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 复旦和复旦,怎样选择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复旦大学好还是浙江大学好?_百度知道
复旦大学好还是浙江大学好?
大学没有绝对的等级之差,近代来看,复旦长于理学与文学,而浙大长于工学。浙江大学是中国综合性最强的大学,由多所大学与原浙江大学合并,其综合实力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友人说复旦是老牌子,那差矣,复旦建于1905年,是一所私立大学在当时,浙江大学是建于1897年的求实学堂,早于北京大学1年。在1952年国家进行了院系调整,浙江大学的数学等调入负担,随之进入复旦的有苏不青等名人。因此复旦在现代有很强的理科势力。尤其像生命科学和物理等,如果你想学习与之有关的可考虑一下,他有九家附属医院。浙江大学被称作东方剑桥,名气很大。但在中国有种说法,中国大学只有第一和第三,没有第二和第四之说。清华和北大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第一,而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认为自己当第二是无望的,但当第三都是有资格的。因此你没必要完全考虑简单的大学名气和排名。选择好你的专业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好的选择是你必须有充分的兴趣性,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有足够的预见性,证明你可以在这个领域取得成果。
最后,看的出来你是一个有实力的人,不然也不会考虑这两所名大学,祝愿你作好选择,马到成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美啊可是复旦附近社会环境好。例如复旦的历史悠久,人文环境浓厚。浙大附近自然环境好--杭州西湖畔,浙大复旦都是很强的,还要考虑环境,但是各有优点,最好不要上上海的大学,除了专业之外,但是浙大才合并不久对啊对啊。另外一点,不得不承认上海在中国的地位。还有你要报什么专业,如果想省钱
浙江大学排名第三,在复旦前面,但复旦是&老牌子&,名声比浙大大.还有你也要看你选什么专业.
这种问题有涉嫌挑起校际争端的嫌疑。。。。工科农科去浙大,理医文史政经之类来复旦,剩下的两个学校都不强,去哪都无所谓。。。
目前在大学排名上看,浙大比复旦好,但是必须看你所要报的专业,这要看你选的专业是不是这个学校最好的.还要看就业情况.请你一定要三思而行!
浙大。文科类北大下来就是浙大了。而且杭州环境比上海好多了!
学工科就上浙大,学理科文科就去复旦
除去工科农科理医文史政经还有什么呀,大哥
那里都一样!不过要我来选的话,我会选择浙大
浙大比较好吧
要看具体专业。但文科类浙大好一些。
这个问题没有好坏之分,这要看你侧重什么专业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复旦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女生,分数除了清北其他都可以考虑一下,没接触过任何竞赛,高中数学物理也没好过。大学想学数学或者物理,科研的念头断不掉,目前考虑有:复旦:自然科学试验班(没有数学方向,不太乐意) 数学系或物理系(但我想先通识一年再看看)上交:致远学院(理科什么都学?上交的理科?)中科大:理科试验班 (我想出国,中科大的荒僻也很中意)浙大:理科试验班南大:匡亚明班(里面好像都是学竞赛的)父母倾向上海那两所,“不要浪费分数”,其实最想让我学经济,来钱快光看这几所学校如何抉择?再把父母意见和个人资质考虑在内呢?
决心搞金融:复旦横心搞科研:科大,南大靠谱找工作:交大,浙大建议报经管学院或者数学学院(发现题主反复提到数学??数学前期转金融很方便的)或者报一个实验班之类的大类之后确定专业。这是结论几个大学没有本质的差距,各有侧重而已。这种情况下专业方向比学校更重要。有些东西还是交代一下??????????????????????????????????我试着逐句理解一下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题主是喜欢理想化的高雅生活的,对科学有着纯粹的热爱??不过您对科研的理解与热爱都不够女生,分数除了清北其他都可以考虑一下,题主的分数应该是不错的没接触过任何竞赛,高中数学物理也没好过。这句话结合第一条,大概可以知道1、题主数理基础一般,但不至于差。所以真要是学也没问题因为没学过竞赛还是有一点劣势。身边有大一一来在看拓扑流型的,也有极限都不知道的。倒不是说搞竞赛搞得多高端,高中竞赛那些都是雕虫小技。而是学过竞赛的同学,特别是化学之类之见拿大学书的,会让你对这门科学的结构有基本的认识,也会因此基本计划未来走不走这条路。题主强调资质问题,说明题主不是很自信。自(dou)信(bi)的人可以上课突然质问教授这个欧拉方程的泛函写得不严格??不过有点自知之明总是好的,参考以及相关2、题主英语很好。英语不好,总分不会太高,除非数理基础逆天。这是很重要的,您想出国,那科研英语GTGPA是必需的。英语仅次于科研。多说泪啊,我得放假赶快膜tpo??大学想学数学或者物理,科研的念头断不掉,数理不错英语好,您不出国理难容??开玩笑的,其实——基于您对科研的理解,有必要说明一下,科研的路是漫长和琐碎的,毕竟那个英雄的时代早已远去。干了大半辈子,回过头来感觉自己做的不是科学,只是搬弄数据拼凑论文。基础科学的圈子高度饱和,业内人士都知道。出国phd念到至少27岁。找到教职,至少干到29岁。您是女生,结婚成家想必也很重要。从您父母的语言态度看得出您的家境不算极为富裕,您自己可能不在意,但请在意一下您的父母,中国人讲究实践理性,科研的事情很不浪漫。不过,我是基于您对科研不确定和略怀疑的态度来考虑的,如果真的热爱就不要考虑行不行这种问题,一天到晚想这些的人肯定不行目前考虑有:复旦:自然科学试验班(没有数学方向,不太乐意) 数学系或物理系(但我想先通识一年再看看)上交:致远学院(理科什么都学?上交的理科?)中科大:理科试验班 (我想出国,中科大的荒僻也很中意)浙大:理科试验班南大:匡亚明班(里面好像都是学竞赛的)自然科学基础科学的院系大神众多,慎入。竞赛那一套基本用处不大,但学过竞赛自信会强一点。PS:所谓实验班,就是拿你们实验实验??父母倾向上海那两所,“不要浪费分数”,其实最想让我学经济,来钱快这个在前面说过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PS:“不要浪费分数”这句话很霸气??光看这几所学校如何抉择?再把父母意见和个人资质考虑在内呢?决心搞金融:复旦横心搞科研:科大,南大靠谱找工作:交大,浙大建议报经管学院或者数学学院(发现题主反复提到数学??数学前期转金融很方便的)或者报一个实验班之类的大类之后确定专业。
复旦没有悬念,进可攻退可守&br&利益相关: 科大毕业生。校友玻璃心,匿名保平安。&br&&br&以及,都到了这个等级,个人因素比学校因素重要得多。
复旦没有悬念,进可攻退可守利益相关: 科大毕业生。校友玻璃心,匿名保平安。以及,都到了这个等级,个人因素比学校因素重要得多。“这些排名不一定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但某些指标是很有说服力的。而且不同单位推出的排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了中国高校的现状。”----复旦校领导的讲话。          本帖不是要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而是希望复旦人对自己学校有个清醒认识。     1,浙江大学与复旦大学一直关系友好,浙大甚至对复旦的壮大有输血之恩。     大家可以去查查院校调整时期的一些资 料。我可以列举几例:苏步青、谷超豪、胡和生、谈家祯、卢鹤绂、周同庆、谭其襄等七大院士都是在浙大已经功成名就(除胡当年名声略小外)的。这些牛人来复 旦也不是孤家寡人,基本上带来的是团队。复旦的前50年在上海也是拿不出手的,甚至比上海理工的前身都不如,更不要和浙大比了。     2.现状,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截止2005年),复旦排第一的学科只有3个,而浙大的农学就有4个是全国第一。     至于SCI文章,浙大接近复旦的2倍(有人会说浙大的教师多,但事实上浙大教师数量并不是大家想当然的是复旦的4倍,而是约复旦的1.4倍)     而且其较大比例的工科在发文上是比较困难的。复旦有一定把握比浙大强的也就是医科而已。而就在这点上,复旦医科在合并后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而浙大医科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现在居然有个本土院士了)。     3.引进人才方面,复旦虽然沸沸扬扬全球招聘百万年薪教授,但招来的是否具有全球知名度大家是心知肚明的,是否在国内学术圈具有说服力也是众所周知的;浙大显然在这方面取得了先机,刘克峰、孔金瓯等人在国际学术界已是成名人物。     4.研究基地建设方面,国际电磁科学院浙大分院、浙大数学中心、沃森研究院等的定位、规划和落实方面,无不体现着浙大的野心。复旦声势浩大的先材,扔了一大笔钱,搞了些丑闻,然后偃旗息鼓;生物医药研究院,也就是大家早就脸熟的几杆枪。     5.复旦与浙大最大的差距在于:学校根本不重视一线教学科研人员,这从待遇方面看是昭然若揭。复旦明年甚至未来3年的待遇今年就定好了,至于年终考评完全是走过场。     而在浙大,实行9级教授考评制度,一个 年轻的讲师如果脚踏实地地工作,全年收入超过本院系老博导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多吃老本的老教授都提前离岗了(这也是浙大消肿的妙法),还有住房问题,浙大 教师可以享受2000元/平的房子,而且学校还要根据各种积分进行补贴。复旦因住房原因出走的教师占70%以上,想来的人也因房子问题没来的多的是。            6.浙大与复旦相比的劣势,其实只是杭州与上海的劣势。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对学校的投资和招聘、外国使节对学校的访问等(其实这又能说明什么呢?04年切尼来复旦向北京示威,随后中日关系紧张,外交界谁人不知啊?)     复旦学生的国际化眼光要比浙大学生强, 但浙大领导和教师的眼光要比复旦高远(举个简单例子,复旦某重点学科评估,学科负责人在评估之前还沾沾自喜,对手下教师提出的建议不屑一顾,特别是当提到 某不知名学校的同一学科时,不料,人家同期的论文和成果远远超出,人家进入三甲,我们全国倒数第一)。     么都懂,就是专业不懂(这话过于以偏概全了,但我从不同的人口中听到过相同的话)。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复旦的前50年在上海也是拿不出手的,甚至比上海理工的前身都不如,更不要和浙大比了。   比就比呗,拉什么上海理工大学啊,难道上海理工大学就没给复旦输过血?纳闷
  浙大的农学就有4个是全国第一,请问农学以外还有哪些是第一?
