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计算方法的问题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No server is available to handle this request.在知乎上也看过类似的问题,但情况不太一样,楼主已经大二,学过了量子力学和量子化学的概论,即将学习统计力学,想要去入门计算化学,之前有过很多接触,也用过一些软件比如gaussian,firefly,但一直觉得没有进入门槛,看书有时候不是看得太懂,勉勉强强算是理解了hartree fock 和dft以及一些近似方法,但是没法深入,现在应该是去多跑一跑计算还是多看一看书还是看一看综述?求各位大大给一点建议,现在比较迷茫。。
看书了解下基组、算法等等的基本概念,知道都有什么,都是什么就行,大概了解算什么体系用什么方法。然后直接去做个东西,从简单的开始,算过之后,等需要的时候在回过头去详细的看理论。也可以报个培训班,几千块钱吧。入门还是有些难的。
如果不是天赋异禀或智力超群,想要学到点真东西必须要有老师教。假设学生还努力上进的话,老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最终能力和眼界的高度。&br&&br&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努力,也不笨,但是仍然觉得有的东西学完后脑子像浆糊一样,主要的原因是你的老师不够好 (次要的原因是你缺乏相关的背景和基础)。&br&&br&如果在你周围的环境中没有足够好的老师,你有两个选择,换学校求学或读名家的著作。&br&&br&鉴于你是化学的背景(?),建议从Frank Jensen 的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Chemistry》读起。&a href=&///?target=http%3A///WileyCDA/WileyTitle/productC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ley: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nd Edi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同时可以观看 MIT 开放课程上 Ceder and Marzari 的 《Atomistic Computer Modeling of Materials》&a href=&///?target=http%3A//ocw.mit.edu/courses/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3-320-atomistic-computer-modeling-of-materials-sma-5107-spring-200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tomistic Computer Modeling of Materials (SMA 5107)&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经过这些,如果你在本科毕业前,仍然对计算(理论?)化学感兴趣,考研换学校或者申请出国吧!
如果不是天赋异禀或智力超群,想要学到点真东西必须要有老师教。假设学生还努力上进的话,老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最终能力和眼界的高度。 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努力,也不笨,但是仍然觉得有的东西学完后脑子像浆糊一样,主要的原因是你…
本科生学渣, 同样有过题主描述的“啃书,看文献”等迷茫,算是来整理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br&(如果要是纯理论,见 zhang chao 回答,读名家著作)&br&&br&1.和大牛的“灌水无益”的思想想法。我认为本科生以“发(水)文章”为目的做科研没什么不好的。本科生的缺点就是基础不足,迷茫…优点可以自己把握主动性,冲劲十足。“目的性”强,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是个有点。&br&&br&2.常常感到很幸运,能在本科就开始积累计算化学这些东西。但是也时常迷茫。由于本人脑洞比较大,会因为看到不认识的化学式,萌发出去“系统”的学一下有机命名;也会因为看到Linux上一些好玩的,想要去“系统”地学一下Linux;还有就是反正以后也想做这行,为什么不趁现在把,赖文给啃了(图样图森破的事还很多。于是经常想很多,做很少)。&br&&br&3.说一下自己过去的学习吧。大二的时候做分子模拟,用到师兄写好的蒙特卡洛和碳管的建模,这个diao,想着我要不要学着怎么写?,接着学了写操作,看了写陈正隆的书,就没有然后了。&br&(这就是典型的没做完实验)&br&后来学高斯,上了个培训班,知道了怎么用gaussview建模,用高斯去跑,看了看《Exploring chemistry with Electronic Structure Methods》。和题注一样还是没进入门槛。后来老师说要做个Ir的催化剂的过渡态搜索,我才觉得正式在学习。为什么做这个优化;为什么去扫势能面,扫描的步数步长,以及一些操作的小技巧什么的。&br&(虽然也是没做完,但是以发文章的目的去做,每个细节都很认真地去揪出来)&br&到现在做第一性原理,为什么贋势,基组的选择和量化的不一样,k点的选择,VB,CB和LOMO,HUMO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在实践中学到就马上去看书。或者老师给一篇文献马上去查相关的书籍。&br&如果你说做第一性原理啃完Richard Martin的电子结构再去学vasp,那我肯定选择就去看动画了。&br&&br&4.我觉得科研的入门,观念的转变还是很重要的。当然并不是“发文章”就功利了。我能说我在两个月前,连 journal,letter,account都还不知道怎么区分吗?我说的“发文章”的意思是一定要完成一个完整的科研流程。 &br&以前,一直以为读书学习,就是拿着Atkins 赖文之类的书去图书馆啃。后来老师又让看文献,遇到不懂的再去看书,我以为文献很重要,那些什么都懂的大牛是不是把Chemical Review给啃完了。现在,紧急且重要的就是完成实验以及理解实验中不懂的问题;重要不紧急的就是看相关书,学linux;紧急不重要的明天交的市场营销和毛概的作业;不紧急不重要的(但是喜欢)上个季度的番给补了。&br&&br&5.最后感悟:除了上述的啃书,文献,学习编程Fortran python c c++,脚本,vim,量化软件的操作及其手册,第一性原理的操作及其手册......我把这类都当做“自我提升”。&br&自我提升的事,是你自己的事,课后自己弄。&br&但是,如果为了“完成实验”去学习,去自我提升,这个效率最高。&br&&br&对于计算化学,当输出无能时,你才会更使劲的输入。&br&因此和实验室的老师直说吧,就是想做一个完整的流程,发一篇文章。虽然不一定如意。但是以此为目的,这个过程肯定能学到很多。&br&&br&(对于那些大一大二啃完Dirac,觉得赖文太简单什么的,每天睡前一篇jacs当故事的大神,请无视本回答)&br&&br&第一次长回答。打了一小时。去实验室收作业了。想到再补充哈。
本科生学渣, 同样有过题主描述的“啃书,看文献”等迷茫,算是来整理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果要是纯理论,见 zhang chao 回答,读名家著作) 1.和大牛的“灌水无益”的思想想法。我认为本科生以“发(水)文章”为目的做科研没什么不好的。本科生的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比如 Fe2O3与Fe3o4
