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快女年最好的高考失利学生的去处?

学学马云,为高考失利学生做点什么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6月23日晚,阿里巴巴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回想起自己高考又一次失利的那个夜晚,百感交集,他给失意考生写了一封信。(据新华社)高考过后,许多媒体都在关注高考“状元”,都在关注高考英雄,这是锦上添花,是给高考失利学生增加无形的压力,实在不妥。高考之后,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高考失利的学生,给他们送去温暖,送去阳光,送去鼓励,我们应该学学马云,为高考失利学生做点什么。马云在心中谈到了自己高考失利后的感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惆怅……怕被人看不起,怕被家人埋怨,怕自己会永远抬不起头,怕自己没有未来……这是所有高考失利人的感觉,让人心有戚戚焉。然后,他说自己的感悟:“我们也许确实需要考几次才会成功。我们的运气不是在考试中,我们的运气一定是在其他地方!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那些天生会读书的人是命,但我们这些不太会读书和考试的人未必没有我们的运气,只要我们坚持做我们喜欢的事,并努力把它做好、做完美!”这些感悟真的让人很受启迪,也很能鼓舞人,笔者企盼所有高考失利的学生都看看。马云的高考感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我的高考既失败又幸运,失败是没有考上理想的本科大学,幸运是总算被一个最一般的专科学校录取。我十分珍惜,虽然只有两年,但是,我好好读了两年书,当时的想法就是我的两年要比四年的本科收获要大。毕业之后,我专科毕业比中文本科毕业的人还会写文章,虽然不算成功,但毕竟有一点收获。高考胜败与未来关系不大,未来永远掌握在努力的人手中。请为高考失利的学生做点什么,我们打造好“美丽之炭”点燃高考失利学生的热情之火,这是“后高考时代”,我们的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示例:(1)南京大学的这种做法无疑是伤害了不少考生和社会的信任,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来年在安徽的招生。(2)南京大学此举干扰学生理性判断和自主选择,教育部门有必要及时叫停预录方式,通过制度来规范高校招生制度。(3)受害考生可以以个人和南京大学签订的预录取协议作为一种契约,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权益。(意对即可)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晋江市四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
  当俞敏洪现身于美国或加拿大的街道时,常常会被一些中国留学生认出来,他们心悦诚服地称呼他为“留学教父”。
  作为一名教师兼商人,俞敏洪在十多年间将新东方从一间教室、十几个学生的培训作坊,发展成为影响全国、融资上市的庞大教育集团,这或许是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俞敏洪出生于60年代初的江苏农村,他因英语培训成名,却曾经因为英语成绩差劲两次高考落榜。他说自己从那时开始与英语较上了劲。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的俞敏洪终于考上了大学,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录取他的是北京大学西语系。即便如此,当时也没人想到俞敏洪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进入北大后,他因为肺结核病休学一年,他的普通话不标准,因此只能在差班上课。
  土里土气、智商平平是俞敏洪当时的公认形象?他的高三补习班同学、现任北大新东方校长周成刚后来调侃,自己苦苦奋斗了二十几年,想不到最后竟要受制于他。俞敏洪自嘲,5年的大学生涯,大家认为他是最没出息的一个,也没有一个女孩正眼看过他。
  这些故事是俞敏洪日后经常在公开场合对别人提起的,他想要表达的是:不甘困苦,笨鸟先飞,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事实上,俞敏洪当时还未萌发出创立一大摊子生意的远大梦想,但他的确是个愿意为生活做出改变的人。大学毕业后,俞敏洪的大部分同学出国留学,他因为学业不出众“只能”留校担任一名普通老师。在“下海”浪潮席卷全国的那个年代,对于接触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老师是一份无聊的工作。经过3年的申请,他终于也被美国一所大学接受。
  成功总是被各种偶然包裹,这就是新东方创立的最初动机。俞敏洪为了攒钱出国,张罗起一间在建筑工地中的培训作坊。其实,起初俞敏洪并非一个纯粹的企业家。1991年,因开办辅导班而被北大以“不务正业”为名全校通报批评后,他才最终下定决心,投身商海。
  从课外作坊到教育集团,俞敏洪的发家经历始终被当做新东方天然的形象宣传片,他时常用加强版的心灵鸡汤让台下的新东方学员们热血沸腾,增加后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崇拜。1993年底,“寄人篱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正式独立注册,凭借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和留学生群体的逐渐扩大,1995年底,新东方学生已经突破1.5万人次。
