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学海文考研怎么样数学

&&&&&&&&&&&&
考研数学:学习方法很重要
  考研数学:学习方法很重要
  解题训练中,常常会遇到自己以前没有想到的方法或多次碰到的结论,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理清这些结论的原理,总结方法适用的范围,记录下来以备时常参阅。这样时间长了,拥有的方法与所得结论就成为自己独特的解题百宝箱。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特别是考研核心题型所用的技巧及常规方法,更需要大家熟练掌握,这样做到见同类型题目时,就能快速反应出解题方法,并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会"看书"
  绝大多数考生在开始复习之时已经对本科教材中的内容感到生疏,甚至有些部分已经基本遗忘。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看书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全面,凡是在考纲范围内的知识点都一定要复习到,不可根据个人的喜恶或自我推断随意跳过某些知识点的复习;其次要有所侧重,考纲中对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有"理解"、"了解"、"掌握"等不同层次,要根据此类考试要求程度的不同把握复习重点,对要求"理解""掌握"的内容下大气力巩固到位;另外还要深入,看书不可囫囵吞枣把教材上的概念、定理、性质的内容一扫而过,仅停留在有印象、记住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大体知道怎么回事的层面上,而必须深入彻底,对基本知识点为什么引入、其内涵与外延、定理、性质成立的前提条件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加以总结,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避免遗忘、混淆的现象;最后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这也是应对考试综合性题目所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学会"做题"
  数学题目均会给出一些已经条件,根据这些条件选择结论、求取结果、证明结论,那么解题的秘密全在这些已知条件中,条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须引起重视与注意,特别是解题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多分析题目条件。例如题目已知函数的二阶导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绝对值小于正数M,那么其中隐含了:函数是二阶可导的,函数的二阶导数是有界的,此函数可以用泰勒定理展开到2阶导等。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做题多一些后,看到一个题目的条件立刻会联想到相应的解题方法与常用结论。在训练解题技巧过程中,还要常常把题目条件与题目结论联系起来考虑,看题目结论与条件中的哪些信息能挂上钩,以便利用此信息进一步展开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考拉必过 移动学习APP
研究生留学qq群:
主讲:杨攀 杨凤芝 李擂 ...
主讲:白纯洁
博客推荐 
扩展阅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招生专业:
&&所在院校:
 各地热招:      
每周三发刊&&考研电子周刊
专业人气榜
&&排名 专业名称       人气   开设院校
高校人气榜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关注考研,考研必胜 高等数学  高数第一章不定式的极限,考生要充分掌握求不定式极限的各种方法,比如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两个重要极限、洛必达法则等等,还要总结求极限过程中常用到的转化、化简的方法。对函数的连续性的探讨也是考试的重点,这要求考生要充分理解函数连续的定义和掌握判断连续性的方法。对于导数和微分,其实重点不是给一个函数求导数,而是导数的定义,也就是抽象函数的可导性,理清连续、可导、可微之间的关系,分清一元与多元的异同。对于积分部分,定积分、分段函数的积分、带绝对值的函数的积分等各种积分的求法都是重要的题型,在求积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积分的对称性,利用分段积分去掉绝对值把积分求出来。中值定理一般每年都要考一个题的,多看看以往考试题型,研究一下考试规律。