可以先同时扩大致O的原子个数相同
即4Fe2O3与3Fe3o4
其中Fe的原子个数比为4:3
因此Fe2O3&Fe3o4
...
其实现在回头想想,以前学习并不难,主要是自己不用心。其实只要用心,肯吃苦,什么都能学好
守恒法(电荷.原子.质量====)
平均值原理
极端假设法
十字交叉法
非常谢谢楼主的好东西!!!我是完全的新手,不太懂,所以下载前我还是有以下疑问:
我有点担心虽然表面东西是好的,但是软件程序里面还会有没有隐藏的什么其它...
5:蝗虫人???
什么意思?是“蝴蝶人”就好了
一个小时胎动5-8次都是正常的。间隔一二分钟的或者几十秒的应该算是一次的。
大家还关注全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 资讯内容
化学计算方法之极值法
化学计算方法之极值法
· · · · · ·
· · · · · ·
· · · · · ·
客服热线:010-57
传真:010-
商务合作: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化学计算的方法和技巧--《考试(高考英语版)》2001年01期
化学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摘要】:正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培养学生把化学事实抽象为数学问题,运用恰当的数学工具或数学模型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十字交叉法对一个二元混合体系,可建立一个特性方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8【正文快照】:
。\/46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培养学生把化学事实抽象为数学问题,运用恰当的数学工具或数学模型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十字交叉法 对一个二元混合体系,可建立一个特性方程: ‘ax+b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先昌;[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王正;[J];化学教学;1980年04期
朱明祖;[J];安徽教育;1980年02期
程茂佩;[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王正玉;[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张同文;[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J];化学教育;1980年05期
张景福;;[J];化学教育;1980年04期
;[J];人民教育;1980年08期
孙贵恕;;[J];化学教育;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玲玲;余汪洋;;[A];当代包装和食品机械——2000年全国包装和食品机械及相关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马家骥;路欣;莫亚梅;;[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陈露;;[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徐文达;周颖越;;[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刘海风;陈栋泉;张世泽;;[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刘从贤;史志轩;黄志勇;;[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符尚武;黄书科;李沄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杨勋;范瑛;韦力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齐顺贞;杨宗城;黎鳌;;[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徐育平;佟树凯;李书芳;乔存信;;[A];天津市色谱研究会第一届学术报告会论文、报告(摘要)汇集[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军;[N];陕西科技报;2000年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王江;[N];科技日报;2001年
徐广蓉;[N];深圳商报;2001年
科文;[N];北京科技报;2002年
陈梓轩;[N];中国汽车报;2002年
刘畅;[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黄振桂;[N];电子报;2002年
北京西城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冬镜寰;[N];光明日报;2002年
栾海;[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美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曲建岭;[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陈其峰;[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0年
王志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毛玉如;[D];浙江大学;2003年
杨丽丽;[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张彬;[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邓洋波;[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冯学威;[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于洪观;[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王华;[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俊英;[D];河北大学;2000年
林俊;[D];湖南大学;2001年
丁金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朱涛;[D];福州大学;2002年
杨秀东;[D];四川大学;2002年
周立娟;[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杨晓龙;[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于鹏;[D];浙江大学;2003年
吴鑫德;[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云腾;[D];重庆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方程式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