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计算机学院导师专业排名是多少啊?

北邮计算机导师陈俊亮,男,博士生导师,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 1933年10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1961年5月获前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 大学教授,交换与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55年到北京邮电学院(现为北京邮电大学)任教至今。年到美国加州大学柏 克莱分校和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 程院院士。 六十年代从事数据通信中纠错编码及其设备研制, 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 八十年代参加“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研制,完成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局用程控 数字电话交换机,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套智能网系统,并 在我国通信网中得到实际应用,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陈院士为人师表,具有严谨 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现主要从事网络智能化的研究,他不断总结科研经验,在已发表多 本学术著作和近两百篇国内外会议和学术刊物论文。 电话: 电子邮箱:chjl@ 主要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 目前在研项目:973计划项目《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杨放春,男,工学博士,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累计主持国家、部 委和国际合作项目21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信息产业部 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中智能网技术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电信网。 目前正在承担的研究项目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开放式综合业务体系结构的研究”,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支持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业务的软交换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 与信息安全专项课题“网络应用的自动生成理论研究”,国家973研究计划“新一代互联网体系 结构理论研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智能网业务工程”和博士点基金项目“下一代网 络开放业务支撑环境的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是软交换及应用服务器技术、开放的业务生成 环境及业务工程理论和方法。 电话: 电子邮箱:fcyang@廖建新,男,1965年2月生于四川宜宾。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智能研究 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在北京 邮电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及出站后,主持智能网技术在移动网、宽带网 及 Internet 中的应用及系统开发工作; 是中国首位从事移动智能网、 宽带智能网研究的学者, 最年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负责人,负责9项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3部 (其中第一作者2部) ,译著2部(第一作者) ,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 SCI、EI 检索30余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第一完成人) 。2003年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 完成人) 。主持研制的 CMIN02软件是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智能网系统, 经权威机构评估价值1012万元。系统已应用于12个省级移动网、香港及尼日利亚等市场, 建成全球首个基于 CAMEL2标准的商用移动智能网系统,为我国在移动智能网领域完全采用 自有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销售收入4亿多元,利润逾4000万元。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移动 智能网,宽带 IP 智能网。目前主持的科研课题包括:博士点基金课题;国家移动通信产品研 究开发专项基金课题;国家电子发展基金课题等,科研经费500余万元。 联系电话:;E_mail 地址:liaojx@。李晓峰,女,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1950年10月生,毕业于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交换专业,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 任。长期从事程控交换与计算机通信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完成指导研究生37名。主持并 参加了十余项国家/部委/横向科研项目。“七五”期间从事程控交换机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 获邮电部‘七五’科技攻关二等奖。1993年赴瑞典学习智能网的最新技术,回国后作为智能外 设课题负责人承担了三个国家863高科技计划智能网领域的项目。作为主要研制人的智能网 项目中,1998年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教育 部智能网应用推广一等奖。做为主要起草人,出版了&中国智能网设备智能外设技术规范&。 承担的国家移动专项基金项目‘WAP 网关和 WAP 移动终端的研究开发’通过国家验收。第一 作者出版技术专著2本,合作出版技术专著2本。发表论文40余篇。在成果转化方面,主持完 成了智能网智能外设的产品化工作, 首次实现智能外设在国内和海外智能网中大容量的应用。 2001年,智能外设成果经国家财政部批准评估知识产权1020万。 当前研究领域:移动业务网络,通信软件,智能网 联系方式: E-mail: xfli@陈行益,男,高工、50年12月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在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 室智能网中心工作。已参加国家863等多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获市、部级奖多次,发表论 文20余篇。产品化后的智能网等通信网络产品应用在国内外等几十个省市电信网中。目前从 事的下一代开放智能网系统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和电信网络运营支持系统、智能网增值业务 系统的课题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电信网络管理与智能网。 电话: (010) 电子邮箱:chenxingyi@詹舒波,男,副研究员,博士后,多次承担863项目的开发工作,曾获得在2001年度荣获& 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奖&和在2003获教育部智能网推广一等奖。出版专著 《WA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主要研究方向:电信增值系统,基于智能网及其相关技 术在电信网络的应用研究与开发。 目前研究项目: (1) 综合智能网平台研究 (研究经费 50万元) --- 支持目前及将要使用的电信各种网络(PSTN,CDMA,GSM,NGN,3G)的综合性智 能网平台(SCP,AS)的实现技术。 (2) 增值业务的特殊资源平台研究 (研究经费 40万元) --- 为电信增值业务提供功能强大、灵活的多媒体资源的平台(独立 IP, Media Server) 的实现技术。 (3) 向第三方开放业务系统的增值平台/网关/客户端 API 研究 (研究经费 20万元) ---具有向独立的第三方电信/Internet 业务提供商提供业务承载能力的增值平台/网关/客户 端 API 的实现技术。 (Parlay API,J2EE 构件) (4) 固网智能化平台研究(研究经费 30万元) --- 在固网实现 HLR 功能, 支持根据用户业务属性自动触发基于智能网等的增值业务的平台 的研究。 email: zhanshubo@ 电话: (010)苏森 男,日生,博士后,副教授,交换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在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学科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2000年,在北京邮电大学 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留校。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CORBA/IN 协作网关; 支持 C4和 C5功能的软交换系统; 支持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软交换系 统。研究方向是“下一代网络”和“新一代互联网服务”。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国家级 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放式综合智能网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与信息 安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异构网络的中间件体系结构和协议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 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新一代互联网服务模型和服务管理理论”。作为项目组副组长 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支持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软交换系 统”。 另外, 本人还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参与了中国移动下一代网络部分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 联系方式: 电话:-20 E-mail: susen@邹华,女,副研究员,交换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副主任。1993年起在北京邮电大学交换技术 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通信软件和智能网的研究工作,曾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一项部 级项目,作为技术负责人负责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并作为主研参与多项与智能网和下一代网 络增值业务提供相关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研究方向是“通信软件” 和“下一代网络增值业务提供”。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一项国家863项目“下一代网络中 关于业务能力开放的安全机制研究”,作为主研人员参加了国家863重大项目“支持多媒体和 移动业务的软交换系统”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网络应用的自动生成理论 研究”。