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磷脂的元素组成元素

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由三个正方体木块粘合成的模型,它们的棱长分别为1米、..
如图所示,由三个正方体木块粘合成的模型,它们的棱长分别为1米、2米、4米,要在表面积上涂刷漆,若大正方体的下底面不涂油漆,则模型涂刷油漆的总面积为______平方米.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米的正方体4个面的面积是:4平方米,2米的正方体4个面的面积是:16平方米,4米的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是:80平方米,此模型涂刷油漆的总面积:4+16+80=100平方米,故答案为100.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由三个正方体木块粘合成的模型,它们的棱长分别为1米、..”主要考查你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构成三角形的元素: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顶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内角: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3)首尾顺次相接。三角形的表示:用符号“△,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ABC”。三角形的分类:(1)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2)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角形三边之和。三角形面积=(底×高)÷2。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由三个正方体木块粘合成的模型,它们的棱长分别为1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91139357621391535180018347514367735散装设计师一包、外敷广美mfa一勺。配料:艺术设计50g,用户体验40g,其他材料10g。纯绿色产品,无一滴香,无地沟油。请放心关注~
曾经台湾有本书《改变人生的持续术》,书中的核心是持续良好的行动亦将此行动化为习惯,就能改变人生。这些大白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下面是其中俞敏洪一段话。
要做一滴水,每一条河流都有它不同的路径,都有它不同的过程,但是它会想尽一切办法达到它的目标--大海。黄河九曲十八弯,那时因为它要绕过重重阻碍流向大海!也许在路上会经过大山当道,会有悬崖当道,哪怕从悬崖上掉下在摔得粉身碎骨,它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再重新汇聚起来,流向大海。我们不能作泥沙,泥沙会在随水流动的过程中,沉在河底,慢慢消逝,而唯有水才会不顾一切的无论如何的奔向那只属于大海的最伟大最美丽的蔚蓝色!
这些其实都是扯蛋的引言,其实可以直接忽略。相信大多数我觉得这是伪励志的话语。道理谁不知道,都是成年人。应该都完全具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持续与重复劳动?
在任何励志话语面前,做为具有独立思考的个体。首先要明白话语中说的东西有什么用。而不是因为他(她)是名人的盲目崇拜。
当然持续不意味着不思进取的重复劳动,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
同样做界面设计
A君——界面设计——关注一像素变化——用户心理——市场反映——反馈修正
(希望每次的设计都能思考深一点,也不期望有质的飞跃。就是比上一次想的多点)
B君——界面设计——界面设计——界面设计
(活干完完事,恨不得将一个成功案例不断复制到不同的项目)
前者叫持续改进,后者叫重复劳动。也就是说软件或年轻人终究有一天能很轻易就超越你了。
持续改进的复利作用
自己刚工作的时候,状态就是属于后者。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所谓的原地踏步。自己的方法是写些东西放上来给同行喷,似乎真的是个好办法。
这时候,我会自觉的注意他们说的缺点。并期望下个作品时自己能解决那个小问题。当然不能一次过全部解决,可能也是自己比较懒,就是这么持续的改进。虽然进步不能说特别明显,但是会觉得作品的存在感强了许多,这可能就是常说的看得到的提升过程。
如果将进入工作时的能力称为本金
那么培养持续改进习惯就像复利运用操作本金,而非单纯地累计储备金额,总有一天你会得到爆发性的回馈。
其实需要努力的程度也不像自己认为那么高,看一个数目0.0001。
这组数字是引荐到的一组神奇的数字,以复利成长所得到的数值,可以预见5年后成长6倍,20年后居然高达1474倍。
持续进行而累计力量的人,在某个时间点会瞬间出现爆发性的结果。
而这个过程其实每天做前一天多努力那么一点点,也就是上面说到的0.0001的程度就好。持续下来你会发现公式是这样。不算不知道,一算真可怕。
1.天=1.440
1.0001 *5年=6.197
1.0001 *10年=38.404
1.0001 *20年=
当然能做到持续改进,确实真的很难,还要坚持20年这么久,太可怕了。别以为这个真的很容易,做下来真的真的很难。
比如就以简单以一句话记录当天的心情,做了什么具体的事情。花费时间不足1分钟,能这样每天坚持和反省的同学估计都不足0.0001%的人。而且一下要坚持20年,为什么说有些人牛逼变态,能做到这个程度就很变态了。积小成多,如果你认为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就去试试吧。
每样技能就像培养“本金”。利用“复利运用”操作本金,而非单纯地累计储备金额,总有一天你会得到爆发性的回馈。
持续的结果可能是?
单纯说数字概念,估计很多以视觉为主的同学不太了解。这就像金融里面常说的一句话,越早做储蓄,未来得到的东西就越多一个道理。
如果放在自己身边,也能发现不少这些鲜明的例子。当然,他们做这种事情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也没有到达所谓的20年,可能就是坚持那么100天,365天亦或者2年。
看一看变化,能感觉到所谓的快速成长或你觉得很牛很震撼的东西是怎么弄出来。
台湾的手帳寫真案例
这些东西只是手帳寫真。手帳寫真可以理解为手写日记,这些人也只是很普通的同学,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唯一的共同特征就是持续写了很多类似的东西。在记录着他们的日程生活和见闻。当然这里没有任何科技的痕迹,就是没有用特别多电脑带来的技术。更多是纯粹持续记录,给你的感觉如何?
发起人也是最近在网上认识的一个小女孩,09年毕业。同样是设计师,还会架站、前端、設計、影評,到文具手帳活用。是一個技術高手,也是一個工作達人,更是一個生活品味家。
很全能有木有,很多人肯定觉得她会很忙。看她记录的东西反而不会产生这种感觉。似乎她真的不是特别忙,只是看到她很多年都专注在几个特定的领域。
作家:已出版 5 本書籍(上市中:神奇的手帳整理魔法、WordPress&七天速成班)。
講師:任臺北科技大學、世新大學講師。
經營網站:手帳寫真&- handbook.tw。
那些厚厚的笔记本,很多并不属于她,只是一群和她有类似爱好的小伙伴。他们唯一做的只是在持续做着生活的记录家。也没有说赚了多少钱,不过当大家看到这些东西一股脑子放在你面前,大多数人都会表示很震撼。
微小的力量!赫斯特
说实在,自己孤陋寡闻,做设计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有这号人物。认识此人也只是在写这篇文章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
偶然的机会,我是先看到他的作品。在韩国三星美术馆,由于不能拍照,就描述下当时的感觉。乍一眼,就和看到下图的感觉是一致,很多很多五颜六色的色点。
相信看过这图的人,估计和我当时感觉一样。就是没什么感觉,基本会软件的同学都能轻易快速的做出如下的效果。当时我也这么觉得。
顶多觉得它们看起来很舒服,第一印象就是以现在的视角看蛮简单的。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走近一点。就会觉得我们的想法很愚蠢。同样远看简单的外表,近看却完全不同。给人的感觉是震撼。
这种力量从哪里来?
微小而多,具有很强的秩序感,都容易使人产生这种感觉。如果展台上只呈现一个“药品”,或只是“10个药品”,大家绝对没有这个感觉。顶多就是还蛮好玩,连生活常见的东西就能这么轻易放上来做为艺术品。
其实,和题目一样。持续是什么?持续改进又是什么?
这个小小的药片已经能很好解答这个问题。
本质上,它们都是药片(持续的方向是一致)
形式上,它们各种颜色和形状药片(每天累加是有所区,以0.0001的方式变化着)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
这句话只是换了种优雅有点文化人的气息写出来,本质都是坚持就是胜利。就像自己要求每月都做几次类似这样的分享。与其说是给大家看,说真的更多是给自己看。
或许这就叫做成长的轨迹吧。将自己这段时间看过,听过,摸过,悟过的东西写出来,记在心里。
--------------------------------------------------------------
我是米田,今年尝试将文章同步微信公众平台。如果你对设计,设计方法,设计效率,设计品质亦或者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有兴趣的朋友,果断关注起来。暂定每周更新两次,不见不散。
ID:主动设计(izddesign)
我的微博:
我的豆瓣:
大部分时间,大家毕业离开学校就停止阅读了。似乎真的这样,问问当年班级的小伙伴,还有多少保持着看书的习惯?很多人认为有这样的公式:”看书=学习=痛苦“。看书源于国内的教育,书意味着大量的作业,是痛苦的化身。相信初高中时,请预习书中的xx页,大多数人想起这个往事要头痛欲裂了吧?
阅读者!分类学习更有效
其实读书这么可怕么?或者说阅读更为合适,社会变化了,不一定非要到图书馆,到书店,到书报摊去看书。书已经是种经验载体,这种模式其实利用讲座,公开课或音视频都能称为阅读。
这里总结的主要是自己在2013年的阅读书单,有不少都已经不是通过纸质书得到,更多是听回来(听书软件),还有部分是电子书。
小确幸(幸福学)
精神病灵修
推荐者!最值得回顾的书是什么?