  直到这个时候,俞敏洪才真正被“逼上梁山”。从1995年到2000年,他陆续邀请了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刚等一大批日后响当当的人物加入新东方学校,共同创业。
  “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这是俞敏洪总结的创业体会。日后,王强回忆说自己选择放弃贝尔实验室工作回到国内与俞敏洪创业,并非因为俞敏洪身上的商业才干,而是看重他的诚恳和实干。
  诚恳、实干让俞敏洪有了非凡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之后,新东方的成功显得顺理成章。200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1年,新东方已经达到学员200万人,教师15000名,净利润超过30亿的规模。
  截至2010年底,包括学而思、环球雅思、学大教育在内,国内上市的海外教育机构已达到两位数。正如俞敏洪自己所说,做大后的新东方给他带来更多压力,这已不是当初举办几场激情澎湃、幽默诙谐的讲演和满大街、满校园张贴小广告就可以占据市场的时代,从“草莽”到“正规军”,俞敏洪需要为自己和新东方找到新的定位。
  “一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创业”始终不能长久,俞敏洪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才能和短板在哪里。2010年底,陈向东出任新东方执行总裁。而在此前,新东方已经因为利益分配、管理权限等遗留问题进行过多次人员重组,它需要从一个家族企业色彩颇重的企业变为一家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大企业。
  陈向东“掌权”后,新东方迅速推出了公务员培训、优能、泡泡英语、麦格森国际高端英语培训等新业务,力主从独立品牌向多元品牌转型,并提出一系列优化改革方案,希望提高新东方的运营和工作效率。在事业经过一个新的转折点后,俞敏洪再选择“放权”。
  俞敏洪说,希望有一天能够净身离开新东方,写书、旅游、支教,甚至到沙漠寻找绿洲。他始终还是一个文人。很难想象,如果真有一天新东方与老俞再无瓜葛,会是怎样,但可以肯定,新东方不再仅仅只有一个俞敏洪。
(选白《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中国留学生心悦诚服地称俞敏洪为“留学教父”,源于其个人及新东方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文章描写俞敏洪出身草根,在于强调坎坷困苦的人生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文章中提到新东方曾“寄人篱下”,将俞敏洪称为“土鳖”,语含讥讽,暗蕴褒贬。
俞敏洪将新东方称为“一条不归路”,折射出其急流勇退的精神及对新东方前景的担忧。
俞敏洪诚恳、实干的品质使其具有非凡的凝聚力与领导力,这也是他事业成功的原因之一。
第四段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全文,就俞敏洪成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选考题)
“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任&&武  当俞敏洪现身于美国或加拿大的街道时,常常会被一些中国留学生认出来,他们心悦诚服地称呼他为“留学教父”。  作为一名教师兼商人,俞敏洪在十多年间将新东方从一间教室、十几个学生的培训作坊,发展成为影响全国、融资上市的庞大教育集团,这或许是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俞敏洪出生于60年代初的江苏农村,他因英语培训成名,却曾经因为英语成绩差劲两次高考落榜。他说自己从那时开始与英语较上了劲。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的俞敏洪终于考上了大学,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录取他的是北京大学西语系。即便如此,当时也没人想到俞敏洪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进入北大后,他因为肺结核病休学一年,他的普通话不标准,因此只能在差班上课。  土里土气、智商平平是俞敏洪当时的公认形象?他的高三补习班同学、现任北大新东方校长周成刚后来调侃,自己苦苦奋斗了二十几年,想不到最后竟要受制于他。俞敏洪自嘲,5年的大学生涯,大家认为他是最没出息的一个,也没有一个女孩正眼看过他。  这些故事是俞敏洪日后经常在公开场合对别人提起的,他想要表达的是:不甘困苦,笨鸟先飞,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事实上,俞敏洪当时还未萌发出创立一大摊子生意的远大梦想,但他的确是个愿意为&生活做出改变的人。大学毕业后,俞敏洪的大部分同学出国留学,他因为学业不出众“只能”留校担任一名普通老师。在“下海”浪潮席卷全国的那个年代,对于接触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老师是一份无聊的工作。经过3年的申请,他终于也被美国一所大学接受。  成功总是被各种偶然包裹,这就是新东方创立的最初动机。俞敏洪为了攒钱出国,张罗起一间在建筑工地中的培训作坊。其实,起初俞敏洪并非一个纯粹的企业家。1991年,因开办辅导班而被北大以“不务正业”为名全校通报批评后,他才最终下定决心,投身商海。  从课外作坊到教育集团,俞敏洪的发家经历始终被当做新东方天然的形象宣传片,他时常用加强版的心灵鸡汤让台下的新东方学员们热血沸腾,增加后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崇拜。