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给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带来...

新课程评价改革体现了哪些特点?_百度作业帮
新课程评价改革体现了哪些特点?
新课程评价改革体现了哪些特点?
(一)学习评价内容的变化以往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突出表现为过分注重具有哪些特点?这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新理念下的体育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的重要性 -
? ?? ? ? ?
? ?十佳青年教师网上评选
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的重要性
作者:浣东街道上北小学―李永良&&时间: 09:37:50&&来源:&&阅读次数: 次
摘&要:即时评价存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课堂教学之中,只要有课堂教学就有即时评价。为此,研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不单单是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切入点,也是进一步深化整个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即时评价&直观评价&& 自我调控&&
[案例1]上课了,当教师走向没有列队且乱轰轰的班级。
此情此境,教师如何对学生的行为作出有效的评价呢?
师一:大声训斥:&上课铃已经响过了,你们听到吗?难道你们都是聋子吗?一点组织纪律性也没有,这哪像是上课呀?简直就是菜市场。纪律这么差,我看你们班是全年级段纪律最差的班级!&学生在训斥声中渐渐安静下来,但用惊恐又有一丝怨恨的眼睛注视着老师&&(失败的评价)
师二:教师走到学生面前,学生慢慢地安静下来,然后教师用坚定的语气说:&走进课堂,看到这种乱轰轰的情形真让我失望。我一直认为我们班级是上课很认真的,应该是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学生迅速地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昂首挺胸,精神饱满,队列整齐&&(成功的评价)
分析:前者只顾发泄自己的愤恨与不满,用讥讽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漫骂与抨击,必然引起学生的怨恨,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全年级段纪律最差的班级&这一评价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恶班集体的消极情绪,从而使以后的纪律更加难以管理。后者针对情况就事论事,不对学生的品性枉下结论,避免用侮辱或攻击的话,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指明了改正的方向。既使学生迅速纠正了消极的学习行为,又不伤及师生感情。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案例2]上课时教师正在讲解仿生模仿,天空中突然飞来一架飞机,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了,还叽叽喳喳地议论个不停。
师一:老师说:&看什么看,飞机没见到过呀?你可以到朱家尖飞机场去看!真是少见多怪。&学生无可奈何地排好队,但明显是心不在焉的样子。(失败的评价)
师二:老师说:&呵,机会真好,老师这堂课就是要同学们模仿飞机。现在大家一起来模仿飞机飞的情景,开飞机罗!&学生们一下子被老师的动作所吸引,也一起跟随教师做了起来,课堂上响起了一片飞机马达声。(成功的评价)
分析:体育课在室外,低中段学生被突如其来的外来事物所吸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事情,前者居高临下的命令式语气使学生口服心不服;后者却将计就计,与学生一起做模仿飞机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了课堂,效果十分地好。
评价,《辞海》中对它的解释是&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即时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方面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表现在:在评价的目的上,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在评价的重心上,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在评价的内容上,存在片面和单一的倾向;在评价的主体上,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教师与学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等等。同时传统的即时评价还存在的较为严重的负面作用,损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性评价还普遍存在,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学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当今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新课程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激励作用。而课堂的即时评价在现实的教学中越显它的重要性。
即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即时评价存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课堂教学之中,只要有课堂教学就有即时评价。&促进发展,以人为本,强化激励,多元参与&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新特点。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预设大大减弱,也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越来越体会到即时评价对课堂学习效果影响的重要性。为此,研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不单单是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切入点,也是进一步深化整个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即时评价的方法
1、合理运用新课程理念的即时评价用语
 &教师首先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好体态语言进行即时评价。
①眼神:目光要亲切自然,使眼神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深入,一个或是赞许或是期待或是点拨或是信任的眼神;或是平和中带有激情,或是疑惑中还夹有信任。&&
②肢体语言:温柔的手势、夸张的动作;这些都会促使学生进行自我修正,提高练习信心。如,翘起大拇指或用手指打成&OK&。
③口头语言: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任何教法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常用语。在课堂上对优秀生可以用平淡的&真好,不错&等这样的语言,可以避免在他们心中形成高傲的心态;对体育学困生可以用&你真棒!&或&你示范的太优美了,老师真没想到!&等语言来激励学生,激发他上体育课和练习的兴趣,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你回答得不错,但是只回答了问题的一半,老师希望你再认真思考一下,再动动脑筋。&&他示范的很漂亮,谁再想试试?& 使这个问题成为激励学生更加勇于回答问题的起点;我们要避免抓住学生回答不对的地方不放,以免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运用实物直观评价,即时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 随着社会的发展缤纷事物的涌现,低年级学生接触事物的增多和崇拜对象的变化,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单纯地用&好&、&优秀&、&真棒&等语言进行评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并且只是一时的,不能持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老师的评价失去兴趣。因此,针对低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运用实物进行形象直观即时评价的方式(各种颜色的星星、卡通小动物图片、体育明星图片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兴趣需要,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
