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是什么样的人望远镜是什么呢?

伽利略望远镜 - 简介
伽利略望远镜 据《》网站报道, 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他先观测到了的高地和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此外还发现了的4个最大的卫星。
自那以后,科学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进步,光学技术的腾飞促使科学仪器不断更新。当今最先进的地面望远镜具有庞大的结构,长达10米的灵活转动镜片。然而,现代高级的天文望远镜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伽利略望远镜 - 历史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 1609年5月,正在作学术访问的伽利略偶然间听到一则消息:有人发明了一种能望见远景的“幻镜”,这使他怦然心动,他很快找了个借口匆匆结束行程,回到大学,一头钻进了实验室…… 不到3个月的时间,这位45岁的教授已经仿造出了两架仪器,更不同寻常的是,他不光是把它们当作文人墨客、富商巨贾们寻欢作乐的玩具,只是看看远山风景,而是把它指向了星空! 8月,他首先用它观察了月球。不想,人们眼中的那个千娇百媚、美仑美奂的银盘,在他的望远镜中却成了一张千疮百孔、丑陋不堪的“大麻脸”!于是他把那些四周边缘高耸突出的圆状命名为“环形山”,而管较平坦的暗黑区域称之为“海”。更重要的是,他由此知道,月球并非是上帝创造的尤物,天堂中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尽善尽美的,他相信月球和地球一样,是个有着实地的世界,说不定,在那些山洞内还可能栖息着神秘的“月球人”呢。 接着,伽利略又把目标指向了灿烂的星星,尽管在望远镜内“星星还是那个星星”,但明显地变得更加明亮了,而且还出现了众多原先肉眼无法见到的小星,由此他也成为世界上最早识破漫漫银河奥秘的人——这不是“牛奶路”,而是无数星体交织在一起的光辉!这一切也使他相信,哥白尼所说的“恒星离我们极其遥远”可能是句至理名言,不然为什么望远镜无法把它们放大呢。 从那年年底起,伽利略的目光又投向了行星。1月7日,他已见到了木星那淡黄色的小小圆面,这说明行星确实比恒星近得多。同时他马上又发现木星旁边始终有4个更小的光点,它们几乎排成一条直线,连续几个月的跟踪使他确信,像月亮绕地球那样,它们都在绕木星转动,应当是木星的卫星。这说明,不是所有天体都在绕地球!所以也就成为哥白尼日心说的第一个观测依据。 为了纪念伽利略这个发现,后人还把这4个比较大的木星卫星称为“伽利略卫星”。现在知道,除了木卫二略小于月球外,其他3颗都比月亮还大,而木卫二则是目前天文学家的掌上明珠,因为它上面有着真正的水的海洋,许多迹象表明,木卫二上很可能是太阳系中第二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所以当年野蛮审讯伽利略的教皇后来发出“只要木星的光芒还在天空中闪耀,人们就不会忘记伽利略”的哀叹,成了对他最好的评价。 伽利略 手绘的月面图 1610年8月,伽利略对金星的兴趣大增,因为他在望远镜内见到了它呈弯月般的形状,为了探明究竟,做进一步的研究,但他又怕被别人抢先发表出来,所以他把观测结果的那句话,重新排列成一组字谜公开(当时这也是一种保护发明权的时尚做法)。 “Hace immature a me iam frustra leguntur, O.Y.”直译的意思是“枉然,这些东西被我今天不成熟地收获了。”这35个字母的古怪句子究竟意味着什么?伽利略到底“收获”了什么?局外人是很难从中猜出端倪的。直到当年12月,伽利略才公布了他的谜底: “Cynthiae figures aemulatur mater amorum.”——“爱神的母亲仿效狄安娜的位相”。熟悉希腊神话的人都知道,爱神的母亲正是维纳斯,也就是金星,而狄安娜又正是月神的罗马名。 为什么金星会如月球那样有位相变化?这只能说明,金星不是在绕地球运动,只有它在绕太阳运转,而且距太阳比地球更近才能解释这一奇怪的天象。 此外他还发现了太阳表面上的黑子,证明太阳本身在自转着……
这一切,都为埋葬“地心说”奠定了基础。而当时人们盛行的话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伽利略使用的这种望远镜比较简单,属于,管子两端放置两个透镜。伽利略在1609年秋天首次使用它来观测月球,然后观察木星的卫星以及太阳的黑子等。随后,伽利略将他的发现写成24页的《》(Sidereus Nuncius),并公之于众,但当时并未被迅速接受,因为当时望远镜的原理尚未明确,伽利略也无法详细说明自己的科研成果。一部分学者和教会人士认为望远镜里的景象不过是光影上的幻觉,是望远镜的瑕疵造成的。到了,德国天文学家出版了《天文光学》,阐述了望远镜的原理,“幻觉说”才渐渐消失。伽利略的发现也得到了证实。
伽利略望远镜 - 原理
物镜是会聚透镜而目镜是发散透镜的望远镜。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其优点是镜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视野比较小。把两个放大倍数不高的伽利略望远镜并列一起、中间用一个螺栓钮可以同时调节其清晰程度的装置,称为“观剧镜”;因携带方便,常用以观看表演等。
