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气球实验结果的原因幸福是什么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他们将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按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B.(2)图I实验中的现象为.(3)用上述图I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4)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足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5)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mL刻度处才停止.(6)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集气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瓶口的双孔塞一孔插一根连接气球的玻璃管,另一孔插一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把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瓶中,振荡.①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小明对瓶底残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欲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法1取样,滴加稀盐酸含有碳酸钠方法2取样,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小明又取样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由此也得出瓶底残留液中只含有碳酸钠的结论.稍后想想又立即否定了自己的结论,理由是.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U0=2.5V).
(1)晓欣小组采用图1的方案,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都不亮,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示数约为6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2)姚远小组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中电源电压未知,电阻R的阻值已知).
①电路如图3所示,请你在图4中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
②开关S拔到位置1,移动滑片P至任一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l1;
③开关S拔到位置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读出电流表示数I2先算出灯泡的电阻RL=(请你用所测的物理量表示),再根据P1=U02/RL,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按此方案测量,发现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大,原因是.仔细分析后,他们认为要准确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只需将上述步骤2改为.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连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此时,一位同学不小心把L1 的玻璃外壳打破了,结果L1不亮,L2却更亮了.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L1处发生断路;
猜想二:可能L1处发生短路.
(1)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猜想一是不正确的.
(2)针对猜想二,同学们找了一只电压表,分别(串/并)联在L1、L2两端,如图乙所示,假如猜想二成立,则L1两端(有/没有)电压,L2两端(大于/等于/小于)电源电压.
(3)实验发现两次电压表均有明显读数,且L1两端电压比L2两端电压小.说明猜想二也不正确.
你认为L1不亮、L2更亮的原因可能是
A.L1电阻变大;&& &B.L1电阻变小;&&& &C.L2电阻变小;&&&& &D.L1功率变大.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某同学要测量一个额定电流为0.3A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设计了如图的电路图.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问题.(1)在连接实物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状态;(2)经检验电路连接无误后,接通电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3)为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是;(4)实验结果的表达式为;(5)假设实验时电路连接正确,器材及各接线柱的连接完好,实验中无论怎样调动变阻器的滑片,电路中的电流总低于0.3A,其原因是什么?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