回顾,就是最值得推荐的书籍。其判断标准可能是这本东西能够让你产生以往从来没想到的思考。等于为了延伸出新的方向,产生新的可能。
当看完有“哦,这种方法(思考)太棒了,怎么我从来没想过”
那它对于你就是一本好东西。有可能,它会令你诞生出新的技能(习惯)
《打开餐巾纸》
SQVID!系统的想清楚问题
SQVID是一个速记口诀,由5个字母组成:S-Q-V-I-D。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问题。SQVID就好比想象的瓶塞钻:一个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工具。
《断舍离》
真正的整理是舍弃
舍弃的核心是聚焦现在,堆积了集中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真正的问题。或许那些东西还用不少,至少1年内我们甚少挪动他们,那就应该果断的丢弃。&当然,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在选择环境,选择伴侣,选择朋友,选择工作,选择生活,选择.....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离》
其中有句话是“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预知”。
这句话,能预见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比如公务员,机关,一进去,那个位置可能就是一辈子。一间办公室、一套桌椅、窗前的风景以及工作的内,对于机关工作者,有可能一辈子不变。
所谓的稳定,就是有预知能力。所谓的波动,就是因为未知,生活会起起伏伏。
记录者!为自己设计课程
11月书单!简笔思考
10月书单!整理选题
9月书单!讲故事
8月书单!刷个人品牌
7月书单!精神病
6月书单!头像术
5月书单!知识管理术
4月书单!符号术
3月书单!理财术
2月书单!整理术
1月书单!杂记
预言者!2014的可能
很多设计师,我当年也是。就只知道读设计书。尤其是《photoshop 100经典案例》这类图书,乐此不疲的购买和借阅。现在,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却对这块兴趣锐减。
美院的导师,又三个计划让我们明年务必执行。其中之一就是读书计划。
他和我的观点类似,设计书可以读,不过应该补充些别的东西。比如历史、人物传记等等古老的知识。他说那是源,我们研究的东西都是枝叶。只有了解真正这种关系,做的东西才有魂,而不是皮。
很喜欢哈佛有句话“五本好书累积你的成功存折”
对于阅读量的多少,自己以前可能追求量,其实大量阅读后悔发现,其实很多知识的重复。指的是书本中的东西,不用什么东西都看,有时候仅仅看看目录便大概知道内容是什么。
感觉最重要的部分,一个是目录,一个是摘要,还有一个是编后语
简单列了一下
思维——逻辑
自我完善——个人品牌
市场营销——策略
小说——讲故事
设计——基础
历史——美食(或其它)
别人的书单:
现代社会,资讯变化速度实在太快,同时知识更新非常快。数年前还流行的技术,可能几年后便已经消息。阅读书籍,起码能保证我们一直跟着时代在前进。现在,大学毕业就已经有40%的知识过时,数年后,这些知识的保质期就全部到期了。尤其是与新技术有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得保持阅读的习惯,只有长期的阅读才能不被淘汰;也只有长期阅读,才能保持“知识力”和对职场的新鲜感。可能很多人会说,互联网上的知识很多,获取成本也非常低,完全可以替代书本的作用。可是,通过网络的阅读会产生许多干扰因素,影响最后阅读的质量。
听书的力量——豆丁书房
自己很推崇的一种阅读方式,尤其可以配合运动进行。譬如我每晚回家,基本都是快走(跑)回去,估计每天能积累2.2公里左右的路程。这个习惯坚持了3个月。
大部分时间,除了跑步这个行为,我还会通过听书这种方式增加阅读量。
别说自己没时间,确实很多设计师都没时间。下了班都累的和狗一样,哪有时间做这方面的工作。
其实换种模式,你却发现很容易坚持下来。同时不会觉得特别累,又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这是个什么?
其实软件的功能很简单,就是能发声和检索,大部分能找到的图书上面也有。还是免费的模式,如果你喜欢阅读那些书籍,建议购买纸质书或电子版,作者写东西不容易哈。
1)语音读书:
打开书籍,点击上方的喇叭按键进行语音读书,可以调整语速以及男女发音,读出来的声音表现不错,虽然还是有点生涩,但还算连贯,用户拿这款软件来听书,效果还是相当出色的。
)资源搜索:
豆丁阅读的书籍源算比较丰富,可以通过wifi传书,方便将电脑端找到的书籍与其同步。田田建议每次导入多本比较合适,不然一本本导入还是比较麻烦。可惜其分享机制变化后,变得不那么友好。不能将文字内容完整分享到例如evernote这类软件,稍显有点遗憾。
我是米田,今年尝试将文章同步到公众平台。如果你对设计方法,个人成长,亦或者时间管理有兴趣,可以关注这个公众号,期盼大家共同成长。
我的微博:
我的豆瓣:
2013年还剩余5%左右的电量,在许多平台收到很多童鞋询问学习和工作的东西。更多是如何成为牛逼的设计师,其实牛逼不牛逼,这个怎么判定呢?以获奖多少为界限?以作品多少为界限?还是以职位高低为界限?
这些似乎都是标准又不全是,有种说法很有趣:“做不到第一,就要做唯一”其实每项东西能做到第一的难度是很大,以10000小时天才定律推导,至少要到达那个位置,需要你专注且持续每天专注在那样东西上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且至少保持8-10年才有可能到达接近第一的位置。付出的代价是十分巨大,如果换种思路,我们知道80/20理论,要做到20%的人呢?其实就容易很多,可能至少减少80%的时间投入就可以了。
能力叠加组合
如果我是设计师,要做到唯一怎么办?有点像买彩票,其实基本组成中奖号码的数字36种,其中6种数字组合形成大奖。那么重复几率是多少,大概是1/17,721,088,即1亿多之一。以这种比率推算,国人中与你技能相似的朋友也只有12个。是不是突然觉得离所谓的牛逼又进了一步?
(图片:淘宝彩票)
以自己为例,今年整理我做什么东西的时候发现,大多是事情遵循的轨迹也是类似于这种双色球选取规律。自己的老板在年初时总会强调一点,只要一年内完成三个目标就可以了。别贪多设定太多目标,导致最后一个都完成不了。当然这3个目标和6种选择其实是类似。拆分出来就是“设计推广”、“阅读写作”和“讲座旅行”。
它们的关系相对,每个都是指向一个大方向。当然这种组合每个人都不一样,&你可能是插画、摄影和手工,亦或者其他方面。当然尽量每种技能间的区别别跨越太大???
普通人的常用技能
(via《做不了第一,那就做唯一》)&
数学和统计
简单的编程
基本财务知识
熟练使用网络工具
多媒体(图片、视频、音频)的剪辑和制作
社会心理学
基本法律知识
一些有关设计的知识
艺术&设计创意人技能列表
掌握专业软件
细分设计领域知识
仔细想想,这是种挺不错的模式。且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每个人由于技能组合的不同,可能是6种能力组合,亦或者7种、8种可能。这种组合模型的无限,每个人可能都是独立的交集个体。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第一的人,比如100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但是你即是跑的最快的人,又是个钢琴演奏家也是个业余画手。情况又有所不同,你可能就被打上“文艺短跑选手”的概念。
当这种情况多维叠加时,你便是独立且唯一的个体。最重要,你也活的很有尊严和价值,因为你的不同。
以我自己为例
传统意义上,很多人认识我只是一个设计师。国内,设计师的数量估计至少1000万人左右.那么我是非常微小的个体。且没有任何个性。大部分人对你是设计师这个概念很了解,估计很多人觉得很大很空。细分一下,我做的是ui设计,主业也是这块,简称混饭吃的技能。范围已经明显缩小。
这时候,加上我准备出版一本书。我的叠加技能就是写作。估计会写书且出版的设计师应该不足1万人吧?且是你这个领域的东西,国内应该不足100人。是不是觉得突然变得高大起来。哦,原来这样简单的叠加,其实自己本身的特性就能快速的识别出来。
最后,可能再附加点别的东西。比如你做为设计师4年时间看过的书籍有358本,做为设计师1年通过交往认识了100新朋友且80%保持联系,做为设计师写过的某篇文章有10万多人看过。
我认为的牛逼可能就是如此。在某项技能做的还不凑的情况下,做到了80%分位。且有其他看上去还不错的辅助技能或平行技能。那么很多人就会觉得你很牛逼。同时,做到这些的难度并不是特别难,基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种技能叠加的好处。
设计与推广
设计是一种手段,只是产品环节中的一环。就像包益民老师曾经说过“设计只是占了整体生产过程的零头”,其余部分的东西设计师并不十分了解。(包老师的演讲)
具体怎么理解,如上图。如果你从来没见过这种形式,同时你也做出来。那你肯定会觉得大神级的作品。先不讨论其表现形式,你看到作品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1)感觉质感和效果使你感觉惊讶
2)普通了点,我应该能做出来
3)是否能找到其他字母作品
如上三种描述方式,其实能反映出设计师思维习惯。
第1种:偏向于对细节敏感
第2种:可能你过于自负或恭喜你,你可能就是一大神
第3种:偏向于对整体把控
对于第三点整体把控,主要是指流程性的把握,其中设计师特别容易参与的流程就是推广。
很多人可能会说,那不就是市场部或别人做的东西么?真的是这样么?
