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升入初三的感受清华大学的,要上三年还是四年?

清华大学新生七宗“最”&“考霸”8年终进清华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清华大学新生七宗“最” “考霸”8年终进清华
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同年级相差19岁 双胞胎共有7对   7宗“最”   一、录取总人数3550名,创历史新高;   二、新生最大年龄32岁,与同年级学生相差19岁;   三、双胞胎历年数量最多,共有7对;   四、中学生源校达1200余所;   五、女生数量多共1227名,与男生比例达1.9:1;   六、通过专项计划招生贫困生中,来自国家贫困县的新生数量最多,共320人;   七、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最多,比例近10%,民族数量共26个。   昨日,清华大学迎来3550余名本科新生,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新生中不仅包括奥运冠军叶诗文,更有32岁的“考霸”和7对双胞胎等七项“之最”。   8年“考霸”之路   终进清华   今年,清华大学迎来32岁广西“考霸”和“00”后13岁考生,出现19岁最大年龄差。来自广西的“考霸”吴善柳因“8年抗战”高考,备受关注。昨天,北京晨报(微博)记者在新生报到现场等到吴善柳。在父亲的陪伴下,吴善柳“姗姗来迟”。“我觉得我一生最惭愧就是做这件事。原来我能安安稳稳的,可能没有这么……”谈及自己的“考霸”之路,如今已经32岁的吴善柳难掩歉疚之情。在8年间,他曾考取了6所大学,但最终选择到清华读书。他反复强调,经历了那么多,考上清华的荣誉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他的希望是可以通过学习,学一门技术。“多挣点钱,这样就很满足了。”吴善柳这样说道。   面临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作为“大龄”新生,吴善柳希望能够和同学相处得顺其自然,“不主动,也不排斥”。对于未来的规划,他表示,目前并没有考研的打算,“哪里挣钱就会去哪里”。回想起高考结束后的阑尾炎手术,吴善柳坦言,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了重新的认识,他希望在清华的四年能够平淡度过。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错误: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当尝试读取以下网址(URL)时:
发生了下列的错误:
Zero Sized Reply
响应内容长度为零
Squid did not receive any data for this request.
本缓存服务器从被连接的服务器上没有收到任何数据。
本缓存服务器管理员:
Via:jxxy153:5 (Cdn Cache Server V2.0)
Generated Fri, 24 Apr :07 GMT by
(Cdn Cache Server V2.0)大学四年&清华软院面试失败之反思与总结 - 简书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直接登录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大学四年&清华软院面试失败之反思与总结
大学四年一眨眼见就快结束了,回想过去糟糕的四年,做过唯一值得自己骄傲的事情就是自己每天花上 10 多个小时,一直持续了 6 个多月去准备考研,通过自己的努力,初试还是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也顺利得到去清华软院复试的机会。但是在大学四年做的孽出来迟早要还的,在复试的时候由于自己在大学根本没做过什么项目,技术上的东西也基本没怎么学,加上自己的表达能力超差,根本无法有组织地,有逻辑地把一些东西表达出来。在面试的时候就完全在展示我自己本科期间是多么得水,甚至老师很好心地叫我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也说不出来,自然而然地面试就彻底失败了。竟然我已经水到不行了,那我接下来就深度剖析一下自己的性格和缺陷,也不怕别人说我如何渣,如何鄙视我。先把自己的缺点毫无保留地列出来,然后我又是一个超级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的,竟然大家都知道我的缺点了,如果我还不改正还不被别人鄙视到死的那种,虽然自己已经渣到大家可以随便鄙视我的那种程度。