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请教据图判断一个如何判断染色体组组有几个染...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1693778试题类型:读图填空题 知识点:基因型和表现型,染色体变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更新日期:
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 ,并回答相关问题。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图。2.图C中含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如何处理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在时,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在时,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4.假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个染色体组。5.基因型分别为AAaBbb、AaBB、AaaaBBbb及Ab的体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应依次对应图A ~ D中的。
难易度:中等
必须在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解析!
基因型和表现型: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4、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5、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AaBb的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右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①隐性纯合突破方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3、用配子的概率计算(1)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2)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l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3、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此题分三步进行: (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是Aa的几率均为2/3,是AA的几率均为1/3。(2)假设该夫妇均为Aa,后代患病可能性为1/4。(3)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几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忠者的几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百化病患者的几率。
知识点拨:1、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常考比例:分离定律比例:3:1;自由组合比例:9:3:3:1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4)遗传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例: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肤色基因(A)为隐性,两对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一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3/8、1/8
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①概念: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②类型: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以下4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③结果: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种类①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②细胞内染色体数日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染色体组①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②条件: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3)单倍体和多倍体比较
注:①二倍体:有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②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3、染色体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单倍体育种 例:②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一般是纯合子。(2)多倍体育种 ①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②成因: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④实例:二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表解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不同:
&知识点拨:染色体组数的判定&1.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判断细胞内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A细胞内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3条,则该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图C细胞内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1条,则该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细胞内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如图A细胞内有3种形态的染色体,则该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3条染色体;如图C 细胞内有5种形态的染色体,则该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5条染色体。 (2)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如图B细胞内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4次,则含有4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数目的形态数判断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的形态数如图A细胞内共含有9条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数是3种,9/3=3,则该细胞内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图 B细胞内共含有8条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数是2种, 8/2=4,则该细脆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如图C细胞内共含有5条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数是5种,5/5=1,则该细胞内含有1个染色体组。 2.一些细胞分裂图中的染色体组数判断(如图)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2条,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④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8条,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4 个染色体组。
知识拓展: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位点上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而染色体变异则是比较明显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异。 2、判定生物是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关键是看它的发育起点。若发育起点是配子,不论其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若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其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3、体细胞染色体组为奇数的单倍体与多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4、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一般是纯合子。二倍体生物的花粉经单倍体育种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植株。四倍体等多倍体的花粉经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能产生杂合子。如BBbb的花粉基因型有三种:BB、 Bb、bb,培养处理后基因型分别是BBBB、BBbb(杂合子)、bbbb。 5、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植株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操作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叫单倍体育种;若操作对象为正常植株,叫多倍体育种。不能看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就认为是多倍体育种。 6、不同生物的变异类型不同,不同生殖方式所带来的变异类型亦不相同,探究变异原因与变异类型时首先应注意的是生物的不同种类和生殖方式。 (1)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2)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3)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①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②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无性生殖:凡不涉及性别,没有配子参与,没有受精过程,没有细胞融合的生殖,或直接由个体的一部分脱离而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都可称为无性生殖。(1)对于无性生殖概念的理解要注意两点:一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不等于不产生生殖细胞,如孢子就是一种无性的生殖细胞;还可以延伸为没有细胞的融合,如水绵的接合生殖也是有性生殖。二是“由母体直接产生”,这里所说的“母体”不同于“母亲”,前者是相对于后代而言的,可以是雌性也可以是雄性,或者是雌雄同体(如水螅),或者根本无性别之分;“直接”不能理解为母体→子代,包括母体→孢子→子代。(2)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分类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2、有性生殖(1)特点:①产生生殖细胞要经过减数分裂,不单是有丝分裂。②生殖细胞有性别之分,或形成的个体有性别之分。③后代是由合子为发育起点发育形成的(个别是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如单性生殖);合子可以由配子结合而成,也可以是细胞融合而成。(2)根据以上特点来划分有性生殖类型,常见的有:接合生殖(如水绵)、单性生殖(包括孤雌和孤雄生殖)、配子生殖(又可分为同配生殖和异配生殖,异配生殖又包括卵式生殖)。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胚胎发育的分类:
知识点拨: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判断:①是否经过减数分裂;②有无性别之分;③后代发育的起点。
知识拓展:1、被子植物发育过程:注: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
相关试题推荐
1、 下列结构中,不属于DNA基本单位的是A
2、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强酸、强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B.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C.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3、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可能会造成当地居民中白血病患者增多,儿童畸形增多,其原因是A.气温太低导致B.大量煤焦油污染C.核辐射作用导致D.病毒感染
4、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过氧化氢酶代替唾液淀粉酶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扩散最快的是叶黄素D.在还原糖溶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后溶液会变成紫色
5、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说明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的是A.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B.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C.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D.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同
6、 生物学知识中有很多相关联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图来形象地表示这些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各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A.①抗体②载体③蛋白质B.①群落②生境③生态系统C.①神经元细胞体②神经元树突③神经元轴突D.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
7、 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理代谢C.储存能量D.携带遗传信息
8、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 ___被染成 ,被染色的原因是___ __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___ ___植物,小麦属于___ __植物。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 __ ___ _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
__种,即____ ______。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制药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 __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______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9、 (8分)                                (1)右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据图判断在CO2浓度为300μL·L-1(接近大气CO2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  (2)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表明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  
10、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11、 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值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12、 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
13、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碱基与磷基相连接D.磷酸与脱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14、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15、 A.酵母细胞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
16、 A.没有载体参与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D.为主动运输生物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提问:级别:学士来自:浙江省
回答数:3浏览数:
生物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17.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2)图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____?
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数竟然不是2个??? 答案是4
18.下图一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分裂图像,图二是分裂各阶段细胞的核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这个图算什么意思啊,怎么旁边的两个少了一半,少的方式还是不一样的
,这个图染色体组数怎么看??
问题补充:
<SPAN style="FONT-SIZE: 13 COLOR: #题那个染色体组数答案是1
有没有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变异而缺了一半,所以不是完整的染色体就不算了????
&提问时间: 19:46:17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级别:二级教员 08:21:56来自:河南省洛阳市
第一个问题:图A过程I是有丝分裂,过程II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III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目均加倍,故此时是四个染色体组,图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是两个。
第二个问题:细胞中共有四条染色体,至于形态看起来不正常,在于这个知识点目前教材已经不再讲解。细胞中的染色体共有四种形态,依次为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图中从左往右依次是端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中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故该图是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图中刚好有两个染色体组。
不过,这样的图形已经不应该再次出现。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回答:级别:大四 19:49:40来自:河南省洛阳市
17、图A过程I是有丝分裂,过程II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III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图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是两个。
图B所示细胞是连续分裂的,且根据染色体情况可以判定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因为在,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也加倍,由2变为为4。
18、染色体的四种形态: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该图是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图中刚好有两个染色体组。至于图中1、4染色体看起来好像无染色单体,但实际上是有的,只不过他们是端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点连接的就是两条单体。
故染色体组数为2
该回答在 19:11:01由回答者修改过
回答:级别:六年级 21:30:24来自:河南省洛阳市
有几个相同的染色体就有几个染色体组,第一题中有四个相同染色体,故有四个染色体组
第2题没有相同的染色体,所以就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了
总回答数3,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
同类疑难问题
最新热点问题当前位置:
>>>下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
下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丙图的特有变化特征,可以判断该图表示的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图。 (3)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且不为零的细胞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4)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5)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某个时期,该时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读图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0115
