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上海格致中学今年高三语文卷的摸底语文卷答...

17.示例:图表显示,学习研究、心理心智和道德操行三个维度数值较高,体质运动和创新实践两个
维度数值较低。该生综合素养发展不够均衡。(概括全面给2 分;分析合理给2 分;语句通顺给1
分。共5 分。)
其他类似试题
【高三语文】阅读理解
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10 岁时就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1935 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 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
工学院毕业。1948 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
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
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并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他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起
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
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
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
后选择了他。”这座图书馆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仿
佛迷宫。每年370 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224 间昏暗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3 件作品:
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
密特朗总统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随即,总统邀请了世界上15 位博物馆馆长评选
征集的改建方案,结果有13 位馆长同时选中了同一个方案――在拿破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
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方案的设计者便是贝聿铭。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
多的人来欣赏”。1983 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4 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
8 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贝聿铭的构想是建造一座约23
米高的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 万名参观者。在得知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时,法国人不分
昼夜地表达他们的不满。人们认为这一方案“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
前建造了一个1: 1 的模型,邀请6 万巴黎人前往参观并投票。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
了原先的态度,同意了这个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方案。有人回忆,“金字塔”落成那天,记者采访贝
聿铭时,“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
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
20 世纪70 年代,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大陆。他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设计了北京香山饭
店。以贝聿铭的世界级名望来说,香山饭店只是一个小小的单子,但他却看重这个报效祖国的机会。
他的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他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要为自己设计的建筑风格注入新
的生机。最终,贝聿铭确立了香山饭店这幢建筑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理念。香山饭店设计的层
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
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
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中银大厦。他强调说,香港在1997 年
要交还中国,这幢建筑必须使福斯特的银行大楼和其他殖民统治的标志相形见绌,使香港著名的老
公司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会继续繁荣昌盛。它应该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
贝聿铭有三子一女。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三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字,寓意是:
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贝聿铭原本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诉儿子们:建筑师
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但三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1990
年,他和儿子贝礼中还因合作设计洛衫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衫矶美化奖”。
(有删改)
①贝聿铭是在多重文化架构下孕育而成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衣着等择取了西方的范式――现代建