对于微分部分,隐函数的求导,复合函数的偏导数等是考试的重点。二重积分的计算,当然数学一里面还包括了三重积分,掌握积分区域具有可加性、二重积分对称性的应用、二重积分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的变换、二重积分转换成累次积分计算这些知识点。另外还有曲线和曲面积分,这是数一必考的重点内容。一阶微分方程,掌握几个教材中的几种类型的求解就可以了。还有无穷级数,要掌握判别敛散性、幂级数的展开和求和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考试题型不多,计算方法比较初等,但是往往计算量比较大,导致很多考生对线性代数感到棘手。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线性代数的很多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很多,特别要根据每年线性代数的两道大题考试内容,找出所涉及到的概念与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联系,向量的线性相关性与齐次方程组是否有非零解之间的联系,向量的线性表示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实对称阵的对角化与实二次型化标准形之间的联系等。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做线性代数的两个大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复习过程中,综合掌握“一条主线,两种运算,三个工具”。一条主线是解线性方程组,两种运算是求行列式、矩阵的初等行(列)变换,三个工具是行列式、矩阵、向量。其中,向量组线性相关性是难点,要理解记忆各条定理,理清其中关系,多做题巩固知识点。特征向量与二次型虽不难,但年年必考,计算能力要跟上,多做题才能提高正确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概念和公式繁多,章节的关系松散,应用题比较抽象,所以复习时要注重这些概念的理解。第一、二章是基础,很少单独命题,经常结合后面的章节进行考察,但这两章要深刻理解,只有这部分内容透彻理解后面的内容才能容易掌握。概率部分要重点掌握的是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条件分布、独立性等概念,要把定义和对应计算公式掌握的很熟练。另外,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等数字特征的概念及计算公式也要重点复习,因为这几个概念是每年必考,并且主要考计算。最后,这部分难点是多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这个考点最近几年每年必考,并且主要以大题的形式出现。虽然是难点,但是方法还是比较固定的,掌握每种题型的方法即可。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不是考试的重点,考纲要求是了解,所以只要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数理统计部分主要围绕三大统计量分布,点估计是这部分内容的重难点,经常会考解答题。统计量的评选标准中的无偏估计要重点复习,有效性和相合性了解即可。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么多年考的比较少,所以也是了解一下,找几个小题做一下就行了。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你可以分享或者收藏起来以后来看哟17考研必胜考研(izuoli)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izuoli本账号出售/出租。关注后,即可进入【考研论坛】,和大家互动交流! 考研资料、考研励志、考研讲座、考研辅导,专注考研资讯提供与服务!联系QQ:热门文章最新文章izuoli本账号出售/出租。关注后,即可进入【考研论坛】,和大家互动交流! 考研资料、考研励志、考研讲座、考研辅导,专注考研资讯提供与服务!联系QQ:&&&&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京东白条 0利息)
2016菜鸟考研看过来:一篇文章告诉你考研数学怎么复习
 考研数学是考研复习中比较难攻克的。数学是比较特殊的一门,它兼具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双重性质,是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考查内容涉及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以及线性代数三个部分,分为四个类型,即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以及数学四,分别对应对数学要求不同的专业。四个不同类型的考试范围、难度和侧重点不同,例如:数学二不考概率统计,数学一以外高等数学考察内容较少,数学三和数学四对概率统计要求较高。因此,考生应该明确自己欲报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一、考研数一、数二、数三区别及对应的考试专业
