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和理解课程实施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对...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和几个问题的讨论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和几个问题的讨论
泰州教育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程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一、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的领域及其关系如何?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可以不断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并倡导以项目为载体从事学习活动。该领域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融合的形态呈现的。
&&&&除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非指定领域。
&&&&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77-79)
三、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旨在让中小学生改变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的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即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只是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历;改变学校教育始终围着考试转的局面,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决不在新设一门课程,而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育人模式的重大挑战,它将是中国基础教育有史以来最深刻的革命性变化。(摘自《从理念到实践:解读研究性学习》P42中霍益萍的文章《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
&&&&我国现行课程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基于原子论、机械论的视野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也把原本内在统一的科学、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来;第二,以谙熟学科知识和训练技能为宗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第三,过多倚重了接受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第四,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由此看来,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的趋势。(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71-72)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对象是综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这样一个综合性。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第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是综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不是单纯从知识传授着眼,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应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感、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也是综合的。在内容安排上,应与社会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第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也应是综合的。在方法上,提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特别是重视运用多种现代传媒技术,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如果说,其它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学科基础知识,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则强调让学生养成实践的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经验教育。因此,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动脚动手又动脑,如果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局限在学校内,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活动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的原则:一是教育时空的开放;二是组织形式的开放;三是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四是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五是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根本的一点是视野的开放和心态的解放。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已经不是仅仅限于在学校的操场、教室等有限的时空内,学生可以打破原有班级、小组的限制,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重新编成各种活动小组,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可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实验室动手实验,采访专家、群众,上互联网搜集信息,学生接受新信息的时空得到极大的扩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也不受原课时限制,可以一节课,也可以几节课,甚至一周、数周。此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也不仅是学校的教师,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放大。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也打破了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传统模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通过文件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问卷、访谈、测试等多种形式,对综合活动课程成效进行评估,主要是进行过程评估。
&&&&自主性。自主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至关重要的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四点: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指导教师;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已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师生的互动。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点拨和帮助,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真正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并且在指导学生活动中努力实现教师自身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要改变那种由教师设计好活动方案,学生“按图索骥”的活动模式,活动的全过程都必须由学生自主参与,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不要求追求尽善尽美,只要学生所选的主题具有符合学生兴趣和知识储备的特点,
所选主题具备探究性学习的客观条件,对学生身心没有危害,都可以作为探究的课题,由学生自我探究,教师不可过多的干预,即使一些不健康的主题或反面的主题,教师也要善于正面引导。自主性不能理解为“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理解为“放任”,在体现自主性的同时还要坚持活动的教育性。
&&&&生成性。生成性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决定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兴趣的迁移,新的目标不断提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从而使活动更富有成效。(摘自李湘子2002年2月2日在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班结束时的讲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73-75概括为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10-15)概括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小学、初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苏教基[2001]81号)在阐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应注意的基本原则是归纳为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
&&&&另外还应体现本土化、本校化、社区化、人本化的要求。
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原则是什么?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即人本化、校本化、社区化和本土化(地方化、农村化)、生活化。
&&&(详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79-80)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有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设的。英、美、法、日、韩、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主要有: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自我建构的反思性学习以及生活学习。(详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105-114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97-108)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般实施过程是什么?
