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消防报警设计规范范中关于疏散出口的门是否一定...

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中关于安全疏散的理解--《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中关于安全疏散的理解
【摘要】:通过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文的分析,结合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安全疏散的问题,提出比较科学的解释。结合图例,对于消防疏散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U201【正文快照】:
关于防火分区及疏散口的理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12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平面上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勇;;[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年08期
薛奕;肖鹏让;王宗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8期
赖丹丹;[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年06期
佟明;;[J];林业科技情报;2008年02期
高泉;;[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8年07期
付晟君;;[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李华;阮海荣;陈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年03期
皮振燕;;[J];安徽建筑;2011年03期
张菊良!200002上海市河南中路280号;[J];给水排水;2000年02期
游宇航;李元洲;陈劲松;冯瑞;王浩波;霍然;;[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瑞芳;梁钢强;;[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唐永;邢志祥;;[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周敏莉;;[A];展望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王常伟;;[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张雷;段浩;;[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李经明;王宁;;[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世震;;[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石芳;;[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何永波;昝丰慧;;[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邱晓雷;陈鹏宇;;[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兰州消防支队永登县公安消防大队 唐虎;[N];甘肃法制报;2009年
江西 裴庆华;[N];电子报;2008年
;[N];建筑时报;2008年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消防大队大队长
张荣春;[N];中华建筑报;2009年
记者 张雷;[N];九江日报;2006年
卓卓;[N];建筑时报;2008年
本报记者 李佳鹏 实习生 刘天祥;[N];经济参考报;2009年
荣萱;[N];中华建筑报;2009年
尚勇 孙慧平;[N];中华建筑报;2009年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主要起草人晁阳;[N];中国电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骏驰;[D];同济大学;2007年
马千里;[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何大治;[D];同济大学;2007年
于彦飞;[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杜兰萍;[D];天津大学;2007年
胥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正良;[D];同济大学;2007年
梁慧君;[D];天津大学;2006年
王晓华;[D];湖南大学;2007年
杨阳;[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王平;[D];武汉大学;2005年
严一丁;[D];同济大学;2008年
杜文丽;[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贺海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霍婷;[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郭勇;[D];重庆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消防设计中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及房间疏散门都是用这个公式算的吗?D=S*C*A*B/100_百度作业帮