考研学习中同学们首要需要做的是确定报考专业和考试内容,有了方向、目标明确才能进一步开展学习。
考研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的区别:
卷种 考试内容 分值比例
高等数学(或微积分) 56%
线性代数 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2%
高等数学(或微积分) 78%
线性代数 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不考
高等数学(或微积分) 56%
线性代数 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2%
三类数学试卷最大的区别在对于知识面的要求上:数学一最广,数学三其次,数学二最低。
考试内容:
① 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
②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
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① 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
②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① 积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
②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
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2015年的考研数学的考试大纲和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14年一模一样,一个字都没有改。也就是说考研数学大纲从 09年做了一次大变动,把老的数学三、数学四,合并成数学三以后,这几年考研的数学大纲就稳定了,数年来考研数学大纲都一模一样。
考研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适用专业:
数学(一)适用的招生专业为:
(1)工学门类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治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2)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数学(二)适用的招生专业为:
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数学(一)、数学(二)可以任选其一的招生专业为:
工学门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数学(三)适用的招生专业为:
(1)经济学门类的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2)经济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
(3)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
(4)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当然具体考试专业使用内容需要考生针对自己的实际考试情况,对照大纲确定,确定了报考的专业和复习大纲,也就是确定了复习方向,目标明确是考研复习的前提。
二、考研数学复习全年规划
第一阶段 夯实基础,全面复习
主要目标:基本教材阶段。吃透考研大纲的要求,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数学思维,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 熟悉题型,前后贯通
主要目标:复习全书阶段。大量习题训练,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第三阶段 查缺补漏,模拟训练
主要目标:套题、模拟训练题阶段。练习答题规范,保持卷面整洁,增加信心,练习掌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要对自己前两个阶段复习中出现含糊不清,掌握不牢的地方重点加强。
第四阶段 强化记忆,保持状态
