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如果从台湾进攻占领吕宋之家.爪哇...

热门排序 |
因为他规定地主收租子的斗的大小····不能太大···
因为他规定地主收租子的斗的大小····不能太大···
首先明确意见,贾似道是奸臣,一是因为他作为宰相守御无能,二是私心过重激化国内矛盾。&br&&br&而包括&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e37b94c765dcc& data-tip=&p$b$e37b94c765dcc&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e37b94c765dcc& data-title=&@姬轩亦& data-hovercard=&p$b$e37b94c765dcc&&@姬轩亦&/a& 的答案在内,很多人黑贾往往黑不到点子上。&br&&blockquote&&p&因为贾似道同志蒙蔽主上呗。奸这个字指的又不是无能的意思,而是让主上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的意思。。。。。。襄阳被围困了十年,朝廷知道吗?。。。。&/p&&/blockquote&——襄阳被围,朝廷和皇帝还真知道;如果不是朝廷不惜代价的输血,襄樊早就沦陷了。&br&&br&&strong&12.15补图,Netflix美剧《马可波罗》片首剧照,不得不说作为一部肉番编剧还是下了点功夫&/strong&&br&&img src=&/070deacbfd0e52d3c2e1c2e354a881c9_b.jpg& data-rawheight=&159&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070deacbfd0e52d3c2e1c2e354a881c9_r.jpg&&&br&&blockquote&&strong&忽必烈可汗 蒙古王 统治着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他的军队横扫丝绸之路 消灭一切反抗他的人&/strong&&br&&strong&除了一人&/strong&&br&&strong&宰相贾似道和他的汉人反抗军坚守襄阳城 他们抵御蒙古人的入侵长达三十年&/strong&&/blockquote&莫名其妙就燃了好不&br&&br&整理一下,一般对贾似道奸臣作为的评价有3点:&br&1、向皇帝隐瞒襄阳被围事实,致使襄阳孤城沦陷&br&2、与忽必烈私自议和后又毁约,为元灭宋制造口实&br&3、培植私党、打击异己&br&&br&除了第3点确实是事实,1、2都是人为的造谣。特别是第1个谣言,借金庸射雕神雕系列的光,得以广为流传。&br&要说贾似道为什么被泼了这个脏水,可以参考赫鲁晓夫同志——在卫国战争中立过功,排除异己中清除了莫洛托夫、朱可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对美服软(如果赫氏的经济改革触动了利益集团,再加上古巴危机导致苏联亡国,那就更像贾似道了)&br&&img src=&/aaaf3d5be432c31ae4c82eaba187830f_b.jpg& data-rawheight=&606& data-rawwidth=&4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br&&br&&br&1、首先翻开宋史本纪部分,看看为什么说“朝廷不知道襄樊被围”是谣言——&br&&blockquote&&p&咸淳五年&br&八月戊寅……诏襄、樊将士战御宣力,以钱二百万犒师,趣上其立功姓名补转官资。&/p&&p&十二月 甲申,以钱二百万命京湖帅臣给犒襄、郢等处水陆戍士。&br&&br&咸淳六年&/p&&p&六月 ……庚寅,诏以襄、郢水陆屯戍将士隆署露处,出钱二百万,命京湖制司给赐。&br&冬十月丁丑,遣范文虎总统殿司、两淮诸军,往襄、樊会合备御,赐钱百五十万犒师。&br&十一月 庚辰,诏:襄、郢屯戍将士隆寒可闵,其赐钱二百万犒师。&br&十二月……己亥,诏:唐全、张兴祖等赍蜡书入襄阳,往复甚艰,各补转三官,赐钱二千缗。&br&&br&咸淳七年&br&秋七月辛未,枢密院言吴信、周旺赍蜡书入襄城,往复效劳,诏各补官三转。&br&八月……甲午,以钱三百万,遣京湖制置李庭芝诣郢州调遣犒师。丁未,命沿江制置副使夏贵会合策应,以钱二百万随军给用。&br&&br&咸淳八年&br&五月 己巳,元兵久围襄、樊,援兵厄关险不克进,诏荆、襄将帅移驻新郢,遣部辖张顺、张贵将死士三千人自上流夜半轻舟转战。比明达襄城,收军阅视,失张顺。&br&六月 丁酉 以钱千万命京湖制司籴米百万石,转输襄阳府积贮。&br&&br&咸淳九年&br&二月甲申,诏:鄂州左水军统制张顺,没身战阵,赠宁远军承宣使,官其二子承信郎,立庙京湖,赐额曰忠显。&br&夏四月 壬辰,诏:“襄阳六年之守,一旦而失,军民离散,痛切朕心。今年乾会节其免集英殿宴,以钱六十万给沿江制置赵溍江防捍御。”&/p&&/blockquote&从咸淳四年到九年,朝廷砸在襄樊的钱超过两千万,宋度宗数次直接下达诏书支援襄樊战事;而更直接的证据是,甚至动用了皇帝直属的殿前司部队支援襄樊——这在皇帝、朝廷不知道的情况下,绝不可能做到。&br&&br&贾似道在襄樊战事上不是没有失误,但绝不是所谓“蒙蔽主上”。&br&&br&第一个失误是错用了亲信吕文德守襄。当然,吕氏兄弟早年战功卓著,不是射雕中的昏聩无能所比,但是在忽必烈准备包围襄樊的过程中,没有引起吕文德的足够重视,致使襄樊保卫战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并且无论宋军如何努力都始终无法扭转。&br&&br&第二个失误是襄樊战事紧张时,贾似道出于私心没有亲自前去督师。贾似道自身有一定帅才,身为宰相只有在京湖战区,方有足够权威统筹各路援军。但此时贾氏仍分身朝廷政争,出于个人得失而没有前去。史载贾似道一面公开上书度宗要去襄樊,一面又发动亲信打小报告劝度宗留下他。&br&&br&&br&2、贾似道有没有与忽必烈私自议和后又毁约?&br&首先引用一下&strong&黄仁宇&/strong&老先生谈贾似道的文章,显然他是相信了&br&&blockquote&他在国事上最重大的失策起于1259年。当时他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分到汉阳指挥军事。 
&p&他密遣使向敌方以皇弟身分攻鄂州的忽必烈求和,答应南宋皇帝称臣纳币,忽必烈起先&/p&&p&不允。恰巧那年秋天蒙古主后来称宪宗的蒙哥去世。忽必烈要回本国争皇位,才仓皇许&/p&&p&之。等到蒙古兵北撤,贾似道虚张大捷,回朝进少师,封公爵。明年忽必烈称帝建元中&/p&&p&统,派人向南宋征岁币,来使反被贾似道拘禁。兹后忽必烈再也不接受南宋乞和的要求。&/p&&/blockquote&要说清这个谣言的真伪,首先要说贾似道壮年时在鄂州之战的表现了,可要比赫秃子在斯大林格勒要精彩许多。&br&1258年蒙古全面侵宋,蒙哥汗亲率主力进攻上游的四川,而皇弟忽必烈率大军围攻中游的鄂州(武昌)。时任枢密使的贾似道被临危任命,率军增援鄂州,并以右丞相身份统帅诸军。&br&围城期间,贾似道为蒙军防穴地攻城,只用了一夜就在城内建成了绕城木栅,猴子秀吉的一夜城相比这个简直呵呵。忽必烈在此期间对贾似道十分赞赏,一面感叹“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一面斥责部下“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br&鄂州之战后段,宋理宗下诏要求贾似道移镇长江北岸的黄州统领全局。贾氏仅携700骑突围成功,史称“下流之兵始振”。即使是政敌的文天祥,谈到贾似道时也没有回避他在鄂州之战中功勋——“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br&&br&问题出在忽必烈退兵的时候。