伽利略望远镜原理 你可以用很低的费用制作一架。从文化用品商店买一块直径、焦距大一些的眼镜片作为物镜和一块焦距、直径较小的透镜作为目镜。用胶水和小槽把两块镜片装在硬纸筒内,再做一个简单的台座,于是一架能够看到月亮上的群山、银河中的繁星和木星的卫星的望远镜便制成了。想想看,伽利略就是用这人发现的。但是切记,不要通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以免高温灼伤眼睛!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有一个令人讨厌的缺点,就是在明亮物体周围产生“假色”。“假色”产生的症结在于通常所谓的“白光”根本不是白颜色的光,而是由组成彩虹的从红到紫的所有色光混合而成的。当光束进入物镜并被折射时,各种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因此成像的焦点也不同,模糊就产生了。 1611年,另一位天文学家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现在人们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形式。但是“假色”问题仍然未能解决。 利珀希不是天文学家,从未想过把自己的新装置对准天空。但是没过多久,关于他的发现的消息传开了。幸运地是,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教授伽利略得知了此事。伽利略很快就制造了一台折射望远镜。他以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从待研究的物体发出的光照射到望远镜物镜的一个玻璃透镜上,物镜使光线折射并把它集中于称为焦点的一点上,在那里便形成了发光体的像。这个像被目镜的透镜放大,进入人眼。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现代电信科技 -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诞生于1668年,用2.5cm直径的金属,磨制成一块凹面反射镜,并在主镜的焦点前面放置了一个与主镜成45度角的反射镜,使经主镜反射后的会聚光经反射镜以90度角反射出镜筒后到达目镜,这种系统称为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牛顿望远镜
:诞生于18世纪晚期,由德国音乐师和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制造。
赫歇尔望远镜
:座落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耶基斯天文台,主透镜建成于1895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望远镜。
耶基斯折射望远镜
:1908年,美国天文学家主持建成了口径60英寸的反射望远镜,安装于威尔逊山。
威尔逊山望远镜
:在富商约翰-胡克的赞助下,口径为100英寸的反射望远镜于1917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
胡克望远镜
:望远镜在1948年完成,直到1980年代初期,BTA-6望远镜能够运作之前,海尔望远镜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望远镜。
海尔望远镜
:甚大阵射电望远镜座落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索科洛,于198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甚大阵射电望远镜
:是以天文学家哈勃为名,在轨道上环绕著地球的望远镜,于1990年发射。
哈勃太空望远镜
:凯克望远镜有两台,分别建造于1991年和1996年,像足球那样的圆顶有11层楼高,凯克是以它的出资建造者来命名的。
凯克望远镜
:“斯隆数字天空勘测计划”的2.5米望远镜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柏角天文台。该望远镜拥有一个相当复杂的数字相机,望远镜内部是30个电荷耦合器件(CCD)探测器。
斯隆望远镜
:由德国科学家(Johannes Kepler)于1611年发明。
开普勒望远镜
: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口径射电望远镜,直径达305米,后扩建为350米,由管理。
阿雷西博望远镜
:由两块反射镜组成的一种反射望远镜,1672年为所发明。
卡塞格林望远镜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8:03:3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伽利略望远镜在广州?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伽利略望远镜在广州?