1993年底,“寄人篱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正式独立注册,凭借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和留学生群体的逐渐扩大,1995年底,新东方学生已经突破1.5万人次。  直到这个时候,俞敏洪才真正被“逼上梁山”。从1995年到2000年,他陆续邀请了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刚等一大批日后响当当的人物加入新东方学校,共同创业。  “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这是俞敏洪总结的创业体会。日后,王强回忆说自己选择放弃贝尔实验室工作回到国内与俞敏洪创业,并非因为俞敏洪身上的商业才干,而是看重他的诚恳和实干。  诚恳、实干让俞敏洪有了非凡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之后,新东方的成功显得顺理成章。200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1年,新东方已经达到学员200万人,教师15000名,净利润超过30亿的规模。  截至2010年底,包括学而思、环球雅思、学大教育在内,国内上市的海外教育机构已达到两位数。正如俞敏洪自己所说,做大后的新东方给他带来更多压力,这已不是当初举办几场激情澎湃、幽默诙谐的讲演和满大街、满校园张贴小广告就可以占据市场的时代,从“草莽”到“正规军”,俞敏洪需要为自己和新东方找到新的定位。  “一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创业”始终不能长久,俞敏洪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才能和短板在哪里。2010年底,陈向东出任新东方执行总裁。而在此前,新东方已经因为利益分配、管理权限等遗留问题进行过多次人员重组,它需要从一个家族企业色彩颇重的企业变为一家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大企业。  陈向东“掌权”后,新东方迅速推出了公务员培训、优能、泡泡英语、麦格森国际高端英语培训等新业务,力主从独立品牌向多元品牌转型,并提出一系列优化改革方案,希望提高新东方的运营和工作效率。在事业经过一个新的转折点后,俞敏洪再选择“放权”。  俞敏洪说,希望有一天能够净身离开新东方,写书、旅游、支教,甚至到沙漠寻找绿洲。他始终还是一个文人。很难想象,如果真有一天新东方与老俞再无瓜葛,会是怎样,但可以肯定,新东方不再仅仅只有一个俞敏洪。(选白《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中国留学生心悦诚服地称俞敏洪为“留学教父”,源于其个人及新东方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B.文章描写俞敏洪出身草根,在于强调坎坷困苦的人生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C.文章中提到新东方曾“寄人篱下”,将俞敏洪称为“土鳖”,语含讥讽,暗蕴褒贬。 D.俞敏洪将新东方称为“一条不归路”,折射出其急流勇退的精神及对新东方前景的担忧。 E.俞敏洪诚恳、实干的品质使其具有非凡的凝聚力与领导力,这也是他事业成功的原因之一。 2.第四段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全文,就俞敏洪成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
  任武当俞敏洪现身于美国或加拿大的街道时,常常会被一些中国留学生认出来,他们心悦诚服地称呼他为“留学教父”。  作为一名教师兼商人,俞敏洪在十多年间将新东方从一间教室、十几个学生的培训作坊,发展成为影响全国、融资上市的庞大教育集团,这或许是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俞敏洪出生于60年代初的江苏农村,他因英语培训成名,却曾经因为英语成绩差劲两次高考落榜。他说自己从那时开始与英语较上了劲。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的俞敏洪终于考上了大学,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录取他的是北京大学西语系。即便如此,当时也没人想到俞敏洪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进入北大后,他因为肺结核病休学一年,他的普通话不标准,因此只能在差班上课。  土里土气、智商平平是俞敏洪当时的公认形象。他的高三补习班同学、现任北大新东方校长周成刚后来调侃,自己苦苦奋斗了二十几年,想不到最后竟要受制于他。俞敏洪自嘲,5年的大学生涯,大家认为他是最没出息的一个,也没有一个女孩正眼看过他。  这些故事是俞敏洪日后经常在公开场合对别人提起的,他想要表达的是:不甘困苦,笨鸟先飞,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事实上,俞敏洪当时还未萌发出创立一大摊子生意的远大梦想,但他的确是个愿意为生活做出改变的人。大学毕业后,俞敏洪的大部分同学出国留学,他因为学业不出众“只能”留校担任一名普通老师。在“下海”浪潮席卷全国的那个年代,对于接触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老师是一份无聊的工作。经过3年的申请,他终于也被美国一所大学接受。  成功总是被各种偶然包裹,这就是新东方创立的最初动机。俞敏洪为了攒钱出国,张罗起一间淹没在建筑工地中的培训作坊。其实,起初俞敏洪并非一个纯粹的企业家。1991年,因开办辅导班而被北大以“不务正业”为名全校通报批评后,他才最终下定决心,投身商海。  