  晕,浙大马甲YY水准可以与韩国棒子有得一拼了。    1、浙大甚至对复旦的壮大有输血之恩。  =======================================  复旦赏赐浙大四任校长的历史,你们知道吗?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校长 程天放 3.3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校长 郭任远 6.2   国立浙江大学 校长 竺可桢 9.5     加上解放后的路甬祥,    复旦四位校友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    绝无仅有。   
  路甬祥(1942.4 ─)     --------------------------------------------------------------------------------     
浙江慈溪人。  
液体传动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教授。1964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毕业,后至1979年在浙江大学任教;年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任教;年任浙江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天放,1899年生,江西新建人,生于杭州。原名学愉,1917年入复旦大学,1919年复旦大学毕业。1920年公费留美,1922年获伊利诺大学政治学硕士,1926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醒华日报》总编辑。回国后任教于复旦大学等校,后投身国民党党务系统,为CC骨干人物。1927年任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后历任江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中央大学教授、国民政府参事、中央军官团政治总教官、政治部主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1930年代行省主席职、1931年任国民会议代表、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32年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     郭任远,1918年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赴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主攻心理学。1923年,郭任远获博士学位后决定回国,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有意聘请他但任心理学教授。但由于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和一些复旦学生热情邀请,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母校任教,并在年兼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代理校长。 郭任远是带着几百册心理学书籍杂志到复旦来的。他一到校便着手创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院一一复旦大学心理学院。他首先募捐 3000元,购置仪器、动物和书籍,创办了心理学系,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唐钺、蔡翘、李汝祺、孔宪武等来系执教。  
1933年,郭任远转任浙江大学校长。    竺可桢 ( 1890— 1974)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曾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浙江大学校长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协副主席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66年被罗马尼亚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1908年 ,竺可桢考上复旦公学 ,与陈寅恪为同班同学 (五十年代 ,陈寅恪填写履历 ,涉及在复旦公学读书事 ,其证明人栏填的便是竺可桢 )。 1910年考取第二批美国庚款…  
  竺可桢简介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3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哈法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如果浙大YY对复旦有输血之事,那么复旦简直就是对浙大有哺乳之恩的再生父母了。    除了赐予四任校长以外,再看看复旦是如何哺育浙大这条白眼狼的吧。    费 巩()  原名福熊,字香曾、寒铁,江苏吴江人。1926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1928年赴法,1929年转入英国牛津大学主攻政治经济学。“九一八”后,改名费巩,回国任《北平日报》社评委员。1932年,回复旦大学任教。1933年秋,到浙江大学任教并兼注册课主任。1940年8月,出任训导长,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爱戴。     刘大白()  原名金庆棪、字伯贞,后改名刘靖裔、字清斋、号大白,笔名汉胄,浙江绍兴人。新文化运动闯将,新诗的倡导者。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在《越铎日报》发表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文章,遭到通缉。流亡日本、新加坡、苏门答腊等地,并加入同盟会。1916年袁世凯死后回国。1924年冬经邵力子推荐,任上海复旦大学国文系教授。1928年任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前身)秘书长。     蔡 堡()  字作屏,浙江余杭人。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进修动物学。1926年回国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1934年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文理学院院长。     ......  
  以合并浙农、浙医、杭大而块头“爆发”的浙大,难道不知道你们的并校恩人是谁吗?    没有复旦校友李岚清、陈至立的提携、恩赐,浙大不还是个不上台面的三流学校?    做人啊,不要忘本。
  2.现状,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截止2005年),复旦排第一的学科只有3个,而浙大的农学就有4个是全国第一。   ============================================  是否可以说,除了浙江农业大学外,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大学,排名第一的学科为零?
  05年(截止)教育部学科评估浙大似乎不错,印象中至少还有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是第一,复旦其实也不错,尽管第一不多,但前五还是不少。
  至于SCI文章,浙大接近复旦的2倍(有人会说浙大的教师多,但事实上浙大教师数量并不是大家想当然的是复旦的4倍,而是约复旦的1.4倍)   ==============================  XD,都知道你们体积大,你们跟印度阿三有得一拼,人多得象蝗虫嘛,一人一口痰都能淹没珠穆朗玛峰。  另外,给你普及一下,你说的SCI叫SCIE。普及版的玩意。浙大好像规定,博士要想毕业必须先捣鼓出2篇SCIE。这玩意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再另外,浙大的教师数量你先查清楚再发言,免得让人晒笑。
  虽然你们的人海战术在灌SCIE之类玩意时,打遍华夏无敌手,但是,有人检举,你们在S/N/C方面,似乎尚未破处。  低端数量,你们行。  高端精度方面,富人俱乐部里没有你们的份。
  05年(截止)教育部学科评估浙大似乎不错,印象中至少还有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是第一,复旦其实也不错,尽管第一不多,但前五还是不少。  ------------------------------------  06-08的浙大生物医学工程已经推出前三了,列第四,前三是东南,上交和川大。光学工程到是浙大第一。环境工程还没有评。    
  复旦有一定把握比浙大强的也就是医科而已。    ========================================  这样吧,凡是复旦开设的学科,比如文、史、哲、经、管、法、政、数、理、化、生、医,你们随便挑一样来PK。只要你们赢得了一项,就算复旦孬种。    就算复旦仅有的工科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含微电子、电子电路系统等二级学科),浙大够配提鞋吗?