&&&&按照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应处于融合形态、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的要求,当前,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般实施过程可以是:
&&&&第一、提出问题。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二、确定课题。学生从提出的问题中筛选、整合课题,也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课题申报制、课题选择制)
&&&&第三、探究课题。学生通过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合作探究、跨班级和跨年级合作探究等方式展开课题研究。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身体验、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持续、深入地开展探究,防止包办代替、浅尝辄止。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详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81-82)
(参见《素质教育在美国》黄矿岩二年级和五年级的两个课题研究例子)
八、教师如何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思想状况、社会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教师参与学生的综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塑造民主、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其兴趣和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
&&&&在学生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课题。在学生初步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
&&&&当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收集事实材料;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详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82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247-249、P250-251)
九、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如何安排?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平均每周为3课时。
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每周固定某几天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固定课时,已经不适合活动开展的要求。最适应这一活动要求的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对每周平均3节课时间,根据需要作出灵活安排,
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可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使用,也可将几周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也可与其它学科调整使用。还可以结合双休日、节假日安排。(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83)
十、如何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
&&&&1、评价的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教师、学生、校外指导教师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对学生的各种活动方式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评价者要尽量使用家长、学生及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3、评价内容的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过程。注重坚持“学生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科学参照标准”或“成人参照标准”,即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而不是以科学发展的水平,或者成人的认识水平来评价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结构的科学性。这是注重过程评价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成长记录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因而,教师应指导或要求学生及时保存活动过程的经历,及时总结活动过程的实际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评价方式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三)评价的基本内容
&&&&(1)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班级和小组的学习作出积极的贡献等。
&&&&(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察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主要评价学生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操作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另外,还要注重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对学校的评价,侧重于对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状况的评价,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师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等方面的评价。
&&&&(四)评价指标的制定
&&&&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是由评价项目和权重两个方面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两个纬度的评价项目:
&&&&第一个纬度是活动过程的要素,主要涉及行为能力或基本的发展状况。包括: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选择和确定的状况。要评价学生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意义、学生在主题或项目选择和确定中的作用。
&&&&活动方案的制定状况。要评价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能力、活动方案本身的合理性程度、活动方案的具体化程度等。
&&&&活动过程的具体行为方式。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如行为的合理性、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具体的操作方式、参与实际情境的深度、文献资料、具体事实材料的搜集情况等。
&&&&活动的总结情况。要评价学生的活动报告、成果或产品等状况。
&&&&第二个纬度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发展,主要涉及行为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包括:
&&&&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状况。
&&&&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
&&&&学生各种良好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如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等等。
&&&&在划分出评价的各种类别后,要根据评价的重点,赋予不同的评价项目不同的权重系数,综合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的发展状况。(摘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261-264)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和几个问题的讨论(下)
泰州教育局
&&&&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几个问题的讨论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难开展吗?(谨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神秘化和精致化)
&&&&有不少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很高、很难开展。事实并非如此。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改变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改变学校教育始终围着考试转的局面,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我们不应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神秘化,不要追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和成果的精致化。只要符合学生兴趣和知识储备的特点,只要具备探究性学习的客观条件,对学生身心没有危害,都可以作为探究的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即使最后过程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就是我市农村学校的老师引导学生围绕当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可以开展许多有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是一回事吗?(谨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活动课同化)
&&&&一些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没什么两样。应当说,1992年以来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突出的就是在学习活动方式上,“活动课”没有强调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其基本的活动方式还是晨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等,而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等。
&&&&我们应该谨防新瓶装旧酒,谨防穿新鞋走老路,谨防用过去的活动课的理念和做法来同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某校已经用照片分学校篇、社会篇、家庭篇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果了)。(参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18-25)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如何处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存在本质区别:学科课程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开发的,掌握必要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是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获得关于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以个性健全发展为根本鹄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各门学科课程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体验、感悟、学习方式等等不仅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也运用于各学科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体验与学科课程中所获得的体现于学科知识、技能中的间接经验,二者是交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
&&&&在实践中,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参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124)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哪些不同?