&&& 在教学中,当学生取得了进步,可以用一颗红五星、一张卡通纸片即时奖励,肯定他的进步,使他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在不同项目中运用不同的形象评价形式,如在篮球教学中,学生崇拜姚明、易建联,教师用印有他们头像的图片进行奖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刻苦锻炼向体育偶像学习的精神。
&3、树立榜样,体现即时评价的魅力
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是期望别人关注他,给他些许笑脸或赞许,或一点鼓励、一些奖励,从而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积极上进的心理需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体育课中每一位学生都愿意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激励好的学生做得更好,动员其他学生向他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如:我在教队列中的立正姿势时,一个学生昂首挺胸、站得笔直,教师就即时夸奖&大家看,他的站姿多像威武的解放军!我们大家跟他比一比,看谁比他还棒!&。受表扬的学生听了站得更好,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这既表扬了这位学生,又给其他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使大家有一个学习和超越的目标。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低中年级体育课堂中应用好对学生的即时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即时评价的成效
1、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作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都给学生以肯定,因此,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过去因为练习、测验均落后于其他学生,受到过多的批评和指责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但如今在课堂上即使不能及时跟上全班多数同学的步伐,也不会遭到老师的指责,取而代之的是殷切的鼓励和耐心的指导,只要稍有进步,就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表扬。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克服紧张的心理,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自觉地按照学习目标去努力。
2、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
体育课由于没有课桌椅之隔,学生相互之间有直接的身体接触,因此,犹如一个小社会,既能相互交往和交流,又能相互练习。而教师在课堂中的即时评价能及时反馈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他们的交往欲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更多的肯定和表扬,更主动地投入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来。学生上课能积极展示自已优美的动作、同学之间相互比赛,相互鼓励、相互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完全融入了体育课堂学习活动中。
3、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作为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手段,教师组织学生对照评价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通过交流和讨论的形式,既让学生对一节课或一个技术动作练习活动作一个小结,又让学生通过自评,实现自我教育。学生通过自评,提高了自我调控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个人就评价各个项目,哪些达标,哪些做得不够,发现问题,定出努力方向;二是学生个人在学生群体中与其他学生作比较,找出差距向高标准看齐;三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找出自己与此共鸣的地方,受到鼓励,同时也找出自己与教师不一致的地方,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使学生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真正形成合力,努力使学生自己达到教师期望。
4、培养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评价实施以后,课堂上已没有严厉的指责和批评,更多的是教师委婉而又真诚的鼓励和赞赏。课堂气氛比过去融洽了,师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一个语言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点拨者、合作者,学生不会因为过多受批评而害怕老师,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亲密了。
5、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以后,改变了教师的定位,教师由传授者逐渐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逐渐转化为引导者。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6、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以后,教师要使有效的学习时间增加,就需要千方百计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人人要练习,人人有练习,练习有人做,人人在练习,人人有成功。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进而认真钻研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体育课中实施即时评价,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力,给学生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让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即时评价应从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表现、合作意识、锻炼习惯、意志品质等多元评价。
通过实践教学,教师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和谐、融洽;学生的体育练习兴趣及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态度、情感倾向、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君芳.《普通学校体育课堂考核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体育科学研究2004.1
[2]《体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杨九俊主编.《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
本文上传:&&
〖〗〖〗〖〗〖
〗〖〗〖〗
上一篇: &&下一篇: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小 学 体 育 教 学
您的位置:--&--&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小 学 体 育 教 学
来源:&&作者:李兵&&录入人:李兵&&发布时间: 16:45:32&&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小学 体 育 教 学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李兵