消防设计中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及房间疏散门都是用这个公式算的吗?D=S*C*A*B/100
消防设计中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及房间疏散门都是用这个公式算的吗?D=S*C*A*B/100
仅适合大空间的非定量人数时的计算,对于标定人数建筑的计算按标定计算我关注的版块:
查看: 2286|回复: 11
二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1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摘要:本文对设计防火规范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消防车通行及登高作业问题、楼梯的安全疏散设计问题、火灾场所人数确定及计入疏散宽度的楼梯数量、工业厂房防火分区面积过大的问题以及水喷淋设置范围太小的问题等疏散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利于防火规范的完善。
  1、消防车通行及登高作业问题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第6.0.4条规定工厂、仓库需要设消防车道,但是没有涉及消防车通行及登高作业问题。建筑文库/jz/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认为在低层建筑中,被困人员可以利用楼梯自行疏散,无需利用消防云梯车登高救助,但是不利于成功扑救火灾。
  1.1实际性
  由于低层建筑缺少消防电梯和消防水加压设施,需要利用举高消防车进行扑救火灾,即以“外攻”为主,但是这种消防车需要靠近建筑物进行灭火,而低层建筑缺少消防车通道和登高场地。特别是大型商业和娱乐性建筑及大型厂房仓库,其人员多、安全疏散难,火灾负荷大,“内攻”扑救难,设有消防车道和登高场地就更显得重要和必要。
  1.2等同性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规定“应至少在建筑的两个长边设有消防车道及一个长边布置消防车登高场地”,其实质是针对高层下部火灾的扑救和人员救助而为之。有鉴于此,低层建筑与下部的火灾扑救和人员救助是等同的,亦应设有消防车道和登高场地。
  1.3可行性
  现实的建筑设计使低层建筑两个或至少一个长边设有消防车道(可兼作登高场地)是不难实现的。同时也适合现实生活及特殊事件的兼用要求,完全可行。实际上关键的问题是消防车道和登高场地如何布置。笔者建议,应按性能化建筑设计的不同消防要求,并参照“高规”的相关规定,对一般火灾危险建筑与重要火灾危险建筑进行灵活的、定性的分析和规定,并使之尽早见诸于“建规”。
  2楼梯的安全疏散设计问题
  2.1楼梯应直通屋面且首层出口应安全对外
  由于封闭楼梯间防火防烟门经常处于开启状态(闭门装置损坏或人为使门开启)或关闭不严,火灾烟火往往很快进入楼梯间,向疏散通道蔓延;而又因火灾中人员疏散的滞后性(发现迟而延误疏散)及逃生者众多又慌不择路而无法迅速逃生,只能沿楼梯向下或向上疏散。建筑文库/jz/若楼梯不能直通室外和屋面或出口被锁,人员将无处逃生。在首层的出口与厂房、商场等场所之间不设防火分隔和不直接对外,若首层起火,则着火层上面的人员安全疏散将无法保证。“建规”仅对民用建筑首层出口对外及超过6层的住宅楼梯直通屋面作了规定;而对可燃物多、火灾负荷大、人员密集、安全疏散困难的厂房及公众聚集场所等建筑却没有规定。通屋面楼梯的数量,可根据建筑的长度、高度、体量、用途、可燃物量等具体情况确定。
  2.2楼梯外窗应有防火防烟保护措施
  楼梯是火灾时人员逃生的主要通道,也是烟囱效应突出,烟火蔓延的主要途径。应对其进行防火防烟的保护设计,确保其密闭性和安全性。笔者建议,可参照防火墙端部的防火设计要求并适当放宽来规定。
  2.3地上与地下共用的楼梯均应有防火分隔设施
  近年来,工业建筑出现了众多大面积、多功能、火灾负荷大的设计,给地上部分厂房的人员安全疏散带来了极大威胁。相对于办公、住宅等一般民用建筑的地下室而言,由于厂房可燃物多、人员密集,厂房地下室的火灾危险性也就大得多。“建规”对此仅在民用建筑中作了规定,但工业厂房此类问题更加突出和重要。
  3火灾场所人数确定及计入疏散宽度的楼梯数量
  3.1火灾场所人数的确定
  (1)困惑性。不同建筑及场所滞留人数是确定疏散宽度的依据。然而,对于这些场所火灾时人数的确定,除有固定座位可知人数的歌舞放映厅外,其它场所都没有准确定性的标准值规定,对于疏散宽度的确定及设计极为困难。
  (2)滞后性。根据《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计算公式计算而得1.176m2/人左右。而现代仓储式商场的发展,使得商场内货架及货物大增,而可滞留的人数却相对减少;现代厂房的半成品加工化、生产密集化,使其车间内员工人数大大增加。这些变化足以证明原有规范已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3)不定性。随着商业和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加工厂房的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多样化,促使建筑用途经常改变,因而,场所滞留的人数也经常在变化,无法准确预测和确定。
  3.2计入疏散宽度的楼梯数量
  (1)疏散最不利点应在楼梯附近。由火灾场景疏散定性分析得知,疏散最不利点在着火层疏散楼梯(或出口)处。即当其中一个楼梯(或出口)附近着火被封死,此时对此着火点出口与非着火点出口之间的人员而言,着火处楼梯(或出口)附近的人员疏散到非着火处的安全出口最远,疏散相对最困难,对在袋形走道上的人员就更危险。因此,疏散距离应为相邻的两个楼梯(或出口)之间的距离。
