿,我高兴得叫了起来,&我做出来了,我做出来了。&妈妈看我比她还先做出来,不服气地说:&讲讲算法,说不定你还做错了呢。&
&行,说就说。&我也不甘示弱地说,&先把我省略掉,你们俩人每分共行100米,一共行10分钟,那我也行了10分钟,10&10=1000米,我一共行了1000米。&
爸爸不住地点头,妈妈却说:&我连王欣然都不如,我太郁闷了。&我和爸爸都笑了起来。&
过年了,我们的小区里挂上了红红的大灯笼。我要算一算小区里有多少盏灯笼?
正门口的灯笼分成四列,每列15盏,一共有15&4=60(盏)。小区有两条小路,左边的小路每边挂20盏灯笼,两边共挂20&2=40(盏);右边的小路每个电杆每边挂15盏,两边共挂15&2=30(盏),小区一共挂60+40+30=130(盏)灯笼。每个灯笼每小时用0.04(度)电,130盏灯笼1小时用150&0.04=5(度)电,每度电0.45元,4度电一共用5&0.45=2.3元。1小时小区的灯笼共花费2.3元,可真不便宜啊!
日是我的9岁生日,今天我要算一算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多少天。
日&&日:&365天
日&&日:&366天
日&&日:&365天
日&&日:&365天
日&&日:&365天
日&&日:&366天
日&&日:&365天
日&&日:&365天
日&&日:&365天
日&&日:&&10天
365&7+366&2+10==3297天
不知不觉,我来到世界上已经3297天啦!看到过3297次的日出,3297次的日落,真是幸福啊!
电影院好挣钱啊!
大年初一,我和同学一块到工人剧院看电影,进入电影院小厅,里面座无虚席。
今天我要算一算电影院一天最多能挣多少钱?
首先要算一下工人剧院一天共演几场,一场电影约需1小时30分钟,中间休息15分钟,每天早上9点第一场开始,最后一场的开始时间是21点15分。21时15分-9时=12小时15分钟。
12小时15分钟=735分钟&&&&1小时45分钟=105分钟
735分钟&105分钟=7(场)&&7+1=8场
电影院的座位数:
中间4个座位,两边各2个座位即4+2&2=8(个)
每行8个座位,20行共计20&8=160个座位
每张电影票10元。
工人剧院每天的收入为:160元&10&8=12800元
工人剧院如果每天场场爆满的话,收入真是个不小的数字啊!
数学王国漫游记&
亮亮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男孩。但是,他不喜欢学数学,还特别的粗心,常常搞笑话,大家都叫他&小马虎&。有一天,亮亮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长的非常漂亮,黑色的秀发上扎着一朵红色的蝴蝶结,穿着粉色的连衣裙。亮亮上前一问才知道,小女孩是数学王国的小公主,叫茜茜。从此,亮亮就遨游在了数学的海洋。
亮亮在小公主茜茜的带领下,来到了数学王国,每一天都过的快快乐乐,数学原来并不像亮亮想象中的枯燥无味,其实很有意思,而且大家都帮助亮亮,不到一个月,亮亮的数学就提高了许多。
这一天,茜茜急匆匆地找到亮亮,说:&哎呀,你怎么还不去呢?&
&干什么去呀?&这把亮亮弄的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去办居民身份证。父王说凡是没有身份证的人一律赶出王国。&茜茜解释。
亮亮一听,吓了一大跳。于是急忙和茜茜去办居民身份证。
到了办证件的城管部,一位老爷爷抽出了一张带有数字的卡片,卡片上写着一大串数字,亮亮仔细一看是:312015。
&咦?这是什么?&亮亮问。
不等老爷爷回答,茜茜抢着说:&亮亮,这是身份证号。你别小看它一串数字,它里面的学问可多了。&亮亮一边听一边仔细地研究那串数字,&哦,我明白了。是我的出生年月,不过别的我就不知道了。&
茜茜和老爷爷哈哈大笑,这把亮亮笑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我说的不对吧?&
这时,老爷爷止住笑说:&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身份证的前六位是地址码,比如代表河北,因为河北在全国国民生产总值排13位,04代表邯郸,03代表丛台区。&刚说到这,亮亮就迫不及待地喊:&老爷爷,您可真厉害。连我老家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您都知道呀!&
老爷爷继续往下说:&第七位到14位是生日期码,接下来的第十五到第十七位是顺序码,也就是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其中单数代表男性,双数代表女性。&
&那最后一位呢?&亮亮问。&
&最后一位是校验码。只要把身份证号上的所有数字分别乘以2-1-6-3-7-9-10-5-8-2,然后将、7位数字的和相加再除以11,余数是几,就应是相应的数字,否则,就是假身份证。&老爷爷耐心地解释。
&噢,我明白了,身份证就是对一个人的居住地、出生年月、性别的证明!&亮亮挠了挠头,咧开嘴笑了。
&对!再贴上你的照片就可以了。&茜茜说。
&那我们还是快去照相馆吧。&说完,亮亮拉着茜茜向照相馆跑去。
&&&&&&&&&&&&&&&&&&&&&&&&&&&
寒假里,妈妈带我去邯郸市图书馆。那里有许多书,想每天都去是不现实的,于是,妈妈带我办了少儿图书证。这样,我就可以经常去借书、看书了。办借书证的时候,妈妈笑着对我说:&露露,这下我们可以省不少钱呢!&为什么能省下不少钱呢?我脑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回到家,我问妈妈为什么这么说,妈妈请我算一笔帐:&办借书证一年只收取5元的图书磨损费,而你平均每月借5本书,一年能看多少本书?5元钱和这个数字比哪个大呢?&听妈妈一说,我明白了:5元&(12月&5本)﹦0.08元,也就是说,如果我一年借60本书的话,那一本书只花8分钱。而在书店60本书每本按15元计算(60本&15元﹦900元)还需要900元呢!8分钱和900元比起来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看来我以后得时刻做个有心人呀!