从课外作坊到教育集团,俞敏洪的发家经历始终被当做新东方天然的形象宣传片,他时常用加强版的心灵鸡汤让台下的新东方学员们热血沸腾,增加后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崇拜。1993年底,“寄人篱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正式独立注册,凭借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和留学生群体的逐渐扩大,1995年底,新东方学生已经突破1.5万人次。直到这个时候,俞敏洪才真正被“逼上梁山”。从1995年到2000年,他陆续邀请了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刚等一大批日后响当当的人物加入新东方学校,共同创业。  “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这是俞敏洪总结的创业体会。日后,王强回忆说自己选择放弃贝尔实验室工作回到国内与俞敏洪创业,并非因为俞敏洪身上的商业才干,而是看重他的诚恳和实干。  诚恳、实干让俞敏洪有了非凡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之后,新东方的成功显得顺理成章。200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1年,新东方已经达到学员200万人,教师15000名,净利润超过30亿的规模。  截至2010年底,包括学而思、环球雅思、学大教育在内,国内上市的海外教育机构已达到两位数。正如俞敏洪自己所说,做大后的新东方给他带来更多压力,这已不是当初举办几场激情澎湃、幽默诙谐的讲演和满大街、满校园张贴小广告就可以占据市场的时代,从“草莽”到“正规军”,俞敏洪需要为自己和新东方找到新的定位。  “一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创业”始终不能长久,俞敏洪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才能和短板在哪里。2010年底,陈向东出任新东方执行总裁。而在此前,新东方已经因为利益分配、管理权限等遗留问题进行过多次人员重组,它需要从一个家族企业色彩颇重的企业变为一家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大企业。  陈向东“掌权”后,新东方迅速推出了公务员培训、优能、泡泡英语、麦格森国际高端英语培训等新业务,力主从独立品牌向多元品牌转型,并提出一系列优化改革方案,希望提高新东方的运营和工作效率。在事业经过一个新的转折点后,俞敏洪再选择“放权”。  俞敏洪说,希望有一天能够净身离开新东方,写书、旅游、支教,甚至到沙漠寻找绿洲。他始终还是一个文人。很难想象,如果真有一天新东方与老俞再无瓜葛,会是怎样,但可以肯定,新东方不再仅仅只有一个俞敏洪。(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中国留学生心悦诚服地称俞敏洪为“留学教父”,,源于其个人及新东方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B.文章描写俞敏洪出身革根,在于强调坎坷困苦的人生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C.文章中提到新东方曾“寄人篱下”,将俞敏洪称为“土鳖”,语含讥讽,暗蕴褒贬。 D.俞敏洪将新东方称为“一条不归路”,折射出其急流勇退的精神及对新东方前景的担忧。 E.俞敏洪诚恳、实干的品质使其具有非凡的凝聚力与领导力,这也是他事业成功的原因之一。(2)第四段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标题为“‘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请简要概述“转身”的内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系全文,就俞敏洪成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警惕名校农村学子锐减                    
周继坚  
据报道,在中国农业大学今年的大一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10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仅占28.26%。如此低的比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忧虑。近年来,重点大学农村生源的减少是整体趋势。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县级中学生比例占到50%左右,而今年只有七分之一;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从过去的30%左右降到了近年来的10%到15%。  在教育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均衡,既是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呼吁,也是教育管理部门多年来矢志不渝的目标。从现实的国情看,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相比于城市,农村学生的数量占多数,从教育公平和均衡的角度讲,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大于城市。然而,现实中不仅农村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很低,而且似乎逐年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高校扩招让上大学变得容易。