所以我要列出自己的缺点,让自己清楚要往哪个方向改正,并且一定逼着自己去改变。接下来我比较客观地,真实地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缺陷:1. 自己想问题做决定经常是那种想当然就这样的,而不仔细去思考分析之后才做决定。当年选择软件工程这个专业就是因为觉得学习编程之后比较好创业,出来比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想得再深一点就是把技术学好了,然后以技术为踏板去接触认识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人脉之后方便创业。当然这些东西都是自己想当然的,自己的确有着大方向的目标,但是却从来不会仔细想应该如何具体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2. 自己社交能力超级差,和陌生人面对面交流会显得超级不自然,加上自己表达能力超级不好,所以自己在本科期间其实根本没加入什么厉害的社团,都是加入一些很水的社团,所以在大学期间基本只认识自己班上的人,根本没什么人脉。3. 自己是那种对很多事情阀值超高的人,也就是对一些事情要求很高,但是自己能力却超级水的,俗称眼高手低,因此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4. 自己朋友比较少,这个原因有多方面的。一个是遗传我妈的性格,我妈朋友很少,也很和其他人来往。二是因为父母都是老师,家里就住在学校,基本上小时候的生活范围就是在学校里面,爸妈也不让怎么出校门去外面玩。三就是上面的所说的原因,我的阀值比较高,我个人的性格是比较随和加上活泼的那种,所以不管在初中,高中,大学都能同班同学玩得比较来的那种人。不过一但毕业之后,由于我的阀值比较高,在我的价值体系里我认为我更希望与那些有想法,有共同价值观,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深交,如果只是因为大家经常在一起生活,学习而成为比较好的朋友,但是由于没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来维持之间的关系,我怕到时候大家见面只是出于礼节性地询问对方的情况,然后会特意地找话题去接着聊下去,不好意思由于我的阀值比较高,虽然到时候我一定会为了不冷场到处找话题聊下去,但是我的意识深处会不断暗示自己其实大家说这些东西都只是为了聊天而聊天。在我这个性格特点下,加上自己从小就不怎么玩 QQ 因此如果不在一起生活我们之间就没东西可以维系了,自己也不会主动去发现别人和我的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前自己也没怎么向别人表达自己,等等原因所以我的朋友比较少。5. 自己内心是一个比较浮躁,好强的人。说话经常带一些语气色彩超强的词,比如「一定」,「绝对」,「脑残」,「都不用动脑的」,等等,这些词由于自己性格特点,说一些话就自然会带上。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是很不成熟的表现,每当说出这些词出来的时候会在别人脑海中产生不好印象,是一种无限拉仇恨的愚蠢行为。而且我是一个反击性很强的人,别人攻击我我一定会全力反击的,有时候会直接用言语回击,有时候则是在心里客观地分析对方的缺陷,通过细数对方的缺点的方式来战胜对方。其实这种反击性超强的性格根本原因是自己太弱了,弱到要靠反击来寻求内心的安慰。6. 没什么行动力,什么事情都要拖到最后才去逼自己去做。毅力超级差,大学期间本定了许多事情要做的,但是任何一件事都没有坚持下来,比如说长跑,锻炼肌肉,写自己的技术博客等等。而且自己是一个形式感超强的人,比如说在锻炼肌肉的时候会先买好哑铃,瑜伽垫等,但是最后这些买回来后最终会沦为摆设,造福其他同学而已。7. 脸皮超薄,超级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大学期间会不好意思去找老师去做项目,让老师带一下我,因此技术超级水,根本没有什么提升。以上就是暂时能想到的会阻碍我前进的急需改正的缺点,当然我还有许多缺点,欢迎身边的朋友大胆指出来。当然我这么奇葩地把自己缺点暴露出来给身边的朋友,根本原因是因为我的野心,欲望,梦想超级大,而现在我已经考研失败,技术超级水找不到工作的绝境的,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彻底改变自己这些缺陷,让自己慢慢地变地有资格去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把缺陷这样毫无保留公之于众是因为我的性格会让我无形中产生压力与动力,逼着我一定要改变。除此之外我希望我身边的朋友能帮助我去改变,比如说如果我说话又很绝对,很浮躁,希望你们能善意地提醒我「不是说要改变自己吗?」