&&& 我们应当把实施课程改革工作作为一个体系。这个体系要做到完整,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家长、社会的关心;离不开教师、学生的投入。这也可谓是“课改”工作四要素。但是,要保证“课改”顺利进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行政领导的支持是建立在踏实的“课改”工作基础上的;学生的变化是争取家长和社会关心“课改”最有说服力的实证——但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行政管理机制是学校领导支持课改的“强心剂”;教师是课改的关键。可是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应对教师进行分梯队、分层面的培训,使教师们都有不同程度成功的体验。
&&& 这是在整体实验工作中我们的深刻感受。那么,在具体的学科课程改革实践中对遇到的一些难题和困惑。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 一、实施新课程应体现的理念
&& (一)、“课改”把我们都置于同一起跑线上
&&& 新课程实施以后,课堂教学是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我们过去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行为方法,需要在课程实验中进行改革和发展。所以需要我们教师随之而“变”,不论过去是教学能手,还是教学骨干或普通教师,大家都没有新课程实施以后的教学体验。怎样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课堂上怎样体现新的课堂理念;怎样引导学生采取新的学习方式;怎样满足学生的需求等等,这些对于所有的教师都是陌生的事情。所以说我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要相信我们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步入“课改”的前列。那么,在具体的实施中又是怎样依据“课标”新理念,根据本地区、本校及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呢?
&& (二)、教学中为了学生的发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 新的课程标准把健康放到了第一位。我们在贯彻健康第一的作法是:1、面向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要面向有个性差异的每个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提升人文的理念。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运动技术传授系统性”的现象。我们采取运动处方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我们先对学生的体质情况、心理特点、适应能力进行测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掌握学生的身体需要和个人兴趣,根据学生身体的状况、体能情况把学生进行分组,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既能达成目标又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程。2、在教学中,落实好五个领域目标要求,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二是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的学生;三是教学实施要关注结果,但更要重视过程。我们注重科学锻炼的方法,关注传授那些在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终身有用的锻炼内容与方法。但是这里要说明一点,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是不要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技能是我们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如果我们的体育课没有运动技能就不能叫体育“课”,关键是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学习什么样的技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各种有关知识,把生理的、心理的卫生保健知识和社会环境、营养学等有关知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这样才能使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 (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 兴趣是激发行为和维持行为的动力。过去我们有些老师的体育课是什么样呢?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体育课。因为我们体育课上的比较单调,过分注意老师会什么,而没有注意学生的需要和情绪、兴趣。所以,导致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终身体育意识淡薄。我们要使体育变成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体育才是成功的,所以我们在选择内容、采用教学方法时都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我们在这方面主要强调从兴趣入手。
&&& 1、课前搞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运动项目、体育人物、体育新闻等方面信息资料的访问查阅,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关注体育的兴趣,但不能游离教材。
&&& 2、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一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课堂,要充满着情趣和自然;二是要思考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是什么?首先在导入部分,分别按年段特点采取:情境导入、兴趣导入、设疑导入、激发情感等等,来吸引学生,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比如:低年级教学我们就利用一些童话故事和道具,采用表演和模仿等来开展情境导入教学。
&&& 另外,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过去的教学内容由教师确定,有时会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利用学生们喜爱的内容和具有地域特点、民俗风情的运动项目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我们还通过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中那种比较单一的,常常忽视个体感受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 1、转变过去的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和教师制定的,对学生的情感和需求尊重不够,单纯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改变了过去的做法,首先通过与学生交谈和由班体育委员提供的代表大多数学生的建议,来确定教学内容,把学生要求学习的内容与处方式教学相结合,采取一课多内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选择的参加活动,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应有的知识,并且在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2、强调主动性的接受学习与主动的发现式学习二者的有机结合。
&&& (五)、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受益
&& &在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我们的做法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在评价的过程中体现个体的差异。
