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 压力刀盘背压力

复合地层EPB盾构刀盘布刀规律研究--《中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复合地层EPB盾构刀盘布刀规律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工程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加,盾构机在地下轨道交通、市政管线、引水灌溉、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刀盘刀具是盾构机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支护掘进界面,破碎剥离岩土,实现碴土过流。刀盘上合理的刀具布置是盾构实现高效稳定掘进的基本保证。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将盾构刀具组合参数分析、刀具组合布置规律、地层识别技术作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1)分析了刀具切削岩土破岩机理,通过对土壤侧部失效区的研究,建立了不同组合方式下切刀组合切削土壤的受力预测模型,得到了较优的切刀组合方式。
(2)对切刀与切刀组合、切刀与先行刀组合和切刀与滚刀组合的切削特点及破岩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组合参数进行了深入探讨,搭建了回转式刀具切削性能测试试验台,借助该试验台对刀具组合切削参数进行了验证。
(3)对复合地层下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刀具组合布置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刀盘受力平衡和刀具磨损的等寿命原则对切刀和先行刀进行组合布置,采用分层布置的方法对切刀与滚刀进行组合布置。最后均结合实际施工标段的工程需求,设计了具有地质适应性的刀盘。
(4)提出了基于掘进参数的地层识别技术。以某掘进标段盾构掘进实践为背景,运用神经网络,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识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完成对该段掘进工程的地层识别。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U455.39【目录】:
摘要4-5ABSTRACT5-7目录7-10第一章 绪论10-22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10-11
1.1.1 课题研究背景10-11
1.1.2 课题来源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8
1.2.1 刀具破岩机理研究进展11-13
1.2.2 刀具组合切削研究进展13-16
1.2.3 刀具布置研究进展16-18
1.2.4 地层识别技术研究进展18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18-19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9-22第二章 切刀组切削力学模型研究22-38 2.1 岩土基本性质22-26
2.1.1 土壤的基本特性22-23
2.1.2 岩石的基本特性23-26 2.2 切刀切削岩土过程机理分析26-29
2.2.1 切刀切削破碎过程分析26-27
2.2.2 切刀切削软岩受力分析27-28
2.2.3 切刀切削土壤受力分析28-29 2.3 切刀组切削力学模型29-37
2.3.1 组合参数分析29-30
2.3.2 切刀组顺次切削土壤的受力预测模型30-34
2.3.3 切刀组同时切削土壤的受力预测模型34-35
2.3.4 组合方式受力对比及变化规律分析35-37 2.4 小结37-38第三章 刀具组合切削特性研究38-59 3.1 刀具组合切削研究方法介绍38-43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38
3.1.2 仿真切削方法38-39
3.1.3 材料模型的选取39-42
3.1.4 有限元模型建立42-43 3.2 切刀组合研究43-51
3.2.1 切削现象分析43-44
3.2.2 切刀组合直线切削切削力及效率分析44-45
3.2.3 切刀组合环线切削的切削力及效率分析45-46
3.2.4 实验验证46-51 3.3 切刀先行刀组合最优位置参数研究51-53
3.3.1 切刀先行刀组合切削使用情况介绍51-52
3.3.2 切刀先行刀组合位置参数研究52-53 3.4 滚刀切刀组合研究53-58
3.4.1 滚刀切刀组合参数分析54-55
3.4.2 滚刀与切刀组合高差设计55-56
3.4.3 滚刀与切刀组合切削数值模拟56-58 3.5 小结58-59第四章 刀具布置规律研究59-76 4.1 刀具布置基本方法59-62
4.1.1 切刀布置基本方法59-61
4.1.2 先行刀布置基本方法61
4.1.3 滚刀布置基本方法61-62 4.2 切刀和先行刀组合布置规律研究62-68
4.2.1 切刀布置螺旋线数目的确定62-64
4.2.2 切刀布置数目的确定64-66
4.2.3 切刀和先行刀组合布置设计实例66-68 4.3 滚刀和切刀组合布置规律研究68-75
4.3.1 滚刀布置优化模型68-70
4.3.2 切刀布置模型70-71
4.3.3 滚刀和切刀组合布置设计实例71-75 4.4 小结75-76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层识别76-89 5.1 基于盾构掘进参数地层神经网络识别原理76-78
5.1.1 掘进参数和地层间的对应关系76-77
5.1.2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层模式识别77-78 5.2 BP神经网络的网络设计及算法特点78-83
5.2.1 BP神经网络设计79-80
5.2.2 BP算法的特点80-83 5.3 地层模式识别的实现实例83-88
5.3.1 典型地层掘进参数的分析83-85
5.3.2 输入和目标向量设计85
5.3.3 BP网络地层识别的实现85-88 5.4 小结88-89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89-91 6.1 论文工作总结89 6.2 后续工作展望89-91参考文献91-98致谢98-99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9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国英;王娜娜;张润生;马兵胜;;[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张凤国,李恩征;[J];爆炸与冲击;2002年03期
王梦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周劲辉,鄢泰宁,屠厚泽;[J];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竺维彬,鞠世健;[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3年02期
雷玉勇,李晓红,杨林,王建生,秦智;[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孙鸿范,陈健元,陈刚;[J];工程机械;1980年08期