(1)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2)甲 (3)甲、乙 (4)乙→甲→丁→丙(5)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主要考查你对&&有丝分裂&&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有丝分裂的过程及意义:1、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如下图)2、有丝分裂特点:前期:仁膜消失两体现。中期:点排中央体明显。后期:均分牵拉到两极。末期:仁膜重现两体消。3、意义:(l)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2)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有丝分裂保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辨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知识点拨:1、细胞中央的赤道板是假想平面,是细胞中央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的一个平面,只表示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而细胞板是实际存在的,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将植物细胞一分为二。2、细胞板的形成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特有的,也是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之一。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通过高尔基体密集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结构,它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标志。例&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思路点拔:赤道板是虚拟的位置概念,并非真实存在的结构;细胞膜平时与细胞壁贴得很紧,因此观察不到。核膜在分裂前期就已经消失,在分裂末期才会重建。答案C 2、动、植物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1)图像画成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无中心粒结构,一般为植物细胞。(2)图像画成圆形或有中心粒结构,无细胞板结构,通过缢裂方式平分细胞,一般为动物细胞。 3、若为二倍体生物细胞,可作如下判断:(l)染色体散乱排列,无联会现象,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前期。(2)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3)染色体移向两极,每一极都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4、DNA分子数目的加倍在间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在后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单体的产生在间期,出现在前期,消失在后期。 5、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核内染色体的 “复制和均分”不同,细胞质内细胞器在子细胞中的分配不是平均的。各种细胞器的增生,都是在细胞分裂之前的间期友生的。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目变化:&注:1、细胞内和细胞核内的数目减半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图中已标),原因是在有丝分裂的末期,先形成细胞核,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细胞核内的数目减半点是在末期开始,而细胞内的数目减半是在末期完成时。2、间期DNA分子复制使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没加倍,而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加倍发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时;DNA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相同。3、染色体形态的变化: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138874866776118744810805170694⑴ 动物、有中心体和星射线,无细胞壁
&& ⑵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精子细胞
&& ⑶ 1 、0、8、& 16、16
&& ⑷ 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
(5) 1/16& (6)24(16);81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2、3、4、1′、2′、3′、4′分别表示染色体,B、b、M、m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⑴假设该细胞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写出其中一个染色体组__________,若将该生物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正常情况下由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⑵如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__________,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B、b基因的变化情况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⑶若该细胞为某种植物的一个细胞,则该植物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⑷若该细胞为果蝇的一个细胞,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长翅)对b(残翅)显性,性染色体X上的基因M(红眼)对m(白眼)显性。用图示代表的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雌蝇均为红眼,那么与图示果蝇进行杂交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河南商丘一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则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B.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C.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8
D.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山东省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2分)请叙述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期,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
(3)图中有___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___。
(4)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条。
(5)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6分)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2、3、4、1′、2′、3′、4′分别表示染色体,B、b、M、m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 (1)假设该细胞为某高等动物一个细胞,则图示的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若将该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正常情况下在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比例为&&&&&&&&&& 。
&& (2)若该细胞为果蝇精巢中的一个细胞,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长翅)对b(残翅)显性,性染色体X上的基因(红眼)对m(白眼)显性。现在对这两对基因的遗传进行研究,则遵循孟德尔的&&&&&&
定律。用图示代表的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雌雄果蝇中,若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雌蝇均为红眼,那么与图示果蝇进行杂交的果蝇的基因型是&&&&&&&&&&&&&&

&& (3)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充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
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 ①上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据图描述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

&&&&&&& ②以该B+B-雄性小鼠与正常小鼠(B+B+)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选育B-B-雌性小鼠。请将育种补充完整。
&&&&&&& 第一步(在方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其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 第二步:&&&&&&&&&&&&&&&&&&&&&&&&&&&&&&&&&&&&&&&&&&&&&&&&&&
&&&&&&& 第三步:从子二代雌性小鼠中选出B-B-小鼠,选择的方法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二下学期阶段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1、2、3、4、5、6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化学物质。请回答:
(1)图中代表暗反应的是    ,代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是    ,A、B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和    。
(2)上图所示代谢过程中,可以发生于高等动物细胞内的生理过程有    (填写标号)。
(3)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
①在夜间温度为5℃时,曲线A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率比曲线B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率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
&&&&&&&&&&&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
。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曲线是什&&&&&&&&&&&&&&&&&&&&&&&&&&&&&&&&&&&&&&&&&&&&&&&&&&&&&&&&

② 是否昼夜温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