&&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在做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以及个性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了体能分组法、技能分组法、友伴分组法、爱好分组发等组知形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练习效率。
&&& 1、按学生个人身体的能力相近的那部分学生分为一组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对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受益,起到保证作用。我们过去不论什么教学内容都习惯于按学生的自然排队分组,学生按身高依次排列,这样每组里学生身高的差距大,身体各方面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过去在进行课堂教学练习时,经常给学生造成“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现在我们课堂上采取了体能分组等多种形式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各尽所能,确保了每一个学生受益
&&& 2、按学生对某一活动内容的学习,在掌握技术和活动能力相近的情况下分为一组,从事练习活动的分组方法。这种方法对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方面,确保了每一个学生受益。改变了过去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认识上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一节课上统一学生的练习内容,统一的动作,统一的教学重点、难点,不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做法。所以我们把学生按技能分组,引导生,切合实际地建构技能,这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
&&& 3、把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活动。这一组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爱好是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这种分组能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学生喜爱“玩”什么,有多少种需求,按需求设计课程。4、按学生之间的性格感情,友情相近的一些学生分为一组进行活动,练习的组织形式。这种分组对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较大作用。
&&& 这些分组方法,要根据活动练习的内容来选择。比如,教学比赛,就不能采取体能分组。我们的实验证明,一方面没有任何一种分组形式,适用于所有活动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体现个体差异,为了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结合评价工作,充分的关注、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 (六)、及时评价让成功产生学生学习的兴趣&&&&&
&&& 我们过去习惯在每学期某个单元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技术或能力进行一次测试。以此来做为学生的学科成绩,这样的终结性技术与技能的评价,忽视了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现在采取多元的评价手段,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到活动中的情感投入,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从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到学生的活动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我们把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做为了解学生有关情况和促进发展的一种手段。并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作用,为以后确立课程目标收集有利的依据。
&&& 具体作法。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科成绩记录卡,卡片上设有体能成长记录栏,技能发展情况栏,技术能力提高程度栏,情感表现栏,身心适应能力栏等,并在每栏中画有基础星五个。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运用成绩突出加星、成绩下降或不前的,减星的方法来评价小学阶段体育学习情况。学科情况在每个学年的代表星的周围利用加小星的方式评价学年和学期的学科成绩。加星的依据通过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进行。
&&& 此表在低年级由教师管理保存,高年级由班级统一管理或装入成长记录袋,用的时候拿出来,由评价者填写。评价这项工作是复杂的,虽能细化,但很难精确。有许多评价的内容是无法用量化的东西去衡量的,所以我们对这项工作也是在探索之中。但我认为任何一个人也拿不出一把能衡量全国学生的尺子。因为,地域的差异,民俗的差异,社会条件的差异,人本身的差异,制约着我们,难以制造出这样的“尺子”。只有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 评价要体现质和量的统一,评价的方式要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我们的做法是从开始上学到最后小学生毕业,从每节课表现到每一个学期的成绩,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评价。我们的评价力争做到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在评价中我们除利用科学数据以外,还在学生兴趣方面做文章,为提高兴趣、体现差异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在老师提出的多个内容的范围内自己选定的,学生非常有兴趣去从事这一活动。也就保证了学生能受益。
&& &二、实施新课程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 (一)、新型的教育理念
&&& 1、树立新的课程观
&&& 教材、教师、学生、环境是课程的四大要素,形成了发展变化生成的教学系统,师生体验到的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一是要积极开发体育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掘教师的自身的资源包括人格魅力、教师的视野和专业方面的能力。
&&& 充分发掘学生本身的课程资源: 包括充分发掘学生生活世界中的课程资源 例如自然性的社会性的-------二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 (1)、课前预习:要搞一些与体育相关的调查、研究等方面的问题,但不能游离教材。
&&& (2)、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一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课堂(充满着情趣、自然);二是要思考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是什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树立新的教学观
&&& 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这里的“沟通”是指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合作”是指师生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1)、教师要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通过运用素材来创设一种情境,用其引导学生学习)。(2)、从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 3、树立新的教师观
&& (1)、由文化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四通八达的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教师不在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帮助他们去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另外,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不仅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还应努力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活。