&&&&第一,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是在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学习中展开的,所开展的活动内容都与其相应的学科领域直接相关。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它不具有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类学科知识,但它并不受体系化知识框架的局限。
&&&&第二,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的目的,必须以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发展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能力,以及独特领域的综合素养。如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更直接地指向于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第三,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方式往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课程实施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大都以观察、实验、制作为主,而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则以调查和各种形式的表达为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则因活动主题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不受学科特征的局限。(摘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25-29)
&&&&五、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各学科实验教材均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为什么还要专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既然“研究性学习方式”已经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了,为什么还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课程和“讲解式教学”、“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把教学理解为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原理,学生往往把学习理解为习诵、模仿和做题,这种强化的习惯势必会成为“研究性学习方式”有效渗透的强大阻力。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课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各门学课往往局限于本门学科的知识体系、逻辑体系从事探究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综合运用学生所有的知识对学生自主选择的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究,以获取学生自己的结论。(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123-124)(另外参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131-132)
&&&&独立设置研究性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推动教学方式的转换。他只有有机地渗透于学校的各种课程之中,才能找到存在的根。有鉴于此,我们建构了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各门课程为主,独立设置研究性课程为辅的模式。一旦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各门课程中扎下根,那么,独立设置的研究性课程,就将消亡。(摘自南师大附中《在主体性教育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六、谁来担当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能否配备专职的教师?(谨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专职化)
&&&&谁来担当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能否配备专职的教师?哪些人能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
&&&&理想地说,学校的所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指导教师。因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延续性,需要大量的教师或其他有关人员参与。能够教学、指导综合类课程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少数教师或专职教师承担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的。因此,学校不应指定少数几个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而应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
&&&&日本中小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采取&教师小队&的形式构成教师指导组,即所谓“T一T(Teachers-Team)”制。“T-T”制要求学校不同学科背景或课程背景的教师组建成若干个教师指导小组,以教师指导小组面对各自班级的学生。
&&&&借鉴日本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经验,当前,我国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鼓励班主任、科任教师担任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并对每个学生班级,都要组成教师指导小组。
&&&&另外,由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需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进行活动,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力量,聘请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校外辅导员,甚至政府机构官员等方面的人士,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参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249)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有教材吗?(谨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传统学习方式同化)
&&&&有些学校和老师感到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无从下手,无法实施。这说明我们的思想仍未冲破传统学科课程的束缚。不仅如此,由于教学习惯,还出现了以学科教学形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还有的,像过去开公开课一样,用课堂的形式把综合实践活动上出来给人看。
&&&&中央教科所推出了一套《综合实践活动》教材,钟启泉是该课题的指导专家,就是在他对这套书的鉴定书上,他写道:“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一个包容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要素的独特的课程领域。将会出台《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但不倡导统编的教科书或是教材。”
&&&&华师大张华教授说:“泛起的程序化的具有学科性质的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将消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并带来其他负面效应。”
&&&&到我们泰州作经验介绍的锡山区教研室主任赵宪宇也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为每个学生设计课程,是最大的思想解放,是最大的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师生最大的自主权,是最能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千万不能有教材,有教材就空了。
&&&&问题和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纽带和载体,而问题和课题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展开研究,因此也不可能编写出符合不同学生要求的教材,倒是可以编写一些活动案例供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果展示方式应是成果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交流、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八、综合实践活动是“科技类活动课程”吗?(谨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窄化)
