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日本蜡烛图技术A靠近或远离镜M时A的像A‘...

当前位置:
>>>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为点燃的蜡烛..
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为点燃的蜡烛,C是和&B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我们在玻璃板中看到B的像是因光的______.当把C移到B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都不能使C与B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C”实际上是______(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或“蜡烛C本身”).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武汉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的汇聚点,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因此是虚像.(2)当把C移到B的像所在的位置时,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像不在水平桌面上,所以不能重合.(3)我们能透过玻璃板看见“蜡烛C”实际上是光线经过两次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故答案为:反射;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为点燃的蜡烛..”主要考查你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体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以上可以缩句为:“物像等大、连线垂直、等距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所以s’叫做s的虚像。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屏上解释: &&&&& 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总一样。但由于人在观察物体时都有“近大远小”的感觉,当人走向平面镜时,视觉确实觉得像在“变大”,这是由于人眼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仅与物体的真实大小关于,而且还与“视角”密切相关。从人眼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各引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视角”,如果视角大,人就会认为物体大,视角小,人就会认为物体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与人的距离小了,人观察物体的视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觉变大了,但实际上像与人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这就是人眼看物体“近大远小”的原因。这正如您看到前方远处向您走来一个人一样,一开始看到是一个小黑影,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走到您面前时更大,其实那一个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视觉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人逐渐靠近镜面。像也一定逐渐靠近镜面,人的感觉是“近大远小”,这是一种视觉效果。小孔成像及平面镜成像的区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科学方法:&&&& 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我们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像的原因是因为像是虚像,我们没有办法确定它在哪里,用蜡烛与像重合,也就确定了像的大小及位置,我们这样确定像凭的是视觉效果相同,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或等效代换。有关成像规律的计算&&&&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由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变化了多少,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变化多少。若变化的时间相等,则物体移动的速度和像移动的速度相等,像相对于物体的速度是物体速度的2倍。&& 例一个人站在镜子前2.5m的地方,则人和像的距离为__m,人向前1m,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缩短了__m,此人在镜子中的像的大小将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人和像的距离应为2.5×2=5m。人向前1m,像也向前1m,故两者距离缩短2m。像的大小始终与人等大。 答案 5& 2 不变 用对称法解决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对称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思想,应用于平面镜解题时,可启发直觉思维,使许多问题不必进行全面周全的论述,借助于对称性即可直接做出判断。&&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性广泛地应用在了平面镜作图上。如图所示,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几个变式。不管物体如何复杂,平面镜位置如何变化,还是考查角度如何变化,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像和物的“对称性”。例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关于平面镜对称,成的像是虚像。分别作A、B相对平面镜的对称点A’、B’,再用虚线连接 A’B’。 答案:如图所示例2:如图所示,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A点,眼睛位于平面镜前方C点。请作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的光路图。解析:(1)过A点作MN的垂线AE,延长AE至 A',使A'E=AE,A’为物A的像。 (2)连接A'C与MN交于0点,0点为入射点(DC 是反射光线)。(3)连接AO,并在AO、OC上画出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AO就是入射光线,OC是经平面镜反射通过眼睛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巧解平面镜的时钟问题 (1)逆向读法&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成像性质,镜中“钟面”与实际钟面总是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即实际时钟(如图甲所示)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走动时,镜中“钟面”内表示钟点的数字是按上“12”、下“6”、左“3”和右“9”排列。如图乙所示的实际时刻为7:30。(2)还原法由平面镜成像的性质,镜叶1“钟面”与实际钟面左右对称。因此,镜中“钟面”的“背面”与实际钟面相对应.即还原出一个实际的钟面。这样,对印刷在书籍或试卷上的镜中“钟面”,只要从其背面对着光亮处透视 “钟面”并直接从中读取钟点数,即为实际钟点数?如图乙所示镜中“钟面”读得实际点数为7:30. (3)对称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性质——像与物左右对称。.镜中 “钟面”内的“指针”位置与实际钟面内的指针位置对称。因此,求解这类“镜中时钟”问题,只要由镜中“钟面”作出以上“12”下“6”为对称轴的指针位置图形,再对作出的图形按实际钟面读出钟点数。图所示虚线为实线所示镜中“指针”的左右对称图形,读得实际钟点数为9:40。等效替代法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等效替代法就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以及物理图形的等效替代等形式例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存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刻度K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关系。