&br&根据宋史所载,贾似道私自与蒙古议和,许诺割地赔款以求其退军,恰好忽必烈得到蒙哥死于钓鱼城下的消息,急于退兵,于是答应了贾的条件后紧急撤退。事后,贾氏一面谎称大捷,一面拼命掩饰议和的事实,甚至扣留了元使郝经。直到多年后忽必烈继位建立大元,决定发兵灭宋时,才将贾氏的这一阴谋昭告天下blablabla。&br&&br&但是,大元朝廷的官方说法里有几个致命的破绽。&br&(1)贾似道早就知道了蒙哥汗死讯,没有必要急于议和。&br&蒙哥汗死后不久南宋朝廷就得到消息,而率军援川的吕文德更是在九月进入了鄂州,而所谓的议和发生在十一月,此时贾似道没有理由不知道这个消息。因为早知道忽必烈早晚要退兵这张底牌,即使要议和,贾氏也根本不需要提出如此优厚对方的条件。&br&(2)蒙古对议和一事遗忘了15年&br&从鄂州议和发生,到大元官方第一次想起提起此事(《兴师征江南谕行省官军诏》),整整经过了15年。尤其是议和条件据说是“割江为界,岁奉银绢二十万”这样的优厚条件,套马的汉子也未免太健忘了吧?更巧的是,当忽必烈起草诏书历数灭宋理由时,突然才想到了当时竟然还有这么一件事,于是憨厚的大元皇上为自己被南朝奸臣欺骗而愤怒异常,对南朝庄严宣告:“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哦,串词了,这是《狼和小羊》的台词&br&&br&3、培植私党、打击异己&br&这才是贾似道真正称得上奸臣行径的作为。&br&&br&写到这先停停,且看看反响,考虑要不要继续展开说
首先明确意见,贾似道是奸臣,一是因为他作为宰相守御无能,二是私心过重激化国内矛盾。而包括 的答案在内,很多人黑贾往往黑不到点子上。因为贾似道同志蒙蔽主上呗。奸这个字指的又不是无能的意思,而是让主上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的意思。。。。。。…
皇帝可以惹,乡绅绝对不能惹啊。从商鞅到毛泽东,管你是谁,历史上敢动利益集团的人,多半不得好死,死了也要搞臭。
皇帝可以惹,乡绅绝对不能惹啊。从商鞅到毛泽东,管你是谁,历史上敢动利益集团的人,多半不得好死,死了也要搞臭。
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看了看上面几位的回答,觉得还是有必要谈一谈。&br&&br&这里需要好好科普一个很重要的事情:&b&宋理宗时期宋军曾经收复了山东,并且一度收复沧州、大名府等地。&/b&&br&宋宁宗嘉定七年,金朝迁都汴梁,南宋停止对金朝输送岁币,同年山东群盗蜂起,不久后大部分被金军击败,其中部分逃入宋境,被南宋收编。&br&嘉定十年,金宣宗采取“取偿于宋”的战略,主动南下攻宋。不过很快攻势失败,南宋转入反击。其中一步就是以原山东盗匪和义军首领组成忠义军北上收复山东州县。南宋军队一度控制山东全境,甚至北上收复沧州、大名府等地。&br&嘉定十三年(1220),蒙古发动山东攻略,直到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宋军才完全失去对山东的控制。&br&绍定四年(1231),窝阔台南下攻金,在四川方面借路伐金,宋军经过激烈抵抗最终落败,四川方面主力的四个都统司全部败溃。&br&绍定五年,宋蒙敲定联合灭金,此时宋蒙在四川依然在开片。&br&端平元年(1234),宋蒙联合灭金实现。&br&&br&上面说的只是个大概轮廓,因为这方面史料其实非常复杂,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翻翻&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宋元战史》链接总汇&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宋元战争大事记&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天鸣《宋元战史》图集&i class=&icon-external&&&/i&&/a&&br&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南宋在金宣宗南伐的三年后即同时与蒙古在山东和四川两地作战。而此时金军也在抵抗蒙古入侵。也就是说,&b&在嘉定十三年以后的十四年时间里,宋、蒙、金三方都在多线作战,而且蒙古有着一定的优势。&/b&&br&其实这里有个很有趣的假设,如果金朝当时和南宋订立攻守同盟,那么南宋可以从山东和四川两个方向对金进行支援,而这两个方向其实是可以直接攻击到蒙古侧翼的。但是&u&金宣宗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很坚决:取偿于宋,尽管他自己一直标榜自己想和南宋恢复和平,但是貌似他对部下的控制力有限,金军一直和南宋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军事冲突知道自己灭亡,结果就活活把自己坑了。&/u&&br&所以说三分天下连刘抗曹真的是一件很伟大的功业,尤其是两国之间还死了个关羽的情况下。&br&&br&剔除了宋金联合的可能,回过头说宋蒙。&br&&b&有几位答主提到宋蒙必有一战,这话欠妥,实际情况其实是,宋蒙已然开战。&/b&所以说,端平入洛没有对错的说法,端平元年金朝亡国后,仔细算算其实宋蒙之间已经开了十几年的片了,即使在宋蒙联合出兵蔡州的前后,宋蒙还在别的战场上打的不可开交。&br&所以说打是一定会继续打下去的,但端平入洛本身在具体操作时的糟糕表现依然是要批判的。
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看了看上面几位的回答,觉得还是有必要谈一谈。这里需要好好科普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宋理宗时期宋军曾经收复了山东,并且一度收复沧州、大名府等地。宋宁宗嘉定七年,金朝迁都汴梁,南宋停止对金朝输送岁币,同年山东群盗蜂起,不久后大…
恢复失地没错。&br&不过,就南宋的当时的国力和形势,与南宋国内严重党争的情况下,我不推荐一下子就取三京,那个目标太大,短期很难实行,而且需要雄厚的兵力进行防守和大量骑兵迂回作战,而南宋基本没有这么多的兵力。。我倒是建议,可以取一个或两个点做支撑,这样目标小些,很容易实现,在南宋国内对这个问题,不同政治派别引起争端和异议也小些。&br&&br&比如就近取河南南部的南阳,南阳是个盆地,类似汉中地区,四周有些山环绕,多少有险可守一些,可以采取曹操屯粮北方,招抚流民,于民生息的战术,取了之后就长期屯粮屯兵,慢慢发展积累实力。&br&&br&从南阳到黄河地区地势上是一个从上往下的平缓坡地平原。取了南阳,进可以以窥皖洛,退可以保守江汉平原。另外,南阳靠近湖北边界,也靠近宋边境支撑点襄阳,可以互为倚角之势,防控襄阳。宋军取得后,那从后方补及也较为方便,而当时反过来对蒙古,则作战十分不利。当时中原长期混战,中原的粮食缺乏,补及很困难。而宋军靠近江汉平原的边界,获得粮食供给方便,(参照孟拱援粮攻打蔡州的部队),可较轻易的守住南阳,但蒙古也无法越境持久攻打。即使蒙古因这个开战,可能最后也只能议和,在短期内接受宋占南阳的事实。比如宋金嘉定议和,打了半天,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还是只能议和。&br&&br&另外,宋和蒙古合力灭金,宋稍微占一点好处也说得过去。另外,蒙古灭金北去之后,双方对于边界,好像没有明确划定,这本身就是个空白,宋应该可以趁这个机会占一些地,等到蒙古站稳了角,就没有讨价还价的地位和实力了。应该说,这时候河南南部的一些地方,基本上无兵在守,这时候占了就占了,以后想再占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其实这么做,最终也是为了防蒙古。而防蒙古,也只有提升自己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占了南阳,屯了大量兵,积累了大量粮草,形成一个蒙古短期灭不掉的基地,才能以战迫和,从而形成更有力的谈判地位。