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2011行政执法考试年9月三项考试没有报名,想...

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
鄂高考﹝2011﹞53号
各市(州、神农架林区)、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江汉油田教育集团: 
&&&&& 湖北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普通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职统考,含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为确保报名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报名对象及条件 
&&&&& (一)符合下列条件且具有湖北省常住户口的中国公民可以在我省申请报名。&&&&&
&&&&&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 3.身体健康。 
&&&&& (二)少年班考生。申请报考高等学校少年班,必须是智力超 常、成绩优异且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初、高中在校学生(不包括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报名先由招生高校进行资格审查及预选,并发给准考证。考生接到高校准考证后向所在中学递交参加普通高考的书面申请,经所在中学审核出具证明后,方可持准考证、申请书、中学证明到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参加高考报名。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复核后,方可办理报名手续,采集报名信息。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在上报高考报名信息时,单独上报少年班考生报名登记表和报名信息。 
&&&&& (三)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中职生),报名参加普通高考、高职统考或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时只能选其一项,不能兼报。报名参加高职统考必须具有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中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报名参加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必须获得相关专业(计算机、电子、机械专业)技能操作考试D等及以上成绩(2012年三个试点专业的技能操作考试已于月举办)。参加高职统考文史、理工类的考生可以兼报艺术类专业。 
&&&&& 高职统考文史、理工类参考教材由省教育厅确定。考试内容以《2012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大纲》为准。 
&&&&& 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大纲和相关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办法详见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 (四)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在校生; 
&&&&&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在校生; 
&&&&& 3.非湖北省常住户口人员;&& 
&&&&& 4.高中阶段弄虚作假报名并违规参加过普通高考的应届生; 
&&&&& 5.上一年度高校招生考试中被通报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 
&&&&& 6.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机构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 二、报名时间 
&&&&& 2012年我省普通高考继续实行网上报名(网址:www.或)。网上报名分三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日至18日艺术类考生网上报名。日各市(州)向省上报艺术类考生报名信息及相关考务用表。第二时段:日至日,普通文、理、体育类和高职统考文、理科及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计算机、电子、机械专业)考生网上报名。第三时段:日至日,全省非艺术类考生网上报名,此外不接受任何情况的补报名。3月2日各市(州)向省上报考生报名信息及相关考务用表。 
&&&&& 为确保网上报名顺利进行,网报第二时段前10天按市(州)分时段进行(具体安排见下表),最后3天全省考生报名或上网查看、修改信息,不受地域限制。 
时&&&&&&& &&& &间
市& 、 州&& 名& 称
2011年12月19日&20日
武汉市、宜昌市、仙桃市、天门市
2011年12月21日&22日
黄石市、十堰市、襄阳市、荆门市、潜江市
2011年12月23日&26日
鄂州市、孝感市、荆州市、随州市
2011年12月27日&28日
黄冈市、咸宁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
2011年12月29日&31日
全省各市、州
&&&&& 三、报名地点 
&&&&& (一)各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实际报考人数和学校分布情况,本着既方便考生又适当集中的原则设立报名点。报名点只能设立在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和经教育行政机构审批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每个报名点接受应届毕业生报名人数须在100人以上。各种补习学校和培训学校不能设置报名点。一般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报名点只接收学籍在本校的应届考生报名,不得接收往届生报名。若本地往届生数量较多,各县(市、区)可根据往届生实际数量指定一至两所能接收往届生报名的报名点(教育考试机构报名点除外),各地不得接收户籍和学籍都不在本地的应届考生报名。 
&&&&& 各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拟设定的报名点须报市(州)教育考试机构审查同意。市(州)教育考试机构将审定的报名点汇总后在规定时间内报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备案。 
&&&&& 报名点应张贴《报名须知》,为考生提供必需的设备和材料。 