主要目标: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强化记忆,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三、备考重点及方法技巧:
对于大多数需要考3门公共课的考生来说,数学相对于另外两门是最难学也最难考的,也因此,历年来数学在3门公共课各自的平均分中几乎都是最低的。在这3 门公共课中,政治和英语满分都是100分,而数学是150分,因此,如果我们把握得好,可以落别人很远,取得总分上的绝对优势,如果把握不好,我们就会失去克敌制胜的最大先机。事实上,相对于英语而言,如果方法得当,数学的提高非常快。
线代和概率
线代和概率在寒假阶段可不必当做重点,但建议大家在寒假阶段做以下两件事:
1.线代:复习第一章,大量训练行列式的计算和带参数的三阶行列式的计算(为以后计算特征多项式打基础);进行矩阵行变换熟练程度的训练,可任意找矩阵,利用行变换将其变换成阶梯阵;
2.概率部分建议复习高中排列组合相关知识,乳沟时间精力允许,可复习下第一章。
这两门课教材主要推荐:线代:居余马《线性代数》,清华大学出版社;概率:盛骤、谢式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上是廖家斌老师对寒假阶段复习方法的一点看法,望广大同学能很好地利用这个寒假认真做好计划,扎实复习,为接下来的二、三阶段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高数这门课在数学一和数学三中占56%,在数学二中比例高达78%,因此高数在考研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寒假阶段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1.确立目标。高等数学部分的主体由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微分方程和级数五大模块构成(数学一、二、三在各个模块的要求有一定差异),从历年的试题中,高等数学的考查重点和难点更多的集中在前两个模块,他们既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好后面模块的基础,因此,建议大家在整个寒假期间把复习高数的重点集中在这两个模块,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一步步扎实的复习,切不可囫囵吞枣,盲目图快。
2.资料选择。这一阶段复习建议以教材为主,数学一、二的考生建议使用同济版高等数学、数学三同学推荐赵树的《微积分》(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教材习题对你而言没有太大困难的时候,可以参考一本基础阶段的考研辅导讲义,比较推荐的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复习全书。
3.复习任务。有了目标和资料,接下来就是如何复习的问题。我们建议大家第一步先细看教材,以及结合上课内容,逐一突破每个知识点,然后通过习题去巩固检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考试是以题目是否作对为给分依据的,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养成将每道题做到底的习惯,切忌眼高手低,大眼看去感觉会做就不具体算出来。教材习题解决后,可结合辅导书,适当增加难度。当遇到不懂得知识点,要做上记号,及时解决。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考研高数中蕴含着三大运算:求极限、求导数和求不定积分,它们是贯穿于整个高等数学的灵魂,因此建议大家在寒假集中强化训练这三种运算,尤其是不定积分和求极限,它们的难度比较大。对这三种运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你的考研高数部分的得分。
本类最新资讯
考研直通车产品,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高端产品,集名师、导师、答疑、资料四位一体。专业辅导,专注考研直通车!只要找准适合自己的,也可以一举成功!考研直通车产品,适合四大考研群体,专注考研。
主讲老师:朱伟、田静、王诚、唐迟
你可能想看
研究生招生信息
页面加载时间:0.03042秒等级:书童 |
热门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2017考研数学:学长手把手教你数学考到135
来源:新东方&&日&&&【有了233网校,考遍全天下】&&
已有1625人加入
 考研数学科目最容易拉开分数差距,且会很大,所以,若是数学能拿高分就再好不过了,下面分享以为学长的复习经验,告诉你如何考到135,大家抓紧学习。
  数学是我复习过程中花的时间最最长的科目,也是我感觉最有信心的科目。对于考研数学,我觉得两点最重要,一个就是总结,一个就是动手。