以晋小彦同学为例(游戏网页设计师)
这是最近我频繁看到的例子,看过上面头像的同学估计不少。这便是真实的推广案例,主要是以“游戏网页形式”为支点延伸出的理论。通过公开免费讲座的形式做快速的推广。
网页设计——“形式(版式构成)”——“短篇文章总结”——“讲座分享传播”——“集结成册(出版书籍)”
叠加部分(美女+腾讯游戏)
当然这已经是相当高级的行为,初作者基本学不来。不过通过分解行为的方式,其实大家可以做的东西也有很多。一般人没有4-5年左右的同一方向积累,很难到达最后的那一步。而叠加部分则是完全属于她的个人标签,爷们和其他公司肯定不能完全照搬这种模式。
对于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了解“从点到点”是如何一步步分解到达。
其实最重要的一步,我觉得是将工作集合成短篇文章发表,没有这一步就没有后面的东西了。
以Vivek同学为例&(自由网页设计师)
香港网页大赛冠军,香港最搞笑的人(HK's Funniest Person 2007),Vivek是全港中英文栋笃笑Stand-up comedy冠军。一个生活在香港的印度人,IT工程师。鲜明的文化差异在他身上碰撞,不可思议的组合在他身上呈现
这是一席对他的简单介绍,估计很多人并不认识他。不过看完这个讲座大家会对他印象深刻,
《笑自己&自己笑》分享给大家发现生活中的幽默
与一般设计师最不同的地方,他是外国人。外国人还不要紧,他和拉登那类恐怖分子还长得差不多。或许,很多人就会觉得没什么特别,大街上外国人一抓一大把。
最特别他是个会说中文,又会说笑话的印度人。这项辅助技能,就显得特别有意思。放眼国内,能完美具备以上特质的人估计就他一个了。
网页设计师——栋笃笑(单口相声)——全港冠军——香港最搞笑的人——公开演讲
同样的主技能是网页设计,与上一个设计师对比。发现其轨迹又是完全不同,没有标准判断谁更优秀,但是能肯定他们都过的很精彩。
以自己为例&(媒体网页设计师)
理论说过,案例看过。更多还是要看你自己怎么行动。
1)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擅长特别的地方
2)持续投入时间和心血
3)把这些兴趣爱好变成与自己的生活高度相关的一部分,比如你喜欢阅读,就将阅读东西整理出来,放在书评分享给别人。亦或者你喜欢插画,可以为你身边每个你碰到的亲朋好友以这种形式送上你的手作祝福。
4)不是简单以消费和复制的方式,而是在兴趣的领域,亲身参与创造。比如,学习做饭,尝试在基础材上采用些新的搭配形式。创造出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固有菜式。
小礼物!坚持记录个人点滴
这个看似最微不足道,却最容易坚持下来。我今年自己数了数,惭愧在站酷只有6篇文章,而点点和lofter的记录量都远高于此,分别是45个和156个。前者更像是个重型武器库,后者则是毛巾牙刷。
当然每个人对此定位会不同。不过记录这件事本事,主要的目的,是想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变得有个人的印记。通过每天,每月和每年的梳理,让生活充满有趣的东西。喜欢的人每天都会对此思考该放什么上去,这也是一种创意的方式。不同反思和探索新的可能,和已有的不足。
有些时候,做完可能就完了。顶多就是你突然想做简历时会用到。那就没有意义了,由于这种微小性,做起来很方便。
有了这些短个人记录,每逢年底自己写总结时,总结一般给自己看,都会特别有满足感。
也是有了上面短记录的行为,就触发成为这些长文章。这些东西自始至终还是围绕个人技能(兴趣点)延伸,所以在业余时间做也不会觉得特别累。可以给大家做的参考。看看我自己成长的过程大概是怎么样的。
上帝模式!围绕擅长(兴趣)创造
这个步骤和上帝造人很像。不是简单的消费兴趣,就像看到某个好作品。就在下面点评一句“作者很牛逼、大神膜拜你”。这仅仅算参与行为,却不是创造行为。需要开发自己的技能,参与是很浅层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你的东西能够被分享和传播。且这种方式能使你感觉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那么兴趣才会在这种技能创造的过程中逐渐自我肯定和完善。
虽然是上帝,但是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很难坚持。就像我2010在站酷发的东西,基本没人看,就停了没再发。相信大部分同学和我有一样的遭遇。
这时候,试着尝试不同的方法。我自己找到的办法就是写成“设计思考文章”。当然很多大牛的东西只以作品展示就能大家满意,这点就直接忽略吧。
修炼!与不同的东西打交道
对天天持续消耗脑力的设计师而言,吸取新创意和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拥抱新鲜事物,或是从没见过的东西、从没去过的地方,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见识一番。
要达成这个目的,可以通过离开现有的环境,去体验不一样的人和生活。当然这些有些东西是收费,有些则是免费。
讲座(free)
与有丰富体验的人直接进行接触和交流。与不同人对谈,可能比看一两百本书还精彩。他们能让你看到人生其他精彩的版本,和你从来没有想过的话题。
现在社会确实有条件提供全世界任何地方最优秀的交流平台。你可以坐在家里看到最棒的他人体验,比如ted,pkn这类优秀的讲座分享。也可以直接到校园和社会中,也有非常多机会直接接触到最有意思的分享题目。大部分还是免费的。
阅读(free)
专业书籍是必须阅读的,可是仅仅阅读专业书籍是不够的。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T字型人才或网状人才。竖杠代表专业性,那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专业性越强不可替代性就越强,价值就越大;横杠代表你知识的广度,如果两个人才专业性差不多,这时候就看谁具有更广的知识。这种类型的人,可能称为知性复合人才,需要极强的跨界能力。
旅行,更主要是培养自己独立在新环境下生活能力,尤其是到了国外,这点更为深刻,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
当然,旅行大多数时间需要付费。与前两者不同,这是种直接的体验。
网页设计师——项目生活记录者——整理归纳分享者——美院研究生——写作者
现在我可能就是这样,未来会怎么样?我觉得也是根据这个东西延伸出去。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种无限延伸性,和技能叠加的可能。相信自己,2014会比现在做的更好。
我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人生只有三天,迷惑的人活在昨天,奢望的人活在明天,只有清澈的人活在今天。”
不知道写的这东西怎么样,算是对《如何找到合适的团队》的补充。也是自己对2013年的小小总结。明年哈,有机会写个更完整点的《设计师成长指南》。
总觉得我们这种半老不老的家伙应该给后辈们指条更清晰的路,就像我看着我导师在前进,后面的人跟着我们这群人前进。设计或许会因为这样变得越来越好,因为你们会变得越来越强,也活的越来越明白。
我的微博:
我的豆瓣:
现在,设计师除了提高自身设计水平外,另一个重要的课题是怎么将设计推销出去。世界上,不少优秀的设计师能做到这点,传播他们的设计理念显得比设计成品本身更重要。而我们了解这些创作,以及这些创作者都是通过他们的一本本书籍俘获观众的心。这点就是个人品牌带来的惊人营销力,其中就以日本的佐藤可士和为其中一个代表。本文就是以此为讨论核心,试图剖析他如何发现和传播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进而树立强烈的个人品牌标签。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有一句被广为引用的话: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建立个人品牌。这是在信息革命,尤其是移动浪潮中,媒体和社会关系会发生深刻变革。人们不再满足大而全的形象出现在他们的身边,更希望有些独特的力量出现。个人就是其中一种很合适的新品牌形式,即个人品牌。个人品牌是一种名称,&它代表了人的很高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专业才能,&是独特的个性表现,&有公认的无形价值,&有公众肯定倾向的客观依据。
可能他并不能代表大众的趋向,却能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而个人品牌也仅仅服务这类人群。
之前有一个说法,即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当企业要求老师推荐学生时,老师总是推荐班干部,这个让大多数非班干部的同学感到愤愤不平。其实老师也很冤,他说,我能想起的名字就那么几个,我不推荐这几个人推荐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品牌第一体现到在机会出现时,领导能想到谁的名字。
而谈到个人品牌,尤其设计师为代表的品牌。不得不提一个名字“佐藤可士和”。相信很多设计从业人员和学生都曾听说过这个名字,也大概了解此人最擅长的部分是“整理术”。而整理就自然而然成了佐藤可士和的标签,当提到整理术时,很自然就产生了对应的联想。在思维上,就是创造了一种惯性思维,即佐藤可士和的个人品牌就是整理术。而他的载体就是一本名为《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的书籍,在大陆的豆瓣读书榜单里,能清楚看到共有5983人评价过此书。新浪微博有29,731条相关的信息,百度收录有127,000相关的词条。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中,此书共计得到12,683条评论,预估书籍售出量为3-5万本。就是单纯依照这本书,佐藤可士和已经能够辐射到足够多的相关人群深入了解他本人。通过口碑传播,他所能产生的影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放大。
一、佐藤可士和的个人品牌史
佐藤可士和,1965年出生于东京。父亲是建筑师佐藤明(日-),祖父则是俄罗斯语学者的前东京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佐藤勇(日-日)。妻子是担任经理职务的佐藤悦子。
1985年,佐藤可士和在日本多摩艺术大学读书时,就和朋友组成了一支名叫009的乐队,佐藤可士和是乐队吉他手。多年后,以平面设计师的身份进入日本知名的广告公司——博报堂,最初的时间,他并没有多少名气,只是默默无闻的做着普通的设计工作。直到接到日本本田的“HONDA INTEGRA”广告,并以此获得数项大奖。2000年佐藤可士和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SAMURAI”(快刀武士),随后主要经手的工作包括偶像团体“SMAP”的整体视觉设计、NTT DoCoMo“FOMA N702iD / N703iD”移动电话设计、UNIQLO(中国译为优衣库)纽约全球旗舰店的创意指导、迅销公司(ファーストリテイリング)的企业识别设计、富士幼稚园的更新计划、国立新美术馆的标志设计等。
当然,让他真正走进公众视野的是其以其名字命名一套书籍,包括《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1]、《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2]、《佐藤可士和的经营术》[3],以姓名为主的书籍在设计领域并不多见,能将名字放在这么显著的位置,能看出可士和的思维模式。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传播自己的观点,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要争取第一。更重要是变得独一无二,这便是属于他的个人品牌识别系统。至少,大多数能对这个名字有浅层的记忆。
二、佐藤可士和自身特征
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来自于气质和言谈举止。而品牌就像你的一个储蓄罐,你一次投入多少并不关键,关键是日积月累,而且储蓄的不光是你的钱,还有你的心血和时间,就像一瓶老酒,越陈越香。&虽然上述说的是公司级品牌的塑造,但是,从某种程度看,佐藤可士和的品牌塑造方法是基本一致。通过长时间对某个领域的的不断耕耘,他经过接近4年同一领域的仿佛实践,才能在某个点上出现了突破。而离他真正被人所熟知,还有相当长的一段逐渐上升期。
2.1可士和的写作1%法则:
其实这部分很值得国人学习,日本的平面设计之所以那么强大,很重要的是有很多前辈做着传承的工作。如果大家听说过1%法则,就清楚了解,如果在网上有100个人,只有1个人会创造内容,10个人会与其互动(评论或者提供改进意见)而其他89个人仅仅是浏览。
在Yahoo社群中的讨论区列表中显示,“1%的用户会创建一个群;10%的用户会积极在群中讨论,也会自己实实在在写点内容,无论是自己起个头,或者顺别人的头说说;但是100%的用户都能从中获益。”
而秘密就是,佐藤可士和便是其中1%的一员。我们了解他创作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从他的《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知道。这也从侧面了解到,大部分人是旁观者,而你动手做的和他们有所差异的行为,就会慢慢变成那些1%的特立独行的人。而写作对于设计师而言,是一种途径。
2.2可士和的核心资源
所有品牌活动,第一件事情是“搞清楚自己”。主要回答两个问题“我是谁”(兴趣、技能和个性)和“我拥有什么”(知识、经验、人际关系)[4],这是自己的核心资源。与企业相比,作为个人我们掌握的资源往往非常有限—只能依靠一己之力。以佐藤可士和为例,他是一位品牌设计师,最擅长的是将品牌以有序的视觉方式重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这种有组织的再创造,其实就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所阐述的核心是完全一致。利用自身的核心资源,再将项目的思考和设计过程进行又一次的重塑,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体系。
第一大资源:兴趣
如何判断自己兴趣在哪里?做事时,能感觉自己做起来很兴奋,且对时间已经没有感觉,乐于将这部分经验和技能与大家分享,或许这便是你最感兴趣的方面。
2000年成立工作室后(图1),佐藤将自己直接、震撼式行销手法导入到办公室空间设计[4]。在他称为“创意商店”的办公室里,不见纸片杂物,宽敞整洁,并且固定所有的资料物件。“我的工作是帮企业整理各类信息,告诉每个公司在哪一个阶段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保持工作室的整洁对客户来说更有说服力。”将一切干扰减至最低成了高效工作的保证。
从生活的细节中,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佐藤十分乐于整理身边的一切事情,而设计只是他这种类似兴趣的延伸。很多时候,兴趣就是性格的延伸。试着描述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例如情商高、勤奋刻苦、性格开朗、遇事冷静、镇定自若、深思熟虑、精力充沛、关注细节等。&通过关键字为自己贴下标签,能大致对自己有大致的认识。
就像佐藤可士和,如果要给他贴上标签,应该是整洁,利索,秩序,干练。相信大部分人从他的生活中也能清楚看到这些明显的特点。如果换做是你,你又给自己贴上什么标签呢?