  复旦医科在合并后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而浙大医科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现在居然有个本土院士了)。     ==========================================  1、拿复旦医科与浙大医科做比较,是对复旦的侮辱。    2、杭州市政府邀请复旦在杭建设下沙附属医院,投资7个亿。自己掂量掂量份量。
  3.引进人才方面,复旦虽然沸沸扬扬全球招聘百万年薪教授,但招来的是否具有全球知名度大家是心知肚明的,是否在国内学术圈具有说服力也是众所周知的;浙大显然在这方面取得了先机,刘克峰、孔金瓯等人在国际学术界已是成名人物。   ==========================================  这个就不废话了,看看你们自家YY论坛上说的实话:      [分享]复旦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十年历程回顾
身份: 注册会员
发帖: 134
积分: 165
在线: 1天4小时10分
注册: 07-11-18 12:27:00
      08-4-17 12:49:37
    引用 vanbasten 在
20:46:47 时发表的内容:   复旦做事情好像一般水准都挺高的。         也觉得如此,一般来复旦的都比来浙大的牛
是说总体上  
  就事论事,楼主引用的是05年数据,估计这篇所谓转载的是老帖。原文看不出有什么恶意,如果真是出自复旦人之手,还是很理性的。
nanosevere
等级: 高中
身份: 版主
发帖: 722
积分: 964
在线: 8天19小时40分
来自: 鱼米之乡
注册: 06-4-22 14:39:35
      08-3-28 15:26:53
    呵呵 看看人家复旦引进人才的力度,在看看偶门浙大的引人行动  彻底无语,在怎么说也得招些知名学者啊,总不能意味的招些仅仅挂名的院长、主任、学科带头人,实际上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一天来学校的之类的,或者那些国外没什么名气或刚毕业的回来,就大嚷偶们引进人才成绩十分突出:因为偶们总算招到几个喝过洋墨水的勒 得放鞭炮庆祝庆祝!!!!!!!               
  原文看不出有什么恶意,如果真是出自复旦人之手,还是很理性的。    ================================  呵呵,真服了浙大人的幽默。
  复旦声势浩大的先材,扔了一大笔钱,搞了些丑闻,然后偃旗息鼓;生物医药研究院,也就是大家早就脸熟的几杆枪。    =======================================    先材啊,在江湾校区连国家实验室大楼都造好了。就等着科技部校友批准咯。  先材原主任杨玉良调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据说是下任教育部长热门人选。现主任赵东元,炙手可热的新科院士,ISI统计的近十年100名论文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之一啊。另外,你们认识封东来吗?
  生物医药研究院,把上交的贺林院士挖来当院长了。  顺便再列下生物医学研究院新引进的一些PI名单:  药物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张明杰(香港科大教授)、徐明辉(普林斯顿博士)  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田(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系主任)、韩珉(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庄园(杜克大学教授)  基因组研究所:管坤良(密歇根大学教授)、熊跃(北卡罗纳大学教授)  .....  这样的超豪华阵营,浙大的能想象否?
  上是文科生吧。据说就别提了,我还据说王小二要接替陈自理呢。封东来嘛不是很熟,不过认识他师傅,呵呵。  查了一下,主贴来自上海某高校,复旦人啰嗦了一大通,纯粹一个弱智。
随风潜入夜
还真是能折腾的,典型的三流文科生心态,非常注重学校排名,因为文科生今后的出路就在学校的声誉。    
这个帖子是转载,至于是否出自复旦人之手,无法考证。转载于此并无恶意,只是觉得近年来复旦的地位受到了浙大、上交的冲击。在70—80年代全国人民理所当然的认为复旦是第三学校,但是近年来,复旦并没有随着上海的发展赶超北清,反而要和上交、浙大来争高低,而且在很多指标方面均没有优势,可见,复旦的管理层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至少是失去了最后的战略发展时期,因为目前的高校格局基本稳定,很难有更大的突破。  
本身在南方,特别是上海,应该出现一所与清华北大在特色上相互区别,甚至相对二者更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校,但复旦并没有能够担负起这个角色,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她已很难再具有这个机会。而上交、浙大、南大均因各自的先天劣势(上交给人的单一理工科性,浙大前50——80年代的沉寂影响了在民间的认同,南大近年相对的下坡趋势及所在城市相对的边缘)都难以担负起与北清相互抗衡的能力。    
因此,复旦,这个在许多人心目中的老三,需要真正的反省自己,而不是典型的三流文科生心态,在排名等方面争来吵去。
  楼主不是浙大的,也不是专门给浙大复旦添乱的.肯定转的帖也不是复旦的人写的.  不是说复旦人没有这点气魄,是他对复旦根本不了解!居然说&复旦的前50年在上海也是拿不出手的,甚至比上海理工的前身都不如,更不要和浙大比了。&后面我会贴点资料,说明这句话的荒诞.  至于楼主刚才说的&本身在南方,特别是上海,应该出现一所与清华北大在特色上相互区别,甚至相对二者更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校,&我觉得复旦做的很不错了,确实复旦在相比北清零志愿抢走高分考生的情况下,能不放弃\不抛弃,紧紧跟着北清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排名,复旦人并不在乎老三的位置,依我看,起码有四所学校,如果要排在复旦前面,复旦人也不会很在乎.比如中科大(如果中科大在北京或者上海,再并进好点的文科,可以赶超北清,缺点是没有文科,对整体总有点气质上的影响)\人大(不过只有文科,在总体排行上不利)\浙大(虽在灌SCIE之类玩意时,打遍华夏无敌手,但是,有人检举,浙大在学术认可的S/N/C方面,似乎尚未破处。)南大(其实在整体上与复旦最接近,常常可以排在复旦前面,但是考生进校的分数上,不如浙大离开复旦近)这四个学校都可以和复旦争老三位置.只要没有上交那个50年没有出来一个中科院士的&吃货&来争,复旦人都可以心平气和的!  +++++++++++++++++++++++++++++++++++++++++++=  作者:飞可 回复日期: 12:35:08 
     随风潜入夜 还真是能折腾的,典型的三流文科生心态,非常注重学校排名,因为文科生今后的出路就在学校的声誉。         这个帖子是转载,至于是否出自复旦人之手,无法考证。转载于此并无恶意,只是觉得近年来复旦的地位受到了浙大、上交的冲击。在70—80年代全国人民理所当然的认为复旦是第三学校,但是近年来,复旦并没有随着上海的发展赶超北清,反而要和上交、浙大来争高低,而且在很多指标方面均没有优势,可见,复旦的管理层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至少是失去了最后的战略发展时期,因为目前的高校格局基本稳定,很难有更大的突破。     本身在南方,特别是上海,应该出现一所与清华北大在特色上相互区别,甚至相对二者更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校,但复旦并没有能够担负起这个角色,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她已很难再具有这个机会。而上交、浙大、南大均因各自的先天劣势(上交给人的单一理工科性,浙大前50——80年代的沉寂影响了在民间的认同,南大近年相对的下坡趋势及所在城市相对的边缘)都难以担负起与北清相互抗衡的能力。         因此,复旦,这个在许多人心目中的老三,需要真正的反省自己,而不是典型的三流文科生心态,在排名等方面争来吵去。    
  好多人还是不知道复旦1949年前师资的情况:我就再贴一下吧:    李权时()别字雨生,浙江镇海人,1922年秋到复旦。经济学教授。      赵汉威()别字仁铸,江苏吴县人,1949年2月到复旦。化学系教授。      余楠秋()别字箕传,湖南长沙人,1921年12月到复旦。外文系教授。      毛宗良( )浙江黄岩人,1943年秋到复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系主任。      应成一()浙江永康人,1925年9月到复旦。法学教授。      蔡 翘()又名卓夫、义忠,广东潮州人,1925年冬到复旦。生物学教授。      谢六逸()贵州贵阳人,1926年春到复旦。新闻系教授。      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1928年秋到复旦。中国文学史教授。      田 汉()字寿昌,湖南长沙人,1928年秋到复旦。戏剧学教授。      江一平()别字颖君,浙江杭县人,1940年到复旦。法学院教授、副校长。      孙宗彭()字雅荪,江苏无锡人,1953年3月到复旦。生物系教授。      耿淡如()原名佐军,江苏海门人,1932年到复旦。历史系教授。      周予同()原名毓懋,又名蘧,字豫桐、予同,笔名天行,浙江瑞安人,1946年到复旦。历史系教授。      陈子展()原名炳堃,字子展,湖南长沙人,1933年到复旦。中文系教授。      周谷城()湖南益阳人,1943年 9月到复旦。历史系教授。      毛彦文()浙江江山人,1932年9月到复旦。英文教授。      老 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44年2月到复旦。文学教授。      孔宪武(生卒年不详)别字述周,吉林双城人,1926年春到复旦。心理学教授      薛仙舟()原名颂瀛,后名瀛,字仙舟,广东香山人,1915年夏到复旦。经济学教授、教务长。      刘大白()名靖裔,号大白,浙江绍兴人,1926年春到复旦。文学教授。      王宠惠()字亮畴,广东东莞人,1914年6月到复旦。法学教授、副校长。      邵力子()原名凤寿,又名文泰,字仲辉,浙江绍兴人,1914年春到复旦。文学教授。      马寅初()原名元善,字寅初,浙江嵊县人,1939年到复旦。商学院经济学讲席。      钱崇澍()字雨农,浙江海宁人,1942年9月到复旦。农学院教授。      吕思勉()字诚之,江苏武进人,1946年10月到复旦。法学院教授。      李青崖()湖南湘阴人,1930年到复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熊十力()原名继智,号子真,湖北黄冈(今团风)人,1948年8月到复旦。文学院教授。      秉 志()字农山,河南开封人,1946年8月到复旦。生物学教授。      叶楚伧()笔名小凤,江苏吴县人,1921年春到复旦。文学教授。      潘震亚()别字树庸,江西南城人,1933年到复旦。法学院教授。       
