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晚报 徐乔,你好,我想把一从花小学放...

衢州晚报 徐乔,你好,我想把一从小学放学提着空书包回家到考取中科大研究生的故事告诉你们_百度知道
衢州晚报 徐乔,你好,我想把一从小学放学提着空书包回家到考取中科大研究生的故事告诉你们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衢州晚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徐乔杨从联合国实习归来_ _新闻资讯_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网站
&&您的位置&& >>
徐乔杨从联合国实习归来
我于2014年5月1日至8月2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实习了四个月,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也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回首这一年晚春到夏末的时光,充满了令人回味的记忆。
我在联合国新闻部(DPI)新闻媒体司网站事务科的中文组实习,工作地点位于与总部大楼一街之隔的第二大道。这里地处曼哈顿中城,周围高楼林立,著名的克莱斯勒大厦和大中央车站也在附近。网站事务科办公室位于办公楼第5层,因为这里是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网络媒体的主要办公地点,所以我们的同事来自世界各地:老板是英国人,说一口纯正的英音;法语组里除了法国人还有来自比利时的同事;俄语组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前苏联国家;西班牙语组中大多来自拉丁美洲;阿拉伯语组中有许多伊斯兰教徒,大多来自埃及和巴基斯坦;中文组包括我们实习生在内都是中国人。每个语言组有大约四五个正式员工,其中还包括每个语言组的负责人,大家各司其职,负责联合国官方网站的维护和更新,以及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发布等。整个办公室的气氛十分融洽,肤色、信仰、母语不同的人们用英语交流工作分享生活,有同事休假回国或旅行回来都会带各具特色的食品放在办公室的公共区域供大家随意品尝,这里的环境用“international”描述完全不为过,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这里相遇、包容。阿拉伯语组有许多员工都是伊斯兰教徒,每年斋月太阳升起以后都不可以进食。今年也不例外,一个斋月下来,几乎所有的阿拉伯语同事都瘦了一圈,我作为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看到这么虔诚的教徒,顿时肃然起敬。另外,联合国会在斋月结束后的开斋节放假一天,托这些信徒们的福,我们也享受了一个长周末。
我实习期间住在皇后区,每天搭地铁上下班,路上大约需要40-50分钟。联合国员工办公时间与其他公务员一样,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朝九晚五”,期间有一小时左右的午休。午休时间没有具体规定,大家自行安排,我一般在12:30左右到附近的餐馆吃午饭。因为是短期实习的缘故,住处的厨具并不齐全,所以我一般也没有带饭的习惯,加上曼哈顿中城餐馆众多,食物选择丰富、口味齐全,每天的午餐也权当是一次了解世界的窗口。特别是在晴朗的日子,我喜欢学着大多数纽约客的样子,端着外卖午餐盒在附近的街边公园找一处晒得到太阳的位置坐下,惬意地享受美食和阳光,运气好的话,还能遇上卖艺的歌手在公园里弹唱。
一天7小时的工作时间并不算长,但有时工作量却也不小。我们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联合国中文主页的更新以及联合国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的信息发布,这也是与我所学专业联系最紧密的工作。联合国官方网站的内容,尤其是众多国际日每年的更新是交由不同语言组负责的。例如,我们中文组负责6月12日的世界无童工日,在该国际日之前我们就必须在相关英文主页搜集需要更新的信息并将其整理到一个word文档中,如有文字援引自某一官方文件,还需标注相应文号以便其他语言组的更新。此外,我们还负责社交媒体的信息发布,包括新浪微博、微信、微视、youtube等,其中新浪微博是最主要的“阵地”。我们负责记录安理会的重要会议,并将各主要理事国的发言以微博形式发布。这项工作相对比较耗时,因为安理会的会议大多要持续几个小时。我经历过最长的会议长达7个小时,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期间甚至没有休会,我们两个实习生轮流记录,在另一个人记录的时候必须抓紧时间整理自己先前的笔记,并尽量缩减为140字左右以供编辑成微博。那天下班后明显感觉很累,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一条条微博被大家阅读后,原来的抱怨都化成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满足。持续时间比较久的会议对我们是一大挑战,而另一大挑战则是有时差的会议。记得7月23日,也就是中东局势最严峻的时候,位于日内瓦的人权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加沙问题。因为会议于当地时间上午9点开始,纽约当时还是凌晨4点,我们必须三点多起床,泡一杯咖啡,打开Google Doc等待会议开始。会议开始后,我和另一个实习生就挨了当头一棒,先不说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英语口音听得我们云里雾里,就算有英语同传时我们也只能记下很少内容,因为同传的语速完全不比正常说话速度慢。我们在感慨同传译员高超的翻译能力时,也不得不担心自己那少的可怜的笔记。最后还算幸运,我们得到了部分国家的发言稿,某些漏听漏记的部分才得以补充完整,也算是一场有惊无险的会议记录。
