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起的咸菜上出现了盐点,是物理变化的定义还是...

炒咸菜放盐巴的歇后语是什么_百度知道腌咸菜把盐用开水化开还是直接洒上_百度知道石油的分馏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那食盐的导电呢
石油的分馏 是物理变化食盐的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分馏(The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f The Petroleum) 石油(Petroleum)是由超过8000种不同分子大小的碳氢化合物(及少量硫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石油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制成适合各种用途的石油产品。食盐的导电属于物理变化...
石油分馏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只是把混杂的东西分开而已。所以是物理变化。食盐导电后有新东西产生没?同样没有,所以还是物理变化。
回答: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只是把不同的分子按照各自特性分离开,没有新物质生成。食盐溶于水后溶液导电,严格说这是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可以自由移动的Cl、O、Na等离子,是这些粒子在导电。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食盐熔融或溶解时,才能导电,同时又被电解了。)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食盐导电是物理变化
都是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分馏是化学变化,蒸馏是物理变化,食盐导电是物理变化。
都是物理变化
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扫描下载二维码A、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金属单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铜器生锈的过程中能生成新物质--铜绿,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故选D.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①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填字母序号,下同)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②图2的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这两种气体中具有可燃性的那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符号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水.③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CDFA.带铁圈的铁架台B.酒精灯C.漏斗D.玻璃棒&&&E.量筒&&&&F.烧杯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的内壁(写出一条即可)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①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为取少量的水,加入肥皂水,搅拌,若出现较多的泡沫,是软水,若出现较少的泡沫,是硬水②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能溶于水(写一条即可),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
科目:初中化学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写名称).(2)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填字母).A.面粉&&&&&&&&&&B.氯化铁&&&&&&&&&&&C.食盐&&&&&&&&&D.食用油(3)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请回答:①实验A中水的作用是;②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实验C中的水除了提供热量之外,还起到了&作用.(4)上海世博园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其中活性炭起作用;紫外线起杀毒灭菌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他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5)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编号).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如图所示这证明c处(填“a、b、c”)温度高,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澄清是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3)继续探究: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讨论验证.【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验证过程】:①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ABC.能燃烧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B.手摸烧杯有热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由上可知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水和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为化学变化.②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发热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猜想2(填“1”或“2”)正确.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荣成市模拟)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现有以下6个变化:①100g液态水加热完全蒸发后得到100g水蒸气②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③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盐酸④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⑥厨房里烧煤(主要成分是碳)做饭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CaO+CO2↑,分解反应;C+O2CO2,化合反应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CaCO3CaO+CO2↑,分解反应;C+O2CO2,化合反应.(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反应③中相互作用的粒子是(用符号表示)H+和OH-.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变(变,不变),所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变化①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由是(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是对于化学变化来说的,①反应属于物理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3)变化⑥如果在纯氧中进行,要比在空气中要剧烈的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在纯氧中进行时碳原子与氧分子接触面积大了,反应的速度快.(4)从应用的角度看,上述变化中利用化学变化获取有用物质的是(填序号)②④;消除有害物质的是③,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5)许多物质是通过物理变化提纯的,物理提纯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杂质,另一种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所需要物质,上述6个变化中,是通过物理提纯的方法获取所需物质的是(填序号)①⑤,提纯思路是①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所需要物质,⑤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杂质,分离提纯利用了所需物质和杂质之间(写具体的性质)沸点不同.
科目:初中化学
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1)节约用水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试举一例生活中你的做法:一水多用.(2)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其感官指标为无异味、异臭等.①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物理性质(填“物理”或“化学”),在净化过程中,常用过滤(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此外还需加入二氧化氯(ClO2)进行杀菌和消毒,在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②自来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Cl-.(3)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①实验Ⅰ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分子间间隔.②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2H2↑+O2↑;试管B试管中收集到10mL气体,且该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为20mL.(4)下列变化中,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CD.A.H2和O2反应&&&B.电解水&&C.H2和Cl2反应&&&D.水结冰.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当前位置: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B.空气液化制氧气C.干冰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自燃B.空气液化制氧气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天津
A、白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B、空气液化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在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B.空气液化制氧气C.干冰变..”主要考查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物理变化: 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实例: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 实例: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3. 现象: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哈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物理变化:1.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化学变化:1.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构成新分子。物理变化概念的理解:(1)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摩擦生热,升温,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变成了另一种物质(3)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不变(4)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成语、俗语、古诗词蕴含的化学知识(1)成语、俗语中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木已成舟;滴水成冰;花香四溢等。 ②化学变化:百炼成钢、点石成金、蜡炬成灰等。(2)古诗词中的变化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化学变化粉身碎骨浑不怕—化学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B.空气液化制氧气C.干冰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54701667842266422191981623942749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变化的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