(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存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 “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 (选填“实”或“虚”)像。(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解析: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要研究像的大小、倒正及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等,采用玻璃板的目的是利用了玻璃板能透光,在物A侧能观察到另一侧的情况,这样当A的像与另一侧B重合时,说明B所在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并用刻度尺测出A、B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就可判断两距离大小和像的大小。当取走B,放上光屏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而只能用眼睛存物一侧观察玻璃板才能看到,所以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当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答案:(1)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 虚 (5)不变 (6)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各成一个像 同一物体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变化问题&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即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平面镜的大小等因素无关。例: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住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问的距离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 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问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解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我们平常说的所谓远小近大,只是人的视觉造成的错觉。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知道,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为该同学的大小没有变化,所以像大小小变;而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变小,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在变小,从而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在变小。答案:A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为点燃的蜡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61420770225414222029775514204054解:(1)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故答案为:大小.(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5cm,则光屏与玻璃板相距也为15m.故答案为:15.(3)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且像距等于物距,所以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也是0.2m/s.且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0.2;不变.分析:(1)选用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之一:像距等于物距即可得出结论.(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3)小题中注意题目的不同问法,问的是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而不是它的像远离蜡烛的速度.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物理
(1)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的透明度好,便于透过玻璃板看到像;玻璃板应该垂直于桌面放置;将另一支为点燃的完全一样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到像与蜡烛正好重合,则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图2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1.90cm;图3中寒暑表的示数为27℃(3)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U0=3.8V)调节滑动变阻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观察到图4中电流表示数为0.2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912W.
科目:初中物理
(2012?厦门)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2)小鹭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若蜡烛A与玻璃板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光屏应安放在玻璃板右侧,与玻璃板相距15cm.(3)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0.2m/s.且像的大小不变.
科目:初中物理
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3)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完全重合.(4)为证实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B;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5)如果在图2-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没有(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6)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科目:初中物理
请同学们回忆下列三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并完成填空:(1)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果在像A所示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A′,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2)如图2是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装置.为了观察到光在水中是沿&传播的清晰路径,老师会在水中滴入几滴牛奶;那么,为了观察到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清晰路径,则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物理(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小鹭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若蜡烛A与玻璃板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光屏应安放在玻璃板右侧,与玻璃板相距   cm.(3)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   m/s.且像的大小 & .(2012o厦门)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2)小鹭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若蜡烛A与玻璃板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光屏应安放在玻璃板右侧,与玻璃板相距______cm.(3)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______m/s.且像的大小______.
