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理解机械能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总结,...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下列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B.物体系“总的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C.物体系总的机械能可以变为其他值,但最终又变回原来的值D.物体系机械能守恒与否与零重力势能平面的选取有关【考点】.【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本题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A、这里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故A正确;B、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故B正确;C、在机械能守恒的过程中,总的机械能一定是保持不变的;不会变成其他值;故C错误;D、物体的机械能在数值上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但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却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无论如何选总机械能都是不变的;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是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直接考查,掌握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功能关系,即可进行分析.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wslil76老师 难度:0.66真题:1组卷:1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27761您现在所在位置:>>浏览作业
作业:《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作业标题:《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作业内容: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广汉中学&钟传芬  本实验属验证性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是利用重物的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分析实验误差,从而不仅从理论上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而且通过实际观测从感性上增加认识,深化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教材中介绍了测量瞬时速度的更为简单而准确的方法,要明白其道理。然而作为教者,却不能生硬对教材“惟命是从”,实际操作中可对装置中计时器的安装稍作改进──降低计时器高度,这样一来虽然纸带的利用率降低,但其有效长度的利用仍然是足够的。&  【教学目标】&  1.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明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知道实验中选取测量点的有关要求,会根据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测定物体下落的距离,掌握测量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3.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能够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  4.能定性地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教学重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误差分析及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学生分组实验、练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配套设备)、电火花计时器、重物(质量300g±3g)、纸带、铁架台、烧瓶夹、电源。&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和公式。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实验原理:本实验验证极其***形下的机械能守恒──自由落体运动。而且,针对的是及其特殊的过程──从释放点到某位置。&  计量重力势能的改变时,只要测量出过程越过的高度,结合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即可。计量动能改变时,启用了打点计时器──根据打出的纸带求末状态的瞬时速度(依据“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二、实验步骤&  1.按图安装实验器材,电源接学生电源,并将输出电压调至4~6V交流。接通电源前,用手提升纸带至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2.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下纸带备用。  3.重复步骤2两次,打出3条纸带。&  4.取点迹清晰,且第一、二点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先将第一点记为O点,然后在纸带上任取5个连续的点(或间隔点数相同的点)1. 2. 3. 4. 5&,如下图所示。&  5.验证O点到2点过程机械能守恒的方程为:mgh2&=m,其中T为1点到2点(或2点到3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等式成立,试验就是成功的。同理,可以验证O点到3点过程、O点到4点过程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6.拆下器材,放回原处。&  三、数据处理&分析&  好,依据刚才的实验,我们采集整理以下信息:数据&序号下落高度hn(m)瞬时速度vn(m/s)减少的重力势能mghn(J)增加的动能m(J)1&&&&2&&&&3&&&&4&&&&5&&&&&  实验结论:&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增加的动能,所以,总的机械能是&&&&&&&&&&。&  过渡:另外,我们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下面一起来汇总。&  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的阻力(空气阻力、纸带阻力)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重锤的重量足够大,才能确保阻力远小于重力,近似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如果我们得到的式子是mgh2<m,是正常的,因为有介质阻力作负功;反之,如果得到mgh2>m,则说明实验有问题。&  3.取第一、二点间距为2mm进行数据处理的道理是:只有当振针抬起的一刻释放纸带,才会有第一、二点之间的距离为2mm,反之,如果振针运动到空中时释放纸带,则第一、二点之间的距离必然会小于2mm(因为运动时间不足0.02s)。对于第二种情形,则相当于初速度打第一点时初速度不为零(事实上是“小于”零),所以不是本实验所规定的考查过程。  很显然,如果我们考查的是中途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过程,则2mm的这个要求是不必要的。  4.本实验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  5.重力加速度不能取10m/s2&,因为这是一个考查实际重力势能变化的问题。加速度也不能通过纸带求出,如果是这样,我们所验证的守恒关系将是一个恒等关系──从理论的角度看,本实验可以这样看:重锤的加速度从多大的程度接近重力加速度,就是过程从多大程度上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1.实验目的: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2.纸带的选取及重物速度的测量方法。3.实验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课后将整个流程温习一遍后再认真回忆一下实验注意事项,毕竟,细节决定成败。&  五、作业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作为实验课的教后感,酸甜苦辣均有,更加深刻!讲实验,背实验,在黑板上画实验均不能代替学生亲手做实验。上好实验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耐心。部分学生连日常生活起居也许还需要特别照顾,那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这部分学生的物理实验课应让其达到何等的知识、技能、道德标准,令人费解!一半学生渴望实验课提高自己,一半学生渴望实验课发泄自己。那我想真正能体现一名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必定是实验课,物理组同仁哪位前辈愿意公开一堂实验课,我想拜学。抱着微弱的希望,还是期待实验考查(动手操作部分)真正独立列入高考考查科目,让我们学生的手真正动起来&