筑、几何学等,他的血脉和基因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自然融通、刚柔相济。
(《“拥有两个世界的精华” 贝聿铭》)
②贝聿铭深知法国人对美国文化的不信任,他没有立即表示对这一计划的热情,而是礼貌又决绝地
回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了一个项目去搞竞争,要么直接把项目交给我,要么我放弃。”密
特朗当机立断把这个项目单独交给贝聿铭。(《贝聿铭:建筑界的外交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肯尼的家族最后采用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贝聿铭能够生动地描述自己的理念,并
且受到肯尼迪遗孀的特别赏识。
B.作为一个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身上的多重文化性,使他能够同时拥有东西文化的精华,并在
建筑设计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
C.纽约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而聘用贝聿铭,让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崭露
头角,变得小有名气。
D.由于法国人的反对,迫于压力的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既要考虑“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
又要做到两种建筑艺术的对接。
E.贝聿铭虽然身在外国,但仍心系祖国,骨子里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念情怀,同时对祖国的发展与
未来充满信心。
(2)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3)本篇传记在选材、人物塑造、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4)贝聿铭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 分)
【高三语文】阅读理解
在遥远的海岸上
中国有一千几百万华侨散布在世界各地,这一千几百万人和国内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脉搏是一同
跳动着的。在这方面,我常常想起无数动人的事件,使自己像喝过醇酒似地进入一种感情微醺的境
界。虽然我离开海外回到国内来已经很久很久了。
波兰古典作家显克微支有一个短篇小说叫作《灯塔看守人》。里面讲的是十九世纪流浪异国的
一个波兰老人的故事。这老人因为反抗压迫,在国外流浪了大半生,到他衰老的暮年,异常困倦地
渴望获得一个安定的位置度过他的余生。在意外的机会中他找到了一个看守灯塔的职业。这工作是
异常寂寞孤独的,整天和潮汐海鸥为伍,在偏僻的岩礁上,连人影也不见一个。唯一的工作就是每
天按时燃着灯火,使来往的船只不致失事。这工作很轻便,但绝对不容许疏忽。只要有一次的错失,
他就得失掉位置,重新去做无所归依的流浪者了。老人是很喜欢这工作的,他按时点燃灯塔,从不
误事。但有一次他收到了一个邮包,有人寄给他一本波兰诗人的诗集。他翻读着书籍,和祖国的千
丝万缕的感情使他沉浸于一种如醉如痴的境界,他回忆、沉思、激动、神往,像喝醉了酒似地一连
躺了好几个钟头,忘记燃点灯火。于是,他被撤职了。
许许多多华侨眷念祖国的故事,那情景,是和这个小说中的波兰老人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宋庆龄副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回来叙述过她在巴厘岛上见到的一桩事情:“我们国内已不易
看到的铜钱,在巴厘岛上家家都能找到,这种铜钱被停止流通还是不久的事情。现在人们把铜钱结
成一串一串的吊起来,当做宗教仪式上不可缺少的神器。在一家银器店里我们发现一串串的铜钱中
有开元年号的,有万历年号的,也有清朝各种年号的……”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很细小的事象,里面
蕴藏着的人们眷念祖国的感情却是多么的强烈啊。
和这种事象相仿佛,我记起了华侨许多保持祖国古老的风俗习惯的事情。这种情形意味的决不
是普通意义的“保守”。他们正是以这来寄托他们永不忘本的家国之思的。正像波兰的作曲家肖邦,
到西欧去流浪时,永远带着一撮祖国的泥土那样,具有深远的寓意。
《红楼梦》七十二回,从王熙凤向贾琏发脾气的谈话中讲到一个词儿:“衔口垫背”。那是一
种古老的迷信的风俗,在死人嘴里放一颗珍珠或一些米叫做“衔口”;入殓时在装殓的褥下放一些
钱叫做“垫背”。这风俗在国内,即使在解放前也已经不容易见到了。但在南洋华侨当中还相当地
流行,我的母亲入殓时就采用了这种仪式。在福建,清初时候,许多反清复明的志士和他们所影响
的人们,入殓时习惯在脸部盖上一块白布。那意义是:“反清复明事业未成,羞见先人于地下。”
这习俗,也同样随着一部分福建侨民带到海外去。
对古代祖国英雄豪杰的怀念,是无数华侨共有的感情。在热带的雨夜,家人父子围在一起谈郭
子仪、岳飞、戚继光……是许多华侨家庭常有的事。在南洋一带,人们又十分推崇曾经踏上那边土
地的三保太监郑和。亲戚朋友们在灯下聚谈的时候,话题常常很自然地拉到这个太监身上去。这位
在五百多年前曾经出使七次、航程十六万海里的三保太监,在许多华侨口中仿佛变成了一个无所不
能的异人。南洋有些成人遇到困难,有时还会喃喃祈祷道:“三保公保佑,三保公保佑!”南洋侨
胞对郑和的尊崇,是渲染上许多神话色彩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严肃追究起来,实际上蕴藏着一
些颇为辛酸的理由。从前,当华侨没有一个强盛的祖国,还处在“海外孤儿”的境地的时候,他们
不得不怀念和神化当年扬眉吐气的先人,不得不通过“三保太监”来寄托他们备受损害的民族自尊
对于光荣先人的追念,对于风俗习惯的保持,在这些现象里面,闪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从美洲到欧洲,从非洲到南洋,众多的华侨坚持着吃中国饭,穿土布衣服,着广东木屐,吃从遥远
的家乡运来、或者自制的腐乳、咸鱼、梅菜、凉茶;继续过我们的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祖孙
累代数百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为什么有些风俗在国内已经逐渐改变或者丧失了,在海外却那么牢固
地保存着,从这里是可以找到很好的答案的。
地球上的海洋有无数的海底电线把各个大洲联系起来。除了千万物质的电线之外,还有无数感
情的电线遍布在各个海洋,把各大洲的人们联系起来。中国有为数很多的侨民居留海外,在世界上
一切遥远的角落,千千万万感情的线路跨越重洋,纷纷延伸到中国的海岸。让我们永远怀念着海外
的亲人,并用加倍努力的建设,使这一千多万远适海外、翘首故国的人们有一个日益强盛的祖国吧!
