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m 1kg为m=1kg的小球,从半径R为1的...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 题目详情
可以插入公式啦!&我知道了&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轻绳穿过小孔,一端连接质量为m=1kg的小球A,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4kg的重物B.(g=10m/s2)
(1)当小球A沿半径r=0.1m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为ω=10rad/s,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2)当A球的角速度为多大时,B物体处于将要离开而尚未离开地面的临界状态?
正在获取……
(注:此处只显示部分答案,可能存在乱码,查看完整答案不会有乱码。)
分析:(1)B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受力平衡求出拉力.对A,拉力提供A所需的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T=mω2r,求出绳子上拉力,然后根据B处于平衡状态,求出地面给B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
(2)B物体处于将要离开而尚未离开地面的临界状态时地面给它的支持力为零,由此可以求出绳子上拉力,然后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向心力公式T=mω2 …(点击上面的蓝色链接“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字样可以查看完整答案)
在线视频课程推荐
老 师:全国特高级教师
老 师:全国高级教师
老 师:全国高级教师
老 师:全国特级教师
我来说一句
(7加3教育欢迎您!)
您的支持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页面执行时间:31.250毫秒
(注册即可)
高中免费课程
- 帮助中心 -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7加3家教网
皖ICP备1101372号质量为m=0.1kg的可看成质点的小滑块由静止释放,下落h=0.8m后正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R=0.2m的1/4光滑圆弧。(1)求在圆弧最低点A,小球的速度多大?(2)小滑块运动到水平面上与A接近的..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质量为m=0.1kg的可看成质点的小滑块由静止释放,下落h=0.8m后正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R=0.2m的1/4光滑圆弧。? ? (1)求在圆弧最低点A,小球的速度多大?? ? (2)小滑块运动到水平面上与A接近的B点时,对水平面的压力?? ? (3)设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小滑块停止运动时距A多远?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①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受力分析得:N由牛顿第三定律:②③由动能定理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板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轻绳穿过小孔,..
如图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板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轻绳穿过小孔,一端连接质量m=1kg的小球A,另一端连接质量M=4kg的物体B。当A球沿半径r=0.1m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要使物体B不离开地面,A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有何限制?(g=10m/s2)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解:由题意,小球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应小于等于物体B 的重力,由此得:&&&&&& Mg=mω2r &&&&&& 代入数据求得:ω=20 rad/s&&&&&& 即A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应小于等于20rad/s&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板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轻绳穿过小孔,..”主要考查你对&&角速度&&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角速度的定义:
圆周运动中,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角速度。,。&&&&&&&&&&&&&&&&&&&&&&&&&&&&&&&&&&&&&&&&&&&&&&&&&&&&&&&&&&&&&&&&&&&&&&&&&&&&&&&& 角速度的特性:
角速度是矢量,高中阶段不研究其方向。它是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弧度/秒”(rad/s)。(1rad=360d°/(2π)≈57°17'45″)转动周数时(例如:每分钟转动周数),则以转速来描述转动速度快慢。角速度的方向垂直于转动平面,可通过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角速度的方向,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不属于考察的内容)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对比:角速度是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或者说是转过的角度和所用时间的比值。线速度是单位时间走过的弧长;或者说是弧长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知识拓展提升:
  例:计算地球和月亮公转的角速度:
通过计算知道,书中所提到的地球和月球的争论是没有结论的。比较运动得快慢,要看比较线速度还是角速度,不能简单说谁快谁慢。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板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轻绳穿过小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6230382661385405355700386843370264&&评论 & 纠错 &&
同类试题1:如图(甲)所示,弯曲部分AB和CD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弧,中间的BC段是竖直的薄壁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细圆管分别与上、下圆弧轨道相切连接,BC段的长度L可作伸缩调节.下圆弧轨道与地面相切,其中D、A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点水平进入轨道而从D点水平飞出.今在A、D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A、D两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F.改变BC间距离L,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F-L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取10m/s2),试求:(1)某一次调节后D点离地高度为0.8m.小球从D点飞出,落地点与D点水平距离为2.4m,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的质量和弯曲圆弧轨道的半径大小.解:(1)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HD=12gt2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vDt联立解得vD=6m/s(2)设轨道半径为r,A到D过程机械能守恒得:12mv2A=12mv2D+mg(2r+L)在A点:FA-mg=mv2Ar在D点:FD+mg=mv2Dr由以上三式得:△F=FA-FD=6mg+2mgLr图象的截距为12=6mg,当L=0.5m时,力的差值△F=17N联立解得:m=...
