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物种入侵会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中国成全球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国家之一_发现者_网易探索
中国成全球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国家之一
导&&&&&&语
目前中国确认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达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每年造成上千亿的经济损失。中国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从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获悉,目前中国确认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达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每年造成上千亿的经济损失。据农业部的最新统计,近年来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正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等不良趋势。中国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物种入侵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地区,并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环境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破坏该地区生态平衡,引发生态灾难的现象。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大生态难题,其范围遍布全世界,甚至连南极地区都出现了入侵物种。&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外来入侵物种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数据显示中国95%以上的入侵物种由人为引入或带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生物入侵研究室主任万方浩指出,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自然入侵,即入侵物种随着气候变化,跟着风、水流、动物迁徙等侵入;二是人为活动,如贸易、旅游等出入境活动带入。而人为活动是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外来物种或作为牧草、饲料、工业材料、药用植物、蔬菜、草坪、养殖、观赏、生物防治等目的而被有意引进,或是随引进的原木、苗木、花钵、土壤而被无意传入。其中,大陆约有50%的外来植物和25%的外来动物是有意引入的。外来入侵物种遍布中国,涉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发现入侵物种。物种入侵涉及森林、水域、湿地、草地、农牧区和城市居民区等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类型繁多,目前已确认544种目前中国确认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达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昆虫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植物(乔木、灌木、草本)和微生物(细菌、病毒)中都能够找到例证。在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0余种。近10年来,中国相继发现了西花蓟马、Q型烟粉虱、三叶草斑潜蝇等危险性与爆发性物种的入侵,平均每年增加1至2种。此外,中国潜在入侵物种截获频次也急剧增加。由于中国南北跨度5500km,东西距离5200km,跨越50个纬度及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外来物种入侵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本地物种生存以致威胁生物多样性,还可能成为新疾病的病源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此外,外来物种入侵还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举入侵”的福寿螺福寿螺福寿螺,又名大瓶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70~80年代引入台湾、广东等地,最初价值很高,颇受欢迎,但其肉质松软,缺乏本地田螺的香脆,致使销路大减,人们被迫弃养,福寿螺因此成为河道、水沟、池塘的野生生物。由于福寿螺食性杂、繁殖力强、发育速度快,很快便成为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上海等地的有害动物,福寿螺经常啃食水生植物叶片和茎杆,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在广西鹿寨县,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m2,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危害莲藕,幼螺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莲叶,致使叶片成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离水面;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等其它水生植物。另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目前福寿螺的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人工防治,尚未开展生物防治。全球“通缉犯”——巴西龟巴西龟巴西龟也叫红耳龟、红耳彩龟。巴西龟的原产地并非位于巴西,而是生存于北美密西西比河及格兰德河流域。它被不少家庭当作宠物来养殖或观赏用宠物,但仍有餐厅拿来做为食用动物料理。然而,如今它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成为全球“通缉犯”。巴西龟繁殖力强,存活率高。它和本土龟的“联姻”,导致了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污染,严重影响了本土龟的生存环境。