&&&&& (二)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和高职统考(含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的所有考生须在户口所在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设立的报名点报名。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学籍与户口不在同一县(市、区)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应回户口所在地报名;回户口所在地报名确有困难的,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征得学籍所在地教育考试机构同意后方可就地报名,否则只能回户口所在地报名。由于借读等原因造成就读学校与学籍所在学校不一致的应届生,应在学籍所在学校或者是户口所在地的教育考试机构报名点报名,不得在借读学校报名。
&&&&& 本省户口的普通高中往届生,原则上在户口所在地报考。如因文化补习、迁居、投靠亲友、随父母外出等原因要求在非户口所在地报考的考生,如是在本市(州)范围内跨县(市、区)报考的,须经市(州)教育考试机构书面批准同意后才能报考。如是跨市(州)报考的,需由考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跨市(州)报名申请表,复读所在地市(州)、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书面批准后,才可在复读所在地教育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 中职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如因中职学校跨市(州)招生造成考生学籍与户籍不在同一地的,由就读学校到所在地学籍主管部门开具相关证明及录取名册和学籍名册,就读学校专题报告逐级审批备案后方可在学籍所在地报名点报名。 
&&&&& 社会人员和转业、退伍军人及其他人员一律凭中等学校毕业证、二代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户籍证明)、档案资料等在户口所在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 (三)省及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造成考生在非户口所在地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如学校统一组织在非户口所在地报名,需由中学专题报告征得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同意后,书面报请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同意后方可办理报名手续。如考生个人要求在非户口所在地报名,须写出书面申请,经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同意后,方可报名。上述两种情况要从严控制,报名情况须报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备案。 
&&&&& 四、报名资格审查 
&&&&& (一)考生资格审查由市(州)和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以及报名点学校逐级负责,明确职责。各报名点要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审查工作。报名点资格审查人员负主要责任,报名点负责人和教育考试机构主管人员负领导责任。各报名点资格审查工作人员名单以市(州)为单位汇总上报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备案。 
&&&&& (二)应届生的资格审查由报名点学校负全责,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予以督查。往届生、社会青年、其他人员的资格审查由各地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负全责,并由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指定的专门人员具体负责。 
&&&&& (三)资格审查主要审查考生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毕业文凭等证件原件。由外省迁转户口到我省报考的普通高考考生,必须在我省普通高考报名前,即艺术类考生在日前,普通文、理、体育类考生在日前办理我省正式户籍,否则不能在我省报名。中职生只有户口在日之前转入我省的才能参加我省2012年普通高考或高职统考(含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报名。
&&&&& 应届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时尚未取得毕业证书,需由就读学校出具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学籍名册及学籍主管部门证明。报名后在考试前如考生不能达到毕业、肄业或结业条件的,不能参加普通高考或高职统考,由考生就读学校出具书面材料,考生所在教育考试机构不发给准考证,并将其准考证上交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
&&&&& 在户口所在地以外就读的应届毕业生回户口所在地报名,应提供中学学籍、学历证明、就读学校书面鉴定及学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书面证明等材料。往届生报名要提供往年参加普通高考或高职统考(含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的纸介质档案资料等。 
&&&&& (四)尚未办理居民二代身份证的考生,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和报名点(学校)要通知考生尽快办理;退伍军人未来得及办理身份证的,须持户口簿和乡镇(街道)以上户籍管理机构的证明;现役军人没有身份证的,须持军官证及现服役部队政治部(处)的身份证明材料;是本地户口但身份证号为外省(市)的考生,必须持户口簿或乡镇(街道)以上户籍管理机构的证明。户籍管理机构的证明材料上必须有考生照片(加盖骑缝章)和承办人签名或盖章。
&&&&& (五)考生资格审查一律出示证件原件,同时上交各类证件的复印件。复印件由资格审查人员签名后汇总交县(市、区) 教育考试机构留存备查。
&&&&& (六)重点加强对在非户口所在地报名的考生、往届生、社会青年、高校录取未报到的考生、高校退学考生的资格审查,杜绝各类违规报考。
&&&& &五、报名方式及办法
&&&&& 2011年网上报名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领取报名卡(艺术类考生日-15日;普通文、理、体育类和高职统考(含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考生&16日)。考生在报名点(学校)完成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后缴纳报名考试费,领取报名卡。