2.3可士和的关键业务
我要做什么,这取决于你的核心资源。你是什么样的人,会决定你的业务或擅长点是什么。比如佐藤可士和正在从事的职业是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业务,另外你的兴趣爱好可能也会延伸出类似的业务。以网页设计为例,你的兴趣爱好是记录总结,那么相关的书评,专栏、演讲都会是从这点兴趣延伸出来的业务点。只要我们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好处,换句话说,你的技能是否会给潜在的客户/用户带来价值服务。&当然,只需要列出你的两三项关键业务(工作任务),且是真正重要的活动。即足以说明你的工作特点的活动,而不是罗列冗长的细节。就像联系到可士和时,我们就自然想到他的关键词是“品牌医生”、“书籍作者”和“传播者”。(图2)&其中,就像同样是传播设计知识,即扮演传播者的角色时,可以通过作为设计活动的演讲者,也可以成为书籍的作者,亦或者成为网络文章的分享者。方式总是多变,关键能看到这个关键任务背后的思考过程。这也算是佐藤可士和书籍背后的逻辑,当看到他的文字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做调整。
2.4可士和的客户群体
个人作为个体,不可能像公司那样运作。面向的客户也没有那么丰富,可能只要做好某几个点就可以了。最可怕是面面俱到,个人是没有那么多精力同时处理多个不同线程的工作。这就有点像贴标签,社会化媒体一般会要求个人先给自己贴便签,再推送这类标签的个人和机构给大家。而这里的标签就是目标客户群体的具体描述,也可以精确定位到这就是我们需要找到的人。
其后,要思考的是“我能帮助谁”。企业的价值来自于市场的回报,个人的价值也一样来自于被帮助者的回报。想想你的工作/业务会给哪些更大的群体带来好处。这些群体可能是分布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也可能是通过共同的标签与你联系在一起。所做的东西也是针对这些群体进行,因为你身上的某种标签对他们来说很有价值。
在佐藤可士和的书籍里仿佛强调整理思维的重要性,就如出色的厨师能将杂乱的材料烹饪出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其实分析下他的文章,我们能清楚看出他并不只是针对设计师群体,而是通过案例的思考过程,展示给大家看如何对项目做拆解和重组,最后变成具有极强说服力的成品。这是一套完整的思考方法学的理论,而不是作品集。相信大部分同学看过这幅整理方法论的流程[图2],且并很多管理和市场人士引用到它们的领域中,这时候,佐藤的目标人群就很明确,是希望优化自己思考模式的那部分人群,而不仅仅是设计师。
三、从佐藤可士和身上学习个人品牌术
个人品牌,亦或者可以成为个人商业模式,它是指你可把自己视为一个企业,然后通过企业模式的各种方式来调动自己的才智天赋,以实现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完美结合。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必须搞清楚自己的“经营”模式才能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年代实现“个人品牌经营”的成功。
3.1通过分享,建立个人形象
只有通过你的知识传播,让别人觉得你的知识在理、有价值、能够帮助他哪怕一点点,你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人们才会认识你、了解你,并进而产生对你的信任:这就是个人品牌形成的过程。[6]也是可士和先生一直在做的事情,传递和传播知识还有两个好处,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
由此又想到一位香港建筑师,他曾在讲座中提到:“自己会用50%做知识传播的工作”。除了埋头苦干,似乎做为青年设计师,更应该具有一种自我营销的理念。现在。每个人都能轻松接触到各种技术和平台,技术已经不是阻碍我们的绊脚石。在我们梳理所谓的个人品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为他们提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信息。
那么这些分享内容从那里得到?可以浏览一份专业性报道和一份普通性报道。这些报道可能来自报纸,杂志,网站,RSS、微博和手机等等。专业性报道可以找些“相关性”的内容,相关性指的是有关于本领域的新闻,以及项目相关客户、客户竞争对手,还有整个业界的动态。当然,了解同一项目,其他公司的做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当阅读到一定程度时,分享的东西会变得越来越有深度且有价值,整合的速度也会变得很快。
3.2与不同的东西打交道
对天天持续消耗脑力的设计师而言,营收足以刺激和产生新创意的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拥抱新鲜事物,或是从没见过的东西、从没去过的地方,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见识一番。当场感受到的事情,会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反映在日后的创意和思考方法上。[7]
与不同人对谈,可能比看一两百本书还精彩。他们能让你看到人生其他精彩的版本,和你从来没有想过的话题。
3.3外在和内在是设计的一部分
合宜的装扮代表对别人的尊敬,可以增加大家的好感。不明白这种感觉的人,可能就称不上好的设计师了...连自己都设计不好的人,能为客户带来好的设计么?依时间、场合、自己的立场,穿出自己喜好的风格,这种品味不也属于创意设计的范畴么?这些都是属于外在因素,从佐藤的着装我们能清楚看到其一脉相承的穿衣风格。
同时,内在的修养也显得很重要,应该是和外在是相匹配。要让别人对你的了解和信任,进而带来合作。首要条件是自身有价值。内在的这部分设计更为重要,很多人只会天天埋怨,衣着光鲜却不能带来好的结果。这时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我们自己设计自己的价值时就出现问题,或者价值与目标不匹配。
在当下社会,虽然人靠衣装,但是显得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评价。就算穿的再华丽,少了肚子那点内在修养,也只会是被人评价为空有外表,却不值得深交。
3.4以言语和文字力量打动人
一般设计师都是优秀的图形图像传达者,但往往不是好的言语表达者。如果设计的力量不能好好的传达给一般人,而旨在业界获得互相理解,大众是很难真正认同设计人员。只会将他们看成是一群有趣的异类。如果不能以明确的话语,简洁的文字,解释设计的力量,以及隐藏在后的概念,就无法打动众人的心。&特别是设计,作品背后支持着的设计哲学和形式美学,一定具有感动人心的要素。如果大众说作品&真精彩&,应该是感觉隐含其中的道理。如果能更清楚地以言语传达这点,受众应该可以产生更为强烈的共鸣。
塑造设计师的个人品牌,就像开发荒芜的处女地。需要不断的留意身边事物,不停地实践。任何事情都是由“微小做起”,任何品牌都是由小到大,不断成长。通过上面个人商业模式方式出能大概了解属于自己的品牌模式。
[1][日]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2][日]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日]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经营术[M].甘肃: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美]蒂姆o克拉克,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2012.
[5][日]佐藤可士和、天野祐吉,可士和式:釐清自己的美學意識與生存之道[M].台湾:&脸谱出版社,2013.
[6]秋叶,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建立个人网络品牌?&[EB/OL]./mp/appmsg/show?_biz=MjM5NDg2NjA4MQ%3D%3D&appmsgid=&itemidx=1&sign=b5a35dc81f78c475bdf1d34&scene=1#wechatredirect
[7][韩]李妍珠,脱俗的设计经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适合比成功更重要”。大部分向往的工作并不一定都适合你,这也是社会工作的魅力。你基本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不像学校,3-4年的时间都被固定放在某个专业学习,才能得到某个资质认证。
那么,返回来。大部分同学也比较关心,怎么找到合适的团队。其实这是个复杂的命题。
一、对于你,什么最重要
一般,对于大多数人,最重要的东西无非这三样。金钱,家庭和兴趣,如果硬要再加入一项,可能是健康。相信绝多数的同学对此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异议。在做任何工作上的选择时,应该对此有个排序。
当然,不同的人,会有完全相反的选择,这也是世界的好玩之处。很可惜,在国内大部分的价值取向还是以金钱为主。哪里给的高一点可能就流向哪里?