此外我希望我能改掉我们亚洲人种那种内敛,说话含蓄,不感直接表达自己的那种性格,当然直话直说也有坏处,但是我会尽量做到以讲道理的方式把事情说出来,对事不对人,明眼人应该都会理解的,总之想慢慢地建立自己的人格魅力。虽然面试的时候一败涂地,但是老师们说得很多东西真得很值得自己反思。当时很傻很天真地跟面试的老师说我来清华读研主要是为了创业,接着老师问我「你为什么适合创业?」「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了?」我一个字都回答不出,确实我这个人的确有着大方向的目标,但是如何具体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却从来没想过,依然是自己想当然。扣心自问为什么要创业?根本原因是自己想通过创业获得巨额的财富,加上自己是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通过创业能享受不断改进一样东西把它做到极致的过程,然后让用户不由自主地说:「超赞!」获得极大的精神上的满足。还有在创业中能不断地接触新鲜的事物和有趣的东西,会不断蹦出新的 idea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想当然,自认为的。事实上到时候每天会操心如何获得资金,如何获得人才的加入,如何获得用户,甚至整个过程会枯燥重复,而不是像想象得那样有趣。平时经常跟身边的人提及将来要创业,只不过是在玷污创业二词,显得自己多么幼稚无知。之后我会闭口不谈创业,只是把它深深地藏在我心里,先踏踏实实地,默默地为之提升自己相应的能力,直到我变得足够强的时候才有资格去谈创业。梦想依然要有的,它是让你在黑暗,最迷茫的时候让你依然保有希望,不放弃的东西,它也是在你过上比较幸福,让人羡慕的生活的时候,依然驱使着你不断奋斗,努力,提升自己的那样东西。接下来是反思如何提升自己?具体该怎么做?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仔仔细细地想清楚,列出做决定前需要考虑的问题,质询各方面的人士,在有充足的信息下才做决定。1. 首先自己比较奇葩,比较贱,虽然明知道自己将来要读研,明知道去刷大学平均绩点,去刷各种水项目,通过保研比考研要简单多,轻松多,考研要比高考还要辛苦。但是就是克服不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去做这些事,甚至正因为想在考研时候再努力,再奋斗才会说在大学四年由于没什么兴趣而不想逼着自己去做自己太喜欢的事情。不过我知道在开始考研之后,我接下的一生都会一直努力勤奋奋斗下去的,在准备考研来几乎每天泡图书馆让我已经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习惯了,以前的半途而废,没有毅力,懒惰的的缺点基本不会再出现了,因为我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了。打个不好的比喻,我的梦想就像头上长长的棍子挂在我眼前的一颗糖,而我现在的绝境就像指着我身后的一把手枪,我不得不一直往前奔跑。2. 接着我急需提高的自己的交际能力,首先降低自己的自己的阀值,与生活中很有幸相遇的人,只要对方的人品没有问题,即使我们之间没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但是我会尽量放大对方的优点让自己很快地接纳对方,对方如果愿意来找我玩的话,我一定会很热情地款待 TA ,一些力所能及的东西我都会很乐意地帮助对方。然后对于一些帮助我的,有想法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我会比较敞开心扉地与他们交流一些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希望双方能产生比较深厚的友谊,我也会通过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去维持我们之间的关系。在结交新的朋友的时候,通过我们之间的一些联系,共同点去很自然地由此展开话题慢慢聊起来,相互了解对方,逐渐成为朋友。虽然自己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但是绝对是善意的,真诚,而不是虚伪地伪装自己成为另一个人与你交往,在与你深入接触交流之后你会了解到我到底是个什么人。这一点我确实开始慢慢改变,能和一些朋友比较深入地,敞开心扉地聊很久很久。还有制约我去主动认识别人的一个因素是自己太在乎别人的想法,老是担心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我。所以我才尝试着这样把自己的缺点很大胆地说出来,竟然我不好得一面都展现给我身边的人,我还有什么在乎的呢?而且这些缺点我在逐渐改正,没什么不好意思的。3.