  (2)计入疏散宽度的楼梯数量应为n-1。规范大多规定一个场所的安全疏散楼梯或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正是基于火灾时可能一个楼梯或出口被烟火封死。一览建筑文库/jz/因而,一个防火分区可计入疏散宽度的楼梯或出口数量应为n-1个(n为楼梯及出口数量),且应减去最宽的一个楼梯或出口,余下楼梯及出口的总宽度才能计人疏散宽度。
  4工业厂房防火分区面积过大的问题
  4.I变迁性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厂房的使用多功能混杂化,既作生产车间又作周转仓库;办公、人员密集化,半成品加工的特性需要众多密集生产的工人;火灾负荷增大化,生产密集型及以厂代仓货物增加所促成,已逾加严重和日趋明显,传统意义上的厂房已日渐消失。因此,“建规”关于厂房防火分区面积规定的数值需作调整。
  4.2可比性
  仅就“建规”对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面积之比(00m2)/2500m2来看,厂房过大。对于娱乐场所,其可燃物、平均人流密度、用电设备、疏散条件等指标,事实上都低于厂房;住宅、办公、旅游业等就更低于厂房了。可见,厂房的防火分区应缩小。
  4.3实用性
  现今的厂房多为丙类半成品加工生产,一般在5层上下,总建筑面积4000m2以内。按现行“建规”整栋厂房可划为一个防火分区,楼梯间的门设为能阻挡烟
  气的双向弹簧门即可。然而厂房货物搬运频繁,一般防烟门质量差,承受不了货物搬运的撞击,易损坏漏烟不防火,楼梯烟囱效应明显,烟火蔓延会大大加快,这显然对人员的安全疏散和防火不利。如防火分区面积缩小,楼梯间的防烟门就可改为防火门,防火和疏散要求能够得到落实。
  5水喷淋设置范围太小的问题
  5.1可比性
  “建规”只对服装、针织类的高层厂房及面积超过1500m2的木器厂房等规定了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比而言,制鞋厂、手袋厂、纸品厂、印刷厂和玩具厂等,无论是可燃物品存量、人员密度、设备容量,还是疏散条件等,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且这些厂房常常存用胶类、油气类易燃品,有的还设有喷漆工段和明火加热工段,火灾危险性更大,更应设有喷淋系统。建议这类高层及大型厂、库房等也要设置水喷淋系统。
  5.2可行性
  由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和维护及灭火的优越性可见,其广泛设置不难。设有水喷淋的厂、库房大都应该设有消防水池及消火栓加压设备,完全可以供水喷淋兼用,以减少投资。水喷淋系统灭火迅速且用水量少,因此,设有水喷淋的建筑其消防水池可减少,以减少用地。
  结束语
  以上所述的消防车通行及登高作业问题、楼梯的安全疏散设计问题、火灾场所人数确定及计入疏散宽度的楼梯数量、工业厂房防火分区面积过大的问题以及水喷淋设置范围太小的问题等疏散问题均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都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希望各位同行提出宝贵意见,使“规范”不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王文山.Z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消防科学与技术, ).
  杜健, 郑亮. 对建筑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防火问题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7(22).
  辛本顺, 时培军. 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2007.
  邵东, 李善麒.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若干问题探讨[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0(8).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4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 积分
土木币1327
楼主说的小弟完全赞同,可是这会颠覆现在的规范的,比如楼梯n-1的问题
cloudyspring
三星工程师, 积分 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土木币1422
如果计入疏散宽度的楼梯n-1,那么建设成本太高。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6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1 积分
土木币2571
如果计入疏散宽度的楼梯n-1,那么建设成本太高。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6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3 积分
土木币2763
感谢楼主分享
做完美的建筑设计!创辉煌人生!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4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完全赞同,可是这会颠覆现在的规范的,比如楼梯n-1的问题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谢谢楼主分享提供。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7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8 积分
土木币2353
谢谢分享。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1 积分
完全赞同楼主分解!