茅承觉,刘友元;[J];工程机械;1985年03期
张照煌;[J];工程机械;1996年07期
张照煌,叶定海,赵庆玉;[J];工程机械;200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彤;[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学彬;[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乔永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裴瑞英;[D];天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建运;李国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孙建运;李国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卢致强;刘建伟;徐晓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黄卫;汪志刚;;[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李鹏程;;[J];安徽建筑;2008年05期
鲍挺;黄宁;;[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宋天田;周顺华;;[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严长征;张庆贺;王慎堂;;[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李昀;张子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周诗俊;王金安;;[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明清;孙文昊;韩向阳;;[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陈元庆;;[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李锐;;[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陈立;;[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杨红军;;[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刘坤;;[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杜守峰;;[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翟志国;黄学军;;[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蒋海军;况雨春;朱志镨;伍开松;王勤;;[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侯书军;李慨;侯志强;贾力伟;赵雪涛;郭晓庆;;[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华;[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郭永杰;[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朱超;[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洪开荣;[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蒙晓莲;[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孙谋;[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吴起星;[D];暨南大学;2011年
宫凤强;[D];中南大学;2010年
赵学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赵宝虎;[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付润铭;[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高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魏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李林;[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林其岳;[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尹亮亮;[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张宛君;[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白羽;[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王昭明;[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鑫;[J];上海工业;2004年11期
李惠平,夏明耀;[J];地下空间;2003年01期
林志,朱合华,于宁,胡向东,赵欣,陈如桂,唐孟雄,张厚美;[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谈小龙,朱伟,秦建设,杉本光隆;[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宋天田;周顺华;;[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马忠政,侯学渊;[J];地下空间;1999年01期
李士同,吕宇鹏,朱瑞富,朝志强;[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5期
习仲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汪挺;[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张国英;王娜娜;张润生;马兵胜;;[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凤国;李恩征;;[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张国京;;[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国良;[D];浙江大学;2006年
邢彤;[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明月;[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孙永刚;[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刘臣;[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黄祥志;[D];武汉大学;2005年