在研究生阶段涉猎各类书籍,首先把一些名人推荐的书籍都读上两三遍,比如老罗推荐的书单,「罗辑思维」,「二爷鉴书」推荐的一些书籍等等,逐渐地让自己把阅读当成一种休闲娱乐,利用一切的碎片时间用来阅读涉猎。还有一直以来读书带有比较强的功利性,目的性,读书,读文章都比较浮躁,老是想着要快速读完,所以这也是自己要改进的地方,读书要让自己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而不是追求读书的速度,不然读完也没什么收获。此外由于自己的表达能力超差,所以每当将一本书读上两,三遍后,把自己从书中获得一些收获和自己的产生的一些想法通过写文章的方式表达出来。希望能通过不断地阅读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对世界的认知。接下来就是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也是整个自我提升的主线和接下来两三年的主要规划。首先问自己到底要不要读研?因为读研也属于我提高自己的技术的规划的一部分由于之前没学什么技术,加上本科学校只是普普通通的 211学校,出来根本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也是干一些编码上的体力活,根本没什么发展前景。这个世上除非是那种非常牛逼,有天赋的人,才会不问英雄出处,而我这种普通人还是需要往自己身上贴标签的。仔细想想读完清北研究生出来不仅可以把在大学本科期间犯的错误抹掉,还会自带清北的光环,而且你能力越强,光环发挥的作用越大,所以研究生一定要读的。当写完这篇反思总结的文章加上做完毕业设计后,我就踏踏实实地开始学技术了, 3 年时间几乎每天 10 多个小时像考研那样扎实地学习技术(3×365×10 > 一万小时)+ 清北的光环 = anything is possible 。竟然要读研那就要二战选择报什么学校?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第一想法是目标为最难考的清华计算机,比我今年报的清华软院难考两,三个等级,不是说我好高骛远,又要定一些很高的目标来安慰自己,其实我也很清楚自己的智商和实力,并没有什么大的把握,不过觉得以最高标准来去准备,即使最后自己能力确实不能上清华计算机,在最后报名的时候再改为软院,由于之前更高强度的准备应该也没什么大的问题。然后我这个人之前的想法真的很想当然,以为学硕与专硕的区别只不过是学硕比专硕分更高,更难考一些,学费更低一些,能有把握考高分当然报学硕。直到面试的那天和各位考清华软院的小伙伴聊过之后,才意识到学硕着重于学术与科研,很看重 paper ,而专硕更偏向于应用与实践,这也让我想清楚为什么清华软院这几年的最高分的前几名都是专硕,是那些人有自己的追求,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考虑到自己确实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自己即使再怎么努力在学术上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加上自己是那种很不安分的人,所以自己只会去报考专业硕士。然后由于自己将来的专研方向主要是 数据挖掘 和 机器学习 ,于是我就上清华计算机的网站查看清华哪个研究所主要研究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有哪些导师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看能不能查到导师招收的学生要达到什么要求,从而做相应的准备。甚至看到时候能不能通过在清华读研的师兄去和老师接触相互了解一下,因为在复试的时候很有幸认识了一位本科是南开的今年考上清华软院的好朋友,而且他同学上一年就已经考上了。不过在浏览清华计算机相关的招生信息的时候,发现留在清华本部的全部是学硕,而专硕必须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首先我的第一印象是觉得,虽然同样是清华的招牌,但是深圳研究院的资源相对于本部没那么丰富,而且北京的机会更加多一些,然后我希望当自己变得足够强之后有机会能接触和认识许多清华本科的朋友。当然这一切都是我想当然的,我自认为的,所以还要向在清华深圳研究院的师兄质询一下相关的情况。而北大的信科的情况就跟清华计算机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只有深圳研究院才有专硕的。接着剩下的是北大软微和清华软院了。说实话清华软院还是有点顾虑的,主要是自己当时表现得太水,很傻很天真的地把自己的大学的真实情况基本都展示给老师,毫不夸张地说真地一个优点都没有展示给老师,当我表示自己一定会二战的时候,一位女老师说了「不管是二战还是几战」,「即使让你进了你也不一定能毕得了业」,首先我很理解由于当时表现的实在是太差了,所以老师才会这么说的,但是我担心的是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之后,二战再面试的时候可能对我的要求会相对其他人更加高,虽然接下来的时间主要是努力踏实地提高技术,去做项目,因为我考研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技术水加上没有项目可以展示,而且假如最后要报计算机的专硕编程能力更加关键。