更千万不能一下子把场地铺太大了,造成国力不继,反而严重损耗,那就得不偿失了。&br&&br&当然你也取不了更多便宜,蒙古不会同意你占那么多便宜。你只占一点,毕竟你也帮蒙古打过金国,再派出使臣去交涉拖延一下时间(暗地里好做抗蒙战争准备),从理论上说得通。南宋占得少,那蒙古人即使在面子上也过得去,那也好交代。而且蒙古自身一下占领领地过多,蒙古它自己消化这些土地也需要时间。所以也很可能蒙古在短期内,它要攻打其它国家和地区,消灭其它更重要的地方叛乱,不想一下子竖敌过多,不想为你占了这么一点小地方,就和你翻脸打。而且它此时劳师远征,中原粮食匮乏,未必一下就能取胜。或许蒙古也只好默认了事,短期内又能得和平,而你也白占了利益。&br&&br&但如果你一下子占了大量领地,它肯定会掉转过头,把你认为是头号威胁,倾其全力与你一战。即使南宋取了三京,你也守不住。也很可能,南宋国内不同政治派别因政见观点不一致,对大规模作战行动的问题也很可能会抵制,从而导致阳奉阴违,也直接导致后期供应粮草补给和兵力也出问题,从而功亏一篑,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因此不如只取一个点,兵力也容易集中,也好取。取了以后,集中的兵力也好守。然后慢慢在那边,加强自身实力,静观形势发展,以后再图进取。将来也能像明朝毛文龙那样,能在那边形成个让蒙古南征总要顾忌一下的抗蒙基地。&br&&br&我想宋蒙早晚要开战的,蒙古其实早有灭宋野心。宋其实不应该联合蒙古灭金。但一着,南宋与金互为世仇,相互不信任,很难指望联合起来全力抗蒙。二着,形势已经到了这一步,就只能这么做&br&&br&说了这么多,这是我头一次评论军事,政治方面的国家战略问题,我肯定有错误的地方,大家评价一下,我学习一下。谢谢大家。。
恢复失地没错。不过,就南宋的当时的国力和形势,与南宋国内严重党争的情况下,我不推荐一下子就取三京,那个目标太大,短期很难实行,而且需要雄厚的兵力进行防守和大量骑兵迂回作战,而南宋基本没有这么多的兵力。。我倒是建议,可以取一个或两个点做支撑…
首先,南宋与蒙古之间必有一战(感谢 &a data-hash=&0dccbc169f024fc309e12& href=&///people/0dccbc169f024fc309e1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0dccbc169f024fc309e12& data-hovercard=&p$b$0dccbc169f024fc309e12&&@忠武腹心薛直老&/a& 纠正,此处用词不妥,宋蒙在四川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并未结束),不仅是我们知道,就算是当时南宋满朝文武,所有人也都是意识到的。因为在1231年,蒙古灭金的决定性战役三峰山之战之前,拖雷借道四川不成,悍然武力借道,击溃南宋四川守军之后大肆屠杀(蒙古人的屠杀有多彻底,后来端平入洛的时候可以得见),重创南宋此前一直的后方税赋和生产人口重地(宋金战争中四川一直未受战火波及,秦汉到南宋时的四川经济高度发达,人口众多),赤裸裸地表明了蒙古的嗜血烧杀掠夺欲望和非友即敌的合作态度,已经等同(此处等同可以删除)直言不讳地宣战了!而且,这些地区双方根本没有明确约定归属,又是蒙古军主动撤走,谈何背盟违约?南宋选择与蒙古联合灭金,根本原因是金国主动作死,取偿于南宋,后来金国灭亡在即,金国作为政权实体已经失去战略意义,因此南宋必须为全面战争做好争取战略缓冲的时间和空间准备,灭金势在必行,不参与灭金,南宋将彻底失去争取战略缓冲的时间和空间。空间上,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的关河(河洛)防线就是首先需要争取的战略重地。金国凭借关河防线能支撑那么久,依托城关作战能力更强的宋军为什么不能?端平入洛的战略意图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南宋面对蒙古入侵自救的唯一机会!&br&
战略意图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南宋的腹地江南和四川构建战略缓冲地带和前沿刚性防御据点,大幅降低自己国力损耗之余有效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依托长江构建的防线,并非南宋主动理性选择的,而是形势所迫因势利导构建的。在国计民生,战略战术上都是被动消极的,因为江南就是南宋朝廷的命脉,而长江的中上游则是川陕,四川联通丝绸之路,百年来一直安享太平,生产力和经济完全没有受到任何破坏,这点比起江南都强!因此,南宋的版图,东西两头如同左右心房,隔着层皮(长江)直接暴露在所有对手的刀锋前。所以南宋(除却赵构此种奇葩)一旦有机会,必然会选择外扩战略空间至黄河流域,不仅是为了收复失地恢复旧都。长江既然能作天险屏障,那么黄河未尝也不是天险?洛阳为黄河中西部战略支撑核心,东西两面都有雄关险阻,更是北宋西京所在,虽为金国窃据,金国已亡,其生产力,人口,战略意义依然极其巨大!&br&
南宋一直以来对金国的被动战略守势,是由于南宋军力的限制和长江的地理因素导致的。不要以为南宋凭借所谓长江天险能跟金国蒙古对峙那么久,就觉得长江防线有效而放弃战略前沿。事实上,南宋的长江防线一直在战略和战术上陷入全面的被动,被迫以国力(高额军费支出和生产力消耗)相耗,而金国和蒙古人多次越过长江袭击南宋的战略支撑据点,以及后来蒙古为彻底消灭南宋而迅速(相比五年陆军百年海军)从无到有建立游牧民族政权的水师(江河水师的门槛在于财政成本和技术成本,这点在极限扩张劫掠奴隶经济初期的蒙古及其北地汉人的附庸下完全没有门槛价值),无一不表明长江防线根本没有那些小白眼中的战略相持价值。构成战略相持,不是因为长江以南的南朝愿意,而是因为无法获得并巩固前沿支点。就是因为没有前沿的支撑点,战略完全被动,迫使宋军只能选择战术机动堵枪眼,但是宋军再能机动,能有蒙元游牧大军的战略战术机动能力强?后来孟珙挽救南宋的所谓战术机动防御,其实质也是因为客观的被动防御体系限制造就的一着主动出击豪赌险棋,看似大胜,实质侥幸。如果拥有黄河流域的战略空间,孟珙等能人肯定不会选择走这种钢丝,南宋在战略战术上就能有更多的筹码,避免战火直接烧到四川和江南两处财富人口重地,能有更廉价有效的防御方案,也不必在襄樊防线倾尽全力(国家财政破产)赌上国运死磕了。&br&
上面大段的啰嗦讲述,只是为了给那些没有看清关河防线战略意义的人看明白其中关节。我的看法是,进驻洛阳构筑前沿防线,在战略意图上是完全且唯一正确的意图,因为他们根本不能理解无论是黄河还是长江从来不能制造相持。尤其是南宋等南朝依赖江河水网为命脉的前提下,依托长江相持就是对自身国力的持续失血损耗!进取这些战略缓冲地带为长江流域争取休养生息,才是持久相持的根基,缩在长江以南,南宋永远无法止血。所谓黄河长江天险,原因有二,一是江河要道--交通要点,二是江河水师有非常高的技术和资源门槛(然而关键在于技术人才身上。。。),反而对于南宋而言,保证长江南北流域的完全控制,才能保证自己足够的运力及时支援长江中游及下游控制区。宋蒙战争的关键点襄阳争夺战,南宋最终失败的本质原因就在于水师不敌蒙古水师,导致蒙古军长期重围襄阳府,还能腾出手来围点打援,贾似道将全国各地援军都调上去晒冷也是无济于事(似乎有北宋救太原的影子。。。)。所以,能否在关中如此优越的地区获取战略支点,所得不仅是土地,还有流域控制权和渡口,渡口意味着技术人才(渔民和造船工人)和设备工具(船只),事关南宋存亡!&br&但是南宋在执行战略意图的时候,遇到了两大难题。&br&首先是南宋内部出现了极其脑残的内耗!联蒙灭金时南宋能送那么多粮食给蒙古,到进军河南准备据河守关时,为何是保卫行在的两淮宋军,饿着肚子一路跑进开封洛阳城的?因为内部非暴力不合作!内部在国运战略的决策上分歧也就罢了,在生死攸关的执行上居然也扯后腿!&br&其次是情报信息,本质为决策执行体系的严重失误。在经历1231年拖雷对四川的烧杀劫掠,以及面对面联军消灭金国残余的所见所闻后,南宋依然对蒙古对侵略地区破坏力(应该叫灭绝人性的灭绝力)严重低估!以致于南宋在作出战略决策后,因为内耗导致后勤断裂执行力大打折扣,就粮于当地的侥幸企图(能抱有这种侥幸的决策者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也被蒙古军冠绝世界的灭绝能力破坏(从这一点反过来看,蒙古威名震慑欧亚非,这种灭绝人性的烧杀劫掠习惯倒是战略战术意义非凡),导致最终执行的结果是失地亡人的彻底失败局面的原因,是执行力的问题,并非是战略层面(决策)的问题。南宋没有弥合内部分歧就决策,决策后又不强力整合保证执行力,能怪谁?南北宋一直都存在这种奇葩的问题,在这种国运赌博中以小博大偏偏还畏首畏尾,无论战和都大打折扣,本质就是因为各种死不停歇的内耗。&br&