还是提前做好防火措施。支持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2013年建筑专业问题研讨纪要(二)防火与疏散
&&&&&&&&&&&&&&&&&&&&&&&&&&&&&
防火与疏散
1、大型商业综合体,由众多几十至几百平方米的小型联营店铺组
合而成(非大型商场),疏散模式为经过外廊或者内廊公共楼梯疏散,是
目前较多的一种商业综合体模式。这种小型商业用房的安全出口数量
(房门)、店铺内部疏散楼梯宽度、踏步尺寸以及疏散距离的控制,在
现行《高规》、《商场》依据不明确。&
&答:会议对此讨论热烈,认为按江苏省的规定不妥,建议按以下规定执
&1)、商业服务网点和小型商业并联店的建筑面积按300㎡执行,其他防火
&分隔、出入口等按商业网点的要求;
&2)、室内一点至室外的距离,当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不应大于防
& 火规范对袋形走道的距离要求;当设自动喷水灭火时,不宜大于 30m;
3)、当疏散距离超过上述要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房间内一点至封闭
& 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规范对袋形走道的要求,且首层楼梯间至外门的
& 距离不应超过15m。
4)楼梯形式不限,梯段宽度商业服务网点不应小于1.1m,商业并联店
& 不应小于1.2m。楼梯踏步最小宽度260mm,楼梯踏步最大高度170mm。
&&&&&2、住宅走廊上的前室门的开启方向问题。---因为住宅人员少,为减小公摊
面积,常见住宅走廊的一部分作为前室使用,因此走廊上的前室门只能单向
开启,之前审图与消防都认可。目前,《住宅设计规范》第6.2.5条,要求
“&&&&&&&&
前室门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作为强条出现。如何掌握?&
答:开向前室或合用前室的住宅户门一般应外开。开向走道的住宅
户门方向不限,一般也是外开。
&&&&&&&&&&&&&
&3、关于十九层及以上住宅安全出口数量问题。---《住宅设计规范》第6.2.3
&&&&&&&&&&&&&
条要求:“十九层及以上住宅每层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且本条作为强
&&&&&&&&&&&&&&
条出现。而《高规》第6.1.1.2条关于十九层及以上住宅,十八层以下部分在
&&&&&&&&&&&&&&
采取了特别的防护措施后,允许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目前本单位审查工作中
&&&&&&&&&&&&&
是按照《高规》执行的。期望达成行业共识。&
答:目前有三本规范对这个问题的规定不统一。
(1)、《高规》GB50045-95(2005年版)第6.1.1 条:高层建筑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1.1.1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
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6.1.1.2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
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
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
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十八层以
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
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
的单元式住宅。
(2)、《住宅建筑规范》第9.5.1条: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
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全出口,&&&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
& 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
& 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 2 、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
& 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 1O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 3 、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
& 不应少于2个。
& 4、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 5、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安装有门禁系统的住宅,
应保证住宅直通室外的门在任何时候能从内部徒手开启。
& (3)、《住宅设计规范》GB第6.2.3
条:十九层及
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4)、合并后的《建规》第5.5.25条: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