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联系方式:电话:-20;E-mail:zouhua@王红熳, 副研究员, 从1993能起参加了中国智能网的研究与开发,尤其在增值业务领域具 有多年的研究经验,先后参与了一系列智能网的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包括4项国家 863计划项目,一项国家科委“九五”重中之重项目及一些部级项目。另外还参加了两项国际 合作项目,从事通信领域前沿课题智能网与因特网互连的研究。所承担的项目通过各级部门 的验收和鉴定,并多次获得奖励和表彰,先后获得1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项信息产业部 科技进步二等奖。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目前从事数据及语音增 值业务的研究与开发。 联系方式:电话:+86-10- Email: wanghm@.cn张雷,男,1962年12月生,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本科及硕士 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软件工程中心主任,责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通信软件, 电信业务运营环境与支撑系统体系, 电信业务智能 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科学及通信系统软件方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持过多项部级和国 际合作项目,委派过数名研究生到瑞典爱立信公司进行研发工作。目前与国内电信运营商合 作,承担了多项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项目,包括客户服务、电信计费 与营销、综合营业、帐务、结算系统,通信网运维与资源管理系统等。作为中国联通公司的 顾问专家,参与制定了多项企业技术规范。与北京大学合作,承担了国家863项目“面向领域 的应用框架和构件技术”。 在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中应用企业应用集成(EAI)技术,使企业的信息系统更为灵活和开放, 能够共享和集成彼此不同的信息,发挥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强大功能。 项目经费充足。可为在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发工作环境与津贴。 联系方式:Tel : (10)
E-mail:zlei@王柏,女,1962年6月生,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本科,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硕士,通信与电 子系统博士。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软件工程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电信系统软件、分布计算技术 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科学及通信系统软件方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软件形式化方法、通 信软件工程、通信软件体系结构、智能网等方面组织开展了研究工作。作为主研人员参加过 多期国家863智能网项目并两次获奖,主持过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前主要在研项目:电信支撑系统体系结构,中间件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应用,网格计算及其 在电信领域的应用研究,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经费充足。可为在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发 工作环境与津贴。 联系方式:Tel: (10)
E-mail:wangbai@徐六通,男,1962年4月生,浙江大学计算机本科,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 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软件工程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网格计算及其在电信领域的应用 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与通信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与运营管理系统 方面承担了多项对外合作项目。包括开展移动业务的 CRM 研究,开发电信企业的数据仓库 及 OLAP 应用, 基于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研发大型电信企业的统一客户资料系统、 综合营业系统等。统一客户资料系统是电信企业建设综合营业和帐务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它 不仅为综合业务系统提供支持,更能为今后全面实施 CRM 提供完整统一的客户资料,为电 信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科研经费充足。可为在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发工作环境与津贴。 联系方式: Tel: (10) E-mail:xliutong@tseg.org吴建林,男,博士,1968年10月生,东南大学计算机本科,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和管 理工程博士,复旦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后。 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软件工程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通信软件工程;数据仓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 多年来在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方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对现代软件工程及电信领域软件 体系结构有深入研究,包括规范化的软件工程方法、模型化描述与建模、国际标准化组织有 关电信软件标准规范的跟踪研究与工程应用等。 目前主要从事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方面的研究,基于数据仓库、机器学习、知识发现和 Web 等技术开发决策支持系统,涉及联机分析处理(OLAP) 、知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 等先进技术。负责过电信局数据仓库、移动通信综合营业、业务智能(BI)等多项合作项目 的研究开发工作。 项目经费充足。可为在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发工作环境与津贴。 联系方式:Tel:(10);E-mail: 艾波,男,1958年6月生,北京大学计算机本科,瑞士伯尔尼大学计算机博士 单位:中国联通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软 件工程中心名誉主任 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通信系统软件,通信软件工程。 1988年回国在北京邮电大学任教,致力于从事软件基础及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曾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获原邮电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是政府特贴获得者、国 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围人选。1999年调至中国联通总部工作,任信息系统部 总经理,从事网络管理、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及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同时担任北京 邮电大学兼职教授。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级、部级、国际合作及国际电联(ITU)的研究与开 发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 联系方式: E-mail:aibo@孟洛明,男,1955年5月生,在网络管理研究中心工作,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北京邮电 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从事通信网、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 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从90年代初起, 率先在国内开展系统化的网络管理方面的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一批包括国家863、国家攻 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重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获国家级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等称号。 任国家网络管理标准研究组主席、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软件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电子政务标 准化总体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等职。目前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在研课 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企业合作等。 联系电话:,email:lmmeng@。 邱雪松, 1973年1月生, 男, 副教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0 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4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作为项目主研人,参加了9九项国家级和3项省部级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成果, 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 近年来已发表与网络管理相关的的论文近30篇, 其中核心刊物或国际会议20余篇。目前研究 方向是网络管理与通信软件,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正在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各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加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课题1项,科研项目经费充足。 联系方式:电话:1,E-mail:xsqiu@。亓峰,男,研究员,1971年3月出生,199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到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 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任网络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党支部书 记。 