不仅如此,它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这些病菌已被证明可以传播给包括人在内的恒温动物并在其中流传。近些年来,由于宠物弃养、宗教放生以及养殖逃逸等因素,导致巴西龟在中国野外普遍存在,并呈迅速蔓延之势。在湖南的湘江、广东的珠江、上海的苏州河、浙江西湖、钱塘江和长江江苏段等地,均有生活在野外的种群。目前中国法律已经禁止进口巴西龟,但尴尬的是目前国内并没有法律、法规限制巴西龟的销售,因此,真正要从市场上让巴西龟消失很难。“田园杀手”——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非洲大蜗牛的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目前,对非洲大蜗牛的防治主要采取机械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世界十大害草”之—一一凤眼莲&&凤眼莲原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又称水凤仙或凤眼莲)是外来物种破坏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凤眼莲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于1901年作被引入中国,上个世纪曾作为猪饲料推广,后来在全国各地大量繁殖,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凤眼莲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凤眼莲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凤眼莲覆盖河面,容易堵塞河道、影响航运,还会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产品产量;它能够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凤眼莲大面积形成时,不仅使水体内正常生物系统所需的氧被耗、光被遮,连自然的水表气氧交换也被封住。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过凤眼莲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凤眼莲造成的危害比滇池和太湖发生的蓝藻水华还要严重,以致有专业人员把凤眼莲之害称为“生态癌症”。目前,防治凤眼莲主要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人工及机械打捞和综合治理等方法。“植物杀手”——薇甘菊 薇甘菊有着“植物杀手”之称的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在原产地有多达160多种天敌,包括昆虫和菌类等。由于在广东缺乏天敌制约,薇甘菊疯狂蔓延,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严重破坏地区的生态环境。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它植物。它们见草粘草,见树缠树,生长速度快,且种子易随风飘散,落地后可迅速向周边区域蔓延覆盖。受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薇甘菊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目前,防治薇甘菊主要采取人工连续清除法,化学方法和种植遏制薇甘菊危害树木法。人类和农作物共同的威胁——豚草豚草豚草又名艾叶破布草、美洲艾,豚草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植株高大粗壮,成群生长,有的刈过5次仍能再生,种子在土壤中可维持生命力4~5年,一旦发生难于防除。豚草花粉是引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症的主要病源。有专家认为豚草花粉是花粉类过敏原中最重要的一种,每到花粉飘散的7-9月,体质过敏者便会发生哮喘、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甚至由于导致其他并发症的产生而死亡。豚草还可以侵入各种农作物田,如小麦、玉米、大豆、麻类、高粱等。豚草在土壤中消耗的水分几乎超过了禾本科作物的两倍,同时在土壤中吸收很多的氮和磷,造成土壤干旱贫脊,还遮挡阳光,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豚草的叶子中含有苦味的物质和精油,一旦为乳牛食入可使乳品质量变坏,带有恶味。豚草还可传播病虫害,如甘蓝菌核病,向日葵叶斑病和大豆害虫等。目前对付豚草主要采用人工、机械防除、化学防除和生物防治等手段。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一旦形成便难以根除,而如何做好预防工作以及尽快解决已经形成的种种问题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文章部分内容参考:US&Fish&Wildlife&Service网站&http://www.fws.gov/invasives/index.htmlIUCN网站&http://www.iucn.org/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wjPart/index.aspx百度百科央视网文章《没有“敌人”的“入侵者”》tv.cn//ARTI5943.shtml《北京日报》文章《物种入侵:全球化的代价》.cn/html//content_118502.htm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专栏其他作者
最新专题文章
订阅本栏目: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有害种类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关注:外来物种入侵,如何有效防治?
记者&&潘少军
日08:38&&&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猖狂的食人鱼咬人、美国白蛾滋扰北京奥运会、福寿螺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加快,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我国的步伐也在加快,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
为遏制林业有害生物传播扩散的严峻态势,国家林业局今年实施了“绿盾2012”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行动。记者跟踪采访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开展的相关调查和执法活动,了解了当地外来生物入侵、治理和防控情况。
有害外来物种入侵趋势加剧
放任自流将付出巨大代价
谈起外来物种,人们往往为之色变。实际上,许多外来物种有益无害。