由于二战根本没有再失败的余地,所以最终要有保底的选择,所以就去王道论坛去看北大软微相关的信息,当看到以下北大师兄写得相关内容,我开始更正我之前一些观念了。那些金融业的学长学姐真心气质好,着装也讲究,在讲台上很有气场,表达很好。可是it技术类的学长学姐就很不一样了,在讲台上很拘谨,表达也不流畅,也很不注意形象,这么一对比,还真有 IT 屌丝的味道。(主要是因为自己的智商确实只是普通人,在技术上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品,不过我会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把技术学到极致,靠勤奋努力加上不断地思考反思,技术还是能达到中上的水品,接着以技术为踏板,去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和培养锻炼自己技术以外的素质与能力,所以希望能与北大软微金融业的同学接触,从他们身上学习程序员不具备的一些优点。主要是个人的追求不同,绝无歧视程序员的意思。)胡冰学长的创业交流会:也是在食堂看到一张 0 到 20 亿的海报被吸引才去听的胡冰学长的讲座。胡冰学长很 nice 、很爱笑,实在不太像一个 CEO 。胡冰学长就讲讲了在软微学习创业的故事。学长是哈尔滨理工考到软微的,因为感觉自己不太适合干计算机编程,所以研一下学期就去了埃森哲做咨询实习,在埃森哲的时候,学长提升非常大,也认清自己的兴趣,在一个大公司做打工仔并不是学长想要的生活,后来放弃了埃森哲的转正 offer 去跟着当时一个软微师兄创业去了,当然后来自己又单干了。为什么提胡冰学长,是因为胡冰当时讲座时说的一个思想很好,给我启发很大。他说软微就是全国最好的互联网创业学院,这边有学金融的,有学编程的,有学艺术设计的,有学项目管理的,有学营销的,学院创始人杨芙清的独特的专业设置思想, 10 年来,在软微这一个学院碰撞产生了 500 家创业公司。软微有个很好的一点就是可以把课选在周末,研一就能腾出时间出去实习,而且我知道这么做的14级新生还很多,基本研一一来,北大牌子一挂,都去了各大名企实习(Intel、百度、腾讯、搜狗、摩根国际资本、微软等)说到这,估计有人又喷学院的老师放羊了,我也只能呵呵了,说句实话,现在放眼全国,也没有几个导师手把手带着学生的,导师是老板懂否?每周布置下去任务,然后每周再开个例会。也就这样的形式罢了。如果真有人喷,我只能说你选错导师了,至少我感觉我们导师非常不错!人好,而且对学生好!大牛导师忙的很,能每周开个例会就不错了。老师们只是给你指点道路,能不能成才就看个人了!当初自己填报志愿的时候,真得是很想当然,只是看到清华软院的分比被北大软微分高得不少,招得人少好多,难考多了,就认为清华软院就是比北大软微好很多,所以最后果断报考清华软院,现在想起来自己之前的想法确实很天真愚蠢。清华软院面试的溃败让我开始想问题不再那么简单,考虑问题会更深入一些。首先学长写的一些东西还是有夸大的成份,比如 10 年来学院碰撞产生了 500 家创业公司,基本研一一来,北大牌子一挂,就去了各大名企实习,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体现北大软微比较多元的环境,比较好的创业的环境,虽然平均水平可能没有清华软院那么好,但是很牛的学生一样是比较多,关键是靠自己。然后我很清楚我读研的目的,在真正走向社会之前有两三年缓冲的时间来很努力地去学习技术抹去之前犯的错误 + 清北的光环 + 清北的资源,北大软微的专硕的是学两年的,研二就去实习的,而清华软院是读三年的。所以和我的目的比较相符,加上从现在开始就像考研那种强度去学技术,到研一下学期的时候也大概有两年的技术积累了,找名企的实习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我也清楚自己的发展的方向,首先以技术为主线,并且不断涉猎各种知识,在获得足够多的输入后,能慢慢地写出一些文章(很崇拜像池建强,冯大辉这些又懂技术,写能写文章知识面超广的大牛),然后让自己变得比较有气质,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而正好北大软微即有技术类的学生,又有金融,管理,艺术设计类的学生,与不同类型的人的接触从他们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然后北大软微的师兄也说过,软微确实也有比较水的学生,但是牛人也是一大把,口说无凭,从历年的就业数据也能看到,微软,Google,雅虎,Facebook,亚马逊这些顶尖的 IT企业有的是,摩根士丹利,高盛,麦肯锡等顶级投行和咨询公司也有若干人,虽然软微的门槛比较低,相对容易好考很多,牛人依然很多,毕竟这是北大。