&&&&& 第二阶段,网上报名(艺术类考生日-18日;普通文、理、体育类和高职统考(含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考生日&日;全省非艺术类考生网上报名日&2012年1月12日)。考生上网登录报名网站(www.或),按照《2012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信息采集办法说明》(附件1)中有关要求,通过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输入个人报名信息并成功提交。报名点(学校)组织班主任登录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填写本班学生评语。 
&&&&& 第三阶段,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地教育考试机构确定并组织实施)。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按规定时间凭报名卡,携带二代身份证在报名点(学校)通过二代身份证阅读器识别、核准本人基本信息并进行电子照相,并对报名点打印的《2012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附件2)中的个人信息进行校对、签字确认。
&&&&& 2012年我省将继续在全省实行二代身份证识别、比对本人信息的工作。考生在高考网上报名之前必须办理好二代身份证,在现场确认时出示本人的二代身份证,通过专用读卡设备将身份证上的考生姓名、身份证号、性别、民族和出生日期这5个信息及照片进行比对、核准,确保网上报名信息准确无误,防范代考现象发生。
&&&&& 2012年普通高考现场确认工作各地应按照相程序的要求及时配备统一的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及照相设备,确保考生相片信息质量。考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必须由各地教育考试机构负责,不得委托其他机构或个人承担。
&&&&& 保送预备生和部分高校提前单独招生的考生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报名。凡经高校确定录取并由省招办办理了录取手续的保送生及提前单独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文化统考。 
&&&&& 六、考试类型、科类及各科目计分 
报考类型及科类代码
考试科目及计分
普通高考(1)
语文(150分)数学(文)(150分)
外语(150分)文科综合(300分)
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美术统考、外语口语成绩不计入总分
语文(150分)数学(理)(150分)
外语(150分)理科综合(300分)
高职统考(8)
语文(150分)数学(150分)
外语(150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100分)
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8)
计算机(7)
电&子(8)
机&械(9)
文化综合(200分)
少年班(1)
语文(150分)数学(理)(150分)
外语(150分)理科综合(300分)
&&&&& 七、报名号编排及含义
&&&&& 报名号分科类编排。报名号共14位数,左起第一、二位为年份的后两位数,第三至八位为省、市(州)、县(市、区)代码(见附件3),第九位为考试类型,第十位为科类代码,第十一至十四位为某市(州)、县(市、区)内考生顺序号。编排时按报考同一种外语语种的考生进行集中(按英、俄、日、德、法语的顺序)。
&&&&& 八、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 (一)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各中学要本着为考生服务的思想,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考生报名指导工作,为考生营造良好的报名条件及环境。
&&&&& 各地要加强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的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全省统一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考务工作人员和考生的培训和指导,严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制定本地网上报名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工作顺利进行。 
&&&&& (二)严格审查考生报名资格。各地要将资格审查工作明确到岗,落实到人,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杜绝&高考移民&(即外省户口人员在我省报名);杜绝高二学生报名;杜绝往届生以应届生或应届生以往届生名义报名;杜绝考生两地或两次重复报名;杜绝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职统考报名;杜绝在校大学生报考;杜绝其他不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报名。资格审查实行问责制,出现问题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主管负责人的责任。 
&&&&& 各县(市、区)要会同当地教育行政单位的学籍管理部门及报名点学校一起审查各学校的应届生学籍,认真核准学籍在本学校的应届考生数,严格按照各学校有学籍的应届考生数生成报名号,严防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报考。 
&&&&& 对于高中一、二年级的在校生参加2012年高考报名的,一经发现除2012年不得参加普通高考外,还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取消考生应届毕业年份的报考资格。 
&&&&& (三)考生网上报名时均应认真阅读《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点击同意。 
&&&&& 考生应严格按照报名系统规定的程序操作,真实、完整、准确地输入有关报名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程序及各项报名手续。报名登记表核对只能由考生本人认真校对并签名确认。签名确认后如因本人失误造成报考科类、性别、姓名等信息错误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逾期不报名或不签名确认&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者视为自动放弃。 