  复旦1949年前师资的情况:  金通尹()名问洙,浙江嘉兴人,1918年9月到复旦。土木工程系教授、系主任。      赵丹若()原名廷炳,浙江嘉善人,1949年8月到复旦。化学系教授。      陈守实()别名漱石,字淮佩,号哭云,室名冷庵。江苏武进人,1948年9月到复旦。历史系教授。      顾颉刚()江苏苏州人,1944年到复旦。文学院教授。      郭绍虞()原名希汾,江苏苏州人,1949年到复旦。中文系教授。      洪 深()字浅哉,江苏武进人,1923年秋到复旦。外文系教授。      金国宝()字侣琴,江苏吴江人。复旦大学商学院教授。      叶圣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1930年3月到复旦。任教文学院。      曹聚仁()字挺岫,浙江浦江人,1934年春到复旦。中文系教授。      李炳焕()字伟岩,福建福州人,1926年到复旦。商学院教授、院长。      王蘧常()字瑷仲,浙江嘉兴人,1928年到复旦。哲学系教授。      伍蠡甫()广东新会人,1919年到复旦。外文系教授。      刘 咸()字重熙,江西都昌人,1949年到复旦。生物系教授。      吴文祺()浙江海宁人,1951年8月到复旦。中文系教授。      龙榆生()江西万载人,1932年秋到复旦。中文系教授。      曹诚英()别字佩声,安徽绩溪人,1942年9月到复旦。农学院教授。      童第周()字蔚荪,浙江鄞县人,1945年到复旦。生物系教授。      赵景深()字邹啸,四川宜宾人,1930年8月到复旦。中文系教授。      胡 风()湖北蕲春人,1938年12月到复旦。文学院教授。      梁实秋()浙江杭州人,1927年秋到复旦。文学史、戏剧文学评论教授。  
  温崇信(1902~ )字仲清,广东嘉应人,1928年2月到复旦。法学院市政系教授、系主任。      孙寒冰()原名锡琪,江苏南汇人,1927年秋到复旦。政治系教授。      顾仲彝()字德隆,浙江余姚人,1930年9月到复旦。外文系教授。      王造时()又名雄生,江西安福人,1951年到复旦。历史系教授。      梁宗岱()字菩根,广东新会人,1938年到复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      程沧波()名中行,江苏人,1938年到复旦。新闻系教授。      全增嘏()浙江绍兴人,1942年8月到复旦。哲学系教授。      蒋天枢()字秉南,江苏丰县人,1943年8月到复旦。中文系教授。      陈传璋()又名琰如,安徽怀宁人,1945年8月到复旦。数学系教授。      张孟闻()浙江鄞县人,1943年9月到复旦。生物学教授。      赵敏恒()江苏南京人,1938年11月到复旦。新闻系教授。      漆琪生()原名相衡,四川江津人,1944年12月到复旦。经济系教授。      梅汝璈()江西南昌人,1945年秋到复旦。政治系教授。      刘大杰()湖南岳阳人,1931年2月到复旦。中文系教授。              卢 前()原名正绅,别字翼野,江苏南京人,1936年春到复旦。文学教授。      严志弦()字济宽,江苏武进人,1938年9月到复旦。化学系教授。      李惠堂()广东五华人,1926年到复旦。体育指导。      叶蕴理()江苏南京人,1948年8月到复旦。物理系教授。      胡寄南 (1905 ~1989)安徽太平人,1946年8月到复旦。心理学教授。      胡曲园()原名廷方,湖北江陵人,1947年2月到复旦。哲学系教授。      孙大雨()原名铭传,字守拙,浙江诸暨人,1946年8月到复旦。外文系教授。      卢于道()浙江鄞县人,1942年8月到复旦。生物学教授。      许涤新()广东揭西人,经济学教授。      张明养()名良辅,浙江宁海人,1942年8月到复旦。政治系教授。      朱斯煌()字芑征,浙江余姚人,1931年9月到复旦。银行学系教授、系主任。      吴斐丹()又名汝勋,浙江义乌人,1928年1月到复旦。经济系教授。      薛仲三()河北宝坻人,1944年2月到复旦。统计学教授。      曹亨闻()又名驿,浙江临海人,1939年3月到复旦。新闻系教授。      萧 乾()别字炳乾,生于北京,1946年8月到复旦。新闻系教授。      陈恩凤(1910~)江苏句容人,1943年8 月到复旦。农艺系教授、系主任。      胡厚宣()河北望都人,1947年到复旦。文学院史地系教授。      章 巽()字丹枫,浙江金华人,1948年5月到复旦。历史系教授。      许国璋()浙江海宁人,1946到复旦。任教文学院外文系。  
  任教的大老,你可以在复旦,也可以在同济,浙大是第三中山大学,又是蒋重点栽培的故乡大学,有钱当然教师也不会差,也不算什么了不得呀!但是浙大以前也是综合性大学,可以列个名单与复旦解放前培养的名人相比,其他不比复旦野鸡的大学,与野鸡复旦比比52年前的毕业生吧!不是要与浙大比高低,只是问一下,你看了还觉得解放前的复旦野鸡吗?     于右任  1905 同盟会元老、诗人、著名书法家,绰号“复旦孝子”       邵力子  1905 国民党著名民主人士       胡敦复  1905 清华学堂首任教务长、大同大学校长       郑桐荪  1905 清华数学系创系元老,陈省身岳父       陈寅恪  1908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竺可桢  1908 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       罗家伦  1914 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张志让  1915 著名爱国志士、新中国第一任大法官       孙越崎  1916 著名爱国人士、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能源泰斗,我国现代能源工业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             徐悲鸿  1916法文系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陈维稷  1925化学系  我国现代纺织科学技术奠基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胡寄南  1925心理学系 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冯德培  1926生物系  生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神经肌肉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       童第周  1927生物系  著名实验胚胎学家       严幼韵  1927 杰出的女外交官,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夫人       夏征农  1928中文系  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辞海》主编       马彦祥  1928中文系  著名戏剧导演、戏剧活动家、理论家       陈 瑛  1928中文系  中国新文学早期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笔名“沉樱”,马彦祥夫人             李仲南  1928中文系  著名诗人、教育家、教授,曾任《商报》主编       王铁崖  1931政治系  杰出的国际法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国际法学会前会长,国际法研究院院士,国际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员,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大法官      郭任远 1918年毕业于复旦、留学美国并发表了美国现代心理学开山之作的郭任远, 曾任浙江大学校长            徐梵澄 东方哲学大师 徐梵澄先生, 1925年考入复旦            李焕 毕业于复旦法律系, 后任台湾 ”行政院长”和 “国民党中评会主席”         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竺可桢、罗家伦、徐悲鸿、童第周和郭任远这些名人好像读过点书的人不看注解也明白是怎么样的大老吧?         