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上所述,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
少于2个。对于19层以上每个单元一个安全出口设连廊的情况,由当
地消防部门认可。
4、塔式高层住宅设置剪刀楼梯间,其中一部楼梯经过户门外公共区域进
入,另外一部楼梯分别从不同的户内进入,无法在公共区域寻找第二安
全出口。---这种情况不符合疏散原理,但是地方消防局一直是同意的。
期望达成行业共识。
答:此问题常见于竖向设置的剪刀楼梯,通过阳台、凹廊兼做防烟
前室,连通住户的门需做乙级防火门,且疏散过程中无任何一层可
通过公共部位通到另一个楼梯,存在安全隐患,山东省公安厅消防
局曾开过会议不予认可。如地方消防部门同意,尊重其意见。
5、别墅等叠层住宅户内最远点的疏散距离的设计依据不明确。期望达成行
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倍计算。如上述距离还是不满足,户内的楼梯应做成敞开楼
梯间。户内任一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规范
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一幢高层综合建筑,1 ~2功能:商业;3
~4功能:办公;5 ~24功
~24住宅部分是否可以按:(1)居住建筑的合用前室面
㎡,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2)1~4层不设消防电梯可以吗。
答:(1)、住宅部分的交通核和办公部分的交通核如果是分不开的,
㎡,
条的规定,应设机械排烟;如果住宅部分
(2)、1~4层部分如与主楼为一个防火分区则需设置消防电梯,
如防火分区与主楼完全分开,则不需要设置。
7、高层住宅的两个楼梯通过室外连廊连接,连廊与附近的住宅门窗间距
要按多少执行?开向外廊的门的面积是否可以计为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的窗的开启面积?(设备专业有的人认为不能计为开启面积)
答:(1)、高层住宅的两个楼梯通过室外连廊连接,连廊与附近的
住宅门窗间距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一般应认为室外连廊应是
疏散通道(等同于室外楼梯),为保证其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
其周围2.0m范围内不应开设门窗洞口。部分户型执行很有难度,建
议不做要求。
(2)、开向外廊的门的面积是否可以计为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的
窗的开启面积问题,《高规》第8.2.2.条的条文解释中明确,“考虑
到在火灾时采取开窗或打碎玻璃的办法进行排烟是可以的,因此开
窗面积按本条只计算可开启外窗的面积” 。按这一精神,火灾发生时,
打开外门排烟是可行的.
8、住宅部分用户疏散通过一个前室到达公共走道,再到另一前室,此种做
法是否可以。
答:基本可行,建议改为做三合一前室。
9、商业服务网点当疏散距离超过规范要求时要设封闭楼梯间,此楼梯一般
在中部没有采光通风可行否,面积不大采用防烟楼梯过于浪费。
答:封闭楼梯间尽量设置在靠外墙处,设于中部的敞开楼梯间满足
疏散要求也是可以的。
10、高层建筑的底部为商业(建筑高度小于24m),高层主楼的交通核与
商场独立,此部分商业的疏散宽度计算是否可以按《建规》表5.3.17-1
11、剪刀梯安全出口算至前室还是楼梯间?5m距离如何控制?
答:剪刀梯的前室分设时,按前室门控制;合用前室时按两个楼梯间
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m控制。
12、地下车库变配电室、水泵房、换热站等设备用房,平时人员很少,且
用防火墙、甲级防火门与车库分开,是否有必要单独设置防火分区?面积
超过多少要单独设置防火分区(目前按300㎡控制可行否?)。
& 答:《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 第4款: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3人的防
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其条文解释
因此,对于地下车库中的变配电室、水泵房、换热站等设备用房,如果单一
&& 面积不超过200㎡,可以认为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的防&&
有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即可,而不需要设置疏散楼&&
梯。但是,
上述用房单一面积超过200㎡(有自动灭火系统可为
400㎡),应单独
划分防火分区且需要设置疏散楼梯。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用房宜集中布置,最好单独设立防火分区。
13、高层核心筒结构,共用楼梯间在首层地上地下很难分开并直通室
外,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答:楼梯间在首层将地上与地下部分进行分隔容易实现,关键是如
何认定直通室外,以及分隔处的门的开启位置及方向,如果是防
烟楼梯间还有设置前室的问题等。如彻底分开,设计上会很有难
度,建议有一定的灵活性。
14、多层和高层建筑内的商业服务网点,楼梯设计基本达成一致。但疏散
距离要求还是不统一。
答:按问题1执行。
15、汽车4s店汽车维修车间、展厅按什么设计?维修车间与展厅、办公
间应做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设计(考虑为汽车维修车间、但其防火类
别是什么无依据。)考虑维修与办公部分由联系、平时开甲级防火门
是否可行?