不过最近,听说一朋友放弃高薪,加入一个社会化公益项目。而且做这类活动人越来越多,对他们而言,可能是兴趣导向,这是种好现象。社会本来就需要多元化,而非单一追求金钱化。
年轻时,可能的排序是兴趣&金钱&家庭&健康
中年时,可能的排序是家趣&健康&兴趣&金钱```&@TommyLi李永銓&现在我很愿意跟年轻人谈起这些:我不是简单地去找一份比较容易赚钱、比较有前途的工作。而是选择一个跟我性格相配的工作,我才有可以漫长跟它在一起的智慧!因为我相信,如果不能在工作里面找到快乐、找到幸福感,就根本不可能成功。
当然也有很多人以为多给一点钱就可以把人留下来,我可以告诉你,在这个行业钱当然很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要有幸福感,是在这个公司里面有一种共通的幸福感。工作,如果没有幸福感,根本就不是一种享受,对吗?&```
二、如何发现自己的爱好和擅长做的事情
这是一段来自城市画报微信的话&```&“我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我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有趣的。因此,我不想和别人比,不用去强调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想要什么,适合什么。但是我需要去发现和展示自己的独一无二。
如果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包括很多同学工作好几年,还并不清楚自己究竟兴趣点是什么?往往听闻哪种东西赚钱就做什么东西。
这个例子在身边一个同学身上得到了印证。他已经快30岁了,之前辗转在不同的行业。从刚开始的玩具设计师、礼品设计师、课程销售、茶叶营销商、售楼员、汽车4S店店员,到最近再联系我,说他的兴趣和爱好还是做设计。希望我能给他指导。上述这些职业,总共是用了他3.5年的时间,我很惊讶,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尝试了这么多工作,之后又返回了原点。
他说,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房产设计,偏广告那类。我看了下他作品,其实只是还徘徊在刚毕业的水平。我建议他考虑清楚,年纪也不小了,还在徘徊在选择的困惑中。是不是他真的喜欢房地产设计呢?其实,我可能觉得不是,上述的职业选择都有特点,刚开始可能是专业导向的选择,后面那些基本都是金钱导向,或者说社会普遍认为来钱快的工作。
如何寻找自己的目标
我们了解自己的需求并非容易的事情,这是一种非常罕见难得的心理成就。世界上也只有3%的人勇气寻找和追求自己的梦想。当然,这就说大了,大部分时间我们只是在寻找自己舒适的位置。
对尚未理解自己目标的人来说,应该把工作是为个人职责的呈现,无论工作多么卑微,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和关注思想,进而技法决心和活力,最后变成无往而不利。当然很多人觉得这是空话,来点稍微干货点的分享。这是从《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一张画布重塑你的职业生涯》整理出来的模式。对于怎么寻找自己的目标是一种挺便捷的方式,其实主要就是弄明白自己的核心资源、关键业务和客户群体。尤其第一点,核心资源,简单就是你的价值,兴趣和擅长的东西是什么的问题。&寻找步骤:
1)超越自己的思维模式(摆脱思维约束,以不同的角度思考普通的生活)
2)填写个人商业模式画布,就像下图
主要的构成便是A.根据自己情况了解自己的个人商业模式 B.指出优势和软肋,C.得到诊断性问题 D.修改模块并评估效果。这里就不做详细的展开。
我是谁,拥有什么?(模式分析图表)
1.核心资源(我是谁,拥有啥)
2.关键业务(要做啥)
3.客户群体(我能帮助谁)
4.价值服务(我怎样帮助他人)
5.渠道通路(怎样宣传自己)
6.客户关系(怎样和对方打交道)
7.重要合作(谁可以帮我)
8.收入来源(我能得到啥)
9.成本结构(我要付出啥)
三、如何判别服务团队的状况
当了解自己几斤几两后,需要做的是判断需要服务的团队状况就相对变得容易。很多同学说,我自己就很优秀,为什么别人不要我,只是想想,其关键点就是团队中缺乏的角色并不是你这种类型。比如你最擅长的是做Ui界面的部分,团队需要的是更擅长提案的设计师角色。前者的核心资源是图形设计模块,后者的核心资源是演说归纳的角色。
当然,选择都是双向的行为,当别人邀请你加入时。这时候先别急着立即回复,不妨先看看这几点,再考虑清楚。
这里说的是团队,而不是更大范围的公司。公司再怎么牛逼,那是公司的事情。真正的实打实工作还是以小范围的团队为主。一般,可以问清楚一些类似的问题。
未来服务的团队究竟是哪个?
团队成员,负责人有多少,从业资历怎么样?
未来要服务的具体哪部分的内容?
工作时间和地点是哪里?
很多同学似乎并没有问这些问题,更多是什么都不问对方。一定要有双选的心态,我们并不是奴隶,问清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真的很重要。免得进来后,发现什么都不对版。可能是当时并没有提出这些问题,而对方以为你并没有这些疑问。
真实的情况
现在社交媒体已经变得很便利。需要了解真实的公司气氛和环境都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利用微博,我们通过微博的一个“找人”功能,具体到某个公司。一般贴上自己公司的同学,大多数还是比较活跃的分子,或者说对公司比较认可的同学。点进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是不是你所憧憬。&为什么这么做?真正面试阶段都是负责人、HR、高管在和你谈,并不代表大部分人的实际情况。如果你能找到未来团队中对应的人的具体生活状态。感觉更为贴近未来即将触碰到的情景。&
当然除了找公司,很多同学喜欢隐藏起来,不过也没关系。&-&通过查找具体的职位&-&通过目标公司的地点寻找
由于是创始于原始人时期的解释说明办法,更容易被接受。而且也没有多少跨语言带来的障碍。大部分墓志铭都还是以壁画的方式记载当年的丰功伟绩。
联系最近引用到最多的一本书。不是说它写的有多好,而是它呈现一种新的演示可能。或者说,用简笔画替代普通PPT(图文)的形式。
是什么?视觉积木说明门户
当我们用乐高积木来说明什么是“门户”时,实际上是在视觉上把核心问题归结为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没有去说明“门户”包括什么内容,没有分析什么时候可能用到它,也没有解释它在技术层面上是如何运作的,
在哪里?从交叉部分看到可能性
画一张分布图的目标是模拟“在哪里”通道的运作:表明事物的空间关系。事物是什么无关紧要,可以是房子、商业计划的某一部分或市场概念。重要的是它们相互配合的点在哪里,在哪些区域重叠或者在哪里发生冲突。
SQVID!系统的想清楚问题
SQVID是一个速记口诀,由5个字母组成:S-Q-V-I-D。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问题。SQVID就好比想象的瓶塞钻:一个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工具。
1.我更喜欢简单的还是精细的做法?简单的做法是什么样的?精细的又是什么样的?
2.我考虑问题时更倾向于定性还是定量?要是各画出一张图,从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3.现在对我来说什么最重要?是未来的愿景如何,还是怎样执行才能实现愿景?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4.对我来说,以下两个哪个更重要:从个别的角度看我的观点还是拿它和其他观点作比较?能不能画一张图把两个意思都表达出来?
5.以下两方面我更关心什么:我的想法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还是维持现状(目前现状如何)?变化是什么样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图4,图5完整地展现了整个想象过程:面对眼前的事物,我们用了 9 种观察方式,都是通过“内心的眼睛”完成的。所有的图都意在展示同一件事——怎样运用不同的办法打开一瓶葡萄酒。
S简单——精细
Q定性——定量
V愿景——执行
I个别——比较
D变化——现状
简单 vs 精细
面对不同的对象的时候,我们所需要解释的设计细节可能从非常简单的大纲,到非常细致的设计细节。面对团队外的公关或营销伙伴,他们不太需要了解每一&个设计细节,所以如果你巨细靡遗的描述某个设计的隐喻是来自于风吹的感觉,他们可能听的一头雾水。你所要描述的是比较简单的设计大纲,让他们了解他们可以&执行的方向。至于面对开发与制作团队,你则需要耐心的描述所有的设计想法,消费者可能在产品某个环节遭遇某件事,所以我们必须怎么处理。经过你的详细,开发团队才有可能把这些细节都考虑进去。
质量 vs 数量
有时候说明设计细节可以靠设计的质量来解释,一个碳纤维的外壳会创造赛车的速度质感,因此可能吸引一些商务人士的喜爱。但这种解释可能很多人不买&帐,你必须要把思维切换到数量上,市面上到底有多少爱车人士?这些爱车人士又占了商务人士的百分之多少?其中会爱上产品的又有多少?在设计的质与量摆荡有&时候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因为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喜爱的事物其实可能不那么受市场欢迎。但我们的工作是在「可能达成的条件」底下制造完美的设计,而不是虚拟的&乌托邦。
想法 vs 作法
你当初构思这个产品的想法是什么?这个想法又要如何付诸实行呢?面对不同的角色我们也常常需要从想法或作法的角度去切入。「达成的目标很明确」和&「达成目标的方法很明确」绝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通常我们会从明确的目标下手,确定设计目标是否和我们所想象的一致:这个 App 是否帮助使用者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这个网站是否帮助公民运动进步?接着我们才讨论达成目标的方法:是否带入游戏性就可以让使用者持续使用?是否需要更强&烈的社群动机才能吸引更多读者?从目标、想法、到作法,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也应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
个体 vs 比较
在解释设计概念的时候,有时候必须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例如产品本身、用户个人,我们新创造的东西是否有帮助到使用者?还是其实有帮助到消费者,但&跟其他类似产品相较之下逊色许多?比较常遇到的状况是:「我们设计的产品比某某家的产品还好、我们的功能更多、更美观,消费者一定买单!」这种通常是忽略&的个体才会造成的结论。我们的产品有什么特色?跟别人比较起来又如何?如果能够同时思考就更容易往好的产品迈进。
变化 vs 现况
在考虑完上面四项变化以后,最后我们要考虑的是产品是否对现况造成改变?Donald Norman 曾经提出过对「使用状况」做设计的必须性。许多年轻室内设计师在做室内设计的时候忘记把人的使用状况考虑进去,即使有一堆收纳柜,但住户还是很懒得每天移&来移去,最后还是堆了一堆东西在床上或桌脚。在最后这个阶段,我们应该要考虑的是我们的产品可能带来什么改变?&虽然 SQVID 一开始不是为了解决设计议题所提出的方法,但我认为真正在设计实务上,尝试看看 SQVID 的思维与沟通方式的确解决了许多的问题。SQVID&基本上就像是乐器常常会用到的 EQ 均衡器,尝试调整把五个值调整到不同的两端,再重新思考问题。面对需要进行设计沟通的时候,想象一下依照对方的角色或想法,如何调整数值可以达成沟通的目&的,也是一种很有趣的尝试呢!