  自复习数学以来,我都是每天早上8点到11点半复习数学,从未变过,而且我的手从未停过,一直在写、算,这样对于常规题型、基本题型才能熟练的找到方法并用最短时间写出步骤。至于总结,好多人不知道总结什么,总结做题方法或思路啊。我觉得没有必要非要把某一章的所有题型都在一个本子上罗列出来,然后总结各自的方法。我是这么做的:当第二次遇到同样类型的题时,我会觉得它就是一类型题,然后我就在该题的旁边,用自己的话,简短的总结一下做题方法,该分几步去思考。
  当然主要指的是复习全书上面的题咯,因为毕竟复习全书在前期一直是主体。然后用方框把总结的这几句话框起来,这样第二次复习时就一目了然。而当我第三次或者更多次遇到同样的题型时,我就会去想自己总结的方法,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去看以前那道题的解题步骤。这样的话就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一般来说,只要做好总结,勤动手,再加上后期严格模拟,就相当于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实战演练,那么考研数学来说就问题不大。接下来就说说我的数学复习经历吧。
  我的数学从2月开始复习,刚开始看四本课本,按照高数、线代、概率的顺序,将高数课本过了两遍,线代和概率课本一遍,一共花费3个月。具体做的方法是:高数课本,先看书,然后做课后习题,因为高数课本课后习题比较多,而且很多小题做法都一样,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小题只做一半(单号或者双号),大题基本都做了。做题时把每道题的步骤都一步一步写了出来,做完每一小节,就拿着一本“高数课后答案”的书去对答案,建议大家也找一本答案,要有详细解析的,有的还有归纳总结,有的还有一些运算技巧,包括中途的一些实用的积分技巧,对前期很有益。
  对于做错或者不会的题,看一遍答案,自己再重新做一遍就行了。线代和概率课本也是一样,但是课后题基本都做了,因为同济版线代和浙大版概率上面的题都很不错,所以最好全做。也找一本有解析的答案书,做完对答案,稍微总结下。其实做课后题主要是为了熟悉知识点的。
  过完4本课本后,就在4月28号开始了我的二李复习全书。这本复习全书一直做到了9月30号。期间的5个月,我把数一全书做了两遍(数一内容多,如果数二的话可以做3遍了)。第一遍拖得时间太长了,一直到8月14号才完成第一遍,因为期间有很多课需要上,还有各种琐事,耽误了不少时间,直到暑假中期才完成了全书。当时感觉时间好紧,不过没办法,数一的内容确实很多,要沉得住气。
  在第一遍做全书时,有很多不会的,这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纯粹不会的、算错的用不同符号勾画起来,这样在第二次做全书时就比较有针对性,我在第一遍时基本每道题都标记符号了,但有的是算错的,有的是不会的,分清楚。
  第一遍如果有心得(就是各类型的解题方法)的话,也可以顺便在书旁总结一下。期间每一道题都不要放过,其一是因为数学一涉猎内容广,基本都可能考到,其二是因为刚开始复习要全面复习,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否则到后期会发现有很多题没法下手,到时候就来不及补了。只有一道一道挨着做过一遍(这里是指自己做过,捂住答案做过,而不是看着答案理解,实在不会再看答案),才会感觉扎实、稳定。
  8月14号做完第一遍全书,我立即开始了第二遍,这一次感觉有很大进展,前面的求极限题基本都有思想方法了,依然对自己勾画的题一道一道遮住答案挨着做,写出全部运算过程。这一遍就要总结了,刻意的去总结出一些东西,我总结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遇到……时该想到……”、“……方法经常用到,这种思想要有”。结果在后期做真题时,我发现有很多自己总结的方法可以用得上,那种感觉真是极好的。
  暑假中期到刚开学这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进步很大,状态达到最佳,干劲十足。就按照自己的做全书的方法,用一个半月做完了第二遍,当时感觉很稳,很踏实,因为我每道题都是自己做过来的,只有实在不会的才看看答案,然后自己再写一遍。
  当然第二遍过后还是有好多不会做的,尤其在中值定理证明、积分的物理应用等方面基本还是没有头绪。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这几块儿内容,因为数一以前也是考过物理应用的,因为当时还有好多任务,所以就准备到后期做完真题了再来专门突破这几个板块,事实证明后来只剩中值定理证明题有些小问题了,因为这块实在变数太多了,总结到的东西很难用到,但是这块内容的常规题型、有规律可循的题型必须得会。
  就在做第二遍全书的同时,我也开始做《基础过关660题》,8月14号开始,每天晚上3个小时,每天40题,一共做了20多天,主要集中在暑假那十几天,数一800道题真的很多,当时每天真的很累,晚上3个多小时一直做数学,每天做完就晚上10点了,而且还得对答案,错的还不少,心理也备受打击,之后再看解析,适当重做一下。不过感觉选择题还是不错的,填空题大多都偏难,建议高数只做选择题,线代和概率都做。