&&1&变&6&的故事
&1&就是&1&,&6&就是&6&,&1&变&6&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讲来。
过年了,家家都要买年货,我家当然也不例外。大年二十六的下午,我和父母一起去&北国&给出外公、外婆买年货。外公喜欢喝洒,于是,爸爸给外公买了一箱****酒,一箱6瓶,一瓶36元,一共216元。这时,仿佛员阿姨告诉我们,商场正在做促销,单张小票只要满38元就可以转一次有奖大转盘,对应商品归其所有。突然,我脑筋一转:216元>38元,也就是说只能转一次转盘,但是,如果我要把36元&变成&38元呢,换句话说,就是再买6件2元的商品,然后分6次付款的话岂不是就可以转6次了。于是,我就挑选了6件2元左右的小商品,并分开付款。&1&变&6&,怎么样,我太聪明了吧!正巧,售货员阿姨有3张38元以上小票给了我,这样一来,我就有9次机会了。最后,我捧着一大堆的礼品,开心极了。
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呀!
今天早上,我感到身上没劲,就让爷爷帮我量了一下血压。高压是85,低压是50,把爷爷吓了一跳,赶紧让妈妈给马大夫打电话。马大夫给妈妈讲了儿童的血压计算公式:高压=年龄数*60+20,低压=(年龄数*6+20)*2/3,儿童的标准血压是高压为80,低压为50。
我计算了一下,我是10岁,高压数为10*6+20=80,低压数为(10*6+20)*2/3=53,高压和低压值都差不多,所以我的血压值属于正常,我们全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今天是寒假正式放假的第一天,在做假期作业之前,我又看了一遍我的期末试卷。数学题错的非常冤枉,都是不认真造成的。其中一道题是这样的:50粒黄豆重20克,1亿粒黄豆大约重多少?&
&&A.40吨&&&B.100吨&&&C.4吨&&&&D.1000千克&
&&&&这是一道重量单位的换算问题。当时我选择了C.看到这个答案,我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答案呢?原来在计算过程中我少数了一个零,重量单位的换算公式也没有完全掌握。所以我把重量单位的换算公式重新整理并背了一遍。&
&&&1吨=1000千克&&&&&&&&&&&1千克=1公斤=2市斤&&
&&&1市斤=500克&&&&&&&&&&&&1千克=1000克&
把换算公式学会了,再做这道题就简单多了。&
&&&1、因为50粒黄豆=20克,所以100粒黄豆=40克。&
&&&2、因为1亿里有100万个100,所以1亿粒黄豆=100万个100粒黄豆。那么1亿粒黄豆大约重100&'&0000&&&40=4000&'&0000克。&
&&3、4000&'&0000克=40000千克=40吨。&
&为了加深印象,妈妈又给我出了一道题。过年了妈妈单位发苹果,1斤苹果大约称两个。共有职工208人,每人发一箱,每箱大约装苹果100个,妈妈单位共发给职工苹果多少?&
&&A.52吨&&&B.5.2吨&&&C.52&'&0000克&&&D.520千克&
我选择了&B&,我是这样计算的:&
&&&1、因为2个苹果=1斤=500克,所以1个苹果=250克。&
&&&2、职工共有苹果的个数208&&&100=20800(个)&
&&3、职工共有苹果重量20800&&&250=520&'&0000克&
&&4、520&'&0000克=5200千克=5.2吨&
通过这道题,我明白了在学习上要一丝不苟,数学公式不仅要背会,而且能灵活运用,验算纸也要和试卷一样认真工整,才能保证少出错,不出错。
今天,奶奶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小本,我问奶奶:&那是什么本?&奶奶说这是我们全家户口本,上面有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和你的身份证号。我迫不及待的翻到我的那一页,突然看见一个&公民身份证件编号&292716。我非常奇怪,这么长的编号代表什么呢?问奶奶,她也不知道。晚上回家妈妈帮我查了资料终于弄明白了:1-3位表示省区,4-6表示地区,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15-16位是当地派出所编号,17位表示性别,男性为1,女性为2,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由此可知我是河北省邯郸地区日出生的光明桥派出所的男性居民。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角,它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的物体除了圆形和椭圆形状之外,其它的物体几乎都有角。
&&&&小于90度的是锐角,90度的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是钝角,180度的是平角,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是优角,360度的角是周角。
书本、练习本、箱子、盒子上的角是直角。
人们的手做&V&字时的角大概是小于70度的锐角。
新的鞋盒子展开时的角是钝角。
一张报纸折起来又展开放平时的角是平角。
钟表转一圈时的角是周角。
只要你去认真地找,就一定会找着不同度数的角。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再加上1/4天,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但是历法上的年为了好记和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用了完整的天数,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平年2月28,闰年2月29,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一闰。&
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温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割的全部,所以人们从古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的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也就是现在的春夏秋冬为一年。
今天是新年,我去超市买了一大堆好吃的东西。我发现,每种商品上都有一个古怪的条形码,上面有好多粗细不同的黑线条,下面还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这些都代表什么呢?这些疑惑一直在我心里,令我百思不解。
结帐的时候,阿姨用识别器往条形码上一扫,商品的价格就自动显现在电脑屏幕上了,太神奇了!
买完了东西,我高高兴兴地回家,可是心里的谜团总是解不开,这让我感到很难受。我查了查资料,才明白: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是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是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了特定的信息,可以通过特定的设备读取,然后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接下来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了。
条形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A.输入速度快:与键盘输入相比,条形码输入的速度是键盘输入的5倍,并且能实现&即时数据输入&。
&&&&&&&&B.可靠性高:键盘输入数据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出错率为万分之一,而采用条形码技术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C.采集信息量大:利用传统的一维条形码一次可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维条形码更可以携带数千个字符的信息,并有一定的自动纠错能力。&
&&&&&&&&D.灵活实用:条形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识别设备组成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以和其他控制设备联接起来实现自动化管理。&
&&&&&&&&另外,条形码标签易于制作,对设备和材料没有特殊要求,识别设备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训,且设备也相对便宜。
哇!条形码真是太奇妙了!怪不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这么广泛呢!
过年之前,爸爸带我回了一趟老家。
我非常想看看奶奶什么样,恨不得飞回老家。
在车上,我不停地问爸爸:&快到了吗?还有多少米?&爸爸不回答我的话,他总是说:&快到了,你等着吧!&最后,我急了,大声喊到:&到底还有多少米?&爸爸连忙说:&还有5里地&。天啊!5里地等于2500米&,25000分米,&250000厘米&,&2500000毫米&&&过了一会儿,我又问爸爸:&老爸,还有多少米呢?&&还有3里地。&爸爸懒洋洋地答道,我们有走了2里地,也就是1000米&,10000分米&&还有&1500米&就可以到家了!
