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东省考简章经济学院2012的招生简章在山财的...

山东经济学院 - 搜狗百科
山东经济学院
词条已锁定
山东经济学院(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创办于1952年,座落在山东省济南市,是主办的全日制,也是山东省内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和全国建校较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始建于1952年,原为,1978年改名为山东经济学院,坐落于山东,现有燕山和两个校区,属于二本院校。2011年9月,(筹)成立大会在济南山东会堂召开,山东经济学院和两校正式合并,成为山东省乃至华东规模最大的财经类高等院校。2013年7月经批准,正式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入选 “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
山财大,山东财大
会计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国际贸易学院,等
90(含13个专硕硕士点)个
在校生人数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名山东财经学院,是省内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较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现已成为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学校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及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党的建设、和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实施“教学强校、学科强校、科研强校、人才强校”战略,经过八至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多科性高水平。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2012年将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更名为山东财经大学,届时学校发展会步入一个新的层次。
1.山东经济学院:日,山东省会计专科学校、 原经济系合并成立山东财经学院,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之一。1953年暑假全国,山东财经学院并入和,部分教育资源留在山东。1958年在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亲自关怀下,重新组建成立山东财经学院,由舒同同志亲笔题写“山东财经学院”校名。“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改为山东省。1978年,山东财经学院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并更名(复校)为山东经济学院。2.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为国家财政部直属高校,1987年邓小平同志为学院题写了“山东财政学院”校名。从建院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年筹建至1992年的“边建校、边办学”阶段。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今的“自主办学和加强教学建设”阶段。3.合校历程日,第三届山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并确定了全省2008年—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立项规划建设单位,与两校以实质性合并为前提联合申报,被选审授予为新增博士规划建设单位。山东省政府审时度势,极力促成两校合并,两校领导深明大义,终于,“山东财经大学”第一次出现在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文件上。2009年3月,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在合作立项建设博士单位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鲁教研字[2009]3号)。2009年6月,山东省对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进行公示,明确“山东财经大学(暂定)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4月,第七十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山东财经大学筹建问题。2010年6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山东财经大学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2010年7月,山东财经大学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2010年8月,省委印发了《关于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筹)临时党委和行政领导小组的通知》。2011年4月,教育部致函山东省政府,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1年。日,会议研究决定了山东财经大学的领导班子。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筹)的通知,撤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的建制,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正式合并组建为山东财经大学(筹)。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召开山东财经大学组建大会,即山东财经大学(筹)领导干部会议,标志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工作全面正式启动,随后的时间里学校开始进行机构、学科、人员等一系列的整合和调整。2011年12月下旬,学校接受了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该校筹建工作的全面评估。日,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省部共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决定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日教育部在沈阳召开全国高校设置评议专家委员会会议,在评审过程中,山东财经大学以高票顺利通过去“筹”。日,教育部正式公示山东财经大学“去筹”成功。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建立山东财经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12]40号)。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山东财经大学的通知》(鲁政字〔2012〕96号)。日,山东财经大学更换邓小平字体校名完毕。日上午10:58分,山东财经大学揭牌庆典在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为山东财经大学校牌揭牌。日,、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重点建设山东财经大学。日,“中国财政发展”在北京揭牌成立,山东财经大学由此进入“国家”支持参与高校。日,由山东省学位的专家组对山东财经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情况进行整体验收。日,(2011计划)——“”在上海财经大学挂牌成立,山东财经大学成为理事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新校区学校坐落在以“泉城”闻名海内外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西端,占地580亩;新校区位于经十东路东端,一期工程占地1000亩, 2006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另有2422亩。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现有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中心”、山东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专业和基础实验室67个,并在校外建立了85个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共有多媒体教室176个,教学用计算机4648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86万元;拥有覆盖全校的千兆以太计算机网络;图书馆纸质藏书173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中外文期刊13279种(其中8230种),数据库18个;体育场所与齐备,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心区域经济研究院(中心)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创新研究院和谐发展研究中心会计科学研究中心中心研究所美学研究所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实验室山东省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经济运行动态仿真实验室创新实验室