  作为曾经的复旦人,我们不在乎什么老三老四的,又不是老大,有什么好争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我们最不想听的话是复旦解放前很差,我们觉得复旦从前和现在都不是什么顶级大学!将来,希望是,可惜我们不一定看得到!当然这60来年复旦发展很快,但离开北清以及和我们心中伟大的目标还有距离,在一些方面,同在华东的中科大南大浙大也比复旦好(不想提一个&经费是复旦一倍却50年没有培养出来一个中科院士&的垃圾制造所).不过复旦尽管很晚才成为国立大学!但是复旦从来不以原来的草根为耻辱,反以为荣誉.尽管复旦当时不像浙大是五大国立之一,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如,但是在人材培养上不输给五大或者类似五大的大多数学校,我们可以像侯跃文与黄宏在某个春晚小品&打牌&一样比比看!就是用某个好学校(不许用垃圾制造所比)与复旦解放前培养的名人一对一相比:列个名单吧,其他不比复旦野鸡的大学,与野鸡复旦(含早期的复旦公学)比比52年前的毕业生吧!复旦野鸡吗?
  ★★★★★★★★★★★★★★★★★★★★★★★★★★★★★★★★★★★★★★★★★★★★★★★★★★★★    一个多世纪以来,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多的高校依次为:     北京大学(149位,含北医)  南京大学(137位)  清华大学(134位,含协和)    复旦大学(59位,含上医)  浙江大学(53位,含杭大、浙农、浙医)    中国科技大学(39位,含合肥烟草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29位,含上海农学院、二医大)    武汉大学(24位,含武汉测绘学院等多所大学)  南开大学(16位)  同济大学(16位)  中山大学 (11位,含中山医科大学)    注:此份统计数据更新至2008年6月,不计肄业。  ★★★★★★★★★★★★★★★★★★★★★★★★★★★★★★★★★★★★★★★★★★★★★★★★★★★★    
  本来都不是第一的学校,你有几个北大清华没有的学科排了第一又如何?比较公平的是比总量与精度.再转贴一个关于学科总量与精度的数据,各校实力究竟如何,大家不难判断:            一级学科总量:        1、浙江大学 70个    2、上海交大 64个    3、南京大学 49个    4、复旦大学 36个     中国科大 36个             一级重点学科比例:        1、复旦大学 11÷36=0.31    2、中国科大 8÷36=0.22    3、浙江大学 14÷70=0.20    4、南京大学 8÷49=0.16    5、上海交大 9÷64=0.14             二级学科总量:    1、浙江大学 294    2、上海交大 235    3、南京大学 224    4、复旦大学 179    5、中国科大 109        二级重点学科比例:    a、(未覆盖)    1、复旦大学 52÷179=0.291    2、中国科大 24÷109=0.221    3、浙江大学 46÷294=0.156    4、南京大学 31÷224=0.138    5、上海交大 24÷235=0.105        b、含覆盖    1、复旦大学 86÷179=0.481    2、中国科大 43÷109=0.394    3、南京大学 60÷224=0.268    4、浙江大学 69÷294=0.235    5、上海交大 24÷235=0.166         
  表1. 年获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学者的本科毕业学校            博士总数       科学与工程领域       非科学与工程领域           人数  排序      人数   排序       人数   排序     北京大学  1332   1     1247    1        85    1     清华大学  1234   2     1203    2        31    3     中国科大  988   3      966    3        22    5     复旦大学  626   4      590    4        36    2     南京大学  437   5      422    5        15    8     南开大学  396   6      371    6        25    4     浙江大学  357   7      352    7        5     10     武汉大学  340   8      324    8        16    7     北京医科大 339   9      333    9        6     9     上海交大  334   10     314    10        20      表3. 年获美国大学科学与工程领域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学者的本科毕业学校            自然科学    工程      生命科学    社会科学           人数  排序  人数  排序  人数  排序  人数  排序     北京大学  558  1   189   5   386  1   114  1     清华大学  226  3   863   1   92   8   22  6     中国科大  461  2   291   2   189  4   25  5     复旦大学  220  4并列  80   6   247  3   43  2     南京大学  220  4并列  57   7   118  7   27  3并列     南开大学  133  6    34   9   177  5   27  3并列     浙江大学  70  8     212  4   61  9    9  9     武汉大学  85  7     56   8   167  6   16  7     北京医科大 57  9并列   7   10   265  2   4  10     上海交大  57  9并列   224  3   23  10   10  8               
  上面和这里都是中科大学生的数据,里面复旦与浙大都有,都在前十,不过浙大是后两位,复旦是前两位.  被录取CUSPEA考生最多的中国名校 *****         CUSPEA在全国通过考试共选拔出900多人,其中科大(USTC)学生的比例超过1/4,高居全国第一。         名次 学校 被录取的CUSPEA考生总人数     1 科大 237人     2 北大 206人     3 复旦 126人     4 南大 57人     5 清华 34人         名次 学校 历次CUSPEA考生第一名总人数     1 科大 5人     2 复旦 2人     3 北大 1人     3 兰大 1人     3 中科院 1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CAS member, CAS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国家设立的最高科学技术头衔,为终身荣誉,享受国家副部长级别待遇。一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为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过并正在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各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争相高薪聘请的著名科学家、学科带头人,也是党和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咨询专家,更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栋梁之才。    如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上海)(现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的前身)机械工程系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1942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物理系的核物理学女王、“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  1920年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物理系的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吴有训  1923年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物理系的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严济慈  1930年毕业于私立南开大学数学系,1934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国际数学界泰斗、菲尔兹奖得主——陈省身  1940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的世界著名数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文俊  1942年毕业于私立南开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9年肄业于国立南京大学生物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东生  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工程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闵恩泽  1913年肄业于国立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的侯氏制碱法发明人——侯德榜  1924年肄业于国立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  1924年肄业于国立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周培源  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清华大学医学部)的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开拓者——林巧稚  1940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气象系,1943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气象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叶笃正  1949年毕业于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的著名肝脏外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选  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其他高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蒋锡夔  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的世界著名固体物理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闵乃本  196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的继陈省身之后的全球最杰出华人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  
  ★★★★★★★★★★★★★★★★★★★★★★★★★★★★★★★★★★★★★★★★★★★★★★★★★★★★    一个多世纪以来,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多的高校依次为:     北京大学(149位,含北医)  南京大学(137位)  清华大学(134位,含协和)    复旦大学(59位,含上医)  浙江大学(53位,含杭大、浙农、浙医)    中国科技大学(39位,含合肥烟草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29位,含上海农学院、二医大)    武汉大学(24位,含武汉测绘学院等多所大学)  南开大学(16位)  同济大学(16位)  中山大学 (11位,含中山医科大学)    注:此份统计数据更新至2008年6月,不计肄业。  ★★★★★★★★★★★★★★★★★★★★★★★★★★★★★★★★★★★★★★★★★★★★★★★★★★★★    名单祥见: /publicforum/content/university/1/63993.shtml  