&&&&当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一种倾向: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同于“科技类活动课程,”把学生引向运用理科知识探究科技类问题的轨道。首先,这种倾向会造成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极度窄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所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科学,还包括艺术与道德;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还包括社会与自我,自然、社会、自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达到均衡与整合。其次,这种倾向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局限于只注重沿袭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方式会被封杀,学生的思辨、畅想、感悟等丰富多彩的探索之路中断,“以儿童为起点”的课程理想被成人“想当然的重要性”所代替,从而削弱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当务之急是摆脱“惟科学主义”倾向
&&&&九、综合实践活动是“优等生”的专利吗?(谨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精英化)
&&&&当前,有些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种误解:把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理解为培养“小科学家”的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当作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课程,大多数普通学生只配做“观众”;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城市学生的课程,广大农村学生无法实施;等等。这些观点背后都隐藏着一种“精英主义”价值观。这种“精英主义”价值观是阻碍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传播与推广的重要根源。
&&&&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植根于儿童的本性,尊重每一个儿童个性的独特性与具体性,因此,它必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少数“尖子”学生;它必然秉持多元价值标准,而不是划一标准。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点、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一定要体现学生所在地域的特殊性,而不要机械模仿别人的模式。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一个学生、普通大众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而不把培养科学家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课程目标。因此,只有当本着平常心、走向大众化的时候,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有效推广,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研究性学习、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研究性学习如何借鉴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念、步骤、评价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参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81~82和P14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146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26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要体现层次性,高中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材料均可以参考借鉴。
对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点思考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新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小学,它的目标、它的价值追求、它所要渗透的新的教育理念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在不同学习阶段一定要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和实施办法。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只是掌握了读写算的最基础的知识,对社会对生活了解甚少,兴趣多,好奇心强,但极易转移,开始有独立要求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对成人有较大的依赖性,但是他们想象力强,可塑性也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我们为上海文来中学设计了和上海七宝中学不同的课程实施方案,避免了该校老师一开始简单套用高中模式所带来的困惑,使课程得以顺利而有效的进行。
&&&&放大课程实施的每个环节。“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有确定选题、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研究、结题总结等阶段。在高中,根据课题的不同,走完这些阶段通常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在初中,因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弱于高中生,为了使其真正有收获,最好能放大过程,即放慢课程推进的速度。如文来中学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完整周期设置为两年四个学期,其中“选题”阶段就安排了整整一个学期。在“选题”阶段,围绕着“当前中学生最关心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做这样一些工作:
&&&&第一阶段一个月,学生分组从有关的报刊上和从互联网上查阅与课题相关的信息,然后每人从中归纳15条与课题有关的信息。
&&&&第二阶段一个月,每位学生制定调查问卷,就近调查5名七宝中学高中生,对15条信息作价值性和可行性判断,将信息范围缩小到5条;通过对家长或老师的访谈,对信息再作论证,最后在5条信息中确定一条为中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第三阶段一个月,要求每个学生在全班作一次口头报告,说明自己的研究结果和理由,然后写心得体会。
&&&&如果选题阶段仅仅为了在“当前中学生最关心哪些问题?”这个范围内确定每个学生自己的子课题,那么学生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就完全可以完成任务。因为这是他们所熟悉的内容,稍加讨论就可解决问题。但是这样做,学生只是动了动嘴,谈不上有什么其他收获,完全失去了开设“研究性学习”的本意。而文来中学的上述设计,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寻找问题,初步接触和了解了寻找信息的途径,初步体验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尝试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概括,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在这里,确定子课题不是目的,而只是载体。通过这个载体,表面上看其结果依然是学生报告他选定的子课题,而实际上学生得到的却是远比确定子课题重要得多的能力,这正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所追求的东西。
&&&&加强教师指导。如果说,在高中的“研究性学习”中有些工作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在初中恐怕行不通。教师在这门课中,不仅要指导,而且一定要主动介入,指导先行,加强指导的力度。在上面所说的“选题”的三个阶段,文来中学老师配合课程的实施,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