如果当时没有选择进军开封和洛阳,选择其实与失败后并无二致,因为南宋根本没有第二条路了。沿江分散布置防御据点,全面动员,军事力量战略机动防御与越江蒙古军消耗相持,除了能保留物资和军队给被动防守时富余一些筹码以外,丝毫不会影响其败亡的命运。也许你们看见史书,看见那么多反对宋理宗出兵的意见,最后应验了便觉得他们正确,其实不利的因素人尽皆知,支持冒险只是因为这是唯一活路。如果你们足够的战略眼光,自然能看明白,即使从江淮京湖到进取中原路途跋涉后勤不畅,只要能稳固前沿支点保证军事储备后对长江流域起到掩护作用,这个险是值得冒的,而且这个冒险即使失败,有效指挥下也能有序抵抗保全力量撤退,根本不会有超出可承受预期的损失。遗憾的是,南宋有魄力去冒险一搏,却没有魄力去全力一搏,既然没有尽全力,居然也敢大大咧咧地不买保险不做风险预案,以至于两淮入洛精锐,连有序撤退都做不到,白白浪费有生力量。南宋覆亡的命运,明确的走势从那一刻开始便已注定。
首先,南宋与蒙古之间必有一战(感谢
纠正,此处用词不妥,宋蒙在四川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并未结束),不仅是我们知道,就算是当时南宋满朝文武,所有人也都是意识到的。因为在1231年,蒙古灭金的决定性战役三峰山之战之前,拖雷借道四川不…
先说结论,完全有。&br&&br&由于语文课本上总是选取辛弃疾文采飞扬的一面来歌颂,所以我一直很好奇这样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是如何而来的,于是就在后来查证了一下。发现辛弃疾首先是一个抗金大英雄,其次才是词人。&br&&br&辛弃疾父亲早逝,由祖父辛赞一手拉扯长大。可能是由于老来失子,辛赞对孙儿很是爱护,也有很高期望。据载他常常携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而未能在北宋灭亡后及时南下的经历,丰富了辛弃疾的人生的同时,也使得他的爱国情怀更加强烈。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很多同胞被金人欺凌的场景。而辛弃疾在&声声慢——开元盛日&里曾说,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说明他是对这段历史有深刻的记忆。&br&&br&所以王朝被颠覆,国家被占据,祖父在金朝屈辱任职等种种因素,使得一个少年满腔豪情壮志。&br&&br&那我也不说他十四岁就中举的事,直接说十五岁。在&美芹十论&里曾经说过,曾两次被祖父命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希冀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这两次就是一次十五岁,一次十八岁。&br&&br&到了1161年,辛弃疾21岁了。这时金主完颜亮开始大举南侵,前面铺垫的种种,说过的辛弃疾的所有经历,也在这时候厚积薄发了。&br&&br&就像在东汉末年黄巾军四处起义,在南宋末年这个纷乱的时刻,北方的各族人民也纷纷揭竿而起,聚众起义。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br&&br&这时候他投靠了一个较大的起义队伍,首领耿京。这时候耿京已经拥有了25万大军。自称天平军节度使。&br&&br&辛弃疾投奔耿京后,任掌书记。有机会施展抱负了,他却犯了个大错。辛弃疾将一个在济南认识的投机分子和尚义端带进耿京麾下,义端很不安分,偷了耿京的印信跑了。耿京气的要杀辛弃疾,辛弃疾立下军令状,抓住义端,杀死叛徒,夺回印信。&br&后来成功做到了。&br&&br&金主完颜亮南侵的不义之举被北方民众击得粉碎,完颜亮本人也被部下杀了,人民抗金热情高涨,新金主完颜雍上位。&br&&br&辛弃疾建议耿京“决策南向”,去配合南宋正规军共同抗击金兵。耿京同意了,辛弃疾与宋高宗赵构谈妥招安事宜,赵构也做了个顺水人情,真的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节度使掌书记。辛弃疾正欲回去告诉耿京,却听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了,而大军人心惶惶,溃不成军。&br&&br&他立马率五十骑奔赴敌营,在五万人的敌军大营中抓回叛徒,并号召耿京的旧部反正。他将叛徒张安国交由南宋朝廷处置,最后游街示众,然后砍头。&br&&br&辛弃疾于是名重一时,朝野震动,皇帝“三叹息”。那一年他23岁。在他25岁时,委任他为江阴签判,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初入仕途的他并不了解南宋政府的阴暗面,总是费力不讨好。后面的故事大家都了解,我就不说了。&br&&br&那么后世的我姑且纵观他的一生,不由感慨,辛弃疾的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在二十五岁时达到顶峰,从此再没有升起过。&br&&br&但就这短短的几年,和他的一些作品,如&美芹十论&、&九议&等可以看出,他的军事理论与才能都十分卓越,这些文章也在民间广为传诵。&br&以上。&br&&br&再说几句。评论区有人说辛弃疾在世时的评价,那么我想在这里说几句我的看法。毛姆曾说,我所说的伟大不是走红运的政治家或者立战功的军人的伟大,这种人显赫一时,与其说是他们本身的特质,倒不如说是沾了他们地位的光。一旦时过境迁,他们的伟大也就黯然失色了。&br&&br&我想辛弃疾就是与毛姆所说的这种刚好相反的一种伟大,随着时间的磨砺,愈发显露光芒。这点是身处时代中心的人往往看不到的,只能留由后世评说。而当事人衡量自己的功过,我认为就四个字,问心无愧。
先说结论,完全有。由于语文课本上总是选取辛弃疾文采飞扬的一面来歌颂,所以我一直很好奇这样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是如何而来的,于是就在后来查证了一下。发现辛弃疾首先是一个抗金大英雄,其次才是词人。辛弃疾父亲早逝,由祖父辛赞一手拉扯长大。可能是由…
鹧鸪天&br&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br&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br&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br&却将万字平戎策。&br&换得东家种树书。&br&楼主请查这首词及其解释。&br&王国维南北宋最爱辛弃疾及苏轼,辛公词之豪迈,非真豪杰不能作。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楼主请查这首词及其解释。王国维南北宋最爱辛弃疾及苏轼,辛公词之豪迈,非真豪杰不能作。
&b&&/b&&p& &/p&&br&&b&
&/b&&b&浅谈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军事才能&/b&&b&&/b&&p&&/p&&br&学生姓名:徐晓刚
学号:&p&&/p&&br&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p&&/p&&br&指导老师:孙炜