&&&&我们终于回到了家,天上的月亮欢迎我们的归来。
森林泰山过大年
鞭炮声声辞旧岁,森林泰山从树枝间的缝隙里看烟花,好美啊!他不禁惊叹起来。泰山想放礼花庆祝自己的饭店开张,便来到集市上,买烟花。他看到瀑布烟花100元一个,满天星50元一个,流星锤43元一个,大红伞30元一个。泰山想买大红伞10个,流星锤15个,满天星5个,瀑布烟花30个,泰山算了一下,一共要4195元呢!原来那么热闹的星空,要耗费人们很多钱啊!泰山可付不了这么多,他的钱只够买了三个瀑布烟花,可他想尽量多买一些,该怎么买呢?他想:大红伞最便宜,才30元一个,把买三个瀑布烟花的300元用来买大红伞,可以买10个呢!还是买大红伞最合算!
接下来泰山的饭店里又会发生些什么呢?请看《森林泰山写请柬》。
森林泰山写请柬
森林泰山开了一家饭店,他请猩猩们来吃饭。听说人类是发请柬来表示礼貌,他也想给猩猩们发请柬。泰山可是很有创意的哟!什么都要比别人新颖。他想:要是往请柬上贴上贴纸该有多漂亮啊!泰山往每一份请柬上都贴了一份贴纸,他贴着贴着,便数不清自己有多少张贴纸了。他认真地想了一下:每份请柬贴12枚少15枚,每份贴10枚多11枚,我写了多少份请柬,贴了多少张贴纸?哈哈,泰山算出来了,(11+15)&(12-10)=13(份),他写了13份请柬。13&10+15=141(枚),他贴了141枚贴纸。
泰山让鸟儿们把信送出去了,信平安送到了吗?朋友们会来参加他的聚会吗?请看《森林泰山分饭碗》。
森林泰山分饭碗
猩猩们收到请柬后,高兴得连蹦带跳地来了,大家一路跑一路嚷嚷:森林泰山要请客了,森林泰山要请客了!这么多猩猩一起来,可把泰山难住了,他想:这次来了多少只猩猩呢?你能帮我算算吗?
帮泰山,我当然乐意了!
泰山说:&平均每人一碗汤,两人一盒土豆泥,三人一盘饭后甜点,共用66只碗。&哟嗬,这题可真复杂的,不过还是难不倒我:
1+2+3=6(人)&6+3+2=11(碗)&66&11=6&&6&6=36(只)
哇!来了这么多只猩猩啊!36只呢!
泰山让猩猩们吃上了一顿丰盛的美餐,他们太感谢泰山了,也舍不得离开他,所以泰山不得不把大家安排到酒店最豪华的客房里,让大家美美地睡上一觉。可是分房间又是一个大难题,泰山该怎样解决呢?请看《森林泰山分房间》。
森林泰山分房间
森林泰山要分房间,他好好地算了算:他现在有9间四人间,有7间五人间,让猩猩们住几人间正好够住呢?当然是住四人间了,4&9=36,正好够住;5&7=35,还少一个床位。可是有一些猩猩非要住进5人间,泰山只好统计了一下,要住五人间的猩猩有15人,太好了,是5的倍数,给猩猩开3间五人间就够了,其余21只猩猩怎么才到四人间里呢?21&4=5&&1,总是有一只猩猩要孤零零地自己住一间,这谁能愿意啊!干脆,再动员5只猩猩去住五人间,变成4个五人间,4个四人间。
泰山终于把大家都安顿好了,他自己也累得倒头便睡。第二天又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请看下集《森林泰山摘果子》。
森林泰山摘果子
第二天,大家睡醒了,精神百倍地要求泰山带着他们出去摘果子。泰山无可奈何,只好带他们去了,谁让他是他们的首领呢!
大家来到一片红通通的果林,上面挂满了鲜红的小野果,小野果长得熟透了,都快发黑了。猩猩们看见后馋得都快流口水了,他们辛辛苦苦摘了一大筐,放在旁边,又去摘第二筐。摘完第二筐,大家准备分着吃的时候,吃惊地发现:咦?第一筐怎么只剩下一个果子了呢?猩猩们四下寻找,发现在树荫下有三只猩猩在呼呼大睡。猩猩们说:&酒后吐真言,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们把三只猩猩叫醒,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一只猩猩说:&我吃了总数的一半多3个&,第二只猩猩说:&我吃了剩下的一半多2个&,第三只猩猩说:&我吃了再剩下的一半多10个&。猩猩们听了很生气,要罚他们去摘他们吃掉的相同数目的果子,可是,他们到底吃了多少个呢?谁也不知道,只好把他们的大首领泰山请来算一算喽!
泰山说:&这道题啊,简单,用倒推法算就行了。
用(10+1)&2=22(个),算出来剩下的一半,再用(22+2)&2=48(个),算出来总数的一半,再用(48+3)&2=102(个),算出总数是102个!
&好啊,你们吃了102个,怪不得都醉了呢!快点起来摘果子去,什么时候摘够102个什么时候回来!&
大家快乐地进餐,那三只猩猩蔫头耷脑地去摘果子了。
快乐的野餐结束了,大家要挥手告别了,有的猩猩都快哭了,泰山怎样才能使他们分开呢?请看下集《森林泰山说再见》。
森林泰山说再见
欢乐的时光结束了,接下来是猩猩最难过的告别仪式。泰山让大家依次和其它猩猩握手告别,握了多少次呢?猩猩们说不清,都觉得手腕都酸痛了。大家请泰山算一算,大家一共握了多少次手,泰山这个机灵鬼眼珠子咕噜一转,想出了绝妙的好主意:对了,第一个要和其余33人握手(那三个倒霉鬼还在那儿摘果子呢),第二个人要和32人握手,所以要用33+32+31+&&+2+1,可以用等差数列来求和,(首项+末项)&项数&2,即(33+1)&33&2=561,大家一共握了561次手,怪不得手腕酸痛呢!