期间,先后负责或完成了10余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合作完成专著2本,译著2本;发表 10余篇高水平的论文;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省部级奖励9次;完成通信领域的4项 国际标准,其中包括网络管理领域中被 ITU-T 采纳的我国第一个标准。 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网络管理系统分析和建模理论、多厂商设备环境下网络管 理技术、网络管理接口测试理论及技术、电信运营系统和软件等。 现为 ITU-T 第四研究组副主席;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网络管理技术委员会综合组组长。 目前承担的课题有: 1) 网络管理质量的评估模型(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2) 支持 QoS 管理的下一代互联网网络管理模型(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3) 新一代信息网网管接口定义方法与测试模型研究(国家“863”项目) 4) 多项企业横向项目 电话:010-99,eMail: qifeng@ 黄旗明,男,博士,副研究员,在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络管理中心工作, 曾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研究所作博士后工作两年,在香港大学作短期访问学者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主持和参加完成近10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在 核心刊物或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篇。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人工智能,目前 作为项目骨干,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863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科研经费充 足。 电话:6 E-mail:程时端,女,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网研究 中心教授,博导。1940年6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有线系。毕业后留校担任 教师。年和月两次受教育部委派赴比利时贝尔电话公司进修。回国 后从事 ISDN、ATM 和宽带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曾主持十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她负责的七 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开通了我国第一个 ISDN 商用试验网; 完成国家 自然基金项目“ATM 网络生存性研究”,作为项目的总设计师之一,完成“基于 ATM 的大型话音综合交换机”样机制作,并获得了2项中国发明专利; 1996年以来主要从事 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包括 IP over ATM, Voice over IP, Internet 协议,业务流量工程, 网络性能仿真,互联网服务质量评估和分析,QoS 控制、管理、计费和测量等。已完成5项 国际合作项目,申请了6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国内发明专利。担任863通信主 题专家组成员,网络与交换专业专家组组长,同期担任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专著2 册, 译著3册, 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三等奖1项,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1992 年获政府津贴, 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8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 号。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下一代网 NGN 和下一代互联网 NGI,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移 动互联网服务质量工程学的研究”和博士点基金项目“宽带因特网资源管理和业务控制技术”, 参加973项目“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863项目“电信级统一 IP QoS 体系架构和 实施方案的研究”,863项目“新一代互联网测量体系结构和测量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其他 一些与企业合作的研究开发项目。 联系方式:Tel: , Fax: , Email: chsd@王文东,男,1963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和计算机工 程系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 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财政部“金 财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3Tnet 专项 IP 任务专家组成员, IEEE 会员。曾获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个人”称号、北京市优 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和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近年来,先后 承担和参加完成国家级项目7项,部级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及其它项目多项,项目成 果获国家级表彰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 SCI/EI 可检索10余篇;参加 ISDN 国标的技术审定工作, 教学方面主讲3门课,辅导6门课, 指导研究生30余人。 长期从事交换技术、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多次赴比利时阿尔卡特贝 尔公司、 瑞典爱立信公司、 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研究开发、 技术考察和项目交流。 获教育部“重 点高校系主任和研究所/实验室骨干出国研修项目”资助,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加拿大访问 研究15个月。 目前负责国家八六三项目“电信级统一 IP QoS 体系架构和实施方案的研究”和“新一代互联网 QoS 机制、管理和计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项目;以及中国移动项目“IP 虚 拟专用网质量指标评估体系的研究和 IP 虚拟专用网业务管理技术规范”。参加其它国家级和 省部级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经费充足。 联系电话:010- E-mail:wdwang@金跃辉,女,1965年3月出生。1988年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本科毕业,1991年在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9月到1992年9月,在日本冲 电气(OKI)公司研修一年。1992年底至今在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与 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网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并被评为北京市优秀 青年骨干教师。1993年以来,先后参加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 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进行中) ,国际合作 项目2项(NOKIA-BUPT 2002 SCTP Enhancement for Mobile IPv6 Project 等) 。其中 三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并申请国际专利1项,国内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 第1作者6篇,第2作者25篇;指导或协助指导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讲2门研究生课程 (宽带通信网、软件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 主要研究因特网的理论与技术,包括网络测量技术与体系结构、互联网传输层协议及优化机 制、IP 网的服务质量和性能评估体系、移动 IP 技术、MPLS 等。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 国家863计划“新一代互联网测量体系结构和测量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并作为主要技术负 责人参加国家863计划“移动 IP 与 MPLS 的结合技术”课题的研究。 电话:,E-mail:yhjin@ 卢美莲,女,出生年月:1967年4月 所属中心:宽带网研究中心 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 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89.7:北京邮电大学电信系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92.4: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1.9—: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在读博士 1992.4—: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网研究中 心工作。其间,先后3次赴比利时 ALCATEL 公司进行短期学习和工作。 主要成果: 作为主要参加人或项目负责人,已完成10多项国家级和国际国内横向合作项目,包括:国家 攻关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部级项目 1项及其它项目多项。获原邮电部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3项;作为 第一起草人向 ITU-T 提交文稿1份,被接受为基础文件。已发表论文10余篇,完成译著3部, 主讲课程2门。 主要研究方向: 曾从事多年 ISDN 和 ATM 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98年开始进行 IP 网络相关领域的研 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IP 网络电话体系结构和相关协议的研究;IP/IN 互通模型的研究; 下一代网络及软交换相关技术的研究;IP 电话的网络管理及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移动增值 业务的研究;自适应服务和终端适配技术的研究等。另外,对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地 理空间数据转换技术、宽带城域网等也有一定的研究。 