当我们从定性(感觉、情绪、知觉)转向定量(数字、数量、尺度)的思考时,或者从愿景(目标、方向、目的)转向执行(过程、时间、线性的步骤)时,我们会很真切地感觉到大脑这台“思考机器”加快了运转的速度。
[相关书籍]
餐巾纸的背面
最近比较忙,整理作品的速度明显放缓了许多。今天总结些前段时间做的微信第三方网站。要清楚,它是网站不是单独的一个网页。需要考虑更多是整体性的问题。
在拿到项目时,首先需要冷静下来。而不是急着去动手,大部分同学肯定都理解了解其缘由。这边要说的更多是前期先看看相似对手的情况。因为视觉设计相对于产品功能,是最容易拉开差异感的部分。或许一套不同的视觉策略就能让产品迅速脱离大部分同类作品走出来。
大部分的普遍
大部分的微信第三方,和似乎都不太注重展示部分。即视觉部分,隐隐有些暴发户的感觉。而且现在做这块的公司似乎已经有当年做团购的景象。多,十分多,最后迷失在一片片营销的海洋里。
做为设计师,先跳出来观察下。其实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这些站的普遍性都是为你做个微信mini站,就是所谓的新时代营销。最核心的功能基本也是一致,如下:
智能导航(调用地理位置地图接口)
全景看图(自由图片组合)
抽奖营销活动
随便打开搜索“微信&营销&专家”,一堆类似微信第三方网站。现在很多的创业者也在做类似的项目,总之,就是很多很多公司做着类似的尝试。当然,国内任何的领域基本都是同时存在上百个同类的项目,能真正运营下去到最后也只有3-4家而已。
自己随便打开其中一个站点,发现其推广的核心点,也是如上述说的一样,功能部分的几乎所有的微信第三方都做着差不多的事情。如果你随便打开这个网页,你觉得你会主动去联系他们么?在很多相似产品存在的情况下。
除了外面的第三方,腾讯内部也有两个很出色的第三方平台,“风铃和微生活”。从界面上可以看出两者还是有差异,解决的方向也是分属不同的类别。
风铃诉求展示和营销(偏向于资讯号)
微生活诉求则是移动端的店家会员解决方案(偏向于服务号)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怎么能够突围?大致了解后会发现,这些腾讯服务都是基于大客户的解决方案。原因是大部区,长尾中的尾部是难以触及的部分。就是所谓的中小商铺。他们的诉求除了展示,更多是希望能告诉用户他们有这项服务。这点比单纯建立微信服务更重要。
小部分的独特
当然上述的分析,在设计阶段反而没有想得这么深入。都是动笔写这篇东西时想到,联想到最近研究生课程中谈到的“设计管理策略”,还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部分,也属于视觉设计的一部分。以前并没有多重视,现在开始多以文章的形式将这部分思考记录和总结起来。
当看了国外几个APP站点,会发现其思路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或许是国人更喜欢看到尽可能详细的信息,更有可能是客户喜欢你的东西尽可能丰富。有可能只是惯性思维。至少,大部分人现在看上面和下面的网页,估计大部分同学还是会选择偏向于下面的案例。
类似的站点
那么,换种模式,是不是应该让其产品介绍变得更优雅简洁。
当然,这或许已经和目标用户群体产生偏离。一般越优美的东西,服务人群的基数也越小。在展示设计这块,确实国外很多公司,尤其是小型公司做的很精到。或许不想错过每个进入网站的用户。就要每个页面都保持些亮点。
全屏的图像/视频使用
最简单的文字说明
展示不同的产品/操作过程
我们能做什么?
和产品团队沟通后,觉得我们应该做的更偏向于优雅的方向。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其实他们的需求是“高大上”,设计师觉得满眼都是泪。翻译成我们的语言,就是优雅大气,要到达这个目标,参考图却是国内些较山寨的微信第三方。
这时候,设计师应该给出自己的参考建议。如果别人给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就显得十分被动。未来团队,主要是需求方就变得十分强势,且结果不一定好。因为你给不出任何专业的建议,那么,产品团队不以视觉出发的参考就成了一大问题。最后,问题都卡在设计师这边。所谓做不出该有的感觉。
第1步:指出设计师觉得较好的风格,并共同讨论
可能会出现下面这种半成品,不需要多少细节性的东西。只是根据上面自己提出的参考方案得出的视觉稿。
当然,需求方的需求仅仅是做个首页,有图片轮换、导航和页脚,即产品介绍图片就可以。其余像我们的优势和&真实案例都是设计师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相关页的参考后提出的新亮点。
确实这是种好办法,能多为需求方多想点,他们才觉得你专业。未来沟通起来的成本就小了许多。
第2步:确定大致风格后,细化主要部件
其实这部分是最麻烦的部分。就像老师说,大家都觉得做动画很帅。其实真正创意部分就前面就那一小点,更多的是如工匠般的打磨余下繁琐的机械工序。不能偷懒。就是一点点磨
确定完一道工序,再进入下一个环节。这个很重要,不然很多辛辛苦苦做的东西就容易有全盘否定的可能。
随后,就完成余下部分的设定工作。基本采用的还是拟物的手段,核心功能按钮固定位置。背景采用相关的配图。
第3步:统一成扁平化的风格
为什么要扁平化。因为团队讨论中发现,那个罗马柱和强效广告都显得很奇怪。确实,实物的造型在光感,质感和形状方面,如果不进行统一的实景拍摄,整体有可能显得乱。硬要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也需要相当多的时间统一细节。
那么,转换思路。主要也是大部分内页的视觉偏向于扁平,此时,转换成扁平也算是统一的步骤之一。
扁平不意味着简单处理,越简单的东西,不能以准确的方式呈现。就显得很粗糙,让每个扁平的图形都能以主题关联才是最难的东西。
为什么是扁平的风格,也是这页的风格开始。
关于我们,刚开始PM构思时并不是这样,ux第一版设想也不是这样。或许这个不是最终的视觉呈现,貌似有同学说,圆圆的像TT.....我在考虑下。
我的微博:
我的豆瓣:
展览位的区隔
虽然土鳖的我,一直蹲在国内。还没有机会到外面看看。但是资讯的发达,确实能让我们用相对全面的方式了解外面的世界。当我们还在想,为什么每次展览时,我的位置那么小的时候。&这个问题,在外面已经变得很奇怪。原因在于,他们由于空间所限。可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美术馆,更不用说每人多少平米的展示空间。
其实,大家会觉得国外的展示空间可能比国内要大,像最著名的圣马丁大学,大部分毕业作品只是在工作室角落完成。国内太过注重外在的包装,却很少思考内部的延伸性。过于追求大和全的概念,似乎缺少了对原有环境的思考,或许是我们身边的资源还算丰富吧。
尤其是设计类的毕业展览,应该是和美术展有不同的感觉。前者更多是处理问题过程的方案,后者更多是偏向于成品。
圣马丁大学毕业展,展示的是过程,作品都挤在这个空间。唯一的区隔是用黄黑相间的封条区分展示区和非展示区(原生工具)
开放的办公室和自己的语言
国情不同,大部分西方为主体的国家。似乎特别喜欢开放性办公,教室和教室间,各种工作人员的区域并没有所谓的门和墙的区隔。能一眼望到任何地方。有机会应该亲身去看看。
其中最有意思的规划来自于芬兰设计大学的校长办公室,房间普遍的家具都低于30cm,包括窗户离地板的距离。而只要他的办公椅特别高,靠背的高度有接近100cm。从而,创造一种挺特别的视觉识别符号。
这种符号,并不依赖任何强硬的视觉识别符号,就是我们常说的vi系统。而是通过家具本身的高矮大小重新定义一种挺特别的符号。
我的微博:
我的豆瓣:
首尔被称为设计之都,12月将有很大的机会和同学老师一起过去参加个设计展。做为一枚土鳖的我,还是蛮兴奋。由于此次是自由行,要做的准备相对较多。而且怕语言不通带来不便。在这里整合了些网上的资料,仅仅做参考用。
之前有个前辈也说过,规划的太详细。问的人越多,也就失去了自己旅行的乐趣。旅行不就是为了在未知中找到有趣和可能么?
由于是设计交流团,更多是参加某个国际展览论坛,以及拜访些当地的设计中心和公司,看看他们最日常的环境应该是最主要的目的。越是贴近生活的部分,越是设计的核心。
据说相比于大中华,韩国简直是个没有美食的城市!但是,网上的攻略说正宗的韩国料理,比起国内的好吃太多了!韩国的食物感官上红通通的一片,但是味觉体验到的并不都是辣味,反而很多菜品都是偏甜的,鲜甜美味!
这点没有资料的情况下,确实没想到。希望有机会可以亲身体验。可以吃的菜
拌饭4000韩元,石锅拌饭8000韩元,拌冷面4000韩元,泡菜锅/豆浆锅5000韩元,辣炒年糕(东大门新堂洞一条街,路边摊2000韩元,专卖店8200韩元),春川特色料理烤鸡排10000韩元,釜山特色料理烤鳗鱼6000韩元,紫菜饭包2500韩元,炸饺5000韩元(参考价格)路边摊系列:
烤鱿鱼、鸡蛋糕、黄糖饼、黑轮等特产:
紫菜、拌饭酱、宗家泡菜等(表示不太实惠)
仁寺洞辣炒年糕
这是我在思密达最爱的一顿饭,必须两锅起点,我们点了奶酪加海鲜锅以及一包方便面,超!好!吃!锅内有青口、鱿鱼、年糕、洋葱、鱼糕、cheese、泡面。这么红的一锅一点都不辣,也许是加了海鲜,味道超好,很鲜甜。地点在仁寺洞附近,不好找哦,如果特地去吃的话,可以到仁寺洞的tourist information问问工作人员,或者问问路上的小红帽。念念不忘啊念念不忘!