师&p&&/p&&br&&b&&/b&&p& &/p&&br&摘要&b&:&/b&本文力图论证的是辛弃疾的军事才能,而他的军事才能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勇武善战,二为深谋远虑。辛弃疾虽然没有指挥过大的战役,但通过他较少的实战经历,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他的勇武善战。而他的军事谋略则主要表现在《美芹十论》和《九议》当中,本文将结合军事规律和宋金对峙的具体形势,对辛弃疾的战略思想进行分析论证。&p&&/p&&br&关键词&b&:&/b&辛弃疾; 军事实践;战略思想&p&&/p&&br&&p& &/p&&br&&strong&Abstract&/strong&&strong&:&/strong&&strong&This paper trie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xinqiji's military ability, and
his military can be manifested in two aspects, one is chivalrous fighter, two
for the foresight. xinqiji Although there is no command over large-scale
operations, but less by his combat experience, we can see his prowess and
skilled. His military strategy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celery 10& and &Nine discussion& among the military rule and
this will combine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Song of xinqiji
to analysis and strategic thinking.&p&&/p&&/strong&&br&&strong&Keywords&/strong&&strong&:&/strong&&strong&xinqiJi; strategic thinking&p&&/p&&/strong&&br&&b&前言&/b&&strong&&p&&/p&&/strong&&br&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的伟大词人,留有词作六百二十多首,且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他与北宋的著名词人苏轼合称"苏辛",与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合称"二安"。自古以来,对于辛弃疾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词作方面,对于其军事才能研究的就比较少。但是,我们要是只将辛弃疾当作词人的话,那就失于片面了。辛弃疾一生之坚定理想乃是,北伐金朝,收复失地。其门人范开有言:"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1&&[①]&/a&此论可谓深知辛弃疾也。辛弃疾不仅是词中高手,同时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为将,可冲锋陷阵,有万军之中勇擒张安国之壮举;为帅,可指挥若定,有一月平定茶商军之功绩。本文将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对辛弃疾的军事才能进行系统论证,从而呈现给人们一个多方面立体化的辛弃疾。&p&&/p&&br&&b& &/b&&b&一、英勇善战的军事实践&/b&&p&&/p&&br&&b&(一)力斩僧义端,勇擒张安国&/b&&p&&/p&&br&《宋史·辛弃疾传》有云: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匄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晓。”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至。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签判。弃疾时年二十三。&p&&/p&&br&《美芹十论》有云:“粤辛巳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常鸠众二千,逮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夏,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不幸变生肘腋,事乃大谬。负抱愚忠,填郁肠肺。”&p&&/p&&br&辛弃疾既能聚众两千多人,可见其必有过人之胆识,否则,众人岂能服他?然而,两千人毕竟不足以成大事,辛弃疾之选择归附耿京,不仅可表现出他欲久与金朝对抗的长远谋略,还显示了他甘居人下的非凡气度;这是为将为帅所必要具备的气度和谋略。同时,作为一个优秀的战略家,还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起义军之所以能够做大,是因为金兵南下,无暇后顾。一旦金朝全力围剿,征抚兼用,起义军将不堪一击,后来张安国的叛变耿京的被杀正好说明了这点。若想取得对抗金朝的最终胜利,他们必须要与南宋军民联合。辛弃疾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建议耿京奉表与南宋朝廷联系,以为长久抗金之计。此论之高瞻远瞩自然是不言而喻。叶嘉莹教授对此有着十分中肯的评论:“辛氏当年之所以能以其过人之才略,且已纠众两千人之多,乃竟甘心归附于农民的义军领袖耿京,而且劝说耿京奉表与南宋王师想联络,这是有其极深远的战略性之识见的。至于其能甘心下人之度量当然也是极可称述的。而这一切谋略与度量,实在都源于他的一心要恢复中原的志意之急切。”&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2&&[②]&/a&&p&&/p&&br&辛弃疾力斩僧义端勇擒张安国,这所反映的并不只是他的勇武,更有其临危不乱镇定冷静的素质。苏洵《心术》有言:“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意不瞬。”此时的辛弃疾虽然只有二十几岁,但其已经具备这种为将之所需心态。&p&&/p&&br&&b&(二)讨平茶商军&/b&&p&&/p&&br&公元1174年,茶商军数千人从湖北进入湖南,湖南安抚使刘珙使用分化瓦解的方法将其击败。但是,次年四月,茶商军余部又在赖文政的统领下在湖北重新聚集,之后进入湖南,此时的湖南安抚使已换成王炎,此人在士大夫中颇有威望,在军政方面也有所作为,但终因轻敌冒进而遭全军覆没。接着,朝廷又派老将贾和仲前去平叛,结果仍是失败。官军屡战屡败,南宋当局束手无策。时任兵部侍郎的周必大有一篇奏扎云:“四百辈无纪律之夫,自湖北入湖南,自湖南入江西,今又睥睨两广,经涉累月,出入数路。使帅守监司、路分将官稍有方略,用其所部之卒,自可殄灭。顾乃上烦朝廷,远调江鄂之师,益以赣吉将兵,又会合诸邑土军弓手几至万人,犹未有胜之之策,但闻总管失律,帅臣拱手,提点刑狱连易三人,其它将副巡尉奔北夷之不暇,小寇尚尔,倘临大敌,则将若何?”&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3&&[③]&/a& &p&&/p&&br&正当此时,时任仓部郎中的辛弃疾挺身而出,并提出要在一个月内荡平茶商军。