课题情况: 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课题3项: (1) 国家863项目“基于 SIG 框架的数字城市服务系统与示范”中的子课题“空间信息服务 网关和适配器”; (2)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金项目“NGN 业务体系的研究”; (3) 中国移动合作项目“基于软交换的 VoIP 业务模型和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 联系方式:Tel:010- E-mail:mllu@龚向阳,男,1970年3月出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网 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92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1995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获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宽带通信网、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网络与信息安全等。近年来曾主持及参加过国家 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邮电部重点科研项目及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 心“国家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持续发展计划”等重点科研项目,以及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 的合作研究项目。 目前在研的主要项目有国家863计划项目“高性能可管理的流媒体传输协议 研究”及新一代互联网测量体系结构和测量关键技术的研究”等。近年来发表论文近20余篇, 合作编著教材2册、译著3册,并获得两项发明专利,并获得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一项。 联系电话:010-,E-mail:xygong@马跃:男,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研究中心主任,责任教授;1982年获北 京邮电学院计算机通信学士学位,1985年获北京邮电学院计算机通信工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络、IPv6、移动 IP 网络等、网络安全与加密。 主要研究成果: l 1985年~1990年:国家“七五”攻关项目《IBM-PCD X.25网卡》 荣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骨干 l 1992年~1996年: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传真 PAD》 荣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负责人 l 1997年~2000年: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军用数据网传真服务分系统》通过军方专家认证 主要负责人 l 1997年~2000年: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军用数据网数据后处理设备》通过军方专家认证 项目负责人 l 1999年~2000年:国家邮政总局《两网隔离技术》 项目负责人 通过国家邮政总局的认证并在全国各省邮政推广使用 l 2000年~2002年: 《军用野战地域网移动 IP 通信网》 通过军方专家认证项目负责人 在研项目: l 企业协作项目:路由器网络协议 l 企业协作项目:MPLS VPN 技术 l 企业协作项目:VOIP 网关技术 l 企业协作项目:IPv6协议开发 l 企业协作项目:网络媒体技术研究(MGCP、视频会议等) l 企业协作项目:流量工程 l 企业协作项目:网络安全与加密技术 l 军方合作项目:军用野战综合网关键技术的实现 获奖情况: l 1990年,邮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mayue@漆涛,男,1962年11月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中心工作。中心副主任,教授,博 士。 1992年获理学博士。 1993年和1994年在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 1994 年底至今在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其中前2000年到2002年在英国考文垂大 学信息与数学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数据的加密与压缩研究。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研究项目。作为北京邮电大学一方的主持人,参加《国家邮政总局办公自动化》项目。现 在主要研究方向是:1)数据加密新算法研究。2)公钥体制快速算法。3)分形图象压缩。3) 无损压缩。 联系方式:电话: (010) E-mail:qitao@姓名:徐塞虹,女 出生年月:1964年4月, 所属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 职称:副教授,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 学习和工作主要经历及成果: 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邮电大学从教至今。主讲课程多 门,包括人工智能原理、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等,主编教材有《计算机图形学》《通信 、 与计算机英语》《数据结构考研指导》等;参加科研项目多个。 、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软件。 E-mail 地址:xush@杨俊,男,1964年11月生,网络研究中心副教授。1985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一直在北京邮电大学任教,199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现任北京邮电大学 研究生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计算机与通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认真负责,作风踏实, 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被评为邮电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作为第二完成人的“AXE-10 程控交换机用户板诊断仪的研制”科研项目曾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在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仿真和信息安全等。目前尚在进行的课题 有“烟台通信公司大客户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即将结题)和“综合电子战仿真”。 联系方式:电话: (010),E-mail:junyang@马严,男,198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原北京邮电学院) ,现工作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信 息网络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负责北京邮电大学&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中校园计算机网的建设。作为专 家组成员参加中国 ATM 科学实验网工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中国高速互 联研究试验网 NSFCnet 等多个国家工程的建设。参加国家95重点科技攻关、&863&等多个 科研项目的研究。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奖励。目前从事基于 TCP/IP 网络的网络 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移动 IP 技术、IPv6技术及其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1 E-mail:mayan@白中英, 1941年12月生。 男,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体系结构中心教授。 2003 年度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1965年西北工业大学五年制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航空 航天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政府津贴。 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622小型通用计算机”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红二乙制导站” 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成果获全国发明展银质奖,5项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 奖,1项成果获部级科级进步三等奖,1项成果获国家专利。近五年承担并完成国家“863”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 在教育和教学研究中,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获1992年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CNCC 网 络型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3项成果分别获1989年、1993年、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 等奖。4项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计 算机组成原理》 (第三版)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先后在科学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等出版科技著作20部,880万字。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 文30余篇。 研究方向: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 目前承担的课题: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04—06年) 。 ②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04—05年) 。 E-mail:,联系电话: 邝坚,男,1966年3月生,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Motorola-北京邮电大 学计算机网络通信联合实验室主任。1990年1月在北京邮电学院获计算机应用学科工学硕士 学位。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引进交换机脱机诊断系统;C5局用交换机,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 ATM 话音综合交换系统;V5接入设备;国家海洋局通信卫星监控系统;宽带多业务接入系 统等。研究方向为嵌入式处理技术;多媒体宽带网络技术,RTO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 目前主要研究项目有“宽带多业务接入系统”、“SMS Router”、“Real Time Linux”等。 Email: jkuang@周锋,男,1963年5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计算机与通信专业并 留校任教。1989年在北京邮电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 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体系结构中心教授。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 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先后承担和参加完成国家级项目3项,部 级项目1项,和多项与企业合作的项目。