&&&&& (四)全省网上报名结束后,各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要将报名考生信息认真整理,并与往年报名数据库进行比对,严格查处往届生当应届生报考等违规报考情况,按规定时间一次性上报市(州) 教育考试机构,市(州)教育考试机构应对各地上报考生信息与往年报名数据进行比对,查处违规报考现象。数据整理完毕后,于日前各市(州)教育考试机构上报省教育考试院。此外不接受任何情况的补报名。 
&&&&& (五)由于语文、数学、英语为我省自主命题,我省考生不能在外省借考,也不接受外省考生在我省借考。 
&&&&& (六)我省普通高考共设文史、艺术文、体育文、理工、艺术理、体育理等六个科类(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另行通知),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个科类参加考试。报名信息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后,不能再更改报名号、考试科类等重要信息。 
&&&&& 2012年我省高职统考和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分为文史、理工、计算机、电子、机械等五个科类,文史、理工类高职考生可以兼报艺术类专业。 
&&&&& (七)已经参加高职试点计算机、电子、机械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并且取得D等及以上成绩的中职类考生可以选择参加高职试点文化综合考试,也可以选择参加高职统考,但不得兼报。如果选择参加高职统考必须要取得相应的中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 (八)报考艺术专业的考生可兼报美术专业和非美术专业。即艺术类考生可以报考&美术统考&也可以同时报考非美术专业各类考试。报考省内外艺术院校(专业)美术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我省统一组织的美术专业基础课统考;报考非美术(音乐、舞蹈、播音主持等)专业的考生要在填报信息时选择是否参加我省统一组织的非美术高职高专联考。 
&&&&& 报考体育类的考生要在填报信息时选择是否参加省组织的体育专业素质测试,并选择具体参加哪几个项目的测试。2012年测试项目有三个选项:(1)三角形障碍跑、100米、二级蛙跳、原地推铅球、800米;(2)五米三向折回跑、100米、二级蛙跳、原地推铅球、800米。(3)三角形障碍跑、五米三向折回跑、100米、二级蛙跳、原地推铅球、800米,其中三角形障碍跑、五米三向折回跑两项取两项中的较好成绩。凡参加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考生均应从这三项中选择一项。 
&&&&& 凡报名参加我省美术专业基础课统考、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期间通过网上支付平台缴纳专业报名考试费。参加美术统考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凭高考报名号和本人身份证号登陆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美术统考准考证打印时间为:-8日)。参加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考生在考前一天到测试现场领取准考证,同时办理体育测试意外伤害保险手续。上述两类考生在网上报名前应将相关银行卡开通网上支付功能。各地教育考试机构要做好广泛宣传,做好相关咨询答疑工作。 
&&&&& (九)各地要高度重视2012年对考生的评语工作,应届生由班主任写出考生评语并负责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录入考生个人信息库,往届生由单位或街道居委会写出鉴定材料,教育考试机构指定专人或由指定报名点安排专人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录入考生个人信息库。评语鉴定内容包括考生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工作、学习、生活等真实表现。评语要充分体现考生个性特点。各地必须认真落实往届生评语录入工作,在往届生报名点要安排专人负责完成此项工作。 
&&&&& (十)落实报名信息公示制度。报名工作结束后,各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必须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学校板报、宣传栏等途径公示本辖区所有考生的报名信息(姓名、高考报名号、考生类别、毕业学校等,上报前至少公示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杜绝违规报考现象的发生。同时,向社会公布省、市(州)、县(市、区)各级教育考试机构举报电话和通讯地址,对于学生、家长和媒体反映、举报的违规报考现象应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有关信访规定及时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 省教育考试院举报电话为:027-880349 
&&&&& (十一)报名期间省教育考试院将对各地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进行抽查。报名结束后市(州)教育考试机构应组织各县(市、区)之间进行一次交叉检查,发现问题应专题报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省教育考试院将组织一次报名资格审查检查工作,并将检查和抽查发现的问题通报全省。 
&&&&& (十二)各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应按市(州)教育考试机构规定的时间将报名信息库(含考生现场照相和二代身份证照片信息库)和有本单位负责人签名的《普通高考考点考生情况报表》、《普通高考新增考点申报表》、《考生姓名缺字登记表》、《少年班考生报名登记表》、《普通高考考生信息统计表》等上交市(州)教育考试机构汇总审核,各市(州)教育考试机构应于日前上交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 
&&&&& (十三)报名数据上报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后,如有错漏需更正,须写出书面更正报告,县(市、区)、市(州)教育考试机构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经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有关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数据更正。 
&&&&& 请点击查阅附件:
&&&&&&&&&&&&& 1.
&&&&&&&&&&&&& 2.