花费:9000元韩元(约人民币52元)
其实这里应该什么都不填,韩国是被称为设计之都。应该每处地方都有设计看点。不过看了下时间,这次的自由活动时间也仅仅有一天。那会刚好是冬季,估计会碰到下雪的情况,那么D路线似乎是蛮不错的选择。
A.&首尔初体验之旅:南山公园(含首尔塔)——南山谷韩屋村——明洞主街
B.&青春校园活力之旅:梨花女子大学——新村——弘大
C.&民俗艺术探索之旅:(可选:景福宫、北村韩屋村)——仁寺洞——钟路——惠化大学路——明洞百货商店
D.&冬日恋歌寻迹之旅&+&时尚潮流体验之旅:上凤地铁站——春川(南怡岛、春川明洞街)——新沙洞林荫大道——狎鸥亭罗德奥街
冬日恋歌拍摄地,著名的小吃街。春川烤鸡肋胡同是——春川最有名的小吃街,因售卖烤鸡肋和荞麦面的小吃店云集于此而得名。春川烤鸡肋是将鸡肉切成块儿,涂上加入辣椒酱的调料,放置一天左右再混合白菜、洋葱、红薯、打糕一起放到铸铁烤盘上烤出来的食物。
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据说比东大门和明洞的划算很多!新沙洞林荫道是指从地铁三号线新沙站到现代高中之间相通的一条街道。长达700m的路边上种上了一排排的大树,因此被叫做“林荫道”。
3号线至狎鸥亭站下车后,从1号出口出来步行10分钟。在这里的每条小巷中都满是昂贵的外国进口品商店、氛围独特的保税服装商店,以十几岁的青少年为消费对象的中、低档价格的时尚商店和手饰商店等,最前卫的流行时尚正是从这里开始风行。
梨花女子大学
梨花女子大学是首尔的另外一个显著地标,它的出奇制胜之处不是艺术设计氛围,而是建筑本身。由 Dominique Perrault 设计、位于首尔西大门区大岘洞的梨花女子大学校园中心,其别称为“梨花峡谷”,因为场地位于山谷而且建筑本身也像峡谷。大学建筑群体设计真正做到依山就势,空间序列非常有趣。这里的女大学生个个才貌兼备,由此学校后门的购物街成为女孩汲取梨大流行趋势、男孩欣赏漂亮“风景”的热门地。
韩国首尔弘毅大学前街
最值得一提的是弘大前街的涂鸦墙,可谓是这种无心插柳的艺术精神最曼妙的视觉呈现,在这花花绿绿的涂鸦面前,你可以品读出首尔青年一代眼中的世界。
Heyri艺术村
Heyri藝術村內一直維持著與大自然共存的理念,所以藝術村內所有的建築物都不建蓋超過三層以上,外觀也都是各有風格特色,以致建築本身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件藝術品。
语言沟通旅游区都有小红帽志愿者,他们分别会中、英、日等语言,看到他们,不要客气,有问题尽管上前问,都会得到解答!
交通卡:普及型交通卡基本费为2500韩元,在购买时,里面储存的金额为零,所以在购买卡的同时,另外要提前充值预存交通费。卡内一次可以充值1,000韩元到90,000韩元。退卡可至便利店(全家,GS25);用T-Money卡支付交通费用的时候比用现金优惠100韩元,换乘的时候还可以得到优惠。
网络:我们租了两个EGG,稍后会有图片,很轻,手掌大小。网络很快。&上海租,50元/天/只。&据说还有更便宜的地方,我们懒得再找了。中山公园那里有租,可以百度下。&所以5天的生活就是有网络没有信号,只能和国内的人微信,微博和imassage了~
转换器:韩国的酒店大多有提供转换接头,所以不用担心,不过我们还是自己带好万能转接头的呢。
货币消费:凡带有“银联”标识的商户均可以受理银联卡,部分商户可能没有张贴“银联”标识,持卡人可主动出示银联卡,询问收银员是否可以使用。目前在韩国的银联特约商户已超过2万家。韩国国内所有免税店、明洞商业街、东大门Doota、济州岛中央地下商街、乐天百货、新世界百货、Galleria百货店、现代百货店等均可使用银联卡。刷银联卡无需支付额外手续费,您所消费的韩币金额将按照当日银联交易汇率直接折算为人民币后扣款或记账,便捷实惠。多备几张卡以防刷不出或者磁性消失,刷卡结账时注意数额输入有无错误。
其他注意事项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首尔钟路区孝子洞54号,值班电话:(8—1038~9
电源接头不一样,自备圆孔2眼转换头,韩国适用2孔圆形插座
将护照、机票、信用卡等银行卡各影印2份,一份放在家里,万一遗失了可请家人帮忙查询;另外一份放在行李不同位置,不要与正本放在一起。
其实,资料看了这么多。最后悲剧的发现。其实只要在手机装上几个APP,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对于人在国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语言、交通、地点这些问题。语言
内容包括韩国旅游中的交通、住宿、购物、景点等基本信息,还有韩国当地的城市景点、饮食文化、娱乐购物等地道信息,&语句中韩文可见,&点击即可发音,&是你真正的韩语翻译官。综合
首尔:本攻略介绍了首尔钟路区、中区、江南区、东大门区、永登浦区等主要区域的景点、美食、住宿、娱乐活动及众多的购物场所,还详细介绍了首尔的交通、签证及其他旅行信息。每个点都带有详细的中文及韩文地址、交通信息、GPS信息,并且能对它进行点评。
相关资料:
我的微博:
我的豆瓣:
最近在研究的课题,很多东西,不深入了解确实只会流于表面。
比如“广州小吃”这个话题,大部分时间都以为是个很浅的主题。只是大概一篇文章的浓度就能准确的表现其方方面面。在深入了解后,其实差距还是很大。
插曲——有厕所变成小吃
在研究这个话题前,其实还有段插曲
最初,是想围绕”厕所“做的主题。不过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思维导图都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发现这个东西有什么实用性呢?要打个问号,其次相关的资料实在少得可怜。很难通过这些信息组织成完整的课题。再者,真的有同学对这么重口味的题材有兴趣么?同样打个问号。&所以,延伸到寻找一个新的话题。最主要,它应该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强的实用性。
民国时代厕纸竟然有了质的飞跃,1948年通货膨胀,上坟时烧真钱比烧冥币划算。法币贬值到比废纸还便宜,“我尝见厕所内法币满地,变为手纸,也算废物利用”。这大概是人类最奢侈的厕纸了,中国人个个视金钱如粪土,只是那法币上的老孙够惨,满脸焦黄赛过黄疸病人。
选题——小吃,你的最爱?
试想一下,什么东西最具有使用价值,无非是我们的生活。简单点就是”衣食住行“。&这时候想到了我之前一篇文章”“,好像对很多人来说很有指导意义。而这些东西,在本地的我们却往往忽略,以为都是很平常,人人皆知的东西。
在细细想一下,当陌生的你来到陌生的地方,会问哪些问题?
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这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这里有什么特产
这里有特别的语言
很简单就能看到,一般问吃的东西比较多。主要这是大部分人都能消费的起的项目。
在深入一点,那么多吃的东西。哪种门类喜欢的人最多。相信是小吃。
价格低:小吃对于大部分人买得起,吃得起
分量小:能同一时间吃不同的东西
组织——分类整理对应的资料
由于时间的限制,从立案到执行周期是3周。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小吃这个范围有些太广,不同地区都不一样。缩小范围,只做某个区域的小吃介绍。这里选在了广州,主要是我能亲自到现场勘查,既调研和饮食于一身,相对做起来挺轻松。没什么特别大的负担。
选题选对了,就是设计常说的创意点。后面的工作就比较轻松。
比如利用思维导图先框选出目标的小吃店,并规定出限制条件:
在民国时期已经存在,现在还能找到的店铺/传统做法
饮食搭配,尽量能在一天内完成品尝活动
能找到对应的书籍、论文、文章做参考
在整理这块不得不提两个蛮好用的工具。
Ulysses III
这就是我大概整理出来的清单,下一步要做只是根据清单执行便可以了。
最后在补充一段:
【逐渐消失的广州街头小吃】&清末民初,广州街头已常见肩挑小食的小贩穿街过巷地叫卖。到民国时期,民间小食的生意更加兴隆。因为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般人就业不容易,所以很多人为自谋生路,就做些小食,肩挑上街或摆档兜售,以此来维持生计或帮补生活。小食的经营是小本生意,本钱不用多,又易于经营,售卖的对象多是一般的市民大众。肩挑的小贩通常走几条熟悉的街巷,巡回叫卖。来买小食的人大多数是熟客,因此,小贩制作的小食,既要保证一定的质量,又要在价钱上便宜公道,做到童叟无欺,否则,就会失客。&后来,一些流动的肩挑小贩逐渐有了一定的积蓄,于是就选址开设小食店铺,开始定点做小食生意。风味独特的小食由于得到各方人客的赏识,故经常有人慕名专程前往(小食店铺)品尝,并为此而津津乐道。
“Markdown”对于专注于记录的同学,会十分方便。相对于传统复杂的编辑器,这东西显得更为智能。如果你是对排版比较敏感,就是所谓的间距,空白,大小等等敏感。这确实是不错的解决方案。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需要大家了解一点点最简单的书写符号。
当需要掌握一种新的技能,肯定要先了解我为什么学习它?是否值得我花费时间去研究。刚开始,在淘宝的技术博客接触到它,当时只觉得很cool。却实在想不到它能给我带来什么便捷。主要可能是它只能在同一窗口显示一片片的代码。基本没有任何图形显示的元素。
对于小说纯文字类的创作,确实很合适。我们只要使劲敲字就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最后呈现的效果,只要遵循Markdown的语法,呈现出来的内容都不会太差。
为什么使用Markdown
我们基本能在一个窗口完成创作,不用切换窗口和点击鼠标。这点对于使用Pad类产品进行写作的同学相当有用。比如Ipad类不少的APP已经有很多的软件支持这种简洁的语言。
有个痛苦的情况是不同编辑器出来的格式都不一样,每次都要为版式调整半天的时间。而创作的时间大幅度减少。用这玩意儿也只是为了提高记录的效率。而且方便随时云同步,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文件忘记保存了。
当你很帅的拿出IPAD,使劲敲击代码时。大部分人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只看到你双指如飞,随后,画面一切换,已经是一篇美观大方的文章了。是不是有种大侠的感觉?