泰山在最后的时刻又给我们露了一手,多么聪明、可爱的泰山啊!
没准泰山以后还能和我们相见呢!
泰山也办身份证
泰山听说人类都有身份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他想:我们也要学习人类的先进经验,我也赶紧去办一个身份证吧!
泰山坐上了一艘大船,又坐了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又步行了一段路,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来到了邯郸市。他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工作人员把写好一长串号码的身份证给了他。泰山很奇怪,问:这么多数字都是什么意思呢?工作人员告诉他:前六位130403是地区代码,13是河北省,04是邯郸市,03是丛台区,中间的八位是生日,泰山生于日,所以中间八位是,第十五、十六位是所在的派出所的编码,第十七位表示性别,男性是1,3,5,7,9,女性是0,2,4,6,8,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泰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可真高兴啊!他决定回到森林里也开一家派出所,按照人类的身份证编码规则给动物们也编上号码,让动物们也拥有自己的身份证。
【字体: 】 【】 【】 【】
上一篇:[ 05-04 ]
下一篇:[ 05-04 ]
&&|&&&&|&&&&|&&&&|&&
罗村实验小学招生热线:88&&&&&&
粤ICP备号&&&&&&&&&&网站公安备案编号 9快乐的星期天英语日记只要一篇,要用过去时态,不要太长,只要70到80字之间,不要写过生日的日记._百度作业帮
快乐的星期天英语日记只要一篇,要用过去时态,不要太长,只要70到80字之间,不要写过生日的日记.
你已经过了很多个星期天了吧?几十个字的日记你还要别人帮你写,你配做人吗?你的脑子是装尿用的?数学日记~_百度知道
帮我写两篇数学日记~先说明数学日记是里面还有数字~并不是写 解答数学题的~ ~ ~ ~ ~ ~ ~ ~ ~ ~ ~ ~ ~ ~ ~
提问者采纳
抓奖有什么好玩的,即可知道高占底面半径的3&#47,我想了想,粗蜡烛点完需2小时,不会做了吧,11111&#47,这题就是难:“这是24个麻将,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有粗细不同的两枝蜡烛,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 看到这个题目:如高粗蜡烛长为1。”那人噔大眼睛说? 解题思路,我犯糊涂了,嘲笑我说:停电时间为2&#47,那么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钱,这个分数就越大,将这样的两枝求用过的蜡烛同时点燃2月10日 星期三 晴
利用除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今天阳光明媚,看来你还是低水平,而高却不知道,连忙说?”听了妈妈的话。”我急切地问,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111&gt,那必须抓得那12个麻将必须都标5;。但万一抓得那些麻将标的数是10或有的总和是相同的:“什么呀 。”我厌烦地说旁边的人一听。”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听了我的话,这可以抓10次,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你看,为了证明我是高水平的人我又做了起来;11111。 尽管。”我扣了妈妈的话生气极了。算出高后;2,一个数如果小于另一个数,发现两枝蜡烛所剩的长度一样,12个10。 1—1&#47:“哼,那么也就是1111&#47,第3次抓3个5……第12次抓12个5至少得花去6元钱。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有次停电,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细蜡烛点完需1小时。“哼,可求出底面积? 分析,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燃烧的速度分别为,我抓紧到街上找那算帐,连这道题都不会做,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好了,同理。”我惊讶地说道,我高兴极了;3小时,麻将下写着12个5,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111÷11111&#47,一定是两个最接近的,继续做了下去,粗蜡烛就是细蜡烛的2倍,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我用1111&#47,切掉一个圆柱:“哟!”妈妈笑了。我想;2X=2—2X分析已知细蜡烛占粗蜡烛的1&#47.14÷4×2+628×3:2,不一会儿,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说完,所以不能直接相乘:比较1111&#47,那么你便可得50元大奖,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原来是抓奖游戏,我在《小学生双色课课通》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抓奖虽不好玩,但那份大奖我还是没有拿到,两个数乘积最大的是多少,我可来劲了,可吸引人了。不用说,同分子 分数,从兜里掏出5元钱给了店主:只告诉一个底面积;111×11111。”我听了也没多卷起了袖子;&#47,我也得试试,我在大街上闲逛,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是真分数,可将比转化成一个数占已知数的几分之几,每次只可抓12个麻将,但有重奖。 -- 2月18日星期三晴 今天下午。 回到家之后,我立刻生气起来,想,细蜡烛之长是粗蜡烛之长的2倍。“当然了”妈妈说道,看了看题目,我做了出来,终于把问题弄清了: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圆锥方面的题相结合的应用题,还不禁愣了一下“还有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我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问停电多长时间。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你多高啊:1—1/11111&#47,于是我又把这个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可以根据一个条件求出,还说高水平哩,商一定大于1: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14 -- 2月14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列算式是628×6-628×3。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111&lt。但是我并没灰心,也就是第一根燃烧多少时。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不就是简单的比较分数大小吗;111÷11111&#47。 最后经过一番考虑,我来了兴趣。 解,分母越小;1111,我便问店主怎么抓法;2;2(2)2÷1=2要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那么式子就是,“这么诱人的的奖品,由于这些数太大,我还以为有多难题来。”说完我又讽刺起妈妈来,最好的情况就是第1次抓到1个5,不跟你闹了。解完之后,题中告诉了底面半径,让你组成两个数,那就是用除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是什么呀。利用这个规律,来电时,一个数如果大于另一个数。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那就算高水平了,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然后根据“V=SH÷3”算出圆锥的体积,突然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人围在一起,说什么,可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111,第2次抓2个5,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了;2X=2—2X X=2&#47,自夸道;1111,抓60分,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大声笑道,假设有8个1,如果12个麻将标的数总和为60,求停电多少小时,所以1111&#47。 2月12日 星期五晴
今天。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50元钱,感觉有点不对劲。一听这话,这怎么求啊。解出1111&#47,说?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gt。 -- 2月16日 星期一晴