科研项目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 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主要负责讲授《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汇 、 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指导研究生20余人。先后两次分别赴日本冲电气公司和日本富士 通公司进修,共计13个月。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对某程控交换机 N0.7信令系统软件的开 发, 并通过了入网测试。 作为软件负责人参加了国家863项目、 原邮电部重点攻关项目“CDMA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子系统设备的研制开发”,该项目完成了国内第一台 CDMA 基站子系统设 备的研制任务。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软件,移动网通信协议和移动网与因特网的互联技术等。负责的项 目是关于 cdma2000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实现与测试。科研经费充足。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zfeng@杨旭东,男,1962年6月出生,所属中心:系统结构中心,职称:副教授,最后学历:硕士, 学习和工作主要经历:1998年之前在军队院校任教,1998年至今在北京邮电大学任教。 主要成果:曾承担多个大型多媒体网络规划设计,并主持北京市远程医疗咨询试验系统应用 软件的开发。曾经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国家发明 专利 2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前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通信 课题情况:目前承担北京市科委《SIP 到 H.323转换》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系统、 基于 Windows 环境下的会议系统以及 VOIP 项目等。 联系方式:电话: (010) E-mail :xdyang@方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体系结构中心,副教授。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 流模式滤波器”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研究方向基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 的电信业务决策支持系统。 联系方式:010-、 Email: wang_王春露,女,1969年3月出生。1994年、1995年分别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计算机系统 结构硕士学位和技术经济硕士学位。现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体系结构中心 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Web 信息处理、分布并行处理技术等。作为 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骨干主持参加了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校青年基金等项目。目前 的研究项目主要有“Web 信息处理”、“网格计算”、“微处理器与 SoC 系统设计”等863和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联系方式:(H),Email: wangcl@戴志涛,男,1969年生,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心副教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系。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军用传真服务系统”、“海洋一号卫星地面通信系统”、“宽带多业务 综合接入平台”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工程应用项目,获邮电部科技进步奖。编著 和翻译教材及专著6部。 目前主要从事宽带通信、 综合接入系统及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和 软硬件开发工作。 联系方式:E-mail: 马华东,男,1964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所获得博士 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技术中心主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智能 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实验室”主任, 并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 YOCSEF 委员、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Kluwer)等杂志编委。 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8 年、1999年两次应邀到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UNU/IIST)访问研究, 1999年至 2000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研究方向为多媒体网络 与系统、电子商务、形式化方法、软件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 负责和参与完成10多项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863和部委级研究项目。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和会议上发表60余篇学 术论文, 其中30多篇被 SCI, EI, ISTP 收录,著作3部,中国发明专利1项。目前主持 多项国家和部委研究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Email: mhd@, Tel: 。李文生,女, 1966年7月生 最后学历:研究生 所属中心: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心 职务:支部书记兼中心副主任 职称:副教授 学习和工作主要经历及成果: 1983年考入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0年获天津大学硕士学位。 1990年3月分配到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工作。其间出版著作3本、发表文章多篇、曾主持 开发过多项科研项目并投入使用。 招生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及通信软件、数据库等。目前在研 的主要是多媒体通信、网络管理、CRM 等方向的项目。 联系方式:TEL:(O) ,E-mail:wenshli@刘晓鸿, 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多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计算机门类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参 加过大型交换机的开发工作,进行过一些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方面的工作(国家863的“小麦 高产群体的图像处理”)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下述四个方面: (1)嵌入式实时系统, 除 VxWorks 及 QNX 等商用系统外,还有自由软件嵌入式 LINUX 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2) 智能交通系统,包括车载系统的导航和监控指挥中心的软件开发; (3)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 方面的工作; (4)应用集群系统进行并行处理的工作,及蜂窝无线通信中系统中的协议栈的 实现。 联系方式:Email:潘维民,男,副教授,1969年6月出生。199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教育经历:1988年9月-1992年7月,吉林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1992年9月-1995 年7月,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模糊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5年9月-1998年7月,中国科 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体系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 潘维民在研究方向上主要集中于: 计算逻辑学:研究形式化理论和数理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机 器定理证明等各个方面。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数据仓库设计与实现方法理论,数据挖掘的算法及其应用等。 分析型应用系统技术:针对中国电信行业、金融行业研究基于数据仓库之上的应用系统。目 前主要开展金融非现场稽核系统、电信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等行业应用的研究。 金融工程研究: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研究风险管理和利润优化方法与算法。同时研究机器交 易系统的构造和评价。 课题情况总结如下: 目前已经开展的课题有: 金融非现场稽核系统:针对中国金融行业风险稽核管理的需要,研发适合中国金融行业需要 的非现场稽核系统。 电信市场营销:基于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面向中国电信行业市场管理的应用软件 系统。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运维部指挥调度系统: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运维部对于电路和资源管理 特点建立指挥调度系统。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软件版本管理系统:基于 J2EE 平台建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全网的网关软 件管理平台。 Mobile:,Email: 孟祥武,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现为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岗位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开发过电信计费系统,电信 CRM 系统,电子政务支付系统等。已在“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两部。研究方向:网络软件、数据 仓库、数据挖掘。 Email: mengxw@邓芳,女,1972年5月出生,计算机应用及软件中心副教授,199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 大学,留校工作至今。负责并完成多项科研教学项目。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数据仓库、数 据挖掘、知识系统及知识工程等,在研课题及项目有互联网设备在线监视及分析系统、无线 网络优化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 Tel : 010-