(1)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故答案为:大小.(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5cm,则光屏与玻璃板相距也为15.0cm.故答案为:15.0.(3)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且像距等于物距,所以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也是0.2m/s.且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0.2;不变.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
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倒立的B.光照到穿衣镜的镜面上和镜框上发生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我们看到的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不符合题意.B、光照到穿衣镜的镜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光照到镜框上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不符合题意.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空气的不均匀造成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形成海市蜃楼.符合题意.D、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不符合题意.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主要考查你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漫反射,镜面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漫反射,镜面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体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以上可以缩句为:“物像等大、连线垂直、等距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所以s’叫做s的虚像。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屏上解释: &&&&& 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总一样。但由于人在观察物体时都有“近大远小”的感觉,当人走向平面镜时,视觉确实觉得像在“变大”,这是由于人眼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仅与物体的真实大小关于,而且还与“视角”密切相关。从人眼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各引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视角”,如果视角大,人就会认为物体大,视角小,人就会认为物体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与人的距离小了,人观察物体的视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觉变大了,但实际上像与人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这就是人眼看物体“近大远小”的原因。这正如您看到前方远处向您走来一个人一样,一开始看到是一个小黑影,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走到您面前时更大,其实那一个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视觉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人逐渐靠近镜面。像也一定逐渐靠近镜面,人的感觉是“近大远小”,这是一种视觉效果。小孔成像及平面镜成像的区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科学方法:&&&& 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我们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像的原因是因为像是虚像,我们没有办法确定它在哪里,用蜡烛与像重合,也就确定了像的大小及位置,我们这样确定像凭的是视觉效果相同,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或等效代换。有关成像规律的计算&&&&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由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变化了多少,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变化多少。若变化的时间相等,则物体移动的速度和像移动的速度相等,像相对于物体的速度是物体速度的2倍。&& 例一个人站在镜子前2.5m的地方,则人和像的距离为__m,人向前1m,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缩短了__m,此人在镜子中的像的大小将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人和像的距离应为2.5×2=5m。人向前1m,像也向前1m,故两者距离缩短2m。像的大小始终与人等大。 答案 5& 2 不变 用对称法解决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对称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思想,应用于平面镜解题时,可启发直觉思维,使许多问题不必进行全面周全的论述,借助于对称性即可直接做出判断。&&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性广泛地应用在了平面镜作图上。如图所示,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几个变式。不管物体如何复杂,平面镜位置如何变化,还是考查角度如何变化,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像和物的“对称性”。例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关于平面镜对称,成的像是虚像。分别作A、B相对平面镜的对称点A’、B’,再用虚线连接 A’B’。 答案:如图所示例2:如图所示,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A点,眼睛位于平面镜前方C点。请作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的光路图。解析:(1)过A点作MN的垂线AE,延长AE至 A',使A'E=AE,A’为物A的像。 (2)连接A'C与MN交于0点,0点为入射点(DC 是反射光线)。(3)连接AO,并在AO、OC上画出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AO就是入射光线,OC是经平面镜反射通过眼睛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巧解平面镜的时钟问题 (1)逆向读法&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成像性质,镜中“钟面”与实际钟面总是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即实际时钟(如图甲所示)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走动时,镜中“钟面”内表示钟点的数字是按上“12”、下“6”、左“3”和右“9”排列。如图乙所示的实际时刻为7:30。(2)还原法由平面镜成像的性质,镜叶1“钟面”与实际钟面左右对称。因此,镜中“钟面”的“背面”与实际钟面相对应.即还原出一个实际的钟面。这样,对印刷在书籍或试卷上的镜中“钟面”,只要从其背面对着光亮处透视 “钟面”并直接从中读取钟点数,即为实际钟点数?如图乙所示镜中“钟面”读得实际点数为7:30. (3)对称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性质——像与物左右对称。.镜中 “钟面”内的“指针”位置与实际钟面内的指针位置对称。因此,求解这类“镜中时钟”问题,只要由镜中“钟面”作出以上“12”下“6”为对称轴的指针位置图形,再对作出的图形按实际钟面读出钟点数。图所示虚线为实线所示镜中“指针”的左右对称图形,读得实际钟点数为9:40。等效替代法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等效替代法就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以及物理图形的等效替代等形式例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存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刻度K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关系。(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存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 “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 (选填“实”或“虚”)像。(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解析: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要研究像的大小、倒正及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等,采用玻璃板的目的是利用了玻璃板能透光,在物A侧能观察到另一侧的情况,这样当A的像与另一侧B重合时,说明B所在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并用刻度尺测出A、B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就可判断两距离大小和像的大小。