题目,好了:“看来:(1)1÷2=1&#47。我跑过去一年;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不过你要能用两种方法解这题,就这题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啊,让我把这题做完,第二种方法出来了;111×1111&#47,要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店主说。顿时,我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我听了妈妈的话又看了看这道题,便找到了一种解法;3 答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0条回答
我的算式是。这时:这道题还真是难啊。求它的体积!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心里比谁都高兴。于是:数学充满了奥秘: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宽。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7:先列出数、5,这道题是这样的,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3,我得到了结果,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并且长。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如,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 我见了: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 最后,结果一模一样。数学日记 1月24日 周二 今天中午!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高,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写着写着: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接着我们开始排除。这可怎么入手啊到底什么是数学日记: 有一个长方体;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上面公用的棱长。 解出这道题后,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再逐一排除,心想、高都是质数、宽,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11等一类的质数。我先给你贴一个别人的,为374立方厘米,等待着我们去探求,我正在做数学题,我想?你最好说清楚
原来数学可这么学 “整天就知道玩玩玩,懂不懂看看书。”五一黄金周,正当我玩的开心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美女的声音传过来。不看就知道,是我的妈妈再教训我。“妈妈,我作业早做好了。”我嘟着嘴还了一句。“那我来考考你,你要是做对了,我就奖励你玩一天。”哎,妈妈又要检查我的学习情况了。我时常提醒妈妈不叫动气,否则影响美容的。 妈妈出题了:“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9厘米和4厘米。你算算,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我一听太简单了,真有点不想做,但一想到玩一天,做就做想嘛。我知道这道题的焦点在结论的多样性中,这个嘛我的数学老师讲过多次了,说这叫新课程。 于是我开始分析:“如果把9厘米的边看作腰,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9*2+4=22厘米。如果我把4厘米的边看做腰的话,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4*2+9=17厘米。”三下五除二,我得意的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笑说:“你想得很好,但你敢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吗?你去把你刚才考虑到的两个三角形搭出来给我看看”。 只要不让我学习,搭个三角形有什么不行的,搭就搭。我喜滋滋的去做三角形了。第一个三角形很快搭好了,我如法炮制,可奇怪的是我摆来摆去,可是任我怎么摆,我总不是不能把腰是4厘米,底边是9厘米的三角形拼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啊?看来我前面分析的第二种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两根4厘米长的小棒和一根9厘米长的小棒,不可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搭着脑袋把自己的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笑说:“学习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要学会对自己的结果负责任,不能想当然。” 妈妈抛下这句话就做家务去了。我很不服气,是不是妈妈给我出了一下特殊的条件,其它情况也不这种可能吗?于是,我继续自己的实验。原来4厘米与4厘米合起来也才8厘米,没9厘米长,当然拼不成,至少要一样长嘛。于是我将另一根换成5厘米,一拼还是不行,换成5.5厘米,行了。5.4呢?我有意缩短了一段,还是行。我似费明白了什么。两根短棒合起来要比9厘米长才行。这是不是真的?于是我又翻开数学书,量了很多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结果发现两边加起来都比另一边大,我还是不相信,自己又画了10多个任意的三角形,量了再加,结果还是一样。我相信了:三角形不管哪两边的和都是大于所对的哪个边的。我开始有点兴奋了,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你误导,这明明不行,你叫我怎么摆得出来?”妈妈及时表扬了我学习数学的方法很科学。 五一节后上学,我把这个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同学们听了,讲完后得意地问大家有无问题,没想到班长大声问:“你的发现很了不起,但我们想知道为什么?”这下可把我难倒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知道了打个电话哈:023-55**2266 它也是公倍数 日 星期一 晚上 雨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巧数木头 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到工地去看一位叔叔。 叔叔正在操场上数木头,木头正好堆成一个三角形。看到我们来,叔叔说:”你们来得正好,快帮我数木头吧!我头都数昏了。” 我一看仔细看看,发现这堆木头排列有个规律:下面的一排总比上一排多一根!这下好办了,把最上面一排的根数加上最下面一排的根数,再将所得的得数乘以木头的总排数,最后除以2,得到的便是木头的总根数。当我把得数说出来时,叔叔和爸爸都满意的笑了。后来我听姐姐说,这堆木头的排列恰好构成了”等差数列”。 数学日记(四)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里,书上有页数,街上有里程数,楼房有层数房号,买菜有重量,重量又有价钱,衣服有码数,日历上有天数,车上有公里数,印刷有钱张数,东西有长度和宽度,计算器上有号码,人有高度,笔有长度,东西有重量,字有笔画数,每年有月数,每月又有多少天,每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有60秒钟。 数字有很多有趣的含义,数学家很认真地研究过,比如圣经数,正值数等等。 数学是多么重要呀!所以我们必须学好数学,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在这个数字的环境里生活,不然买菜都不会算帐呢! 数学日记(五) 罗老师要我们写数学日记,我反复思考,还是写不出来,要么就写成了作文,变成了语文作业,要么就写1、2、3、4、5、6、7、8、9,但这又不是日记,这让我冥思苦想。我把生活中的事反复思考,突然,我想起动物的脚都是双数,比如人是两只脚,猪、牛等都是四只脚,有些昆虫是6只脚,8只脚,甚至是1000只脚。为什么这些数都是双数而不是单数。 我实在想不出这个问题,希望罗老师帮忙。 数学日记(六)——数字的历史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60秒是一分,60分是一小时,24小时是一天,30天是一个月,12个月是一年,100年是一个世纪,10个世纪是一千年,我们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五千年历史也是一秒一秒过去的,所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不能放过每一秒。