Dreamweaver制作网页,此外也会用到Photoshop、Illustration等软件来处理网站图片和电子海报。原先在国内只接触过Photoshop皮毛的我刚接到这些任务时心中不免忐忑,后来在大家的耐心指导和自己的摸索下,我慢慢熟悉了这些软件。实习期间,我制作了包括第66届联大决定、2014巴勒斯坦年、裁军和食品安全在内的几个网站,这些网站的难度不一,到最后的食品安全主题更是需要我自己搜集资料并组织架构,也算是对自己技能的一次综合考察。通过这一系列网站制作的经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从做中学”和“实践出真知”,尤其遇到这一类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单凭理论学习远远不够,只有在实际任务中不断遇到困难再克服苦难才能最终熟练掌握。此外,循序渐进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技巧,特别感谢James,他从最基本的纯文本网页开始,到最后的专题网站,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布置任务,一步一步引导我运用Dreamweaver等专业软件。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学习和工作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
当然,我们的工作也不是永远与文字打交道,偶尔的采访与录音工作为原本相对单一的工作形式增添了不少乐趣与挑战。6月初,我们接到了采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人类发展报告工作室负责人马和励(KhalidMalik)的任务,他将在《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前就网友关心的问题接受我们的采访,整个过程也会通过新浪微博微访谈平台向网友直播。采访前一周,我们就在微博开始了预热准备,我负责翻译这次采访的内容介绍,这些背景信息将在采访前发布到相关页面供网友参考,网友据此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采访当天,大家8点就在办公室集中,因为时差的缘故,我们必须将采访尽量安排在国内网民较为活跃的时段。当天,马和励先生和他的两名助手也早早赶到,小小的会议室里一共有八个人,我们中文组的老板和另一位同事负责挑选问题、整理并发布回答,马和励先生的两名助手负责用英语记录他的回答,而我与其他两名中国实习生负责翻译英语回答。采访从8:30持续到10:00,期间网友提问络绎不绝,马和励先生一共回答了三四十个问题,我们在参与工作的同时也了解了很多有关今年人类发展报告的相关信息。整个过程虽然节奏紧凑但气氛轻松,马和励先生平易近人,我们在记录时有什么疑问他都会及时停下来补充,时而还会说些轻松的话题调节气氛。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过得飞快,转眼微访谈的页面上已经列满了回复,想起以前自己刷微博的场景,那时候根本想象不到这小小的屏幕背后是一个团队的合作。
另一项有趣的工作是为《联合国周刊》配音。从8月开始,联合国每周五都会发布一个三分钟左右的新闻集锦,概括其在一周之内的主要工作以及各地的现状,我们的工作是将英文解说稿翻译成中文后录音,再将中文解说编辑到视频中。解说稿的翻译与影视字幕翻译类似,要求简洁通俗,这与我们以往的网站翻译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通常,我们的译稿要通过朗读后,根据口语习惯再做调整,这之后的译文才能成为定稿。录音过程则强调吐字清晰、语速适中,开始我常因为紧张而念错字或念破句,于是就停下来仔细阅读文稿,调整状态后再继续。我想,录音的关键就在于放松心态和不怕重来,急于求成很容易出错。UN Photo因为要迎接即将到来的联合国70周年纪念需要处理大量历史图片,为尽快帮助联合国完成任务,她时常主动加班到很晚。要知道我们实习生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看到她的工作态度我发觉自己还有不小的差距。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alt="" src="uploadfile/jpg/8.jpg">
两次见面会上与其他实习生的交流让我发现,每个人的实习目的都不同,但无论为己为人这些愿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改变”,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改善”:改善自身、改善国家、改善世界……潘基文秘书长在见面会上呼吁青年人树立远大目标,并努力实现它。他认为虽然我们不应该制定过于虚幻的目标,但至少应该是需要我们踮起脚来才能实现的。年轻人要有信心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来到联合国就会发现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并非与自己毫不相关,它们其实就在身边发生,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想法,就能不断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除了这两次见面活动,我还参加了由潘基文夫人携多国大使夫人主办的International Bazaar,各国代表团准备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和食物在总部东河边义卖,活动筹集到的善款悉数捐赠给人道主义协调厅的援助项目。此外,我还参加了和平大使五岛绿的迷你音乐会、曼德拉日义工活动等,我想联合国正在试图以各种方式让人们了解: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世界做些什么,无论大小如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alt="" src="uploadfile/jpg/4.jpg">
责任编辑:admin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1信息无?专题2信息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从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