  上面和这里都是中科大学生的数据,里面复旦与浙大都有,都在前十,不过浙大是后两位,复旦是前两位.  被录取CUSPEA考生最多的中国名校 *****         CUSPEA在全国通过考试共选拔出900多人,其中科大(USTC)学生的比例超过1/4,高居全国第一。         名次 学校 被录取的CUSPEA考生总人数     1 科大 237人     2 北大 206人     3 复旦 126人     4 南大 57人     5 清华 34人         名次 学校 历次CUSPEA考生第一名总人数     1 科大 5人     2 复旦 2人     3 北大 1人     3 兰大 1人     3 中科院 1人  
  造孽精的数据我也有,是中科大学生帖子里的,表2是社会科学的,复旦第二是应该的,表4. 年获美国大学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学者的本科毕业学校             人文        教育        其他           人数  排序    人数  排序    人数  排序     北京大学  30   1     11   1     44   1     清华大学  2   7并列    3   5并列    26   2     中国科大  2   7并列    3   5并列    17   4     复旦大学  14   2     0          22   3     南京大学  6   3并列    4    4     5    8     南开大学  6   3并列    6    2     13   5     浙江大学  1   9并列    0          4    9     武汉大学  5   5并列    1    8     10    7     北京医科大 1   9并列    2    7     3    10     上海交大  3    6     5    3     12    6     被录取CUSPEA考生最多的中国名校 *****         CUSPEA在全国通过考试共选拔出900多人,其中科大(USTC)学生的比例超过1/4,高居全国第一。         名次 学校 被录取的CUSPEA考生总人数     1 科大 237人     2 北大 206人     3 复旦 126人     4 南大 57人     5 清华 34人         名次 学校 历次CUSPEA考生第一名总人数     1 科大 5人     2 复旦 2人     3 北大 1人     3 兰大 1人     3 中科院 1人  
  ★★★★★★★★★★★★★★★★★★★★★★★★★★★★★★★★★★★★★★★★★★★★★★★★★★★★    一个多世纪以来,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多的高校依次为:     北京大学(149位,含北医)  南京大学(137位)  清华大学(134位,含协和)    复旦大学(59位,含上医)  浙江大学(53位,含杭大、浙农、浙医)    中国科技大学(39位,含合肥烟草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29位,含上海农学院、二医大)    武汉大学(24位,含武汉测绘学院等多所大学)  南开大学(16位)  同济大学(16位)  中山大学 (11位,含中山医科大学)    注:此份统计数据更新至2008年6月,不计肄业。  ★★★★★★★★★★★★★★★★★★★★★★★★★★★★★★★★★★★★★★★★★★★★★★★★★★★★    详细名单见: /publicforum/content/university/1/63993.shtml  
  看来复旦的学生对上交耿耿于怀啊,确实,上交近年来发展势头很旺,是阻挡在复旦蒋上海优势资源集于一身与北清比拼的最大障碍。    从目前发展势头来看,上交如果不是文科太弱的化,是第三高校的最有力争夺者,因地理优势,其工科近年来可能还略强于浙大,关键是其发展势头好像是华东五虎最好的一个,但是确实,正因为其交大校名的影响和传统的文科劣势,该校要在三十年内称霸华东很难。现在的关键变量在复旦、浙大和南大,中科其实可以说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浙大的变量在于增强学科的精度,浙大不缺钱,缺的是大师和底蕴,这个底蕴包括在民间中的名校印象,如何吸引最优秀教师和最优秀学生是浙大的关键,这需要一方面管理的高水平,另一方面寄托于人们对于一线城市的厌倦,对于杭州这种山水城市的喜爱,这是浙大发展的关键变量所在。复旦至少在民间来说底蕴较强,但近年来各种排名的落后正在侵蚀这种底蕴。复旦发展的关键变量在于校领导管理方面的创新,以及如何在中央、上海市政府方面争取最有利的资金和政策倾斜。从目前来看复旦的管理层处于塌陷状态,以前的杨福家是中国最有名的大学校长之一,而现在。。。。。,我们从其100周年校庆所得到与北大相差甚远的待遇可以看出他在中央和上海市政府方面的地位。上海市政府处于在复旦和上交的两难选择中,很难真正去扶持那一所,特别是90—今上交的特殊政治地位,使得上交获得了也许更多的支持。    
  有个帖子是评前五名校的,复旦赖皮,每次都沾边,浙大好像有过两次吧?不过在无数脸的榜上,浙大挺高的.下面就是那个帖子:    评选十所八所太多了,两所三所太少了,那就评选五所吧;也多次听过五校的说法,声明:各大排行榜的争议太大,不作为评选的依据。         依据:     1,“985工程排序”,是国家给大学的定位,前五依次是:     清华、北大、科大、南大、复旦。         2;生源质量排序,大体上可以反映出社会对大学的认可程度,前五依次是:清华、北大、科大=复旦、上交。         3,07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中国大陆入选的五大名校:     北大、清华、复旦、科大、南大         4,07《南京晨报》点评中国的五大名校,依次是:     北大、清华、科大、南大、复旦         5,07《新周刊》点评中国五大名校,依次是:     清华、北大、南大、科大、复旦         6,香港《亚洲周刊》也点评过中国大陆的名校(日),前五依次是:     北大、清华、科大、复旦、同济         7,中国大陆大学在海外的声誉、知名度和认可程度,由于中国大陆大学在海外都没有什么名气,有限的影响也只是在海外的大学里,因此以海外校友在世界名校的数量和整体影响力为依据,大体排序是:     科大、北大、清华、南开、复旦         8; 23.06环太平洋大学协会(ARPU)里的中国大陆五所大学:     北大、清华、科大、复旦、浙大         9,世界最顶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这个是老话题了,S/N/J等不能突破,所谓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是扯淡,按照数量、质量(第一作者)大体为:     科大、北大、南大、复旦、清华     (连接.cn/gb/node2/node138665/node192268/usernotallowobject15ai3352930.html)         10;连续六年的《科学》杂志点评的是: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     综上所述,中国大陆的五大名校大体是:     北大、清华、科大、复旦、南大    
  这里表1到4都是中科大学生搞的,表2是社会科学,复旦第二是应该的不排了,  表4. 年获美国大学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学者的本科毕业学校             人文        教育        其他           人数  排序    人数  排序    人数  排序     北京大学  30   1     11   1     44   1     清华大学  2   7并列    3   5并列    26   2     中国科大  2   7并列    3   5并列    17   4     复旦大学  14   2     0          22   3     南京大学  6   3并列    4    4     5    8     南开大学  6   3并列    6    2     13   5     浙江大学  1   9并列    0          4    9     武汉大学  5   5并列    1    8     10    7     北京医科大 1   9并列    2    7     3    10     上海交大  3    6     5    3     12    6     被录取CUSPEA考生最多的中国名校 *****         CUSPEA在全国通过考试共选拔出900多人,其中科大(USTC)学生的比例超过1/4,高居全国第一。         名次 学校 被录取的CUSPEA考生总人数     1 科大 237人     2 北大 206人     3 复旦 126人     4 南大 57人     5 清华 34人         名次 学校 历次CUSPEA考生第一名总人数     1 科大 5人     2 复旦 2人     3 北大 1人     3 兰大 1人     3 中科院 1人  
   上海交大有29位?上海交大是1959年在上海造船学院基础上成立的,原来交大的只有造船系与起重机系的加入,造船系三个院士大老都是原来同济造船系的.上海交大1959年到现在没有培养出来一个科学院士是人所周知的事实,钱学森和吴文俊不是造船系或者起重机系的吧?凭什么算上海交大的?    清华大学    科学院院士:朱邦芬(1981硕士),范守善(1981硕士),杨卫(1981硕士),欧阳钟灿(1981硕士,1984博士),吴硕贤(1981硕士,1984博士),陈祖煜(1991博士)    工程院院士:王浩(1982本科),欧阳平凯(1981硕士),江亿(1981硕士,1985博士),方滨兴(1984硕士),高金吉(1993博士),马伟明(1996博士),        复旦大学    科学院院士:贺福初(1982本) 黄民强(1982本),赵国屏(1982本),张亚平(1986本),洪家兴(1982博士),杨玉良(1982硕士,1984博士) 张伟平(1985本) 穆 穆(85博)        南京大学    科学院院士:田刚(1982本),陈晓亚(1982本),贾承造(1987博士) 邢定钰(1981硕)吴岳良(1982本),张 经(82本) 祝世宁(88硕、96博)        浙江大学:    科学院院士:丁仲礼(1982本),麻生明(杭大,1986本)    工程院院士:潘云鹤(1981硕士),陈左宁(1999硕士),徐扬生(1981本,1984硕),谭建荣(1992博) 郑树森(浙医大,1986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学院院士:吴奇(1982本),李洪钟(1981硕士),侯建国(1983硕士,1989博士),马志明(1981硕士),刘嘉麒(1986博士)    工程院院士:李国杰(1981硕士)        吉林大学    科学院院士:冯守华(1983硕士,1986博士) 张希(1986本、1989硕、1992博) 段雪(1982本) 赵东元(84本、87硕、90博) 任露泉(原吉林工业大学,81硕)        北京大学:    科学院院士:王诗宬(1981硕士),田刚(1984硕士) 王恩哥(1990博) 高松(85本、88硕、91博)        山东大学    科学院院士:郭雷(1982), 薛其坤(1984) 胡海岩(山东工大,82本、84硕)    工程院院士:张运(山医大,1981硕士)  
  作者:飞可 回复日期: 16:23:27 
    看来复旦的学生对上交耿耿于怀啊,确实,上交近年来发展势头很旺,是阻挡在复旦蒋上海优势资源集于一身与北清比拼的最大障碍。        从目前发展势头来看,上交如果不是文科太弱的化,是第三高校的最有力争夺者,因地理优势,其工科近年来可能还略强于浙大,关键是其发展势头好像是华东五虎最好的一个,  ===============================================  上海交大除了在骗钱上面出色之外,没有什么可取的!复旦学子最讨厌的是和上海交大比较.  上交最不敢面对的四大错:    1。无耻掩饰自己的汉奸历史:历史上当过汪伪的国立大学,对于后人而言,承认历史,表示反省,不是难事。但是在交大的官网上居然这样评价这段历史:“本校与其它草创之敌伪学校有所不同  当时租界号称孤岛,环境恶劣,本校在黎照寰校长名义之下,弦歌不辍;惟少数学生向往自由,间关内徙,有转入流徙中之唐、平两院及其它院校者。  自租界易色,师生格于情势,无法大量内移,留校师生乃将该校改名私立南洋大学,部份高年级学生至教授家中受课,作最后之努力。迄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十月,终被南京伪政权接收,改名伪国立交通大学。然该校在敌伪时期,因过去声望所及,仍为东南沦陷区莘莘学子精神之所寄,因此学风及学术水准,尚能维持不坠,是为与其它草创之敌伪学校所不同者。”    而当时为了援助抗战,复旦老校长马相伯义卖书法10万大洋。支援抗战!复旦关了江湾的校区,在重庆开学。后来到复旦当教授的王蘧常和其他四位教授不当汉奸国立毅然,离开交大!被称为五位不屈其志宁可讨饭也不当汉奸的教授!  2。陈进打磨芯片,为交大骗了12个亿。哪个时候,没有同济什么事情。后来出事情了!就说陈进是同济的了!另外一个什么教授,先吹他是最年轻的什么院士。后来那个什么院是大兴的。就说他是复旦毕业的了!    3。号称全国学校经费清华第一交大第二,但是清华出来多少中科院士?排名一、二;复旦经费是交大一半,出来了78(?)个。排名第三。交大居然一个没有?排名最后都没有人要!真是强悍!强悍到强盗的地步!    4。夺朱非本色:明明从曾经的上海船院到上海交大,居然敢把上海那两个字去掉。以示自己才是继承原来国立交通大学的正宗。可惜原来交通大学的档案都内迁西安了。但是上交去掉上海有利可图。这样1959年成立的上海交大就有了汪道涵、江、钱这样史前毕业的校友啦!只有在陈进事发后在国外权威杂志上称为西安交大上海分校。上海交大一声不吭了!  