辛弃疾的一个月保证固然是惊世骇俗,但因当时已经无人可用,朝廷便任辛弃疾为江西提点刑狱,节制诸军,全权负责平叛事宜。辛弃疾到任后,挑选勇士,组建了一支敢死军,并以此为先锋。同时,他还变以前的全面围攻为重点包围,即重兵把守要冲之地,这样以来,既起到了包围的作用,又能集中兵力作战。辛弃疾还用了对付起义军最为有效的方法,即剿抚兼用,从而有效地瓦解了起义军的实力,减轻了征剿的难度。&p&&/p&&br&辛弃疾从八月下旬与茶商军作战,到九月下旬结束战事,大概也就是一个月左右。就连靳惜职名的宋孝宗都两次言及辛弃疾应予嘉奖。&p&&/p&&br&上谓辅臣曰:“江西茶寇已剿除尽,皇甫倜虽有节制指挥,未及入境,辛弃疾已有成功,当优与职名,以示激劝。”&p&&/p&&br&上曰:“辛弃疾捕寇有方,虽不无过当,然可谓有功,宜优加旌赏。”&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4&&[④]&/a&&p&&/p&&br&最终,宋孝宗授予辛弃疾秘阁修撰。&p&&/p&&br&如果说力斩僧义端和勇擒张安国主要显现了辛弃疾的勇武,那么,这次讨平茶商军叛乱则显示了,他统筹全局的领导才能,毫无疑问,这是为将为帅者所必要具备的素质。&p&&/p&&br&&b&(&/b&&b&三&/b&&b&)创建飞虎军&/b&&p&&/p&&br&《宋史·辛弃疾传》有云: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军政之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过。军人则利于优闲窠坐,奔走公门,敬图衣食,以故教阅废驰,逃之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平居则奸民无所忌惮,缓急则卒伍不堪征行。至调大军,千里讨捕,胜负未决,伤威损重,为害非细。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轩,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p&&/p&&br&辛弃疾创建飞虎军,从选址立营到招兵买马,从设定建制到训练兵士,都是由他一人操办。此后,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这便雄辩地证明了辛弃疾超常的军事才能。可以说,辛弃疾的军事才能是戚继光类型的,是多方面立体化的。而辛弃疾之所以没能做出戚继光那样的军功,关键在于,他背后没有胡宗宪、谭纶、张居正这样实力派人物的支持。他按压金字牌,固然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魄力。但朝廷不信任他,不给他带兵打仗的机会,他也只能空自悲叹!&p&&/p&&br&&b&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b&&p&&/p&&br&公元1171年,虞允文为宰相,辛弃疾作《九议》上之,慨然有言曰:“苟从其说而不胜,与不从其说而胜,其请就诛殛以谢天下之妄言者。”只有两种人才能说出这种话,一种是大智大勇之人,一种是疯傻癫狂之人。毫无疑问,辛弃疾是前者。作为一个大智大勇之人,他的战略构想则是高瞻远瞩的。&p&&/p&&br&&b&(一)&/b&&b&知己知彼,以己之长攻彼之短&/b&&p&&/p&&br&《美芹十论·审势》有云:虏人之地,东薄于海,西控于夏,南抵于淮,北极于蒙,地非不广也;虏人之财,签兵于民而无养兵之费,靳恩于郊而无泛恩之赏,又辅之以岁币之相仍,横敛之不恤,则财非不多也;沙漠之地,马所生焉;射御长技,人皆习焉,则其兵又可谓之众矣。以此之形,时出而震我,亦在所可虑,而臣独以为不足恤者,盖虏人之地虽名为广,其实易攻,惟其无事,兵劫形制,若可纠合,一有惊扰,则忿怒纷争,割据蜂起。辛巳之变,萧鹧巴反于辽,开赵反于密,魏胜反于海,王友直反于魏,耿京反于齐、鲁,亲而葛王反于燕,其余纷纷所在而是,此则已然之明验,是一不足虑也。
虏人之财虽名为多,其实难恃,得吾岁币惟金与帛,可以备赏而不可以养士;中原廪窖,可以养士,而不能保其无失。盖虏政庞而官吏横,常赋供亿民粗可支,意外而有需,公实取一而吏七八之,民不堪而叛;叛则财不可得而反丧其资,是二不足虑也。
若其为兵,名之曰多,又实难调而易溃。且如中原所签,谓之大汉军者,皆其父祖残于蹂践之余,田宅罄于捶剥之酷,怨忿所积,其心不一;而沙漠所签者越在万里之外,虽其数可以百万计,而道里辽绝,资粮器甲一切取办于民,赋输调发非一岁而不可至。始逆亮南寇之时,皆是诛胁酋长、破灭资产,人乃肯从,未几中道窜归者已不容制,则又三不足虑也。
又况虏廷今日用事之人,杂以契丹、中原、江南之士,上下猜防。议论龃龉,非如前日粘军、兀术辈之叶。且骨肉间僭杀成风,如闻伪许王以庶长出守于汴,私收民心,而嫡少尝暴之于其父,此岂能终以无事者哉。我有三不足虑,彼有三无能为,而重之以有腹心之疾,是殆自保之不暇,何以谋人? &p&&/p&&br&地广不足虑,财多不足恃,兵多却难以调遣。辛弃疾的这种说法绝不是凭空而来的。他生于金朝统治区,其祖父为金朝官员,他又有两次燕山之行,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亲自领导过农民起义。他对金朝的了解是很实在的,对其所作的分析也是切中肯綮的。然而,知彼不易,知己亦不易。&p&&/p&&br&《九议·其三》有云:凡战之道,当先取彼己之长短而论之,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土地不如虏之广,士马不如虏之强,钱谷不如虏之富,赏罚号令不如虏之严,是数者彼之所长、吾之所短也。 然天下有急,中原之民袒臂大呼、溃裂四出、影射响应者,吾之所长、彼之所短也。彼沿边之兵不满十万,边侥远阔,乘虚守戍力且不给,一与吾战,必召沙漠。吾之出兵也在一月之内,彼之召兵也在一岁之外,兵未至而吾已战矣。此吾之所长、彼之所短也。吾之出兵也官任其费,不责之民,缓急虽小取之,不至甚病,虽病而民未变也;彼之出兵也,一仰给于民,预索租赋,头会箕敛,官吏乘时掊克,夺攘其财,斩艾其命,而天下大乱矣,虽有严法,不知而禁。此吾之所长、彼之所短也。彼逾淮而来,长江以限之,舟师上临之,不过虏吾民、墟吾城,食尽而去耳;吾逾淮而往,民可襁负而至,城可使金汤而守,断其手足,病其腹心。此吾之所长、彼之所短也。 &p&&/p&&br&南宋兵少但却集中,且有中原人民的支持。政府经费的运转也较金朝好。金朝疆域广阔,军事纵深好,南宋偏安一隅,若要全线进攻,以寡击众,以弱对强,南宋则必败无疑。对于此,辛弃疾很清楚,并在《美芹十论·守淮》中有着精辟论述,“臣闻用兵之道,无所不备则有所必分,知所必守则不必皆备。何则?精兵骁骑,十万之屯,山峙雷动,其势自雄,以此为备则其谁敢乘?离屯为十,屯不过万,力寡气沮,以此为备则备不足恃。此聚屯分屯之利害也。”天下道理,殊途同归。《孙子兵法·虚实篇》有言:“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辛弃疾之所言可谓是对《孙子兵法》的创造性运用。&p&&/p&&br&&b&(二)&/b&&b&致人而不致于人&/b&&p&&/p&&br&知己知彼,只是作战的第一步,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只是作战的指导思想,真要付诸实战,还须有具体实用的战术。辛弃疾不是空谈之人,对于同金作战的方案,他在《九议》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论述。&p&&/p&&br&《九议·其六》有云:今虏人之所备者,山东也,京师也,洛阳也,关中也。其备山东者轻而京师洛阳关中则重也。彼山东者,于燕甚近而其民好乱,天下有事,虏人常先穷山东之民,天下有变而山东亦常首天下之祸。计不知此而轻其备,岂真识天下之势也哉!今夫三人相搏,殴其心则手足无全力;两阵相持,噪其营则士卒无斗志。