就象盖房子一样,也是一点点地用砖盖起来的,我们不一点点地把知识积累起来,长大后就成不了有用的人,就象盖房子一样,要先打好基础,不然就盖不了高楼大厦。我们必须抓住每一秒去积累知识,来丰富我们的头脑。中国人民就是这样一代代地努力,才创造了五千年的历史。 数学日记(八) 我实在写不出数学日记,就写一篇数学成语。 一本正经,一了百了,一念之差,一日千里,一穷二白,一心一意,一干二净,一丝一毫,一气呵成,一刀两断,一落千丈,一马当先,一目了然,一事无成,一日三秋,一丝不苟,一季之长,一字千金,一无所知,一衣带水,一言为定,一朝一夕,一张一驰,一夜之秋,一针见血,,三心二意,三思而行,三长两短,三言两语,三番五次,四面楚歌,四分五裂,五湖四海,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七手八脚,七上八下,八面玲珑,八面威风,混为一谈,几次三番,济济一堂,狡兔三窟,接二连三,举一反三,两面三刀。 数学日记(九)——数学诗 我给大家介绍几首数学诗,是在网上查到的。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材四五家,平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徐再思写的。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这是郑板桥写的。 一蓑一笠一渔翁,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是纪晓岚写的。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这是何佩玉写的。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这是徐再思写的。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处。举头红日白云起,四海五湖皆一望。这是唐伯虎写的。 数学日记(二) 好久没写成语了,今天我写一点跟数字有关的成语在这。 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霄云外,千家万户,千军万马,千变万化,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真万确,千难万险,千均一发,千篇一律,千奇百怪,千载难逢,千里迢迢,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秋万代,千丝万缕,千头万绪,万古长青,万古流芳,万劫不复,万马奔腾,万事大吉,万水千山,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象更心,万紫千红,百读不厌,百发百中,百花齐放,百年大计,百折不挠,十万火急,十全十美,十室九空,十年寒窗,六神无主,说一不二,独当一面,独树一帜。 做数学的乐趣 星期天,我请妈妈帮我练习加、减计算,妈妈却说:“今天我们不计算,我来出一道动手做的数学题考考你。”数学题还有动手做的啊? 妈妈很快出好了题:把8枚硬币摆放在桌子上(如图),只能移动1枚,使横排、竖排都是5枚。 在妈妈的提醒下,我从储蓄罐里拿出8枚硬币,摆弄起来。试了好一会儿总是不行,横排本来就只有4枚硬币,肯定不能拿;竖排也不能拿,一拿就会少1枚硬币,这可怎么办呀? 妈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加油啊!”一定要找出办法来!我又继续摆弄硬币。摆着摆着我发现,按照图1的排法,横排和竖排都是5枚就要9枚,现在只有8枚,少了1枚,必须在公共处多1枚……有了,从竖排上移1枚硬币叠放在拐弯处的那枚硬币上,问题就解决了。 妈妈冲我竖起了大拇指。做数学真有趣! 图: admin 于
01:41 PM 发表评论: 揭开茶叶筒的谜日 星期三 晴 近来,我们正... 揭开茶叶筒的谜 日 星期三 晴 近来,我们正在学习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这引起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茶叶筒大多都是圆柱体的,这是为什么?把茶叶筒做成圆柱体,是出自礼貌,还是出自美观?还是……不,不!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下决心揭开这个迷。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人称”诸葛亮”的叔叔。我拿起茶叶筒,正准备泡茶招待他,忽然灵机一动,就问他:” 叔叔,你知道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 叔叔反问我说:” 你先说说,这是为什么啊? ”我不想让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急得我满头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这时,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 你不妨从同样周长的图形,圆形的面积比较大 ”入手,再想想。听了叔叔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明白了这一点,我又联系实际生活,结合画图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这一想法滔滔不绝告诉了叔叔,叔叔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 ”你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动脑筋思考解决。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诸葛亮'。” admin 于
01:40 PM 发表评论: 生活离不开数学日 星期一 晚上 雨 以前,... 生活离不开数学 日 星期一 晚上 雨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1、巧测面积 今天,我缠着哥哥教我学游泳,忙于学习的哥哥拗不过我的纠缠,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给你一把20厘米长的尺子,在5分钟内计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如果你能办到,我就教你学游泳。”“哼!这不是刁难人吗?”我大声的抗议。哥哥笑着说:“没办法,随便你,测不出来就不带你去游泳。” 为了学游泳,我认了。可是用那小小的尺子一点一点的测量着客厅的长,而且要在5分钟内测出面积,真的好难!哥哥在一边幸灾乐祸的说:“小弟啊,五分钟可是很快的呀。” 我心里真是又气又急,这一急可真急出办法了,我想起老师教过我们的步测的方法。于是我就用步测的方法去测量,我沿着客厅的长来回走了三次,分别走了8步、10步、9步,这样平均一下,客厅的长就是9步,我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宽是7步,然后我再用小尺测量了一下自己一步的长度,我也反复测了三次,求出平均值为60厘米。这下我就求出了客厅的长是9×60=540厘米=5.4米,宽为7×60=420厘米=4.2米,现在客厅的长和宽都知道了,那么客厅的面积就是:5.4×4.2=22.68平方米。 我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告诉了哥哥,哥哥很吃惊的看着我说:“小弟,你还真行啊,咱们客厅的面积是24平方米,你算得基本正确,最主要是你能想出这样的方法来,真是了不起!” 1、水 费 二年级 斯琴 今天,我看见了我家的水费发票,从发票上可以看出上期读数是845,本期读数是849,我一算就知道家里上个月用了849-845=4吨水。我还看出每吨水是0.99元,妈妈告诉我0.99元接近一元,那4吨水就是4元,而发票是3.96元,因为我把0.99元看做了1元。 发票下面还有一张收据,上面写着污水处理费、城市附加费、省城市水处理费,一共4.24元。加上上面的3.96元,我家上个月的水费大约8元钱. 3、算法多样化 自从参加“奥数”班以来,妈妈总喜欢出些难题让我做,这不,又出了一道: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没办法,我只好拿了题认真思考起来。我先一步一步计算下去,可是感觉太麻烦。我就想起了老师教我的“配对求和法”。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111+119)+(112+118)+(113+117)+(114+116)+115 =230×4+115 =920+115 =1035 算完后,我又仔细检查了一次,我发现这是一组连续数,又是单个数,所以还能用“中间数乘项数”来计算: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115×9 =1035 我把做好的题给妈妈看,妈妈夸我肯动脑思考,还告诉我这样的数列叫“等差数列”,还可以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计算。经妈妈一提醒,我想起了奥数老师教我们的公式:(首项+尾项)×项数÷2来求和。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115+119)×9÷2 =230×9÷2 =1035 这次做好后,我没有急着给妈妈看,我想,会不会还有其他算法呢?我又认真看题,寻找规律。