  做完后运算能力有很大提升,线代和概率的技巧性的题很多,收获也很大。期间也要把不会的与会的算错的用记号分清楚。暑假中期一直到开学就这样白天看数学全书和英语,晚上做660题,当时真的是很累,但那种充实的感觉也很激励自己。还有就是建议660题不要做的过早,否则意义不大,至少过一遍全书后再做吧。实在没有时间的话,这本书也可以不做。
  差不多到9月初,660题也做的差不多了,全书第二遍还有一半,这时就赶紧把复习全书集中精力做完,当时身边有几个数二的都开始第三遍了,不过数一的就得沉得住,不能看别人,要保证效果。我按部就班的一直做到9月30号,终于把二李复习全书做完了第二遍。
  因为暑假前期一直在上辅导班的课,就用2天时间稍微把课上的数学内容整理了下,然后又对后期做了个计划。感觉当时数学是最有信心的,手上有使不完的劲儿,我觉得没有必要做第三遍全书了,因为该总结的我都总结过了,题型心里大多都清楚,唯独概率可能有时候有些模糊,不过问题不大,于是我就开始了真题模拟。
  数学真题是最最重要的,千万不要浪费,至少要做到两遍。第一遍严格模拟,第二遍按照李永乐历年真题后半部分的讲解复习。我从10月3号开始做真题,两天一套,第一天模拟,第二天总结、做错题。到11月初,模拟完的真题,后两年留作最后的模拟。模拟真题的这一个月是我考研历程中感觉最好、最爽的一个月,倒并不是因为我模拟的成绩好(真题最高有过140整,最低有过100+,平均110到120的样子),跟网上某些每套140+的大神差远了,但是那种会做题、知道套路的感觉让我觉得问题不大,因为每次有很多都是粗心算错的。
  首先,数学真题要把的全部都做(1998年以前的真题可以自己打印或者用图书馆里的武忠祥的历年真题),因为1999年以前考过的很多题型近几年都会拿出来重新考查,最近的一次就是2013年真题就与很早以前的一道真题极为相似,其他年份例子也有很多。但是1998年以前的出题风格、题量都与现在大有不同,所以就无需模拟了,直接做就可以。
  我在做真题时是这样的,10月3号开始第一天模拟一套真题,第二天研究完这套真题一般还有不少数学时间,就会去做1998年以前的真题,在规定的一个月内做完。期间把不会做的、做错的都勾了出来。因为98年以前的题都很直,不那么绕,所以做起来还算顺手,就稍微快点。至于1999年以后的真题,我是从2011年开始从后往前模拟的,因为我觉得刚看完全书,检测一下自己,就用了年份比较近的2011年(1999年的试题分数、出题风格与现在也不同),而且一个月连续做这么多套真题,到后来感觉就不如前面那么好,容易麻木,所以就把较近的年份放到前面。
  我第一次做2011年的题就得了130+,虽然与网上的140的大神还相差甚远,但这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让我有信心做下去。虽然后面也有模拟的很差的,能达到130以上的次数少之又少,但是也都挺过来了,仔细看看每道题到底错在了哪,哪个知识点不会还是不清楚,就去复习全书上查看相关的知识点甚至例题,这样就感觉自己又多了几份踏实,因为真正达到了查漏补缺的效果和目的。
  其次,做错的真题题目反复做,反复做。因为往往第一次做错的,下一次还是不会做或者做错。错题至少做3次才不会犯错。而且这3次要相隔一段时间。真题就是要把不会的题也要熟练的自己写出其步骤。在做过大概5套真题后,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就比较清楚了,可以自己总结下每套做错的题涉及的知识点。我当时一共总结出十几个薄弱知识点,并把它们记了下来,并做了每个题目突破的先后顺序,当时主要错的就是两部分,一个是高数的中值定理,一个就是概率论里的求分布函数密度函数的相关综合题。其他出错的小知识点也都记下来了,之后也挨个攻破了。
  然后做第二遍真题,按李永乐真题后面的解析部分,挨个每道题都自己做一遍,基本都会做,但也有算错的,第一次做错的就要更加用心了。第二遍真题时我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每天20页,总共大概300页吧,半个月完成,差不多就到11月20多号了。因为有的内容比较简单,比如线代的前两章,这两章总共大概40页,一天(也就是3个半小时)就能完成。比较难的内容可能会慢些。
  完成这些还要做1998年以前做错的题,但是比较少,需要一个礼拜吧。期间又把1999年以后的错题做了一遍,就到了12月了,所以算起来,我1998年以前的真题做了两遍,1999年以后的真题做了3遍,自我感觉还算可以。
  好多人把真题留到最后做,其实时间是不够的,而且真题需要研究,从10月份开始是比较适当的,或者再稍微早些也可以。但是还要保证全书之类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所以就要有很好的规划。很多人11月开始做真题,也可以,这样的话就给后来的做模拟题时间很少了,几乎没有了。不过把真题至少研究两遍,研究透了,不做模拟题问题也不大。
  再说说如何模拟真题吧。拿一张白纸做答题纸,把答案都写在上面。一般来说,自己模拟真题时最好要在2.5个小时之内完成,如果完成不了,速度上不去,考场上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想取得高分或者理想分数难度很大。