,E_MAIL:dengfang@ 叶文,男,1966年10月生,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心,副 教授,工学博士,博士后。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获得工学硕士(计算机应用专 业)和工学博士(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位,并在华中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 年至今在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 近年来一直从事第三代 CDMA 移动通信软件系统、 通信网络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系 统开发工作。曾先后与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从事第二代和第 三代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工作,完成了“WCDMA 通用 BTS 系统平台”(863项目) 和“CDMA 2000-1X 基站系统开发”(企业横向合作)等项目。 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通信网络智能控制、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等。作为项目 负责人正在从事“GSM/GPRS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软件与平台系统开发” 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 ( 项目支持)和“基于控制论的3G CDMA 系统功率控制与管理体系机构研究”(华为基金项目) 等科研项目。 联系方式:电话 010-,Email: yewen@刘辰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招生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985年毕业于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1991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计算机软 件的教学和科研开发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与通信软件、网络数据库系统及多媒体 信息服务等。主持或参加多项科研开发工作,出版教材、专著3部,发表论文十多篇。 联系电话:010-,E-mail:Lchen@杨正球,男,1967年7月生。目前在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软件研究中心 工作,职称为研究员。 长期从事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九五”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 完成了多项包括国家863、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的重大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和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承担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交换、传输和接入的网管项目。 目前,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分布式计算技术。 联系方式:电话: (010) 邮件:zqyang@高文昌,男,1945年4月出生,196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2年 北京邮电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 技术中心主任,教授。长期从事通信、交换技术、CDMA 移动通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 学术论文30余篇。 近年来,参加完成多项国家级项目、部级项目,及其它合作项目。参加863项目“CDMA 移动 通信系统 BTS 和 BSC 的研制开发”;主持与首信合作项目“CDMA 基站子系统技术研究开发 及产业化”;主持开发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数字程控调度总机,铁路智能长途人工台,铁 路数字通信系统,军用智能人工话务系统,军用数字指挥调度系统等,获入网证,在公网, 铁路网,军网获得广泛应用。目前负责的在研项目为与首信合作项目“CDMA2000 1x BSS 测试系统开发”, 与北京移动合作项目“GSM 网络优化专家辅助系统开发”,科研项目经费充 足。 联系电话:010-;E-mail 地址 gaowc@宋茂强 男,1957年4月生于四川省崇州市,教授,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 1982年2月和1984年11月分别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 10月—1989年9月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做访问学者。 先后担任过“程控交换原理”、“程控交换软件设计”、“协议工程与通信软件”等课程的教学工 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教材一本(《通信软件设计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 版社)。拥有发明专利两项(“一种基于异步传输模式的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第三发明人; “公用网络的异步转移模式接入设备”,第七发明人) 。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研人参加了10多项项目的研制开发工作。其中,“DS-2000程控数字电 话交换机”项目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 (1987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 奖) (1988年) “DS-30中大容量程控数字市内电话交换机”项目获国家七五攻关表彰 ; (1992 年) ;“MT-256数字程控调度总机”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列第二位) (1995年) ; “HAX-SP1数字局用程控交换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列第二位) (1997年) 。 主要研究方向:通信软件 E-mail:smq@public.,联系电话:雷友珣,博士,副研究员,从事通信软件、电信网络管理方向的教学 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1996年在比利时 Alcatel Bell 参加 基于 ATM 的宽带网络自愈技术及网络管理研究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研人参加了多项国 家级、省部级、横向科研项目,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卞佳丽,女,1965年3月出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与通信专业/计算机 应用专业,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中心教 授,院党委委员,校教学手段现代化指导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与宽带通信。 曾荣获校“优秀骨干教师” 和“优秀党员”称号。 长期从事交换技术、宽带接入技术、通信网技术和嵌入式处理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 学方面,主讲本科生的“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程和研究生的“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新技 术”等课程,并致力于教学改革、实验创新、教材建设等一系列教学实践工作,其教学成果曾 荣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是北京市教委教改立项项目 “现代交换原理 仿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的项目负责人、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 网技术》的主编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现代交换原理”的项目负责人。在科研方面,曾作 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参加过“总参通信部 PBX5000仿真训练系统”、 “ATM 话音综合交换系 统”、 “国家海洋局通信卫星监控系统”、 “AODI 接入系统”、 “宽带综合业务接入系统”、 “VOIP 网关”等二十多个项目。 目前主要研究项目有各种接入系统的设计研发和移动通信网即时通信 软件等,主要合作伙伴台康(北京)资讯有限公司、美国 ADC 公司、Motorola 公司等,科 研项目经费充足。 联系电话:010-5,E-mail:魏更宇,男,1962年9月。 通信技术中心,副教授,工学博士。 从事电信业务运营系统与软件的研究,曾经参与电信运营商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业务咨询与 规范制定工作。主持研究开发应用于电信运营商的智能电信业务增值系统,电信业务支持系 统中的综合营销系统、计费/结算系统、帐务/收费系统、呼叫中心与客户服务系统等。目前 工作重点是对电信运营商提供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与软件的咨询服务、研究开发电信运营企 业收入管理与保障系统、移动增值业务系统,以及研究电信业务质量保证等。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weigengyu@罗红,女,1968年3月出生,副教授,通信技术中心。 1993年4月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毕业后留校任教,主 讲课程为:通信原理,交换原理与现代交换网。 作为项目主研人完成了“数字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已通过入网检测) ,“CDMA 基站子系统测 试系统”(通过863专家组验收) 。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了与首信集团合作的“CDMA-2000基 站子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与北京移动公司合作的“GSM 网络优化专家辅助系统”。 目前研究方向为通信软件与移动通信,侧重移动通信领域内相关软件、设备的开发和测试。 在研项目为“CDMA-2000基站子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GSM 网络优化专家辅助系统”。 联系方式:电话:,E-mail 地址:Luohong_曲昭伟,男,1970年5月出生,副教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1992年7月北 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信息产业 部公派留学韩国庆熙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北京邮电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在读。1992年以来,先后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校学生处副处长,校团委书记,软件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现任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参加过韩国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开发,在国际学术会议及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2 篇 SCI 检索) ,主讲过《现代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等课程。 、 主要研究方向 Mobile IP, QoS,Data Mining 。 联系方式:电话:010- E-mail 地址:zwqu@ 郑岩,女,1970年12月出生。