波兰小说中那个灯塔看守人的故事是感人的;我们深深地和那个老人的感情共鸣。但却希望像他那
样的命运,不再支配着今天我们海外的亲人。强大的祖国屹立着,对于居处在海外任何遥远地方的
子女,都会是一种最大的安慰。
(1956 年,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灯塔看守人》里面讲了一个流浪异国的波兰老人的故事,他按时点燃灯火,看守灯塔,从不误
事。但有一次他因看一本诗集,忘记点燃灯火,于是他被撤职了。作者对此感到惋惜。
B.众多的华侨坚持着吃中国饭,穿土布衣服,着广东木屐,吃从遥远的家乡运来、或者自制的腐乳、
咸鱼、梅菜、凉茶;继续过我们的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祖孙累代数百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这些
现象表明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C.南洋有些成人遇到困难,有时还会喃喃祈祷道:“三保公保佑,三保公保佑!”是因为他们想通
过郑和寄托他们被受损害的民族自尊心。
D.宋庆龄副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回来叙述过她在巴厘岛上见到的一桩事情:“我们国内已不易看
到的铜钱,在巴厘岛上家家都能找到。”是因为那个地方落后、保守。
E.作者不论是引用《灯塔看守人》里讲的故事还是波兰作曲家肖邦旅居西欧时带着一撮祖国的泥土
的故事,都说明旅居海外的游子眷恋自己的祖国。
(2)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引用波兰古典作家显克微支短篇小说《灯塔看守人》有什么作用?(6 分)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情节和文本简要分析。(6 分)
(4)作者为什么说“强大的祖国屹立着,对于居处在海外任何遥远地方的子女,都会是一种最大
的安慰”?结合文本与现实进行分析。(8 分)
【高三语文】阅读理解
中国传统空间中的文学语境
在中国文化中,文学语言的发展占主导地位,诗词、绘画中的题字、书法、乐曲的编词都离不
开文学语言的支持,而空间意境的营造也可以说一直受到文学的影响。文学语言中,修辞是其创作
的基本技巧,其研究如何依据不同的语境运用适当的语言及语言表达方式、技巧或规律。
那么,空间中的修辞是什么?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中,有许多空间组成元素,廊、亭、桥、墙、
植物等等,这些组成元素好比文学中的词汇,需要进行修饰、排列、组织与安排,通过恰当的处理
手法来表达空间的形态与意境。比如,简单的坡面屋顶,南方有“起翘”的做法,使屋檐在屋角处
显著升起,产生飞动的美感;皇宫、庙宇中主要的大殿将单檐屋顶改用重檐屋顶来显示其庄重。由
此可见,空间中的修辞指的是各空间元素的组织与设计手法。
语境即语言环境,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词语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
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 在1923
年提出。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
“语言性语境”,一是“非语言性语境”,也可以说是“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关于空间语
境,地域、时间、历史、文化等与空间元素使用有关的都是空间语境因素,而它同样也分为“情景
语境”和“文化语境”。
空间的情景语境体现的是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中国传统空间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与融
合,强烈地暗示着人的所思所想,设计者利用各种空间元素的组织安排来营造空间氛围,从而引起
人的心理反应。例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亭子位于水池中部的小岛上,四面临水,在夏季,亭
子四周被荷花环绕,亭子四周无阻隔,风得以穿过亭子,从而实现设计者“荷风四面”的设计意图。
再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的祭天之所,祈年殿是天坛里的主体建筑,祈年殿院落坐落于高
台之上,祈年殿本身又立于三层台基之上,登殿四望,已临空于周围柏树林之上,使人产生与天相
接之感,这种增高的方法无疑增强了祭天所需要的崇高神圣气氛,实现了天坛的功能目的。正所谓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当空
间氛围能引起人们共鸣时,空间中的各元素早已超出了本身的象征与符号意义。
空间的文化语境则是指空间所依赖的包括地域、地貌、文化、政治、信仰、民俗等主客观因素。
表现在权力因素上,有北京的紫禁城,其建筑物分布在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层层环绕
的宫墙、前后贯通的城门、重重递升的台阶共同构造了主次分明的空间氛围,表现出隔离、庄严的
意象,清晰地传达了皇家的尊严和权威。而在文化因素方面,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例,园主在追求天
然野趣的同时也希望表达他们的文学涵养,含蓄地表达他们的某种价值追求。其实,空间的文化语
境是一个综合体,并不是权力、文化、地域等某一个词就可以概括的,前面提到的北京紫禁城、江
南私家园林,另外还包括出现在我国的各种形态的住宅、宫殿、寺庙等都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
(选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语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诗词、音乐和空间意境的营造等都受到它的影响,修辞是
其创作的基本技巧。
B.语境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 在1923 年提出的,它可以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
语境”两类。
C.简单的坡面屋顶可以通过具体、恰当的处理手法如“起翘”来表达空间的形态与意境,产生不同
的艺术效果。
D.中国传统空间的设计,常通过各种空间元素的组织安排来营造氛围,使这些元素超过本身的象征