从2006年至2014年4月,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7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91项、省部级项目885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53项;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793篇;获得科研经费17324.4万元,年均科研经费3464.8万元。
学校主办的和,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全国城市经济十佳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在全国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山东经济学院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527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339人,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99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4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83%;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60人;享受专家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部级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1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拥有企业管理学科和会计学科2个“”特聘教授岗位。
图书馆藏书389万册,中文现刊2786种,外文现刊420种,另有电子图书262.37万册。馆藏学科覆盖面广,以经、管、文、法、理、工为主要建设领域,并积极向其他学科延伸,尤以经、管学科文献的收藏最为完整。图书馆拥有含SCI在内的数据库30余个,自建特色数据库6个,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
学校共有4个校区(舜耕、燕山、圣井、),共占地4818亩。现有21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310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门类部门文科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与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理科统计学院---- ----艺体体育学院(与体质健康测试中心)艺术学院---- 工科学院---- ----其它(自学考试与社会考试服务中心)MBA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 ---- 独立学院东方学院----会计学院会计学院的前身是学校最早创建的会计系,目前是学校最大的之一。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为,其中,会计学专业为山东省 “泰山学者 ”设岗专业,是 1991年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 1999年唯一的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2年唯一的强化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 2005年唯一的省级品牌专业和 2007年唯一的, 1993年最早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设,最初是与共建的专业;2006年开设,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内仅 10所院校试办的专业。山东经济学院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 121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43人,有博士在读博士 49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等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几个教学团队,其中 “会计学 ”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学院设有、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等 7个专业教研室,现代会计、、财务金融、现代审计和会计等 5个研究机构,并有山东省示范试验中心一个。学校总的目标是:经过几年不懈努力,使会计学院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本科教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使会计学院成为山东省的 “中心 ”、 “中心 ”和 “高层次财会审人才的输出基地 ”,使会计学科总体上成为 “省内一流、国内知名 ”的品牌学科。财政金融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是最早设立的教学系部之一,也是山东省最早招收财政、金融本科生的高等院校。1958年山东财经大学设立财政,和金融学两个本科专业于 1960年正式招生, 2000年财政、金融两个专业同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自 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 7月财政金融系更名为“财政金融学院”。目前学院设有金融学、财政学两个二级学科,有金融学、财政学、保险、税务和五个本科专业。2005年 4月“金融学”被评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山东省财政金融研究基地”挂靠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目前设有金融理论教研室、金融实务教研室、投资教研室、国际金融教研室、保险教研室、财政教研室、税收教研室 7个教研室、证券和金融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及拥有先进的软硬件设施的金融实验室,建立了一支高效、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拥有专任教师 105人,其中教授 25人;副教授 22人,教 师中博士及在读博士生 25人,硕士 41人,形成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业务精良、治学严谨并富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学科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国际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院是山东省最早开设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和拥有国际贸易学硕士点的高校。1960年学校系开设对外贸易专业;1979年工商经济系成立对外贸易教研室;1990年12月成立国际贸易系,2003年国际贸易系更名为国际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12人。1998年国际贸易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省内首家获取该授予权的单位。国际贸易学院现有4个教研室、1个国际贸易研究所。四个教研室分别是:国际经济教研室、国际贸易教研室、教研室、教研室。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两个办学层次,设有国际贸易学硕士专业、及国际商务两个本科专业。日,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三批。工商管理学院山东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是山东财经大学最早设立的教学院系部之一。1952年,(山东财经大学组成部分)成立, 1958年,设立贸易经济系,设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1978 年,共设 4个教学系部,其中之一就有工商经济系,设有物资和, 1980年开始招生。1986年设立本科和商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 1988年设立县乡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0年,学校设立国际贸易系,国际贸易专业从该系分出去到国际贸易系。1992年该系设立贸易经济本科专业、专科专业和劳动经济管理专科专业,同年商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停止招生。