故某以为兵出沭阳则山东可指日而定,山东已定则河北可传檄而下,河北已下,则燕山者某将使之塞南门而守。请试言其说:虏人沿边之兵不满十万,使召兵而来又必十万(若乘其不备则不及召兵),二十万之众,较其数则多,然其边侥阔远,势能分之使备我则寡。将战之日,大为虚声,务使之分,命一使于川蜀,曰“收复关陕”,建以旌旗而布以诏令,彼必聚兵而西,深沟高垒勿与之战;如是而两月,又命一使于荆襄,曰“洒扫陵寝”,建以旌旗而布以诏令,彼必召山东之兵而俱西,深沟高垒勿与之战;如是而两月,又命一使于淮西,曰“御营宿卫”,声言直趋京师,若为羽檄交驰、车马旁午状以俟天子亲驾者,彼必竭天下之兵而南,深沟高垒勿与之战;又令舟师战舰,旌旗精明,金鼓备具,遵海而行。四路备兵,势分备寡,内郡空虚,盗贼群起,吾之阴谋又行,援我者众。虽有良平,不能为之谋矣。&p&&/p&&br&辛弃疾之部署,四路兵马虚张声势,使敌分兵来攻。敌来攻,我却深沟高垒勿与之战。如此一来,既分散了了敌人的兵力,又起到了疲敌之师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这便是《孙子兵法》所谓的“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p&&/p&&br&&b&(三)&/b&&b&攻其无备,出其不意&/b&&p&&/p&&br&《九议·其六》有云:然四路者非必以实攻也,以言耸之使不得去,以势劫之使不得休。何则?彼重之吾又重之,其信我者固也。然后以精兵锐卒,步骑三万,令李显忠将之,由楚州出沭阳,鼓行而前,先以轻骑数百,择西北忠义之士,令王任开赵贾瑞等辈领之,前大军信宿而行,以张山东之盗贼,如是不十日而至衮郓之郊,山东诸郡以为王师自天而下,欲战则无兵,欲守则无援,开门迎降唯恐后耳。然后号召忠义,教以战守,传檄河北,谕以祸福。天下知王师恢复之意坚,虏人破灭之形着,城不攻而下,兵不战而服,有不待智者然后知者。此韩信之所以破赵而举燕也。彼沿边三路兵将,北归以自救耶?其势不得解而去也;抑为战与守耶?腹心已溃,人自解体,吾又将突出其背反攻之。当是之时,虏人狼顾其后,知为巢穴虑而已,遑恤他乎?故曰:“燕山者,将使塞南门而守也。”&p&&/p&&br&“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若要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就须有奇兵奇计,在以弱抗强的情况下尤其是如此。而所谓奇者,其实就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辛弃疾之所部署,前四路兵马皆是虚张声势,也可称作“以正合”,而其真正之目的并不在此四路,而在于最后一张王牌—步骑三万。此前已将金朝的主要兵力吸引到了川蜀、荆襄,淮西等地。山东的守备已经空虚,以三万精兵锐卒袭取山东,正是《孙子兵法》“避实击虚”之策。&p&&/p&&br& 辛弃疾的军事思想来源于《孙子兵法》,但他绝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他并不拘泥于《孙子兵法》的字句,能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p&&/p&&br&《孙子兵法·九地篇》有云:“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p&&/p&&br&
辛弃疾的看法则有所不同,《美芹十论·详战》有云:“古人谓用兵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臣窃笑之,夫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固也;若击其首则死矣,尾虽应,其庸有济乎?方今山东者,虏人之首,而京洛关陜则其身其尾也。由泰山而北,不千二百里而至燕,燕者虏人之巢穴也。”&p&&/p&&br& 南宋的抗战派历来都主张由陕西、河南两地发起进攻,但是,除四大将有小胜外&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5&&[⑤]&/a&,其它都以失败告终,符离之战如此,开禧北伐亦是如此。辛弃疾之所部署不仅超越了这种几乎已经定型了的军事思维,同时又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思维。因为南宋的定型思维自然会使金朝形成相对应的军事思维。四路虚张声势的大军之所以能够吸引金军主力,就是因为,按金朝的作战经验,宋军也的确应该由此进军。也正因为如此,奇袭山东之计才能顺利进行。&p&&/p&&br&虽然,我们无法断言这种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作战方案一定能够成功,但是,从当时宋金对峙的形势和两方交战的情况来看,辛弃疾的这个方案,无疑是极富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而这种创造性和实用性则深刻反映了辛弃疾过人的军事才能。&p&&/p&&br&&b& &/b&&b& &/b&&b&三、结语&/b&&b&&/b&&p&&/p&&br&朱熹有言:“辛幼安亦是一帅才,但方其纵恣时,更无一人敢道他,略不警策之。及至如今一坐坐了,又更不问着,便如终废。此人做帅,亦有胜他人处,但当明赏罚而用耳。”&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6&&[⑥]&/a&&p&&/p&&br&陆游有诗云:“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天山挂旆或少须,先挽银河洗嵩华。”&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7&&[⑦]&/a& &p&&/p&&br&可以说,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的军事家,而这种登陆作战又是与其陆地的进攻相配合的。他的这一构想,确实有出奇制胜之处,很富军事创意,他自己说这与当年楚汉战争时韩信绕过中原、直取齐地,有异曲同工之效。只可惜没有英明的君主来支持实施这一方案。从上面的事实,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无论从军事战略水平、战役组织实施能力,还是治国安邦的行政才干,乃至个人的战术水平,辛弃疾都足以跻身于中国历史中一流人才的行列,我们甚至可以相信,如果南宋朝廷真的重用辛弃疾的话,那么宋金的历史将会改写。&p&&/p&&br&公元1204年三月,宋廷派辛弃疾出任镇江知府。公元1205年初,韩侂胄不顾辛弃疾的坚决反对,公开向金挑衅,未战而暴露欲战之意,很明显,这与辛弃疾所主张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背道而驰的。但是,黄钟废弃,瓦釜雷鸣,辛弃疾在愤怒和忧虑之中写下了他那首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生活在一个怯懦和不识英雄的时代里,其结局必定是悲凉的。公元1207年,辛弃疾饮恨而殁。&p&&/p&&br&&p&&/p&&br&&p& &/p&&br&&p& &/p&&br&&p& &/p&&br&&p& &/p&&br&&p& &/p&&br&&p& &/p&&br&&p& &/p&&br&&p& &/p&&br&&p& &/p&&br&&p& &/p&&br&&p& &/p&&br&&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b&&p& &/p&&br&&b&参考文献&/b&:&p&&/p&&br&⑴辛更儒.《辛弃疾研究》[M] .浙江杭州: 人民出版社 2008年&p&&/p&&br&⑵孙武. 《孙子兵法》[M].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5年&p&&/p&&br&⑶王夫之.《宋论》[M].北京 中华书局 :2008年&p&&/p&&br& ⑷邓广铭.《辛稼轩年谱》[M].上海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p&&/p&&br& ⑸ 匡亚明.《辛弃疾评传》[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p&&/p&&br&