  伽利略手制望远镜。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谭溪莹 陈实 通讯员 刘怡 王洪光)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DD伽利略望远镜可能在300年前通过广州传进中国。昨日,在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上,国家天文台宇宙学组的首席科学家武向平研究员公布的这一消息引起了在场数百名天文学家的震惊。武向平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这台史上最早的天文望远镜被送出国外。北京天文馆的馆长朱进博士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若该情况得到证实,要由广州找起,全力寻找伽利略望远镜的“流向”。
  昨日上午,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做了《2009国际天文年及日全食观测筹备》的主题报告,其中提到了天文望远镜的普及工作。随后,国家天文台宇宙学组的首席科学家武向平研究员表示,伽里略望远镜(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很大可能就在广州,请在广州找找。
  武向平表示,自己曾经阅读过一篇学术文章。文章称,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DD伽利略望远镜很可能在300年前通过广州传进中国,并且没有证据显示该望远镜后来被送出国外。据介绍,该文章提到,300年前一名意大利牧师来中国传播西方科学时,通过广州口岸进入中国。他将代表当时先进技术的伽利略望远镜一并带到了中国。武向平估计“这位牧师很可能没有将望远镜从中国再带走。伽利略望远镜极有可能还留在中国,特别是广州”。
  武向平认为,学界的专家可以尝试通过“寻找这位牧师在中国的足迹”,得到寻找伽利略望远镜的线索,据了解,国内的专家手中也有这位牧师的资料。武向平提出的观点引起在场数百名天文学专家学者的震惊。他们非常惊讶,议论纷纷。朱进表示:“如果真是如此,对天文学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他表示,如果武教授所说的情况得到证实,必定全力寻找伽利略望远镜的“足迹”,“由广州找起”。
  ■小知识
  伽利略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望远镜。他是用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从1609年7月初制成倍率为3的望远镜开始,于1609年11月制成倍率为20的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伽利略因此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
  ■天文学年会
  天文有望成中小学正式课程
  我国已立项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预计2014年建成
  本报讯(记者 方夷敏 实习生 郭高萍 通讯员 朱玉尊)从一张网中看“嫦娥”,用1美元的望远镜观天,天文有望进中小学课本……昨日,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大学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一系列新鲜火辣的天文信息:2014年我国建成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我国“光谱工厂”明年投入使用等等。
  “最大”望远镜将领先世界
  记者在昨天的会议中了解到,中国将建立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DD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据FAST项目的负责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博士介绍,这个项目在设计上有很多自主创新内容。比如,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在挖坑内铺设由5000多个单元组成的直径500米的球冠状反射面,并且,每个单元都可以自由调整反射方向,形成主动反射面。
  南博士说,FAST的信号接收面积,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20到30年保持世界第一流设备的地位。
  目前,FAST项目已经在今年7月10日正式立项,国家将投入6亿元用于项目的建设。据估计,如果资金到位顺利的话,2014年该项目就能顺利完成。届时,我国对星际分子、暗物质以及星际通讯信号的探索能力,都将大幅度提升。同时,也能完善和提高我国VLBI网的检测能力。
  “光谱工厂”明年投入使用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LAMOST项目总经理赵永恒在昨天的会议上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将在明年8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赵永恒说,“光谱工厂”投入使用以后,将利用5年的时间,来对1000多万颗行星进行光谱分析,分析结果将对星系的形成、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研究等天文学难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广州大学正建天文台