1994年设立和,同年物资经济管理专业停止招生,专科专业只保留劳动经济管理专业。到 1996年,劳动经济管理专科专业停止招生,在工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设立方向。此时,该系专业调减为国际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贸易经济、工业经济管理四个本科专业。1998年,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本科专业调整的要求,该系专业调整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三个本科专业,同年申报人力资源管理和两个本科专业,获批准,于 1999年开始招生。信息管理学院1990年,山东经济学院从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学院的学科优势,在山东省最早设立了“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本科招生。随着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专业建设的需要,学院引入了一批又一批信息管理专门人才,在1993年成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于2003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到2005年为止,信息管理学院共有5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点和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原“”)为省级重点学科,且为学校博士点申请、规划建设的三个一级学科之一。自设立第一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以来,经历了 16年的发展。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指导下,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在教学、科研、育人诸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数千名(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既懂计算机,又懂经济管理的、适应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质量的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人才。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山东经济学院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于2003年3月设立,其前身为设立于1988年的计划统计系。学院现设有经济学一个本科专业和、、、、六个硕士专业。经济学本科专业由原国民经济计划专业调整而来,自1989年开始招生。学院现有“”校级重点学科、“”和“政治经济学”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以基础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功底,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并规范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或在高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业务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66人,来自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校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在国内二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以上职务的11人。学院下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五个教研室和经济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教学设备齐全,学校设有专门的经济学科实验室、实验室和专业资料室,各种教学辅助手段齐全。多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各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历届毕业生多在各级政府机构,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国内外著名的公司、事务所从事管理与研究工作,也有相当多的毕业生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的道路。毕业生的考研比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众多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名校。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为有志成为中国未来的研究者、经济管理者和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舞台、成功的跳板。文学与艺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3月。作为学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文学与艺术学院秉承学校40多年的办学传统,继承和发扬着原基础部的优良作风,一如既往地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语言文学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学校创建综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山东经济学院体育馆同时,文学与艺术学院搭乘着山东经济学院这列快车,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师资由12人增加至4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3人,讲师12人,助教8人,获得博士学位以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比重已经超过了45%;“山东省研究基地”,“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应用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落户学院;2009年12月独具特色的“”新专业获批。至此,文学与艺术学院在2005年汉语文学一个专业的基础上又相继发展增设了、、、音乐学4个专业方向,目前学院在校生已超过1100人,成为学校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的后起之秀。建院以来,随着文学、艺术专业的进一步整合和完善,学院逐步形成了文学、艺术、经济、管理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专业、学科建设设想和特色。2009年,教育部对按艺术类专业招生的非艺术类本科专业进行了清理审核,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通过审核的三所学校之一。文化产业管理2010年继续按艺术类专业招生,该专业是学校列入艺术类招生的特色专业、热门专业。 2010年1月,文学院正式更名为“文学与艺术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学院新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未来五年,学院将按照“一院三系六专业八方向”的目标阔步前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前身为经济信息管理系,成立于1993年6月。现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三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两个硕士点。下设、、、电子商务四个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两个省部共建的基础实验室,、两个研究中心,研究所以及与实验室、应急联动系统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实验室等八个专业实验室。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千余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改革和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依托学校的财经学科优势,依靠国际交流合作,经过多年发展与历史积淀,逐步形成以与财经管理知识融合见长,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学科专业发展为强,以服务财经管理部门为主要面向,以培养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和财经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学院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及IBM、Microsoft、SAP、NEC、浪潮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与计算机系、计算机系、加拿大Regina大学计算机系、复旦大学和等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有多名教师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讲学或研修,并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留学。