原产于非洲的西瓜,原产于印度的小麦、黄瓜、姜,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红薯、土豆、花生、草莓、南瓜、辣椒、西红柿等,在历史上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当我国人口从1亿多激增到4亿多时,玉米、红薯、土豆等刚好相继传入,因而极大地缓解了口粮压力。否则,我国难以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然而,如果放任外来物种自由进入,又是极其危险的。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众多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生存竞争,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紧密关系。”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副站长杨佐忠说,当一个外来物种进入后,有可能难以适应新环境而自然消亡,也有可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生态系统中,不会造成危害。但如果没有抗衡者或制约者,则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
我国从南美洲引入的福寿螺,由于缺少天敌,居然成了“田中霸王”,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去年6月,新津县白鹤村刚栽下的秧苗全被福寿螺吃光,人们下农药、人工捉、赶鸭子吃都无济于事。
攀枝花市森防站站长滕文霞介绍,从2008年至今,攀枝花市相继出现了红火蚁、桉树枝瘿姬小蜂等多种新的林业有害生物,这是过去从未见过的。让人惊奇的是,原产于缅甸热带低海拔地区的紫茎泽兰,已经进化出不怕高、不怕冷的本领,居然来到了四川境内最高峰贡嘎山脚下。
从全国范围来看,情况也极为严峻。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外来物种入侵呈加剧趋势。侵入广东的薇甘菊、侵入福建的大米草、侵入重庆的紫茎泽兰等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有害物种,正加速向我国北部省份传播。原来在我国沿海个别地区肆虐的松材线虫,也在向西、向北扩散,目前已在15个省185个县(市区)发生危害;黄山、庐山、张家界等著名风景区的松树正面临严重威胁,当地林业部门不得不投入数亿元资金进行防治。
(责任编辑: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外来物种危害生态“杀人虾”入侵英国
 来源: 
4月17日消息,据英国《镜报》4月16日报道,目前,“杀人”虾和其他外来物种正在以高于任何时期的速度,入侵英国本地的生态系统,对当地动物乃至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据数据显示,2012年,英国共有1857种外来物种,其中282种有攻击性且无法根除。其中,杀人虾产于黑海,可以长到3厘米长,因不用吞食攻击对象便可致命而得名。
  同时,英国议会也强调,其他致命的动植物群也正在以高于以往的频率袭击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称,日本紫菀、北美淡水大虾、斑马贻贝等动植物都会伤害英国动植物,甚至是人类的健康。大猪草是另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垂钓者接触后,会导致皮肤肿痛和皮疹,其花粉还会引起哮喘。
  除此之外,国家土地和商业协会还称,包括杜鹃花和北美灰松鼠在内的其他外来物种对林木危害极大,每年造成价值高达1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亿元)的损失。EAC主席琼·沃利称,这些攻击性的外来物种会危及本土野生物种、堵塞水道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但控制和消灭它们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琼·沃利称,或许在英国大部分地区人们都不得不与杜鹃花和北美灰松鼠分享土地了。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责任编辑:王璐]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13种入侵中国外来物种每年致经济损失574亿元|外来物种入侵_新浪新闻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
  据初步估计,松材线虫等13种主要农林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造成57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还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引起土著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和灭绝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吴小康刘彤王政屈凌燕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由此进入我国境内。由于缺乏天敌形成入侵,我国多地损失惨重,并面临着生态系统被破坏、人身安全受威胁等困扰。但因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今后我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外来物种入侵形势。
  外来物种“入侵”全国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最近在陕西、广西、浙江等多地采访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业已成为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最具威胁性的上百种外来入侵生物中已有超过50种进入中国,科技部“973”计划生物入侵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方浩说,目前我国入侵外来生物达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迄今,全国34个省(区、市、特别行政区)均有发生和危害,涉及农田、森林、水域、湿地、草地、岛屿、城市居民区等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其中农业生态系统受影响最为严重。“据初步估计,松材线虫等13种主要农林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造成57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还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引起土著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和灭绝。”
