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比较大小的题目?如下列物...

当前位置:
>>>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的体积最大的是[]A.2gH2B.18g水C.1.5molHe..
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的体积最大的是
A.2g H2B.18g 水C.1.5mol He D.49g H2SO4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010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的体积最大的是[]A.2gH2B.18g水C.1.5molHe..”主要考查你对&&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Vm 单位:L/mol(L·mol-1)、m/mol(m·mol-1) 计算公式: 气体摩尔体积(Vm)=气体体积(V)/物质的量(n) 标况下(0℃ 101kPa)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在25℃和101kPa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4.5L/mol。 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方法:
在非标准状况下,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mol/L进行计算。
标准状况下,非气体(即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mol/L进行计算。
气体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粒子数目的多少
粒子本身的大小
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决定固体、液体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粒子数目的多少和粒子本身的大小;而气体的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是粒子数目的多少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5个“关键”:
关键字——气体:研究对象是气体,非气体不研究摩尔体积。
关键字——任何:任何气体,只要是气体,不管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只要状态相同,物质的量相同,体积就相同。
关键字——标况: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一定是Vm=22.4L/mol,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不一定等于22.4L/mol。
关键字——约为:22.4只是个约数,不是准确值,因为对于气体,忽略了粒子的大小对体积的影响,所以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近似相等。
关键字——1mol: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所对应的物质的量为1mol。&标准状况:
在0℃和101kPa的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时的状况,我们通常称为“标准状况”。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问题探究:
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22.4L,如果当1mol气体的体积是22.4L时,一定是标准状况吗?答:不一定,因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是温度、压强两个条件,非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22.4L。物质的量: 物质中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发光强度、温度、物质的量)符号:n 计算公式:物质的量(n)=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种化学常用量间的关系:n=N/NA=m/M=V/Vm=cV=ρV/M 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指定粒子的多少,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适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物质的量的相关解法:
&问题探究:
(1)1mol氢这种说法正确吗?如何表示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答: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离子的种类,1mol氢的说法不正确,因其咩有指明是氢分子还是氢离子、氢原子。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分别表示为1molH、1molH2、1molH+。(2)阿佛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mol-1在实际使用上有何区别?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而6.02×1023mol-1只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一个近似值。在关于概念性描述时要求非常准确,要使用阿佛加德罗常数,而在涉及计算时,则用6.02×1023mol-1进行粗略计算。二者关系类似于数学上的圆周率∏与3.14的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的体积最大的是[]A.2gH2B.18g水C.1.5molHe..”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3012139102997989414998076140208小明猜想“浮力大小F与液体的密度ρ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有关”.他为了探究F与V的关系,自制了6个塑料块(密度大于水),其体积分别为10cm3,20cm3,30cm3,40cm3,50cm3和60cm3.将各塑料块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各塑料块在空气中和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见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F与V的关系图象.
(2)根据图象,可得出F与V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
(3)通过分析图象,得出当V为u5ct3时所对应的浮力F=0.75N.
(4)通过提取和处理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a.现有量程为0.5N和1N两个弹簧测力计,哪一个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要求?1N.
b.实验中,小明每一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其指针都恰好在刻度线上.则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不超过多少牛顿?0.02N.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他们准备在图中的A、B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序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1碳钢合金丝LS2镍铬合金丝LS3镍铬合金丝L2S4镍铬合金丝2LS(1)他们应该选择序号为2、4的两根电阻丝来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2)他们选择序号为1、2的两根电阻丝来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3)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电灯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二次的示数小于第一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较大(选填“较大”或“较小”).(4)以上(3)中判断电阻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C)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B.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C.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D.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发现有的物体上升到水面,有的物体下沉到容器底部,有的静止在水中不动,为了研究实心物体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他们用水做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物块质量m/g积体V/cm3现象1A7.530上升到水面2B2550上升到水面3C2424静止在水中4D2112下降到底部5E10040下降到底部(1)李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2与5的数据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体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体上升,质量大的物体下降.刘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2与5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体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体上升,体积小的物体下降.请辨断:李明的结论是错误的,刘华的结论是错误的.(填“正确”、“错误”)(2)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当ρ物<ρ液 时,液体中的物体上升;当ρ物=ρ液 时,液体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当ρ物>ρ液时,液体中的物体下沉.(3)由此我们可知,潜艇是在排水体积不变,浮力不变(选填“变大”“不变”“变小”),通过水舱注水(选填“注水”或“排水”)从而实现下潜的.Si;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ⅦA族.(2)Y、L、M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2SiO3<H2CO3<HClO4.(3)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原子序数比Y多2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O2↑2H2O22&.&2H2O+O2↑.(4)Z、W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5)R与Y同周期,R的单质分子R2中有3个共价键,R与L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Si3N4.(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我国从1989年开始,逐步以KIO3取代KI加工碘盐.已知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设计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醋;⑥白酒;⑦食糖.你认为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③⑤(填序号).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16分)I、关于As的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①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②已知0.2mol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③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填序号)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④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Ⅱ、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M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Y、L、M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写化学式)。(3)原子序数比Y多2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写出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单质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R与Y同周期,R的单质分子R2中有3个共价键,R与L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我国从1989年开始,逐步以KIO3取代KI加工碘盐。已知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5I-+6H+=3I2+3H2O,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设计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醋;⑥白酒;⑦食糖。你认为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填序号)。&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12分)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M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2)Y、L、M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原子序数比Y多2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 (4)Z、W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R与Y同周期,R的单质分子R2中有3个共价键,R与L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我国从1989年开始,逐步以KIO3取代KI加工碘盐。已知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IO3-+ 5I-+ 6H+==&& 3& I2&&&&+&&& 3&& H 22O,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设计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醋;⑥白酒;⑦食糖。你认为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序号)。&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M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Y、L、M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写化学式)。(3)原子序数比Y多2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写出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单质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R与Y同周期,R的单质分子R2中有3个共价键,R与L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我国从1989年开始,逐步以KIO3取代KI加工碘盐。已知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5I-+6H+=3I2+3H2O,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设计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醋;⑥白酒;⑦食糖。你认为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填序号)。&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14分)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M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2)Y、L、M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原子序数比Y多2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W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R与Y同周期,R的单质分子R2中有3个共价键,R与L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我国从1989年开始,逐步以KIO3取代KI加工碘盐。已知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IO3-+ 5I-+ 6H+==& 3I2+3H2O,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设计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醋;⑥白酒;⑦食糖。你认为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序号)。&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