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了大学生基金,与济南市信息产业局、NEC、浪潮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有53名优秀大学生参与学院教师的12项科研课题,数百名同学在参加的由全国、省市和学校举办的各类科技及外语大赛中获奖。统计与数学学院山东经济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是兼容经济学和理学两大学科门类的二级学院。现有统计学、保险(方向)、和四个本科专业,拥有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四个硕士点;设有教研室、教研室、计量经济学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教研室、教研室六个教研室,一个专业资料室和三个教学实验室。统计与数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35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05人。统计与数学学院多年来形成了“团结思进、务实创新”的办学传统。学院坚持教书育人和师德、教风和,倡导“教师认真教书做学问,学生扎实学习长本领”,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学院积淀和凝炼出的办学特色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深素质”。学院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者队伍,他们致力于学生生活家园、精神乐园、成才摇篮的建设,他们是学生成才的良师益友和可靠保证。目前统计与数理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理念,大力弘扬“求实崇真、博学笃行、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以促进为目的,力争与社会各界真诚合作,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为大学外语教研室,成立于1987年,隶属基础部,主要承担全校教学,1991年并入国经系。1992年开始招收专业专科生,1993年起开始招收经贸英语专业本科生。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1994年6月成立经贸外语系;1996年6月更名为外语系;同年,学校被确定为财政部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先后对财政部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数百名处级以上干部进行系统的外语技能培训,得到了财政部的好评。2002年6月外国语学院成立,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04年开始招生。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法语和德语四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英语专业教研室、教研室、大学外语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四个教学机构。外国语学院现有1门校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门校级精品课程:;英语国家文化(2006年被推荐为省级精品课参评课程);英美文学。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力量强、结构合理、颇具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49人,博士6人,硕士144人(其中在读博士10人)。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重点学科和师资建设为依托,牢固树立,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推进办学观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和教学工作创新。法学院山东经济学院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中国社会亟需法律的规制。1983年,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在原基础课部建立了经济法教研室,并面向全校相继开设了、《国际贸易法(国际商法)》等公共课。1993年设立经济法专业.2000年筹建法学系,并于同年招收法学本科生。2005年法学系改制为法学院。截止2008年6月,教授13人,副教授30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含在读)88人,形成了门类齐全、学术梯队布局适当、学缘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的教师队伍。目前学院设有法学理论、公法、、国际法、法律公共课五个教研室,商法、不动产法、和实践教学管理与研究四个研究中心,一个硕士学位点。法学院本科教育以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熟悉中国法律和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开设14门法学核心课程外,同时还开设有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和30余门法学学科基础选修课和。法学院按照建设学科专业谋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为增进教学和研究能力服务,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学术业绩,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质量,充分发挥的综合优势和功能。在学生培养目标上,坚持以塑造健全人格为旨归,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和意识教育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更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法治纪律素养,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造就适应时代变化和进步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于日正式成立,2005年12月更名为公共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3名,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5人;硕士学位获得者27人,在读博士8人;专任教师中有出国访问学者1人。公共管理学院现有硕士、本科两个办学层次。3个硕士专业是:MPA、、社会保障专业。3个本科专业是: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最早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高校,该专业在养老保障、保障以及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涵盖的内容广泛,根据学校的特点,该专业定位于,该专业在公共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电子政务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在、公共政策、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该专业偏重企业行政管理,主要特色是在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突出研究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又突出研究企业的行政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实证分析。学院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3个教研室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城市经济研究所2个研究机构。学院有专业藏书3400册、中英文期刊1200册,并每年新增大量管理类中英文期刊,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及学习提供了大量材料。