所以像我这样比较水的人,如果真的很努力,很想学习提升自己的,只要脸皮厚着点绝对能找到大牛教我,带我。关于导师的问题,之前的想法也是很简单,当然是导师越牛越好的,看过师兄写得关于导师的一些看法我也是很受启发,正如师兄所说的,导师越牛,自然时间越忙,整天到处各地跑,参加各种会议,别说指导你了,就算是和你见面的机会也很少,导师的作用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甚至要给老师干编程上的体力活,学技术其实最终的还是靠自己。所以我希望到时候我的导师能给自己的更多的时间去干自己的事,提升自己,当然是在导师交代的任务很用心的完成的前提下。假如有机会考上软微的时候,在自己的确也提升了不少,看到我的努力的情况下,希望北大软微的师兄能帮忙把我推荐给一些人比较 nice 的导师。然后由于北大软微比清华软院招生规模大得多,因此相对于清华软院,北大软微整体上导师可能管得比较松一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真正地提高自己,更适合自己。结合以上的因素,现在自己偏向于考北大软微。当然以上都是我自己凭着我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产生的认知,之后还有许多要考虑的问题还要向清华的师兄,北大的师兄,和老师请教,尽量在做决定之前获得更多信息,当然最后填报志愿的时候,还要看自己技术提高的如何和自己初试准备地怎么样才做最终决定。大概确定方向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如何踏踏实实地去学技术,这是决定我成败的关键。虽然自己之前也试着去逼着自己学习,但是由于自己不太聪明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受挫,只有挫败感而无成就感自然而然没什么兴趣,而自己又不肯厚着脸皮去请教身边的大神和去找老师做项目,让老师带我,用项目驱动自己去学习技术相关的知识,总之我的性格各种缺陷造成自己现在这种囧境。然后我说一下我暂时想到的一些方法:1. 首先是扎实地去把一些基本的算法搞懂,在自己深刻地理解基础上能用 C++ 亲自把算法实现出来,同时去一些知名的 OJ 从一些简单的算法题慢慢做起,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难度,每天大概花 2 到 3 个小时在这方面。学算法和做 ACM 的题,说难也是比较难,因为搞懂一个算法通常要花超长时间,甚至自己可能看不懂还要请教别人,说容易主要是指已经有大量的人员研究过这些经典的算法,这些算法已经比较成熟,网上有好多相关的资源可以借鉴,实在不行去问身边的 ACMer ,一般他们都能跟你讲明白。还有就是刷 ACM 题的好处就是它给你一个很明确的问题让你去解决,有了问题至少还能找到往哪些地方下手,通过不断地做题慢慢培养自己的编程思维,逐渐找到敲代码的感觉。2. 由于将来方向是 数据挖据, 机器学习 和 python,就上网去查找一些知名企业招聘这些岗位的要求,然后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技术。3. 学习一门经典的语言,首先要先迅速阅读这个领域的经典的书籍,大概了解这么门语言的一些特点,然后有什么模块和相应的功能,第一步主要是知道是什么和有什么用,到时候遇到问题能知道用什么来解决就行了,具体的实现细节就不要太注重。接着就找一些小的demo,例子来练习,根据问题去返回书中去找解决的办法,把相应的原理和细节来搞懂,在反复的接触中自己自然就会对相应的模块,技术比较熟悉。4.在编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不会的,当在查过大量的资料还是无法解决的时候,就要厚着脸皮去找别人帮助,不过问问题还是要很有技术含量的,不要问一些很大很范的问题,而是要自己试着把大问题分成一个个小问题,看到底可能是哪个小问题出错才造成的,向别人问题还要把自己为解决这个问题尝试了什么解决办法,查过什么资料等等写出来,目的是把问题具体化细节化,让别人能更快速帮你解决。当然遇到问题首先问身边的大牛,如果不行就主动去问一些在相关领域博客写得不错的博主或着去相应的编程问答网站上把问题贴出来。当然这些方法还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摸索改进,到时候希望能获得各位大神的指点。刚开始学习那个几个月肯定会遇到超级多的困难,但是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去迎接挑战,挺过那几个月,逐渐找到学习的感觉,之后应该就会越学越顺的。