卢大勇;[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建奇;金先龙;杨建刚;凌宇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王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11期
王志成;;[J];隧道建设;2010年03期
苏翠侠;王燕群;蔡宗熙;亢一澜;黄田;;[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王庆柱;张树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1年04期
刘建琴;郭伟;黄丙庆;杨亚楠;王志勇;;[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袁敏正,鞠世健,竺维彬;[J];现代隧道技术;2004年03期
,薛瑞麟;[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3期
鲁志军;[J];建筑机械;2004年09期
李义华,陈志锋,欧继红;[J];隧道建设;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小刚;贾云飞;李文功;;[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刘友元;;[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魏斌效;张玉奇;杨金钟;;[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斌;贾云飞;李文功;;[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张涛;郑瑞兵;徐鹏程;;[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车凯;宋祥林;;[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高家瑞;贾建兵;;[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郭广才;;[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张涛;徐鹏程;郑瑞兵;;[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善荣;;[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沈晚;[N];中国工业报;2006年
姚俊 陈家林;[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杜一鸣;[N];沈阳日报;2007年
熊建 何勇
孔祥武;[N];人民日报;2011年
范春荣;[N];中国财经报;2007年
李华坤;[N];中国建设报;2006年
记者 耿旭静
通讯员 张干劲 朱昊瓴 魏娜;[N];广州日报;2006年
杜一鸣;[N];沈阳日报;2007年
张荣文 何贇 周鹏;[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黄锋昌?记者
黄伟清;[N];南京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上官子昌;[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苏翠侠;[D];天津大学;2011年
管会生;[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沈建奇;[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黄清飞;[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徐前卫;[D];同济大学;2006年
武力;[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谈理;[D];上海大学;2008年
赵勇;[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玉鹏;[D];广西工学院;2011年
刘文华;[D];中南大学;2012年
宋云;[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仝哲;[D];郑州大学;2012年
乔向南;[D];郑州大学;2012年
崔娟;[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陈涛;[D];东北大学;2009年
张魏友;[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田松;[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王玮;[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开口率与刀盘前后压差的关系
盾构刀盘开口率是决定刀盘拓扑结构的关键参数,在刀盘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盾构刀盘开口率的设计问题,将切削渣土-盾构刀盘作为一体,构建了包括刀盘前部已经切削下来的渣土、刀盘本体、泥土舱和螺旋输送机4部分在内的四联体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土体-盾构刀盘系统流场静压力和流场速度分布,并与施工数据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开口率对刀盘前后压差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刀盘前后压差随着开口率增大而逐渐减小,在保持掌子面稳定的情况下,螺旋输送机排土速度也随着开口率增大而逐渐减小.对文中所涉及的地质条件,刀盘开口率在30%和50%时,刀盘的支护压力与该地质所对应的地应力较为接近,对掌子面支护比较有利.
LIU Jian-qin
HUANG Bing-qing
YANG Ya-nan
WANG Zhi-yong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ISTICEIPKU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小盾构机大开口率刀盘与刀具配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盾构机大开口率刀盘与刀具配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盾构刀盘主要参数计算方法及软件开发--《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盾构刀盘主要参数计算方法及软件开发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盾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在盾构刀盘的主要参数的计算及软件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土压平衡盾构刀盘主要参数主要的计算方法中几种公式:扭矩计算公式、模型试验推导公式、经验计算公式及掘进试验统计公式。并对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提出采用理论计算公式和经验计算公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刀盘装备扭矩的计算模型,即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然后由两者综合考虑装备扭矩。通过对盾构外载荷计算的理论分析和对刀具切削机理及力学模型的阐述,构建了刀盘扭矩数学模型对腹板式刀盘和辐条式刀盘的扭矩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盾构刀盘扭矩和盾体主推力计算软件的原理。