当取走B,放上光屏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而只能用眼睛存物一侧观察玻璃板才能看到,所以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当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答案:(1)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 虚 (5)不变 (6)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各成一个像 同一物体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变化问题&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即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平面镜的大小等因素无关。例: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住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问的距离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 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问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解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我们平常说的所谓远小近大,只是人的视觉造成的错觉。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知道,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为该同学的大小没有变化,所以像大小小变;而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变小,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在变小,从而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在变小。答案:A镜面反射(如图甲):&&& 定义: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当物体发生镜面反射时,我们只会在某一个方向上感到刺眼,而在其他位置时看这个物体却很暗。如黑板反光,平面镜成像。漫反射(如图乙):&&& 定义: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我们之所以能从不同的位置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发生漫反射,无论在哪个位置都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从不同的方位看到它。例如:黑板用毛玻璃、电影幕布用粗布等漫反射原理及特点:1. 原理:漫反射光是指从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样品内部,经过多次反射、折射、散射及吸收后返回样品表面的光.漫反射光是分析与样品内部分子发生作用以后的光,携带有丰富的样品结构和组织信息.与漫透射光相比,虽然透射光中也负载有样品的结构和组织信息,但是透射光的强度受漫反射积分球漫反射积分球样品的厚度及透射过程光路的不规则性影响,因此,漫反射测量在提取样品组成和结构信息方面更为直接可靠.2. 基本特点:漫反射的每条光线均遵循反射定律。平行光束经漫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由漫反射形成的物体亮度,一般视光源强度和反射面性质而定。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往脸盆中倒水,看到盆底深度变浅;潜水中的人看岸边的人变高;从厚玻璃砖后看到钢笔“错位”等。常见折射现象及解释:1.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会造成许多光学现象,如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半斜捅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曲,鱼缸中的鱼看起来变大,海市蜃楼等。要解释这些现象,首先要知道看见的并非实际物体,而是物体经折射后成的虚像。2.举例分析光的折射现象以池水看起来“变浅”为例,其原因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 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里,假设从水池底的一点A射出的两条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如图甲所示),眼睛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的感觉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就会觉得光好像是从水中的A’射入我们眼睛里的,因此我们会觉得A’比A高了,即看起来池底升高,池水“变浅”了。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若从水中去观察岸上的物体,P点的位置将会升高,如图乙所示。例如跳水运动员在水下观察10m跳台,就会感到其高度超过10m。&&&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从岸上看水里和从水里看岸上相同,都是看到升高了的虚像。&&& 补充:人眼之所以看到物体的虚像,都是因为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人眼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这就使人在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一个虚像。光的折射的特殊情况: 全反射 1. 定义: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媒质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媒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媒质内的现象。2. 原理:公式为n=sin90°/sinc=1/sincsinc=1/n (c为临界角) &&&&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只产生反射而不产生折射的现象.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折射角将达到90°,这时在光疏介质中将不出现折射光线,只要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上述数值时,均不再存在折射现象,这就是全反射.所以产生全反全反射全反射射的条件是:①光必须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 所谓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两物质相比,折射率较小的,光速在其中较快的,就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光速在其中较慢的,就为光密介质。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水就是光疏介质。&& &临界角是折射角为90度时对应的入射角(只有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3. 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现象的重要应用。蜃景的出现,是光在空气中全反射形成的。会聚作用:1. 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到折射光线为会聚光束(如图甲所示),即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 会聚作用是指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是会聚了一些或发散程度减小了一些,如图甲。凸透镜不仅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对发散光束也有会聚作用。“会聚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会聚光束。三条特殊的光线: 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用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说明:如图&光束:1.平行光束平行光束是指截面积不发生变化的光束。平行光束由平行光线组成,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所以太阳光发出的射到地球的光束我们认为是平行光束(如图所示):2. 会聚光束会聚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减小的光束。会聚光束由会聚光线组成(如图所示)。 3.发散光束发散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扩大的光束。发散光束由发散光线组成。由一个点光源产生的一束光就是发散光束(如图所示)。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825280841280243542011992772665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蜡烛图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