分别于和2003年获得吉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 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并于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博 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7月至今一直在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软件工程中 心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晋升为副教授。其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 6篇(被 SCI 检索1篇) ;合作编写教材3部,译著6部;先后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和横向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主持两项校级教改项目;主讲过近10门计算机专业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包括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智能计算、情感计算及机器学习等。 目前,做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基于语言认知的文本挖掘方法的研究”和“数字化知识资源挖 掘与服务系统”课题的研发。 电话:010- E-mail:yanzheng@王纯, 高级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2年至今在北邮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院“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络智能研究中心工作,参加的主要研究工作有国家 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邮电部重点科研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等近十项,长期从事 智能网理论与应用和通信软件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作为主要参加人曾获信息产业部科技 进步二等奖及两项国家专利,发表论文数篇,参与主编教材一本,协助指导研究生数十人。 目前研究方向为智能网和通信软件的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现阶段和3G 的智能网技术、下 一代网络的增值业务提供技术、容灾和容错理论和应用技术等。在研的主要项目有博士点基 金项目“下一代移动智能网系统的研究”和移动专项基金项目“下一代移动智能网络系统的开 发及应用”。 联系电话:010-,E-mail:wanch@阙喜戎,高级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 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1.8月作为863资助对象参 加第五届”全国计算机高级技术人才培训班”。1993年至今在北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 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网研究中心工作,参加的主要研究工作有国家863计划、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原邮电部重点科研项目及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国家信息网络 安全保障持续发展计划”等重点科研项目等数十项,长期从事 ISDN 及通信网的理论及应用、 网络安全理论及应用项目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教材一本,协助指导研究生近十人, 开设并讲授本科课程“信息与网络安全”。 目前研究方向为通信网和因特网的理论与技术, 主要包括通信网交换技术、 网的服务质量、 IP 网络安全理论及应用等。在研的主要项目有国家863计划项目“电信级统一 IP QoS 体系架构 和实施方案的研究”和“新一代互联网 QoS 机制、管理和计费”。 联系电话:010-,E-mail:rongqx@林秀琴,研究员,女,日出生。1976年北京邮电大学有线通信专业毕业后留 校任教,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曾被评为全国邮电先进工作者。近年来,先后 作为主研人员负责或参加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7篇。 主要研究方向:通信网优化技术 联系电话:010- E-mail:xqlin@ 兼职研究生导师简况 徐启建,男,1955年12月生,工学硕士,中国电子设备系统工程公司研究所总体研究部副主 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通信网络和设备技术研究工作,在话音编码理论、电话网信号方 式、ISDN、智能网、通信网络计算机仿真、信息通信网和 IP 网络体系结构等研究方向多有 建树,获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 、 全书》撰写条目多篇,研究成果被收入 ITU-T Y.1001建议。被主管部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优 秀科技人员、优秀中青年专家。1996年11月至2000年12月被聘为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信 息网专业专家组成员。现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技术专业委员 会委员, 《通信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ITU-T SG13中国专家代表团成员。目前主要从事下一 代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10-(O),(F),E-mail 地址:刘欣然,男,1971年2月生,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 在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技术组织处工作,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刘欣然于1998年6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为“基 于 Web 的计算资源发布研究”。 刘欣然先后从事过分布式并行计算、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科研工作,作为主 要负责人和参与人参加过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航天部、国防科 工委等7个科研项目, 目前在研项目为863信息安全组课题“大规模网络应急响应体系及原型系 统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 刘欣然目前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入侵行为分析与防范、互联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系统安全性评估、互联网攻防对抗等。 联系电话:010- Email:lxr@mail.翟文军,1967年1月出生,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兼任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导师; 一、主要工作经历 2003/8- 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移动通信系统事业部 兼任副总经理 负责 CDMA2000、 WCDMA 等3G 系统及相应终端研发及部门管理; 2001/10- 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所 任副所长 负责所内 CDMA2000 1X BSS 系统产品研发、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1/10 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首信集团)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所 任副所长兼 BSC 产 品经理 负责国家项目的组织申报及研发。例如,99年10月,作为主要项目申请人,申请了国 家“863”3G 项目“通用 BTS 平台研发”。 2000年~至今,作为主要项目申请人及技术负责人组 织参与了信产部招标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的申请及研发。负责 BSC 产品研发。 00/01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CDMA 项目部 总工办/测试部 主任 负责组织 及参与 WYG-06基站收发信机(BTS) 、WYZ-06基站控制器(BSC)总体方案设计修改、项 目技术问题处理及项目管理、系统联调。 99/01 原邮电部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关键技术研究室 参与原邮电部及“国家863” 重点项目 “IS-95 CDMA 移动通信基站子系统”研发。本项目于9 8年12月通过了“863”专家组 验收。本人主要负责了如下工作: ² 96年~9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 CDMA 系统仿真平台组建、CDMA 关键技术研究 及具体实现算法仿真。 ² 97年~9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基站信道译码器设计实现、FPGA 信道板的设计调 试。 ² 98年~99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移动台模拟器的总体方案设计及实现。 96/04 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北京邮电大学 技术工艺处、新装车间,无线系 负责 工艺技术管理、 NEC500型中大容量数字微波国产化试制工作、 参与国家“八五”攻关项目“GSM 调制解调器及移动通信信道仿真器”研发、 参与了“CDMA 无线接入系统”研发项目, 承担了系 统总体方案制订及控制器设计实现 二、主要成果 1、 领导、组织、参与完成了5项国家“863”移动通信系统项目; 2、 领导、组织、参与完成了信产部招标项目“CDMA2000 基站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目前已 转产; 3、 在相关专业期刊、校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获得2000年北京市科协优秀论 文奖二等奖; 4、 曾获北京市1999年度青年岗位能手; 5、 曾兼任北京市电子办移动通信系统顾问 联系电话:010- Email:.cn 或 wenjunzhai@.cn王晓云,女,1968年6月生 所属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 职务:副主任 职称:高工,最后学历:博士 学习和工作经历: 91.7 北京邮电学院无线通信专业本科生 02.2 (在职)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信息系统专业 硕士 2002.6-至今 (在职)复旦大学 MBA 硕士 96.12 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无线通信研究室工程师 00.4 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技术部副主任 0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技术发展处经理 2001.8-至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 主要成果: l “9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体制”项目, 于96年获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 奖 l “中国电信 GSM 移动通信网由阶段1向阶段2过渡”项目, 于99年8月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 步二等奖 l “中国电信 GSM 联网工程”项目,于99年8月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l 主持制定“中国电信 GSM 网号码升位总体技术方案” l 主持制定“中国移动技术发展路标” 目前研究方向: 移动通信 课题: l 中国移动3G 技术体制(包括网络结构、编号、路由等) l 移动通信新技术研究(IMS、HSDPA 等) l 软交换在移动通信中引入研究 电话:010 01 Email:郑朝晖,男,1968年4月生 所属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 职务:产品开发室主任,职称:高工,最后学历:博士 学习和工作经历: 90.7 长春光机学院应用电子专业 本科生 93.7 长春光机学院应用电子专业 硕士生 96.4 北京邮电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 博士生 99.