论文研究结果对盾构刀盘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U455.3【目录】:
第1章 绪论8-10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8
1.2 盾构的历史及现状8-9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9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9-10
第2章 盾构刀盘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评价10-13
2.1 刀盘扭矩的计算方法综述10-12
2.1.1 阻力扭矩计算公式10-11
2.1.2 惯用经验计算公式11
2.1.3 模型试验推导公式11-12
2.1.4 掘进试验统计公式12
2.2 刀盘扭矩的计算方法的评价12-13
第3章 盾构外载荷的计算13-27
3.1 盾构上覆土压力的计算13-14
3.1.1 全覆土重理论13
3.1.2 普氏地压力理论13
3.1.3 太沙基松动土压力理论13-14
3.2 盾构外载荷的计算14-15
3.3 盾构掘削面上水平土压力计算15-17
3.3.1 主动土压力计算16
3.3.2 静止土压力计算16-17
3.3.3 松弛土压力计算17
3.4 盾构掘进有关土力学理论17-21
3.4.1 土的自重应力17-18
3.4.2 挡土墙土压力理论18-20
3.4.3 挡土墙理论盾构掘进中的应用20-21
3.4.4 标准贯入试验21
3.5 全断面盾构施工的主要地质参数21-27
第4章 刀具切削机理及力学模型27-37
4.1 盾构刀盘刀具切削机理27-29
4.1.1 刀具分类及工作原理27
4.1.2 各种刀盘刀具配置组合与地质条件的适应性选择27-29
4.2 切削式刀具力学模型29-37
4.2.1 切削式刀具切削机理29-30
4.2.2 切削刀具计算力学模型一30-31
4.2.3 切削刀具计算力学模型二31-33
4.2.4 切削刀具计算力学模型三33-37
第5章 刀盘扭矩数学模型的构建37-54
5.1 盾构掘进机刀盘扭矩影响因素37
5.2 刀盘扭矩的主要组成部分37-38
5.3 腹板式刀盘设计扭矩的计算38-47
5.3.1 刀盘正面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扭矩T__138-39
5.3.2 刀盘背面与压力仓内土体的摩阻力扭矩T_239
5.3.3 刀盘侧面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扭矩T_339-41
5.3.4 刀盘刀具切削土体时的地层抗力扭矩T_441-43
5.3.5 刀盘搅拌阻力扭矩T_543-44
5.3.6 刀盘主密封摩阻力扭矩T_644-46
5.3.7 主轴承摩阻力扭矩T_746-47
5.4 辐条式刀盘设计扭矩的计算47-52
5.4.1 刀盘正面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扭矩T_147-48
5.4.2 刀盘背面与土体的摩阻力扭矩T_248
5.4.3 刀盘侧面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扭矩T_348
5.4.4 刀盘刀具切削土体时的地层抗力扭矩T_448
5.4.5 刀盘搅拌阻力扭矩T_548-49
5.4.6 刀盘主密.封摩阻力扭矩T_649-51
5.4.7 主轴承摩阻力扭矩T_751-52
5.5 刀盘装备扭矩估算经验公式52
5.6 主驱动功率估算52-54
第6章 盾构刀盘扭矩和盾体主推力计算软件原理54-71
6.1 软件开发工具54
6.2 软件基本功能54-55
6.3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55
6.4 软件使用说明55-62
6.4.1 菜单栏55
6.4.2 “文件”菜单55-56
6.4.3 “盾构选型”菜单56-57
6.4.4 “参数设置”菜单57-58
6.4.5 “外载荷计算”菜单58-59
6.4.6 “刀盘扭矩计算”菜单59-60
6.4.7 “盾体推力计算”菜单60-61
6.4.8 “装备功率估算”菜单61-62
6.4.9 “结果编辑”菜单62
6.4.10 “参数库”菜单62
6.5 “接口快捷键的使用”62-71
6.5.1 接口快捷键说明62-64
6.5.2 刀盘类型设置64
6.5.3 结构参数设置64-65
6.5.4 地质参数设置65-66
6.5.5 刀盘扭矩计算66-67
6.5.6 盾体推力计算67-68
6.5.7 装备功率估算68
6.5.8 结果编辑68-71
第7章 结论与展望71-73
7.1 本文的研究工作与结论71
7.2 研究展望71-73
参考文献73-75
ABSTRACT77-8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苏鹏程;张玉新;张瑞临;何恩光;;[J];工程机械;2010年11期
林存刚;吴世明;张忠苗;刘冠水;杜英;胡敏华;;[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建敏;赵学彬;贺定勇;韩文政;邹积波;;[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03期
彭少杰;;[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6期
刘光波;;[J];工程机械;2006年10期
李会光;;[J];广东科技;2007年03期
区焱彬,郭永顺;[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年07期
崔国华;王国强;王继新;邓立营;赵春江;;[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S2期
王国义;;[J];隧道建设;2008年04期
陈馈;;[J];建筑机械化;2006年01期
钱七虎,李朝甫,傅德明;[J];建筑机械;2002年05期
宋克志;潘爱国;;[J];建筑机械;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永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李杰;徐利;周丽琴;;[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钱坤;尹新生;朱珊;佴磊;;[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卢致强;刘建伟;徐晓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马惠彪;;[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黄卫;汪志刚;;[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侯志奎;张智博;;[J];安徽建筑;2006年02期
李鹏程;;[J];安徽建筑;2008年05期