与符号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学和空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可以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修饰、组织以产生特定的艺术效
B.将中国传统园林中廊、桥、植物等通过恰当的处理使其表达出不同的形态和意境,就是空间修辞
手法的运用。
C.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和祈年殿在建造上都对空间元素进行了修饰、排列、组织与安排,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D.空间的情景语境体现的是设计者的主观意图,而空间的文化语境则更多地受权力、文化等客观因
素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建筑中,设计者往往利用各种元素的组织安排来传达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与融合的关系。
B.“荃者所以在鱼……”这部分文字的引用是对前面例子的补充阐释,是为了说明空间氛围能引起
人们的共鸣。
C.北京的紫禁城、江南的私家园林、中国各种形态的住宅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空间的文化语
境是一个综合体。
D.在进行私家园林的设计时,设计者不仅要关注园林本身的自然状况,还要关注园林所能表达的园
主的价值追求。
【高三语文】阅读理解
1923年,17岁的周有光登上了从苏州开往上海的火车,到圣约翰大学求学。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这所大学的基础教育给周有光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授课老师主要来自英国或美国,学校所有人都要用英语,连门房都讲英语;教授中国历史或古文科目的老师均是国内大家,如古文学家钱基博便在这里讲中国文学。中西方思维的交汇,是他认识世界的起点。
周有光大学的专业是经济学。毕业后留学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和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了,他只好专攻日语;后又漂洋过海到金融业最为繁荣的美国工作。在美国期间,周有光把大把时间都泡在图书馆。见他每天都去且极为认真,纽约公共图书馆特意为他留了一个小房间:任何时间都可以过去看书。
1948年底,他同夫人张允和从美洲到欧洲、再到非洲,做了一次环球旅行。日,他们走读了大半个世界后又回到当时并不平静的上海。回国后的周有光,到复旦大学教经济学。
1955年10月,他突然接到一个通知:到北京参加马上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议结束后,胡愈之找到还急着要赶回上海给学生上课的周有光,说:你不要回去了,新成立了一个机构叫“文字改革委员会”,这里需要人才,请你到北京来做这个工作。扔下精通的经济学,半路出家研究语言学--对于50岁的周有光来说,“这真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当时,领导的回答是“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而周有光算是一个最好的人选。
其实,周有光在圣约翰大学时,就萌发了研究文字学的兴趣,他辅修了语言学。1920年,他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改革运动当时受到苏联支持。在纽约工作时,除了研究经济学,他还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文字学。
拼音方案委员会一共有15个人,周有光任拼音方案室的主任。他提出三点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在3年的时间里,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将26个拉丁字母组建了汉语拼音文字方案。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同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人家开玩笑说:26个字母搞了3年,你们太笨了!”周有光笑着回忆道,“今天想起来,这3年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
1979年4月,周有光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文献技术会议发言: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一个鲁迅写成20种写法,应该统一成一个。我们的汉语拼音方案为什么最好,我必须一个个向他们说服。”
当时,关于汉语的拼音方案很多:法国有法国的方案,英国有英国的方案,西班牙也有自己的方案。要国际上认可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际标准,在周有光看来“接下来的工作,颇有外交味道”。怎么与各国关系进行斡旋,并在语言学规则上进行讨论,周有光担任了3年的“外交家”,以语言为桥梁,在国际社会的文化和规则中游走。1982年,国际投票一致通过:汉语拼音方案定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在周有光看来,50岁之后自己的主要工作的意义,就是搭建了两座桥梁。一座从没有文化到有文化之间的“桥梁”。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让中国的小孩子、大人,甚至是文盲能够利用这个工具认字,走进中国的文化宝库。同时,这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外国人也更容易学习中国的文字和文化。中国人的名片上印着拼音,即使是不懂“方块字”的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拼音便可以认得,可以叫出。(节选自《世界公民周有光》有删改)
相关链接:
周有光的人生经历不顺利,有人用“错位”一词来形容,他却很坦然地说:“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周有光素有“三不”之说:不立遗嘱,不过生日,不过年节。还有“三自”: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鸣得意。