作业分数:
推荐状态:
钟传芬 自荐理由:教学效果好
作业题目:结合专家讲座和课堂教学实践,选择一节课做课后反思,上传反思记录。
作业要求:结合专家讲座和课堂教学实践,选择一节课做课后反思,上传反思记录。
作者姓名:钟传芬
所属班级:广汉中学班
所属地区:/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
创建时间:关于高中物理网&&|&&VIP会员服务&&|&&版权声明&&|&&nbsp广告服务&&|&&网站地图&&|&&RSS&&|&&网站设计:辛跃飞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doc3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知物知理 互动讨论
1.追寻守恒量的重要性
物质在运动变化过程中都要满足一定的守恒定律,这些规律制约着相互联系的物理量的变化,人们要更好认识物体的运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必须学会追寻守恒量,有意识地追寻守恒量。
2.追寻守恒量的可行性
物质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守恒的物理量,例如能量,这个不变的物理量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共同遵守的规律。
滑雪运动员沿光滑斜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动能、势能如何变化?能量守恒吗?
1.如图7-1-1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及摩擦力,在斜面A某一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一小球,会发现有下列事实:无论斜面B的倾角如何变化,小球最后总能到达____________。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事实说成是__________,并把这个量叫做___________(energy)或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叫做势能。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叫做动能。
4.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____________,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总量____________。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B.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C.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动能 D.以上说法均为错误
6. 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有( )
A.运动的空气 B.流动的河水
C.发射架上的导弹 D.弓上的箭
7.下列系统具有势能的有( )
A.高高悬挂在头顶上的大石头 B.枪膛中的子弹
C.满弓上的箭 D.被压缩的弹簧
8.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激烈运动后,我们说消耗了体内储存的能量
B.燃烧煤可以取暖,我们说煤燃烧时放出了能量
C.电灯发光,电炉发热,电扇吹风,我们说都消耗了能量
D.以上说法均为错误
9.如图所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机械能守恒吗?——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错误理解的讨论--《物理教学探讨》2010年06期
机械能守恒吗?——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错误理解的讨论
【摘要】:正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这样表述的: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在笔者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有三种典型的错误,现一一分析如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O313【正文快照】: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这样表述的: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在笔者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有三种典型的错误,现一一分析如下:1对只有重力做功理解不到位例1如图1,在倾,荷)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光华;;[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李兰中;;[J];科技资讯;2010年03期
李勇;刘慧;;[J];物理与工程;2010年01期
崔永辉;孙万水;;[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1期
付彦坤;陈俊国;高明;;[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孙旭;张开雪;;[J];大众科技;2010年01期
陆一娣;;[J];物理通报;2010年01期
殷位海;;[J];物理教学;2010年02期
魏晓光;;[J];技术物理教学;2010年01期
王高;;[J];物理教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德仁;;[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郭玲丽;陈勇;;[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石天一;;[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陈卫平;金兆祥;王蕾;孙宝珍;;[A];第十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暨2010(重庆)国际心血管疾病与药物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罗志荣;;[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檀志宗;全志伟;;[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曹婧文;齐保申;周晓梅;韩少梅;李辉;朱广瑾;;[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孙明;;[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许弟余;罗松林;;[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4(10)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0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朱■;;[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陶金 特约记者
付文武;[N];解放军报;2010年
李剑中;[N];团结报;2010年
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张新生;[N];消费日报;2010年
民勤县大滩中学
孟海燕;[N];甘肃日报;2010年
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中学
王立晖;[N];学知报;2010年
山东省高密市蔡家站中学
马锡宝;[N];学知报;2010年
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初中
沈洪富;[N];学知报;2010年
四川省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张冬梅;[N];学知报;2010年
熊瑞隆 特约记者
明涛;[N];湖北日报;2010年
李植;[N];祁连山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帅;[D];长安大学;2010年
王正枝;[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朱宪臣;[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能守恒定律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