林明安;王士革;卢铖昀;;[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郝福生;惠治鑫;;[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德明;[J];工业技术进步;2001年05期
陈宇;朱继文;;[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曹小曙;林强;;[J];地理学报;2008年12期
曾晓清,张庆贺;[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5年01期
姚明会;;[J];都市快轨交通;2006年05期
于颖;徐宝富;奚鹰;宋木生;;[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4年03期
白杉,周洁;[J];工程机械;2004年05期
苏健行;龚国芳;杨华勇;;[J];工程机械;2008年01期
宋克志;姜爱国;;[J];工程机械;2012年01期
李平;[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建设,朱伟,林进也;[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李士同,吕宇鹏,朱瑞富,朝志强;[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5期
周小文,濮家骝,包承钢;[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4期
张福成,郑炀曾,朱瑞富,毛军;[J];钢铁;1996年01期
于颖;徐宝富;奚鹰;宋木生;;[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4年03期
何其平;[J];工程机械;2003年11期
邹积波,朱华锋;[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3年06期
陈丽华,程建钢,黄文彬,姚振汉;[J];工程力学;2002年03期
姚燕明,杨龙才
,刘建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年01期
蒋旻,栗卓新,蒋建敏;[J];焊接;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江,赵学镛,王立军;[J];华北工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李兆龙;[J];陕西汽车;1999年03期
袁敏正,鞠世健,竺维彬;[J];现代隧道技术;2004年03期
周奇才;郑宇轩;李炳杰;何自强;张恒;;[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8年02期
魏昶华;简乔芬;毕喜生;陈文胜;裴帮;周滨;李玲;宁广庆;;[J];机械传动;2008年06期
夏毅敏;周喜温;刘玉江;吴遁;;[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何小娥;;[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年05期
胡家钦;;[J];中国机械工程;1979年03期
郭敏杰;;[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2年03期
马维新;[J];工具技术;198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斌;贾云飞;李文功;;[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叶康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江玉生;王丽娜;杨志勇;张秋明;邵普;李元凯;;[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陈启伟;李凤远;陈馈;;[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郑仔弟;周政;耿富林;杨森林;;[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张小刚;贾云飞;李文功;;[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宋祥林;车凯;;[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魏斌效;张玉奇;杨金钟;;[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赵铁军;王金武;葛宜元;张明秋;李世伟;陈振歆;;[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宋克志;;[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名;[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李华坤;[N];中国建设报;2006年
于留春;[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韩世强;[N];中国建设报;2006年
邹开强;[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本报记者 
边辑;[N];中华建筑报;2006年
康启来;[N];中国包装报;2003年
记者  张冬素 通讯员  单泠;[N];浙江日报;2006年
林培军;[N];石油管道报;2007年
杨捷;[N];长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翠侠;[D];天津大学;2011年
黄清飞;[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沈建奇;[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刘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管会生;[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徐前卫;[D];同济大学;2006年
张茜;[D];天津大学;2012年
吴明亮;[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施虎;[D];浙江大学;2012年
邹旻;[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纪磊;[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王宪云;[D];天津大学;2012年
王玮;[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陈涛;[D];东北大学;2009年
高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惠永川;[D];天津大学;2010年
何贤剑;[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乔向南;[D];郑州大学;2012年
韩勇;[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胡竟;[D];天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盾构 压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