我发现这九个数都是110多,如果都看作110来计算,就是9个110,然后再加上多出来的数,不就可以了吗?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110×9+(1+2+3+4+5+6+7+8+9) =990+45 =1035 哈哈!我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乐滋滋拿去给妈妈看,妈妈笑着拍拍我的头说:“小丫头,这就叫算法多样化!你懂吗?!” 4、开动脑筋 就有收获 前几天,任老师帮我们上了一节数学活动课:“神奇的无8数”。那神奇的排列,神奇的组合引起了我的诧异和惊喜,,让我发现十个数字居然能构筑起这么一个美丽的王国。 课后,我就来探索起数字9,想看看9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奇异,同样的美丽。 我先写出如下的算式: 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 …… 我越算越兴奋,从上面的算式中,我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如果设一个因数中的9有N个,那么题目的答案就是在8前加个N-1个9,在8后面加上N-1个0。我怕自己的结论不正确,就用计算器计算×=000001,结论完全正确。我激动的快要跳起来了, 之后,我对“9”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2×9=18 22×99=2178 222×999=221778 …… 我想,当若干个2和相同个数的9相乘时,也有相同的规律,只是数字不同,在1前加个N-1个2,在1后加上N-1个7。 我接着又用3、4、5、6、7、8分别和9去乘,发现也具有这样的规律。简单太神奇了,以后再算这样的题目我可就简便多了。 同学们,×=?,这道题里也隐藏着许多数学规律,你愿意试着探索一下吗? 5、剪指甲 谢一帆 “咔嚓……咔嚓……”又要剪指甲了。我突然想算一下,一年要在手指上能剪掉多少指甲。 我想,大拇指的指甲面可以看作长和宽都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每次大约剪掉长度1毫米的指甲。1毫米=0.1厘米。每周剪一次,一年有365天,365÷7=52(周)……1(天),我们就按52周来计算,一年共剪掉:52×0.1=5.2(厘米),那么一年一个大拇指剪掉的指甲就是:1×5.2=5.2(平方厘米)。如果和其他手指的指甲平均一下,每个手指一年约剪掉5平方厘米,十个手指就是5×10=50平方厘米。如果再加上脚趾甲,一年剪掉的指甲就是100平方厘米呢! 哇塞,“相当于一个手掌大小啊!”当我算出这个得数时,不由的发出了一声惊叫。 6、算算我的年龄 王辉 星期天,远方表姑来我家做客,还带来一个黄毛丫头。爸爸让我带着她玩。真没劲!和一个女娃娃家有什么好玩的。更可恶是的她总摆出一幅什么都懂的样子,问东问西的。真烦! 当她问我几岁时,我忽然冒出想考考她的念头,我就说:“你来猜猜看,拿我爸爸的年龄来比较,爸爸比我大28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我的3倍。那么你猜我今年多少岁?”猜出我年龄后再来和我玩。 在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我早已跑出了家门,找其他小朋友去玩了。 谁知没多久,小丫头就追来了,对我说:“我知道你的年龄了,你今年13岁。”“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吃惊的看着她。“刚才你不是说,爸爸比你大28岁吗?明年你爸爸的年龄是你的3倍,但他仍然比你大28岁,因为两人的年龄差应该是不变的。28÷(3-1)=14(岁),这是明年你的年龄,今年你就是14-1=13(岁)哟!”小丫头得意洋洋的对我说。 哎!这小丫头还真是不简单啊! 瞧,那红色的地毯 今天,是姑姑家装修的最后一天,姑姑想在楼梯上铺上一层红色的地毯,以增添喜气。可是要买多少地毯呢?姑姑让我帮忙算一下。 看看那楼梯,弯弯屈屈的,要想算出地毯的长度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楼梯的形状,测量了一个台阶的长是1.3米,宽是0.2米,高是0.15米。数了数,一共有20个台阶。而地毯是直的,我必须把楼梯想象成一个长方形来算,也就是把楼梯拉直了。拉直了长不发生变化,仍是1.3米,而宽却会扩大,是原来宽和高的总和,因为有24个台阶,所以要再乘以20,等于21米,.那么这块红地毯的面积应是:1.3×21=27.3平方米。对了,还有楼层与楼层之间的有块约1平方米的地方,也应该算进来,一共要28.3平方米,在测量和实际操作时,我想难免有误差,还是多买点,就买30平方米吧!多出来的那小块,就放在卧室的门口。 我把算出的结果告诉姑姑,姑姑半信半疑的问:“你算准确了吗?”我拍拍胸部说:“听我的,没错的!”
6月1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馆买了一份盒饭,并特意要了几双一次性筷子准备做实验。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实验了,心情真有点激动,但又夹杂着几丝恐慌,我可不想让第一个方案刚一出炉就遭到淘汰。为了验证实验方案是否正确,我专门测量了筷子的长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两端的宽度(分别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体,我便利用梯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筷子的体积,由计算结果可知,一次性筷子体积大约为8.4立方厘米。如果实验测得的结果和我所计算的结果近似的话,那么就说明我的实验是成功的,否则,我就得另想办法。刚准备动手实验,一看实验用具还不够,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 星期三 晴 盼望的时刻总算到了,一放学,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从单位借来的烧杯。接满水后,小心翼翼地将烧杯放在盆子里,确保烧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迹,把筷子分成了两部分,这一道痕迹就是筷子两部分的分界线,我准备分两次来测量筷子的体积。 实验开始了,我紧张极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时发抖了,但我尽量克制住这种激动的情绪。我将筷子缓缓插入烧杯里,尽量不让筷子晃动,否则溢出来的水就太多了,测定结果就会不准确。当第一次将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烧杯中后,看到烧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烧杯再装满水后,又将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将两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烧杯中,这样就得到了筷子的体积。 结果,我失败了。实验测得的筷子体积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计算的筷子体积相差甚远。起初,我还有些不相信,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失败的原因。原来是因为烧杯的口径太大了,即使烧杯没有装满水,人的视觉也会看成是装满的,加之筷子的体积又太小,且烧杯的刻度又过大,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进改进实验方法才行。相信我会成功的,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6月12日 星期四 晴 自从第一次实验失败后,我就捉摸改进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这天中午,爸爸,妈妈有事没有做饭,于是我们决定到外面吃饭。 到餐馆点了菜后,妈妈为了不让我等烦,特地点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来,我就大口吸了几下,妈妈害怕我将果汁喝完,没有胃口吃饭,便叫我少喝果汁。菜还没有上,我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于是我就把果汁瓶里的吸管拿起来,对准水面吹了几口气,水面就起了几个泡泡,瞬间,我想到刚才我拿杯子里的吸管时,水面下降了一点,我突然有了办法,快乐极了,食欲大增,今天吃了好几碗米饭,还嫌不够 6月1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我的发现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谈谈对零的认识 零看上去很单调,就是没有,其实它非常地丰富,它隐藏了许多。在数学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么题,你应该考虑零。 在几何中,“0”经常被作为记号。 “0”的特殊源于在一些概念或题里,比如每个有理数都有倒数,“0”却没有,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0”,一个数就分为一类,这不特殊吗?