答:维修车间可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50067-97划分防火分区,与办公部分可用甲级防火门分隔。
汽车站4s展厅按展览馆设计。
16、关于二、三层商铺疏散设计是否可按建规5.3.2条执行,对楼梯间
形式是有具体要求。物业管理、居委会办公、社区活动等小区配套服务
用房的设置及安全疏散如何定位。
答:按问题1执行。
17、住宅属于不同防火分区的单元之间凹口内相对的窗户需要4m防火分
隔距离的问题。
答:《住宅建筑规范》GB 第9.2.2条解释:本规范强
调住宅建筑户与户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防火分隔要求,不再
对防火分区做出规定。目前,单元与单元之间是按防火墙要求的,
&&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2.1、5.2.2条执行。
防火墙不宜设在U、L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当设在转角
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
& 应小于4.00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
& 应小于2.00m;当水平间距小于2.00m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窗。
会议对此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建议单元之间凹口内相对的窗户按
&4m考虑。如还不满足应采取设防火墙或防火窗的办法解决。
18、住宅地下储藏间火灾危险性的确定。
答:按存放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物品考虑,设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
19、高层住宅的前室可否互相穿套?如图1:(图1)
&&&&&&&&&&&&&&&
答:此类型为前室套前室,一般不可以。有的地方的消防部门认可,
尊重消防部门的意见。
20、对于《高规》第6.1.1.2条超过十八层,每单元设一部疏散楼梯,十
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所设置的连廊能否通过楼梯间到达。
答:可以。
21、每个单元有两个安全出口(剪刀梯)的多单元式住宅窗槛墙高度如
何确定。有两个安全出口(剪刀梯)的单元之间窗洞口的距离需要按2.0m
&& 考虑吗?
答:(1)、高层住宅窗槛墙均应满足1200mm的要求(不再分单元住
&&&&&&&宅和塔式住宅)。
(2)两个单元之间应有防火墙分隔,其两侧的窗的距离按《高层民
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2.1、5.2.2条执行。
&22、《住宅设计规范》GB(2003年版)第2.0.20、2.0.21条
规定,单元式和塔式高层住宅已经有明确的定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 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6.1.1条对单元式和塔式高层住宅防
&火亦分别有了相应的规定。“联塔”这个名词规范上没有,有的设计院仍旧
将单元式高层住宅按照“联塔”设计,如何把握?各单元层数不同呢?
答:(1)、高层住宅的两个单元如果层数相同或仅差一层或二层且
屋顶有连通条件的,一律按单元住宅执行。
(2)、两个单元层数不同且不具备屋顶连通条件的(如一个11层、
另一个15层),则可按塔式住宅设计。&
23、GB中6.2.3条“十九及十九层以上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
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首层也要不少于2个?如果采取连廊形式,在楼梯
平台(半层)处联通是否可以?
答:(1)首层也要两个安全出口且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2)采取连廊形式,在楼梯平台或半层处连通可以。
24、高层底部(公建)独立商铺为两层,面积小于300㎡时,每户是否可
设计一部疏散楼梯。
答:可按问题1执行,但须经当地消防部门认可。
25、网点:大部分面积约300㎡均设在二层,一个楼梯是否可行?
答:可以,满足二层最远点至本层或一层疏散距离要求即可。可按
问题1执行。
2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第3.2.7条规定,综合建筑内
设置的电影院应设置在独立的竖向交通附近,应有单独出入口通向室外。
实际施工图审查工作中遇到较多的是电影院设置在裙房商业的上层,电影
院的疏散楼梯与商业的疏散楼梯能否共用?电影院是否需要设单独的疏
散楼梯,设几部?