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 98年开始任副主任 0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技术综合处 经理 2001.8-至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产品开发室 主任 主要成果: l “码分多址通信的新技术研究”项目,于99年8月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l “中国电信 GSM 移动通信网由阶段1向阶段2过渡”项目, 于99年8月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 步二等奖 l “中国移动智能网技术方案和业务应用”项目,于2003年获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目前研究方向: 智能网、移动多媒体 课题: l 3G 业务开发(包括现有业务在3G 网上的试验、媒体流、Presence&IM 业务等) l 移动定位业务开发 l 语音增值业务开发(包括会议电话、移动800业务、个性化鈴音、语音短信等) 电话:010 05 Email:唐骏,男,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荣誉总裁,博士,19994年加入微软公 司美国总部,担任 Windows NT 开发的工程师,高级经理,1997年回国创建微软技术中心, 后升格为微软全球技术中心。2002年3月就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是微软公司的杰出经理 人,成为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两次获得比尔盖茨杰出奖,最高荣誉奖的员工,还获得微软公 司的杰出管理奖。他带领的微软中国公司创造了微软公司全球的销售纪录,同时也创造了微 软公司员工满意度的最高纪录。2004年唐骏又获得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的荣誉总裁称号并同 时出任中国最大的互动娱乐公司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受到全国媒体和业界的普遍关注。 唐骏早年在美国也成功的创建了软件公司和娱乐影业公司,在中国也成功创建了上海微创软 件公司。唐骏先生分别在中国,日本和美国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是国际版计算机操 作系统的专家。同时唐骏还受聘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MBA 兼职教授和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 兼职教授。 唐骏也是中国 IT 界的风云人物和领军人物,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 IT 经济人物,中国十大软 件领军人物,中国十大杰出职业经理人,中国十大科技人物,中华十大英才管理人物,十大 新经济人物, 中国十大科技新锐,中国十大封面人物,中国十大知识英雄,和中国十大数字 人物等。 研究方向: 1,多用户大容量的计算机网络计算及应用2,宽带视频技术及其应用 3,互联网与 无线技术的应用 联系方式: 上海盛大网络有限公司,.cn陈绍强,男,1971年6月生。1997年4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北京首信 股份有限公司,任职资深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目前研究兴趣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实现 和优化) 。 从1997年起,先后承担、主持过以下科研项目: 1、1997年8月~1999年8月:负责信息产业部重大装备路由器项目,成功实现了完全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路由器系统,包括硬件和全套软件。项目于1999年8月通过鉴定,技术成果已产业 化并应用于企业网和电信 DCN 网中。 2、2000年6月~2001年3月:负责信息产业部 WAP 核心技术项目,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WAP 网关系统。 3、2001年5月~2002年底,任首信委内瑞拉中央大学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及 重要设备选型,并赴委进行了技术交流。 4、2002年1月至今,负责首信网络设备平台的研发。具体包括:基于 RISC 处理器的防火墙 硬件平台、面向下一代网络设备的 PICMG 平台、七号信令专用系统等。 在核心刊物及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是《中国计算机报》技术观察专栏撰稿人。 电话:010 8(O) ,(M) Email:.cn刘玉璋,男,1970年5月出生。现在担任得实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高级工程师。 获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并在荷兰爱立信智能网实验室完成博士后。 在荷兰爱立信工作多年, 在此期间,担任 Parlay 网关的产品委员会主席,并领导大规模的开发团队,历时三年,开发 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 Parlay 网关。曾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网系 统 CIN01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现任职于得实信息科技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得实) 。从事下一代 网络 NGN、3G 业务网、3g 电信增值业务等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得实信息科技定位国际 市场,为海外和国内的运营商提供领先的增值业务。 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件 liuyz@.cn 赖小荣,男,1966年11月生 主要工作经历: 美国协和电讯集团(Concord Telecom)通讯技术研究院 Managing Director 领导13 个研究室100多名工程师从事中英俄文寻呼机、GSM 手机、G3传真机的研究开发美国 UTStarcom 公司 DirectPaging Dept.技术经理; 每日商情信息集团 副总裁、技术总监从事无线数据广播系统及终端产品的研究; Eastern KingNet (China) Ltd 总裁、技术总监; 2001年12月至今普天首信集团中国普天首信股份公司总裁助理兼移动通信系统部总经理、系 统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 WCDMA 系统、CDMA2000 1X 系统和 CDMA2000 1X 终端的研究开发。 教育: 清华大学毕业,工学硕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深造。 专利及出版物: 在《清华大学学报》 、IEEE、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等发表论文多篇,并申请无线数据 广播系统及终端产品两项国家专利,对无线通信、数据通信、CDMA 技术、无线数据广播技 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的工程经验。 联系电话: (23 Email: Laixr@ 段涛,男,1964年4月生,网络研究中心兼职导师。1981年~1985年在北京邮电大学攻读学士 学位,1985年~1988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工作,1988年~1991年在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硕士 学位,1991年到总参第五十四所工作,现任总参第五十四所仿真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电子对抗科研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扎实,具有很 高的学术造诣和很强的科研攻关、创新能力。多年来,他在航天电子对抗、电子对抗仿真研 究等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负责和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显著的军事经济 效益和科研成果。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分别为第一、第五完成人) 2001年被聘 , 为国家军口863专家,任期五年。 主要科研成果有:“SZY2地面校飞试验”(1997)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雷达识别数据库 容差研究”(1998)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全军电子对抗装备作战运用 研究 (仿真工程二期) ”2004年度经费400万, “xxxx 系统半实物仿真与效能评估系统” (863-707 专项)2004年度经费600万 联系电话:周彩根,男,1963年10月生,网络研究中心兼职导师。1984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 工程学院, 同年分配到总参第五十四研究所工作, 1986年~1989年在南京电子工程研究中心攻 读硕士学位,现任总参第五十四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电子对抗科研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扎实,具有很 高的学术造诣和很强的科研攻关、创新能力,是总参“三个一”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和我军航天 电子对抗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他在航天电子对抗、电子侦察卫星、雷达环境模拟器 研究等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负责和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多数已投入生产,取 得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科研成果。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分别为第一、第六完 成人) 、三等奖二项(分别为第三、第七完成人) 、四等奖一项(第三完成人) 2002年被四 , 总部联合表彰为武器装备军内科研优秀科技工作者,荣立二等功,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 才二类岗位津贴。 主要科研成果有:作为航天电子对抗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先后参加和负责了“九五”、“十五” 和“十一五”的航天电子对抗装备规划计划论证。 目前承担的课题有“xx 电子侦察详查精测系统 的研制”2004年度经费500万,“xx 卫星系统的研制”2004年度经费500万。 联系电话:
北邮计算机导师——提供以文本文档的格式的各类文档免费下载和在线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邮计算机专业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