同类试题2: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完成下面实验:在一固定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内部最低点静止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现给小球一瞬间水平速度V,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月球的半径为R.(1)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为多大?(2)轨道半径为2R的环月卫星周期为多大?解:(1)设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小球在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有.&&&&&&&&&&&&&&12mv2=mg?2r+12mv12①由题意,小球在最高点时,有.mg=mv12r&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CD,其中ABC部分为半径R..
如图所示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CD,其中ABC部分为半径R=0.9m的半圆形轨道,CD部分为水平轨道.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沿水平方向进入轨道,通过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3倍.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1)画出小球在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2)求出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vA;(3)求出小球经过C点进入半圆形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NC.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小球在A点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2)在A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A+mg=mv2AR,已知:FNA=3mg,解得:vA=6m/s;(3)小球由C到A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o2R=12mvA2-12mvC2,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C-mg=mv2CR,解得:FNC=9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FNC′=FNC=90N,方向竖直向下.答:(1)小球在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2)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6m/s;(3)小球经过C点进入半圆形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90N,方向竖直向下.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CD,其中ABC部分为半径R..”主要考查你对&&动能定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的应用方法技巧: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并分析运动过程。 (2)分析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求出总功:&(3)明确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 (4)列方程,必要时注意分析题目潜在的条件,列辅助方程进行求解。 2.应用动能定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找出始末状态的速度。 (2)要对物体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力做功的大小及正负情况(待求的功除外)。 (3)有些力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括几个阶段,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受力情况不同,在考虑外力做功时需根据情况区分对待。 3.几种应用动能定理的典型情景 (1)应用动能定理求路程在多阶段或往返运动中,如果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大小不变,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恒相反,则在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或介质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力与路程的乘积,从而可将物体在摩擦力或介质阻力作用下通过的路程与动能定理联系起来。(2)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如能对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则可以使问题简化。根据题意灵活地选取研究过程,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有时取全过程简单,有时取某一阶段简单。原则是尽量使做功的力减少,各个力的功计算方便,或使初、未动能等于零。 (3)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变力的功无法用公式直接求解,有时该力也不是均匀变化的,无法用高中知识表达平均力,此时可以考虑用动能定理间接求解。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在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中,有些极值的形成是南运动形式的临界状态造成的。如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平抛运动等。有些极值的形成是由题设条件造成的。在解决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时,一种思路是分析运动形式的临界状态,将临界条件转化为物理方程来求解;另一种思路是将运动过程的方程解析式化,利用数学方法求极值。知识拓展:
&1.总功的计算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1)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由计算。采用此法计算合力的总功时,一是要求各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二是要求合外力是恒力。 (2)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当多阶段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物体所受外力不同,即外力分阶段作用在物体上时常用此法求外力的总功。 (3)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在物体初、末状态已知的情况下可考虑从动能变化量来确定合外力做的功。 2.系统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实质上是一个质点的功能关系,是针对单体或可看做单个物体的物体系而言的。所谓能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物体系内各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物体系的各内力做功之和为零.物体系的动能变化就取决于所有外力做的总功了。但是对于不能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或不能看成质点的物体,可将其看成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质点系,对质点系组成的系统应用动能定理时,就不能仅考虑外力的作用,还需考虑内力所做的功。即:如人在从地面上竖直跳起的过程中,只受到了重力、地面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而人从下蹲状态到离开地面的过程中,支持力不对人做功,重力对人做负功,但人的动能增加了,原因就在于此过程中人不能被看成单一的质点,人体内肌肉、骨骼之间的内力对人也做功。再如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释放两带异种电荷的小球,对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来说,没有外力对它们做功,但它们的动能却增加了,原因也在于它们的内力对它们做了功。3.动能、动能的变化与动能定理的比较: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CD,其中ABC部分为半径R..”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378143830663549194338672352213693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量m 1k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