答:电影院至少有一部独立的竖向交通(电梯及楼梯间,楼梯宽度
&不计入商业)。其余疏散宽度可借用商业楼梯。电影院应为独立防火
&&&2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3.1.7条(注)有关下沉式广场疏散
楼梯总宽度的计算:疏散楼梯总宽度可包括疏散楼梯宽度和90%的自动扶
梯宽度。下沉式广场自动扶梯能计入疏散宽度吗?
答:《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第6.8.2条:自动扶梯和
自动人行道不得计做安全出口。《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
范》GB第6.8.2条的条文解释,本条是参照了重庆和
上海市的地方标准制定的。按理说,下沉式广场中的自动扶梯设
置于室外,应该认为是安全的,可以计入疏散宽度。此问题可按
当地消防部门意见。
28、高度不大于24m的商业建筑、高层建筑中商业部分的疏散楼梯可否经
营业厅疏散至室外?
答:商业部分的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在首层不能直接对外时,
可按扩大的封闭楼梯间设计,采用防火卷帘、防火隔墙、乙级防
火门和其他空间进行分隔,保证此区域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
29、商业建筑计算疏散宽度时:疏散人数=营业厅建筑面积&面积折算
&&&&&&&&&&&
值&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对“营业厅建筑面积”如何确定(一般均为大空
&&&&&&&&&&
间设计,仅设楼梯、厕所等,是否可再扣除仓储空间面积,根据《商店
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第3.1.2条的规定,商店建筑分为营业、仓储、
&&&&&&&&&&
辅助三部分,营业面积占34-55%)。
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第5.3.17条的条文解
释:本条所指“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
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
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
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
筑面积内。可按此执行。
30(1)为地下车库服务的附属用房及设备机房可划入汽车库防火分区
内,与车库无关的设备及管理用房等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
(2)关于地下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安全疏散口的问题,能否按
照一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疏散口,利用相邻防火的防
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自行车、摩托车库按照哪类储藏室设计?防火分区的划分及疏散
距离如何掌握?
答:(1)、地下车库中设备机房等用房,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
200㎡时,均可独立成为一个小的防火分区,执行《人民防空
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第5.1.1条第4款:建筑面
积不大于20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
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与车库无关的设备及管
理用房等建筑面积大于200㎡时,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6.0.2条:
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
辆)据此,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是可以设一个独立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另一个安全出口可以利用开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31、高层(&12层)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地下仅一层且为储藏室时,楼梯间
为何种形式更妥当?可否借用竖向爬梯作为第二出口?
& 答:(1)、高层住宅仅有一层地下室时,可设封闭楼梯间。
& (2)、参考合并后的《建规》,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且
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直通室外的金
属竖向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据此,建议地下室设计的储藏室不
& 应超过30间,采用金属竖向梯可行。一般此情况只适用于塔式住宅
的地下室。
&& 32、高层住宅设计中,经常存在防火墙两侧或上下相邻户间窗槛墙尺寸不
足时,一般采用固定防火窗解决防火距离不足的问题,此法是否妥当?有无
解决这类由于方案需要与防火安全要求产生矛盾的更好方案?
& 答:高层住宅防火墙两侧或上下相邻住户窗槛墙、窗间墙尺寸不足
& 时,可采用独立的固定乙级防火窗或出挑墙、板的形式解决;也可
&& 在窗内侧加衬实体墙板。
&& 33、《建规》第5.3.13条,大空间(餐厅、阅览室、多功能厅等)内任一
&& 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30m,有喷淋时为37.5m,位于高层建筑
&& 底部高度不大于24m的大空间是否亦可按此执行。
& &答:《高规》第6.1.7条: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
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
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
离不宜超过15m。
据此,高层建筑内的大空间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
距离,不宜超过30m。
层住宅,另一个单元为11层住宅,若按两个塔式住宅设
答:防火可各自按塔式住宅设计,是否设变形缝由结构定。
㎡要求,是否可以按照层数进行折算?