  广西近两年出现的食人鱼、非洲大蜗牛等入侵物种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南宁市周边地区,不时能看到如鸡蛋大小的蜗牛,它们昼伏夜出,祸害庄稼、蔬菜,已被确认为非洲大蜗牛,也是我国列为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非洲大蜗牛可危害500多种作物,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花卉等,具有摄食凶猛、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等特性,甚至能啃食水泥,一次产卵数量可达几百枚,号称“田园杀手”。
  近20年来,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也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平均每年至少增加两种外来生物。在79种农林入侵生物中,八成以上是从广东、山东、福建等国内省区传入,其余从中亚、西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传入。
  外来入侵物种松材线虫号称“松树癌症”,曾在我国多地引发灾害,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也是陕西省林业部门重点防范的虫害之一。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变色,树脂分泌停止,直至整株干枯死亡。它此前曾给西安的松树带来过巨大灾难,林业人员不得不整片砍伐染病植株。
  专家分析认为,正常的贸易往来、运输、旅游活动,以及物种引进、走私和跨境网购等是外来入侵物种进入国内的主要通道。
  改革开放后贸易量增大和境外频繁的人员、物流出入,使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有机会进入中国,生物危害事件也频繁发生。专家指出,我国3/4的入侵物种最早发现于沿海有口岸的经济发达地区,因此这些物种在沿海地区造成的危害比内地严重。
  由于评估不充分,正常的物种引进最终导致入侵。如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作为高蛋白特种经济动物首次引进我国广东省,随后又被引入到长江以南各省养殖。因其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力和适应力强等特性,很快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形成自然种群,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损害。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入侵研究室研究员刘万学介绍,从上世纪30年代起,我国为了景观、治理荒漠等原因主动引进了一批外来植物,当时对外来物种的认识不足,根本没有意识到入侵生物的危害,及至泛滥成灾为时已晚。
  跨境购物和走私活动等也是外来物种入境的主渠道之一。2014年8月,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截获了4只全球毒性最强的物种——活体箭毒蛙,但寄件人采用了虚假申报的手段,在面单填写的内容物为布公仔。
  据浙江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处生物安全科科长武扬介绍,浙江检验检疫部门每年可查获上万批有害生物。仅2014年上半年便截获了有害生物568种6451批,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有47种826批。
  入侵生物危害巨大
  专家指出,一旦外来物种形成入侵,会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农林牧渔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如美国白蛾。
  1984年8月陕西省首次发现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它跟随来自朝鲜的木质包装进入我国,由于当时的军用物资不在检疫范围内,致使美国白蛾定殖、扩散。其发生地陕西省武功县的虫情最为严重,据当地一家企业统计,虫害发生后,不仅全厂树木、绿篱叶子全被吃光,厂区周围550米范围内的玉米、棉花等农作物70%叶子被吃光。随后疫情迅速蔓延至咸阳、西安、宝鸡3市9县(市、区)54个乡(镇)511个行政村和281个单位,疫区面积达700余平方公里。1990年至1997年在美国白蛾发生发展的最盛时期,陕西全省疫区直接经济损失2.34亿元,疫区及周围地区间接损失9.63亿元。陕西省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资金、130万人次,人工查防2854万亩次,喷药灭虫1120万亩次。
  红火蚁原产于南美地区,被列为国际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据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陆永跃介绍,中国于2004年首次在广东省吴川市发现红火蚁,十年来,红火蚁已入侵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四川、江西、云南、海南等地。“我们研究发现,红火蚁会咬啮人畜,并且喜欢在通信设备和电器中筑巢,危害公共安全,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烟粉虱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入侵我国。它的成虫、若虫分泌的蜜露能诱发霉污病等真菌病害,并能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其产量和品质。2010年,烟粉虱曾造成陕西省大面积番茄绝收。
  在云南等一些地区,紫茎泽兰漫山遍野,这种原产于墨西哥的入侵物种繁殖能力强,对当地的农牧养殖影响严重。“除了霸占山野影响农牧,有的植物牛羊吃了会中毒,人接触会过敏。带刺的种子会划破肠胃,造成牛羊死亡。”刘万学说。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王衍亮说,近10年来,我国新增入侵物种近50种,其中有20余种危险性入侵物种接连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
  专家指出,外来物种入侵具有时空差异,有的物种危害显而易见,有的则具有长期性和潜伏性,一旦爆发应对会很棘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面临着外来入侵物种数量增多、面积扩大的趋势。这是由于一方面外来物种仍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另一方面,已形成入侵的物种在国内多地区之间快速扩散。”