然而,对广大农村学子来说,能够吸吮到这一“雨露”的人却越来越少。有人把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归结为城市化进程,有的归因于农村孩子的基础教育底子整体不如城市。然而,这些原因只是在解释表象,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以去年全国高考为例,农村孩子占考生总数的62%,可见农村孩子仍然是应考的多数。就学生个人基础素质来说,城市孩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但农村孩子也有更多的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决不能说会弹琴的城市孩子的素质就一定高过放过牛的农村孩子。 
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根本上暴露的还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且已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除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外,近年来推出的校长推介制、高校自主招生、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农村孩子显然都不占优势。首先从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来看,农村孩子主要靠课堂上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像城市孩子那样可以享有丰富的各类课外辅导和培训资源;其次,自主招生和校长推荐制等举措也主要面向少数优质示范高中,农村孩子事实上很难进入这些重点中学。  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是一个警示信号,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天平的倾斜度。在城市和重点中学较多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势下,农村学子在高考竞争中先输掉了一大截。再加上以成绩衡量政绩的功利思维,又加剧了地方对学校投入和学生选拔的人为扭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高考,招生考试越来越像程序化的“掐尖机器”。结果,农村孩子不断被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边缘化,考取重点大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要看到,长此以往,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新隐忧,那就是阶层固化。(选自 日《光明日报》)10、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从教育均衡的角度来看,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要大于城市学生。B、城市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农村孩子只有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二者存在着素质上的差距。C、在目前的形势下,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以及成为一个警示的信号,这充分反映教育天平的倾斜度。D、农村孩子个人的未来上升空间日益狭窄,导致他们丧失了接收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成为社会新隐忧。11、开头第一段所引用的数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12、文中“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
不知死,焉知生
1972年,史铁生因先天性脊椎裂导致双腿残疾,返京养病。1974年,他进入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务工,并开始文学创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1年,因急性肾损伤弃职归家,笔耕至病殁。
他把自己的身体比作一架飞机,“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正因为“在最狂妄的年龄上”突遭此变,他孤愤悲忧,不得不常年遁世于地坛,自逐于那一片荒芜之地,
他这样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曾有多少百无聊赖的时光,他观察“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蜜蜂、蚂蚁、瓢虫、鸣蝉,以及在草叶上滚动、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曾有十五年的光阴,他目睹散步的中年夫妇由盛及老,唱歌的小伙子在墙角整理歌喉,捕鸟的汉子在树丛中撒网,漂亮的兄妹在“灯笼树”下拾起“小灯笼”……而他仍然孤寂。
在地坛的所思所系构成了史铁生余生写作的母题。他把孔子的话倒过来,说“不知死,焉知生”。众多跟他接触过的文坛朋友都明了,史铁生是“一个永远活在‘问题’里的人”,但在生死大悟之后,虽久卧病榻,也不妨乘物游心。