&&&&在每阶段活动开始前,老师们自己先尝试一下,预见一下学生可能会有的困难,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在课题第一阶段启动前,他们首先对学生做了《如何通过查阅文献、网络资料获取信息》的辅导报告,向学生介绍了文献查阅和网上检索这两种方法及注意事项,教会学生怎样检索文献、怎样上网、怎样做文摘卡;然后教师自己先行上网,寻找与课题有关且内容健康的网站,将网址提供给学生,并在学生上网时巡回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问题。由于教师指导得力到位,全年级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快初步掌握了查阅资料信息的技能和方法,同时也没有发现一个学生利用上网游离课程内容去做其他事情。接着在第二、第三阶段,他们又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通过调查缩小选题范围》、《如何通过访谈初步确定课题》、《如何通过演说、答辩论证课题》等讲座。这些讲座让学生在比较系统地了解了某些方法后再去亲身体验和实践,避免了活动中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和感受快乐。
&&&&另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们也注意随时予以指导。如,教师利用每天中午时间,轮流值日接待求教的学生,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给学生各种建议。
&&&&力求形式活泼多样。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但其维持的时间较短,如果没有新的东西成为他新的兴趣点,他就会失去开始时的激情。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推动学生关注课程、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和创造的重要的内在动力。当然,随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坚持学习,这是初中阶段所有课程都会涉及的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尤其要注意。因为在其他学科课程中,即使学生走神,至少人还在课堂上,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活动多半在分散的状态下进行,教师的眼光不可能跟踪所有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能集中在课程学习上,那么他就有可能控制不住自己,“乘人不备”做一些违纪或危险的事情。
&&&&为了让学生始终对“研究性学习”保持兴趣和热情,我们在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上力求活动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形式的变化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进而激发起参与和尝试的欲望。如在“选题”阶段,我们就安排有查阅报刊、上网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就近访谈、口头演讲答辩、征文比赛等多种活动。每两三次活动后换一种形式,每种形式对学生来说都是新鲜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和活跃。
&&&&基于同样的目的,配合上述活动内容的安排,我们采取了和高中不同的评价办法:一是多次评价,如把整个“选题”阶段的总分值细化到上述六项活动步骤中,每一步骤结束后都有一个独立评价,及时总结和表彰;二是每个活动步骤都有不同的评价要求;三是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那些平时学科学习成绩较差、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的评价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不断受到成功喜悦的剌激,有利于推动他再接再厉,对于成绩不佳的学生,也是一种激励,他只要及时调整自己,下一阶段可以赶上去。一种活动形式就是一次机会,也意味着每个学生有很多机会。
&&&&尽量利用校内、校际和家长资源来开展研究。看到很多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常常采用外出访问、调查、查阅资料等活动形式,部分初中校长教师或者以为“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到校外学习,或者因为初中学生外出不安全,认为“研究性学习”不适宜在初中进行。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即“研究性学习”=学生到校外活动。在《我们这样理解“研究性学习”》一文中,笔者已经谈到这样一个观点,在“研究性学习”中,实践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来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可以外出到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访问请教,也可以在学校中查阅资料、上网、观看各种音像资料、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这里,“实践性”首先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社会调查、到校外访问查阅资料等,具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某种具体形式,而不能和研究性学习完全划等号。
&&&&和高中学生相比,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更少,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弱,因此文来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时,始终坚持立足于校内,尽量利用本校、校际(邻近的七宝中学)和家长资源来开展研究。遇到部分学生提出的校外访谈要求,教师总是建议和指导学生通过书信和电话联系解决;遇到必需的学生集体外出活动,教师一方面事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讨论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急方案,完善课题组长负责制度,另一方面则要周密计划,一般情况下都亲自带队。
值得指出的是如何利用“家长资源”问题。有的学校将其误解为把学生开展研究的所有工作都交给家长,致使有的家长每周都得陪着孩子外出完成课程。笔者以为,这种做法虽将学校的安全责任转移,但并不是保证课程持续进行的长久之计。文来中学初一年级有很多家长参与了学校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其参与形式主要是参与学生课题的讨论,为孩子出谋划策、利用自己专业和职业给孩子提供建议和帮助。这种形式既是家长力所能及的,也是家长乐意去做的,它不仅使课程的开设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家长确实成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宝贵资源库。因此,作为在初中开设的一门课程还是要依靠教师,着眼于发掘学校和学生身边的资源。
&&&&十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怎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国家课程,又是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校本课程的区别在于: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由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校本课程也有许多联系:
&&&&第一,内容有共同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说:“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首先是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其二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与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其三是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其四是吸收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参与课程开发,丰富课程资源,兼顾当地社区的发展需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定的第一、二、三条原则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和“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这就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与校本课程有共同点。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也属于“校本课程开发”。国家为帮助每一所学校更好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根据国家的指导纲要结合本地实际指导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每一所学校依据指导纲要,因地制宜地开发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
&&&&第三,课时可以结合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