&&&&&&&&&&&&&&3.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我省2011年9月份三项非学历教育考试报名工作顺利完成_江西工商专修学院
欢迎访问江西工商专修学院官方网站 &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 查看新闻
我省2011年9月份三项非学历教育考试报名工作顺利完成
作者:M_admin&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 10:48:14& 点击:1130
&& 我省2011年9月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将分别于9月17―21日、9月24―25日、9月17日在全省各设区市考点举行。目前,这三项考试的报名工作已顺利结束。据统计,我省9月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64个,报考人数为90627人,同比增加1.45%;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13个,报考人数为5110人,同比减少12%;剑桥少儿英语考试考点2个,报考人数为72人,同比减少253人。
&& 我省9月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开考级别为:一级B、一级WPS OFFICE、一级MS OFFICE;二级C语言、二级VB、二级VFP、二级JAVA、二级ACCESS、二级C++、二级Delphi语言程序设计;三级PC技术、三级信息管理技术、三级网络技术、三级数据库技术;四级网络工程师、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开考级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剑桥少儿英语考试的开考级别为:预备级、一级、二级、三级。
&& 为了加强对报名考试工作的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省教育考试院对这三项非学历教育考试的报名和考试地点作了明确规定。南昌市内考点学校只接收本校在校生报名考试,其他社会考生、未设考点学校和停考考点学校的考生,统一到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报名和考试。其他设区市的社会考生、未设考点学校和停考考点学校的考生统一到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考点报名和考试。
上条新闻:
下条新闻:
教务处:,监督电话:
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号赣ICP备号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指南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日—29日  9:00—22:00
日—31日  9:00—22:00
1.网报期间,系统开放时段外不能查看、修改
2.请考生尽量避免高峰时段网报,逾期不再补
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现场确认:
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
2011年考研报名新变化
1.2011年试行考生从网上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2.考生资格审查更加严格
考生(含推免生)在报考时要全面、客观地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作弊所受处罚情况要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按照进行处理。
初试日期和时间:
(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17日进行)
8:30-11:30 下午14:00-17:00
(1月17日,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打印准考证时间:
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下载打印《准考证》。
请考生务必保留好本人的用户名和密码!!!
1. “准考证”由考生使用A4复印纸在规定时间内(日-14日)上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涂改无效,背面必须为空白。
2. 考生凭“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入座后将上述证件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检查。
3.考试地点由报考点指定,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考场有关注意事项。
★ 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在校研究生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方可报考研究生)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 推荐免试生、农村教育硕士生也必须在10月31日前凭推荐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放的校验码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并与其他考生同期现场确认报名信息。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 报考点只对考生有效身份证件、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学历证书及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学生证进行核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全面审查由招生单位在复试时进行。请考生仔细阅读省、招生单位以及报考点发布的公告。
现场确认的时间
日至11月14日。 逾期不再补办。
现场确认的地点
★ 不同身份的考生报考点不同
(1)推荐免试生按毕业院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要求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2)报考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的考生必须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名时间及确认手续按招生单位的要求办理。
(3)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4)其他考生到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告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需要带的是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2.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
3.网上报名编号(即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显示的9位数字报名号)
4.其它招生单位或报考点规定的相关材料
需要做的是
1、考生将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原件(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
2、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3、考生按规定交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交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采集考生图像信息
报名前注意事项
1、按照以及欲报考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要求审核本人资格并
2、认真阅读欲报考招生单位、欲选择现场确认报考点以及该报考点所在省级管理部门的,以免报名无效;
3、如果对专业或考试科目有任何疑问,请尽快向该招生单位反映;
4、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荐免试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5、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的研究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有关报考规定,遵守保密规定,按照有关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6、用户注册所填写的电子邮件是找回密码的重要途径,请认真填写有效电子邮件地址,使用英文半角输入;
7、在选择招生单位或报考点所在省市、招生单位及报名点过程中页面显示的网报公告,请务必仔细阅读;
8、“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为报考关键信息,在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后,不允许修改,请注意选择;
9、请关闭或卸载有窗口拦截功能的软件,例如:IE用户必须关闭“弹出窗口阻止程序”.(关闭方法:打开Internet Explorer,在“工具”菜单中,指向“弹出窗口阻止程序”,然后单击“关闭弹出窗口阻止程序”即可);
10、网上报名需要填写或选择的内容以及要求,除明确说明可不填写外,其他均为必填选项,,以免在网报期间由于单个页面停滞时间过长导致报名失败,生成报名号后才为此次网上报名成功。
填报相关问题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注:请考生如实填写网报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各省信息公告(仅供参考)
各省研究生招生单位
复试分数线分区
国家按照一区、二区、三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一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
二区: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研究生网上报名常见问题汇总
*** 填报问题 ***
1、在填报时,招生单位、报考点或考试方式选择错误怎么办?
每个注册的用户名,只能填报一次(即对应一个报名号),考生可以修改一些 基本信息,但不允许修改招生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信息,如果选择错误,可重新注册一个用户名,并重新填报报名信息,系统会生成新的报名号。 11月10日- 14日在报考点确认交费时,只要确认新报名号所对应的信息即可,没有经过确认的报名号则无效。
2、在填报时,发现网报系统中考试科目数据与学校公布的不一致,怎么办?
发现这一问题,请及时向招生单位联系确认。出现这一情况,有可能是招生单位的考试科目出现错误,考生可在与招生单位联系后暂缓报名,请随时关注网报系统,等该问题解决后,再重新填报。
3、如何区分“自筹”和“非定向”等报考类别?