  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1953年,我国新疆地区首次发现外来苹果蠹蛾,在长达几十年的传播后,1989年扩散出新疆,目前在辽宁、甘肃等地均有发现。陕西省农业厅植物保护工作总站站长范东晟说,苹果蠹蛾目前已对陕西全省形成东西夹击之势,邻省甘肃省多个县区果汁加工厂内已监测到苹果蠹蛾的存在,且在这些区域定殖风险极大;陕西省果区与这些地区果园几乎直接相连,苹果蠹蛾进入陕西省内的路径将由单一远距离传播,变为远距离跳跃式和近距离自然传播双重途径,阻截防控任务繁重。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松光认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连接长江、淮河以及沿线湖泊,这为外来入侵物种扩散提供了通道。据他调查发现,外来水生植物水盾草以往主要入侵长江以南水体。但目前水盾草存在向北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谢松光说,我国外来入侵鱼类已有70多种,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联通,增加了外来鱼类扩散和沿线鱼类跨区域入侵的风险。
  与此同时,目前外来物种仍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11年全国共截获各类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50多万次,3972种;2012年达到57.9万次,4331种;2013年达到61万次,4883种。
  刘万学告诉记者,根据统计,此前每10年才发现一到两种外来物种,“而近10年来,每年发现的数量就有一到两种,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外来物种入侵速度在加快。”
  据本刊记者了解,外来物种形成入侵后,因数量多、分布广,且涉及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实现根治难度很大。
  目前,对付外来入侵物种的办法有三种:一是人工物理防除。这种方法在外来物种入侵初期,还没形成种群时行之有效,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人工化学防除。这种方法效果比较好,但化学药物也可能杀死其他生物,化学残留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三是生物防治,即引入入侵植物天敌进行防治。但这种方法,应该慎之又慎,很容易形成新的入侵。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润志告诉记者,苹果蠹蛾的卵会寄生在果肉里,凭肉眼根本看不出来,非常利于传播扩散。不少果农对感染的苹果采取深埋、丢弃等办法,却难以根绝。“苹果蠹蛾的蛹、卵耐低温高温,杀死有一定难度,因此防治非常麻烦。”
  陆永跃说,现在距我国内地首次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已有十年时间,目前红火蚁已扩散至多个省区,且分布面积仍在逐步扩大。“经过我们研究找到了有效杀死红火蚁的办法。但红火蚁分布太广,要想全面歼灭已经不可能。只有调整治理思路,对红火蚁肆虐地区采取重点治理方式,有可能将红火蚁控制在一定程度内。”
  以福寿螺为例,局部单一的防治并不能彻底根除福寿螺,只要少量的福寿螺存在,就可能导致福寿螺灾害的重新爆发。因此福寿螺的防治、控制不仅需要单一技术上的突破,更为迫切的是对灾害进行准确预测,利用各种防治手段阻止灾害发生,实现各种技术手段整合,逐步实现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防控。
  外来物种入侵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相关专家和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人建议,应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基础研究等方面着手,建立起以预防为主的入侵物种治理模式。
  首先,以立法为基础,堵塞外来物种进入通道。其次,建立完善外来物种检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实现外来入侵物种的早发现、早控制、早扑灭。
  此外,还应加大基础研究,为寻求防治办法提供参考。张润志表示,只有把外来入侵物种的生长规律、生活习性等摸清了,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
毋庸讳言,此次深圳突然限牌比前几次发生在其他几座城市的突然限牌对舆论和公众产生的冲击更大。一方面因为人们对代表着改革形象的深圳有着更高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因为深圳市的领导一直说“绝不会突然限牌”——人们无法想象,以后拿什么让民众相信政府的话。
在我看来,修禅就是参透世界和人生,看穿它们的空无。世界是空,存在是空,在一切的忙乱和焦虑之后,在终点等待着人的是空。
六年之前,习大大说,云南,我们约。六年之后,习近平新年首次离京便赴“彩云之南”。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但探访的脚步、关切的目光、期许的话语未变。
只要是赞许政府、表达爱国、支持官方的声音,无论是谁在表达,无论是基于理性还是出于本能情感,都会被贴上脑残的标签,似乎越骂越代表着正义。赵雅芝挨骂就发生在这种网络背景下,一个艺人本能的爱国表达在这种极端语境中被当成了一次站队。浅谈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_关注饶河-爱微帮
&& &&& 浅谈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
& & & &近几年,黑龙江检验检疫局进口木材、粮食较多,有害生物传入风险较高,各地检验检疫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外来植物有害生物阻击力度。开展“绿蕾护航专项行动”,国门生物安全宣传等系列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多年来,饶河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加强疫情防控,对进境的植物及植物产品、运输工具、旅客携带物严格进行检疫,从2014年至今,先后从进口木材、运输工具、旅客携带物中检出菟丝子、苹果黑星病检疫性有害生物2种、30种次,其中苹果黑星病是黑龙江局首次检出,检出一般性有害生物41种、512种次,采取有效的除害处理措施,防止了疫情扩散,有效的阻止了外来植物有害生物的入侵,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快,进境植物及其植物产品数量有所增加,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有所加大, 面对国际上日益复杂的植物疫情,检验检疫部门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对检验检疫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止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保护我国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是检验检疫部门义不容辞的使命。