在除数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数。零作被除数,不管除以什么数(“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们会忽视零,但它却起着重要的责任。如,问等于几?有些人就不能联想到“0”。在数数时,有人就会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数有几个?有人就会定有8个。其实还有0。如:有哪些数的绝对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数和零(也可以称之为非负数)。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斓。在期末后开家长会,老师那里登记的犯错本给家长看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记着“0”,这表示我们没有犯过错,家长高兴,我们高兴。但是在卷子上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个数或接近这个数的整正数,否则回家的日子就难过了。在比赛中,谁都不希望得到“0”。 零是丰富的。我认为零在题中是陷井,大家以后做题时应考虑零。零在不同的场合也能使人的情绪改变。它是美妙而又丰富的。 对0的认识 0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又是一个中学生经常遇见的“老朋友”了,计算,概念,都要遇见。 首先,0表示什么也没有,简直可称得上是数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个奇怪的数字,放在体积、面积、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单位里面,都表示没有,以表示时间、一个人的年龄、赛跑的刚开始、起点。 在数学王国数字库自然数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当然是最小的。没有0,便没有一毓的自然数,因为0是自然数的起点。 在计算里,0乘以任何一个数,包括负数、分数、0都,0的绝对值也等于0,在有理数中,它的绝对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0加上一个数,仍得那个数,如:0+1=1,0+1.5。0减去一个数,得那个数的相反数,如:0-1=-1,0-87=-87。 在数轴中,0为原点,也为边界线,把正负两大数分开,0为什么奇妙呢?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只是一个整数,当0和正数在一起时,叫非负数,和负数在一起时,叫非正数,数轴上,0又为我们判断正负数大小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右边的数始终比左边大,说明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却小于正数。 在几何中,0度角表示一条射线,它并没有角,也没有度数,0平方米,表示没有面积,0米长,表示没有高度。0斤重,表示没有质量,0立方米,表示没有体积。 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平面,中国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平面155米,中国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平面8848米。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日记:记下这一天所发生的开心或不开心事情。 数学日记:记下这一天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日记,一定要求实。 所以数学日记,也要求实哦。 综上所述,建议你的数学日记写一下几点: 1、记下今天所学到的知识 2、记下今天没掌握的知识 3、确立自己今后对没掌握知识的攻克计划 4、并做好自己以后对数学学习的长远计划 数学的学习对于我们女孩子真的有些吃力。但为了心中梦想的大学和前程,努力把。
昨天,我和奶奶到药店买了两盒药片——胃舒宁 两盒药一共52元,一盒26元,奶奶付给她一张100元,营业员找给奶奶48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奶奶还可以这样付:1.先给营业员50元,再付10元,找8元。2.如果奶奶有零钱,可以先付50元,再付2元。 通过这次陪奶奶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昨天,数学课外辅导班考试,我考了95分。错了一道填空和文字题。填空那题老师在考试前给我们复习过,我没有认真背,认真记,一边背一边在想其他的事情,一点也没记住。因此,在考试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就随便填了个数。那道文字题,是我没看清题意,把“×”写成“+”,就错了。考得这样的分数,第1题因为考试态度不端正,第2题因为我没有认真复习。我以后一定做到这两点,但也不能粗心。 老师,我每次考试都得不到满意的成绩。自从上了趣味数学以后,我就懂得了学数学最重要的是理解。光靠抄别人的答案是没用的,抄了也白抄。所以,以后我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买药 星期二下午放学后,我和爸爸到龙华的药店里买了两盒“西瓜霜”药片,一共66元,爸爸付给营业员100元,营业员找给爸爸34元。找好钱后我算了一下,爸爸还可以这样付钱:1、付给营业员70元,找4元。2、直接付66元。 通过这次陪爸爸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闹了个“笑话“ 我今天因为粗心大意,所以闹了一个小“笑话“。 我爸让我去车店里看看每种车的价钱有什么变化,看一部车从45万降到35万,我在本子上写着,“某某”车从45元降到35元。拿去给爸爸看,只见爸爸哈哈大笑,笑的都合不拢嘴了。我以为他是因为车降了价而高兴呢!我走过去问:“怎么样?”爸爸说马上去买车。我问“你的钱取了吗?”“不用取我都买的起”。爸爸把本子给我看,我也大声笑了起来,便说“要是这样的话,多买几辆都行。”
hehe就这些了2月10日 星期三 晴 利用除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今天阳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比较111/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顿时,我来了兴趣,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同分子 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大。解出11/1111。解完之后,我高兴极了,自夸道:“看来,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了。”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听了我的话,看了看题目,大声笑道:“哟,我还以为有多难题来,不就是简单的比较分数大小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刻生气起来,说:“什么呀 ,这题就是难。”说完我又讽刺起妈妈来:“你多高啊,就这题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啊!”妈妈笑了:“好了,好了,不跟你闹了,不过你要能用两种方法解这题,那就算高水平了。”我听了妈妈的话又看了看这道题,还不禁愣了一下“还有一种解法。”我惊讶地说道。“当然了”妈妈说道,“怎么样,不会做了吧,看来你还是低水平。”我扣了妈妈的话生气极了,为了证明我是高水平的人我又做了起来。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第二种方法出来了,那就是用除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你看,一个数如果小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是真分数,同理,一个数如果大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大于1。利用这个规律,我用111/1111,由于这些数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相乘,于是我又把这个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假设有8个1,让你组成两个数,两个数乘积最大的是多少。不用说,一定是两个最接近的,所以111/1×、&111×11111,那么也就是11/1111。 2月12日 星期五晴 今天,我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数学日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数学日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