近年来,学院拥有、《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和3门校级精品课程;公开发表论文66篇,出版著作教材9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社科基金1项、省软科学项目3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9项;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经济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公共管理学院广大师生正在以学校的为契机,开拓创新,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努力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力争把学院建成学校的一流学院。体育学院山东经济学院校园生活照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其前身为部。下设教学教研室、训练教研室、健康活动中心、学工办、场馆管理科、办公室。承担着全校公共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科研、群体活动等体育工作。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以及“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为“”打下良好的基础。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体育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6人,专任教师26人,教授、副教授16人。从省队、国家队退役下来从事过专业训练的教师5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3人、国家一级12人,在省级体育协会、委员会担任秘书长及副主任3人、全国学术团体担任理事1人。学院加强体系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目前,体育课已建立了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的“选课制”,正向教学模式过渡,逐步实现“三自主”。近三年,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篇,承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学院加强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竞赛成绩优异。学校是全国部分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之一,通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规范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近年来,培养国家运动员1名、5名,打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纪录一项、山东省纪录两项。大学生体质合格率优秀,群体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每年定期举办学校田径运动会,“毕业杯”、“三好杯”等各项球类比赛,还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要求不定期举办其它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增强了大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文化。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为贯彻学校开放式办学理念,推进国际化教育和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在10年来工作的基础上设立的专门负责中外合作办学及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二级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工作,负责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中方和外方学籍的管理工作,并负责留学生的招生、管理、教学、教务及考务管理工作以及各种(特别是学生的)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把国外的学生引进来,把想出国的学生送出去。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和专业门类不断增加,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开展了英语、会计、国际商务、等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涵盖了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短期访学等不同层次,形成了培养方式灵活、毕业生就业及深造模式多样化的办学特色,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院现有教职工19人,设有中外合作项目部、语言培训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机构健全,设施完备,能在出国学习深造的培训和指导、学分互认事务的办理、外方教师教学管理、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方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学院将不断拓宽中外合作办学的渠道,增加学校在教学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学校国际化教育和开放式办学的快速发展而不懈努力。社会发展学院2002年5月,学校在马列主义教研部的基础上组建了社会学系,并于2005年12月更名为社会发展学院*马列主义教研部。社会发展学院下设教研室、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教研室、”重要思想教研室、教研室、社会工作教研室、教研室、教研室8个教研室,另设和谐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学院设有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2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承担全校课教学。社会发展学院恪守“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校训,,在学校跨越式发展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山东经济学院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设有16个教学院(部),47个本科专业;拥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MBA)授予权和开展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资格。拥有企业管理学科特聘教授岗位。会计学、企业管理、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政治经济学等6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西方经济学、等10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协调发展的。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中取得优秀成绩。设有教育部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3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学生在全国全省、“”竞赛和学术论文竞赛、CCTV比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嘉奖,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据2014年4月该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育部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6门,包括基础会计、财政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文化、等。
学校每年聘请长期外籍专家80余人,承担英语、德语、日语等语种以及部分专业课授课任务;学校于1993年获得招收留学生资格,有来自美国、法国、荷兰、捷克、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的语言留学生以及来自瑞典、捷克、巴西等国家的。学校与美国、大学、奥维西布雷学院、、、、纽海芬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加拿大、新西兰、捷克、捷克布拉格、日本东京经济大学、台湾地区、等国(境)外大学合作,每年选派500余名学生赴海外访学或本科就读研究生项目,实施本科、研究生教育,增加学生的海外经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人才。