  记者了解到,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是目前华南地区高校中仅有的学科点。目前广大正在建设天文台,不仅将与国家级研究小组共享设备,远程遥控,还在大学城校区配备光学望远镜进行教学,培养专业的天文人才。
  据了解,2009年还是国际天文年,国际上一些天文学会和爱好者已经迫不及待为此准备了。朱进说,有人正在研究一种只卖1美元的普及型望远镜,还有人号召国际天文学家写“宇宙日记”的博客。
  此外,天文学会还有希望天文知识能进入正式的中小学课本里。朱进说,在条件允许的城市,中学课程可以由市教育局设定,这是有可能的,“我觉得广州和北京最有希望”。
  明后两年“日全食”将连续出现
  广东天文学会人士提议包列车前往新疆观看
  本报讯(记者 谭溪莹 陈实 通讯员 刘怡 王洪光)2008年和2009年我国将发生两次“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昨日透露,2008年“日全食”时间与北京奥运相近。预计观看2008“日全食”的游客将达10万人。据悉,广东天文学会“日食工作组”考虑包机或者包专列组织全国天文爱好者团体前往新疆哈密观看日全食天象。
  昨日,广东省天文学会刘振中表示,由于奥运期间飞机票贵、哈密附近酒店也已爆满,包机前往可行性不大,“但学会方面一直在探讨包列车前往哈密观看‘日全食’的做法,觉得很可行。”刘振中称,包列车前往可以将列车当酒店,吃住的问题都好解决,也可顺道旅游观光。但操作的关键在于宣传及组织的力度,“如果能发起1000人,包一辆列车,需要很大的组织力量。”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p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罗志明侵权举报电话:020-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关于创业的一切
早晚报、一周热文、嗅评
生活方式、文化思潮与八卦
堪比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这是一场数据可视化的革命
(原文来自 ,虎嗅编译)伽利略是第一个发现木星有四个卫星的人,他的发现最终揭开了“地心说”的真面目,证实地球是围绕太阳在运行。我们认为,人类理解并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能力也进入了一个类似于天文学在 17 世纪时革命的阶段。就像伽利略在几世纪前所做的事情一样,我们现在也拥有了较初级的工具,并且有潜力发展得更加强大。这些工具能让我们探索比特数据的洪流,催生一种新的媒介,帮助我们综合理解复杂问题,并同时以一种艺术化的新形式表现出来。数据可视化在远离刻板的传统平面设计风格,墨印正在被像素取代,我们现在看到的设计体现了一种流动性,并没有某个特定突出的元素。在数据可视化更加现代风格的具象作品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平面设计形式,诸如直线、几何形和色块这些画面元素不过是画面元素的填充物,真正的灵魂则是由数据组成的。新一带的平面设计师们在制作可视化作品时,不再选用死板的形状、位置和色彩,而是基于数据的需要选择设计规则,并转化成几何抽象的形态。这些新出现的数据可视化形式,其组成元素都是由上一代由墨水实现的设计形态所不具备的。这些元素能够让可视化数据和读者之间形成更丰富的互动关系,后者现在更多像是一个探索者,看客的角色少了。可视化革命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功能上的。再回到我们的老朋友伽利略和他早期使用的天文望远镜上面,我们现在可以把“望远镜”交给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的好奇心被激发并且希望了解更多。虽然不能在更大的细节层面去研究某个问题或事件的一项纪录,但我们能够创造“数据望眼镜(datascopes)”,去放大或缩小一个大规模的数据集合,找到新发现。公开纪录很明显是最先使用“数据望眼镜”的领域。尽管在依法公开这些数据的时候仍旧有大量的信息是无法获取并投入使用的。这种可用数据的欠缺性大多是因为未能使用恰当技术造成的,因为内容都已经实现数字化了,而且有一些甚至可以在用户操作不友好的政府网站上找到。巴西政府最近推出的 DataViva 就是这种“数据望眼镜”的一个例子。DataViva 公开了巴西经济所有的行业数据,设计了超过一亿个交互的可视化模型,由八个不同的应用 App 组成。另外一个例子是 Pantheon,之前《纽约时报》也曾经撰文介绍过。
虎嗅个人微信号huxiu302,欢迎勾搭,勾搭时注明工作背景(如创业者、营销人)哦
后参与评论
作者这文有前瞻性,如果真能实现,每个人是否都有机率成为“发现者”?
弱弱的问一下,虎嗅网文章用的字体是什么?是微软雅黑吗?
先把国内的可视化做好
阴谋论是无稽之谈伽利略的望远镜-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_百度百科
伽利略的望远镜-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
《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伽利略的望远镜》,本稿内容讲述了少年安奇罗在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家学习生活的经历,并以此经历讲述了科学家伽利略不惧宗教压迫,仍然坚持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故事。最终,在安奇罗的帮助下冲破宗教势力的封锁出版了自己具有划时代的科学论著。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22:39: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伽利略是什么样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