了解这些Markdown语法就够了
大部分时间,我们这些普通人,记录的东西也相对简单。最核心的诉求是结构清晰,每个点都能清楚分辨出来。最重要是方便传图,不用每次都复制图片,点击上传,等一会,才看到效果。似乎自己很多时间都在等待这个无聊的过程。
现在最有用的Markdown工具
其实开始改变自己用这东西写作的契机,就是出现了这么一个工具,其没什么特别。就是个很简单的编辑器,它叫“马克飞象”,仅仅是evernote下面的一个独立插件。
解决了可视化的问题
能通过截图和粘贴就解决上传图片的问题
自己会保存,不怕突然的死机....
唯一的遗憾,这些东西不能直接分享到我自己的点点博客去。通过手工的方式分享时,图片部分的信息会丢失,需要自己重新上传这些图片。这点不得不说挺遗憾。&
不过自从用了这种创作方式,速度是快了大概30%。主要我不用每次都将这些内容,又复制一遍到印象笔记留挡。博客的搜索功能确实有点太次了。
这是一门广美赵健老师的课程,听课名《设计概论》似乎马上让人联想到枯燥无味的理论加历史。不过相信上过课的同学,肯定不会有如此的感受。
课程没有课件。我发现大部分专业课老师是不用课件上课,或者你可以说他随意,也可以说他功力深厚。与其说他们在讲某个课程,更多感觉是在讲其经历,与课程题目相关的工作,生活经历。
这些国内大师级的人物,其实还挺亲切。很多人认为他们自视清高,高高在上。还没进来美院之前,我也这么认为。什么所谓的招考内幕,大部分应该是虚的。自身实力没到一定程度,考上的机会确实小,看看身边的同学那么优秀就能马上体会到了。老师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牛逼的院校,并不是教师牛逼,而是聚集一堆还不错的学生。后者才是关键。
假如***,那么:
案例:清华月饼讲台、机场的黑色地板、中国馆VS克罗地亚馆
国内大多数都在做加法设计,即过度设计,并不考虑实际使用效果,而是单凭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在未来,应该是优先考虑“减法设计”。最好能看不到你设计的影子,却还能感受到使用的便利。
怎么样锻炼自己感受的敏锐度。就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不合理。
公式“假如我是平面设计师,那么我觉得这里有什么问题和改进空间”
“假如***,那么***”
自己思考,这便是培养设计观察力的好办法。多站在不同的角色你看问题。同一个问题,会发现其实大家想的是完全不同。同样的店面,平面设计师关注视觉识别系统和促销DM,室内设计师会关注整体展示布置和灯光墙面搭配,工业设计师会关注具体产品的形态和购物者的心理感受,服装设计师....
这些东西交叉起来,或许就是所谓创意,更深一点是系统设计的源头。
设计——发现问题——选择最简洁的方式解决问题(偷懒?)
&研究生阶段(更高层级的设计)关注什么?
设计领域,本科生阶段应该更关注具体技能的掌握和使用。如果在研究生阶段还是只作为本科阶段的延续,类似于5年级,6年级和7年级是蛮可惜的事情,也不具备核心的竞争力。
设计研究生(更高层级的设计)应该关注品牌和营销
专科、本科生——关注形态、色彩、美感等各类有型功
研究生——关注有型设计外的系统
清华月饼讲台
克罗地亚馆——极简主义设计,考虑时间性
米兰家具展——最独特的公共区识别i标识,充分考虑时间限定
我的微博:
我的豆瓣:
讲故事是个什么概念?有点类似文案,却比它更长。会讲故事就像会做一个产品,他能很清晰的将思路整理复述出来。而且容易站在多种角色的角度看整体,有点像精神分裂。能轻易的洞悉出整个事件的全貌、重点和细节。好的设计师,应该也是很会讲故事。这段时间,频繁碰到很多业内的顶级设计师。包括国内,香港和台湾这类华人区,以及纯国外的设计师。大部分都特别擅长讲概念。从身边的经历里抽离出你想知道的核心。这个过程和提炼创意十分的相似。&这个月,杂书看了不少,已经完全放弃纸质书本的购买。转投去图书馆和电子书。反而觉得阅读量上来了。其中有一本讲故事的书,很棒。说它很棒,其实是说故事的节奏和方法。很有画面感,能从细碎的文字中抽出那些能感动人的元素,确实不易。就像做海报,能让人感到有所悟,还有一丝丝感动的确实也不多。【每个小故事都让你颤抖一下】@&&其中有句话是“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预知”。这句话,能预见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比如公务员,机关,一进去,那个位置可能就是一辈子。一间办公室、一套桌椅、窗前的风景以及工作的内,对于机关工作者,有可能一辈子不变。所谓的稳定,就是有预知能力。所谓的波动,就是因为未知,生活会起起伏伏。穷日子配上富生活——名媛,一根洗的雪白的莲藕一个触发点——《献给爱丽丝》、鸭血粉丝、写一封信每个告别时刻——可能就意味着一辈子的终结,再见也许再也不见。自己的肩膀——可能真正的快乐和悲伤只能一个人孤独解决。梦能告诉你——有些梦永远不会有喜剧性的结局,就像有些伤痛一辈子也无法淡忘。毕业了,大学才真正属于你&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预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相关阅读】&&&我的微博:我的豆瓣:
&搞的文化讲座,这期的主题“分享创意灵感的来源”讲者。交通算方便,有车在报社门口接送。每期的嘉宾都挺不错,不是做广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提前报名。下期的主题:“回来吧中国民艺&”。讲者&(微信自助预约:ND-Art)&&【创意人的品质】一件今年完成能改变人生的事情=今年的关键任务。应该和梦想相关,也决定你在哪个地方忙。趁着今年还有三个月,尽量完成你最大的目标。一个有创意的人,别想去类似google这样有趣的公司。而是自己创造有趣。不是去别的地方寻找创意,而是让你身边变得好玩。同时,这种有趣不用离开原来的生活,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完成属于自己的创意生活。这不在于走到哪里,更多是和眼睛和头脑有关。相关影片:《偷天情缘》&&【变局的世界,中年失业?】由于时代变化是在太快,越来越多人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的人生蓝图是网状结构,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单一的身份,由于时代的变化,可能会被淘汰,尽量找些延伸的身份,并最终完成不用身份的转变。最终完成不同身份的衔接,而不是彻底转身。尤其是处在就业和失业的过渡期。这些关键点的前后不可怕,可拍的是中间的空窗期。即不知道未来,也恐惧丢失过去&【看书看什么?!!!】看作者的观点,对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什么感悟。可能这些是需要你自己通过5-10年才能掌握的东西,书上却能给你现成的答案。这便是看书的核心所在。会产生多于书籍数千倍的价值。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就像自费读书,往往比公费读要自觉且勤奋,因为你有投入成本,必然会更在意这个过程。&【关键词】地标——一两条线就能完成20%黄——工作影响别人(下一代)护照vs悲哀——人和动物的区别迪拜案例——每个房子都有自己的海滩【延伸阅读】(妳比妳想象的还美丽)&&【讲座片段】我的微博:我的豆瓣:
它是篮球赛专题,背景很重要。能说明他的性质,动感激烈。方向就更简单了,直线型,沉重又明快的对撞色应该是主要考虑的地方。唯一的疑问是?客户是不是要这东西。一般,做之前,会先问问客户有没有参考的资料。客户方很爽快的扔了个前一个团队交付给他们的设计稿,他们只说了不满意。具体哪里不满意,说不出来。就是觉得怪。大部分时间,设计师肯定会碰到类似的问题。有经验的会发些快速的效果碰碰运气,如果说,“哦,还可以哦”。就有戏了。&第1稿,摸底细:可以不那么完善,或者故意留几个破绽。这阶段,就别想着什么一稿就过,不现实。可以做些大致的效果,最主要是要注意几个问题:色块色彩的趋向明确,色彩可能是最关键的东西版式的可延展性,可以留白的地方先留住配图文字,有礼貌,并说出创意点。这点往往忽略,有时候却能起死回生所以第一稿就这样弄出来了。背景的挑选广东大学生篮球赛,如果背景换成NBA那类训练场不合适,观察下周围的大学生。不都是在水泥球场打球,那么高端的东西肯定不合适。为了配合主题,选择个夜晚的场景。卡通的选择卡通的客户提供,第一稿的团队犯了个错误。将这些元素缩小放在角落,反而将标题放大。这样对文字组合的要求很高,不容易做出效果。斜线的版式篮球比赛最刺激的地方就是双方的对抗,红与蓝,大与小,尝试利用这样的形式组合传播这种力量。斜线做为一种特别的直线,没有直线的稳定感,却处处散发一种力量和速度的感觉,再配合屌丝地气化的校园球场,匪气顿生。&第5稿,加法减法:由于你考虑的很周全,基本点都想到了。很顺利,大体的效果很快就通过第一阶段的评审。下面要做的是细节修改。其实,客户说的细节修改听上去很轻松的样子。从第一稿都最终稿,是经历约5稿的修改。每次改动并不大,但是就像前面说的。第一稿要有留白的空间,后面会塞进来很多很多的东西。什么客户产品,客户logo,快速导航,都是需要调整的东西。如果第一稿的时候,做的实在太满。后面调整的难度就很大。最糟糕的情况还会破坏原来的视觉构成。其实,这些修改细节,经过这次的体验。类似于加减法的过程。加法:添加新的元素,必然会使画面臃肿。这时候需要调整元素的比例。势必要缩小某些元素,必须要狠狠的缩小,且能保持整体还是处于同一视觉感。减法:加的越来越多,最终变成了无法控制。这时候,可能要考虑丢弃些元素,亦或者叫细节。让画面尽量的纯粹。这点,比做加法难多了,就像你亲身生了很多娃,让你丢几个,会舍得么?保持住一个立场,让画面变得关系复杂的元素扔掉。譬如小装饰物品。最终稿。加了很多东西,缩小了很多东西。商业设计就是这样,唯求在钢丝上寻求最佳的平衡。【延伸阅读】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磷脂的元素组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