周有光喜欢读书,并写了不少书,出版了《语言文字学的新探索》《朝闻道集》《拾贝集》《文化学丛谈》等文集。迄今为止,他仍然笔耕不辍。他曾亲自教他的保姆学习英语,为保姆出资上夜校学习谋生技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为了追求自由,周有光从苏州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这所大学的基础教育给他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B.周有光放弃在美国的生活,最终选择回到上海,是因为他思念家乡。
C.周有光平时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文字学,为他后来主持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带来了不少方便。
D.早先,汉语的拼音方案还有很多,直到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才被指定为汉语的国际标准方案,其间周有光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E。周有光对自己人生的“错位”感到无奈,并且自嘲地说“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2)为什么说周有光是汉语拼音之父?(6分)
&&&(3)结合材料,简述周有光的人格魅力。(6分)
&&&(4)周有光人生“错位”体现在哪些方面?你是怎样看待他的“错位”的?(8分)
更多类似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名校资源专区&>>&上海市格致中学
省级重点资源名校
创办时间:2001年
总体印象:7 票
名校资源:3票
&&&&& 格致中学是我国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先驱——徐寿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于1874年筹建,1876年建成。徐寿先生爱祖国、爱科学、毕生探索我国近代实业振兴、科学救国和教育发展之路,他那为国为民的爱国思想,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成为格致中学百年发展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源泉。现在,格致中学已经跨入其自身发展历史上的第三个世纪(即21世纪),徐寿先生为格致中学奠定的“科学”和“爱国”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了新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 “格致中学”门口的假山上的题字是毛泽东亲自挥毫写的,校史馆中珍藏着李鸿章为格致的题字。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1110名学生。2011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市招收高一新生八个班。其中两个理科班,一个外语特色班。欢迎综合素质优秀、身心素质良好、个性特长鲜明的考生报考我校。
&&&&& 学校拥有诸多市和区的教育教学骨干,其中有上海市“双名工程”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7名,还有两位是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导师;学校现有特级教师、特级校长5名、高级教师65名,占教师总数的62%。学校有博士生1名、研究生22名,占教师总数的22%。2010年学生在国内外各项重大学科竞赛中再创佳绩,在全国五门理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学生获一等奖15人,获二等奖39人次,获三等奖26人次,总计86人次,获奖人数名列本市中学前茅。赵之玺、卢涛同学分获全国物理冬令营银牌和铜牌,彭阳同学入选全国化学冬令营,徐迟馨、邵颖瑶、苏子棠同学入选全国生物冬令营。截止到目前统计,应届高三已有2名学生保送直升北大、自主招生3人,共5人。5名学生保送直升清华、自主招生6人,共11人。
名校试题-资料筛选
[ID:5702055]
扣高级点:1 点
(<font id="f)
[ID:5612339]
扣点数:1.00 点
(<font id="f)
[ID:5313641]
扣点数:2.00 点
(<font id="f)
[ID:5313642]
扣点数:2.00 点
(<font id="f)
[ID:5313628]
扣点数:2.00 点
(<font id="f)
[ID:5313639]
扣点数:2.00 点
(<font id="f)
[ID:5303070]
扣点数:2.00 点
(<font id="f3)
[ID:5086444]
(<font id="f6)
[ID:5036981]
(<font id="f0)
[ID:5036982]
(<font id="f9)
[ID:4879777]
(<font id="f6)
[ID:4847357]
扣高级点:1 点
(<font id="f4)
[ID:4838894]
(<font id="f7)
[ID:4716808]
扣点数:1.00 点
(<font id="f)
[ID:4680522]
(<font id="f3)
[ID:4559223]
(<font id="f6)
[ID:4515416]
(<font id="f3)
[ID:4508723]
(<font id="f)
[ID:4046903]
扣点数:1.00 点
(<font id="f)
[ID:4044597]
(<font id="f4)
浏览过该校的用户还浏览过...
诚征友情链接,PR≥5,世界排名10万以内,教育相关类网站。联系QQ:
版权所有& 学科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上海市格致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doc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60 &&
上海市格致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语文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