  上海交大有37个院士?比我知道的1958年开始的院士前四家还多?能不能劳驾把名单也列出来?中科院士就不要列了,全地球人都知道上海交大没有中科院士,就算工程院士吧!        从58年开始的院士有多少!(当然可能有遗漏)      ★58年以来本科两院院士 产出排名★★            u 科大成立于1958年,故以1958年后上大学为基准.            u 研究生情况很复杂,待详细调研后再权威发布.            中国科大: 33 人(21+12)      科学院院士 21:       佟振合(58级),徐建中(58级),白以龙(58级),李崇银(58级), 王大成(58级)      魏奉思(58级),严加安(59级),赵忠贤(59级),王志珍(59级),林尊琪(59级)      施蕴渝(60级),陈 顒(60级),李邦河(60级),郭光灿(60级),李曙光(60级)      石耀霖(61级),朱清时(63级),陈 霖(65级),饶子和(75级),吴奇(77级),      候建国(78级).            工程院院士 12:       龚惠兴(58级),王震西(59级),杜善义(59级),吴有生(59级),宋湛谦(59级)      何多慧(59级),魏复盛(59级),杨秀敏(60级),范维澄(60级),陈立泉(59级)      许祖彦(59级),吴以成(64级).            清华大学: 29人(12+17)            科学院 12:       周孝信(59级),郑厚植(59级),吴宏鑫(59级),陈祖煜(60级),沈文庆(61级),             顾秉林(64级),范守善(64级),吴硕贤(64级),顾逸东(64级),朱邦芬(64级),             王志新(74级),欧阳钟灿(62级)             工程院 17:       黄其励(58级),陈森玉(58级),陈念念(58级),马国馨(59级),蒋洪德(59级),       王玉明(59级),张超然(60级),牛憨笨(60级),于文虎(60级),马洪琪(61级),       戴 浩(62级),孙家广(64级),周 济(64级),郝吉明(64级),江 亿(74级),       王 浩(77级),欧阳平凯(62级).                   3. 复旦大学:19 人(13+6)       科学院 13:             刘以训(58级),洪国藩(59级),施立明(59级),洪家兴(60级),何积丰(60级),             方荣祥(62级),陈凯先(62级),杨玉良(74级),黄民强(78级),赵国屏(78级),             贺福初(78级),张亚平(82级),韩启德(医)。             工程院 6:              陈良惠(58级),沈倍奋(60级),陈克复(61级),侯保荣(63级) ,汤钊猷(医),侯惠民(医)                    4. 北京大学:18 人(13+5)       科学院 13:       许志琴(58级),程耿东(58级),朱作言(59级),许智宏(59级),黄荣辉(59级),       叶朝晖(59级),解思深(59级),李 未(60级),丁伟岳(62级),文 兰(64级),       周其凤(64级),陈和生(64级),白春礼(75级).             工程院 5: 阮长耿(58级),李国杰(62级),刘韵洁(62级),刘昌孝(医),高润霖(医)  
  复旦只有在知名度上高于浙大,在几乎所有可比较的指标方面全面落后浙大已经是即成事实了,只是复旦自己不愿意面对而已,旁人看得很清楚。
  浙江大学:      科学院院士:丁仲礼(1982本),麻生明(杭大,1986本)      工程院院士:潘云鹤(1981硕士),陈左宁(1999硕士),徐扬生(1981本,1984硕),谭建荣(1992博) 郑树森(浙医大,1986硕)  科学院的院长路甬祥可是浙大毕业的啊,楼主真无知。。。。。。
    现在国家不幸,赈灾在急,你们一群人居然还有心情在这类数脚趾头玩, 全部面壁思过去.
  倒来倒去,有意思吗? 不说过去,目前复旦的名字比浙大响亮. 中央要提携谁,谁就火..... 国情这样
       作者:随风潜入夜_ 回复日期: 0:46:59 
    如果浙大YY对复旦有输血之事,那么复旦简直就是对浙大有哺乳之恩的再生父母了。  =====你可以回家面壁了。
  总体感觉是我们国内的大学,,官味十足,,大学就是官府。。不过这个官府相比以前的进步了一点,,什么大学精神、独立、民主、自由,只是纸上的东西,,中国的大学摆脱现状,必须学术独立,教授自治。。
  我只知道,自己那年高考时,班上比我高21分的去了复旦,比我少15分的去了浙大.  
  全浙大人都知道:复旦复旦,就是浙大下的一个蛋。
  浙江大学的本质:        浙江大学的人喜欢说他们学科调整的时候多么吃亏。精华都给复旦了。        既然这样那么学科调整后的浙大就很不堪了吧。后来又合并了几所不入流的院校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个不堪的学校合并起来人头数上去了    ,质量实际上下降了。    请看:    用武书连的方法解析浙大    /bbscs/read.bbscs?bid=1&id=7401197        浙江大学排在第三,原因是武书连毕业于浙江大学     /f?kz=            浙大招生靠什么:1,靠着校友武书连的排行榜吹嘘自己全国第三。2,包装专业名称,糊弄欺骗考生。3,招收清华北大二志愿,吃人家淘汰的剩饭。        请看:    且看浙大是如何包装专业名称欺骗考生的!    .cn/s/blog_4c77f65b01000bhw.html        浙大今年生源好是因为吃剩饭和滥用自主招生    /f?kz=        浙大出国靠什么:1,吹嘘自己全国第三。2,gpa双次注水,百分制的时候注一次,换算gpa时的注一次。        请看:    据说浙大的教务处很松。。。    http://bbs./bbscon?board=Abroad&file=M..A&num=139        请问浙大的GPA是不是算得很高?    http://bbs.taisha.org/viewthread.php?tid=936394        浙大本地生源比例百分之六七十        请看:    浙江大学本地生源70%遭教育部警告    /bbscs/read.bbscs?bid=1&id=7484746        浙大本地就业比例百分之六七十,(2007年,浙江大学本省就业率68%)民营企业有着不计其数的校友。谁都知道,今年浙江民企关厂如潮,职工饭碗不保。    请看:    浙江企业异常倒闭现象增多 老板频频跑路    .cn/thread--1.html            浙江大学学风浮躁,造假不断,连学生都在搞腐败        请看:    -[视频]&哈佛博士&受聘浙大 洋文凭造假逐年增多    /education/269.shtml        丘成桐领导的浙大数学中心涉嫌严重人才引进造假    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49&id=104451        浙江大学、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剽窃与造假论文(ZT)    /viewthread.php?tid=982569        浙江大学年仅24岁的哈佛教授、博导陈家忠教授被指造假(转)    /thread--1.html        浙江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唐睿康涉嫌履历造假    /bbscs/read.bbscs?bid=1&id=7034597        浙大乒乓门事件    /club/read_2048105.html  
  作者:随风潜入夜_ 回复日期: 0:38:33   
    晕,浙大马甲YY水准可以与韩国棒子有得一拼了。    --------------------------------------------------------  你可知道这篇文章的出处是复旦光华bbs,,真正的复旦人所写?