2010年5月,史铁生与作家周国平对谈,那也是他生平最后一次重复论及自己为何要写作的原因:“写作是怎么回事?其实我写作就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苏格拉底说,要认识你自己,真是这么回事。没有别的原因……永不解决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那你说这岂不是荒诞吗?最后你发现作为一个永恒的过程而言,只有美是它最终的解答。别的都很荒诞。只有美可以是不断超越的。”
思辨的写作,命定的寂寞
史铁生说自己从小就“怵窝子”,对世界有恐惧,如非横遭突变,可能永远不会做一个作家,而会在恢复高考后读理工科的大学,然后平凡度世;但是,他的命运并没有按照这一轨迹行进。
1998年,由于患有严重的尿毒症,史铁生开始“透析”治疗。2006年,《南方周末》记者夏榆探访尚在医院的史铁生,看到他的动脉血液经塑料管进入透析机,滤掉毒素之后再经静脉回到体内,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长达九年、1000多次的针刺,就使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史铁生自己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每周三次、每次四个半小时的透析治疗,续命之余,也极大地消耗了他的身体。他的写作,因此只能局限在每周四个上午的几个小时,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即是他花了三年的所有上午写就的。他不参加活动,绝少接受采访,如果和朋友聚会,他要提前半天什么也不干,攒下精力和朋友说话。
曾经有人评论说,“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但这未必合乎史铁生的自我体认。他曾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他尤其反对以身体的残缺来划分人群或者立场,自觉超越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自叹,进而关切普遍性生存和精神伤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表示,史铁生的写作是跟灵魂对话,这命定是寂寞的,“他的寂寞是心灵发出的,不是装出来的;他的彻底个人化,也不是装给大众看的,因为他从不哗众取宠。在这个反潮流也能成为潮流的时代,史铁生应该是最能被包装的,但他永远不会被大家‘利用’”。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书曾经感动过众多读者,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他的笔法。此前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有人说我的写作太过思辨,没办法,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大概我总是坐在四壁之间的缘故,唯一的窗口执意把我推向‘形而上’。”
史铁生晚年住在金台路,由妻子照料,生活并不宽裕。作家陈村早年拜访,“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为了预祝史铁生六十大寿,邻居王耀平送了他一个装蛐蛐的“拉子”(笼子),原本期望可以送蛐蛐伴他,不料竟成他去世前的唯一信物。
史铁生曾无限流连于地坛,并因此感恩自己的命运。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无颓墙,无荒草,也没有雨燕自林中飞出,搅动这皇家祭坛的落寞;京城的初雪久候未至,2010年最后一次残阳夕照,唯有冷风凛冽中飘来几不可辨的气味,知史铁生者,遂了然那气味中,或亦有一缕是属于十数年前那个作家的,他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迭,天地洪荒。
(选自2011年《看天下》第01期,有删节)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人物传记并非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史铁生的生平,而是围绕史铁生的思想、特点并对其进行了诠释。
B.文中详细地介绍史铁生有关“透析”治疗的过程,是细节描写,为后文引出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作铺垫,这又是“以小见大”,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诚。
C.文章通过史铁生的文坛朋友、周国平以及陈村等人的评论来表现史铁生深刻的思想以及他面对困境所展现出来的从容、坚强的品质。
D.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不再荒凉落寞,它曾属于十几年前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迭,天地洪荒的史铁生。
(2)史铁生有一篇著名的散文《我与地坛》,联系本文分析史铁生为何对地坛情有独钟。
(3)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出史铁生的“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
(4)史铁生“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这句话给你哪些启示?结合你的人生阅历谈谈你的感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