现任领导职务姓名党委书记、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牟思伦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明勇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委员、副校长历任领导院长(53.10);山东财经学院党委书记(67.1)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80.9);山东财经学院院长(62.5);山东财经学院院长(67.1);山东经济学院院长(90.5)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85.1);山东经济学院副书记(84.10主持学校党委工作);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90.5);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94.1);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99.4);山东经济学院院长(99.4)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03.1);任 辉山东经济学院院长(04.1);山东经济学院院长(05.11)。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克明峻德:即人要能彰明本身的大德。典故见于《书经·尧典》“克明峻德,以亲”。“克明峻德”与开篇之论“,在明明德”中的“明明德”,虽语境不同,却是一脉相承,阐明学习的目的首要的是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彰显美德,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帮助别人造福于社会。格物致知:即考察事物,获取知识。词语引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即知事物之本末,强调凡事都要弄个清楚,探个究竟;“致知”即穷事务之终始,强调拥有真正的学问,为人行事决不糊涂。“格物致知”是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儒学的学理根基,阐明了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知识之所以增进,是因为去探究了事物的根本;探究了事物的根本,知识自然就增进。“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的整体含义,概言之,就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校训高度展现了立德、治学、做人的精要,集中概括了《大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精髓,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克明峻德”作为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格物致知”作为师生的现实追求,成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探索规律,追求真理,成就事业的不竭动力。“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作为校训,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统一于完善自身,统一于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统一于服务社会,既主旨鲜明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思路,又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蕴涵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人文诉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
校标图形有五层含义:首先,它是古代的变形,代表着学校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工、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特色;其次,它是一个挺拔直立的“人”字形,表明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第三,校标整体是一个“众”字形,传递出“,必有我师焉”的底蕴;又可看作是两个人托起一个人,象征着两校合并组建,承担起培养优秀财经人才的重任,蕴涵着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第四,校标还是一尊“鼎”的抽象造型,象征着威严和诚信,与学校崇尚学术、诚实守信的文化理念相吻合。上部的“山”字轮廓喻示着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山东财经大学的办学体制,下部的一撇一捺呈现开放姿态,构成的负形犹如一把开路神斧,昭示着学校、跨越发展的办学特色和时代特征;第五,图案采用勾勒岁月流转的痕迹,映射学校办学历史之悠久。校标的颜色采用代表文明、进步、理性、严谨的蓝色,体现出“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
学校选用邓小平同志字体作为学校校名字体,是因为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曾为、四川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题写校名。1987年11月,邓小平同志为原亲笔题写校名。值得一提的是,原山东经济学院的校名是由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著名书法家先生所题。舒同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化人物,这也是山财大一份伟大的精神财富。
山东财经大学共四个校区,占地4818亩,由西向东分别是舜耕校区、燕山校区、圣井校区和校区。舜耕校区位于舜耕路40号。职能部门:社科处、研究生部(重点学科办公室)、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离退休工作处、就业指导处、饮食服务中心、编辑部、编辑部。教学科研教辅单位: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体育学院、文学与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学院、、、MPA教育中心、经济学科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大三,大四经济学科学生所在校区。燕山校区位于二环东路7366号。职能部门:教务处(招生办公室)、科技处、发展规划处、审计处、总务处、、资产管理处、、招标管理办公室。教学科研教辅单位: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统计学院、学院、艺术学院、、MBA教育中心、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区域经济研究院(中心)。大三,大四管理学科学生所在校区。圣井校区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18602号。大一,大二经济学科学生所在校区明水校区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东首大学路1686号。大一,大二管理学科学生所在校区。
山东经济学院烟台校友会成立2010年6月,山东经济学院烟台校友会成立大会在武警总部烟台疗养院举行,主席83级校友,原烟台市委副书记63级校友,党委书记、烟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83级校友高琦等120余名烟台校友代表参加会议。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清乐、院长助理及校友办公室负责人到会祝贺,全国各地已成立的校友会或校友会筹备组纷纷到会祝贺或发来贺电。刘清乐副书记为烟台校友会授牌。大会通过了《山东经济学院烟台校友会章程》及校友会领导机构,选举范庆梅、卢成金、、孙毓瑛、高琦为名誉会长,付世琦为会长,于展南、赵洪绪、秦丰国、李洪仓、、隋方柏为副会长,隋方柏兼任秘书长并主持会议。刘清乐副书记在讲话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代表学校对烟台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对烟台校友给予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校友是学校的名片,烟台校友会的成立,在母校与校友之间搭建起了友谊桥梁,建起了感情交流渠道,拓展了开放式办学空间。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校友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工作力度,共同推动烟台及各地校友会的成长和发展。希望各位校友多与学校沟通联系,更好地为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母校建设发展,多为母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与母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认真履行校友会章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交流活动,相互关心支持,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合作伙伴:
高考派网是高考志愿填报领域领头羊,提供志愿填报智能推荐服务。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山东省考简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