⑹文师华.《雄奇阔大,沉郁凄美--浅论辛弃疾词的意境美》[M] .江西大学学报:社科版,-46 &p&&/p&&br&
⑺钟陵. 《辛弃疾南归初事迹臆探》[M].南京师大学报: 社科版,-35 &p&&/p&&br&
⑻脱脱.《宋史》[M].官修史书. 1345&p&&/p&&br&
⑼蔡义江 蔡国黄.《辛弃疾年谱》[M].齐鲁书社.1987.8 &br&
⑽梅毅.《刀锋上的文明》[M].华艺出版社.2008.11&p&&/p&&br&
⑾虞云国.《细说宋朝》[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p&&/p&&br&&p& &/p&&br&&p& &/p&&br&&br&&br&&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ref1&&[①]&/a& 范开《稼轩词序》[
M]:1&p&&/p&&br&&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ref2&&[②]&/a&缪钺、叶嘉莹《灵溪词话》[M]&p&&/p&&br&&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ref3&&[③]&/a&《益国文忠公集》卷一三七 转引自《辛弃疾研究》[M]2008:99&p&&/p&&br&&br&&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ref4&&[④]&/a& 《宋会要辑稿》 转引自《辛弃疾研究》[M]&p&&/p&&br&&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ref5&&[⑤]&/a&四大将指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四人。&p&&/p&&br&&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ref6&&[⑥]&/a& 《朱子语类》卷一三二《中兴至今人物》下,第3179页&p&&/p&&br&&a href=&file:///D:/Downloads/%E6%B5%85%E8%B0%88%E5%8D%97%E5%AE%8B%E8%AF%8D%E4%BA%BA%E8%BE%9B%E5%BC%83%E7%96%BE%E7%9A%84%E5%86%9B%E4%BA%8B%E6%89%8D%E8%83%BD.doc#_ftnref7&&[⑦]&/a& 《剑南诗稿》卷五七,《送辛殿撰幼安造朝》&p&&/p&
浅谈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军事才能学生姓名:徐晓刚 学号: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指导老师:孙炜 职称:讲 师 摘要:本文力图论证的是辛弃疾的军事才能,而他的军事才能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勇武善战,二为深谋远虑。辛弃疾虽然没有指…
宋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被蒙古人打断,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满清打断。没有蒙古和满清,航海技术助我们全球殖民,资本主义萌芽助我们经济腾飞,传统科技孕育出现代科学,内阁制度发展成三权分立,党争发展成议会民主。。。&br&&br&近百年的屈辱,现在的贫穷落后,都怨满清和蒙古。。。。
宋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被蒙古人打断,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满清打断。没有蒙古和满清,航海技术助我们全球殖民,资本主义萌芽助我们经济腾飞,传统科技孕育出现代科学,内阁制度发展成三权分立,党争发展成议会民主。。。近百年的屈辱,现在的贫穷落后,都怨满…
看到楼上三红关于蒙古人“不在乎”的答案颇有感慨,引一段孔璋的评论吧:&br&&br&“快然有熙雍之治,字句皆无忌惮,又曰‘不讳体’”&br&这句话,是朱权说的。&br&他是朱元璋十六子,长音律,自号丹丘先生,尝著《太和正音谱》,定新乐府体一十五家,其中的第五家即“盛元体”。许以“字句皆无忌惮”,可说一语中的。&br&元人治世,让文人看不懂的地方很多,比如他们重祭孔,重四书,却废了科举,不以文字取士。比如他们极为防范民变,却独松文网。在元人文字当中,“夷、狄、胡、蕃”这样的写法比比皆是,如果放到明清,可以说满街都是“讪谤、讳碍”之文。宋朝的遗老们可以公开表示对宋朝的怀念,并且这还不妨碍他们继续安居官位,类似嘲笑皇帝的《高祖还乡》,抨击政治黑暗的《窦娥冤》这样的杂剧,都可以大摇大摆的上演,刊行,与清人那种缜密无遗,有杀错没放过的文网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br&……但这却不能令我感到欢欣。&br&鲁迅先生曾说:“……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而每当我阅读元朝的历史资料时,我总会想到这句话,总会在幻觉中看到一个人,他一边漫不经心的抠着鼻子,一边随意的挥着手,对下面跪着的人吩咐:&br&“……只要他们手里没刀,想说什么,都随他娘便!”&br&&br&出自著名太监孔不更《太平记》作品相关《文祸》章,这里顺路安利一下这本书的作品相关。老实说这本书正文我一点没看,作品相关倒是一字不落的看完了……
看到楼上三红关于蒙古人“不在乎”的答案颇有感慨,引一段孔璋的评论吧:“快然有熙雍之治,字句皆无忌惮,又曰‘不讳体’”这句话,是朱权说的。他是朱元璋十六子,长音律,自号丹丘先生,尝著《太和正音谱》,定新乐府体一十五家,其中的第五家即“盛元体…
蒙古侵略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制造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当然破坏摧毁了无数文明。难道这也有争议?蒙古人不屑于汉文化或者伊斯兰文化≠不破坏原有文明。蒙古的侵略征服战争当然对所有被征服摧毁的土地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对今天的影响可能无法假设验证,但历史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蒙古侵略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制造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当然破坏摧毁了无数文明。难道这也有争议?蒙古人不屑于汉文化或者伊斯兰文化≠不破坏原有文明。蒙古的侵略征服战争当然对所有被征服摧毁的土地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对今天的影响可能…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吕宋之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