所以从 4 月份到 8 月底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学习当中,然后由于今年的英语和政治才考六十多,二战有比较大地提高空间,所以在学习技术的一些碎片和空闲时间去背英语的单词,作文和政治的一些东西,就当是脑力活动完后的休闲放松,当然我还想验证一下通过长时间的反复记忆背诵,英语能不能取得高分。然后在这期间我看能不能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有关 数据挖掘 或者 python 相关的实习的机会,由于我知道自己的技术现在还是很水,所以可以不用发实习工资,也不用包吃包住,这些就单作我的学费,然后我希望在我所实习的公司能获得通过项目驱动去学习技术的机会,和公司的一些牛人指导我的机会。我保证在实习期间很勤奋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虽然可能开始的两三周实习过程中可能帮不了什么忙,主要是以熟悉学习相应的技术为主,不过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和自己不断地思考反思,在各位牛人的指导下,两三周之后就能参与项目的开发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真得很需要贵人的帮助,希望能获得一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9 月份到 12 月底就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考研初试的备战中,主要是不断地刷数学和计算机专业课的题目,然后由于之前也一直在准备英语和政治,所以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这两门课上,通过少量习题来维持之前的感觉。1 月份到 3 月份就继续研究技术顺便准备一下复试的东西,那时候前前后后总共花了 7 个月很踏实地学习编程,复试应该没太大问题的一但得知拟录取了,由于没有考研的包袱,能更放开地去学习技术,而且空闲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和浏览一些高质量的公众号来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接下来一定会维护一个自己的技术博客,在自己对一些算法或某些技术理解的比较深的情况下,把它们以很通俗的语言写出来,尽量让人比较容易的明白,主要由于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加上理想主义者,所以会很享受这种把一样东西做到极致然对别人有所帮助,别人确实觉得你做得东西很赞的那种感觉。当然此外通过写博客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有因为我会为了把自己的博客做得超好,会去学习中文排版,latex排版,SEO优化 等东西。最后我想通过这样一个博客去记录我技术上的成长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看看野心,毅力,勤奋,努力可以让一个人发生多大的变化。之后还补上一个优秀程序员必须掌握的 Linux,vim编辑器,GitHub 等等,我是小白,暂时只知道这些,还需各位大神指点。不管怎么样,每天必须过得充实,不再像以前那样浪费光阴。这篇自我总结,反思,规划就快完了,前前后后总共花了五,六天才写完,在写得过程中自己的想法也在不断更正,让自己想明白了一些东西,最后还有一些话要说。1. 可能我在这编文章描绘的将来那个我可能不太现实,技术比较厉害,涉猎各种知识,表达能力又好,气质好又擅长社交。可能我的能力确实达不到这种程度,不过我一定会朝着这些方向努力,每天都在提高自己,只要我努力奋斗过我就无悔。2. 开始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些缺点都暴露出来,可能大家会觉得很奇葩,但是我想说这表明我的决心很大,必须改变自己,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不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从而抓住身边的一切机会。3. 还有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我真得需要一些人的帮助,希望别人从我的文章中读到一些东西,从而更愿意帮助我。最后很感谢您的阅读,我这又长又烂的文字让您受累了。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你可能会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升入初三的感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