研究生培养类别分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四种。
①定向和非定向研究生: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培养的硕士生,分定向和非定向两种。定向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生可按所在学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② 委托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硕士生的培养经费由用人单位提供,毕业后按委托培养合同就业;
③自筹经费研究生:自筹经费硕士生的培养经费由招生单位在培养条件、指导力量具备的前提下,用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或向社会多种渠道筹措解决。学生毕业后按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就业,合同中没有规定就业去向的,通过“双向选择”办法就业。
4、需要校验码的考生条件以及获取方式
推荐免试、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农村师资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支教团推免计划等六类考生网上报名时,需要校验码,其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如果选择推荐免试考试类型, 则需要两类校验码,没有校验码将不能选择相应类别。不同类别校验码不能混合使用。
不同考试方式网上报名校验码的获取方式不同:
推荐免试的校验码是由各具有推免资格高校向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发放;强军计划的校验码由有接收资格的招生单位负责发放;援藏计划的校验码由西藏考试院发放;农村师资计划校验码由推荐院校发放给考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需与所选报考点所在省级管理部门联系,提供省级管理部门要求的相关材料后获取校验码;支教团推免计划与推出学校联系获取校验码。
*** 页面无法正常显示 ***
1、在报名中,某页面无法正常显示或选项没有下拉菜单
建议考生清除浏览器缓存或更换上网环境,由于各地网络环境有差异,请提前测试访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速度,选好最佳访问方式,页面有时加载缓慢,请耐心等待页面全部加载后再进行下一步提交,否则可能造成报名失败。
2、装有窗口拦截功能的软件是否会导致无法正常报名? 是,必须卸载或禁用窗口拦截功能,否则无法正常进行网上报名。
*** 报名号和打印报名信息 ***
1、在报名过程中忘记报名号,怎么办?
凭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网报系统查询;如用户名和密码也遗失,则需重新注册、重新报名;密码遗失也可通过注册页面上的“取回密码”功能查找自己的密码,前提是必须注册用户的时候准确填写电子邮件地址。
2、重复报名产生了多个报名号,怎么办?
11月现场确认期间到报考点现场确认其中的一个。
3、如何打印报名表?
点击“查看报名信息”直接打印页面或者下载保存到其它排版软件中再打印。
4、是否一定要打印报名信息校对表?
报考点或招生单位要求打印就必须打印,建议打印或保存。若无打印条件,一定要记住报名号或将该页面信息保存。
*** 网上支付 ***
1、什么情况下必须通过网上支付报名费?
只有报考点选择北京或河北的才有网上支付,其他一律都是现场确认时缴费。
2、网上交费是否有时间限制?
网上交费截止到网上报名结束,即10月31日,如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
3、是否获得报名号马上就要网上交费?
10月31号前重新登录网上交费就可以。
4、网上支付是否一定要用本人的银行卡?
只要是有效的银行卡都可以进行网上支付,详情请咨询银行卡所属银行。
5、已经在网上支付成功,但为什么显示“未交费”?
由于各银行系统的差异或网络稳定因素,有可能不能及时反馈交费是否成功。考生可在第二天进行查询,或拨打首信公司的客服电话010-小时)进行咨询,确认是否已经划款,如果确认交费成功并且对应的报名号无误,即使报名系统显示“未交费”也不会影响报名。
6、网上支付已经成功,还可以修改报名信息吗?
网上报名时间截止之前,可以修改除“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以外的信息。
7、网上支付重复付费,如何退款?
属于退款范围内的,在网报结束后,由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或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安排统一退款,对于网上支付的要求请咨询阅读北京市或河北省网报公告。
1、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对考生资格有什么要求?
(一)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现役军人和港澳台人员如何报考研究生? 
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及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生的办法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参照本规定另行制订;招收港澳台地区人士、外籍人士为硕士生的管理办法由教育部另行规定。
3、关于考试及命题
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一和业务二。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一般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一和业务二四个单元。
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初试科目设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三个单元。
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初试科目设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两个单元。
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
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关于录取的事项
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非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培养硕士生或委托培养硕士生。
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招生单位、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考生之间,必须在考生录取前,分别签订合同。
被拟录取的新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需在录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招生单位同意,可以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对在报名及考试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有关部门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招生单位不予录取。
对作弊考生的有关情况,有关单位将按规定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并记入考生的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在当年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对严重作弊的在校生,按有关规定予以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作弊的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情况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于违法者,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行政执法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