&&& (2)、由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的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转化为师生互教互学,应成为师生交往、共用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作为合作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从而判定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参与学生的活动,仔细倾听学生的想法,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恰当进行角色互换,设身处地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创设宽容理解的心理氛围;能适当的给学生以点拨,并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和情感体验。
&&& (3)、由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国家逐步将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下发给地方和学校,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成“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二)、复合的知识结构。
&& &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还需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能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应呈现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小学体育教师至少应必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
&&& (1)、文理兼备的综合知识
&&& 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分科课程制,长期以来过于单一的学科设置,使人们只看到了学科间的独立而忽视了学科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小学教师来讲,必须要冲破学科壁垒,广泛的涉猎各学科知识,使自己具有文理兼备的综合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杂家。对学科教师来说,知识结构要求在“专”的基础上追求“博”,即在精通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多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使自己达到“一专多能”。
&&& (2)、系统、新型的教育理论知识
&&& 教师必须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去学习、了解系统和新型的教学理论,特别是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等等,以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一个不善于用教育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不善于理论思维的教师,即使他有满腹经纶,也不会有创造性的劳动。
&&& (3)、丰富、特有的地域性知识
&&&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必须对地方特有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传统体育游戏。这些因素与学生进行的社会参与性活动和体验性活动有关。另外,对学校的发展史和特有的文化传统,对学生家庭的经济文化背景与生活方式和习惯等也应有较好得了解。这样才有可能充分挖掘本区域内可利用的所有课程资源,保证课程顺利有效地开展。
&& (三)、全面的业务能力
&&& 我国一直很重视教师讲、写、作等基本能力的训练这是值得保持和发扬的。但是为了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还应具备一些新型的业务能力。
&&& 1、课程开发能力
&&& 首先,要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要认识到课程不是制度化了的专门的实体性学科知识,也不是事先预成的固定性的计划,而是开放的、发展的。和学生一起选择决定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其次,要具有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掌握一定的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内容组织的准则,实施方式的要求和评价标准的选择等等要有清晰的了解,并且能进行方案的设计和编写。另外,还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教师要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并能充分挖掘出其中的教育教学价值,为课程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 2、交往和合作能力
&&& 交往和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的公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教师来说,日常在生活中需要这一能力,教学工作中同样需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合作、互动、发展的过程。“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地多与学生交往,并善于通过交往去帮助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尊重和关爱,受到启迪和激励。师生友好交往的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还应注意与学生的密切合作,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 3、研究创新能力
&&&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曾作过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劳动,相互了解、影响、鼓舞。教师承担着课程的校本开发和具体实施工作,很难想象毫无创新精神的老师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自己都无法完成研究课题的教师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完成研究型课题的实施工作。
&&& 4、信息驾驭能力
&&&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体育教学必须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师要具备必要的信息能力,包括捕捉信息、筛选信息、贮存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和应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并表现出捕捉信息的敏锐性、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贮存信息的完整性、处理信息的准确性、交流信息的自由性和应用信息的独特性等特征。具备了这一能力,教师就可以敏锐的从日常生活或周围世界中捕捉信息或操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资源,全方位地汲取有效信息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利用逐步建立的校园网,地区局域网来进行班级间和校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良好的师德、完美的人格是必不可少的述。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灵顺南路150号
联系电话: 邮编:2111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