目前社会各界对检验检疫工作了解的很少,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宣传好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 & &&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所带来的危害:& & &&第一,破坏环境并影响生态平衡。比如我国沿海为防风固堤引进的大米草,如今在福建沿海、山东东营等地已形成危害。侵入我国的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每年的危害面积已达150万公顷;稻水象甲、非洲大蜗牛、美洲斑潜蝇等每年危害面积超过140万公顷。此外,外来植物有害生物环境的破坏和生态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对其控制或清除难度很大。而且,这些物种会与当地物种竞争食物、分泌释放化学物质、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等方式,继而影响本地物种生存。& & &&第二,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命,影响社会安定。比如豚草花粉是人类变态反应症的主要致病源之一,所引起的“枯草热”给全世界很多国家人们的健康都带来了极大危害,危及人类健康。2004年9月,我国在广东省吴川市首次发现红火蚁疫情。红火蚁的危害主要包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农业的影响、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红火蚁能够整群攻击、叮咬人类。如果体质敏感,可能导致过敏;如果被多只火蚁同时叮咬,则有可能产生休克,休克后被多只火蚁叮咬会导致死亡。还有1981年引入到我国广东省的福寿螺,影响水稻产量20%以上。2006年8月,北京发生大面积食用福寿螺中毒事件,究其原因是福寿螺携带广州管圆线虫,引起嗜曙红细胞脑膜炎。& & &&第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外来生物一旦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防治代价极大,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以1994年入侵蔓延的美洲斑潜蝇为例,目前在全国的发生面积已达100多万公顷,每年的防治费用就需4.5亿元。据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我国每年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4亿元。另外,与直接经济损失相比,外来生物会通过改变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水土、气候等不良影响,继而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会更加巨大。& & &&第四,影响国际贸易。为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而采取多种多样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往往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壁垒,使得贸易相关方成本增加,通关速度减慢,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对国际贸易造成重大影响。如光肩星天牛,据测算国际贸易中约1/3的货物需使用木质包装,1998年,美国以中国货物木质包装可能携带光肩星天牛为由,要求中国出口货物木质包装必须实施检疫处理。当年,我国有上百亿美元的货物通关受到影响。目前,由光肩星天牛引发的木质包装检疫问题已形成了国际标准,所有的木质包装材料都必须经过检疫处理。& & &&第五、造成化学污染。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描述了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生态环境灾难,第一次唤醒了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灯。化学农药使用的目的正是防止包括外来入侵生物在内的有害生物,我们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化学农药仍然是害虫防治中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手段。2008年全球农药市场达520亿美元,并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 &&第六、事关国家安全。农业生物恐怖是生物恐怖的新内容。据美国农业生物恐怖国家报告,农业生物恐怖在美国的不安全因素中的份额为14%。专家认为,有近1400种生物适宜于农业恐怖袭击。外来生物入侵隐蔽性较强、破坏性发作相对缓慢,使得一些发达国家可能将生物入侵作为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生态侵略和生态破坏转移的重要手段,从而使生物入侵更具明显的政治目的,对国家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 &&长期以来,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给我国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造成了多方面的损失,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充实力量,加强检疫工作极为重要,对重大危险的外来植物有害生物的长期监测是很有必要的,检验检疫一线人员要忠于职守、严格把关、加强宣传、警钟长鸣、长抓不懈,严防死守,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抵御外来植物有害生物的入侵,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共建美丽生态家园。供图、供稿:饶河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编辑:潘明阳欢迎添加小编微信,提供新闻线索!轻寒:微信号()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大美饶河,魅力边城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