  无意间看到这帖子,呵呵
看到上海的老这么自大,想说几句,本人大学都没读过。只是谈个个人看法。  谈到浙江,国家的支持不用说了吧,浙江永远是最少的,学校也不列外。浙大50年代到80年代基本被封锁,可现在短短20年时间至少 和复旦有的一比了,所以可以猜想,超复旦也就这几年
  还是浙大比复旦实力强一点吧。
  本人小学毕业就出来打工了,浙江大学食堂当过厨师,复旦校门口摆过地摊!  本人觉得浙大的同学比较谦虚,友好.复旦的都心浮气燥,都比较目中无人一点!  就跟这个贴子表现的一样! 就听见复旦的人比比叨叨,浙江人一贯的作风就是少说多做.  我看浙江大学不用5年就会彻底压跨复旦!  见的人多了,错不了!  就凭死缠烂打造孽精这德行就错不了.  复旦没落错就错在有你这样不学无术,就知道攀比的垃圾!  找不到工作就来帮我卖红薯!
  忘记给造孽精留电话了, 打给我!  我叫王福呆!记住王福呆...王福呆....
  复旦人真无知啊,呵呵,没话说了。天天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然后得出结论浙大远远不及复旦。你们真正了解过浙大历史么?你们知道浙大现在什么样子么?……不知道就别乱说。这里面只有复旦人在乱吹,乱骂,没有浙大人的半点。。。且不说现在浙大复旦孰强孰弱,5年之后,浙大必定远超复旦
  本来对复旦还有些好感的,楼主的话很有道理啊,看其他复旦的人来骂,就觉得复旦的人都没什么素质了,哎……
  复旦大学伟大而光荣的发家史    **********************************************************************  复旦大学为何从1949年前的上海地区的三,四流大学,到1952年就变成了全国“名牌大学”?      ***************************************************************************  在上海的老一辈人都知道,49年前复旦大学是一所标准的“野鸡大学”,实力、名声和学生质量都很差,远远比不上上海当时很多学校。但当时这个学校有一个最大特点:因为学生质量差,所以有些人就去闹革命参加GCD,结果在上海当时所有大学里复旦大学是最红的。解放后,上海一大批私立和教会学校撤的撤,合的合。只有复旦大学不但没有改名字,而且受益于此,在52年院系调整中一大批其他学校的文科和理科力量被充实进来,国家和上海重点扶持了复旦50年,一举从一个解放前的标准“野鸡大学”变成现在复旦人自封的所谓“江南第一学府”。                  复旦大学在共产党夺取国家政权以前,在上海地区都是一所至多三,四流的野鸡大学,在全国根本就没有几个外地人,知道还有一所复旦大学。共产党建政以后,三,四流的复旦狂热歌颂党爸爸,把自己的校庆日改为党爸爸军队占领上海的日子,博得了党爸爸的欢心。党爸爸把上海最著名的文科大学--圣约翰大学解散并入复旦,把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的文理专业全部并入复旦,并把一个1949年以前,连在上海都不入流的院校提拔为全国重点大学。                              因此,复旦完全是一个靠溜须拍马,投机钻营,使自己从一个黄浦江畔的三四流瘪三大学,越升为全国重点大学的。一个瘪三虽然成为了一个穿上了贵族外衣的爆发户,但是,他的气质依然时刻暴露出曾经的瘪三的自卑和偏狭。故此,复旦动辄贬损北大,藐视清华,踩踏交大,俯视浙大,自命自封为“江南第一学府”,乃至中国第一学府,中国高校的顶梁柱。            ##############################################################################                    一个堂堂大学居然能如此下作地为当局溜须拍骂,投好献媚,居然把自己校庆日改为党军的占领日,让自己从一个三流的瘪三大学跃居为名牌大学。这是也许是中国大学历史上,乃至世界大学历史上,最滑稽可笑,最卑鄙无耻的闹剧。      *******************************************************************************                    复旦大学的师生可不要怪我说话刻薄,这就是复旦从一个地方三,四流垃圾院校摇身一变,成为“名牌大学”的真实历史。                        大家都知道依靠溜须拍马,投机钻营而升官发财的大有人在,不知道还居然有大学依靠溜须拍马,歌功颂德,投机钻营而升居名牌的,复旦大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从1951年到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一年内,复旦就从上海滩的三,四流院校,从一个上海以外的地区人所未闻的院校,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国“名牌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上,复旦创造了一个全国记录,乃至世界记录。而且得来全不费工夫,只是媚媚一拍党爸爸,在转眼之间,摇身一变,就让自己野鸡变“凤凰”,创造了复旦之传奇。
  楼上的风烟往事就是那个燕园故人一堆马甲之中的一个!燕园故人第一个IP燕园故人已经被封杀了!现在是主要用燕园故人I,马甲太多了,已经被全面封杀用户的有:燕园故人、实话实说讲真相、千秋功罪我评说、创业必成。现在没有被全面封杀用户就有燕园故人I、千娇公主,还有铁铸的证据和法学家评理说法,特别是法学家评理说法,他的资料与燕园故人是一模一样!都是博士都是 。  。    为什么我武断地说他们是燕园故人I的马甲,请点击他们的IP,打开他们的个人论题集和回复集,非常集中在这几个主题里!一是“复交之争”,二是“宗庆后”、三是“大忽悠史玉柱”、四是“蒋介石与毛泽东”、五是“山西检察官进京抓央视记者”。他们一段时间内关心同样一个主题,另外他们自己也经常串联起来:  作者:燕园故人I 回复日期: 11:39:36          作者:千娇公主 回复日期: 09:54:12              作者:风烟往事 回复日期: 09:41:20              说复旦在1952年前是野鸡大学,并不是因为它曾经是私立大学!    同样为私立大学的南开大学,照样蜚声海内外,    
  原来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沪江大学还是相当不错的,后来复旦把沪江大学最好的学院和专业都挖走了,给上海理工大学留了个空壳子,复旦的学生的确有些浮躁,自大,作为一个和复旦的学生比试过的大学生,我还是有点感觉的,用我们老师的话说,别看人家学校好像很好,但是工作一两年,你们爬得比他们快
  复丹胜在上海,但是浙大长在杭州也不差,至少我们浙江很勤劳刻苦 也没说上海不勤劳刻苦 但是上海你得承认得天独厚的条件比浙江甚很多吧
  复旦明显强于浙大,这个不用争,浙大是因为武书连才起来的,搞的自己心态不好了。当然,复旦和浙大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怎么会有浙大的主动来挑起校际争端?
      作者:solaryw 回复日期: 23:09:33 
    全浙大人都知道:复旦复旦,就是浙大下的一个蛋。    ====,那我野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 浙大浙大, 就是复旦带大的一个崽。    
说这种没营养的话很有意思么?
  浙大在发展中,不过它确是大而不精。它还可以,比上交这个抢来某个?流政治家的暴发户好。    强烈建议把该贴转到复旦bbs上,尤其是前面楼主转写的。我是复旦的
  那个复旦的把该贴转入复旦bbs上吧,最好校领导可以看到。
  南京东南大学不错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大 复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