  只要前面的复习稳扎稳打一直走过来,两个半小时之内做完一套真题是没有问题的,我最快2个小时做完过(那套题简单,具体哪一年的就不说了),最慢2小时40分钟吧。每次模拟都是上午8点开始,到10点半结束,题比较难的话会给自己半个小时的检查时间,主要用来检查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来说选择题和填空题出错过多的话,拿120分基本无望了。所以我会特别检查一下选择和填空,一般都能检查出错误,在最后的考场上,我最后半个小时之内就检查出了一道选择一道填空。尤其是填空题,计算稍微一出错,就丢4分,选择题因为计算量不大,到后期针对不同的题也会有特殊方法去筛选出答案。
  再提一点,数学要有针对自己的目标分数做出不同的努力,一般来说,数学一要想考到135分以上,那么必须达到四点:
  1.对每个知识点都很清楚,包括一些生僻知识点(傅里叶级数、方向导数、散度旋度、欧拉公式、向量空间、假设检验、大数定律等等,很多)
  2.常规题型必须保证非常熟练,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来。
  3.后期必须突破2个专题:一个是证明题,一个是物理应用和几何应用题。
  4.做适当的模拟题(10套左右),以保证知道如何应对难题怪题。
  如果目标分数在120分以上,那么对于基本题型和常规题型必须达到熟练,然后加上几次模拟就问题不大。我当时目标就是130~135,按照上面方法做了,考试时有一道大题完全不会,但也能蹭到几分,其他题目都会做(包括那个概率的生僻知识点),但还是有两道大题因粗心算错了结果,不过好在客观题只错了一道,所以分数刚好达到目标。
  接下来就剩下模拟题了,我当时计划是12月份30天大概完成13套模拟题,两天一套,但由于真题、660题里面的错题还没处理完,就一直到了12月5号才开始了第一套模拟题,后来考前几天又感冒了,耽误了几天,最后一共做了10套,不过感觉8套左右就差不多了。
  模拟题的选择,我用的是《汤家凤绝对考场8套卷》和《合工大超越5套卷》(这个只做了两套)。个人感觉汤家凤8套卷难度适中,适合考前模拟,不会难到打击自己的程度,里面虽然也有难题,但不多,和真题难题数量差不多。每年不一定考哪些题目,我们能做的只有全面复习,重点把握。之后距离考试就没几天了,就把合工大模拟题做了两套,分数都是110+,不过也没在意分数,只是把不会的和做错的研究透之后,又把相应知识点复习了一遍。
  需要说明的是,在做模拟题期间,由于是两天一套,第一天模拟,第二天研究,所以第二天就会有很多空闲时间,这样就可以继续反复做真题里的错题了,做完的话就做做660题里的错题,总之每天上午的3个半小时,手一直没闲着,后来对真题已经非常熟悉了。
  到最后几天真的叫做心力交瘁啊,不过对数学的感觉依然很好,感觉除了特别难的证明题,其他的题一上手大概都能知道考的什么知识,考的什么技巧。听网上有前辈说考前几天不要做模拟题,要保持对真题的渴望感,因此就没有再做其他模拟题了,就把以前总结的小技巧大概翻看了一遍,又把自己认为忘了的公式、较为冷门的知识点过了一遍就准备上考场啦。最终130成绩还算理想吧。。。
  最后补充一点,就是前期很多人在看全书的时候,一遇到看不懂的就立即问周围的同学,我想说这种习惯是及其不好的,影响了周围同学不说,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说实话,全书上的东西已经很详细了,只要自己稍微动动脑筋,翻翻课本,基本都能看懂,只有极少数看不懂的,可以当时把它勾画起来,等到你看到后面自然就会懂了。
  我当时全书一共有6处看不懂,就记在了目录上面,后来发现直到做第二遍全书时忽然就懂了。那种懂是真的懂,不容易忘。到最后只有一处实在不懂了,就到把那道题发到网上求助,网上大神还是多,几分钟之内就有人解答了。总之就是不要总问别人,自己先想,那样想出来的效果更佳!
来源:233网校-责编:zsy
6月1日 23:19
我想问一下,我是在读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没有必要考研?
4月21日 14:11
&&&&& 为了帮助考生全面系统的备考,...
4月15日 13:11
我是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我想报考福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方面的研究生,是否可以,还有初试考什么,...
3月25日 9:32
&&&&& 今日,教育部公布《2014年...
3月19日 11:19
233网校首发:2014年考研国家分数线  34所自划线高校2014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已全部...
3月19日 10:2
2014考研国家线已经公布,233网校预祝广大考生顺利上线。为了考生更方便的获取考研调剂信...
3月18日 10:47
近日,全国34所自划线高校复试分数线已陆续公布(中山大学3月17日以后),网友们开始关注2...
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
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