答:《高规》第8.2.2.2
条: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
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因此,外窗面积没有必要按层数
进行折算。需要强调的是,在地下室部分的封闭楼梯间如果通过采
光井或其他方式采光通风一般予以认可,不具体强调开窗面积。
36、多层或者高层建筑一层直接对外的房间多大面积以上要设两个门,
多层是否可按120㎡,高层是否可按75㎡.
答:合并后的《建规》第5.5.12条:公共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的
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该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
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
&1& 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托儿所、幼儿园、
&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60㎡,其
&他建筑内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
2&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
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房间
& 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当建筑
&面积小于50m2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
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的房间且经常停
&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或房间。
4、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
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地下、半地
下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的地下、半地下设备用房。
37、如右图建筑高度如何计算,按18层还是19层计算?
答:一看消防车是否可到达且具有消防登高场地,二看建筑入口
在哪一侧。按图,如建筑入口层在右侧且具有消防登高场地,应
按19层设计。如建筑入口层在左侧且具有消防登高场地,右侧消
防车也可到达,储藏室部分的楼梯和上部已按地上和地下分开,
&& 可按18层设计。
38、幼儿园、老年人用房可否布置在袋形走道两侧?---对《建规》
5.3.8条、及条文解释的表述理解存在疑惑。
答:幼儿园的幼儿用房、老年人用房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两侧,
附属房间可以。
39、如图所示,房间A的疏散距离如何确定?a按袋形走道的最大距离是
否可行?2a+b≤尽端房间疏散距离:还是a+b≤尽端房间疏散距离?
& 答: 根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112页,2a+b或2a+c中的
最小者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
& 40、室外楼梯作为疏散楼梯倾角≯45°即可,如果建筑内仅设一部楼梯,
室外楼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踏步宽、高是否必须满足《通则》6.7.10条?
答:室外楼梯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作为疏散楼梯:
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3)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
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
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 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
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室外疏散楼梯的踏步尺寸需要满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6.7.10条
&对各种建筑类型疏散楼梯的规定,不能按专用疏散楼梯设计。
& 41、商住楼住宅部分的消防设计,包括楼梯宽度、前室面积及加压送风等
按公建考虑还是按住宅考虑?
& 答:合并后的《建规》没有商住楼的概念了。上部住宅部分可按
防火规范对住宅的要求进行设计。
&& 42、住宅建筑如何用阳台或凹廊作为前室,面积是否≥4.5㎡?
&&& 答:高层住宅的阳台或凹廊做前室或合用前室时,起的作用是和
前室一样的,因此,其面积应符合防火规范对前室的面积要求。高
层住宅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不得小于4.5㎡,合
用前室的面积不得小于6.0㎡。
43、病房楼标准层两个护理单元:设两个防火分区时,中间可否共用一个
疏散楼梯?
答:合并后的《建规》已将高层建筑的一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扩
& 大为1500㎡,基本可满足两个护理单元的使用。但现行防火规范
就必须要设计成两个防火分区,考虑到合并后的情况,建议予以
&&4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第3-4-14
页4.0.4(三)条的规定:每层电梯间应设前室,由走道通向前室的门,
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而单行本《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
范》JGJ49-88第4.0.4条无此规定,是否应执行?
&& 答:《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是没有此规定,对医院
应从严,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第7.2.3条:“一二级耐火等级
的建筑的门厅隔墙上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门厅处的电梯门也要为乙级
& 防火门?&
答:(1)“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的门厅隔墙上的门应为乙
级防火门”,本条是制定错了,实际上是要求一二级耐火等级
建筑的门厅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不燃烧体。
(2)门厅处的电梯门无具体要求。
46、关于《建规》第3.8.2条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
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此处疏散走道与楼梯或室外的出口并列的理解。
答:仓库有单层、多层、高层仓库。仓库根据储存物品的类别、仓库
的耐火等级、层数等划分每座仓库的最大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
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单层仓库的安全出口应直接对外,多层及高层的
仓库,其安全出口通过走道、楼梯间疏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报警设计规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